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男孩曾对一个中国女孩说:〃你的父亲是罪犯吧?〃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本书由过河卒上传于世界工厂网
欢迎您访问世界工厂下载频道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子书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做人做事有门道
第9节:第一章 祸从口出,谨言慎语(9)
〃不是,怎么啦?〃女孩有点吃惊。
〃那么,是谁偷了天上的星星放进你的眼睛里?〃
〃好小子!〃这时,那女孩才领会了男孩的赞美:你的眼睛好亮啊!
动了口还不够,接着他动了手,翻开她领子后面的衣服牌子,〃原来你是天堂制作的!〃又一次含蓄地赞美她为〃仙子〃。
恭维女人,绝不仅仅是表扬人家的脸蛋,虽然这很重要。根据不同的人,其实还有许多方面可以赞美。具体一点往往更可信,对方听了也觉得比较实在、真诚。比如,某小姐穿一件不是太好看的晚礼服,但你可以说:〃好高贵啊!〃某小姐长相平平,你可以说她气质出色,鹤立鸡群;如果她是个文化人,你可说她很有品位;如果她是个胖女人,你可以说她好性感,有韵味;如果她是个大声大气的女孩,你可以说她好帅气;如果对方胆小如鼠,你可以说她温柔、贤惠;如果实在不知怎么表扬,不妨虚晃一枪:你给人一种梦幻色彩。
避开缺点,挖掘优点,或适当夸大优点。虚实结合,不落俗套;看人说话,不可生搬硬套……所有这些,再加上一点幽默,效果会更好。比如,〃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一个漂亮的女红卫兵出现在批判会场时,一位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机智地表扬她说:〃你长得好革命!〃后来,那女红卫兵对他很照顾,因为她明白:漂亮就是〃革命〃,〃革命〃就是漂亮。
当然,单耍嘴皮子还不是最好的恭维,还要表达一种你很乐意接近她的愿望。如不停地邀她跳舞,为她倒酒,替她开车门,还可以说些诸如此类的话:〃与你交谈很轻松〃、〃听你一席言,有如沐春风之感〃、〃如果早几年认识你就好了〃、〃可不可以留下你的电话号码,我很喜欢与你交谈〃……其〃主题中心〃无非是表达一种欣赏的态度,一种喜欢的心情。女人总喜欢被男人关心、呵护和爱慕,而这正是恭维的另一大功能。
□ 拍马要拍屁股
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每个人来讲,既有他的优点和强点,也有他的缺点和弱点。优点和强点很容易赢得赞美,而缺点和弱点则不然。
那么,赞美一个人为什么要了解他的弱点呢?了解弱点是为了对症下药,使你的赞美真正发挥得淋漓尽致,收到更好的效果。
首先,了解对方的弱点才能利用对方的弱点,用其弱点的对立面去赞美他,使他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实现你想要的结果。不妨看一个极端的例子。
李莲英与慈禧太后的关系是奴才与主子的关系。李莲英之所以受得慈禧的宠爱,就是因为李莲英对慈禧太后的弱点了如指掌,并不失时机地利用了她的弱点。在别人看来,慈禧喜怒无常的脾气是难以揣摩的,而刚刚入宫不久的李莲英通过给慈禧梳头慢慢摸透了她的弱点:爱美,爱表现,爱虚荣,接受恭维,心胸狭窄,嫉妒和报复心理强。掌握了慈禧的弱点后,李莲英毫不懈怠,恭维备至,巧为周旋,修建颐和园的主意就是李莲英想出来的,其中不乏阿谀之辞。一次,李莲英与慈禧谈话时说:〃奴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慈禧点头道:〃但说何妨?〃李莲英说:〃依奴才看来,主子心胸开阔,既有乾隆爷的洪福,也有乾隆爷的英明,可今非昔比,要不是主子镇得住,大清国还不定是个什么样子呢。说开了还是下边人没能耐,不给主子做脸,欺侮主子仁慈。乾隆爷修了那么多园子,谁敢说个不字?可主子为国操劳,为百姓操碎了心,要修个园子,他们却叽叽喳喳,奴才对此就是有点不平。〃李莲英的这一番话正是抓住了慈禧庸碌无能、自私心虚的心理弱点,把她与乾隆皇帝相比,意在奉承她功高德厚。这番话自然正中慈禧下怀,为他的言辞所动,说:〃除了你明白我的心思,又有谁同情呢!〃李莲英更是步步紧〃拍〃,道:〃有道是'无例不可兴,有例不可废',照祖上规矩,皇上也该修个园子孝敬太后哩!〃这样,慈禧建颐和园的主意算是定下来了。
上面这一事例说明李莲英对慈禧的弱点确实摸得透极了,这样,他的阿谀之辞句句落在慈禧的心坎上,从而得到厚宠。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本书由过河卒上传于世界工厂网
欢迎您访问世界工厂下载频道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子书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做人做事有门道
第10节:第二章 多结良朋,少树劲敌(1)
第二章 多结良朋,少树劲敌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朋友添一堵墙。〃处世之法当多交朋友少树敌。人生瞬息万变,别人伸出一只援手或伸脚使个绊子,都可能改变你的一生。还是与人为善的好。
□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现代社会,形势瞬息万变,下一分钟你将会遇到什么事情真是难说。这些疑窦不仅是在诡谲多变的政治领域才会发生,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上都会有同样的境遇。
当生并挫折、失恋、失业等不幸的情况来临时,倘若在你的身边有着能向你伸出援手、对你给予温暖鼓励的伙伴,此时,你的心里该是如何的踏实!有没有知心的伙伴,其间差异是多么的大啊!
个人为突破现状,有所成就,往往有必要去阅历人生,做一番人间的行脚之旅。从中寻找机会,结交那些拥有自己所欠缺优点的伙伴。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究其实质,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一个人长大成人之后,脱离了父母,一旦有了什么难处,身边除了老婆孩子,不靠朋友又靠谁呢?
〃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朋友多,路子就广,求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有人问:〃你有没有朋友?〃一定有很多人答不上来,即使能够回答得出来,大致也都是学生时代的同学或办公室合得来的同事,所想得出来的不过几个人而已。
这些关系虽然也可直接结为朋友,但是严格地讲起来,朋友的关系范围应更广,基础更深才行。
有时,我们在阅读名人传记时,会发现这些成功的人士似乎都有深厚的〃背景〃,查一查这些政治界、金融界的名人家谱,他们的祖宗三代地位显赫,无论祖父、祖母、父亲、母亲都出于名门,似乎国有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人家有如此雄厚的人际关系资本,简直让平头百姓羡慕不已。
由此观之,仿佛纠朋结众是和我们普通人绝缘的,其实不然,我们知道,交友是每个人所必需的,并不是政治家或金融家的专利,而且如果渴望广结人缘,在我们周围,就有不少人选,待你去发现。
比如你的长辈、兄弟在哪一家的公司做事,而工作内容和你毫不相关,同时他们也交有一些朋友,就这样,长辈和兄弟也可以作为你广结人缘的桥梁,也就是说,如果以长辈和兄弟为媒介,还能够找到更多的朋友。
再看看你父亲的那一边吧!假如父亲的兄弟还健在的话,以年龄来看也许已经达到相当的地位了;同样的,你母亲这边也应检查一下,同辈的堂表兄弟们,也可以作为你交友的来源。此外,连你的姻亲,都是广结人缘的对象……就这样靠你血缘的关系,也可以使你的交友网络逐渐地扩大起来。
其次把目标转移到你的家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由于同乡的关系,能够顺利地结成朋友。
再来谈谈同学!人们一谈到同学,就会勾引起青梅竹马的甜美回忆。
你们也许是曾在一个球队一起赛球的队友;也许是一起参加某个社团的朋友;还有可能毕业后在同一个单位工作过,这些人都是你结交的有利对象。
除了办公室的同事,在公司内和你有过接触的人,也是你可以考虑结交的对象,但是问题在当你离开这个单位以后,交往是否能继续进行。
只要你有心广结缘,机会多的是;像共同兴趣的集会或是社团,还有各种活动中心,都是你交友的场所。就连咖啡馆里也能交朋友。
那么,如何去寻找朋友呢?首先不妨参照前面曾提及的方法从身边现有的人际关系中去发现你所想要结交的对象。
固然,从其他渠道去寻找也是可行之道,不过毕竟在尚未了解对方之前,即使你认定对方是个有用之才,值得与之深交,但对方未必有此同感。因此,想要获得真正的伙伴,必须首先消除彼此心理上的障碍,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地展开友谊。
□ 无〃度〃不丈夫
人们常将一句古谚写成〃无毒不丈夫〃,其实原话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才是它的本来面目。这里的〃量〃和〃度〃都是指人的心胸、气量、气度,心胸宽阔,朋友相处才能长远。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本书由过河卒上传于世界工厂网
欢迎您访问世界工厂下载频道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子书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做人做事有门道
第11节:第二章 多结良朋,少树劲敌(2)
交友,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做事尽量减少差错;宽以待人,便是对人要宽厚忍让、和气大度。
苏东坡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叫章惇,后来做上了宰相,执掌大权。他把持政局时,把苏东坡发配岭南,后又将他贬至海南。后来,苏东坡遇赦北归,章惇垮台被放逐到岭南的雷州半岛。东坡听到这个消息,给章惇写了封信,说: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惊叹,这么大年纪还得浪迹天涯,心情可想而知,好在雷州一带虽偏远,但无瘴气。他还安慰章惇的老母亲,并对他儿子说过去的就别提了,多想想将来云云。可想而知,苏东坡如此大度,章惇自是羞愧不已,一家人都对东坡心存感激。
苏东坡的胸怀就是比一般的人宽广,对一个几乎将自己置于死地的人,他在落难时,还能尽朋友之责。
一个人不仅要自己的胸怀宽广,度量恢宏,更要注意朋友的自尊。一个人如果损失了金钱,还可以再赚回来,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甚至可能为自己树起一个敌人。
朋友的自尊伤害不得。现在的人,越来越强调个性,好胜心极强,常常把事做〃绝〃,表明自己的正确或胜利才罢手,如此就会伤及感情。在一些小事小节上,你大可让朋友〃赢〃上一把,高兴高兴。
要想重视友人的自尊心,必须先抑制自己的好胜心。不过,越是神吹海侃,旁若无人地使自己出尽风头,一味地过把瘾,不仅得不到友情,只能伤了友人的自尊心。
一位先生在闲暇时找朋友联络联络感情,两人对弈。一上手,他就对朋友猛攻猛杀,搞得朋友顾前不顾后,十分紧张。而且,他自以为棋术高超,故意露了一个破绽,朋友发现,立即进攻,不想他使出杀招,还得意地说〃你死定了〃。把朋友弄得灰头灰脸,老大不高兴。此后,他再去找朋友,人家就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再不肯与他下棋。
本来是一场轻松、愉快的友谊赛,却搞得紧张不堪,赢了棋,输了朋友。可见宽心待人就必须抑制自己的好胜心。
□ 万事让人先,自己当配角
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听人说诸葛亮〃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当时的名士司马徽则赞之为:〃可比兴周800年之姜子牙,旺汉400年之张子房。〃这样,刘备心中有了底。一顾茅庐,诸葛亮避而不见,张飞耍脾气:〃量一村夫何必兄长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当刘备二顾茅庐,诸葛亮又避而不见,连一直极为持重老成的关羽也耐不住了。可刘备留下一书,以表诚意。三顾茅庐,诸葛亮故意仰卧草堂迟迟不起,让刘备等三人拱立阶下几个时辰,最后才欣然出山,〃定三分隆中决策〃,开创〃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伟业。
刘备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诸葛亮,真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都需要被尊重,特别是一些已经有了较高社会地位、有所建树的能人学者,往往自然或不自然地表现出一些清高或傲气。但是为了事业,为了有所成就,与他们交往时,就必须礼让三分。一旦你的诚心感动了他们,他们会加倍地信赖你,也会用各种形式来报答你。不要说你有什么小困难,就是天塌下来,他们也会同你一起顶。
万事让人先,自己甘愿当配角。一个领导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他的部下将会努力地工作,甘愿献出一切。而如果你持无所谓的态度,即使他们与你合作,也可能心猿意马,把事情搞糟。
社交场合,我们习惯一一介绍来宾,这时你恰当地把他们自以为见长的优点介绍一下,他们一定会从心里感激你。工作有所成绩时,你先说这项工作是谁先提议的,再说谁在工作中有过特别贡献。如果你能把每个人的贡献都记在心里,时常挂在嘴边,大家也会以为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会议上,沙龙里,共事时,你都把朋友放在受到大家关注的位置,这既符合人人需要尊重的本性,也在别人心中树立起了你宽厚的形象。
在熟悉的朋友中,假如你还敢于承认自己的弱点,同时说这件事某某人是有特别研究的,这是突出对方的一种方法。不要以为这样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其实,人人都有不懂、不会的方面,而你此刻借暴露自己的短处抬高对方,不但不损害你的形象,同时,又为朋友增加了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本书由过河卒上传于世界工厂网
欢迎您访问世界工厂下载频道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子书
使用键盘〃←〃“ →”键翻页,更方便你的阅读
做人做事有门道
第12节:第二章 多结良朋,少树劲敌(3)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的盛大酒会上,对诸臣将帅谈论得天下之道时说:〃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巧妙地把三位能人贤士推到打江山的头功名榜上,自然取得手下诸将领的忠心。
□ 宁得罪自己,不得罪他人
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不可过多树敌,更不可过多得罪别人,这样你的朋友就会增多,你的敌人就会减少。处世之法不宜树敌太多,因为树敌太多会触犯众怒。中国传统上认为〃多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朋友添一堵墙〃,自古恃才高气傲之人常犯这类错误,最后都会导致失败。
香港巨富胡金辉在介绍他的成长时,曾告诫说:
〃处世方面,另外有一点,我觉得好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要得罪人!越有地位,越应该不得罪人。宁愿自己搽面惜膏,得罪自己好过。〃
美国总统林肯以伟大的业绩和完美的人格获得了人们的衷心敬仰,他的许多事迹世代被人们传诵。但在他在成长道路上也曾因为爱得罪人而经历了不少的坎坷。
林肯年轻时住在印第安州的一个小镇上,不仅专找别人的缺点,也爱写信嘲弄别人且故意丢在路旁,让人拾起来看,这使得厌恶他的人越来越多。
后来他到了春田市,当了律师,仍然不时在报上发表文章为难他的反对者。有一回做得太过分了,把自己逼入困境。
1842年秋天,林肯嘲笑一位虚荣心很强又自大好斗的爱尔兰籍政治家杰姆士·休斯。他匿名写的讽刺文章在春田市报纸上公开以后,市民们引为笑谈。惹得一向好强的休斯大发雷霆,打听出作者的姓名后,立刻骑马赶到林肯的住处,要求决斗。林肯虽然不赞成,却也无法拒绝。后来在双方监护人的调解下,决斗风波才告平息。
这件事给林肯一个很深的教训,他认识到批评别人,斥责别人甚至诽谤别人的事就连最愚蠢的人都会做。而一个具有优秀品质并能克己的人,常常是扬弃恶意而使用爱心的人。林肯从此改变了自己对人刻薄的做法,以博大的胸怀赢得了民心,林肯的教训及成功是值得我们仔细体味的。
□ 怪罪人两面不讨好
怪罪人,是我们的一个受情绪支配的下意识习惯,当有人做了错事,失误,对不起我们,或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到等等,我们就爱怪罪他们,抢白他们,结果于事无补,却人我两气。仔细考察一下,怪罪人大概有这样一些两面不讨好的地方。
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更改,无法追回,不是发脾气就能改变的。相反,责备人,怪罪人,不仅让他人继续感觉不好,也让我们气胀胸怀。大家纠缠在相互埋怨之中(他人也有自己的理由),把其他应该做的事情耽搁了。
做错事的人已经知错了,如小孩打碎了一个碗(属于失误,他无意犯错),他心里本来就不好过,甚至很害怕。这时你完全没有必要再训他,道理他也明白了。可是你下意识地大发脾气,吼他,骂他,甚至打他,这会让他更委屈,更惶恐,甚或产生逆反心理。其实不就是一只碗吗?况且碗已经破了,吼骂不能让它复原。不如不加责怪,只是叫他以后小心,这样容易扎坏手脚。这样处理事情孩子不会有惶恐感,心中还会感激家长不施责罚。体谅他人的过失,会给他人一种温暖感,他人更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大多数孩子都不会因为你宽容他们的过失而放纵起来,要相信孩子已经能够辨明是非对错,并有向善的天性觉悟。
某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他是故意做的错事,但木已成舟,如楚汉战争时,韩信和刘邦的一段故事。一次刘邦被围,命在旦夕。韩信却运气高扬,在齐地打了胜仗,要求封为齐王。这使刘邦非常恼火,破口大骂韩信,可是在谋士的暗示下,刘邦立时反应过来,封韩信为齐王。韩信出于做作,要求封自己为假王,刘邦给他封了个真王。因为此时刘邦已经明白,训斥韩信不仅无益,反而僵化了关系,为渊驱鱼(楚汉战争中,韩信统领的力量倒向楚,楚胜,倒向汉,刘赢,刘邦必须抓住韩信),不如佯装无所谓,心中却有数,而不必让对方知道你心中所想的。发脾气,正是让对方知道了你心中的底。不动声色,甚或雍容大度地表示无所谓,反而给对方施放了烟幕弹,让他们摸不着底细。这样既能缓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