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外企高管的职言-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在2007年从深圳来到北京的。自那时起,我的生活与职业都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没有大波折,也没有大惊喜。

有一天同网友聊天,无意中得知他在职业上遇到了一些困惑,久想不通。我试着将自己在职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他,竟然解决了他一直困惑的问题,他也因此获得了很好的前程。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我想何不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通过网络分享给更多的网友呢,互通有无,互相学习。

我从一个很一般的学校毕业,普通本科、普通专业,没有任何背景,毕业后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三个月后,认为看不到前途,所以下定决心辞职去了深圳。初入深圳,人生地不熟,又完全没有在大公司工作过的经验,因此我先是应聘进入了一家台资公司,积累了一定经验后跳槽,其后先后在几家五百强企业工作。2007年,又经猎头推荐,直接从深圳应聘到北京,现在在一家品牌手机公司做研发。与众多普通读者一样,我也有过太多的迷茫与彷徨,庆幸自己现在已经走到了一条相对比较宽敞的道路上,并且越走越宽,有了足够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茫然的年轻人。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任何人的经历都是不可复制的,你不可能全部学我,我也不可能干涉到你的选择,但我希望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东西可以给你启发,让你少走些弯路。所以我决定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力求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那些在职场边缘徘徊彷徨的年轻人们。我想通过我的职业发展与情感经历告诉大家的是,或许我们仍然有不少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只要你努力、坚持不懈,在这个社会中总是能找到属于你的位置。

写文章到现在已接近两年,其实我写字的初衷只是与网友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借此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曾想,文章一发出来便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一路帮忙顶帖,令我感激不已。因为之前抱着与网友做朋友的心态,所以我力求自己的行文尽量风趣幽默,不把自己的东西写成说教式的。否则不仅会让读者感到厌倦,连我自己也会厌倦。我本人并不喜欢的,我相信读者也不会喜欢。为了阅读的条理性,我还特意以时间为顺序,把求职、应聘及职业发展的东西糅合在自己的经历中,这样使读者既有阅读的欲望又能学到东西。在快乐中学习与交友,这就是我一直想要达成的愿望。

我不是专业的作家或写手,对我来说,写这么多的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工作比较忙,业余时间很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精心构思,但是我又不想随便乱写。我觉得,人是该对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负责的,文字亦是。我住的地方离公司乘车大概30分钟路程,这每天仅有的30分钟,便成为我集中思考的时间。因此,这本书里的大部分观点和故事,都是在我每天上班下班的这一个个三十分钟里构思的。

从写这些东西开始,我就开始意识到,每一句文字,都是写作者的孩子,每一个孩子,作者都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心血,因此我对自己手下打出来的每字每句都要仔细斟酌,往往绞尽脑汁才能写出一点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我的帖子几度中断,每次都差点放弃。

但是,幸好有他们——那些一直鼓励支持我走过来的网友们。每次在我想放弃的时候,他们都会通过MSN传简讯给我,说他们从我的帖子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因此找到了好工作,感谢我的分享,并鼓励我一定要继续下去,那么多人在期待看到更精彩的东西。在这些热心网友的鼓励之下,我庆幸自己终于坚持下来,没有放弃。当然,一如初衷,我也因此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感谢他们。

实话说,当出版社联系要帮我将此帖集结出版成书时,我大感诧异,我从没想到自己也能出书,这让我很有成就感。所以,我没有丝毫犹豫就签约了。当然,我更希望因此有更多想进外企或者与外企有着或多或少渊源的读者看到我的文章,并从中得到些启发,也算不枉我此番执著了。

第一章 经验(1)
http://book。sina。。cn 2009年10月19日15:08 新浪读书 

我进入职场的第一家公司纯属误打误撞,面试得稀里糊涂的,居然被录取了。

上班第一天,看到邻座一个相貌平平的家伙,跟他聊了起来。谈到学历,我问他是哪个学校毕业的。那人支支吾吾不肯透露。我急了,“咋了?有啥不好说,难道比我学校还差?”

旁边一位大哥插嘴:“你以为你是谁,人家可是北大毕业的!”

北大!我的眼镜掉到地上跌了个粉碎——当时我还穷,用的还是玻璃镜片。

谈到这个问题,还是先说说我自己吧。我初中成绩还行,到了高中就开始直线下落。其实吧,要说我平时其实也挺努力的,无非就是上课走神的时间多一点,下课看女生的时间多一点,作业做得少一点,但成绩也不至于差成这样啊?

高考第一年,离本科分数线差老远了。不得已走入了残酷的复习班,那个压力之大,不是你能想象的,绝对非人的日子,就应了那句话:起的比鸡早,下课比小姐晚,脑筋转得比光速快,压力比房奴还大。

也就在那时候,我开始喜欢上一个女生。无数次,明眸皓齿的她带着银铃般的笑声从我身边仙女般地飘过,我只能无助地看着她远去的背影默默发呆。我感觉她就是我生命中的女神,我不敢想她,只能拼命把自己埋在书堆里,希望借此忘记她。可是她无数次从我书本里跳出来,简直堪比李后主的“剪不断理还乱”。一个个寂寞的夜晚,她飘逸的长发就在我的脑海里飘舞,我也开始夜夜失眠。

就这样混到了高考。要考试的那天早上,她的背影还在我脑海里无数次闪现。不过奇怪的是,走上考场之后,我居然把她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就像意料之中的没有超常发挥,但万幸的是,确实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就这样我跌跌撞撞考入了一所三流烂校。

大学期间,初高中同学偶尔聚会,我绝口不提自己的学校,当别人畅谈未名湖、清华园时,我通常默默走开;当别人畅谈未来宏图时,我暗自思量是不是可以考虑接受1000元/月的工资。我曾一度怀疑自己每年花费数万来读大学到底有没有价值……还好,我最终还是凭着年少轻狂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念头,坚持把大学读完了。

眼看要毕业了,有人有门子,有人有路子,剩下我这个穷小子,既没门子也没路子,受尽了无数人的白眼与冷落。找工作吧,因为在内地,视野很不开阔,能接触到的基本都是国企(民营企业当时不想去),我也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硬着头皮上。

通常情况下,我递上自己的简历,招聘方代表剑一样的目光直视着我:“哪个学校毕业的,重点还是名牌?”我只能唯唯诺诺:“都不是,只是普通的本科。”“这样啊。”那人的目光瞬间变成鄙视:“这样的学校我们已经招满了,你去其他地方看看吧。”也有的公司会勉强接受我的学校,不过会紧接着问:“你成绩在学校排名前几名,有没有英语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我只能低垂着头回答:“不好意思,我只有英语四级,成绩一般。”

“这样啊,”我同样无法逃脱他鄙视的眼神,“这样的条件与我们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对不起。”我只能悻悻地拿起自己的简历,灰溜溜地退回去。

更有甚者,有一家公司的人看了我的英语四级证书,然后说:“你大三下学期才过四级,看来英语不行。”

第一章 经验(2)
http://book。sina。。cn 2009年10月19日15:08 新浪读书 

……

经过几十次徒劳无功的奔波后,终于有一家公司肯接受我了。可没想到的是,进去以后,找到工作的兴奋还没持续多长时间,才发现这里的工资居然按照学校好坏分等级,与我同时进来的一批学生,就按照一般本科、重点名牌,分了三个等级……

俗语云:有得必有失。反过来说,赌场失意情场得意,有失必有得。在这家公司混了一个月后,居然有个美眉对我眉目传情,理由是——我长得有点帅。我听了她说的理由后,差点吐了。我活了二十几年,第一次和这个字挂上了边。我对着镜子照了三天三夜,终究没有发现我哪里帅。我能说服自己的唯一解释也只能是:也许跟我同一批进来的大学男生长相都不太好吧。

这也能算?!不出所料,我被自己的理由噎着了。

不过,在那个美眉的赞扬下,我不但找回了自信,还学会了YY,开始认为自己或许真的还不错,要不然她单单为何喜欢我?很多和我一样的穷学生在追求她呢。

在自信心极度膨胀的情况下,一冲动就跟她回家去见了她的父母。事实证明,冲动是魔鬼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她爸爸对我极度、非常不满意。理由如下:

1.没车没房。

我气不打一处来。我是农民的儿子,读大学刚好赶上高收费,毕业时家里已经弹尽粮绝,何来车、房?不过话说回来,就他那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的一居破房子,刻薄点说,破得就像我们乡下的猪圈,比鸡笼子还小,白送我也不稀罕要。

2.浮躁不踏实。

理由:我刚到公司就感觉不满意,有走人的念头。又要我有车有房又要我安于一个月1000元/月的工资。如果是这样,等到地球爆炸的时候估计我还只能租房子,更不要说娶妻生子了。拿十九世纪的道德标准、二十二世纪的经济标准来要求男人,这不是当自己女儿是皇帝佬儿的闺女吗?

3.没有进取心。理由:我读的学校不是名牌,也没有继续考名牌研究生的计划。我祖祖辈辈都是贫下中农,家里好不容易出了我这个破大学生,爸爸和爷爷已经兴奋得很长时间睡不着觉了,还要我考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要了我的老命也不行啊。估计这些大佬们自己没有文化,于是对文化的理解单纯就是对学历的疯狂崇拜。

话说回来,其实社会上盲目的风气都是这样的,搞不明白读书到底是为什么,片面地当成升官发财的敲门砖,抛弃了学术的本质,因此才有了极度的高学历消费。结果呢,一塌糊涂。

不过,他这些理由还是让我很不爽,差点当着她女儿的面踹了他的屁股。我最终没有同那个女生交往,她在我面前哭哭啼啼半个月后,转眼又傍上了别的帅哥加大款。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家公司实在不是自己想待下去的地方,终于决定离开。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坐上了从青岛到深圳的列车。

在从青岛到深圳飞驰的列车上,我突然有一种快意江湖的感觉。江湖,江湖,谁谁谁的江湖。颠簸中进入梦乡,我梦见自己无意中获得金爷的降龙十八掌秘笈,疯狂练习。一个凉风习习、花香四溢、月光如水银泻地的夜晚,忽然发现一个美貌与财富俱佳的女子遭一伙流氓围攻,我狂吼一声。双臂一挥,惊世神功震撼登场。

然后,一个恶俗的爱情故事诞生了:英雄爱上了美女,美女也爱上了英雄,经过一番江湖的血雨腥风,最后终于永结秦晋之好,双双归隐山林,子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第一章 经验(3)
http://book。sina。。cn 2009年10月19日15:08 新浪读书 

一个外企高管的职言 也不知到了哪里,火车靠站时的喧闹声惊醒了我。盖世神功没了;美

女不见了,对面的小女生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换成了一个大妈。

我极不情愿地打着哈欠,一阵凉风让我突然打了个冷战。感觉自己好像突然变成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甚至比她还惨,起码她体会不到突然失去美女的悲惨。更痛苦的是,我不知道路在何方,深圳是我梦中的地方,但是听说那里人才济济,我算人才吗?我能够在那里生存吗?我不知道也没有人能够回答我。我不算人才吗?如果这么问,好像自己也不太甘心。

残酷的是,我老家恰好处在这趟列车的中间,是不是该回家看看,我一遍遍地问自己。但是我就这样一无所有地回家,这算什么呢?家人朋友都在看着我。诚然,他们不会责备我,但我忍心让他们失望吗?不回,可是近乡情怯,那是我的家乡啊,还有家里的老妈妈……妈妈,我多么想在你面前亲口叫一声,将你紧紧抱在怀里啊……

列车停靠在我的家乡。习惯性地提起包走到列车门口,突然意识到这不是我的终点站。我在列车门口犹豫着,磨蹭着,直到所有人都走下车。乘务小姐有点不耐烦,“你到底下不下啊?”

“我……我……”

“车票拿来看看。”她不由分说夺过我的车票。“去深圳,还早呢。回去,回去。”列车咣当一声关上门,又重新启动了。

经过几十个小时的颠簸,我终于走出深圳火车站,走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林间小道,看着脚步匆匆的人群,我突然豪情万丈,先前的阴霾一扫而光。我扪心自问:凭什么别人可以活在深圳,我这个受过正宗高等教育的人不能生存?!

“我要在深圳生存!”我发出内心的怒吼。旁边路过的美眉笑呵呵地看着我,没有一丝诧异,我忽然感到这个城市开始接纳我了。我爱深圳,当时我这么想。

我背着包带着证件在人才市场附近一个十元店住了两个晚上。周一去深圳人才市场,场面那个火爆啊。看到一个介绍还不错的公司,怯生生地递上我的简历。面试官是个面相不错的中年人,他笑问:“你对工资有什么要求?”

“我刚来深圳,不了解行情你们随便给吧。”我傻乎乎地说。“这样啊,那给你2500元,明天体检,后天上班吧。”“真的假的?”我当时就蒙了。“我们这么大的公司难道骗你不成。”他几乎怒了。走出人才市场,感觉阳光那个明媚啊。想想自己在内地求职遭遇的无数冷眼,想想自己求职时求爷爷告奶奶的情形,想想自己入职国企繁琐的程序,我不禁从心底发出怒吼。

在深圳,我去的第一家公司是台资公司,我在这里先来说说台资公司,顺便也说说日资公司。台资和日资公司很多地方比较相似,原因是很多台资公司的管理是从日资公司学来的。

台资:台资企业在大陆可谓是臭名昭著,比民营更甚,尽管可能比民营工资要好些。究其原因,我想说说个人看法。

1.台企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利润不高人所共知。台湾人生产了全球几乎超过40%的电子元器件,可笑地是除了华硕、ACER等很少的品牌,其余的几乎都是为欧美几大OEM(自有品牌HP、DELL等)代工。品牌方面我觉得还不如大陆,尽管大陆起步晚。

2.台湾人最早多是买日本的机器,模仿日本人发展加工制造业。他们学会了日本人的小气且变本加厉,但是却将日本公司为员工提供的终身福利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抛却九霄云外。

第一章 经验(4)
http://book。sina。。cn 2009年10月19日15:08 新浪读书 

3.我的建议,比较小的台企一定不要去。如果你去的话,男的估计变成鬼,还可能染一身病(很多小台企污染严重)。女的估计很可能被台佬吃豆腐。不过比较正规的大的台企还是可以考虑的,如果你没有什么经验的话,比如富士康、台达,学点经验后再进欧美的公司,很多欧美的公司很乐意找这里面的人。

日企(纯技术):

要了解日资企业首先要了解日本人的性格,要了解日本人的性格首先要了解日本的武士道。其体现在国家上就是对君主绝对的忠诚、绝对的服从,体现在企业上就是绝对以企业为家,绝对视产品为自己的生命。

因此日本人在制造业上就是一台可怕的机器,连美国人也不得不佩服,我想大家都知道制造业,不过我还是想解释下,制造业简单地说就是比个葫芦画个瓢。但是此性格,也制约了日本人在一些需要创新与行业的发展,例如软件与芯片。

日本企业在大陆多以制造业为主,阁下要问了,那去日本企业不是学不到啥东西。那就大错特错了。制造业也是有很多学问的,欧美很多在中国的工厂也是以制造业为主。虽然技术要求不高,但是制造业一样可以提供大量高薪职位,你只要比别人多知道点垃圾信息,你就牛。

日本的制造业,强就强在精益生产上。中国人的企业可能工程部就是工程部,但是日本人的工程部甚至可以分出十几个部门,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三分田,做得越精越好。因此在日本的企业工作普遍比较轻松,一个人的工作分几个人给了啊。大家都知道日本的产品普遍质量不错,但是我觉得他们真正强的是精密仪器,连Intel这样的大佬都得交昂贵的费用使用。日本企业可以在某些方面做得很精,缺点是难以统揽全局。

我的建议,如果你经验不多,有机会进日企,不论大小,先去混混。套用天涯网友一句话,拿三分走人。

资本主义有多残酷?你问我,我只能说比你想象得残酷。顺利进入第一家公司,好家伙,我算开了眼。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所有的员工上班都站着,连副经理都没有位子坐。普通员工连上厕所都要登记注册,转下头都被严厉呵斥。一天站下来我那个不适应啊,就像虫蛀了的秸秆一吹即倒。我只能记得每天下班倒头就睡,周末休息一天(这是我们的特殊权力,普通员工每月只休息一天),周六下班吃完饭倒头就睡,直到周日下午起床、吃饭、睡觉,第二天继续上班。

早上要统一起床,美其名曰提供食宿,吃得比猪差,住得比鸡拥挤。但是就这样一份工作,我仍然胆战心惊,我要生存啊。上班第一天盼望过完一个星期,因为只有干满一个星期才有工资。一个星期后盼望过完一个月,因为只有一个月后才能拿到工资。一个月后又盼望三个月,因为试用期是三个月。

工作第一天老大就给我排满了工作,说是只有这样才能尽快上手。我借机疯狂学习,遗憾的是,一个月后我发现我已经学完了能学的全部东西。我还发现虽然我们在公司地位不错,但是其实也就是工资高点的操作员,不同的是别人动手我们动嘴。每天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我从最初的小心翼翼也变得越来越随意。

老大也不再管我,因为我几乎承担了他能安排的所有工作。空闲的时间我开始在公司四处游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