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耶鲁领袖训练大讲义-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可以是固定习惯的做法。做法不同,结果也不同,当这些过程形成一套制度后,组织的能力和绩效也就产生。
◎影响执行力的工作方式与习惯
个人的执行力取决于其本人是否有良好的工作方式与习惯,是否熟练掌握管人与管事的相关管理工具,是否有正确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是否具有执行力的管理风格与性格特质等。
1。个性化的工作方式与习惯(如何管好自己的工作)
优秀的领袖不会像“奴隶”一样工作,而是更聪明、更灵活、更有效的工作,系统的、讲究方法的工作是把能力转化为结果和成就的关键。工作方法是个性化的。
2。时间与日程管理
领袖会围绕自己的主体业务编排月工作计划(日程)、周工作计划(日程)与日工作计划(日程);他们总是能很好的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并依自己的工作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安排工作日程:依“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急——不重要但较急——不重要也不急”进行排序,从而让真正重要的事情得到较好的处理。


怎样构建执行力(2)


3。授权与任务管理
明白什么事情必须自己处理,什么事情应交由下属去处理,而自己只负责跟踪监督;有效的管理者还有一个特征是从来都不会轻易帮下属“做事”,应该下属自己完成的(下属职责范围内的,经其本人思考和努力可以达成的工作)一定要让其自己完成。从而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处理自己的重要的事情,不至于因自己工作的延误而耽误其他工作,使整个部门陷入恶性循环。
4。抗干扰管理
能“善待”电话、手机、E…mail,能有效运用它们,但又不会让它们轻易干扰自己的工作,更不会成为它们的“奴隶”,特别是自己在开会、在写方案等时,不会让其干扰会场、打断思路。
5。会议与报告管理
善于利用会议与工作报告来布置工作、了解情况,并且从不开无效会议和看无效报告。开会前,能做好会前准备;开会时,能控制会议时间、进程、气氛,能得出结论: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由谁负责、什么时候完成;会后会进行跟踪或要求及时返馈问题与情况。领袖会要求所有报告与报表文件都应简洁明了(易看)、清楚准确(可信)、生动形象(易记)。
6。备忘录
随身携带一本轻便的备忘录,随时把看到、听到、想到、接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依轻重缓急编排到工作日程里面去,从而把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疏而不漏。
7。记忆系统
把自己的工作场所、文件资料、电子文件整理得井井有条,随时可以快速取出;能把自己的经验、灵感、心得随时写到活页文件夹中归类保存,随时提取参考。
8。助理或秘书的运用
能充分运用好自己的助手去进行工作跟踪、专案调查、工作稽查、搜集整理信息、传达信息指令、文件资料整理等。
9。检查清单
针对那些有重复性和规律性的工作设计一份份程序清单,到再次做这件事时,则拿出清单“按部就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如:出差时用品清单,招聘时注意事项清单,现场巡查时检查清单等。
所采取一切聪明有效办法的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与效果的同时,又能构建出组织的良好执行力,节省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处理“20%重要的事情”,从而把这些关键事务处理得更好。


怎样提升执行力(1)


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必须反思领袖的角色定位——领袖不仅仅制定策略,还应当具备相当的执行力。策略与执行力对于组织的成功缺一不可。同时,也要认识到策略是组织发展的指南,根据策略来制定执行方案:一方面,领袖制定策略时应考虑这是不是一个能够得到彻底执行的策略;另一方面,领袖需要用策略的眼光诠释执行。好的策略应与执行力相匹配。否则,再完美的策略也会死在没有执行力的领袖手中。
◎自动自发地执行
耶鲁大学的教学经验告诉人们,最好的执行者,都是自动自发的人,他们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这样的人的个人价值和自尊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来自他人。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凭一时冲动做事,也不是只为了长官的称赞,而是自动自发地、不断地追求完美。
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实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在心理上所反映出来的个体差异,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三个工人,请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位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500美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第三位工人在回答时,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说:“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礼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再次接受上帝的爱,心中便常为这份工作献上感恩。”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
在第三位工人的身上,你看不到丝毫抱怨和不耐烦的痕迹,相反,你会感觉到他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他充分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荣誉,同时,因为他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带给了他足够的荣誉。个人价值和自尊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来自他人。自入学开始,耶鲁大学就开始反复地在学生头脑中灌输这样的观念,希望能让学生学会自我奖励、自我肯定。
从耶鲁大学走出去的每一位学员,也会把这种观念带到你所在的组织中去,只有让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这样自动自发的念头,执行力才能在组织中更好地贯彻下去。
领袖要确实了解组织及成员,不能与现实脱节。因为领袖常常是靠着部属所提供的资料在做研判,而这些资料常会受限于提供者的理解与判断,让领袖无法得知真相,所以聪明的领袖会设法寻求信息管道的多元性,同时正视现实,不会只想听好消息或掩饰错误,这种务实的态度,是执行力的先决条件。
提升执行力,首先从有计划地执行开始。先设定明确的目标,并确定优先级,逐一执行,而不是贪心的推动太多的计划。重点不能太多,否则会分散焦点,届时一事无成。当然,领袖必须追踪计划的执行,并对做出成绩的员工论功行赏,让绩效与报酬的正比关系突显出来。同时,领袖也要建立经验传承的企业文化,优秀的领袖更会利用机会来激励员工,会透过强力的对话,让大家公开、坦诚,建立共识与承诺,并同为结果负担责任。
◎制定计划
耶鲁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计划性。执行任何任务都要制定计划,把各项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列出计划表,一一分配给部属来承担,自己看头看尾即可。把眼光放在部门未来的发展上,不断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计划。在计划的实施及检讨时,要预先掌握关键性问题,不能因琐碎的工作,而影响了应该做的重要工作。要清楚做好20%的重要工作,等于创造80%的业绩。因此要用80%的时间解决20%重要的工作,用20%的时间来处理琐事,我们应依这个原则来安排自己的日程。同时给下属安排工作要有明确的时间表,要有开始时间、完成时间以及阶段性进度。否则世界上永远都有完不成的任务。
◎提出方案
在安排或布置工作时,只提出任务或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提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可视工作或问题的性质、难易程度等由上司提出、由执行者自行提出或相关人员一起研讨提出。有歧义或自己想当然的认为下属已理解,后果是严重的。作为下属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上司希望你怎么做,然后以此为目标来把握做事的方向。这一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就开始埋头苦干,到头来力没少出,活没干少,但结果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要清楚悟透一件事,胜过草率做十件事,并且会事半功倍。所以,下属在行动之前一定要确认上司是不是这个意思;作为领袖也要确认,下属理解的是不是这么回事。得到确认之后再去执行会减少很多偏差。


怎样提升执行力(2)


◎做出承诺
首先下属是否明确目标(任务或问题)与进度要求;其次是能否完成任务并做出承诺或回馈。这种承诺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如果执行者给出的承诺是肯定的,那么执行者一定要兑现承诺,即使问题发生变化也应采取有效措施补救;如果是否定的应说明原因,提出建议或条件(增加资源、增加权力、提供协助与技术支持等),领袖权衡之后再给予满足或调整方案。
◎有效指挥
无论计划如何周到,如果不能有效地执行,仍然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为了使部属有共同的方向可以执行制定的计划,适当的指挥是有必要的。指挥部属,首先要考虑工作分配,要检测部属与工作的对应关系;也要考虑指挥的方式,语气不好或是目标不明确,都是不好的指挥。好的指挥可以激发部属的意愿,而且能够提升其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及时地协调包括内部上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共识协调,也包括与外部客户、关系单位、竞争对手之间的利益协调,任何一方协调不好都会影响执行计划的完成。最好的协调关系就是实现共赢。协调的目的就是营造一个和谐沟通、协作、配合的工作氛围。
◎有效控制
控制是必须的,控制就是追踪考核,确保目标达到、计划落实。虽然控制会令人不舒服,然而组织经营有其现实的一面,有些事情不及时控制,就会给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是,控制若是操之过急或控制力度不足,同样会产生反作用:控制过严会使部属口服心不服,控制不力工作纪律可能难以维持。最理想的控制,就是让部属通过目标管理方式实现自我控制。
最后,领袖与执行者及相关协作人员都必须强化三种意识:计划意识(执行计划)——进度意识(效率意识、进度控制与补救措施)——结果意识(效果达成意识)。不要不做计划与相关准备实施行动而使整个部门工作混乱;面对进度失控应及时补救调整,否则一个小问题就变成大问题;好的结果要总结经验与表扬执行者,坏的结果要即时纠正、要总结教训、要追究责任,不能让其成为习惯为他人效仿,而使问题不断复制与蔓延。


控制力——隐形的权力杠杆


控制力训练
在任何的组织里,过分的信任就意味着失控,这就要求领袖既要信任下属,又要进行控制。在组织成员利用目标自主管理之外,领袖适当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把信任与控制割裂开来,就无法将组织管理好。
◎善用控制力
领袖必须运用权力在组织中维持一定的规则与秩序,行使领导权力,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首先是控制能力,体现在领袖对过程的控制。好的结果来自于好的过程。每个重要环节都有量化的考评标准,通过这个标准来提升控制能力,假如你抓住了问题的过程和重要环节,也就等于有了好的结果;第二是合作能力;第三是团队的学习能力。人各有所长,领袖要学会怎样根据团队的需要用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最短的那块板”补齐。
控制能力非常重要,年轻的领袖一般来说都是有激情的,过程的口号喊得比较响亮,但业绩好坏才是考验管理者的重要指标。
控制力最难的是,要收放自如,既要在关键时刻向别人表明人的权威是不可侵犯的,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将权力分放出去。
◎为什么不能充分授权
亨利·明茨伯格说:“沉静的领袖不向下级授权。”
“授权”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生活的时代是授权的时代。关于授权的书,随便都可以在书店里找到一大箱。我们受到的“授权”的熏陶比我们孩童时代受到的谆谆教导还要多。但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你是不是一直在做着这样的事:信任员工却在公司里挂打卡钟。
不能充分授权,怎么办?是否一直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着你,使得你的控制力受到影响呢?
◎授权会使领袖失去对任务的控制吗
很多领袖对授权特别敏感,因为,他们怕一旦授权,会失去对任务的控制。一旦失控,后果很可能就无法预料了。
其实,这时候,领袖内心真正害怕的不是任务失去控制,而是有些突如其来的事不在其掌控范围之内,会使其感到恐慌。如果你真的是害怕任务由于失去控制而无法完成,你也依然有办法。但你不能把它作为你不授权的借口。只要你能够保持沟通与协调的顺畅,强化信息流通的效率与效果,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失控的可能性其实是很小的。同时,在安排任务的时候,你应该尽可能地把问题、目标、资源等向部属交代清楚,也有助于避免任务失控。另外,领袖和员工也很容易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产生分歧。由于你相信自己的经验,你甚至会强迫部属执行你的意见,致使部属不愿意对任务负责。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问题的关键不是方法,而是结果。一些具体的处理细节,你完全可以授权给自己的部属来全权处理;也许,在此过程中,你的下属能够创造出比你的经验更科学、更出色的解决办法呢!
◎过高强调自己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耶鲁告诫每一位学生,要及时控制住自大的情绪。由于你很能干,在很多时候你会产生“什么事情离了我都不行”的错觉。是的,也许你能够圆满地完成许多任务,但你得分身有术才行。其实,你的下属就是你手里拥有的最大的财富,他们帮你把产品卖掉,帮你和经销商讨价还价,帮你与消费者沟通……在具体的业务内容和常规工作程序方面,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具有比你还要丰富的经验。
有些领袖宁可自己辛苦,也不愿意把工作安排给部下。为什么呢?他们认为,教会部下怎么做,得花上好几个小时;而自己做的话,不到半小时就做好了——有那个闲工夫教他们,还不如自己做更爽快些。问题是,你想一直把所有的事情都拿来自己做吗?尽管现在你自己亲自动手可以做得比别人好,但是你如果能够教会你的员工,你会发现,其实别人也可以做得和你一样好,甚至更好。也许今天你要耽误几个小时来教他们干活,但以后他们会为你节省几十、几百个小时,让你有空做更多的更深入的思考,以促成你在事业上的更大发展。
◎授权会削弱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吗
这是许多领袖都非常害怕的事。如果把自己的权力授予别人的话,会不会因此影响自己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从而削弱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你能够让你的部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处理问题,你就能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将任务完成得更多、更快、更好,从而使自己的地位有机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或提升。你将得到一个更有效率的工作团队,并且能够把精力集中在那些值得你全心投入的事情上。事实上,授权往往会带来成功的机会。克林·鲍威尔将军告诉我们,作为一名领袖,他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有效的分工。“我对很多方面都放任不管。”他喜欢这样说。这给了部下很大的余地去自己做决策。
◎授权会降低灵活性吗
对于一件事而言,事必躬亲确实有利于掌握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可是,对于日理万机的领袖而言,毕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同时做几件事情。如果强迫自己面面俱到,就很有些勉为其难了。然而,通过授权把具体的工作分派出去,让自己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统辖全局,思路往往会更加灵活,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那些棘手的问题和突发性的事件。
◎授权会影响员工的正常工作吗
也许你会认为,员工们连现有的工作都做不好,怎么可能承担更大的责任呢?乍一听起来,你似乎是位体恤下情的好领袖,但不会有人感激你。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如果你的员工在工作能力上乏善可陈,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你的身上。你也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由于您的这种“体恤”,让公司养了一群永远也张不开翅膀的雏鹰?优秀员工的流失不是因为你的“体恤”,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不希望变成对工作满不在乎的懒人。他们和你一样渴望接受挑战、面对挑战、挑战成功。但是,如果你不授权的话,他们怎么有机会实现理想呢?
身为领袖,你既不能全权独揽,事必躬亲,也不能大权旁落,无所事事。所以,这就要求你要练就一身收放自如的本事。领袖的控制力也是融合用权、用人为一体的领导艺术。有人说,如果用人是领袖的最高艺术,那么善用控制力就是领袖所有领导行为的保证。你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必须不断地学习它并运用掌握它,从而提升自己的领袖气质。


施权要因地制宜


施权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要灵活而不是固定的,要多变而不是单一的;既要权衡轻重,又要随机应变地运用此道。
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作为高级经理人不能像业务员那样事事亲历亲为,而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就是培养下属共同成长,给自己机会,更要为下属的成长创造机会。孤家寡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部属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也是延伸自己智力和能力的载体,要赋予下属责、权、利,下属才会有做事的责任感和成就感,要清楚一个部门的人琢磨事,肯定胜过自己一个脑袋琢磨事。这样下属得到了激励,你自己又可以放开手脚做重要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切记成就下属,就是成就自己。
◎不同领导对象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
对直接下属可采用指挥的方式,可具体指派他们为完成某项任务而采取行动。
对间接的下属人员可采用指导的方式,可以对他们的行动给予一些参考性的指点和引导。
对左右的助理人员可以采用支派,像协助工作的秘书之类的人员,可以随时不拘支派他们去办一些事情。
对身边的参谋人员要采用商量的方式,在领袖要求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