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滑头"处世-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的矛盾,另一方面做了好人,为自己留了余地和退路。例如
在第三十九回中,正值众姐儿坐着吃酒,平儿喝了一口就要
走,原本是怕凤姐不开心,但是在李纨出口就是“偏不许去,显
见得只有凤丫头,就不听我的话了”情况下,又正碰上婆子来
传凤姐的话,劝平儿早回少喝酒,平儿就显得毫不含糊,即口
应付“:多喝了又把我怎么样 ?”坐下来只管喝只管吃,顺应了
众姐妹的意思,并非眼里心里只有“楚霸王”式的凤丫头(李纨
语)。再例如在很多情况下,平儿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就比凤
姐儿宽容得多,能放一马就放一马,结果在下下上上赢得了人
心。作品中的李氏曾对平儿说道“: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
第 257 页
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却不知平儿待人接物倒有一把
自己特殊的钥匙。
话说回来,这“抽头退步”原本是王熙凤的话语,道理谁都
懂,但是王熙凤一生拼死拼活,至死也没有真正做到“抽头退
步”,关键是在她始终放不下利欲和权势之心,所以这“抽头退
步”对她来说,始终是一种人生策略和权宜之计。而平儿与她
不同,她虽然无法彻底摆脱利害之地,但是内心的善良使她对
大观园中的人生悲剧有更深的体验,知道人如果利欲熏心,图
财害命也必不会有人生的好滋味和好结果。
平儿终得回报。凤姐死后,大观园一片败落,平儿却多次
获得众人帮助渡过难关。
第 258 页
装作不知道,说话更巧妙
退避有道是谨慎之人克服困难的妙招。即使陷于最困扰
人的迷宫,他们也能用一个最优雅的笑话使自己安然脱险,
可谓一笑脱大难。你可以友善地说出相反的话,目的是要改
变话题。最巧妙的办法是装作话题所指并非是你而是别的什
么人。
装作不知道,就是指对别人的话装作没有听到或没有听
清楚,以便避实就虚、猛然出击的说辩方式。它的特点是:说
辩的锋芒主要不在于传递何种信息,而是通过打击、转移对
方的说辩兴致使之无法继续设置窘迫局面,而化干戈为玉
帛,并能够寓辩于无形,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人际交往中,这
种方式的使用场合很多。
挽回“失语”所造成的尴尬局面。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偶尔失语在语言交际中难免发
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因此,挽回失
语,在语言交际中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实习期间,一位实习生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
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
第 259 页
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
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
任共度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
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
“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
此语一出,使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
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这里就是巧妙的运用装作不知道,避实就虚,即避开“称
赞“这一 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 攻击“喧闹”这一虚象。既
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
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
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对付别人的诡辩。
“事实胜于雄辩”,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是战胜对手的有
力法宝。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情况下,面对巧舌如簧的
人,总是让人难堪至极
明知对方是谬论,却又无法还击。
两位青年农民有一次去给玉米施肥时,因猪粪离庄稼远
近而争执起来。甲说“:猪粪离庄稼近,便于庄稼吸收,庄稼肯
定爱长。”
乙说“:让你这么一说,应该把庄稼种到猪圈里,一定更爱
长 。”
甲 说“:你 这 是 不 讲 理。”
乙说“:怎么 不讲理 ?你不是说离猪粪 近,庄稼 爱长吗 ?”
这时,一位中年农民凑过来说:“我看你们俩谁说得也不
对。猪尾巴离粪最近,没见过猪尾巴长得有多长……”
一句话,使在场的人哈哈大笑。
第 260 页
中年农民似乎连常识也不懂了,可一语中的地点破了甲
乙两人的诡辩,更兼具强烈的幽默感。
)处理、制止别人的中伤、调侃。
朋友之间虽然很要好,有时也会因开玩笑过头,而大动肝
火,伤了和气。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巧妙地运用“装作不知
道”,给他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怪问。
袁兵因身体肥胖,同班的赵强、王明“触景生情”“,冬瓜”
长“冬瓜”短地做起买卖来,并时不时拿眼瞅袁兵,扮鬼脸。面
对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开过火的玩笑,实在让袁兵气愤。
欲要制止,这是不打自招;如不管他,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怒
火。怎么办呢 ?
此时袁兵稳了稳躁动的情绪,缓缓地走过去,拍着二人的
米高,恐怕没
肩膀,轻言细语地问:“赵强,听说你有

吧。”接 着 又对 王 明 道“:你今 天 早 上吃 饭 没 有 ?”
听到这般温柔怪诞的问话,兴奋中的二人愣在当头,大眼
望小眼,如坠五里雾中。全班同学沉寂了几秒钟,随即进发出
哄堂大笑,二人方明白被愚弄了,刚才有声有色的“买卖”,再
也没有兴致继续下去。
)制止别人的挖苦、讽刺。
挖苦、讽刺,都是一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辛辣有力地去
贬损、挪揄对方的行为,极易激怒对方。为避免大动肝火,两
败俱伤,也可巧妙地运用装作没听明白的方式见机而行。
丈夫不停地抽烟,烟缸里已经有一大堆烟蒂了,大部分还
在冒烟。妻子惊呼:“天啦!难道你找不到更好的自杀方式
么 ?”
妻子出于对丈夫的深切关怀,非常恼恨丈夫抽烟,把抽烟
第 261 页
比作“自杀”,用语异常辛辣。作为男子汉的丈夫,虽然自知不
对,但对于这样的挖苦,却是忍无可忍。如果直接反击,那也
只有伤和气了。此时,不妨装作没有听明白“:亲爱的,我正在
抽烟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一个没好气的、似是而非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丈
夫也因为幽默了一次,心理获得了平衡而消了怒气,妻子已经
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已不太在乎丈夫听到没有,因此也不再言
语。
)补救说话中的错漏、失误。
进行即兴演讲,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演讲者自己也不
知为什么,竟说出一句错话,而且马上就意识到了。怎么办
呢?倘若遇上这种失误,演讲者不妨装作不知道,然后采用调
整语意、改换语气等续接方式予以补救。只要反应敏捷,应变
及时,就可以收到不露痕迹的纠错效果。例如,一位公司经理
在开业庆典上发表即兴演讲,他这样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公司
是统一的整体,它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是铁的纪律,每一个
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上班迟到、早退、闲聊、乱逛、办事推
诿、拖沓、消极、懈怠,都是违反纪律的行为。我们允许这些现
象的存在
就等于允许有人拆公司的台,我们能够这样做
吗?
这位经理的反应力和应变力是很强的。当他意识到自己
把本来想说的“我们决不允许这些现象的存在“一句话中“决
不”二字漏掉之后,样作不知,马上循着语言表达的逻辑思路,
续补了一句揭示其后果的话,同时用一个反问句结束,增强了
演讲的启发性和警示力。这样的续接补救,真可谓顺理成章,
天衣无缝。
第 262 页
老滑头处世之精
避锋芒常自重赢人心
第七章

第 263 页
第 264 页
关注技巧稳得人心
“施恩”也得讲技术。
一位朋友这样述说了他表哥做人的技术:
这些年,从乡下老家外出打工的很多,但能像二表哥那样
混得有声有色的却少。二表哥在省城的建筑工地当工头,带
好几十号人。据说,工人们都很服他。
我到省城办事,有时间,就很想见二表哥,于是拨通他的
手机。二表哥说他在工地,要我立刻过去。
见到二表哥,还没说上几句话,过来个一脸焦急的工人,
额 上 全 是 汗 ,向 二 表 哥 说“:何 哥,我 借 点 钱 。”二 表 哥 问“:你
借钱干啥呀 ?借多少 ?“
说我老婆病了
要 住院,叫寄 一千 元 回去。”二表 哥 直搓 手,也 挺着 急“,哎呀,
这可是大事!”手立刻探向裤袋,指头插进裤袋了突然想起似
的说:“完了,我现在只有二百来元啊!”说着掏出一大把钞
票,十元五元的居多,百元一张,五十元两张。
工人脸上的汗流得更多了,二表哥扭头向我问“:兄弟,你
身上有多少,凑给我应个急。”我口袋里只有三百元,掏出来
全交给二表哥。二表哥拿着钱,安慰工人别着急,他会再想法
子。跟着上楼找一位施工员,那施工员瞅着二表哥,数落说:
第 265 页
“你当啥老板哟,一千块钱都没有?”二表哥一脸委屈:“哪里
有钱啊,公司按进度结账,都两个月没拿钱了嘛,”还好,那施
工员最后掏出了两百,凑起来还差三百。二表哥皱起了眉头:
“妈 的,这三 百元找 谁借去 ?”工人 有些无奈 地说“:那,就 七百
吧。”二表哥说:“那哪行啊,家里说要一千,肯定就有一千的
开支。我再想想法吧。”
接下来二表哥去了食堂,然后又到门卫室,前前后后差不
多一小时,终于借够了工人要的钱。工人拿着钱,满脸感激。
二表哥催他说:“趁现在邮局还没关门,快去寄钱吧。有啥事,
随时跟我说。”
工人走了。我们在工地兜了一圈后,二表哥带我回到宿
舍,从内衣袋里掏出一沓百元的票子,数了三张,还给我。我
目瞪口呆,二表哥伸手拍拍我肩膀,嘿嘿一笑:“兄弟,知道工
人为啥愿意死心塌地跟我么?这带工人和干活儿一样,都得
讲技术……”
小事落个大人情。
孟尝君的门客冯援开始不被重用牢骚满腹,后来得到孟
尝君的礼遇。一次孟尝君派人去他的封地薛邑讨债,冯援自
荐,便问:不知用讨回来的钱,需要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
买点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援领命而去,结果把债券烧了,
一文不取。贫困的薛邑老百姓没有料到孟尝君如此仁德,个
个感激涕零。冯接回来后,孟尝君问:讨的利钱呢?冯援答说:
不仅利钱没讨回,借债的债券也烧了。孟尝君很不高兴。冯援
说:你不是吩咐说要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回来吗?我已经给
您买回来了,这就是“义”。焚毁了债券,对您没什么影响,买
第 266 页
来了仁义,对您收归民心可是大有好处啊!数年后,孟尝君被
人诬陷,相位丢了,回到封地薛邑。老百姓听说孟尝君回来了,
全城出动,夹道欢迎,表示愿意拥戴他。孟尝君非常感动,理解
了冯援“买义”的苦心。
要得人心总不能永远一毛不拔,能够低成本买得人心,也
不失为投机取巧的好方法。
某企业董事长的家里,每到年底时,都会收到堆积如山的
赠品。由于太多,而且礼物和赠礼的人不一致的情形也不少。
所以听说这位董事长只留下合意的礼物,其余的都退回百货
公司。
然而,有一年岁末,这位董事长却想不到地收到了令他满
意的礼物!那是在美国流行的“高丽菜田娃娃”,不知是怎样寄
来的,总之是送给董事长的小女儿的。赠品也很别致,而把这
别致的礼物不送给董事长而送给他的女儿,的确令人深感其
诚意。
有人出席某电气厂商主办的演讲会。演讲后,对送到车站
来的主办单位的人员无意中提起“我母亲目前住院……”第二
天,也不知演讲会的主办经理怎样打听到的,竟然到此人的母
亲入住的医院来探病。此人在震惊于主办者意想不到的好意
的同时,感激之情不可言表。
从这两段故事中可以发现,有人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一
方送礼,对方往往会视为理所当然而接受,甚至有时会觉得:
是否有何居心,而产生警戒心。但是,不对其本人而对他的家
人表示深切关注,对方就会想到“:看,人家甚至用心到了这样
的地步!”较之自己的被厚待更加深深感动。就好像“射将先射
第 267 页
马”一样,比本人更加厚待其周围的人的作法,使没想到那么
远的对方,同时深深感到自己的费心,也是一种具有效果的手
段。
刀切豆腐两面光。
晚清时期,湖南有个道台单舟泉。这人善于观察,办起事
来面面俱到。所以大小官员都很佩服他。
有一年,一个游历的外国人上街买东西,有些小孩因未看
见过洋人,便追随着他。洋人很恼火,手拿棍子打那些孩子。
有一孩子躲闪不及,被打中太阳穴,没多久就死了。小孩的父
母当然不肯甘休,一齐上来,要扭住那外国人。外国人则举起
棍子乱打,连旁边看的人都被打伤几个。这样,激起公愤,大
家一齐上前,捉住那外国人,拿绳子将他捆了起来,送到衙
门。因为是人命关天,而且又是外国人,所以感到很棘手。
此事落到单道台手里,他不愧是官场老手,又有丰富的办
案经验,马上就将卖乖绝招运用自如。一方面他认为湖南阔
人很多,而且民风开放,如果办得不好,他们会起来说话,或者
聚众为难外国人,到那时,想处治外国人做不到,而不处治又
办不到。不如先把官场上为难的情形告诉他们,请他们出来
帮忙官场。只要绅士、百姓动公愤,出面同外国领事硬争,形
成僵持局面,外国领事看见老百姓行动起来,就会害怕,因为
洋人怕百姓。到这时,再由官府出面,去压服百姓,叫百姓不
要闹。因为百姓怕官,所以他们也会听话。而外国领事见他压
服了老百姓,也会感谢官府。
主意想好,他马上去拜会几个有权势的乡绅,要他们大家
齐心合力与领事争辩。倘若争赢了,不但百姓伸冤,而且为国
第 268 页
家争了面子。此话传出去,大家都说单道台是一个好官,能维
护百姓利益。他又来到领事处,告诉领事,如果案子判轻了,恐
怕百姓不服。外国领事听他这么说,又看着外面聚集的人群,
果真感到害怕。单道台又说“:资领事也不必太害怕,只要判决
适当,我尽力去做百姓的工作。不会让他们胡闹。”
案子判了下来,自然也是虎头蛇尾。但单道台却两面得到
好处:抚台夸他处理得好,会办事;领事心里感激他弹压百姓,
没有闹出事来,于是替他讲好话;而绅士们,也一直认为他是
维护百姓的。
这种迎合双边心理的关键在于主动操纵人心,善于抓住
双方的心理巧妙圆场,两头落好。可见只要讨好的功夫做到
家,再做事主动一些,从而达到刀切豆腐两面光的效果。
)扮演受害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宦官专权的事例屡见不鲜,而各朝皇
帝似乎都不能吸取教训。汉元帝时,宠信宦官石显。石显被封
为中书令,朝政大小事务由石显裁决。石显为人邪僻,也时刻
担心有一天皇帝听到周围的人说他坏话而对他不利,于是想
方设法向皇帝表示的忠心,加深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一次,石
显被派往各宫去办点事。他觉得这是一个检验他周围的人对
他的态度的大好时机,于是向皇帝奏请说,他担心事情办完之
后时间太晚,未央宫宫门被关闭而进不来,请求皇上下诏给门
卫,让他们给他留门。皇帝当即给各宫门卫下达了口谕。石显

留,直到半夜才回来,让门故意拖延时间,在各宫都尽量逗
卫给他开门而进了后宫,后来果然有人上书告发石显矫托旁
诏擅自开启宫门。皇帝看后,笑着把那封揭发信给石显看。石
第 269 页
显流着泪,作出特别无辜的样子说:“陛下明鉴,您非常信任
我,经常让我去各宫里办些事情,于是有许多人不免嫉妒我,
总要抓住一切时机陷害我。这样的揭发信不会只有一封,以
后可能还会有。对于这种捕风捉影的话,只有靠圣明的皇上
您洞察了。微臣出身寒鄙,确实不能以区区一身让大家都满
意,不能禁受住天下之怨。我愿意辞去现在的官职,接受后宫
洒扫除垢的差遣,以表明我对陛下的忠诚之心,死而无所恨。
只希望陛下能相信我。”元帝认为他语出乎情,被他感动了、
蒙蔽了,于是相信了他,不仅不让他辞官,反而多次慰劳勉励,
让他好好干,并给他比以往更多的赏赐,石显更加荣耀起来。
扮可怜者巧在博得同情,达到目的。小孩显得痛苦、无助
让大人答应要求;乞丐总是衣衫褴褛讨得施舍;连老板开除员
工也爱摆摆困难,倒倒苦水,减轻对方的不满。
小孩是卖乖高手,而老人也并不弱于他们。请看下面的
小故事:
午饭前,阿乔看见一个衣着褴褛的老人,在酒吧间外一个
厘米深的水坑里钓鱼。积水约有阿乔好奇地站住了。所有
经过这位钓鱼人身边的人,都认为这人是个傻瓜。
阿乔不禁动了怜悯之心,他和蔼地对钓鱼人说“:喂,你愿
意进酒吧间和我喝一杯酒吗?”钓鱼人高兴地接受了他的邀
请。阿乔给钓鱼人买了几盅饮料,然后问道:“你在钓鱼,是
吗?今天上午你钓到几条鱼呀?我是否可以问问呢?”“你是
第八条。”钓鱼人幽默地回答。
第 270 页
感情投资,一本万利
讲究情义是人性的一大弱点,中国人尤其如此。“生当陨
首,死当结草”“、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无一不是“感
情效应”的结果。为官者大都深知其中的奥妙,不失时机地付
出廉价的感情投资,对于拉拢和控制部下往往能收到异乎寻
常的效果。
韩非子在讲到驭臣之术时,只说到赏罚两个方面,这自然
是最主要的手段,但却很不够,有时两句动情的话语、几滴伤
心的眼泪往往比高官厚禄更能打动人。因此,感情投资,可谓
一本万利,是一种最为高明的统治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