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论据的假定来攻击。换句话说;他并不是因为有理由才说可能有一块神举不起
的石头。他完全没有提出过理由。只不过是因为这块不可能存在的石头对他有利而
盼望、而肯定有这块石头存在。用韩那的话;是李天命「断言”有这块石头。断言;
是平白地 
;毫无根据的「肯定” 
。白白地肯定的 
;就白白地被否定 
(gratis 
affirmatur;gratis negatur)。毫无根据说的话;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去否定它。「一块神
举不起的石头可以存在”;正是一个毫无根据的假定;而神存在 
;他无所不能;却是
有充份的论据在支持。所以;一块神举不起的石头不可能存在;它是「无物”。 

别以为无所不能的神;可以用他的全能使一块石头变成神举不起 
。神举不起的石
头;是逻辑的不可能;它不可以被思想;不可以存在;它不可能是一件东西;它是「无
物”。 

逻辑上的不可能;神是不能造的。如:神能造一双站着跑步的腿吗?神能造一条没
有生命而仍生活的虫吗?神能饮一只空杯内的水吗?神晓得设计一个他不了解的
宇宙吗?之类无聊的问题;都是逻辑上不可能的事。 

「神能造一块他举不起的石头吗?”「没有一块这样的石头。”「那么神就有一样
不能了。”「神只有这一种不能;就是不能造无物;无物不能造;样样都能造。他就是
无所不能。”
「断言”
认为神观念不清楚;要求解释;李天命除了用「举石头”来质难神的全能之外 
;还提
到神的无所不在:「什么叫做无所不在?无所不在是什么意思;是否包括在味'扩音
器'之内;在我的耳朵及大肠之内;是不是这意思呢?我不知道!”对这段话 
;韩那像是
听而不闻;连一个字也没有提过。 

在辩论中;李天命也没有重提这个问题。 

八八年五月号的《明报月刊》内 
;李天命在他的《思辩与宗教》中说 
:「对我的辩
论(指九月辩论。笔者按)立场来说;。。。。。。我只是要指出‘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无有不
善。。。。。。的上帝’这个概念有疑点;有需要厘清。。。。。。在辩论中我还举了这个例子:‘无
所不在的上帝是否也在这个扩音器之内;也在我们的耳朵、大肠之内 
?’这个疑问
轮到韩那先生答辩时;并没有被答到;仿佛我从没有提出过这个疑问一样。”他的意
思似乎在说;韩那应该答这问题的;视若无睹绝不合理。甚至还可能是说韩那不敢
答、不能答这问题;因为「死穴”被击中了。 

实在这是什么一回事?。。。。。。 

韩那已经证明了无所不在的神存在;已经提出了解释。李天命却说自己怀疑神怎
能无所不在;却不举任何理由。韩那已经一直在抗议;抗议李天命在作「断言” 
;毫不
证明、毫无理由的说这说那;而要求对方澄清、解释。如果李天命有权利这样做;
韩那又有义务去解释的话;未开辩李天命就赢定了。他不需要理对方说什么;一开
口就可以这样说:你的神的概念不清楚;我不知道他怎样造世界;怎样设计宇宙内
庞大复杂而又微妙的体系;怎样宇宙由不存在变为存在;怎样存在了而亿万年来
那么有规律地运行;怎么神可以没有开始 
;不需要被造;而宇宙却要有开始;需要被
造;怎么神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东西能和他分庭抗礼;为什么没有了宇宙 
;神也能
存在?他住在什么地方?他吃什么?他这么捱得住孤单寂寞?他怎能是无限的、圣善
的?为什么「数目”没有无限而神却无限 
?为什么恶人横行而还说神圣善?。。。。。。一直
讲到够钟。而韩那应该解释(一开始不解释已经被责不对!);要解释到李天命认为
「清楚”。韩那怎能不输!他够时间解释吗?莫说解释;净是介绍有关此类问题的参
考书;辩论时间也不够读书名!而且;这是辩论吗? 


李天命如要以「神概念不清楚”来反驳神存在是可以的;但要举出理由证明它不
清楚。韩那说:他应该提出论证;以供我们分析他的说话是否正确;只是断言;不提论
证;我怎能反驳呢?我也可以断言相反的说话。 

如果作学术性辩论;双方都只作「断言”;不提论证;这闹剧相信很精采;很有娱乐
性。。。。。。。 
「一刀剁死”
综观整个辩论。韩那的六个论证有逻辑结构;有论据;有证明。李天命曾作攻击;不是
作个别攻击;不是作个别击破;用他的说话;是「挑战。。。。。。他每一个论证所牵涉到的
根本概念。。。。。。一刀”「一刀剁死;全部剁死”。那个「每一个论证所牵涉到的根本概
念”;李天命指明是「上帝 
;意思根本不清楚;甚至有隐藏的矛盾。”他怪韩那「一直
没有分析、厘清他所谓的上帝是什么意思。”

韩那的答辩是:(一)他不需要去分析、厘定上帝的概念 
;因为大家都知道辩论中的
上帝指的是什么;(二)李天命说上帝概念的「无所不在”不清楚 
;却没有提出理由
怎样不清楚;无从辩论;没有责任回答;(三)李天命用「举石头”来指神无所不能
是矛盾;是用了「逻辑上的不可能”;指证无效。 

在前面;我曾将有关各点作过分析。韩那的答辩有根有据;他的六个论证全部屹立
不倒。李天命的「一刀”刺不进分毫 
;想刺的也不是六个论证的「死穴” 
。韩那很轻
松的就招架过去了。 

除了「一刀”;李天命也曾扬言韩那对神的解释是「马后炮”的解释;不成解释。
韩那指出;李所讲的一切;与六个论证无关;李所费力打的是他自己所竖立的「稻
草人”;不是六个论证。 

李天命未能摧毁韩那的论证。如果他能保卫自己的论点;而韩那又攻不破的话;他
就能和韩那平分秋色。可惜的是;他用来证明「神存在不是理性问题;而是信仰问
题”的理由;只举出了「神存在”这问题仍在争论着;不能像一加一等于二般被大
家接受。韩那却坚持;虽然神存在问题不像一加一般简明;却是理性问题;因为有很
强的理由在支持。他这坚持应被视为合理;因为有六个论证做后盾。 

综观整个辩论;李天命是进未能攻;退不能守。思辨的成份很弱很弱。也就是说;无
论他是反对韩那的什么;抑或是主张自己的什么;完全是些「口号式”的意见 
;而不
是「理性的”见解。 
总结
韩那终于被判输了! 

输;一定有输的原因。既然内容方面韩那占了绝对的压倒性优势;他为什么输?本
来我想继续分析「九月辩论”中的技巧和战术 
;但由于篇幅所限;我要放弃这计划。
但我还是想指出:韩那输;除了技巧和战术之外;还与香港的「辩论环境”有关。 
第一
韩那的论证学术性太浓;而大多数又在很通俗的环境下被人一听再听的变成是老
生常谈;没有新意。爱恩斯坦曾说过;他很怕对着一般听众讲学术性问题。对专门的
学者讲;他会如鱼得水。对连一般科学常识都没有的人讲;就要设法就合他们的程
度。一再就合之下;他所讲的可能只是学术问题的影子。而听众不明白还好;如果懂
错了;效果就比「画虎不成反类犬”还要差。 

我绝不是暗示香港学界的水准低;而是学术背境不同。在西方;用理性去探讨与神
有关问题的学科;在很多大学都有讲授;接触的人较多;一提起这方面的资料;很多
人因为作过基本的思考;反应可能较深入。我们香港人;在学术气氛下触及这些论
证的人较少;在这么仓卒的辩论环境下要消化那么多的东西 
;还要有深度地去领会; 


是很苛刻的要求。韩那的论证得不到理想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
近来香港辩论之风颇盛。在辩论中受注意的;主要的是用什么技巧打击对方。很常
见的方式是发言之始;总爱用几句甚至是无关痛痒的话;将论敌遗留在听众中的好
效果洗擦掉。这种倾向;做成欣赏技巧多于内容。韩那那四平八稳;老是顾着礼貌的
学院式谈吐;多少要给人一种乏味平淡的感觉;再好的内容;也要打折扣。 
第三
除了辞句活泼;表意通俗详细;形象具有生气之外;李天命那干云的豪气;未开讲就
指明要韩那的命;一次又一次的「一刀”「一刀”;从始至终的极度自信;强调自己
的「立论成立”;宣扬自己的论证「无懈可击”;谦虚的表态;声称只用「低调”;
胜几个「马位”也会自认失败;强调自己的「不利处境” 
;像会被误认为魔鬼;像
不能讲最后一句话等;将缺点诸如不听对方讲 
;只抢说自己的话;避重就轻;离题等
等;不管是谁犯的;一股脑儿推到论敌身上。。。。。。凡此种种;虽然会惹来某些人给「负
分”;但无可否认;他是把握到取分的窍门。 

根据李天命所说;韩那南征北讨;环游全球的去跟人辩论宗教问题;由听众评胜负;
从来没有输过。在香港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输了!不明不白的输;不知他内心有什
么滋味。我认为成败不足以论英雄。何况他的败;不是战之罪;而是不清楚香港的辩
论环境。他来;是传扬他的信仰;已经有一百九十人跟他起共鸣;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辩论过程发表后;有充分的时间可供嘴嚼;有多些人对他的信仰感兴趣也说不定。
韩那可说是不负此行。 

本文分析辩论过程;只是以事论事。并没有对李博士不尊重之意。任何人;在今天的
学术界;都不可能无所不知。宗教问题不是个普遍问题;李博士少涉猎;不是件大不
了的事。我相信李博士有广阔的胸襟;他以学者身份出来作公开辩论;是要让真理
在互相切磋下;更清楚更彻底地显露出来;而不会太着重成败。从韩那那么强的对
手中;争取得三百八十个拥护者;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 

李博士曾一再强调宗教问题不是理性问题。藉这机会;我是对自己的信仰再一次
作了反省。将结果供诸同好;只不过是为了是的是;非的非;还事实一个本来面目。 

节录自郑志诚: 

《宗教与思辨--回应李天命博士的「思辩与宗教”》(香港;1988 ) 

编按:此处所载文字;经原作者郑氏修订过。李氏对郑氏的批驳;则见《思辩随笔》
之正文及其附注定'注'16 、'注'17 、'注'23、'注'26 、'注'32 之中。 
从《评李天命的《 思辩与宗教》 》一文说起沈智和
李天命先生的《思辩与宗教》发表以来;哲学圈与宗教圈的朋友很有一些感应与
启发。我们当中读过梁燕城先生的《哲客侠情》等书的朋友;心中更有一份忧虑。
我且试从梁君《评李天命的》一文及其《向李天命道歉》的声明
说起;表达出我们一班朋友对这一次论争的另一面的关注。 

《向李天命道歉》的声明读过梁君的道歉声明 
(见《明报月刊》十月号 
);感到十分
失望;因为任谁都能一眼看出;这封道歉信毫无诚意;只是一种虚伪的道歉;却出自
一个基督徒之口;实在无法不令人觉得遗憾为其虚假造作而觉得遗憾。 

梁君处处说李君逼他;大概认为这样就不必负责了?可惜梁君也偏偏让自己给李
君预先说中了;他回避了理智的论辩;令人惋惜。 


二、评《评李天命的《 思辩与宗教》 》一文 


1。 迷乱的语意分析与回避问题
梁君对李君一文中的「盲辩”、「盲撞”、「胡混”等语词作了极为乖异的语意分析 

歪曲了文意;然后表示不能明了李君所论;随即谓李君所论不能成立;不值一驳;可
以鸣金收兵了。至于「诡辩”、「一团”以及李文中的不少话语;梁君都表示不能明
白;说是「没有一句话讲得清楚”;这就教我们看得明李文的读者十分难以理解! 
其实;梁君将「盲辩”、「盲撞”说成是「生物失去视力” 
;将「胡混的诡辩”说成
是「糊涂地混乱帐目或男女发生同帐的婚外性行为” 
;从而论断对方的批评无效;
实在叫人「惨不忍睹”这不单只缺乏常识;简直是强辞夺理;是回避批评的最拙
劣的表现和手段! 

2。 人身攻击与人身保护的谬误
道理本该愈辩愈明;以此之故;论争本是好事。但倘若说人家风流不羁;就否定人家
的学术造诣或人家对自己的批评;则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不单只不相干;更作了恶
意的人身攻击而流于谩骂。这是哲学讨论上不应容许的。对于梁君这种「回应”的
手法;我们必须引以为诫。 
反之;若我们说自己是「民主改革派”;说人家「专门对民主改革派的言论作些‘语
理分析’”;从而否定人家对我们的批评;则乃是以不相干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来回避
批评;此可谓「人身保护”的谬误 
;也是学术讨论所该弃绝的。试问这一次哲学逻辑
上的争论又与民主改革何干?难道有一日梁君批评我的文章就等于批判人类了?
反对江青则是对中国不敬了? 

3。 《哲客侠情》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 
梁君否认他的书是「传道的宗教书”;声称「书中的儒释道和基督;都是笔者体验
的宗教智慧;从没说这是客观的儒释道和基督的哲学或教义 
;更没说过‘基督教境
界最高’”;这番话使我这个念哲学的基督徒感到难过这只是梁君逃避现实的说
话;因为「有没有逐字说过”是一回事 
;写这本书「表达了什么”是另一回事 
。事实
上这本书明明是表达了「基督教境界最高”的意旨的;难道梁君敢凭他的良心说
他从没有这个意思吗? 
此外;梁君说他所说的并非「客观的儒释道和基督的哲学或教义”;则可以推断;
此书关于儒释道及众多哲学家的言谈都只是纯粹主观臆测;那末也就难免会导致
读者对该等哲学思想的误解;如此又如何能真正「使一般读者亦由此得到一些哲
学智慧的启发”?这本来是作者原先的目的。其实这本书三番四次歪曲了儒释道
及众多圣哲的思想;在颂扬主爱神恩方面更充满了梁君个人的幻想和偏见 
。刺激读
者的作用还是有的;但哲学智慧的启发则谈不上了。 

再说;我也不反对哲学以通俗的方式予以推介;但梁君这本书却对中外圣哲的思
想过分简化以至丑化;混杂了太多个人的好恶偏见和不当联想;读者根本无法从而
正确窥探哲学思想的门庭。书中只有一大堆意念和随意联想;却没有严谨的思维;
很难谈得上有启发性;但「生吞活剥”的习气却得到充分的鼓励。这是我们深切的
忧虑。 

4。面对批评与困难知识分子应如何自处?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中坚分子;要能面对现实、勇于面对困难而不逃避。犯错是人
之常情;知识分子又何能独免?但犯错而矫饰逃避;是不肯负责、不肯面对错误。被
人指出自己犯错当然难堪;但不肯改正错误又如何配称知识分子;如何能为社会作
贡献、求进步? 
梁君为文作答;却只回避问题;不肯面对批评。更令我失望的是梁君竟然连《哲客


侠情》一书要表达「基督教境界最高”的主旨也没有勇气承认。 

三、文化快餐现象亟须正视

都市的繁荣、忙碌紧张的生活 
;使快餐店的生意日益蓬勃;在日常生活中;文化资讯
也日趋简化以迎合大众的口胃。 

电视内容贫乏;电影、文艺缺乏内涵;这是香港高度都市化的后遗症。文化快餐现
象实在不容忽视;而且亟须矫正。 

在文化、思想与宗教信仰的推介上;我们不反对其通俗化的进路;正如「相对论”
亦须要有人写出如「通俗相对论”一类的书籍。但我们所期望的是通俗化而非庸
俗化;更不希望在通俗化的推展过程中有歪曲、过简、肤浅化的流弊。 

读《哲客侠情》 
;我们欣赏梁君浅易出之的意图;但对梁君将圣哲思想过分简化与
歪曲则深感遗憾。读者所面对的好比是外国人在唐人街餐馆吃的杂碎 
。香港的文化
快餐现象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 

李天命先生一文的出现;的确唤起了我们对文化快餐现象的反省。我认为该文的
价值也在此;这是必须予以肯定的;尽管我们对李文的讽刺笔调也不敢苟同。 

最后我们得承认;文化的推展工作着实不是简易的工作;不能掉以轻心;所谓差之
毫厘;谬以千里;但愿有志于普及文化的工作者深思并检讨。 

原载于《明报月刊》1988 年十一月号附录
附录
语言的暴政与思考的艺术

 北京版编者引语

吕祥

 *吕祥博士为《李天命的思考艺术》北京三承联版责任编辑。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极为畅销的哲学著作;即《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香港版由
戎子由牧师、梁沛霖博士合编 
)。该书自 
1991 年 
1 月在香港初版以来;连续三年名
列十大畅销书榜之榜首;同时还在马来西亚名列畅销书榜第二之高位 
;现在更获选
为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之香港书展「深爱的书” 
(首届)第一名。目前;该书在香港
已印行 
2 3 版;并出了台湾版;李天命博士亦成为香港传媒间的明星。从香港、澳门
到台湾;对李天命其人其事的论述及报道不少于百篇;正如一些报刊所言:「迄今几
乎没有一个严谨学者被如此‘明星式’的报道。”
一、李天命其人
一位大学讲师;又专讲远离尘世的数理逻辑;本该过着平静的书斋生活;却偏偏因
一本书而出了大名;出落得全然「明星式” 
;着实有些难解。甚至有人见其名即望文
生义;直问「李天命会不会作 
fortune…telling(算命)”。 

名字多少有些古怪;但那确实是真名;与算命毫不相干。 

李天命生在香港的一个平常人家;身世绝无离奇可言;稍许特殊之处是他少年时
偏爱打架;以致于因打架而被校方开除;之后转入另一所中学 
;又带着一个记大过
处分从中学毕业;之后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其第一和第二志愿都是哲学系;从而就
上了哲学系;大学时仍不像是太好的学生 
;偏爱与人较劲;毕业后居然留校作助教;
讲授高等逻辑;反而普通逻辑就由讲师去教;之后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唸书 
;仅用三
年即取得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到香港;与太太徐芷仪女士同教于香港中文大学;
过着人们通常所说的中产阶级生活;出版过两本书 
;一是《语理分析的思考方法》 
; 


一是《存在主义概论》;颇有一些影响;但终因《李天命的思考艺术》而较少被人
提起了。 

在《李天命的思考艺术》出版之前 
;李天命在香港就已名声响亮。早在 
1989 年的
《法言》月刊上就有这样的描述: 

「李天命先生;一个浪荡不羁的飞刀小子。。。。。。成为不附俗流、富明星魅力的哲学
沉思者。”(《法言》1989 年六月号;第 
62页)笔者不太清楚李天命到底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