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要意识到这是上天赋予自己特有的能力(个性)。尽快回忆起小时候自己最擅长的地方以及最开心的事情。说不定,那就是你的天职哦。
第二,专心致力于自己可以为之欢欣雀跃的事情。尝试“令人激动,能提起干劲的工作”就可以了。
“令人激动,能提起干劲的工作”,换句话说就是指自己喜欢的事情,能享受到乐趣的事情。在自己喜欢的事情,能享受到乐趣的事情上倾注全力的话,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一定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第51节:改变人生道路的思考方式(4)
我们经常说“爱好生巧匠”,集中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基本上都能顺利完成,并且还能随之增加自信。
50
放弃虚荣心
你在找工作的时候,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来选择职业和公司的呢?
恐怕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吧:
“选择行情好的行业。”
“无论如何都想在稳定的公司工作。”
“加班少、工资高的公司最好。”
当然,我不是绝对否定这种想法,可问题在于是否过于拘泥于此了呢?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你认为“那个行业目前是热门产业,将来必定大有发展空间”,然后就进入了该相关行业的公司。可是以此为基准所选择的公司会在你进入公司5年之后就预见到其以后的走向,“什么啊,怎么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啊”,因此而大感失望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了。
更何况,在这个动荡的年代,说不定哪天哪家大型企业就会突然遭遇倒闭,所以说今后无论发生什么应该都没什么可稀奇的了。尽管公司的事业目前进展得很顺利,谁又能保证几年后亦能如此呢?
被虚荣心或体面感所驱使而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职业,这种人将来必然会后悔。
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这样的人无法对那份工作产生兴趣。既然没有兴趣,也就不会有干劲;而提不起干劲,就永远无法取得成果,个人能力也得不到发挥。这种情况下,即使你不停地想“在工作上取得成功”,也一定是以“毫无进展”而告终。
因此在选择职业的时候,绝对不能被虚荣心、体面感以及丰厚的条件所迷惑。
说了这么多遍你可能认为很啰唆,但还是希望你能记住找到自己喜欢的并能为之欢欣雀跃的工作,这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是你喜欢的工作,就会激起你的无限热情,付出多少努力都不觉得苦,反而还会变得更积极。
换句话说,就是将你的积极的想法灌输到你的潜意识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成功的几率。
第52节:改变人生道路的思考方式(5)
51
罗列出你的优点
我说过,要想发现自己的天职,就要意识到自己特有的能力,并能为之努力奋斗是最好的。或许有的人已照此而行了,但结果他们还是不知道自己的天职为何。
那么,我推荐这样的人准备好纸笔,在上面列出自己的个性。事实上,当你将个性写在纸上后,多数情况下你就能明确自己的个性了。
首先,最好是写出自己性格方面的优点,如“喜欢与人交往”“凡事都不过于拘泥”“感情细腻,做事一丝不苟”等,根据分析你所列示的内容,有时就能明确自己的职业特质。
其次,列出自己擅长的地方,这可以追溯到孩提时代,如“在音乐方面有特长”“擅于写作文”“算数成绩出类拔萃”“体育方面无人能及”等,这都是推算出一个人职业的重要线索。
然后,列出自己到目前为止人生中最快乐的时间段,同样,这也可以追溯到孩提时代。曾经就有一个人听从了我的建议,回想起自己初中的时候,把一台收音机拆开又重组的事件十分快乐,于是从推销员成为了技术员,并取得了成功。
最后,列出自己热衷的事情,如:“高中的时候在所属的文艺部里很热衷于写文章,一写起文章来就觉得时间转眼而过。”既然热衷,就不觉得辛苦也不觉得厌烦,就可以重复多次去做,很有可能那就是你的天职。
分析你所列出的内容,想想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究竟什么样的工作与生存价值的创造(实现自我)有关联,应该比你记录在脑海里的内容明确得多吧。
52
潜意识的力量!T X TLE 。 !
倾注所有力量在自己喜欢的、乐于去做的事情上,就会发现自己特有的能力。尤为重要的就是保持积极的心态,那样的话就算工作不管有多繁重,也都能感受到其意义和价值。但是其中有些人往往是从事了别人看不起的工作或者看似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以后,才发现自己以前从未留意过的能力,那么就要抓住机会,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第53节:改变人生道路的思考方式(6)
C子小姐的情况正是如此。她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一家食品公司,但其实她更想去广告代理店从事广告稿撰写工作,只因为找工作不顺利,无奈之下才进了这家好不容易被录取的食品公司,而且偏偏被分到了开发部当助理。C子小姐的失落感自然可想而知,她也的确失望至极。
然而,真正开始这份工作以后,才发现它虽然不起眼,但却有不少意外的乐趣。在品尝前辈开发出的速食咖喱饭时,她灵敏的味觉就凸显出来了,因为她指出了香辛料里微妙的调和差异,对提高商品的口感与品质有很大的帮助,也就是说,她的舌头对提高该公司速食咖喱饭的美味度做出了很大贡献。
以此为契机,周围人都对她刮目相看,她自己也对工作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10年后的今天,已经升为主任的她,甚至被称为“超级品尝师”,她也在速食品业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价值。
“刚进公司的时候还想着‘人事部一定要把我分到广告部’,但却未能如愿,为此还对人事部怀恨在心。如今却觉得能被分到开发部实在是太好了。每当进行新产品企划的时候,我都感到很开心,觉得自己活得很有意义。这份工作正是我的天职。”C子小姐如是说道。
从她的例子来看,就算不能从事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要一味地失望。“所有灾难中都孕育着幸福的萌芽”,这是墨菲的一句话,或许有时你认为自己不够幸运,只能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但没准那就是你的天职呢。
53
有服务意识的人更容易成功
朋友W在东京杉并区经营一家炸猪排店,自开店以来的20年间,他没有提高过一次价格,不论是午餐还是晚餐,一份套餐都只卖500日元,因此客源不断。“价格这么便宜,不会亏本吗?”
这样想着的我忙向W询问情况,然而W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
“如你所说,确实赚不到什么钱,不过,我们全家都觉得能维持生计就行。而且我原本就不是为了赚钱才做生意的,能为客人提供好吃又便宜的料理,让客人吃得开心,我就觉得这店开得有意义。我觉得能让客人心满意足、露出笑脸就是我的天职。”
第54节:改变人生道路的思考方式(7)
W的这番话实在是令我心生佩服。他秉着为社会为客人服务的宗旨开了这家炸猪排店,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想要从事天职的时候,不能唯利是图,只考虑个人利益,而是要持有为他人、为社会、为未来着想的心态,考虑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
我曾认真考虑过“人为何生在这个世上,又为何要忙碌奔波”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为了进一步升华人性。也就是说,人被宇宙赋予了只属于每个人自己的使命,而使命的完成又关系到自己和他人的幸福。
要想在工作上取得成功,就要和欲望脱离开来,认真考虑“使命为何物”是很重要的,遵循使命开始行动的瞬间,成功的种子就开始慢慢发芽了。
哪怕是条件相同的经营者,怀着“只要自己的公司赚钱就行”的心态和怀着“这是上天赐予的使命,完成使命就能为众人的幸福做出贡献”的心态的人相比,其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54
具备自我牺牲意识
如果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话,最好尽量把目光转向可以对社有意义的工作。舍小我为大家,这种牺牲自我的精神就会被潜意识接收,从而引发积极的反应。例如,众所周知的松下幸之助等人,就是在推动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从而能够将公司发展壮大成如此的规模。
使松下先生意识到自己的使命的时间,是在世界经济恐慌余波尚未平息的昭和7年(1932年)。那一年春天,他和友人一同参拜某宗教团体的总部。那个宗教团体拥有很大的地盘,松下先生和友人在那里散步的时候无意中去了他们的木材加工厂。松下先生问道:“为什么宗教团体会有木材加工厂呢?”朋友回答说,这是他们打算用全国各地的信徒捐献的木材修建教主殿。当时正值经济萧条期,信徒还能捐献出堆积如山的木材,并自愿从事制材工作。松下幸之助想, 宗教能为人带来精神上的安宁从而使人获得幸福,是基于崇高使命的神圣事业。宗教的力量果然是伟大的。如此大的工程,都是依靠义务服务的信徒来建设,而且他们所需要的木材也全都是捐赠的,这太令他感慨了。
第55节:改变人生道路的思考方式(8)
他想把这种使人乐意尽全力工作的经营方式转移到自己所经营的事业上来。二者相比,宗教事业的特点在于开导有烦恼的人,令他们心安,是一种神圣的事业;而企业事业的特点在于:生产人们生活上的必需品,这当然也是神圣的事业。企业的工作是“无中生有、消除贫穷、创造财富”,是一种很现实的工作。俗语说,“穷病最苦”。消除贫穷,可以说是最有意义的工作。为此而付出辛劳,生产再生产,便是企业的事业。
想到这里,松下便有了灵感,他提出了著名的“自来水哲学”①。 生产者的使命就是要把生活物质增加到如自来水般的无限丰富。无论多么贵重的东西,只要把量增多,价格便会降低,人们使用了这种产品,生活也会变得轻松许多。
“依照真正的使命去经营,走向消除贫穷之路。”这样的想法就不会与获得成功以及自我实现相抵触了。
55
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或技能
我经常对年轻人说,不管什么都好,应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或者练就一门本领。
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掌握了一门专业知识或技术,即使在其他方面稍逊色于别人也不容易感到自卑;第二,掌握了一门专业知识或技术的话,总会有派上用场的一天。
在菲律宾的一个日本人经营的度假岛上工作的S就是这种情况。
S从小就特别向往南方群岛的生活,能在那里生活是他自学生时代就怀有的梦想。可现实同梦想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工业高等学校毕业后的他,在一家随处可见的电器商店从事修理工作。他感叹道:“照这样下去,这辈子都没法实现我的梦想了。”虽说如此,在知道墨菲法则以后,他便开始运用成像法。几年以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降临了。
一次他去菲律宾某座小岛上玩潜水,看见岛上的一位日本老板一直愁眉苦脸的,便主动搭话问老板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岛上旅馆的发电机出了故障,不过没人会修理,不知如何是好。S一听,这好办啊,就用了不到一小时的时间轻松搞定了那台发电机,他又问老板还有没有别的要修的电器,他一并修好。于是电话、空调、游艇的发动机等,都在他逗留岛上的时候被全部修好了。老板非常高兴。
第56节:改变人生道路的思考方式(9)
“像您这样的人才要是能一直留在岛上,就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我可以一直留在这个岛上吗?让我做什么工作都可以。”
S的愿望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不过倘若他对修理电器并不精通,恐怕达成愿望的机会也不会降临到他身上吧,所以,平日里不妨努力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或锤炼一门技术,这很可能成为你实现梦想的契机。
56
要能够认识自己
H是个很有名气的摄影师。刚开始,他是个自由摄影师,后来由于工作量太大,整日忙得不可开交,就招了几名助手。再加上周围人的建议,H又投资1000万日元成立了一家专业摄影株式会社。三年以后,就发展成了拥有数十名员工的公司。
不过,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员工人数的增多,H变得整日情绪不稳,心情烦躁。因为性格使然,H很难把工作放心地交给员工去完成,因而总是忙得连喘口气的时间也没有。最后,终因疲劳过度倒下,不得不长期住院休养。
可能你认为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不过我之所以在这里讲述它是想通过这个例子让我们得到一个教训:即使你目前的工作是你真正的使命,但还是有必要认清你自己是属于个人作战型还是集体作战型。就拿H的例子来说,很显然他属于个人作战型,擅长一个人单干。
并不是要强调孰好孰坏,只是像H那种凡事都要亲自参与才能心安的人,应该单枪匹马地作战,那样更利于他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完成工作,也不会消耗多余的精力。
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如有的人虽然在一些细节方面照顾不到,但很善于领导别人;还有的人只掌握了事物的某些要点就能让一切都运作得很顺利,那么很显然,这种人属于集体作战型。自幼体弱多病、必须依靠周围人的帮助的松下幸之助就是这样的典型。
你又是属于哪种类型呢?
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理解错了个人作战和集体作战的含义,从而搞错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57节:改变人生道路的思考方式(10)
顺便说一下,H出院以后,听从了我的建议,大幅度地降低了公司规模,他几乎又回到了当初自由自在的状态,自然感觉不到什么压力了。
57
斩断思想的束缚
我已经提过意识到自己的天职并去从事它的重要性,虽说如此,还是有必要重新审视,“这样一成不变的人生真的好吗?”
有时候只有当你暂时抛开现实情况,才有机会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或“天职”。可实际上有不少人都有过分拘泥于现状的趋势,“那样做的话会变成这样”,“这样做的话又会出现那样的可能”,“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凡事都要找一套理论出来,其结果就是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划算,最后还是放弃。
但是,人生总不能一直按照理论去展开,那样的人生岂不是没有丝毫乐趣?而“天职”“使命”往往是从你不按预期展开的人生中开始萌芽的。
因此,下定决心,斩断束缚着自己的东西吧!学历也好、收入也好、职位地位等一切都通通暂时抛开,把自己从所有的束缚当中解放出来,使自己再一次恢复到白纸的状态。
这样做能使你看到自己以前未曾看到过的东西,一些快要忘却的画面也被一点一点地想起;期望的事情也会逐渐清晰、明朗起来;脑海里甚至能描绘出自己以后的理想,还能发现令众人羡慕的生活方式。
我的朋友是一所一流大学的教授,身为教授的他辞职后到山梨县开始种植果园。他在大学教经济学,可后来慢慢觉得这样的生活过得很不自在,活得很不像自己,忍无可忍的他就此作出了决定。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所在的大学整日派阀斗争不断,就连教授们也会为了各自的声誉(研究成果)互相排挤。于是,他将自己的头脑清空,不去理会这些世俗纷争,在考虑如何活得更像自己的过程中,从名声、地位等局限于自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始对栽培水果这种“培育生命的工作”产生了兴趣。
从自我束缚中解脱出来的那一瞬间,可能就发挥出了你前所未有的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或潜在能力。
第58节:改变人生道路的思考方式(11)
58
坚定“我必成功”的信念
M生活在北海道一个贫穷的村庄,从小就是个无法管教的不良少年。高中上了不到三个月就退学了,无固定职业,且还整天打架勒索、惹是生非;少年鉴别所①也是几进几出,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好久。
一想到孩子的将来,M的母亲就觉得无地自容。于是她去找占卜师算命,占卜师给出的结果是:“您家的孩子已经走上歧途,恐怕这辈子都无药可救。”
母亲听后,情绪沮丧,考虑再三,她恳请占卜师:“我会带儿子再过来一次,就算是骗他也没关系,请你告诉他将来一定能取得很大成就。”
于是,占卜师就随口对少年M说:“你将来一定能成大器。去东京吧,去了东京就能当上某家公司的社长。不过,前提条件是你要打心底里相信它……”M听后大为激动,回去就开始向周围人宣布:“我要去东京创出一番事业给你们看!”
离开北海道,少年M踏上了开往东京的列车。20年后的今天,他果真成了社长,反倒让当初信口开河的占卜师吃惊不已。
后来,占卜师对衣锦还乡的M道出了真相,说自己当初说的全部是骗人的,M听后只是了然一笑,说:
“不是有‘占卜问卦,也灵也不灵’这么一说吗,所以你并没有骗我。你对我说只要真心相信就能当上社长,这句话我始终没有忘记过,也一直按照这句话去做了,后来就真的当上了社长。所以,母亲说的没错,你占卜的结果相当准确。”
类似的故事想必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详了,我在此只是想强调,不论你的学历如何,与成功与否无绝对关系。
就像墨菲说的,“你的人生会按照你脑海里描绘的那样展现出来”。成功的必备条件就是坚定个人信念。
反之,一旦信念动摇,即使你学历再高,成绩再优秀,最终也还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59
人不能甘于现状
我前面提到过,刚刚掌握墨菲法则的初学者,在为达成愿望做准备的时候,最好不要一下子就从最大的愿望开始,要从能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等身大的愿望开始。不过有一点还请大家注意,那就是希望你们不要在实现了一个愿望以后就心满意足,还要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才对。
第59节:改变人生道路的思考方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