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这样的,审判长。”尼克松淡淡地答道,“问题在于这些绅士之中还有不认识他的,我担心这样会对我不利。”

    我绝对赞成
    还在威尔逊担任新泽西州州长时,他接到一个从华盛顿打来的电话,告诉他新泽西州的一位参议员——威尔逊的一位好朋友,刚刚去世了。威尔逊听到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十分震惊,取消了当天所有的约会。几分钟后,他又接到一位政客的电话:
    “州长,”那人说,“我非常乐意顶替已故参议员的位置。”
    此人如此迫不急待,使威尔逊感到惊愕,于是他回答说:
    “好吧,先生,你可以传我的话,就说,如果殡仪馆同意,我绝对赞成!”

    我爱骑老马
    1980年,又一届美国总统竞选开始了。里根同另一位总统候选人卡特竞选下届总统。在辩论中里根常常拿卡特那南方人说话时的拖腔带调来取笑对方。
    一次,里根故意让卡特先提问。卡特说:“罗纳德,每一次——看到你骑马的照片,看上去——你总要年轻些,这——是怎么回事啊?”
    里根不慌不忙地说:“吉米,大概——那是我——常常爱骑——老马的缘故吧!”

    教室的面积
    罗纳德·里根善于把他的政策编进他所讲的轶闻,又把轶闻编进他的思想意识中。
    在对全国学生联合会演讲当中,里根全力抨击一个老目标,即政府日常文书工作的种种弊病、官僚主义及其危害。他说:
    “我认识一位教师,他不断收到表格,填写好后,又一一送出。他发现表格项目尽是一些一再问过的老问题,例如教室面积有多少。
    他感到好奇,不知华盛顿有关部门是否有人看这些报告。所以每当他填写老一套的表格时,他就把他教室的面积逐次扩大,直到教室的面积竟与罗马圆形剧场一般大,但是华盛顿竟没有表示任何异议。
    后来他采取相反的方法。每次填表时,他逐次缩小教室面积,以致于教室面积比轮船舱口还小,华盛顿方面仍毫无反应。后来他做出结论:‘干吗填写这些表格?根本没有人看!’”

    议员是我还是驴
    (美国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
    美国著名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非常不赞成当选议员要有财产资格的限制。他说:
    “要想当上议员,就得有三十美元。这么说吧,我有一头驴,价值三十美元,那么我就可以被选为议员了,一年以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是我,还是驴?”

    跟马往同一个方向走
    有一次,柯立芝总统看见参议员勃拉骑马从外面经过,他想起这个参议员因平常对任何事情都抱着反对态度而出了名,于是就嘲讽地说:
    “勃拉参议员竟然会跟他的马往同一个方向走,这一定使他心里很不痛快。”

    一等的才智
    1968年美国举行总统竞选的时候,《纽约时报》的记者曾向作为洛克菲勒门客的基辛格问过,他对同尼克松争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洛克菲勒的看法如何。基辛格的回答是,洛克菲勒只有二等的“才智”,虽然他对公众有一等的“直觉感”。当记者进一步追问基辛格觉得他自己的“才智”如何时,基辛格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我有一等的才智,尽管我对人民的直觉是三等的。”

    至少可以使你走向餐馆
    (英国政治家麦克唐纳)
    英国前首相麦克唐纳(1866—1937),对世界和平有着理想主义信念。在一次小型讨论会上,有个外交事务专家不同意首相的观点,用讽刺的口吻说:“有追求和平的愿望并不一定能确保和平。”
    麦克唐纳马上回答:“是的,要求吃的愿望不能使你饱腹,但至少可以使你走向餐馆。”

    我正好相反
    (德国诗人歌德)
    有一次,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人通过的小路上,遇到一位批评家,两人迎面越走越近。
    “我是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批评家傲慢地向歌德走过来。
    “我正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路边。

    酒与水
    歌德有一次出门旅行,路过一家饭馆。他进去要了一杯酒,先尝了尝,然后往里面添了点水。
    邻桌坐着几个喝酒的大学生,醉醺醺地大吵大嚷,见到歌德的行为,不禁哄堂大笑。
    其中一个大学生问道:“先生,请问你为什么要往酒里掺水呢?”
    歌德回答说:“光喝水使人变哑,池塘里的鱼儿就是证明;光喝酒使人变傻,在座的各位就是证明。我两者都不愿做,所以把酒掺水喝。”

    我正在想着您啊
    在一个晚会上,萧伯纳正在专心想他的心事。坐在旁边的一个富翁不禁感到好奇,就问道:
    “萧伯纳先生,我愿出一块美元,来打听你在想些什么。”
    “我想的东西真不值一块钱呢。”萧伯纳神秘地回答说。
    富翁更加好奇了:“那么,您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萧伯纳又安祥地答道:“我正在想着您啊!”

    问年龄
    有一个年过半百的贵妇人,每天总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为自己打扮。在一次偶然的场合,她遇见了萧伯纳,便问萧伯纳看她有多大的年纪。
    “看你皓洁的牙齿,只像十八岁;看你蓬蓬的卷发,不超过十九岁;看你扭捏的腰身和那涂满胭脂的红红脸蛋,顶多十四岁吧!”萧伯纳一本正经地说着。
    那女人受宠若惊了。接下去她又问道:“亲爱的萧伯纳先生,谢谢您的估计,可是您能否准确地说一下,我究竟像多大?”
    “多大吗?很容易。只要把我刚刚说的三个数字加起来,十八加十九,再加十四,”萧伯纳打趣地说,“您应该是五十一岁呀!”

    买不起的鞋
    有一天,有一个商人来找英国大作家、大戏剧家、幽默大师萧伯纳,他愿意出很高的价格来“收买”萧伯纳的大名,用来做一种高级皮鞋的商标。他对萧伯纳说:
    “凭您这个鼎鼎大名,将来这种皮鞋一定非常畅销!”
    “您错了!先生,”萧伯纳耸了耸肩膀说,“因为知道萧伯纳大名的人,都穷得买不起您这种皮鞋!”

    我就爱给驴子让路
    有一天,萧伯纳在一条狭窄的乡间小路上与一位傲慢无礼的富翁迎面相遇。富翁便对萧伯纳说:“上帝知道我从不给驴子让路。”
    萧伯纳让到一边,让富翁先行,然后笑着说:“太妙了,上帝也知道,我就爱给驴子让路。”

    无一不晓
    有一次,萧伯纳应邀参加一个丰盛的晚宴。席间有一位青年在大文豪面前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的天才,好像自己天南海北样样通晓,大有不可一世的气概。
    起初,萧伯纳缄口不言,洗耳恭听。后来,愈听愈觉得不是滋味。最后,他终于忍不住了,便开口说道:“年轻的朋友,只要我们两人联合起来,世界上的事情就无一不晓了。”
    那人惊愕地说:“未必如此吧!”
    萧伯纳说:“怎么不是,你是这样地精通世界万物,不过,尚有一点欠缺,就是不知夸夸其谈会使丰盛的佳肴也变得淡而无味,而我刚好知道这一点,咱俩合起来,岂不是无一不晓了吗?”

    庸俗小说
    1930年深秋,萧伯纳到一家文学杂志社当编辑,每天编务繁重,组稿、改稿、拼版、画样……
    有一次,他约一位当时颇有点儿名气的青年作家写篇小说,并且很快收到了约稿。午餐后,萧伯纳拿了那位青年作家的稿子在编辑室的沙发上看了起来,他感到文章矫揉造作,充满了离奇、古怪、凶杀、色情的描写,兴致索然,就酣然入梦了。当他一觉醒来,第一眼就看见了手中的稿子。他毫不犹豫地将手稿装进信封,并附上一纸措辞客气而又冷冰冰的退稿笺:“作者先生,大作不准备用了,现奉还你,敬希见谅,请多包涵!”
    青年作家接到退稿信后,又气又急又恼,立即到杂志社找萧伯纳,提出严厉质询:“萧伯纳先生,现在我才弄明白,你退回了我撰写的稿子,是在有意捉弄我。”
    “根据是什么?”萧伯纳一本正经地问。
    “很简单。我的妻子读完我刚脱稿的小说,竟悯然若失地让稿纸从手中飘落,拍案叫绝,连声说道:‘写得这样好,果真可能吗?’这足以证明,我的小说写得相当成功,完全可以用,你把稿子退给我,这种做法根本不负责任。”
    “哈哈!”萧伯纳咧嘴大笑,“可尊敬的先生,请别激动,你的话也许是对的,因为你是一个入流的作家。不过,我想问一句,你如果用餐时,盘中放着一个鸡蛋,你品尝一口后,发现鸡蛋已经变质了,而且臭不可闻,你有没有再去吃的必要,或礼赠朋友,叫他们硬吃下去呢?同样如此,你写的低级趣味、庸俗不堪、生硬编造的东西,等于在兜售臭鸡蛋,既毁了自己,又贻误别人!”

    确实像你老婆的臀部一样
    (美国剧作家康奈利)
    美国剧作家马克·康奈利(1890—1980),最突出的特征是他的难寻一毛的秃头,有人认为这是智慧的象征,也有人拿他取笑。
    一天下午,在阿尔贡金饭店,一位油里油气的中年人用手摸了摸康奈利的秃顶,讨他便宜说:“我觉得,你的头顶摸上去就像我老婆的臀部那样光滑。”
    听完他的话,康奈利满脸狐疑地看了看他,然后他也用手摸了摸自己光亮的秃头,回答说:
    “你说得一点不错,摸上去确实像摸你老婆的臀部一样。”

    蜗牛很不错
    (美国作家欧文·肖)
    一天,美国小说家欧文·肖(1913—1984),走进一家法国餐馆。点过菜后,静静地等了很长的时间,直到十分不耐烦时,餐厅侍者总管才认出了他,于是便挨近作家身边,向他介绍说这家餐馆的蜗牛很不错,要不要来一份。
    欧文·肖点了点头说:“我早已知道了,瞧,你们让蜗牛都穿上了侍者的衣服。”

    流行的都高尚吗
    (俄国哲学家、文学家赫尔岑)
    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赫尔岑(1812—1870),俄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赫尔岑年轻时,有位朋友请他去听沙龙音乐,特意为他留了最好的座位。
    音乐会开始没多久,赫尔岑就感到厌烦,便用双手捂住耳朵打起瞌睡来。
    女主人很奇怪,推了推赫尔岑,问道:“先生,你不爱听音乐?”
    赫尔岑摇摇头说:“这种轻佻、低级的东西有什么好听的!”
    女主人惊叫起来:“天哪,你说什么?这演奏的可是流行乐曲呀!”
    赫尔岑平静地反问:“流行的都高尚吗?”
    “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女主人有点不服气。
    赫尔岑风趣地说:“那么,依您的意见,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咯!”

    恰当的评价
    有一位作曲者自以为很有天才,他去拜访李斯特,要李斯特对他的作品发表意见。
    李斯特看了他的乐曲后,还给他时说:
    “在你的作品中,有许多优美的东西,也有许多新奇的东西!”
    “你是这样认为,尊敬的大师?”这位“天才”低声微笑着说。
    李斯特打断了他的话:
    “是的,但很遗憾,这优美的并不新奇;而这新奇的,又不优美。”

    我是故意这么画的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家拉斐尔(1483—1520),曾经在梵蒂冈教皇皇宫里绘制壁画。他对此项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表现了极大的虔诚,他按自己对《圣经》的理解和想象,仔细地勾勒着每一个线条。经他手,一个个宗教人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墙壁上。
    有一天,两位红衣主教突然有兴致来观看拉斐尔作画。当时的拉斐尔正站在支架上,酸痛的手臂吃力地挥动着画笔。红衣主教看了一会儿,然后半开玩笑地批评拉斐尔,说他把壁画上的耶稣和圣保罗的脸都画得太红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拉斐尔停下了画笔,背对着主教,用非常低沉的声音回答道:
    “阁下,我是故意这么画的,因为圣主在天堂里看到教堂被你们这些人管辖而感到有些羞惭。”

    这才是最优秀的评论家
    (芬兰音乐家西贝流斯)
    西贝流斯(1865—1957)是著名的芬兰音乐家。有一次他在公园散步,正好遇上了一位当时非常有名、且十分尖刻的音乐评论家。
    评论家傲慢地凶面而来。这时,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评论家指着它们说:“这才是最美妙的音乐家。”
    话刚完,一只乌鸦叫着飞来,栖落在树上,西贝流斯指着它说:“这才是最优秀的评论家呢!”

    准能拿双薪
    (俄国马戏表演家杜罗夫)
    有一次,一个很傲慢的观众在演出的幕间休息时,走到俄国著名的马戏丑角杜罗夫身边讥讽地问道:“丑角先生,观众对您非常欢迎吧?”
    “还好。”
    “是不是想在马戏班中受欢迎,丑角就必须具有一张愚蠢而丑怪的脸蛋呢?”
    “确是如此,”杜罗夫说,“如果我能生一张您那样的脸蛋儿的话,我准能拿到双薪!”

    关掉说话的机器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名声大振。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女士坐在爱迪生旁边,无休无止地吹捧身边的爱迪生,最后说:“先生,真令人惊叹,你居然发明了会说话的机器。”
    爱迪生摇摇头说:“会说话的机器是上帝用亚当的肋骨在伊甸园制造的,我发明的只是一种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关掉的说话机器。”

    实质是一样的
    一个大富翁走进了爱迪生的试验室,他问:“爱迪生先生,您能不能给我研究出一种‘长寿药水’,能让我延年益寿?”
    爱迪生想了片刻说:“这很容易,你只要给自己铸造一个金像就行了。”
    “这是什么意思?”富翁大惑不解。
    爱迪生笑了笑说:“你生活在人世上,但灵魂实际上已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你的躯体和金钱罢了。而这个金像可以代表你的一切。虽然你是活的,金像是死的,但两者的实质是一样的!”

    灵敏的猎犬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
    在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后,赫胥黎竭力支持和宣传进化学说,与宗教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教会诅咒他为“达尔文的斗犬”。
    在伦敦的一次辨论会上,宗教头目看到赫胥黎步入会场,他们又怕又恨地说:“当心,这只狗又来了!”
    “是啊,盗贼最怕嗅觉灵敏的猎犬!”赫胥黎轻蔑地说。

    昏睡病
    (德国医学家罗伯特·柯赫)
    非洲有一种昏睡病,人得了以后,成天昏昏欲睡、神志不清,直至死亡。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柯赫曾专门到非洲去考察,研究这种病。
    回国后,柯赫被邀请到国会去等待高级官员的接见。他在等待接见时,大厅里正在召开国家预算委员会会议。当他看到许多昏庸的代表在开会时呼噜呼噜地睡大觉,实在忍不住,便讥讽地说:
    “我认为,我在非洲考察团里历尽千辛万苦是根本没有必要的。专供研究昏睡病用的丰富材料我完全可以在德国得到,只要观察一下国家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许多代表的行为就可以了……”

    担心
    (英国外科医生塞缪尔·夏普)
    有一个英国勋爵,擦破了点皮,受了一点轻微的伤痛,就去召请著名的外科医生塞缪尔·夏普。夏普给“病人”检查后,立即吩咐勋爵的仆人赶快跑到药房去取药。
    勋爵听到这急促的吩咐后,脸色都吓白了。他紧张万分地问外科医生:“我的伤口看来很危险吧?”
    “是的,如果您的仆人不尽快跑的话,那么我担心……”
    “将会发生什么意外……”
    “我担心,在他回来之前,您的伤口已经愈合了。”

    致谢
    1717年,伏尔泰因为讥讽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囚禁在巴士底监狱十一个月之久。出狱后,吃够了苦头的哲学家知道此人冒犯不得,便去感谢他的宽宏大量,不计前嫌。
    摄政王深知伏尔泰的影响,也急于同他化干戈为玉帛。于是,两人都讲了许多恰到好处的抱歉之辞。最后伏尔泰再一次表示感激说:
    “陛下,您真是助人为乐,为我解决了这么长时间的食宿问题,我衷心地再次向您表示感谢。可今后,您就不必再为这件事替我操心啦!”

    从这儿可以看到愚蠢
    (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
    罗蒙诺索夫(1711—1765),俄国著名学者,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奠基人。
    罗蒙诺索夫出身贫寒,成名后仍保持简朴的生活习惯,毫不讲究衣着,埋头于研究学问。
    有一次,一个爱讲究衣着却不学无术而又自作聪明的人,看到他衣袖的肘部有个破洞,就指着衣服上的窟窿挖苦地说:
    “从那儿可以看到您的博学吗?先生。”
    罗蒙诺索夫毫不迟疑地回答:
    “不,一点也不!先生,从这儿可以看到愚蠢。”

    请品尝一下吧
    (法国约翰二十三世)
    罗马教皇的大使到法国时,未来的教皇约翰二十三世(1881—1963)也应邀去法国出席盛宴。
    宴会上,一位穿着过分坦胸露背的女士刚好是约翰二十三世的邻座,他只装作没有注意女士的穿着,甜食上来时,他挑了一只红莱果递给这位女士,而她却婉言谢绝了。
    “请品尝一下吧,夫人。”他劝道,“夏娃只是因为吃了禁果后才意识到自己是赤身裸体的。”

    厕所也是俱乐部吗
    (英国政治家弗雷德里克·埃德温·史密斯)
    史密斯惹怒了伦敦一个俱乐部的主顾们,因为他不是该俱乐部的成员,却经常在去议院的途中停下来使用该俱乐部的卫生设备,这使得对他没有好感的俱乐部成员十分不快,他们要求管理人员制止这种“掠夺”。
    一天,他又若无其事地走进了该俱乐部的卫生间,马上跟进来了一个侍者。他提醒史密斯注意本俱乐部有只对部内成员开放的规定。
    “噢,”史密斯随口说道:“厕所也是俱乐部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