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人情世故大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⑤荒顿:荒废。
⑥理:此处作“治”解。
⑦服:用。
⑧建光:汉安帝年号。
⑨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证召,都由公车接待。
⑩赐告:汉制,官吏病满三月当免,天子特赐其保留官职,回家养病,
称赐告。
【评语】

以情换情,以心换心。温情会融化冰雪,春风会驱走严寒。请相信人间
自有真情在。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为人间争添一丝春色。


治家篇

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夫风化①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
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
义而妇陵②,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③,非训导之所移也。

【译文】

教育感化的事,是从上向下推行,前人影响后人。因此,父亲不慈爱,
子女就不会孝顺;哥哥不友爱,弟弟就不会恭敬;丈夫不仁义,妻子就不会
和顺。父亲慈爱而子女杵逆,哥哥友爱而弟弟倔傲,丈夫仁义而妻凶悍,那
就是天生的凶民,只有靠刑罚杀戮来使他们畏惧,而不是靠训导可加以改变
的。

【注释】

①风化,教育感化。
②陵:通“凌”,侵侮。
③摄:通慑,使人惧。
【评语】

教育感化,上行下效。因此,父慈则子孝,兄友则弟恭。为人师长者,
应注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唯此,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一、治家之理宽严适度

笞怒废于家,则坚子①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②手足。治家
之宽猛,亦犹国焉。

【译文】

家庭内部取消体罚,孩子们的过失马上就会出现;刑罚施用不当,老百
姓就不知如何是好,冶家的宽严、标准也与冶国相同。

【注释】

①竖子:未成年的人。
②中:合适。措:安放。
【评语】

体罚固不足取,然而放松对子女的管教,则无疑是一种失职行为,在目
前的中国家庭中,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

二二、施而不奢俭而不吝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①;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
周公②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
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
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译文】

孔子说:“奢侈就显得不恭顺,俭朴就显得鄙陋。与其不恭顺,宁可鄙
陋。”孔子又说:“假如有一个人有周公那样好的才能,但只要他既骄傲又


吝啬,那其它方向也是不足道的。”这么说来就应该节俭而不应该吝啬了。
节俭,是指减省节约以合乎礼数;吝啬,是指对穷困急难的人也不救济。现
在肯施舍的却也奢侈,能节俭的却又吝啬,如果能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
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可以了。

【注释】

①孙:同“逊”恭顺。固:鄙陋
②周公:名姬旦。周文王之子。
【评语】

祟尚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俭朴之人却往往失之吝啬;乐善
好施,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好施之人去往往失之于奢侈,我们应努
力培养一种“施而不奢,俭而不吝”的完善品格。

二三、当家理财勤劳节俭

生民这本,要当稼穑①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
之善②,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③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
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
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译文】

人民生活的根本,就是要靠春播秋收获取食物,种桑纺麻得到衣服。蔬
菜水果的聚积,是靠果园菜圃里出产;鸡肉猪肉等美味,是靠鸡窝猪圈里产
生。直到房屋器用、柴草脂烛,没有一样不是耕种养殖的产物。那些最善于
管理家类的人,不出门而各种维持生计的物品已经充足了,只不过家里还缺
一口产盐井罢了。现在北方地区的内一般能够做到减省节约,以保障衣食之
用;江南地区风气奢侈在节俭持家方面大多赶不上北方。

【注释】

①稼:播种谷物。穑:收获谷物。
②善:通“膳”饮食。
③樵苏:做燃料用的柴草。
【评语】

以农为本,勤俭持家,这是中国传统农家应该奉行的生活模式。既注重
开源,又注重节流,才能保证基本的衣食之需。当然,农业社会的生活准则
己不完全适应于当代社会,但须清醒,勤俭持家,仍不失为一种生活原则。

二四、严苛致祸忍让无能

梁孝元世,有中书舍人①,治家失度,而过严刻。妻妾遂共货刺客,伺
醉而杀之。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②,
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③:

此亦为家之巨蠹④矣。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经霖雨绝粮,遣
婢籴米,因尔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房徐曰:“举家无食,汝何处来?”
竟无捶挞。尝寄人宅⑤,奴婢彻屋⑥为薪略尽,闻之颦蹙⑦,卒无一言。

【译文】

梁朝孝元帝的时候,有一位中书舍人,治家没有一定的法度,待家人过


于严厉苛刻。妻妾就共同买通刺客,乘他喝醉时杀了他。世上的一些名士,
只知讲究宽厚仁慈,以至款待客人馈赠的食品,被僮仆减损,承诺接济亲友
的东西,由妻子把持控制,甚至发生狎弄侮辱宾客,侵犯乡里的事,这也是
家中一大弊害。齐朝的吏部侍郎房文烈,从不生气发怒,一次连续几天降雨
家中断粮,房文烈派一名婢女买米,婢女乘机逃跑了,过了三四天,才把她
抓获。房文烈只是语气平缓地对她说:”一家人都没吃的了,你跑哪里去啦?”
竟然没有痛打。房文烈曾经把房子借给别人居住,奴婢们拆房子当柴烧,差
不多要拆光了,他听到后皱了皱眉头,始终没说一句话。

【注释】

①中书舍人:宦名,为中书省属官,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
甚重。
②然诺:应允之辞。
③乡党:泛指乡里。
④靠:本指蛀虫,引申为害家庭的人或事。
⑤寄人宅,以宅寄人。
⑥彻:通撤,意为拆毁。
⑦颦蹙(píncú):皱眉蹙额,不快乐的样子。
【评语】

治家之法贵在适度,不可失之偏颇,过于严苛,则容易使家人失和。现
代家庭,更需要多一点民主,少一丝独裁。一味宽厚忍让,使仁慈成为软弱,
也无异于养虎遗患,更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二五、取之有道花之有度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
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①,贪积已
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寸;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
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
南阳有人,为生奥博②,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③洒数脔

④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
主人愕然,俯仰⑤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洒,故汝
驰⑥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译文】

裴子野这人,凡是他的远亲旧属饥寒而无力自救者,他都收养,他家本
来就清寒贫穷,碰上水旱灾害,二石米煮成稀粥,也只够每人都喝上。他与
大家一道喝粥,从来没有显出埋怨的神情。邺下有一位领军,过于贪财,家
中童仆已有八百人,发誓要凑满一千。早晚每人的饭菜,以十五文钱为标准,
遇到有客人来,再添加一点。后来他被法办,朝廷派人没收他的家产时,发
现他有一屋子麻鞋,几库房烂衣服,其余的财宝多得无法说。南阳有个人,
家财积累富厚,而秉性却特别吝啬。有一年冬至后,女婿去拜望他,他就摆
出一小铜盆酒,几块獐子肉来招待。女婿怪他简慢,一个子就把酒肉吃喝光
了。这位南阳人感到惊愕,只好对付着叫仆人添上一点,就这样添了两次,
下来后他责备女儿说:“你男人爱喝酒,所以你老受穷。”到他死后,几个
儿子争夺家财,哥哥竟然把弟弟给杀了。


【注释】

①领军:领军大将军的省称,为高级官。
②奥博:指深藏广蓄,积累厚。
③瓯:盛酒器。④脔:切成块的肉。
⑤俯仰:周旋,应付。
⑥郎:六朝人呼婿为郎。常:长。
【评语】

金钱是上帝,可带你升入天堂,金钱是魔鬼,可拖你进入地狱,人赤来
条来到世上,赤条条离开。金钱对人来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大可不必
做金钱的奴隶;否则,它将会让你坠入灾难的深渊。

二六、妇持门户母鸡打鸣

妇主中馈①,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②。
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③,助其不足,必无牝鸡④晨鸣,
以致祸也。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简⑤,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
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⑥,争讼曲直,造清逢
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乎?
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服,必贵整齐;家人妻子,不免饥寒。河北人
事⑦多由内政⑧,绮罗金翠,不可废阙,羸马悴奴,仅充而己;倡合⑨之礼;
或尔汝⑩之。河北妇人,织纴组紃(11)之事,黼黻(12)锦罗绮之工,大优于
江东也。

【译文】

妇女主持家务,不过是操办有关酒食衣服等礼仪方面的事罢了。就国家
而言不可让她们参与国事,就家庭而言,不可让她们主持家政。如果有那聪
明能干、洞察古今的妇女,正应该铺佐丈夫,以弥补他的不足,决不要学母
鸡在清晨打鸣,招致灾祸。江东的妇女,没有一点交游,她们娘家与婆家双
方,有的十几年间未曾见面,只是遣人问候,互赠礼品来表示各自的深厚清
意。邺下的风俗,是专以妇女当家。他们与外人争辩是非,应酬交际,她们
乘的车马挤满街道,丝绸衣裙充盈官家的府邪,有的替儿子求官,有的为丈
夫叫屈,这就是鲜卑遗风吗?南方的贫寒人家,都注意修饰外表,车马衣服,
以整齐为贵,而家中的妻子儿女,却难免挨饿受冻,河北一带的人事交际,
多由妻子出面,因而不能没有丝绸衣裙金银翡翠,那瘦弱的马匹和憔悴的奴
仆,不过是凑数而已。至于夫唱妇随的礼节恐怕已被互相轻贱所代替了。河
北一带的妇女,论纺织、刺绣一类的手艺,要比江东的妇女强得多。

【注释】

①中馈: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
②干蛊(gǔ):主事。
③君子:古时妻子对丈夫的敬称。
④牝鸡:母鸡。
⑤婚姻之家:亲家。
⑥持门户:当家的意思。
⑦人事:交际应酬。
⑧内政:家庭内部事务,这里借指主持家务的妻子。

⑨倡合:夫唱妇随。
⑩尔汝:指夫妻间互相轻贱。
(11)纴组紃:纴为缯帛。组为用丝织成具有纹采的丝带。川伪圆形像绳
的带子。
(12)黼黻(fǔfú):古代礼眼上所绣的花纹。
【评语】

现代社会虽说男女有别,但妇女在人格上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在一
个家庭中,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夫妻关系。夫唱妇随或妇唱夫随都是不足取的。

二七、残害女婴天理不容

太公曰:“养女太多。一费也。”陈蕃曰:

“盗不过五女之门。”女之为累,亦以深矣。然天生蒸①民,先人传体,
其如之何?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

吾有疏亲,家饶妓媵,诞育将及,便遣阍竖②守之。体有不安,窥窗倚
户,若生女者,辄持将去③;母随号泣,使人不忍闻也。

【译文】

姜太公说,“女儿养得太多,实在是种耗费。”陈蕃说:“盗贼也不光
顾有五个女儿的家庭。”女儿带来的拖累,也太深重了。但天生众民,先辈
传下的骨肉,你拿她怎么办呢?一般人大都不愿抚养女儿,生下的亲骨肉也
要加以残害,难道这样干,还期望老天赐福给你吗?我有一个远亲,家中多
有姬妾,有谁产期将到时,就派看门人去监守,一旦产妇身体不安,就从门
窗往里窥视,如果生下的是女儿,就立即抱走。母亲随之嚎陶大哭,真让人
不忍心听下去。

【注释】

①蒸:众多。
②阍竖:守门人。
③持:抢。持将去:指抢走杀害。
【评语】

封建社会奉行男尊女卑,认为儿子可以完成传宗接代的重任,延续家族
香火,于是歧视女孩,残害女婴。其残暴行径禽兽不如。时止今日,我们岂
可听任此种丑行沿续下去?

二八、宠婿虐媳怨生谗行

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宠婿,则兄弟①之怨生焉;虐妇,则姊
妹②之谗行焉。然则女之行留③,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
“落索④阿姑餐。”此其相报也。家之常弊,可不诫哉!

【译文】

女人的秉性,大都宠爱女婿而虐待儿媳。宠爱女婿,则儿子的不满就由
此产生;虐待儿媳,则女儿的谗言就随之而至。那么不论是嫁女儿还是娶儿
媳,都要得罪家人,这实在是当母亲的造成的。以至有谚语说:“阿姑吃饭
好冷清。”这是对她的报应啊。这是家庭中经常出现的弊端,能不警戒吗!

【注释】


①兄弟:指女儿的兄弟。
②姊妹:指儿子的姊妹。
③行:指女儿出嫁。留:指儿子娶媳妇。
④落索:冷落萧索。阿姑:婆婆。
【评语】

人人平等,体现在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过去婆婆虐待儿媳是错误的,
今天,儿媳虐待婆婆更是道德和法律所不容的。婆媳之间应互敬互爱,互谅
互让。

二九、婚姻嫁娶莫贪荣利

婚姻素对①,靖侯②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
父祖,计较锱铢③,责多还少,市井④无异。或猥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
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译文】

男女婚配要选择清寒人家,这是先祖靖侯立下的规矩。近来嫁女儿娶媳
妇,竟然有卖女儿捞钱财,用财礼买媳妇的。为子女选配偶时,比量算计对
方父辈祖辈的权势地位,斤斤计较对方财礼的多寡;女方要求得多,男方应
允得少,与商人无异。结果,招的女婿猥琐鄙贱,娶来媳妇凶悍擅权。他们
贪荣求利,反而招来羞耻,对此能够不慎重吗!

【注释】

①素对:清寒的配偶。素,寒素。
②靖侯:即颜之推九世祖颜含。
③锱铢:均为古代很小的计量单位。比喻微小的事物。
④市井:古代做买卖之处,也用以指商人。
【评语】

男女婚姻理应以平等与感情为基础,金钱地位的介入,无疑是对人们之
间这种美好感情的无耻亵读。金钱可以换来美貌,但决换不来美满。

三○、爱护书籍潜心研读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①之一也。
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②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
人不厌其求假焉。或有狼籍几案,分散部③帙,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④污,
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
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⑤也。

【译文】

借别人的书籍,都应当爱护,借来时如有缺坏,就替别人修补好,这也
是士大夫百行之一啊。济阳的江禄,在读书未结束时,虽然碰上急事,也一
定要把书卷束整齐,然后才起身,所以他的书没有损坏的,别人也不讨厌他
来借书。有的人把书乱七八糟地堆放在桌上,那些分散的书卷,大多被孩童、
婢女、侍妾弄脏,或被风雨侵蚀、被虫鼠蛀咬所毁伤,实在有损道德。我每
次读圣人的书,都严肃恭敬地面对它的。那些古书上有《五经》的文义以及
贤达的姓名,可不敢用在污秽的地方呀。


【注释】

①百行:封建社会上大夫所订立身行已之道,共有百事,称之为百行。
②卷束:南北朝时,书籍是抄写在绢帛上,然后卷成一类收藏,称之为
书卷。
③部:古代书籍按内容分为若干门类称部,引申后称一种书为一部书。
帙:古人用以装书卷的书套。
④点:通“玷”。
⑤秽用:指把书卷用于覆瓿。糊窗等之用。
【评语】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籍的存在,这世界
必然是一片愚昧与黑暗。对书籍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甚至整个社会
的文明程度,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我们更应该给书籍以应有的地位。

三一、祷请鬼神妖妄之事

吾家巫觋祷请①,绝于言议,符书章醮②,亦无祈焉,并汝曹所见也,
匆为妖妄之费。

【译文】

我家从不提请巫婆神汉求鬼神消灾赐福的享,也不祈求道士用符书章弄
法,这些都是你们看到的。可不要为这类妖妄之事破费。

【注释】

①巫觋:男女巫的合称。褥请:向鬼神祈祷请求。
②符书: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
③章:道士消灾之法。
【评语】

迷信鬼神请命算卦是一种愚昧行为,是无能的表现。要相信命运就掌握
在自己手中,只有人的双手才可以创造人类的幸福。


风操篇

三二、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①,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
文②,亦为至矣。但既残缺,非复全书;其有所不载,及世事变改者,学达
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故世号士大夫风操。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
称长短;然其阡陌③,亦自可知。昔在江南,目能视而见之,耳能听而闻之;
蓬生麻中,不劳翰墨④。

汝曹生于戎马之间,视听之所不晓,故聊记录,以传示子孙。

【译文】

我看那《礼经》,上面有圣人的教诲:为长辈清扫秽物时该怎样使用撮
箕扫帚,进餐时该怎样选择匙子、筷子,在父亲公婆面前该诗怎样一种行为
姿态,酒席宴会上该有些什么规矩,服侍长辈洗手又该如何进行,都有一定
的节制规范,说得也十分周详。但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