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9节:成功领导的多种面孔
第七章成功领导的多种面孔
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只能解决与人相关的特定问题,都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在管人方面对人虌宽厚了,便约束不住,结果无法无天;对人太严格了,则万马齐喑,毫无生气,有一利必有一弊,不能两全。
——学会红脸白脸集一脸
成功领导需有多种面孔
领导们周旋于公司各部门之间,周旋于商场各公司之间,还要与来自各个方面的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果不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应付各种各样的人的办法,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在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回报的。
这就要求领导们能够像“千面观音”一样,具备不同的面孔来对付不同的人。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果抛开其中的讽刺、揶揄的意思不看,也自有其道理。试问,您若是对鬼也只说人话,它能听得懂吗?领导对于公司内部的成员,可以摆出多种面孔,每种面孔适应不同的场合。就如同京剧的脸谱一样,每种类型的脸谱代表一定的性格。当领导,不能让人一眼望去就知道是什么性格,不然岂不是很容易上当受骗?领导大可以看情况的需要,先选一张合适的脸谱戴在脸上,再向企业员工讲话。
这样,凭着领导当时是哪一种面孔,员工就知道领导在想些什么,要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而实际上,员工所观察出来的,却只是领导希望他们看到的,至于领导真正的深谋远虑,雄才大略则是不轻易让别人知道的。一句话,不能让人摸清底细。
领导可以摆出一张微笑的面孔,点头向大家说:“可以,很好”,不时地感谢一下员工。也可以说几句,“辛苦了,谢谢,谢谢!”以使大家工作起来更有劲头,更加高兴。然后,领导也可以再摆出一张严肃的面孔,用来指挥大局,共同奋斗。他(她)可以用一种无可置疑的口气向员工们讲“你去那里”,“让他来这里”,“就这么办”,“加一把力”,“马上就要成功了”,如此才会指挥有方,工作有条不紊,更有效率。
有时,领导又需要摆出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或者说:“不行!重来?”。或者说:“不能这么做!”然后再摆出慈善的面孔,对员工悉心教导,循循善诱,讲:“要吸取教训,”“对你的责骂实际上是对你的关心”,“你这样做有不对的地方”等等。
任何事情,通常都不能用“好”“坏”二字来下一个过于简单和绝对的结论。正如“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一样。
衡量一件事情做的正确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实践”。实践证明:在当时多摆几个面孔是对的,那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而确保所做的事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学会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摆什么样的面孔,摆在什么时间,完全要看当时的情况,要做的事情是灵活多变的。
有的领导坚持只用一副面孔,说什么“是就是,否就否”。这就将一切事物简单化了。这实际上是标准的形而上学。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每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就是这个道理。也有的领导,面孔千变万化,让人莫名其妙,一会是“好,很好”,一会是“差,很差”。弄得公司职员畏首畏尾,什么事情也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做,各种工作拖拖拉拉,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但归根结底,责任在于领导。该变时不变,不该变时乱变,这样什么事情都不能办好。
总而言之,面孔的摆放,不是一成不变的,又不是毫无根据来回乱变的,领导不能当毫无原则的“千面人”,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随机应变,使得面孔的摆放恰到好处,不愠不火。
中国古人讲:“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指“合乎实际情况,合乎道理”。变是一定要变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生活瞬息万变。想单凭一张面孔就能应付所有的场合,是痴人说梦。
领导会清醒冷静地认识自己所处的境地,由此选择应出现的面孔。摆出笑容,对属下赞扬和感谢固然很好,自己也落得轻松自在。但是也要看准时机,看准场合。
不必要感谢的时候,乱感谢既浪费自己的感情,又贬低自己感谢的价值,久而久之这种感谢在员工那里就变成了廉价的商品,等同于买大件商品时搭送的小礼物。该批评的时候,要以批评为主,不能变成只赞扬不批评,做事出了差错当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适当的批评一下是有积极意义的,如公司上下一团和气,干好干坏都差不多,就会严重损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满脸怒气的责骂固然重要,一脸慈祥的谆谆教诲也不能丢弃,软硬兼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没有人犯错误的时候,不要骂、不能骂、不必骂。有人犯错误的时候,要骂的有理有节。骂过分了,会激起民怨,此时可以单独召见,责问一下;可以小骂的,不要大骂;可以不骂的,不要去骂,换成教育、引导,让犯错误的人自己去为所犯的错误内疚、自责,这比外部的责惩更有效果。他(她)以后就会自己注意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并加倍地努力。
某大公司的总经理,因一桩大生意赔了本,使公司蒙受了重大的损失。这个总经理深知罪责很大,于是向董事会递交了辞呈。但董事会并没有批准他的辞呈。董事长握住了总经理的手,深情地说:“我们已为你的学习交了这么多的学费,不希望你就这样走了,学了不要白学。”总经理立刻被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为了挽回自己的过失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果然,在以后的工作中,总经理发奋图强,拼命苦干,为公司赚取了一笔又一笔的巨额利润,这就是董事长适当地换了一副正确的面孔,让总经理感恩戴德。
第50节:学会红脸白脸集一脸
设想一下,如果董事长当时大发脾气,一脚将总经理踢出门去,换一个新手从头干起,那么今天这个公司未必会有那么好的业绩,企业股东也不能获那么多红利了。
可见,各种面孔的使用都很重要,关键是看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哪一种适合的面孔。决不是用与不用的关系,而是用的多,用的少的区别。
作为领导,亲自指挥也罢,赞扬鼓励也罢,指责批评也罢,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时机正确,方能取得决定性的效果。领导可以变,万变不离其宗;需要变,相机而动;变得好,能让员工赶上领导的步伐,见效果,出成绩。
学会红脸白脸集一脸
在京剧里,演员面部化装,以各种人物不同,在脸上涂有特定的谱式和色彩以寓褒贬。其中红色表示忠勇,黑色表示刚烈,白色表示奸诈。不同的脸谱显示了不同的角色特征。关系学中红白脸相间借用京剧脸谱的名称,但它要比京剧中简单化的脸谱复杂得多。
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只能解决与人相关的特定问题,都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对人太宽厚了,便约束不住,结果无法无天;对人太严格了,则万马齐喑,毫无生气,有一利必有一弊,不能两全。
高明的企业领导深谙此理,为避此弊,莫不运用红白脸相间之策。有时两人连档唱双簧,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有更高明者,可像高明的演员,根据角色需要变换脸谱。
会单打独唱红白脸相间术的高手要算清朝的乾隆皇帝了。乾隆,靠着人才济济的智力优势,靠着康熙、雍正给他奠定的丰厚基业,也靠着他本人红白脸相间的韬略雄才,做起了中国历史上福气最好的大皇帝。他在位61年。他晚年写诗自诩的是“十全大武功”,用汉、满、蒙、回四体文字把《十全记》镌刻在避暑山庄里乐滋滋地自我品尝,这些还不够,后来干脆称自己是“十全老人”。
上述只是他的武功。他的文治也是两手齐备,红白脸间有。他会唱红脸,对知识分子采用怀柔政策。他规定见了大学士,皇族的老老少少们都要行半跪礼,称“老先生”。如果这位大学士还兼着“师傅”,就称之为“老师”,自称“门生”或“晚生”,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乾隆对这些知识分子真是恩爱有加,他甚至亲笔谕旨:“儒林是史传所必须写入的,只要是经明学粹的学者,就不必拘泥于他的品级。像顾栋高这一类人,切不可使他们淹没无闻呵!”遵皇帝旨意,史馆里特设《儒林传》名目,来专门编写大知识分子的学术生平。平时,乾隆对上送的奏章,凡见到鄙视“书生”、“书气”的议论总是要予以批驳,说:“修己治人之道,备载于书,因此,‘书气’二字,尤可宝贵,没有书气,就成了市井俗气。”而且还说:“我自己就天天读书论道,因此,也不过书生!”为笼络读书人,竟达到如此境地,红脸唱得似乎前无古人。
乾隆之所以如此做,全是出于维护他们的皇权至上、族权至上、朝廷至上的目的,是要保持“大清”永不“变色”。谁要是在这方面稍有越轨,红脸马上转换成白脸,满脸堆笑换成杀气腾腾。管你是有意无意,或是或非,都立即被逮捕入狱,轻者“重谴”或“革职”,重者“立斩”或“立绞”,甚至处死后要“弃市”、“寸磔”,已死的也得开棺戮尸,连朋友、族人也统统跟着倒霉。
乾隆在位期间,大兴文字狱,有案可查的竟有70余次,远远超过他的先辈们,这也是空前绝后的。
内阁学士胡中藻,写过一本《坚磨生诗钞》,乾隆皇帝久候等人告发,无奈无人告发,自己索性上阵“御驾亲征”,道:“‘一把心肠论浊清’,加‘浊’字于国号之上,是何肺腑!”又说:“至若‘老佛如今无病病,朝门闻说不开开’之句,尤为奇诞!我每天听政召见臣下,何乃‘朝门不开’之语!”还指出:“所出试题,有‘乾三爻不像龙’……乾隆乃是我的年号,‘隆’与‘龙’同音,其诋毁之意可见!”对于“南斗送我南,北斗送我北,南北斗中间,不能一束阔”一诗,他又说:“南北分提,一再反复,是什么意思?”于是,下诏弃市,族人年16以上者全斩,胡中藻的老师鄂尔泰的灵牌也被撤出“贤良祠”,鄂氏之子、巡抚鄂昌,因曾与胡唱和,也令其自尽,这仅是文字狱中的一件。
乾隆这一手也够厉害的了,只搞得文人学士人人自危,处处小心,几篇游戏謳章,几句赏花吟月之词,一不小心,也往往弄出个莫须有的罪名,乾隆就是使用这样无情的白脸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圆融处事,变脸功夫
“变脸如翻书”也是一种圆融的处理姿态,否则不易和人相处。
有一些做大生意的成功者,深深地领会“变脸”的功夫。
比如有人在他办公室的会客室等他,隐约听到他在电话里怒声和别人争吵,也许心想,来得真不是时候!过了一会儿,他出来了,竟然满脸笑容,看不出任何刚刚和人争吵的痕迹。坐了不到半盏茶功夫,有员工进来问他事情,他立刻摆上一张严肃的面孔,连声调都充满了权威。离开他的办公室,想想看,他用笑脸接待客人,当客人离开后,他会换上哪一张脸?而他用来接待客人的笑脸是真的笑脸吗,还是根本是皮笑肉不笑的笑脸?
不管如何,变脸功夫有其必要性。试想,如果他用刚刚和人吵架的怒脸来接待客人,话说得下去吗?没弄好,客人也要和他吵架哩!而他若老是和颜悦色,恐怕员工也会失去对他的敬畏吧!
从世俗来看,这种“变脸如翻书”有点让人觉得不可捉摸,缺乏一种真诚;但从现实来看,随环境的变化而翻脸,不也是一种圆融的处世姿态吗?在复杂的社会里,若无变脸的功夫,怎能同时与许多不同的人相处呢?
第51节:圆融处事,变脸功夫
总的来说,拥有变脸的功夫,在社会生活里有如下的好处。
1.避免别人误会你的情绪,造成人际的反效果。例如,若把刚刚跟人吵架的怒容拿来面对客户,客户如果不了解,会误认为你对他的来访不耐烦,你若无合理的解释,恐怕对方会拂袖告辞了!同样,在不该严肃的场合严肃,在不该轻松的地方轻松,也都不是正确的做法,因为这会让别人误解你。
2.隐藏自己的私密。你的情绪如果老是写在脸上,喜怒毫无掩饰,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有心人只要用话一套,你就有可能把事情来龙去脉说出来,这是比较犯忌的。这种人说好听是率直如赤子,说难听一点是对情绪秘密缺乏把关力,将给别人“办事不牢靠”的印象。
具有变脸功夫固然重要,但要学到这功夫并不容易。因为喜怒哀乐这些情绪都是难以掩饰的,有些人可以做到该哭就哭,欲怒则怒的地步,这种变脸的功夫可说已出神入化。
如果你做不到,能做到以下的程度也就可以了:随时能从哭脸、怒脸转变成笑脸,以笑脸来面对外面的世界。
要了解,无论你有多哀伤、多愤怒,除非你的至亲好友,否则不会有人对你的喜怒哀乐有兴趣,并进一步表示关怀,更不可能倾听你的哀伤或是愤怒。你若不知此点,不但会造成极大的压力,也会留给对方极坏的印象,对方会下意识地看轻你。
批评、奖励缺一不可
作为一个领导,要掌握苛责和感情输入的良好运用。苛责过分,下属认为你不近人情,缺乏理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消极怠工,不愿干出成绩;感情输入过分,会使我显得比较软弱,缺乏应有的威慑力,下属也会对你的命令或批示执行不力,甚至是置若罔闻。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个尺度呢?
1.要记住赞扬是必要而且有效的。哪怕是下属只是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也不要忘记对他表示你的赞扬和认可;
2.要成为言出必行,言而有信的领导,这样的领导者更容易产生威慑力。制定的规章制度,一经形成并得到下属的认可就应产生效力,无论是谁,都该按制度办事。当然,你自己应当首先遵守;
3.赞扬要简短,不要说起来不停,那样就会失去赞扬的应有作用;
4.某些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就尽量自己去完成,不要总是麻烦你的下属;
5.地位和交流同等重要,整天板着面孔并不能增加你的领导魅力;
6.给下属以惊喜。你可以在大家都想不到的时刻请大家吃顿饭,为某个下属开个生日聚会,甚至以私人身份突然敲开下属的家门。但注意这些行动不要过多过滥,否则下属会以为你这是在刻意收买人心;
7.不要以为自己是全知全能的,你可以从下属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8.工作之余,下属们难免会聊上几句,谈论一会儿大家关心的问题,你也可以参加,但不要忘记你是领导者,这样的“小型座谈会”应该由你首先决定在恰当的时候结束;
9.不要因为两次类似的失误而完全否定个别下属的能力,大家都有过犯错误的经历,而且相同的错误并非不会再犯第二次。时机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把任务交给他一个人去完成,这样他会更加谨慎小心地完成这项他认为来之不易的工作。
你交给下属去完成的工作非常多,你也不可能有精力一一过问,所以其完成的结果往往并不能与你预想的相一致,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只是一味地对下属大加责难。只要事有所成而没有搞砸,那么你就有必要进行赞赏。
基恩是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证券公司的经理。他虽很年轻,但他的经营业绩却比许多在证券业发展多年的经营人还要好,而且他的下属们也个个精明强干,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业务。基恩的工作就是统筹调配,搞好整个公司的宏观把握。许多公司都想从他身边挖走他的助手,但没有人成功过,他们好像粘在一起似的,是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的团体。
那么,是不是他和他的助手都比别的从事证券业的人更有能力呢?从基恩自己的叙述中我们即可尽知详情:
“许多人都以为我们的公司职员个个都非常出色,其实这犯了一个大错误。在很多时候,这些愣头愣脑的家伙都把交给他们的工作弄得一团糟,搞得客户对他们甚为不满,我就得放下手中的活计为他们填补这个漏洞。有时我就想,我这是干什么呢,简直是费力不讨好,我甚至想解雇他们,但最终我忍住了自己的脾气。不要以为我会因此饶恕他们,我会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甚至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但是我仍旧会把工作交给他们去做,而且对象仍是他们所得罪的老客户。自己惹下的祸事得由自己来搞定,否则就可以退出,我不会阻拦的。我会在自己认为恰当的时候把我的夸奖毫不吝惜地分给他们。至于物质奖励,我也擅长,我让他们自己选择应该获得物质奖励的人,而他们的选举结果也往往与我想象大致合拍。我不以为自己做得很出色,应该说我也许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我相信一分辛劳,一分收获的古训,而我的下属们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该强硬的时候必须强硬,该温情的时候也必须温情。下属的潜能究竟有多少,有时连他自己也弄不清,而能够使其尽情发挥的原动力就是你的工作方法(正确而有效的方法)。使其感到尊严的存在却又承认你的领导地位,同时让他明白工作不单是为他个人,也是为了整个集体,这样就能使下属更好地努力工作。
如果有一天你一觉醒来,觉得自己情绪非常糟,连你平常很爱护的妻子和孩子都看不顺眼,总要和他们发一顿脾气,那么你一定要不停地提醒自己,切莫发火。如果有可能,你可以找自己最亲近的人倾诉一番,或者找个机会把心头郁积的火气发泄一下(比如在一个空旷无人的地方大喊大叫一番)。千万别带着这种郁闷烦躁的情绪去工作,否则你的下属将会遭殃,他们也会因此而丧失对你的信心。因为你连起码的自控能力都没有,就更不用说成为优秀的管理者了。
第52节:糊涂老板最精明
心情烦躁甚至坐立不安是繁重劳动的负效应,这是很正常的,你不要因此而以为自己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人。遇到这种情形,最重要的是你要先设法使自己平静下来,而后才能考虑其他事情。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