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异世当皇帝-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眼睛半眯着看着少年。先前那个嚣张跋扈的少年见紫衣人露出的一手也是吓了一跳,脸色也是一变,不过想到了什么,脸上又是那一副狂妄的模样,有些颤抖地说道:
“你是何人!本少爷可。。。可是丞相之子!”
紫衣人听到少年的话,也是做出一副吃惊的模样,可是谁也没有看到他的嘴角边有了一丝丝的笑容,当然除了两个人之外。周瑜和庞统相视一笑,都心知肚明地点了点头。没错,这个紫衣人正是赶来的主角刘鎏。在看到这个少年的时候,刘鎏便一眼认出来了,这是当朝两世丞相诸葛亮的那个纨绔儿子-诸葛空了。辅助了明朝两代皇帝的诸葛亮可谓是算得上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后来刘封一登基便封了他为“武兴王”,在当时可谓是引起一震轰动,要知道,先主刘备为了中央集权,没有封过一个异姓王,可是刘封一登基就封了诸葛亮,由于诸葛亮当时的功劳还是很大的,又很得民心,朝堂上也没有人敢说些什么。不过诸葛亮可谓是十分低调,三番两次地推辞了下去。到最后刘封也没有办法,只得封了他为“忠义侯”。诸葛亮如今年纪已在六旬,膝下有着四子一女,长子诸葛瞻,二子诸葛怀,养子诸葛乔(原是其兄诸葛瑾的儿子,因为诸葛瑾属于孙权集团的,后来刘备统一天下,诸葛瑾为了儿子的前途,将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以及长女诸葛果(皇妃)。对于自己这个养子,诸葛亮很是疼爱,甚至可以说是溺爱了。一开始诸葛乔干些坏事诸葛亮都在帮着他处理后事,这更是恰恰使诸葛乔更加肆无忌惮的原因之一了。这天诸葛乔无事便在大街上闲逛,虽说是大年三十,可是诸葛亮去了皇宫里赴宴,家里便没人可以管得住自己了,于是,诸葛乔带着自己的狗腿子手下们来到外面溜达溜达。(PS:诸葛瞻·诸葛怀都已经自立门户了,诸葛瞻跟随上将军项羽去了边疆镇守,诸葛怀也当上了一方之地的州官。而诸葛果则是嫁给了刘封,成为了皇妃。)在无意之中诸葛乔看到了原来因欠他钱的上官仪,要说这上官仪倒也是一个人才,也可以算得上是先帝的重臣了,可是由于后来两位皇子争夺皇位,不小心站错了队,上官仪一直作为大皇子刘禅的幕帘之臣,给刘禅出了许多的计策来争夺皇位,不过这一切也让刘封是记恨在心。在刘封登基后如若不是因为他是先帝重臣,再加上大臣们的集体求情,估计是一个抄家的后果。于是上官仪被刘封罢免了官职,却保留他的府驿。可是被罢了官职的上官仪心灰意冷,渐渐地变得嗜赌如命,连府驿都输了之后,便开始向诸葛亮借起钱来,诸葛亮和上官仪本来就算得上是旧相识了,当年辅助先帝一起打的天下,却因为皇子争夺皇位站错了队,结果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狱了。在借了两三次钱给上官仪后,就连一贯好脾气的诸葛亮都有点恼火了,诸葛亮本来就是一个清官了,要不是刘封时不时的赏赐,估计一个月下来连剩余的钱都没有。不过借钱这个事情却让诸葛乔知道了,一开始在路上看到上官仪时,诸葛乔本是只想侮辱他一下,不过在看到上官仪身后的上官婉儿后,诸葛乔眼睛都直了。上官婉儿是上官仪老年时才有的女儿,由于上官仪每天好赌,家里又没有个顶梁柱,全部是有上官婉儿打理着。今天是是大年三十,上官婉儿见上官仪又出去赌,这才不顾礼仪地跑了出来找父亲(ps:古代女子未出阁不能出来,你们懂的~),谁料一出来就碰到了诸葛乔,硬是要拿自己来抵父亲的债,吓得上官婉儿几乎是站立不得,瘫倒在地。“丞相?哈哈哈哈!”
刘鎏突然脸色又一变,比诸葛乔更加狂妄地大笑道,
“你算什么丞相之子!你就是个养子!借着丞相之名来欺压百姓!你的所作所为,配的上是丞相的儿子吗?”
听到这话,诸葛乔的脸色更加是精彩,由白到红,最后变成了青色,诸葛乔常常因为自己是个养子而有些自卑,不过这也恰恰使他的逆鳞,最听不得别人说这话了。本来看刘鎏身着华丽的绸缎衣物,还有些忌惮,(PS:古代平民和商人都不得穿绸缎衣物,除非是官僚之家。)不过此刻的诸葛乔也顾不得这么多了,两眼通红,指着刘鎏骂道:
“死杂种!我要杀了你!”
听到诸葛乔的话,刘鎏也变得有些怒火了,自己本身到了这个异世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亲情可言,现在刘鎏的生母,也就是大明的皇后,在生下刘鎏后不久也就去逝了。刘鎏身为太子,哪有敢直接骂他的人啊。说那时那时快,刘鎏的身形又是一动,那刹间就出现在了诸葛乔的身旁,狠狠地对着其小腹踢了下去。
“(⊙o⊙)啊!”
随着刘鎏的动作,诸葛乔也是很戏剧化地配合,惨叫了一声,便晕了过去。刘鎏对晕倒在地的诸葛乔看也不看,慢慢地向上官仪走去。那些诸葛乔的手下们也知道是碰到铁板了,连忙是手忙脚乱地抬着诸葛乔,急匆匆地离开了。。。
  

第五章:带着三个公主回东宫
更新时间2014…3…7 9:55:37  字数:4589

 就在刘鎏走向上官仪的时候,庞统和周瑜两个人也是分别站到了其身后。庞统低着头,俯耳说道:
“太子殿下事情做得有些过了,这次我们应该利用诸葛乔,近一步来控制诸葛亮。”
听到庞统的话语,刘鎏也只是不言,走到上官仪面前,蹲下身,将上官仪扶了起来,冷冷地说道:
“难道要我袖手旁观地看着上官大人被侮辱吗?”
听到这话,身后的庞统和周瑜也是愣了一楞,半饷才回过了神,自从在投靠了刘鎏之后,刘鎏对两人可谓是礼仪有加,称呼庞统为先生,何时有过这样冷冷的话语。而这时的上官仪听到这句话时,也是身形明显地一颤动,眼泪夺眶而出,这么多年了,上官仪也算是看透了世间的人情世故,什么好友故交,全都抵不过利益一个字,在当年先帝时期自己风光无限,府驿门前是车水马流,络绎不绝,可是现在呢,恨不得是躲得远远的。可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明明是知道自己的身份,却还是肯帮助自己,这份气魄,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于是,上官仪没等刘鎏完全把自己扶起来,又是跪在了地上,哭泣道:
“若公子不嫌弃,上官仪发誓一生跟随公子,做一个忠心的奴才。”
话罢,上官仪又是三个重重的磕头,等起来时,额头上已是血迹斑斑。
“呃,上官大人言重了啊。”
对于拉拢人才这一套,刘鎏在前世就深有领悟,何况还在这个帝王世家生活了这么些年,更加是学会了不少。见上官要以血向自己宣誓时,也是故装没有拉住,让上官仪发了血誓,要知道,古代的人发誓都是很重承诺的,特别是血誓。(PS:古人是迷信的。。。)
想了想片刻,刘鎏这才回过头,对着庞统深深一鞠躬,毕恭毕敬道:
“先生,实在是对不起,晚辈刚才失常了,请先生原谅。”
庞统连忙闪开,躲过了刘鎏的大礼,谢罪道:
“不敢不敢,少爷仁厚之心,在下愚不可及啊。”
开玩笑,太子殿下又是自称晚辈又是道歉行大礼,这哪敢当当得起,何况庞统对刘鎏的收买人心也是很是明白。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刘鎏不顾身份的道歉,可能心里总会有些疙瘩,一般叛变都是由一些小事而起的,刘鎏读过这么多历史史书,身份什么的不重要,得人心者才得天下这才是大道理。
洛阳太极神殿即明太祖刘备明堂于建兴十二月二十七日,建成,号“太极神殿”,富丽堂皇,准许民众入内参观。后刘备又令于明堂之北起天堂,以贮夹像。颁《亲享明堂制》。后来刘封称帝太极神殿成为
刘明王朝的政治中心,每年举行祭天地的仪式,同时迎接各地使节。
洛阳太极殿是明朝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刘封刘氏王朝的政治中心。刘封在登基后,为了显示皇家的威严与气势,浩浩荡荡动用了几乎是全国的十年的税收,用黄金将其全部重新修改了一片。
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刺眼。
此时的刘鎏站在大殿之外,默默地看着这个宏伟的建筑,先是惊了一下,刘鎏这10多年来一直都是在东宫中生活,要说这太和神殿也是来过不少次,可是每一次来一次,还是会被其的震撼惊奇住,这并不是说刘鎏是个什么土包子之类的,你们想想,一个正常的普通21世纪的大学生,可以说一生都没看到过这么多的金子吧,用金子做成的建筑?
那更加是想都不敢想了,可是却明明在自己眼中出现了,这叫什么?
对,喜极而欢!
可是刘鎏并没有欢,更加没有喜,相反心中无比地惆怅。
这么多的黄金,够多少人吃多少年了啊?
可是,在这个世界,不,还有自己原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上的朝代,皇帝这样做似乎是应当的事情。
来到这个世界11年的刘鎏,在他的脑海里却一直还有着21世纪的思想,深深地扎着根。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刘鎏暗叹了一口气,努力做出一副很是开心的模样,整理了一下衣服,或许,只有自己真正登上那个位子,才可以有所作为吧。
想到了,刘鎏的的脚步也变得轻快了许多,突然伸手拍了拍身后的周瑜,轻轻地笑了笑,抬腿向殿中走去,留下身后一脸困惑的周瑜和若有所思的庞统。。。
太极大殿,此时已是一片肃静,最上位之上,坐着明朝的中心-皇帝刘封,在刘封所坐的位置下方,有着九阶台阶象征着宝座上的刘封乃是九五之尊。而在台阶之下,左边都依次按身份坐着左丞相诸葛亮、右丞相司马懿、大将军吕布、左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司马荀彧、司徒郭嘉等人,而在右边却只坐立着三个座位,除了三个用纱巾遮住面部的女子,其余的人都是站立而定的。一时间,大殿中的气氛有些拘谨,安静得吓人。就在这时,一个太监从殿外慢步低头进来,对着上方的刘封跪拜道:
“皇上,太子殿下到了。”
听到这句话的刘封也是脸上露出了笑容,欣喜道:
“快快传。”
太监退下后,一个浅黄色的身影从门外走进来。顿时间,大殿上的目光都是直刷刷地看着来人,来人就是刘鎏,这个来自异世的太子殿下!此时他只是只身一人,庞统和周瑜由于官衔不够不能进入大殿,就和其他的官员一般,只是在官居殿(PS:这是我自己弄的,供低级官员进宫休息用的。在太极殿下面的一个小殿)休息。刚刚走进大殿,刘鎏便发觉有些不对,在刘封之下左右两旁坐的人数,实在是诧异得很,怎么说呢,用21世纪的话说,对,就是分叉不均匀。但诧异归诧异,刘鎏还是平息了心情,走到离刘封下的台阶不远处,跪拜道:
“儿臣参见父皇。”
见刘鎏下跪,本来只是站立的大臣们和右边的人也是纷纷收回对刘鎏的注视的目光,动作一致地拜在地上,贺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刘封的声音有些不对劲,似乎是压着火气说的,刘鎏和众大臣听到刘封的话,也只是带着疑惑从地上爬起,用目光跟随着刘封的眼神看过去,这才有所明了。在刘封目光直射的地方,正是右边的一个蒙着面纱的女子,面纱却丝毫遮不住她的姿色,年纪不过13岁左右,可是身材发育地丝毫不逊于成人,刘鎏在来到这个异世就懂了第一件事,就是这个世界的女孩发育实在是太快了,就连自己的那个只是见过一面的未婚妻-贾黛玉,身材也是好得不行。不过现在的刘鎏可没有心情想这个,因为这个女子实在是太大胆了,大殿上全部的人都是在跪拜刘封后才站立起来的,而她的那个动作,分明是根本没有跪拜下去,只是用一双美目顶着---太子刘鎏。女子的眼睛盯着刘鎏几乎是毫无遮掩,就连我们的主角大人刘鎏也是不得不咋舌,这个女人,该不是也是穿越过来的吧,这么大胆!(PS:古代女子是不能直勾勾地看着男子的,你们懂,我不说了。)女子看着刘鎏明显是发了神,等回醒过来时候,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成了焦点明星,哦,这要基于她知道这个焦点明星这个词。女子也是有些惊慌,不过很快便强把自己的失措压了压,走出座位,在众目之下,径直走到刘鎏身旁,对着刘封跪拜了下去,语气平静地说道:
“下国韩臣女武媚娘拜见天朝皇帝陛下,”
这个跪在刘鎏身旁的女子说道,
“媚娘有罪,不过媚娘也是有原因的,陛下乃是千古明君,请陛下明察。”
听到女子的话语,刘鎏差点没吓得趴到地上去,什么?韩国?武媚娘?这都什么跟什么呀。武媚娘,在21世纪的历史上又名武则天,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可是现在,却是韩版的!老天,这到底是个什么世界啊,如此疯狂啊。刘鎏心中无语地骂道。
刘封听到武媚娘的话也是顿了一顿,自己天天听着千篇一律的赞美,都比不上此时武媚娘的一句“千古明君”,想到这,刘封的脸上也是有了喜色,抚了抚衣袖,说道:
“准,起来说话,看你解释解释,如若解释得不好,朕还是要治罪的!”
前半句还是用着比较平和的语气说着,后半句已经是露出了一股杀意,让下面的刘鎏和大臣们也是觉得一丝丝的寒意。
可是这个武媚娘也只是轻抚起身,丝毫不惧地笑道:
“启禀陛下,媚娘是因为看太子陛下。”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刘鎏也是猛地吓了一大把。论前古500年,有哪个女子敢如此大胆地在皇宫大殿中说自己是看太子殿下而忘了向皇帝下跪的,别说前500年,哪怕就是后500年也不会有啊。
听到武媚娘的话,刘封也是脸色显得有些厌恶,似乎表示着自己也很不喜欢这种放荡的女子(PS:古代女子你懂得。)
而在刘封下旁的坐边的一人却是按捺不住了,站起来吼道:
“放肆!”
刘鎏听到这个声音,看都不要看都知道是知道是谁了。满朝之下,除了张飞,还能有谁?张飞,在21世纪的历史上那可是一个猛将,不过性格直爽且有谋略,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早年与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行三。性如烈火,嫉恶如仇,曾怒鞭督邮,并一度拔剑欲刺董卓。于长坂坡当阳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吓死夏侯杰。入川时一路凯歌,义释严颜,并将其收降,直捣成都。入川后率精兵击败张郃大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拜为右将军,封五虎大将,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在这个异世中,张飞的故事也和21世纪历史上的差不多,不过在刘备死后,张飞的脾气也是有所好转,今天竟然很难得地又发了脾气,可以说,对武媚娘的好感有多低了。
“皇上,张将军,请容媚娘说完,”
面对这个曾经用以嗓子喝退八十万大军的张飞,武媚娘依旧是毫不惧色,脸上依然是带着笑意说道:
“媚娘看太子殿下,是因为太子殿下英武,而太子殿下的英武,使我不仅看到了陛下的影子,也是看到了当年的先帝那般的气势,所以一时间,媚娘就被先帝般的气势给吸引住了,这才有冒天颜,请陛下责罚。”
话罢,刘封的脸上也是又好了许多,最后,刘封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武媚娘说道:
“好!好!好!”
三个好字似乎不能表达他的喜悦,刘封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指着刘鎏说道:
“既然你如此中意太子,那,朕就让你做太子的侧妃吧。”
听到这话,本来也是坐在刘封右下手的两个戴面纱的女子也是齐刷刷地都走到了大殿之中,跪到在地,用那并不熟练的汉语说道:
“幽(友)。。。国印度普莉爷(也)要坐(做)太子飞(妃)。”
“下锅(国)朝鲜金沙(莎)也要嫁给太子。”
两个人的话语一出,全部的人都惊呆了,刘鎏则是一脸的无奈,这。。。今天的艳福太好了吧。
而刘封看着这两个突然冒出来的公主,也是哭笑不已,想到她们中意的都是自己的儿子,又是哈哈大笑了几声,说道:
“好,准!”


第六章:泰山祭天,太子监国
更新时间2014…3…7 9:56:29  字数:2693

 皇帝在春节前先要举行一个封宝仪式,即将皇帝的二十五宝印玺封存起来。先由钦天监预择吉日,届时,由一名内阁学士一员率典籍在乾清门左设黄案,宫殿监率交泰殿首领太监恭启宝匣,将印玺捧至黄案上,学土率人洗拭完毕后,交泰殿首领将印空恭贮于匣中。至吉时,皇帝至交泰殿拈香行礼,仪式完成后各宝入匣收藏。宫里封宝后,各官署衙门也照例封印,并开始过春节。
皇帝在十二月还要书“福”字赐于王公大臣。这个习俗始于汉武帝皇帝,中兴二年成为定制。皇帝在重华宫开笔书写福字。第一张福字悬挂在乾清宫正殿,其余的字幅便依次张贴在各处宫室、苑围,并分赐皇子、宗藩大臣和宫禁侍卫。书写福字字幅,一般以绢为主,敷以丹砂,绘具金云龙。皇帝亲自临案执笔,受赐的臣僚跪伏案前,仰瞻天子御书,恭敬地叩首谢恩。
从大汉皇帝刘邦开始,皇帝在除夕这一天还要郑重封笔,封笔仪式隆重肃穆,手执名香致敬。
皇帝过年吃饺子也是皇宫中极其重要的习俗。一方面是应“岁更交子”之典,另一方面也表示不忘祖宗。因为清入关前,满洲人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北方,过年前包好许多饺子贮存在大缸里冷冻,自除夕夜开始吃饺子,连续十几天不间断,表示吃隔年饭,连年有余的意思。因此,宫廷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吃的仪式隆重、繁缛。
水饺在皇宫中称为煮饽饽,煮饽饽中有包有金银锞。皇帝御膳中的饽饽,碗上面的一二个便是金银锞饽饽,皇帝自然会吃到,以此为喜,表示吉利。除夕之夜,皇帝在宫内要进行许多赡拜活动,宫中规定,春节前后,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