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就是奋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态度,都是正确的。当我们在探求生活的本质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在探求人们对生活的基本态 
度。这样,打开生活的画卷,观察形形色色的人生旅途中的过客,我们就会反复地看到两个迥然相 
反的形象: 
   一种人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朝气,他们从不埋怨生活的坎坷,哀叹个人的不幸,在前进的道路 
上,遇有困难就攻克它,碰到挫折就战胜它,小有成功则加倍努力,大有作为则更其发奋,在物质 
生活上以俭朴为乐,在精神生活上以高尚为荣,在创造生活上以进取为贵。他们时时渴望为社会作 
出贡献,愿意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求得自身的完美发展。他们总是那么顽强,那么坚韧,那么自强 
不息,认定了正确的方向,就执拗地,百折不挠地勇往直前,不到生命的尽头,决不停止辛勤的耕 
耘。 
   另一种人则无所作为,墨守陈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图享受而求安逸,慕虚荣而尚清 
闲,顺利时得意忘形,遇逆境垂头丧气,在挫折面前畏缩不前,在成就面前踌躇满志。他们很少想 
到要去正视困难,战胜困难,更不懂得困难中孕育着胜利和成功的希望。他们既无吃苦的准备,又 
无奋斗的热情,更无创造的雄心。他们所企求的,是舒适的小家庭,温柔的爱人,美丽的孩子,只 
此足矣,别无他求。他们虽然还年轻,可是思想却提前衰老了,斗志已经磨灭,精神上的发展已经 
进入暮年的困境。 
   这是两幅完全不同的画像。一个有为的青年应该立志做前一种人,避免做后一种人。要把艰苦 
奋斗的精神贯穿到物质、精神、创造三种生活中去,用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为社会作出应有 
的贡献,为后人留下可资仿效的榜样。琴弦松弛,弹不出悦耳的音调,生活悠闲,点不燃青春的火 
种。生活的琴弦只有用艰苦奋斗才能奏出时代的乐曲;谓予不信,请君一试。 




                                          4 

。d18。                                                        人生就是奋斗 


让别人去做生活的骄子, 

我们的命运永远是开拓 


    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画家达芬奇说:“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 
眠。” 
    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幸福意味着通过艰苦的劳动,推动社会获得完美的发展,同时,在这过 
程中求得个人自身的完美发展。 
    求发展,需要远大的眼光和奋斗的勇气。 
    今天,谁都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 
发展。僵化的陈规陋习,顽固的世俗偏见,空洞的政治说教,还不时地影响和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有的人为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只求满足于个人可怜的欢乐之中,而更多的人却奋起变革,不甘心耽 
于利己的生存和温饱的泥潭,去做生活的宠儿。 
    既然生活的历程是艰苦的,那末,只有那些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人们,才能昂首挺立予风浪 
之中,成为生活的强者,既然人生的价值是以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大小为衡量标准的,那末,凡是通 
过艰苦奋斗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就理应赢得社会的尊敬和赞扬,以至名垂史册,代代传颂。 
    当然,我们的目标远不止于此。自古以来,有为的青年是从来不惧怕艰苦奋斗的。而从人类历 
史发展来看,任何时代,首先举起艰苦奋斗的利剑进行开创工作,甘愿承担国家与民族牺牲的,总 
是青年人。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刚刚踏上人生的征途,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较之成人或老 
年人更向往未来,更关心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繁荣,因而他们也是最有希望的。 
    令人欣喜的是,一代英才已在奋斗中崛起。尽管十年浩劫使成千上万的青年陷于困境,他们却 
以自己坚强无畏、埋头苦干的具体行动,回答了命运的挑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不倦开拓的画 
卷。请看: 
    病退在家的女青年曹南薇,身处恶劣的环境,自励自责,刻苦自学高能物理,发表了一系列高 
水平的论文,被中国科学院吸收为研究生; 
    里弄生产组青年许立达,不忘时代的重任,通过自学掌握了多种外语,编著出不同种类的科技 
辞典,成为科技战线上的新秀; 
    小木匠郑伟安,以初中文化水平,靠自学读完了大学数学系全部专业课程,在一年半中完成四 
篇科学论文,一举推翻了国外《随机过程统计》中的两条德都定理’; 
    羊肉馆烤烧饼的青年周祖德,曾在农村插队11年,以百折不回的毅力自学英语,掌握一万二千 
多个英语单词,被南京大学破格录用为外文资料翻译; 
    农村知识青年雷安军,高考落选不灰心,矢志钻研蔬菜栽培技术,他亲手栽种的西红柿亩产高 
达 32,573 斤,被人誉为“西红柿博士”,受到国际上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初中生费梦寒,在有关单位帮助下,研制成功电子调式分析仪,改变了传统的耳朵、脑子记忆 
调式特性,成为音乐家们的福音; 
    青年兽医李贵兴,身在山区,立足本职,猛攻中兽医,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编著成近二十万 
字的《中兽医方剂选解》,为一祖国兽医工作作出贡献; 
    象这样的名单,我们还可以开出几百个、几千个。他们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是我们这个时代 
的象征和缩影。他们的成功证明了一条真理:春笋出土,红杏出墙,是任何力量压抑不住的,艰苦 
奋斗,坚韧不拔,必然能对社会作出贡献。 
    今天,中华民族这艘历史悠久的古老航船,已经冲破长期束缚我们思想和眼界的坚冰,开始驶 
向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海洋。今后,也许命运女神还会把阳光洒给那些生活的幸运儿。然而,以追求 
子孙万代的出路,也即以寻找祖国和社会的繁荣为己任的青年,对此并不羡慕。 
    重要的是,闸门已经打开,航道已经疏通,目标已经明确,精神已经解放。汹涌澎湃的民主和 
改革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任重道远,时不我待,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坐在沉寂的海岸上,继续计算 


                                             5 

。d18。                                                        人生就是奋斗 


身上的伤口。历史已经把开拓时代进程的伟大使命交付于我们。努力吧,亲爱的朋友,不要再迟疑 
不决了。为了祖国,为了子孙后代的富强,也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唱起艰苦奋斗之歌,让人生永 
远焕发出青春的光芒! 




                                          6 

。d18。                                                          人生就是奋斗 


No。 II。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 

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向并非过错——怎样中断这个循环?——一滴水的归宿 

——占有与被占有——幸福不在于肉体的快感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仅仅为了满足各种感官的刺激,还是另有比此更高尚的目标?近几年, 
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里:人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这个研究本身,导致了一门新的 
学科的诞生——生命本质学。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短期内所出现的对“生命本质”的研究热,并不是偶然的。随着电子时代的 
到来,电脑等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促使人类的物质财富成倍地增长,而且改变了人 
们对生命本质的看法。有些西方科学家认为,人与机器人一样,不过是化学制品}感情只是大脑中 
化学物质的反应,人生的目的仅仅是追求各种感官的刺激。这种理论把人们引向了物质主义和享乐 
主义的泥坑,致使他们抛弃健康的感情,不顾起码的道德准则,否定人生的崇高目标。为了无止境 
地满足难填的欲壑,于是暴力、犯罪、离婚、卖淫、色情、酗酒、吸毒等泛滥成灾,严重败坏了社 
会风气。而一旦感官刺激失去了新鲜感,有人就觉得生命无存在的价值,沮丧、绝望,悲观厌世。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古老的题目又被提了出来。这就是生命本质学产生 
的深刻的社会背景。 
    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对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青年来说,也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 
题。 


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向并非过错 


    纤尘不染的玻璃橱窗里,现代化视听设备琳琅满目,时髦新式的服装五光十色,各种价廉物美 
的食品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你经常走过这条路。看到这一切,被深深吸引住了。你徘徊留连,想:“要是自己家里有一架 
电视机就好了。”有一天,你终于熬不住,向父亲提出了这个要求。 
    “钱呢?能吃饱穿暖蛮好了!”父亲白了你一眼。 
    其实,你也知道家里并没有积蓄来买电视机。但是,父亲的回答却太伤你的心。仿佛按现在这 
样的生活水平,提出这种要求纯属“非份之想”,甚至是一种罪过。这未免太委屈人了。我也觉得这 
有点不公道。人生在世,会有各种欲望。渴望生活过得好一点,这本是一种正当的情感,为什么要 
故意加以压抑,不让人流露表示呢?我们这个星球已经进入 20 世纪末叶,不是中世纪黑暗的禁欲 
时代。从世界范围来看,丰富、优裕、舒适、方便的日常生活,正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之一。 
    不错,我们的国家现在还很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不可能对现实提出过高的要求。但 
是,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安于目前这样一种生活而无动于衷。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要在本世纪末实 
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奋斗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改变我国人民世代贫穷落 
后的生活面貌。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将逐步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也将越来越 
高,这应该是正常的现象。只要条件许可,个人生活尽可能安排得舒适安逸些,当然是无可指责 
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人们总是向往美好的生活的。人类的生活是在物质财富极端匮乏的艰苦条 
件下开始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就是当时生活的写照。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人类的物质生 
活水平才逐渐提高。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较之人类的祖先已经胜过了千百倍。但是,从总体上来 


                                            7 

。d18。                                                            人生就是奋斗 


说,我们的物质财富并不丰富,生活水准也还是低水平的。要达到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白与物质财 
富极其丰裕的共产主义的理想生活,还要经过漫长世纪的努力。而对“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美好 
生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变革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因之一。 
    可是,在林彪、“四人帮”左倾路线的干扰破坏下,社会主义却被贴上了“贫穷”的标签,似乎革 
命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劳动人民从贫穷、落后的境地中解放出来,而只是为了无休止的以吃苦”。这 
种假社会主义的谬论虽然早已批判,但其流毒影响,并未彻底肃清,以致于时至今天,一说到改善 
生活,还有人常常把它与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等同起来。青年们正当的生活享受和文化娱乐的要 
求,也被指责为讲排场,图享受。其实,平心前论,现在青年所要求的都不过是最起码的生活条 
件。结婚渴求分配一间十几平方米的住房,这个愿望难道不合理吗?只要有条件,再把新房间油漆 
一新,装上光线柔和的壁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是可以使人心情更舒畅吗?至于“三十 
六只脚”,细细想来,也是只只不可少的,无非是衣柜、书桌、床这些生活必需品,何奢侈豪华之 
有?在满足基本的物质要求的同时,青年人还希望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有一架电视机可以扩大 
视野,再添一架录音机,不但可以欣赏时新的音乐,而且可以为自学外语提供便利。到周末,三五 
友好相邀聚餐,听听音乐,谈谈心,当然更可消除一周的疲劳,给生活增添乐趣。如果把这一切都 
说成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那显然是不恰当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生产方式“在更大程度 
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这就是 
说,一定的生活方式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它应 
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按照这个原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生 
产方式的支配下,青年人在工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讲点生活享受和文化娱乐,与资产阶 
级生活方式根本是两码事。实际上,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是大可不必非议的。 
    当然,我们改善生活也要注意不脱离大多数人的实际生活水平。我们国家现在整个生活水平都 
还比较低,且不说广大的工人农民,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拮据,就拿成千上万的中年知识分子—— 
教师、医生、演员、科技工作者、基层干部——来说,他们的生活也是十分清苫的。即便是许多尚 
未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经济负担不重的青年,他们也只是靠每月几十元的菲薄收入维持着低水平 
的生活。如果我们无视这一切,自以为是劳动所得,就可以先着手进行“现代化”的打扮,过“现代 
化”的生活,那就难免要引起人们的反感。不是说你不可以比一般人吃得好、穿得好,问题在于我 
们既是这个低消费的社会的一员,就不能不考虑与多数人保持大体相同的生活水平,不要把自己搞 
得太突出于大多数。何况,有的入的实际收入并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他们是依靠父母 
兄长的资助,甚至借着钱,等而下之的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换来高级手表、摩登服饰、四喇叭收录 
两用机等等,炫耀于人前,过着与本人经济地位不相称的所谓“现代化”生活,那又怎能不招来人们 
的啧啧烦言呢? 
    加里宁说,青年人总是“爱讲新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在挨冻受饿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认真地 
幻想过优美的、较适当的生活”。而这种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和憧憬,不但不是什么过错,恰恰 
是青年人特有的“一种宝贵的品质”。看不到这一点,不加区分地批评青年人对物质利益的正当要 
求,是不对的。只有在充分肯定这一点的前提下,来讨论物质生活领域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我 
们才会有共同的语言。 


怎样中断这个循环? 


    确实,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美好生活,任何时候都对人们充满着巨大的吸引力。 
古往今来,人们幻想过多少富乐安康、丰衣足食的“世外桃源”、“蓬莱仙境”。又曾编造过多少探求 
幸福秘密的童话啊! 
    然而,需要回答的是。怎样才能使我们每个人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求神拜佛吗?这是过去的事。旧时过年,有入常常在门楣上写着:“福自天申”、“天官赐福”的横 


                                            8 

。d18。                                                            人生就是奋斗 


匾,试图乞求上天恩赐来逃避贫困。其实,别说富裕安定的生活,即使是一粒麦子、一根细纱,也 
不会从祈祷中产生。 
    不择手段吗?当然不能。不劳而获是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运用不正当的途径猎取财富,更是 
违法犯罪行为。一个品行端正、道德高尚的青年,对这种行为从来嗤之以鼻。寻找捷径吗?这同样 
行不通。我们的祖国,人口多,底子薄,一穷二白就象一座险恶的大山一样,横亘在面前,躲开 
它,绕道走,都不可能。 
    显然,通向美好生活的只有一条路:咬紧牙关,艰苦创业。 
    说到创业,有的青年就愤愤不平:“艰苦创业几十年了,还要奋斗到几时?现在该好好改善生 
活了。” 
    其实,艰苦创业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不是我们欢喜吃苦,而是为了要过好日 
子,不得不吃苦。谁都知道。我国是一个经济、技术非常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是国家大,二是人 
口多,三是底子薄,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建国三十一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不小 
的成绩,但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有些资本主义国家搞工业已经有了二、三百年的 
历史,而我们现代化大生产却还只刚刚开始。象香港、新加坡这样的小地方,国民生产总值每人平 
均已达到二、三千美元,我们则只有二百几十美元,生活水平确是极低的。特别经过十年浩劫,我 
们的国民经济到了濒于崩溃的边缘,经济建设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使我 
国全体社会成员都有比较富裕的生活,没有几代人的长期艰巨努力怎么可能呢? 
    不错,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只抓生 
产,不抓生活;只抓积累,不抓消费,这种观点和做法我们要坚决反对。但是,我们又要看到,生 
活的改善又是建筑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的。离开生产来讲改善生活,提出过高、过急的要求,这不 
现实,也不可能。一家一户的美好生活,离不开辛勤的劳动,整个国家的富强,更得靠全体人民的 
艰苦努力。这就好比一棵大树,你要它长得茂盛苍翠、果实累累;就必须设法使它根扎得深,干长 
得壮’你如果要一条河水流涓涓,常年不断,那就必须不断开阔河床,疏通源泉,不致使它为淤泥 
阻塞。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求木之茂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长者必浚其源泉。”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