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如果找不到盲从者;如果别人都看穿了你的盲辩;知道了你的盲辩已被人从

根摧毁;因而不愿当你的啦啦队成员;同时你又没有勇气自己站出来作进一步的盲
辩;因为害怕受到进一步的折辱;在此困境中;倘若仍要继续诡辩的话;还有什么可
能的途径吗?有的;你可以试用假名去诡辩。 


(C ) 诡辩三诀
刚才简述「由谁来诡辩?”的问题;现在略论「如何诡辩?”的问题。 
以诡辩抢救诡辩;可用的招式尽管五花八门;却可以归结为一句心法;三个要诀。那
心法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回避对方的批判论点然而一味回避是较容易被看穿的 
; 



所以必须掌握下列三个诡辩要诀

 (1 ) 似是而非诡辩虽非;其窍妙在于「似是”有的诡辩「似是”的程度太低;很
容易被识穿;例如(假定这是诡辩):「射击之所以要闭起一眼;是因为如果两眼都闭
起来的话;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至于「似是”程度够高的诡辩 
;则很容易蒙混过关
比如自己的胡言乱语被人破斥了;就反噬对方一口;说对方「咬文嚼字” 
(我曾一再
指出:语理分析不同咬文嚼字;更非文字把戏;而刚好是文字把戏的克星)又如在讨
论上帝时;被驳斥得无法招架;就辩称那问题「不能用理性去分析”;并指责对手「想
张逻辑之网;将上帝一推而完
全纳诸其中”'注'14有的人一听说你的对手「将上帝一推” 
;便会认为你的对手
太过无礼;于是就会站到你那一边的了。虽然「不能用理性去分析”、「不该把上帝
推入逻辑之网中”一类的遁词实际上不堪一击 
;用前面「上帝超越逻辑 
?”那一章
的论辩或近似的论辩即能轻易攻破这类遁词 
;但碰到愚人的时候;这类遁词还是甚
有烟幕作用的

 (2 )以量补拙那就是自己的诡辩被驳倒之后;仍然死缠烂打;尽量争取发言。无法
回应对方的批判论点时;光说一句「我不同意他的批评” 
;也是聊胜于无的。跟着祭
起「颠倒逻辑”来颠三倒四一番 
;效果就会更佳了。发言时当然要避重就轻;譬如回
避对方的批驳所含的论点;而单就其批驳所具的风格去「回应”;那就总有话说的
了。如果对方的批驳没有幽默;就说对方「太认真了;板起面孔;缺乏幽默感。”反之;
如果对方的批驳带有幽默;就指责对方「太不认真了;不够严肃;用轻佻的态度去
‘玩人’;戏弄人。”这种指责跟论题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要紧。只要继续发言;哪怕只
是一堆不知所云的文字;愚众都会以为所辩的问题「还正在争论中” 
;而不会想到
你的论调其实已被彻底攻倒了的。 
为了文饰诡辩;最好东拉西扯乱吹一顿。比如把儒释道、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笛卡儿、休谟、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存
在主义、分析哲学。。。。。。简言之就是把中西印、古近今的哲学思想都拿来信口雌黄
一番;将愚人唬住;那么他们就更难觉察到你在诡辩了。本来嘛;自知无知;乃是智慧
的开始;自以为无所不知 
;正是愚蠢的极致。但愚人是不晓得这个道理的。你尽管谬
误百出、连逻辑 
ABC 都不懂也无所谓;只要上天下地古今中外的说得天花乱坠;
便能增加诡辩的「文字份量”的了;愚人是分辨不出你原来只是在胡吹的。 

即使对方已预先点破了你下一步诡辩的类型;你也不必太过担忧、惶恐;因为对方
总不会够篇幅或时间将诡辩所有可能的具体手法全部列举出来的;所以你总有继
续诡辩的余地。你的脑袋要是不够机灵;或惊惶失措到一片空白的话;你甚至就照
着对方已列举了出来的手法去继续诡辩亦未尝不可;那也不失为一条没有退路的
「退路”(或血路)哩。总之说话越多越好;能抢说最后一句话就最好。 

 (3 )动之以情诡辩当然不宜讲求逻辑;不宜以理为依归。「高质”的诡辩每每采取
动之以情的策略;例如: 
a.硬呼冤屈硬指对方「有误解”。自己所说的话根本不可解;还是要指对方有
误解。自己所说的话根本没有意义;还是要指对方断章取义;曲解了你的话的意义。 
你还可以采用「贼喊捉贼”的伎俩来申诉冤屈 
;比方这样说:「别人指我是盲辩者;
其实他们才是盲的;他们看不见人生荒漠有慧境;让我来作见证。。。。。。。”如此这般;不
管所说的话跟原初的论题相干不相干;只消绝口不提自己被破斥了的错谬;往往就
能蒙混过关的了。 

但倘若对方制敌机先;如上所言;一早点破了你下一步的诡辩;那又该当如何应付
呢?这时你更可以趁机呼冤了:「太不公平了呀!谁见过天下间有这么霸道的辩论


的吗?一开始就把人家的答辩堵死;在我还未提出答辩之前就已将我的答辩判定
为诡辩;实在太不公平了呀!”其他人听你这么说;就很容易会忽略你原初的诡辩本
来已被击溃;忽略「为诡辩而再辩 
;常是进一步的诡辩”这个道理 
;结果反会同情你
起来;于是你

就得其所哉了。 

b.诉诸感性诡辩本属口舌之事;但有的诡辩者被驳斥得瞠目结舌时;却会用「不
喜作口舌之争”这句话来下台;然后引一两句似乎很有感性的「诗”或「哲理” 

赖以回避对方的论点;同时表示那就等于恰当地回应了批驳。这种转移视线的伎俩;
对于某些特重「感性”的观众或读者来说;是颇为见效的。 
c.表演高尚情操性格弱的人;纵然只是论战的旁观者;也会害怕锐利的辞锋的。
虽然那辞锋所针对的并不是他们;而且他们也说不出辞锋锐利有什么不妥;但他们
就是对此起反感。他们只会注意那辞锋是不是「太尖锐了 
;太咄咄逼人了”;却不去
分辨是非对错;不去考虑「被批驳者是否由于诡辩而被批驳 
?”之类的问题 
。碰到这
些人;你若表现得伟大深情(譬如自称「肩负文化千斤担;为民族的苦难而痛哭流涕;
立志做圣人。。。。。。”);那么;就算内中只是虚伪矫情;还是能令那些人同情你的。只要先
讲一番大而无当的漂亮话;跟着装作已经回应了敌人的批判;最后还宣布要为敌人
祈祷:「愿上帝宽恕魔鬼。”这样做就会很动人的了 
。你甚至可以表演更高一级的宽
恕之道呢;你不妨宣称:「敌人的飞刀刺盲了我的左眼;我就主动让右眼也给他刺
盲。”两眼俱盲;自然更有助于盲辩了。 
(D ) 得失寸心知
以上讲「诡辩要诀”的用意;当然不是想叫人诡辩;而是想叫人认清诡辩能认清诡
辩;那是思考方法的一个重要关节;又是思辩技巧中的一门基本功。 
「但纵使我们能认清诡辩;如果别人硬要诡辩;以至无休止地盲辩;这时我们怎样
才能克敌制胜呢?”不少人会问这样的问题;底子里仍是希望找到辩论的必胜之道。 

可惜的是;虽在前述「胜”字的第一个意思下有必胜之道 
;但在前述第二个意思下
却是没有必胜之道的。我们也许会因此感到不安;尤其当我们想到世间常有颠倒
黑白的言论;想到没有必胜之道能够清除诡辩时;我们更会感到悲哀、无奈。 

不过我们可不要忘记;诡辩是骗不了明眼人的;诡辩只能骗倒愚人;特别是某些
「心灵空虚”的愚人;即令把一堆废物抛进其空虚的心灵里;他们也会有一种填满
的充实感的问题是: 

纵能骗得全世界的愚夫愚妇相信;却为识者所笑;且将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那
又有什么意义呢? 

再者;我们也可以把刚才对必胜之道的分析换个次序来讲;那就是:虽在第二个意
思下没有必胜之道;但在第一个意思下则是有必胜之道的固然 
;没有任何说法是所
有人都接受的说法包括这个说法本身在内;然而一种说法是否正确 
;跟别人是否
接受它是无关的'注'15一个精神病患者可能宣称他不接受任何物理学理论;但不
能由此推论说物理学的理论不正确在辩论时 
;我们的立论只须确当;据第一个意思;
我们就是胜方。愚人看不出来;适足以显露其愚蠢吧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品的高下之分该是如此;论辩的是非之分亦是如此。是非高下既分;愚人不晓得
又有什么关系呢?明眼人能看得出来的明眼人的人数不多又有什么关系呢?历史
终会知道的。我不是说历史会记载我们;我的意思只是说:如果我们的立论确当;尽
管往昔屡有是非颠倒的时期;尽管现世常有黑白混淆的诡辩;但只要人类基本上是
讲理的;只要人类的发展过程虽有曲折但大体上还是朝着理性的方向迈进;那么;
终有一天;人类所知的真理或确当的论断就会包括我们的


立论在内;要是人类不会在那天之前已经灭亡了的话。 

其实;就算历史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上帝存在;上帝定会知道的。但就算
上帝不存在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有理性;我们应能知道的。我们能知道、能思
考、能分辨是非高下;这种能力便是我们的理性。我们的理性正是我们最可珍贵的
「自己的核心”或「核心的自己”。那就是我们的「裁判者上帝”;也就是「得失
寸心知”的「寸心”或「寸心上帝”人的生命在升进的历程中;第一阶段面对朦
胧的自己;第二阶段面对家人;第三阶段面对朋友;第四阶段面对社会;第五阶段面
对当代;第六阶段面对历史;在最后也是最高的阶段 
;人面对裁判者上帝;即面对寸
心上帝;亦即面对自己的核心、核心的自己。再没有任何隽语比 
Francoy Bahamonde 
说过的一句话(不管其原意指什么)所透出的识见、自信、以及顶天立地的胸襟和
气概更能令我震撼;更能令我抖擞;同时又更能令我深深感动;更能触及我那最最
核心的自己的了那句话就是: 

「我只对上帝和历史负责。”

注:

'注'1 见台湾宇宙光出版社出版之《哲客侠情》(1986 年版)第 
34 页:「上帝存
在的证据在哲学上及科学上都丰富得很;请到智慧世界一游!”(有点像广告标语:
「海滩上的阳光和热情都丰富得很;请到曼谷芭堤雅一游吧)此书适合用做分析批
判的反面教材;下文即取其中几页作例子。按:照 
BBranshard、W.W.Fearnside、 
WBHolther等人沿用的惯例;当一段文字仅用做分析批判的反面教材时;其作者
之名可以从略。 

'注'2 当中八百名投票评定胜负。按:上文对「不太公平”的分析 
;只是为免有些人
望文生义而作。 

'注'3 《明报》(1997.9.26 )之《问到底》说「研究逻辑的人 
;都会知道;大前提
是非常重要的。大前提必须正确;不可怀疑;否则;以后一切推论;都不能成立。研究逻
辑的人都会知道;此说每点皆非。(一)大前提无所谓「非常重要”。(二)大前提不正确;
并不涵蕴「以后一切推论都不能成立(见「所有狗都是人”之例)。(三)把推论能否
成立同大前提是否「不可怀疑”扯上关系;属胡扯。按:用「研究逻辑的人都会知
道。。。。。。”这种句式来发言;切忌外行。 

'注'4 就是注(1)提到的《哲客侠情》 
。以下除非另外注明;否则凡页码皆指该书之
页码。 

'注'5 第 
30页。 

'注'6 第 
34页。 

'注'7 这样说只是就事论事;对白痴并无不敬之意。后文提到一种叫「大搜索”的
游戏时;也不是要对精神病人表不敬之意。按:在西方学术传统中;幽默讽刺可在最
严肃的学术讨论里出现;且甚受欢迎。 

'注'8 若说这些词语用来述及上帝时就不再是经验词语;则「搬起”亦然。 

'注'9 第 
30页。又:关于本节可参考《天国之旅》注(11)。

 '注'10第 
32 至 
33 页。按:此段所含几个胡混推理之中的第一个〔见下文(1)〕;
以条件句的论断形式来表述。 

'注'11 三角论者说「:X 仍可以无限地造出任何重量的石头;而 
Y 以其无限能力;
全都搬得起。”(同上)三角论者就是看不见这个关键:X 总是造不出一块令 
Y 搬不
起的石头。我们可设想 
X 与 
Y 对话;X 说:「由于你能搬起任何重量的石头;所以
我无法造出一块你搬不起的石头。Y说:「正是由于你造不出来;所以你不能自称能


力无限。”值得留意的是;

「造出任何重量的石头”这种提法 
;把人们的注意力向「重
量”方面引导(或误导);但问题不在于 
X 能否造出任何「重量”的石头;而在于 
X 
能否造出一块「令 
Y 搬不起”的石头 
。(全能者应有能力造出块轻如鹅毛但我们硬
是搬不起的石头的;是不是?) 

'注'12本章并非旨在论断「‘上帝是全能的’有矛盾”;而只是要破斥三角论的
盲辩;以展示思考方法的具体运用。附笔「智者道”的一个主要条件就是充分掌握
思考方法的具体运用。哲学的健康取向;在于采取赋能进路(Aptitude Approach);以
「智者道”为主;「学者道”为辅。 

'注'13 注意下列四点

 (一)借小说的对话形式;把自己所持的观点透过主角之口说出来;再加上美化的
形容(例如「在风中温和地微笑〔说〕”;第 
21 页);同时把自己反对的观点透过歹
角之口说出来;并予以丑化的形容(例如「皮笑肉不笑地说”;第 
15 页);这种手法
容易造成偏差引导。 

(二)考虑一下「仲尼弟子陷绝境”(第 
199 页)、「禅僧道‘。。。。。。忘象悟主爱;破执
见神恩。’”(第 
294 页)、「释迦道完美者特有的救赎工作;非我能为了。’”(第 
258
页)、「释迦微笑道:‘功求十架血成溪。’”(同上)这一类的说法;有没有歪曲强枉之
嫌?倘有儒者或佛教徒这样写「耶稣门徒陷绝境 
。约翰、彼得等人齐说 
:‘祈祷就会
悟到没有上帝;读《圣经》就知道我佛慈悲 
。’耶稣说:‘穿起袈裟弃十架。佛陀特有
的普渡工作;非我能为了。’这时恐怕某类基督徒就要提出强烈抗议了。 

(三)别人认为佛教境界最高;就成为「迷信俗网”(第 
272页);自己认定基督教境
界最高;则是「慎信”。有没有给出任何站得住的理据来支持这样的「判教”呢?
没有。唯靠安排一些小说情节;把儒家子弟、佛门子弟都说成被「原罪震波”通统
击倒在地;只有一基督徒手持十字架才能胜「原罪震波”(令人想起电影《吸血僵
尸》的桥段 
)。这种手法藏有误导性;会引导读者以为已在道理上说明了基督教境界
最高;但其实那不过是一厢情愿的「Q 式说明”。 

(四)被揭出充斥着盲辩、歪曲、武断的言论时 
;不能赖「只是小说”一语去搪塞 

因为那「不只是”小说;说的形式只是包装。设使一本用小说的对话形式来写的数
学书被指出错谬百出;其作者显然不能以「只是小说”作为辩护的理由。 

'注'14 「。。。。。。将上帝一推。。。。。。”这种滑稽的说法;见于(虽非源出于;但被肯定于)
香港天道书楼 
1980 年出版之《苦罪悬谜》第 
122页。 

'注'15 这是大体而论;此处无须理会「大家都接受我正在说的这句话”之类的可
能异例。又本文有关「高手”、「必胜之道”、「理性”、「生命升进的阶段”等等的
说法;均属约略提点而已。补按:《鱼乐》还有其他破绽(如「‘选美’特别聘定专家
学者来评分”);因不涉主脉;此处不一一予以批驳。 

附笔

(1)厘清「胜(负)”的逻辑义与社会义之不同;可显一般相对主义之误。 
(2)子矛子盾法可克极端相对主义而无损于采取了 
roughly speaking-device 或
某种「类‘类型论’ 
”的整体论;微斯策 
;是 
Quinean Holism在子矛子盾法之攻击
下其自我推翻之性即易现形考虑 
Holistically insist on the rejection of holism 
(3)奎因的 
Indeterminacy Thesis以及库恩的 
Inmensurability Thesis 均可视为
相对主义的语义学版本。 
(4)子矛子盾法亦克怀疑主义。对于怀疑主义;可用 
axiomatic holism去处理。 
原载于《明报月刊》1988年五、六月号

从血路之旅到天国之旅李天命
序幕:「反诡辩系统”之建构
有两种情况不宜诡辩;其一是在立论正确的时候;其二是在立论不正确的时候。 

诡辩的两大支柱是盲辩与狡辩。盲辩愚蛮;狡辩伪诈;其为诡辩则一。本文的主要
目的;是要建构一个展示如何破斥诡辩的「反诡辩系统”。(1) 

 Michael Horner 和我之间的那场台上辩论(2);以及其后我所写的《思辩与宗教》
一文(3);触发了相当多的回响。我一直没有再写文章对这类回响作出反应;因为不
认为有此需要。事隔三年;最近明报出版社要出版《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戎子由牧
师、梁沛霖教授合编 
);打算从上述「回响”之中选出几篇文章 
;收入作附录资料供
读者参考。本文就是在此机缘下着手写的;写时采取这样的策略:从那些「回响文
章”之中挑出最有趣的一篇加以批判;其用意则在于构造刚才提到的反诡辩系统。
挑选出来的文章是梁燕城博士(以下简称为「甲” 
)所写的二万言长文:《评李天命
的〈思辩与宗教〉》(以下简称为《评》)。 

本文大概不能归入论战的范畴之中;因为一来在时间上(或非时间上)相距太远;
二来《评》文的大部分如今已是「无人认领”之物 
(见下面「穷途”一章 
);三来
重点不在《评》文 
;而在反诡辩系统;就是说不在所批判的对象;而在所指向的思考
法度。 

本文以「综贯文理”的方式论述思考方法思考方法可以论述 
;思考艺术却难以论
述;或只能「展示”而无法「论述” 
。比如在论述思考方法的同时;或可透露出一点
思考艺术。近似《易系辞》所谓「神无方而易无体”;思考艺术的唯一「公式”就
是:思考艺术没有公式《文心雕龙》有言: 

「诗有恒裁;思无定位。”思考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血路之旅的寓言 


(A)错的故事
西风残照;塞外秋寒;万里黄云压着万里黄沙。天山脚下;一个身形瘦长、书生模样的
汉子;横越瀚海;在戈壁上独行。 

斜阳照眼;无法看清这人的容貌。只见他似漫不经意地踱步;其实疾如流星;朝着天
山的方向;转瞬间已没入苍茫里。 
月初升;那人已来到天池。纵目四望;尽是白皑皑早雪冰封。这人走到一块形状奇特
的岩石旁坐下;闭目养神;静候约定在此相会的红颜知己;江湖第一美人花非花。 
月已中天;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