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练
下表是关于如何表达自己意见和探询别人意见的技巧:
最有效的沟通(1)
耶鲁教给学生的总是最简单而又富于成效的方法。
表达:主要是将自己无形的想法具体的、实体化的展现出来。
沟通:着重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所用的方法就是表达。
协调:将原先各自不同的意见整合,产生一致的共识,最有效的方法是沟通。
◎“软语言”的应用
沟通时既要讲真话,又要注意措辞和语调。听者的情绪不但受其信息内容的影响,而且也会受到真实度的影响。
并且,不同的表达方式,与不同的语调轻重、面部表情及措辞用句都可以影响语言所传达的效果。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1988年大选时,向美国人民发表他的政见时,斩钉截铁地告诉美国选民:“读我的唇语:不加税。”老布什这种沟通方式及话语,打动了无数美国人的心,从而赢得了大选。选举后,美国人民对老布什选举的承诺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句话。
◎考虑对方的利益与需求
如果领袖希望下属能记住他所传达的信息,就必须能做到换位思考,考虑对方的利益和要求,但不能脱离现实。
应考虑到影响与对方沟通的一切环境因素,既要了解对方的背景、喜好及遇到的问题,又要顾及思考模式上的差异,以期在沟通时发出的信息能配合环境因素,沟通后应有必要的反馈,并为对方的反馈提供一些便利条件。
◎重视多种沟通方式
高达93%的沟通是非语言性的,其实55%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态和手势传递的,38%通过语音、口吻,既然有那么多的非语言性的沟通,我们就更应当理解如何去发挥这些沟通方式,更好地利用它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非语言沟通中,沟通双方信息的传递是十分明显的,不需要言语就能够通过服饰、姿势、眼睛传出的信息、空间及距离,或是任何其他非语言信号来沟通。
◎幽默的语言
幽默是一种很有用的平衡手段,它可以打破文化、级别等界限,作为组织的领袖人物,适时地对下属讲一些幽默的话,既可以把严肃、沉闷的工作环境搞得活泼而融洽,也可以带给大家好心情,使人们更愿意与你亲近。最重要的是,你会保持一种欢乐的气氛,并为下属树立了一个健康的榜样。
经幽默营造了轻松的交流氛围,沟通自然就会变得容易,而且自由而畅通了。
◎有效的表达方式
一群人合作共事经常会出现以下两种状况:
1。遇到问题→进行协调→协调不成→开始沟通→沟通不良→各自表达→考虑利害关系而各说各话
2。先各自表达意见→整理各方意见→进行沟通→产生一致共识→进行工作协调→确认工作内容→开始工作
大家都知道路线二比路线一好得多,可惜实际工作中最后走的大多是路线一,主要原因总脱不了根源的问题就是“表达能力缺乏”;有些人不知该如何做出正确的表达,不是做出不成熟的表达,就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表达,一次次错过最佳沟通机会,造成明明大家是从路线二的方式出发,在遇到问题之后,又走回路线一摩擦纷争不断的模式。
表达能力经过各方专家一致认定,确实是可以经由训练而培养出来的,从“我敢表达”、“勇于表达”、“练习表达”、“正确表达”的步骤中,学到成熟而优异的表达技巧,进而学习与人沟通协调的进阶能力;当然,任何的学习还是脱离不了经验的累积,大家仍然必须持续在自己生活中多加以练习,以训练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表达沟通与协调技巧。
任何的表达方式,在态度自然、心平气和的情况下,最能够充分表现出来,“观众或听众是不会注意表达者是否紧张的”,因为大家要知道的是内容,就像和外国人一般对话时,对方只想听懂我们在说什么,而根本不管我们是否紧张的要死,或是句子说的多漂亮。没有经过反复练习,绝对无法成为一名表达高手,加上表达内容经常会看对象、视情况而有所变化,当然很难在一朝一夕熟练,“持之以恒的多方学习与经验累积”,也是学习表达与沟通的不二法门。
◎说话时要注意的事项
1。声音或声调高低
2。说话速度快慢
3。音量大小
4。变化的运用
5。发音咬字
6。方言的利用
◎好的开场及收尾的方式
一个好的开场白,往往可以先收到如同磁铁的效果,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当然也能为我们后续要表达的内容做一有力的引言,诸如此类的开场白,我们简单分成八类:
1。讲古法:先说个寓言或老故事,再切入主题,这算是最正统的开题方式。
2。幽默法:以周遭环境为题,带以幽默的方式开场,西方人的最爱,可以让表达气氛放松,但表达者必须具有相当的功力(使用幽默法易犯的错误:预告、离题、歧视、过量)。
3。惊人法:以事实、统计数字等创造一个令人吃惊的开始,又名“锤头法”,此法非常容易收到吸引大家注意的效果,让大家想再听下去。
4。近事法:也称为“新闻法”,以最近热门新闻时事为题,引申出整个要发表的内容。
5。好奇法:也有人称“反向法”,先说一个和题目相反的开场,引起大家的好奇心,然后再转回要表达的内容,这类的用法必须有完善而强力的准备,以免转不回来。
最有效的沟通(2)
6。发问法:这种方式也称为“互动法”,让听众很有参与感。
7。就地取材法:以眼前的人、事、物,就地取材加以发挥,以快速导入正题。
8。沉默法:是希特勒最爱的,上台后环视周围,闷不吭声,会让听众出现期待感。
一个好的收尾,可以帮助大家复习,并“回头想”之前表达的重点,等于是在大家离开之前,煽动大家不要听过就忘了,要能付诸行动来支持你所表达的内容,因此配合一些方法,可以让你达到“虎头虎尾”的结果。
◎失言后的处理
一般包括“用词不当”、“引喻失义”、“想法不周”、“场合不宜”、“对象不合”、“风度不佳”、“认知不足”等等,这些都会引起失言,如果不能立即处理,往往会被逼到无法再进行表达,甚至越抹越黑。
失言以后,可以借用别人的经验、避免没把握的即兴发表、慎防情绪激动、把握中庸之道,或是行动证明无心、立即道歉、明快解释、完全否认、自我解嘲。
◎耶鲁沟通练习要领
要想建立起良好的沟通管道,不论是讲道理,借着个人的经历与丰富的经验,以及强力的证据来沟通,或是靠关系,借着平常彼此荣辱共享、生死与共的交情,来进行意见整合,都必须藉由正确的表达来进行。
平常多和亲友进行合理的辩论,多加练习噪音排除,先加强个人的表达能力之后,再辅以细心的观察,养成经验累积与准备周全的好习惯。
挫折历练坚强(1)
意志力训练
一位领袖,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并能够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带领自己的团队,勇敢地克服困难,最终为自己,也为组织迎来曙光。
作为一位总统,克林顿经历了比常人更多的失败。在总统任职早期不断遭到攻击,卫生健康议案的挫败,“白水事件”,共和党执掌国会,以及后来受到弹劾。但他始终没有丧失热情,批评家们骂他傻,恶意地攻击他,但他总能摆脱阴影,从容面对。他也许会出现暂时的迷茫,但他仍会坚持战斗。正如邱吉尔所说过的一句名言:“成功就是满怀热情地从失败走向失败。”美国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也曾说过,成就就是一连串的奋斗足迹。
只有少数人能够从经验中得知坚忍不拔精神的正确性。他们认为失败只是一时的,他们相信,凭着坚定的信念失败会转化为胜利。永不气馁、永远不向厄运低头也是耶鲁精神之一。看看耶鲁大学精英谱上记载的,曾经毕业于耶鲁的那些领袖精英们的生平就可以知道,那些功业彪炳千秋的领袖们,那些曾受世人瞩目的精英们都曾受过一连串的无情打击。只是他们最终都能坚持下来,一步步迈向成功。
◎无坚不摧的信念
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领袖要拥有坚定必胜的信心,坚信一定可以在逆境中渡过难关。在组织面临巨大挑战时,身为一位领袖,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并能够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带领自己的团队,勇敢地克服困难,最终为自己,也为组织迎来曙光,这才是沧海横流,大显英雄本色的时候。这样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信念是领袖所必须要具有的意志力。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但他在大学毕业后,却选择了边读书边创作的道路。
他苦苦奋斗了4年,却一篇作品也未发表。他不断反省,找寻其中的原因,后来,他发觉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的生活基础太差所致。不熟悉生活,远离人民大众的生活,又怎么能反映出社会深处的奥秘,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呢?找到失败的原因后,他毫不犹豫地来到高加索,参加了前线部队。4年的军旅生活,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后来,托尔斯泰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像《复活》、《安娜·卡列妮娜》、《战争与和平》等名著,特别是《战争与和平》,作品忠实地反映了俄国社会当时的生活情况,达到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轰动了世界文坛,也奠定了托尔斯泰在世界文坛中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的基础。
◎奇迹是执著者造就的
有这样一个寓言:
一天,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 ——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张结在半空中。它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地编织着,它的网织得精巧而规矩,呈八卦形张开,仿佛得到神的帮助。一个奇迹在这个执著者手中诞生,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在遇到困难与困难做顽强搏斗时,凭着其执著的精神,最终取得成功,此时你就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而已。重要的是,通过一次经历,使你拥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信心是一种精神状态,它是靠着调整你的内心,再接受无穷智能方法发展而成的。信心是使无穷智能的力量配合你明确目标的一种适应表现,信心是“成功”的发电机,也是将你的想法付诸实现的原动力。信心是成就奇迹的动力。
◎用“心语”鼓励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的故事各有各的不同,但一些成功学大师却从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相似点,那就是,这些伟大的人物都善于用一句睿智的心语来激励自己前进。
一生坎坷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最有名的一句名言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失败!”正是这句话,让贝多芬在26岁开始耳聋,晚年失聪的情况下还能创作出众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据说,在美国著名发明大王爱迪生去世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一定要成功!”原来,这位杰出的发明天才,在遇到挫折时,也是用同样的“心语”来鼓励自己的。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常常用“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以增强自己的信心。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永远一帆风顺的,就算是伟人也不可能一路鲜花,一路掌声。每个人都会经受或多或少的挫折与困苦。人在进退维谷难以抉择的迷惘时,是最容易消沉的,这时候,如果给自己一句鼓励的“心语”,很可能会由此改变一生的命运。
一个年轻人被判终生监禁,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想要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看守看出了他的想法,就找他坐下来谈谈。
看守问他说:“你在这个世界上最喜欢的人是谁呢?”
年轻人摇了摇头。
看守又问:“那么你最喜欢的事是什么?”
年轻人亦是摇了摇头。
看守接着问:“那么在你心里头,有没有一句你觉得最受鼓舞的话?”
年轻人依然摇摇头。
看守最后说:“你回去想想,在这20几年里难道就没有一句使你受鼓舞的话?等你想到了,再来告诉我。”
看守走后,年轻人翻来覆去地想了很久,搜索到半句,那是他在上中学时,一位美术老师对他说的。一次,当他将一幅恶作剧的乌鸦习作交给老师时,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笑笑说:“你画了些什么?不过色彩倒还很漂亮。”年轻人把这半句话告诉了看守,看守让他每天早晚念念这半句鼓励的话。
挫折历练坚强(2)
从此,这半句鼓励的话,唤醒了深藏在这位年轻人心中的进取的信念,最后他不但没有选择自杀,而且还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了一名出色的画家。只是半句激励的话,就改变了一个青年的人生,一个囚徒的命运。
这个故事绝非夸张,因为语言本身就具有左右潜意识的惊人力量,而潜意识的强大能量,又可以把被指令的所有事情变为现实。
成功的领袖不仅应该具有长远的目标,富有进取的精神,知道如何激发别人的热情,更应该具有坚强的毅力。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领袖们》中所讲,领袖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不在于他们希望怎样,而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干一番大事业,并为之时刻保持毅力。
◎如何战胜挫折与失败
挫折正如生命中的许多疼痛一样,其实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如果不把它当回事,它是不会很痛的。你觉得痛,那是因为你自以为伤口在痛,害怕伤口的痛。困难也是如此,当我们不再对它有所恐惧的时候,困难自然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恐惧就像是一个怕鬼的人,他一辈子也没见过鬼,他之所以怕鬼,其实只是他自己在吓自己。
只要我们放下恐惧,用希望和信念来取代恐惧,就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那些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善于思索,善于从错误中发现问题。耶鲁教育: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这样做:
1。告诉自己总会有办法
每年有几千家新公司获准成立,可是5年以后,只有一小部分仍然继续运营。那些半路退出的人会这么说:“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还是退出为妙。”
真正的关键在于他们遭遇障碍时,只想到失败,因此才会失败。
你如果认为困难无法解决,就会真的找不到出路。因此一定要拒绝“无能为力”的想法,告诉自己“总会有别的办法可以办到”。
2。先停下,然后再重新开始
我们时常钻进牛角尖而不知自拔,因而看不出新的解决方法。
当你遇到重大的难题时,不要马上放弃,先放下手边的工作换换气氛,当你回来重新面对原有的难题时,答案便会不请自来了。
观察好的一面,在重大的场合也很管用。有个年轻人曾经说过,当他失业而走投无路时,如何把注意力放在好的一面。他说:“我当时在一家信息报道公司工作。待遇虽然不怎么好,但以我的资历,还是可以的。那时经济不景气,公司不得不裁员。因此,对公司可有可无的员工就成为遣散的对象了。一天,我忽然接到解雇通知。接下来的几小时我真是万念俱灰。后来,我决定把它看成是外表不幸,其实万幸的事。我一直不太喜欢这个工作,要是一直留在那里,我的前途就不可能有进展了。所以,解雇正是找一个真正喜欢的工作的好机会。果然不久我便找到一个更称心的工作,而且待遇也比以前好。我因此发现被辞退这件事,确实是件好事。”
不论什么情况,你所见的正是你一直期望见到的事物。请你处处往“好”的一面想,这样就能顺利克服失败的打击。如果真能培养出观察入微的眼光,就会看到所有的事物都在往好的一面发展。
3。有必胜的信心
碰上新情况时,人们往往花过多的时间去设想最糟糕的结局——这等于在预演失败。据一项研究表明,头脑里的想象会按事情进行的实际情况,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就是当一个篮球运动员嘱咐自己“不要把球传给对手”时,他脑子里已经出现把球传给对手的映像,试想,这种心理状态又怎么会打好比赛呢?
一位著名的击剑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输给了一个与自己水平不分伯仲的对手。第二次相遇,由于上次失利阴影的影响,这名运动员又输掉了,尽管他并非技不如人。第三次比赛前,这名运动员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特意录制了一盘磁带,反复强调自己有实力战胜对手,每天他都要将这盘录音听上几遍,心理障碍消除了,他在第三次比赛中轻松击败对手。
我们总能听到在体育比赛中,弱队战胜强队,冷门不断,黑马迭出;在商战中,实力弱的公司战胜实力强劲的公司。在诸多因素之外,充满必胜的信心去迎接挑战,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4。屡败屡战
无论你做了多少准备,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当你进行新的尝试时,你可能犯错误,不管作家、运动员或是企业家,只要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都难免失败。但失败并非罪过,重要的是从中吸取教训。
因此,那些跌倒了爬起来,掸掸身上尘土再上场一拼的人,才会在生意场中获得成功。美国百货大王梅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于1882年生于波士顿,年轻时出过海,以后开了一家小杂货铺,卖些针线之类的小东西。铺子很快就倒闭了。一年后他另开了一家小杂货铺,仍以失败告终。
在淘金热席卷美国时,梅西在加利福尼亚开了个小饭馆,本以为供应淘金客膳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岂料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什么也买不起,这样一来,小铺又倒了。
回到马萨诸塞州之后,梅西满怀信心地干起了布匹服装生意,可是这一回他不只是倒闭,而简直是彻底破产,赔了个精光。
不死心的梅西又跑到新英格兰做布匹服装生意。这一回他时来运转了,他买卖做得很灵活,甚至把生意做到了大街上。头一天开张时账面上才收入11。08美元,而现在位于曼哈顿中心地区的梅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