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稍辈槟茫葱姓āW劝炊”﹁遄啵延谔┌蚕氐胤剑梅赴驳潞D没瘢裰颊ā!
第六部分第127节:同治帝亲政
慈禧后阅到此语,不禁花容变色,几乎要堕下泪来。随又阅下道:
其随从人等,本日已谕令丁宝桢分别严行惩办。我朝家法相承,整饬官寺,有犯必惩,纲纪至严,每遇有在外招摇生事者,无不立治其罪。乃该太监安德海,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种种不法,实属罪有应得。经此次严惩后,各太监自当益加儆慎,仍着总管太监等,嗣后务将所管太监,严加约束,俾各勤慎当差,如有不安本分,出外滋事者,除将本犯照例治罪外,定将该管太监一并惩办。并通谕直省各督抚,严饬所属,遇有太监冒称奉差等事,无论已未犯法,立即锁拿奏明惩治,毋稍宽纵。钦此。
慈禧后阅罢,把底稿撕得粉碎,大怒道:〃东太后瞒得我好!我向来道她办事和平,不料她亦如此狠心,我与她决不干休!〃说着,便命李莲英随往东宫。莲英道:〃这事也不是东太后一人专主。〃慈禧后道:〃此外还有何人?除非是奕了。可恨可恨。〃莲英道:〃太后一身关系社稷,不应为了安总管气坏玉体。〃随即替慈禧捶背。约半小时,见慈禧气喘少息,随道:〃安总管太也招摇,闻得他一出都门,口口声声说奉太后密旨,令各督抚州县报效巨款,所以闹出这桩案情。〃慈禧后道:〃有这等事吗?他亦该死!但东太后不应瞒我。〃正絮语间,忽宫由监来报,荣寿公主求见。这荣寿公主,是恭王女儿,宫中称她大公主,她为文宗所宠爱,文宗崩后,慈禧后因自己无女,就认她为干女儿,入侍宫中,封她为荣寿公主。莲英与恭王密谈,说起大公主,就是指她。回宫后,即密递消息,叫她前来恳求。慈禧正欲发泄怒意,便道:〃叫她进来。〃荣寿公主请过了安,慈禧后道:〃你父亲做得好事!〃公主佯作不解。莲英从旁插口道,就是安总管的事情,大公主应亦晓得了。公主忙向慈禧跪下,叩头道:〃臣女在宫侍奉,未悉外情,今日方有宫人传说,臣女即回谒臣父,据称安总管招摇太甚,东抚丁宝桢飞递密奏,刚值圣母观剧,恐触圣怒,不敢禀白,所以仅奏明慈安太后,遵照祖制办。〃慈禧后道:〃你总是为父回护。〃公主再碰头乞恩,慈禧后道:〃这次始开恩饶免,你去回报你父,下次瞒我,不可道我无情。〃公主谢恩趋出。慈禧后欲往东宫,莲英道:〃太后圣度汪洋,恭王爷尚且恩释,难道还要与东太后争论吗?有心不迟,不如从长计议。〃慈禧后见莲英伶俐,语语中意,遂起了桃僵李代的意思,把他擢为总管。莲英感太后厚恩,鞠躬尽瘁,不消细说。但是慈禧太后心里,从此十分痛恨慈安太后,但在面子上却仍是好来好去。
同治帝即位后,悠悠忽忽,过了十年,同治帝的年纪,已十七岁了,寻常百姓人家,也要替他授室,何况是至尊无上的天子?满蒙王公中,有待字的女儿的,哪一个不想把女儿嫁入宫中,做个椒房贵戚?只慈禧太后单生了这个儿子,哪能不细心择妇,成就一对佳偶?自八年间起,筹备大婚典礼,已是留意调查,直到十年冬季,同治帝朝服像方才调选了几个淑媛:一个是状元及第现任翰林院侍讲崇绮的女儿,系是阿鲁特氏;一个是现任员外郎凤秀的女儿,系是富察氏;一个是旧任知府崇龄的女儿,系是赫舍哩氏;一个是前任都统赛尚阿的女儿,也系阿鲁特氏,才貌统是差不多。慈禧后已经选定,免不得与慈安后商量,慈安后道:〃女子以德为主,才貌倒还是第二层,未知这四女中,那个德性最好,堪配中宫?〃慈禧后道:〃闻得这四个女子,崇绮年纪最大,今年已十九岁,凤女年纪最轻,今年才十四岁。〃慈安后即接口道:〃皇后母仪天下,总是年长的老成一点。〃慈禧后呆了一呆,随道:〃凤女虽是年轻,闻她很是贤淑。〃慈安后道:〃皇后册定,妃嫔也不可少,这等女孩子,都选做妃嫔便了。〃慈禧后道:〃且去传奕进来,叫他一酌。〃慈安点头,即命宫监去召恭王。不一时,恭王入见,向两太后行礼毕,慈禧后就说起立后事情。恭王也主张年长,名正言顺,说得慈禧不好不依。随于次年仲春降谕道:
钦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皇帝冲龄践阼,于今十有一年,允宜择贤作配,正位中宫,以辅君德而襄内治。兹选得翰林院侍讲之女阿鲁特氏,淑慎端庄,着立为皇后,已着钦天监诹吉,于本年九月举行。所有纳采大征及一切事宜,着派恭亲王奕、户部尚书宝洌Щ嵬鞲醚妹畔旰说湔拢唇髯怼L刳汀
第六部分第128节:慈禧垂帘听政
这谕一下,恭亲王等揣摹慈禧后性情很爱奢华,所定典制,比往时繁褥数倍。正在预备的时候,忽由江苏巡抚奏报两江总督曾国藩出缺。恭亲王吃了一惊,急忙入奏两宫大后。两宫太后很为叹息,命同治帝辍朝三日,即下谕专赠太傅,照大学士例赐恤,予谥文正,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于湖南原籍江宁省城,建立专词,生平政绩,宣付史馆。孝哲毅皇后朝服像一等侯爵着伊子曾纪泽承袭,次子附贡生曾纪鸿、长孙曾广钧,均着赏给举人。还有曾广钧、曾广铨一班孙儿,亦赏给员外郎、主事等职衔,并派穆腾阿等接连往祭,着御赐祭文、碑文等。真是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曾侯出缺,继任的便是肃毅伯李鸿章。
日月如梭,同治帝大婚吉期已届,先封皇后父崇绮为三等承恩公,母宗室氏、瓜尔佳氏均为一品夫人。九月十二日甲午,因大婚期迩,遣官祭告天地太庙。次日乙未,同治帝御太和殿,阅视皇后册宝,遣惇亲王奕为正使、贝勒奕劻为副使,持奉册宝诣皇后邸,册封阿鲁特氏为皇后;又遣大学士文祥为正使、礼部尚书林桂为副使,赍册印至员外郎凤秀第,封富察氏为慧妃。
是夕,复命惇亲王奕及贝子载容行奉迎皇后礼。越日子刻,皇后在邸中拜辞祖先,出升凤舆,前陈鼓乐,后拥仪卫,由大清门中行御道,至乾清宫降舆。皇上穿好礼服,在坤宁宫等着。宫眷引进皇后,行合卺礼。皇后奉觞,皇上赐盏,两旁御乐悠扬,笙萧迭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又越日丁酉,皇上率皇后诣寿皇殿行礼,诣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前行礼。礼毕,上御乾清宫;适慧妃亦送入宫中,由皇后带领朝贺。又越日戊戌,皇后朝两太后于慈宁宫,盥馈醴飨如仪。嗣是上两宫徽号,受群臣庆贺,赐皇后亲属暨满汉王大臣,及蒙古外藩使臣等宴,并赏赉办事诸臣有差。知府崇龄女赫舍哩氏及副都统赛尚阿女阿鲁特氏,亦次第入宫。崇龄女受封瑜嫔,赛尚阿女受封珣嫔。少年天子,左抱右拥,今夕到这边,明夕到那边,皇恩浩荡,雨露普施,愉快得莫可言喻。隔了数天,内阁复传出上谕道:
钦奉两宫皇太后懿旨,前因皇帝冲龄践阼,时事多艰,诸王大臣等不能无所禀承,姑允廷臣垂帘之请,权宜办理。皇帝典学有成,当春秋鼎盛之时,正宜亲统万几,与中外大臣共求治理,宏济艰难,以仰副文宗显皇帝付托之重,着钦天监于明年正月内,选择吉期,举行皇帝亲政典礼。一切应行事宜,及应复旧制之处,着军机大臣、大学士会同六部九卿,敬谨妥议具奏。钦此。
这慈禧太后,本是个贪揽大权的英雌,为什么即肯归政呢?原来,皇帝亲政是由慈安后主张,慈安后本不愿垂帘,被慈禧后抬上此座。这时,皇后已经册立,皇帝已值成年,慈安后意欲息肩,遂倡议归政。慈禧后不便辩驳,又想同治帝是亲生儿子,将来如有大政,总能禀白母后,暗中仍可揽权,当即随声附和,下了懿旨。钦天监遵旨择吉,定于次年正月二十六日举行。光阴迅速,一转瞬过了残腊,又是新年。这时,天下八方升平,四海无事,宫廷内外,喜气洋洋,免不得照例庆贺,又有一番忙碌。到了二十日外,又降了上谕数行道:
钦奉慈安端裕皇太后、慈禧端祐皇太后谕旨,皇帝寅绍丕基,于今十有二载,春秋鼎盛,典学有成,择于本月二十六日,躬亲大政。欣慰之余,倍深兢惕。因念我朝列圣相承,无不以敬天法祖之心,为勤政爱民之治,况数年来东南各省,虽经底定,民生尚未安;滇陇边境及西北路军用未蒇,国用不足,时事方艰。皇帝日理万机,敬念惟天惟祖宗所以托付一人者,至重且钜,祇承家法,夕惕朝乾,于一切用人行政,孳孳讲求,不可稍涉怠忽。视朝之暇,仍当讨论经史,深求古今治乱之源,克俭克勤,励精图治。此则垂帘听政之初心,所夙夜跂望而不能或释者也。在廷王大臣等,允宜公忠共矢,勿避怨嫌,本日召见时,业已谆谆面谕。其余中外大小臣工,亦当恪恭尽职,痛戒因循,宏济艰难,弼成上理,有厚望焉。钦此。
第六部分第129节:同治帝暴亡
到了二十六日,两宫撤帘,同治亲政,王大臣们又有一番歌功颂德贺表。两宫太后,又加上徽号:东太后加了〃康庆〃二字,西太后加了〃康颐〃二字。亲政数月,同治帝倒也不敢怠忽,悉心办理,只是性格刚强,颇与慈禧太后相似。慈禧太后虽已归政,遇有军国大事,仍着内监密行查探。探悉以后,即传同治帝训饬,责他如何不来禀白?偏这同治帝也是倔强,自思母后既已归政,为什么还来干涉?母后要他禀报,他却越加隐瞒。因此,母子之间,反生芥蒂。独慈安太后静养深宫,凡事不去过问,且当同治帝进谒时候,总是和容悦色,并没有一毫怒意。同治帝因她和蔼可亲,所以时去省视,反把本生母后,撇诸脑后。慈禧太后愈滋不悦,有时且把皇后传入宫内,叫她从中劝谏。皇后虽是唯唯遵命,心中恰与皇帝意旨相合,花前月下,私语喁喁,竟将太后所说的言语,和盘托出,反激动皇帝懊恼。背后言语,总有疏虞,传到慈禧太后耳中,索性迁怒皇后,衔恨切骨。同治帝很是懊恼。内侍文喜、桂宝等,想替主子解忧,多方迎合,便怂恿同治帝重建圆明园。这条计划,正中同治帝下怀,自然准奏,即饬总管内务府择要兴工。谕中大旨说,是备两宫皇太后燕憩之用,所以资颐养,遂孝思。惟恭亲王奕留心大局,暗想:〃国家财政,支绌得很,如何兴办土木?〃便进谏同治帝,请他中止。同治帝一番高兴,被这老头儿出来絮聒。心中很不自在。那奕反絮絮叨叨,把古今以来的君德,如何勤,如何俭,说个不休。惹得同治帝暴躁起来,便道:〃修造圆明园,无非为两宫颐养起见,我记得孟子说过'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现拟造个小园子,还不好算得养亲,皇叔反说有许多窒碍,我却不信。〃奕还想再谏,同治帝怒形于色,拂袖起身,径入里边去了。奕只得退出。冤冤相凑,奕退出宫门,他儿子载澂,却入宫来见同治帝。
恭亲王的儿子载澂,年岁和同治相仿,从小儿在宏德殿伴皇帝读书。他两人同年伴岁,自然合得上,所以载澂和同治帝,在小时候什么话都说,丝毫没有君臣的样子。近时同治帝亲政,退朝余暇,常令载澂自由入宫,谈笑解闷。这日载澂求见,内传即入内奏闻,偏偏同治帝不令进谒。载澂莫名其妙,仍旧照往时玩笑的样子,说道:〃皇上平日非常豁达,为什么今天摆起架子来?〃说毕,扬长而去。内侍同治帝便装像未免多事,竟将载澂的说话,一一奏明。同治帝大怒道:〃他的老子,刚来饶舌,不料他又来胡闹。他说我摆架子,我就摆与他看。〃便宣召军机大臣大学士文祥进见。文祥奉旨趋入,同治帝道:〃恭王奕对朕无礼,他儿子载澂更加不法,朕意将他父子赐死,叫你进来拟旨。〃文祥不听犹可,听了此谕,连忙跪下,只是磕头。同治帝道:〃你做什么?〃文祥道:〃恭亲王奕勤劳素著,即使他犯了罪,也求皇恩特赦。〃同治帝冷笑道:〃朕晓得了,你等都是他的党羽,所以事事回护。〃文祥又磕了几个头,随答道:〃奴才不敢。〃同治帝又道:〃赐死太重,革爵便了。〃文祥到此,不敢违旨,只好草草拟就,捧呈御览。同治帝阅毕,点了点头,便道:〃你将这稿底取去,明日就照此颁布罢!〃文祥领旨退出,也不回府,一直跑到恭王邸中,密报恭王。恭王也是着急,忙邀几个知己商议,一面由文祥飞禀慈禧太后,一面由御史沈淮、姚百川出头,拟定奏折,内称〃圣上饬造圆明园,颐养圣母,实是以孝治天下之盛德,但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切景致,尽付销沉,不如三海名胜,近在宫掖,饬工修筑,易于观成〃等语。折才拟就,文祥已自宫中出来,回报恭王,据说:〃草定谕旨,已由西太后取去,谅可搁置。〃恭王才稍稍放心。次日,沈、姚两御史又把奏折呈上,同治帝阅到〃易于观成〃一语,方有些回心转意,当命内阁拟诏,即日宣布道:
前降旨谕令总管内务府大臣,将圆明园工程择能兴工,原以备两宫皇太后燕憩,用资颐养而遂孝思;本年开工后,闻工程浩大,非克期所能蒇功;现在物力艰难,经费支绌,军务未甚平安,各省时有偏灾,朕仰体慈怀,不欲以土木之工,重劳民力,所有圆明园一切工程,均着即行停止。俟将来边境安,库款充裕,再行兴修。因念三海近在宫掖,殿宇完固,量加修理,工作不致过繁,着该管大臣查堪三海地方,酌度情形,将何修茸之处,奏请办理。钦此。
第六部分第130节:同治皇帝一意寻花
过了数日,同治帝视朝,巧值恭王奕随班朝见,同治帝瞧着,翎顶依然照旧,不由地诧异起来。退朝后,立召文祥入见,问前次谕旨,已将奕革去亲王,何故翎顶照常?文祥无可辨说,只推在西太后一人身上,奏称:〃圣母闻知,饬收成命,所以恭王爷爵衔照旧。〃同治帝怒道:〃你等须遵朕谕旨,难道知有母后,不知有朕吗?〃随将文祥斥骂一顿,叱令滚出。立刻提起朱笔写了数行,令内侍张示王大臣道:
传谕在廷诸王大臣等,朕自去岁正月二十六日亲政以来,每逢召对恭亲王时,语言之间,诸多失仪,着革去亲王世袭罔替,降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并革去载澂贝勒郡王衔,以示薄惩。
这谕才行宣布,不到数时,西太后处已有奕、文祥二人进去泣诉,当蒙西太后劝慰,令他们退出,即传同治帝入内,严词训责,令给还恭王父子爵衔。气得同治帝哑口无言,只好出命内阁,于次日再行降旨道:
朕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祐康颐皇太后懿旨,昨经降旨,将恭亲王革去亲王世袭罔替,降为郡王,并载澂革去贝勒郡王衔,在恭亲王于召对时,言语失仪,原为咎有应得。惟念该亲王自辅政以来,不无劳勚足录,着加恩赏还亲王,世袭罔替;载澂贝勒郡王衔,一并赏还。该亲王仰体朝廷训诫之意,嗣后益加儆慎,宏济艰难,用副委任。钦此。
自有这番手续,同治帝连日怏怏。文喜、桂宝二人,又想出法子,导同治帝微行。为这一着,要把十三年的青春皇帝,断送在他两人手中了。京师内南城一带,向是娼家聚居的地方,酒地花天,金吾不禁。同治帝听了文喜、桂宝的说话,带了两人,微服出游。到了秦楼楚馆,尝试温柔滋味,与宫中大不相同:满眼娇娃,个个妖艳,眉挑目语,浅笑轻颦。皇帝看了,忍不住和这些妓女搂抱一回。从此,皇帝天天出宫游玩,后来又认识个章三奶奶,替皇帝拉了好几个美貌姑娘,给皇帝欢乐。他们皆认做皇帝是大家公子,也不去疑心。皇帝在外面胡行乱走,茶馆酒肆也常有皇帝的踪迹。一天,皇帝午后出宫,随一名太监又到章奶奶家玩去,和一位银红姑娘上了炕,狎亵了一回,便匆匆到宣武门外,春芜酒楼里吃酒听曲。正自擎着酒杯,瞥见东壁厢一位内务府大臣桂庆,在那里请客吃酒。皇帝虽打扮做公子哥儿的模样,这桂庆一眼便看见了,细一认,正是当今皇上。见皇帝对他点头微笑,慌得桂庆不敢喘气,匆匆跑下楼去,悄悄地去告诉步军统领。那统领听了,吓了一大跳,忙调齐兵马,亲自带着去到春芜酒楼,保护皇上。皇帝见事漏了,便也垂头丧气地回宫。皇帝这样在外面微行,不无冒着风寒,又因贪多纵欲,兼收并蓄,不免染了血毒。不多几天,皇帝病了。皇帝一病,那内务府大员桂庆,因帝少年好色,忍不永年,请将蛊惑的内侍,一并驱逐。至若祸首罪魁,应立诛无赦。且请皇太后保护圣躬,毋令沉溺。真是语语剀切,言言沉挚。
皇帝在病中,听了这些话越法不快,并传旨将桂庆降职。慈禧太后对于这事,也不便于劝说。后来桂庆辞职回籍,皇帝病也好了。他在病中,不见那些姑娘,真是魂梦颠倒。病体略为清健,又溜出后宰门,追寻前欢。后来,索性连夜玩起来,一夜不回大内。第二天五更时分,王大臣齐集朝房,御驾尚未返阙。恭亲王以下,统已闻知。因鉴前时圆明园事情,不敢犯颜直谏,只暗中略报西太后。西太后恰也训戒几次,嗣因同治帝置诸不闻,忤了慈容,索性任他游荡。惟朝廷大事,叫恭亲王等格外留心。同治帝越加写意。适西太后四旬万寿,总算在宫中住了两天,照例庆贺。
同治皇帝一意寻花,朝朝暮暮,我我卿卿。不意上次种下毒根,近来又任意逞欲,雪上加霜,到了十月里又爆发起来,连头面上都发现出来。宫廷里面,盛称皇上生了天花。真也奇怪,御医未识受病的缘由,只将不痛不痒的药味,搪塞过去。因此蕴毒愈深,受病愈重。十一月初,御体竟不能动弹。冬至祀天,遣醇亲王奕恭代行礼;所有内外各衙门章奏,都呈两宫皇太后披览裁定。王大臣等,总道是皇上染了痘症,没有什么厉害。况且年未弱冠,血气方刚,也不至禁受不起。大家不过循例请安,断不料变生意外。孰知到了十二月,同治帝病快好了,行动时只须宫女们扶住。这时,同治帝大进饮食。不意慈禧太后断了皇帝的医药饮食。到了初五日,忽然皇帝死了。慈禧太后忙暗里下了密旨,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