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壑幽美,云蒸霞蔚,地势险峻,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

为了巩固儿子的太子地位,吕后求计于张良。经过张良的穿针引线,
刘邦都没有请动的“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和吕后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
作太子的宾客。经过这四位长者的教导及潜移默化,刘盈的修养和见识大有
长进。

一天,宫中大排筵席,四位须发皆白的长者,肃立在太子刘盈身后,
等到汉高祖得知他们就是“商山四皓”时,便知道太子已不可废。他知道连
自己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都已成为太子的宾客,看来太子羽翼已成,当
刘邦回到后宫把这一消息告诉戚姬时,戚姬立即泪流满面,戚姬为排谴心中
的悲痛和不安,悲歌一曲,希望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得到保证,刘邦无言以对,
也只能用一曲悲歌诉说无奈。

这次吕后在张良的帮助下,取得意外的胜利,连雄才大略的刘邦也一
筹莫展。

巩固了太子的地位,吕后接着就是要树立自己的威望,吕后在树立威
望中做得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杀了韩信,把自己的威望建立在韩信的人头
上,使群臣慑服。

汉初三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在汉朝建立后就过
上半隐居生活,已不构成威胁;抚百姓,致稼稻使国富民强的萧何不是那种
争天下的人,而且在政权建立后是急需的发展生产的人才。只有领兵多多益
善,攻城夺隘,出奇制胜的韩信,始终是刘邦放心不下的,更何况韩信当年
在楚汉之争中,在刘邦最危急的时刻,要挟过刘邦封王。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一般与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仍然举
止粗豪,不顾礼法,甚至醉后拔剑起舞,砍去殿柱,闹得不成体统,直到经
过叔孙通订定朝仪,朝廷之上才算有了规矩,据说汉高祖刘邦当时由衷地说
道: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滋味。但一班自传功高盖世的将帅仍有不臣之心,
汉高祖厉行打击,首当其冲的便是令刘邦深心不安的韩信,他首先把韩信由
齐王改封为楚王,又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又用陈平的计谋捉住韩信,废为平
民,但汉高祖刘邦一直没有杀韩信,因为高祖曾与韩信有约:见天不杀,见
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吕后就偏偏把刘邦都不杀的韩信,用布兜起来,用竹
签刺死,杀他过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司马迁写《史记》,记载汉高
祖听到韩信被吕后杀后的心情是:“且喜且哀之”,这话道出了多少背后的故
事,自己不忍杀戮功臣,而自己的妻子却刚毅果敢地了解自己心中的疙瘩,
自然不免思潮起伏,感慨万千。

吕后这招确实收到了杀鸡做猴的作用,朝中大臣看到她连韩信这样的
人都敢杀,不免都对她畏惧几分。

淮南王黥布反叛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高祖正在病中,原本是要派遣
太子刘盈率兵讨代,却硬是被吕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逼上了战场,说什
么“黥布是天下猛将,很不容易对付,太子去岂不是羊入虎口!而诸将又多


是太子的叔伯辈,只怕难以心甘情愿地俯首听命。”说来说去还是心痛亲生
儿子,不顾丈夫的死活。

刘邦扶病出征,虽然很快就平定了叛乱,但也不幸身中流矢,伤口溃
烂,拖了三个月而驾崩,只活了六十三岁,据载刘邦重病时,吕后曾试探过
政权的继承问题,问病中的刘邦,萧何之后谁为宰相,刘邦告诉她用曾参,
她又问曹参之后又谁为宰相,刘邦告诉她,用周勃、陈平,吕后还要问时,
刘邦不耐烦地说。那已不关你什么事了。刘邦死前特地杀白马为盟,遍告天
下,非刘氏不能封王。看来刘邦对吕后也有所防备,不知是不是巧合,就在
陈平、周勃为相时,合力结束了吕后的统治,看来雄才大略的人就是与众不
同。

太子刘盈即位,还只十七岁,天性仁慈柔弱,一切权炳都操在吕后手
中,吕后恨透了戚姬与赵王如意,于是一幕惊心动魄的大血案迅速在宫中展
开,首先幽禁了戚姬,再遣使把赵王如意从邯郸召进京内,纵然刘盈极力袒
护这个异母弟弟,结果仍是被吕后毒杀。对于眼中钉,肉中刺的戚姬,吕后
砍掉她的手足,挖眼烧耳,灌上哑药,丢进厕所里,让她辗转哀号,称为“人
彘”,惨不忍睹。吕后还特地要她的儿子皇帝去看,刘盈得知“人彘”就是
威姬时,大惊失色,泪流满面,喃喃说道:“太残忍啦!那里是人做的事,
太后如此,我还凭什么治理天下!”他受不住惊吓,从此大病经年,天天借
酒浇愁,不理朝政。

吕后一方面用血淋淋的手段对付刘氏子孙,一方面使吕氏昆仲位居要
津,还用笑盈盈的方法拉拢皇亲国戚,梦想一步一步篡夺刘家天下。

吕后的亲生儿子刘盈尸位素餐,病病歪歪地当了七年傀儡皇帝便死去
了,后宫美人所生的儿子刘恭继位为少帝,因童稚口无遮拦,触犯了吕后的
忌讳,四年后被幽杀,另立刘弘为帝。又过了四年,吕后病笃,仍然不肯放
弃权柄。但这时刘家子孙和一班元老重臣已容不得她放肆,朱虚侯刘璋和周
勃、陈平等先发致人,发动兵变,这是吕后不曾料到的结果,她的兄弟,侄
子吕禄、日产等人手握重兵,都不堪一击,吕后在惊吓中死去。

吕后是个刚毅阴狠,不甘雌伏的角色,高祖死后,她独立掌政十五年,
是个厉害角色,虽然满手血腥,但是她也有一些为人称道的政绩,先是辅助
高祖画谋定策,争夺天下,后来又减轻百姓负担,导正社会风气,废除许多
繁苛的法令,尤以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为百姓所称道。《史记》和
《汉书》都称赞她:“高后女主,制政不出闺阁,而天下晏然,刑法罕用,
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吕后最大的缺点是嫉妒心太重,私心太重,手段过于残酷,竟然想以
吕氏来代替刘氏干辛万苦得来的江山,终至败亡,吕后死后,薄姬的儿子代
王刘恒被迎立为帝,即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从此历史上有了“文景之治”
的盛世。

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绝唱

已是初夏的时候,烈月当空,天蓝得就象刚洗过一般,一个小男孩只


穿一条短裤衩,混身晒得油皮发亮,正在田间的烂泥中捉泥鳅,抓青蛙,这
男孩生得浓眉广额,双眼炯炯有神,粗手大脚,虎虎有威。不远处的树荫下
坐着个小女孩,娇憨可爱,圆圆的小脸上双眼流转,笑时就有些羞涩的样儿。
那男孩叫项羽,父亲早已亡故,随着叔叔生活;那女孩是虞家的,名叫虞薇,
那男孩每捉到一条泥鳅,或抓到一只青蛙就送到小女孩守着的木桶和竹篓
中,那小女孩便冲那男孩微微一笑,那男孩似受了鼓舞,便又返身跃入田间。

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尽管在始皇不可一世
的声威下,迁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仍具昔日烜赫的豪气,虽天天
躬耕于陇亩,仍不灭澄清天下之志。项羽叔叔项梁就积极地通过在吴中主办
大摇役和丧事来提高声望,收服人心,还暗地里用兵法部勒宾客和子弟,阴
养生士九十人,其中有个叫参木的常和项梁计谋,“铸大铁以具甲兵。”

那天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项梁带着项羽去观看,项羽冲口而出:“彼
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连忙按住他的嘴巴,但心内暗暗高兴,认为项羽不
同一般。但项羽偏偏有一样不好,就是不肯学习,自幼读书不成,转而学剑,
又不成,还大言不惭地对叔叔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入敌,不足学,
要学万人敌。”于是项梁又只好教项羽兵法,可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
羽逐渐长大,已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胆气过人,天天在外好勇斗狠,吴
中子弟个个怕他。他只听两个人的话,一个是他的叔叔项梁,一个就是青梅
竹马的虞薇。是虞薇的期许和鼓励,促使项羽决心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的
伟大事业。

虞薇嫁给项羽之后不久,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项
梁叔侄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揭起了义旗,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
活,作为妻子的虞薇随军行动。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先是陈胜、吴广的义
军发展迅速,主力部队都进入了关中,打到距秦国都城咸阳几十里的戏,可
不久秦军在章邯带领下反扑,吴广在荣阳失败,陈胜在陈县被杀,形势逆转,
项梁也在定陶战死。

每当项羽在外苦战,虞薇就守在帐中等项羽回来,挂念着前线的战事,
心里七上八下,这天项羽回来,虞薇连忙把他迎人内帐,但见项羽形容委顿,
神色仓皇,不象从前得胜回来的气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项羽坐定,喘
息略平,便堆起笑脸,轻声细语地问起前方的战事,当她听到项梁战死的消
息时也止不住花容失色,媚脸生惊,芳心乱跳,可脸上又不敢现出惊慌的神
色,怕惹起项羽的烦恼,她连忙命人摆上早已准备的酒肴,借着美酒,替项
羽解闷消愁。

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
翩跹舞姿,欢娱的唱和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以无限的柔情
蜜意给他抚慰,甚至她也会着了蛮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
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章邯打败项梁后,围攻赵地的陈余、引发巨鹿之战,楚怀王派宋义和
项羽带一支大军去援救陈余,章邯风头正劲,主将宋义逗留不前,项羽怒而
杀宋义,带领军队渡河进军,破釜沉舟,只准备三天的粮食向全军表示此次
作战有死无生。在巨鹿与秦军主力大小九战,消灭秦军的主力。原来赶来援
救陈余的各路诸侯军怕秦军势力,只作壁上观,项羽带领的楚战士在战斗中
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各路诸侯军见了无不人人惴恐。

项羽大破秦军后,召见各路诸侯军的将领,这些人入猿门,无不膝行


而前。巨鹿之战后,项羽已成为各路诸侯军的领导者,成为诸侯上将军,凡
是参加巨鹿之战的诸侯军无一不归其麾下,听从他的号令,一直随他西征,
实际上成了他手下的将领,这些人中后来仅被项羽封王的就有:申阳、韩王
信、司马卯、张耳、吴芮、臧荼、田都、田安、魏豹。

接着他坑杀投降过来的二十万秦军,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咸阳。

秦亡了,项羽称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为王,或为侯,
虞薇也被封为美人。当时皇帝的内宫分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
子、长使、少使八等,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于皇帝,以“美
人”封虞薇已经是比较高的名号了。

自此虞美人的名字传扬开来,虞薇这个名字知道的倒不多了。项羽是
一个暴燥的鲁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多情种子,刘邦进入咸阳后,项羽
跟着进来,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收集秦朝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到他的
根据地彭城,却将阿房宫成千上万的美女尽行驱散,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
人。

韩信在谈到项羽的为人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项王暗恶叱咤,千人皆
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
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和敝,忍不能予,此所谓
妇人之仁也。”项羽的对手是刘邦,当刘邦在鸿门宴中用计逃走后,范增对
不听自己计谋的项羽十分气愤,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
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果然就在楚霸王项羽带着虞美人,踌躇满志,在
前呼后拥中回到彭城时,远在陕南汉中的刘邦早已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席卷了关中,东进洛阳,开始了为争夺皇位的龙虎之争。

战争开始的时候,项羽占有优势,却因他内心的仁弱,渐渐地处于不
利的地位,已经是楚汉相争的第四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该下展开激
战,虞美人在帐蓬中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
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枝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
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但自己的人马,十成中少了八成,他自从起兵以来,
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当项羽回到帐篷时、虞美人还象过去那
样去安慰,但项羽已自己忧惧起来,平日胆大包天的项羽,从无一件可惧的
事情,此刻也锐气全消,见了帐中的酒绿灯红,虞夫人的担青眉黛,仿佛有
无限凄凉的情景含在其中。当军士进帐报告汉军已把本营围得水泄不通,请
问怎么办时,项羽在要将领小心坚守的同时,冲口而出;“明日俺再与他们
决一死战!”此时虞美人在旁,一听到项羽说出个不祥的“死”字,伤心得
几乎要将她的眼泪从眼眶中迸出来,她心中只想挣出几句话来安慰项羽,谁
知腹内似有许多话说,及到喉管之上,不知怎的,竟会一句说不出来。两人
默默无言地饮酒,耳边只听得一阵阵凄风飒飒,角足粟呜呜,俄而车驰马叫,
俄而鬼哭神号。陡地一片歌声随风吹了进来,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忽
尔一声高,忽尔一声低;忽尔一声长,忽尔一声短。仿佛九宵鹤唳,仿佛四
野鸿哀,一齐入到耳内,一齐迸上口头。这歌声是刘邦的军师张良特地编成
的《楚歌》,教军士们晚上到楚营四周唱和,激动一班楚兵,怀念乡关,陆
续偷偷地走了,就连那钟离昧、季布,无战不与,无役不随,同生共死,永
无异志的人,也情不自禁地背地走了。只有那八百子弟兵,还守着营门。虞
夫人直挺挺地站在那儿,早变成一个泪人。项羽到此,不由得漫洒出英雄眼
泪,对着席上的残肴残酒,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

骓辨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夫人在旁听了,已知项羽歌意,泣不成声,若断若续的吟道: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侍臣,在旁见了,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陡
听到营中更鼓,已敲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
出重围,卿将奈何!”虞美人突然立起,竖起双眉,喘声对项羽说:“贱妾生
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说到重字,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
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血溅珠喉,香消残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
命人就地掘坑埋了这么多年一直相随自己的夫人,跨上乌雅马,杀出重围。
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自刎于乌江,这年项羽才三十一岁。

生前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
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
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
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地啮着他的心,她无限哀伤地在死前唱出
了:“虞兮虞兮奈若问!”它包含着何等深沉的爱,是那样刻骨铭心。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至今安徽省定元县南六十里,留有一座
香家,坟上生长的草修长而秀挺,迎风舞摆,摇曳生姿,它被称为虞美人草,
它在不断地诉说着虞美人的柔情与贞烈。后来一班文人,钦佩虞美人节烈可
嘉,描写词曲,就常以由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留芳千古。

大汉公主西域和亲

这里讲的是汉代细君与解忧两位公主到西域乌孙国和亲的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
门关。”这都是唐代送别诗中的千古绝唱。西域就是指阳关、玉们关以西的
广大地区,在汉唐时代人们的概念中,一出这两个关,就算是置身异国,塞
外荒凉,再加上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一旦分离就成永诀,这一份离别感情
自然融入诗中,感人肺腑。

自从汉高祖在对匈奴作战中遭逢“白登之围”,深知步兵车战难以匹敌
飘忽来去的骑兵部队,接受了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从而揭开中
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

到汉武帝时,骑兵已训练成功,于是数度开塞击胡,特别是经卫青、
霍去病的打击,匈奴从此远飓漠北。为了取得彻底的胜利,汉武帝采取大包
围的迂回态势、积极打通西域,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武力与怀柔双管齐下,
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势力强大的乌孙,就成了主要争取的对象。

原先乌孙国世居在祁连山附近,后被匈奴赶到今新疆温宿、伊宁一带,
一向与匈奴算是世仇大国,汉武帝派张春第二次出使乌孙,表示愿遣公主下
嫁,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

汉武帝元封六年,以江都王刘达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


乌孙国王知道汉武帝爱马若渴,就献上骏马千匹作为聘礼;汉武帝也
赐予丰厚的奁装,包括随从人马,宦官侍婢数百人,一路吹吹打打,浩浩荡
荡地将细君送到九千里外的乌孙国。

细君出生在王侯世家,容貌美丽,气质高贵,乌孙国王喜出望。外,
也喜欢由长安而来的嫔从,立即封细君为右夫人。

有右夫人就必有左夫人,左夫人是一位匈奴公主,就在汉武帝拉拢乌
孙的同时,匈奴也在极力拉拢乌孙。

自幼长在深闺、锦衣玉食的细君自然比不上匈奴公主对塞外生活的适
应,匈奴公主马上来,马上去,挽弓射雕,驰骋草原,一下子便习惯了乌孙
国的生活模式,相比之下,细君真是如坐针毡,度日如年,不由得把满腔的
愁绪化成一首悲歌,整天就抱着琵琶弹唱,说不尽那怨恨之情。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旗为墙,以肉为
食兮酪为浆;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鹤兮归故乡。”

当这歌辗转传到汉武帝的耳中时,这位百代之帝王也不禁为之潸然下
泪,于是派遣专使、馈赠许多珠宝锦绣,以安慰细君公主的寂寥,然而这黄
金千两,又怎能填补细君公主的落寞与空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