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无间行者里同样是天台的戏份,没有那股宁静唯美浪漫,只有暴躁浅显,以及一句接着一句的fuck,cunt爆粗口。
据统计,光是fuck就在片中出现了237次,cunt(妈的)出现了22次。
欧美观众看的觉得很带劲,华语圈观众看的却觉得很尴尬,实在是太糙了。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第两百二十三章 美玉与石头()
如果要用两件物品分别比喻《无间道》和《无间行者》的话,《无间道》是一块用心雕琢的、精美的玉,《无间行者》是一块不加修饰、浑然天成的石头。
《无间道》弱化了暴力场面,着重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情节张力。而《无间行者》恰恰相反,它将暴力场面、粗口的对话都赤裸裸的展现给观众,没有丝毫的顾忌,大量的“过招”让观众看的心惊肉跳,给人酣畅淋漓之感。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国,它带着内敛、含蓄、礼貌等标签走到了现在。《无间道》是一部中国电影,它的文艺和深意以及影片中浓厚的佛教禅理都是受到了中国这个大背景的文化影响。
《无间行者》却带着标准的美国标签映入我们眼帘,它果决干练,逼仄的小巷、繁华的街道、粗鲁的对白,一切都彰显着美国的时尚色彩。由于两国文化底蕴的不同造就了两部不同风格的影片。
而这是乔峰在盗用好莱坞电影的时候一直都非常注意的,也是必须注意的。
要想在好莱坞在欧美有市场,那影片的主旨核心价值观必须要符合欧美人的价值观,否则就会像无间道与无间行者一样,前者只能在华语圈大放光芒,后者也同样只能在欧美市场大行其道。
所以,乔峰一定要把大框架,主题框住,不能给杜祺峰太多自然发挥,往里边添加太多属于杜氏风格的东西,起码框架核心不行。
细节方面倒是可以由杜祺峰做的精致一点,细腻一点。
这就是个选择题,要么中西坚固,要么只能二选一,如果对准欧美市场那就偏向欧美价值观,如果对准华语圈,那就偏向华语圈的价值观。
这部致命武器无疑是要偏向欧美的,因为这部片子在看惯了好莱坞影片的乔峰看来都不怎么看得进去,不怎么喜欢看,更别说这时候的香港,东南亚观众了。
关于主演人选,乔峰决定用李联杰。
自从拍了功夫小子闯情关后,李联杰又是好久没有拍戏了,不过这也是乔峰对杰哥的要求比较高。
因为李联杰和程龙不一样,程龙在成名之前已经跑龙套,当龙虎武师,以及烂片拍了一大堆了,演技怎么也磨练出来一些了。
杰哥却是第一部少林寺就让他一战成名,接着第二部,第三部片子都是很高的票房。虽然票房够高,名气够大,可基础却不如程龙那么足。
所以,在拍完功夫小子闯情关后乔峰让李联杰又回无线训练班学习表演去了。
作为功夫明星,演技虽然不是太重要,但演技的高低却是能走到什么高度的关键。
如果没有演技,那高度再高也高不到哪去。
木桶理论就是这样,限制装多少水的不是你的长处而是你的短板,对于功夫明星来说,演技就是这个短板。
对于乔峰让继续学习表演的要求,因为有之前的例子在,所以李联杰没有多少抵触的就同意了。
现在,到了实践的时候了。
之所以选择李联杰,一来是乔峰觉得功夫明星还是最容易打进好莱坞的,前世的程龙,李联杰,杨子琼就证明了这一点。
二来则是因为李联杰和致命诱惑这个系列电影有着挺深的渊源的。
当然是在原时空里。
那时候是李联杰在香港,在东南亚华语圈里功成名就之后,准备和程龙一样打入好莱坞。
他在美国接拍的第一部片子就是致命武器系列电影的第四部。
在这部片子上,李联杰可以说受了很大的侮辱,当时李联杰因为初到美国,人生地不熟,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一次次应邀参加试镜,一次次铩羽而归。
然后一天里致命诱惑4的导演理查德·唐纳找上门来提出100万美元让他出演一个角色。
一百万美元,那是远远低于李联杰的身价的,因为那时候在香港李联杰的身价已经是一部片子一千多万,甚至更高更高的片酬了。
可是李联杰为了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还是同意了。
当李连杰同意下来后,没想到对方竟然说道:“我改变主意了,70万美元。”
虽然这有些令人气愤,李联杰还是微笑着同意了。
岂料对方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得寸进尺的又说:“我觉得50万美元是最恰当的价格,能接受吗?”
接连的变故,让旁边的人都怒不可遏,但李连杰还是一脸平静地说:“行,这个价格可以。”
本来就远低于自己的片酬,结果还被砍了一半,而且是在每次谈好之后一次次的降价,这无异于羞辱。
但李联杰同意了,然后他抓住了这次机会一下打进了好莱坞,在此之后在好莱坞接拍的片子直接就是男主角。
而致命武器4里的出场十分钟不到的戏份,也是李联杰从影以后的唯一一部配角,除此之外李联杰从开始当演员演电影起就是绝对的主角。
当然,在年纪大了之后友情客串,或者还人情演的那些配角不能算。
因为那时候电影对于李联杰已经不是事业,而是爱好,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了。
杰哥正当年的唯一一个反派,还是配角就是交代给致命武器了,而且还被一再当面近乎羞辱的削减片酬,虽然为了打入好莱坞,杰哥笑着接了这部片子,但作为杰哥迷弟的乔峰可是一直对此耿耿于怀的。
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要拿出致命武器来拍,那说成什么,这男主角都要选杰哥,虽然除了乔峰没人知道为什么,但乔峰觉得隔空也得为杰哥出了这口气才行。
让梅尔吉布森滚他奶奶的蛋,反正澳洲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还因为涉嫌种族歧视,破口大骂犹太人被好莱坞众多明星传媒抵制封杀。
既然这样也就别糟蹋这么一个能赚钱的系列了,至于羞辱过杰哥的理查德·唐纳更是哪儿凉快滚哪儿哪儿呆去。
这家伙虽然早在七十年代就因为拍摄超人成名了,但在那之后好多年里都没有好的作品,直到后来执导致命武器系列影片才再次火了,成了好莱坞重量级导演。
现在乔峰抢先把致命武器给拍了,弄不好这家伙直接就销声匿迹于影坛了,就算没有销声匿迹恐怕没有好的运气的话也不可能成为好莱坞重量级导演了。
不过,活该,让孙子羞辱杰哥。
第两百二十四章 院线的争夺()
乔峰这边准备找杜祺峰当导演拍摄致命武器,结果没等他找上门呢,王京就替杜祺峰当说客,来问乔峰能不能收留一下杜祺峰。
乔峰很纳闷,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瞌睡的时候就有人送枕头吗?
经过王京一解释,乔峰方才明白,原来就在王京找来的这天上午,邵谊夫正式作出决定今年将邵氏的电影制作规模从去年的基础上再削减一半。
邵氏从去年开始就陆续减少了拍片的投入,片子也减少了三分之一,今年再削减一半几乎等于是今年一年的产量不足前年的三分之一了。
这对于香港电影的巨头邵氏来说,跟公司要关闭也没什么区别了。
而确实也差不多就要关闭了,因为片子投入的大幅度减少,邵氏的员工很多人都会没有工作可以干。
所以,邵谊夫给出解决办法,邵氏旗下多数员工要么并入无线,要么解除合同遣散。
乔峰之所以没有收到消息是因为邵谊夫的决定还没有正式下发,但是像杜祺峰在无线电视台的级别怎么也是做到监制了,还是有渠道最先知道这样的消息的。
然后,杜祺峰这人在80年就想往大荧幕奔的,只是因为碧水寒山夺命金票房太差扑的太惨,自觉实力不足,才又重新窝回无线在电视剧里磨练自己的导演能力的,以期有朝一日可以重新杀回电影圈大荧幕的。
可是,邵谊夫却宣布要大幅度削减电影制作,虽说邵谊夫说要并没有完全停止制作,邵氏的牌子还在香港电影圈竖立着,但本就江河日下的邵氏,在大幅度削减电影制作后,已经不是原来的邵氏,也不能够成为杜祺峰梦想的寄托之所了。
那杜祺峰觉得自己就没必要留在无线了,反正也不可能从无线跨到邵氏去了。
于是乎,他拜托了王京,想要跟着王京混,给王京当两年的副导演积累一下。
杜祺峰是王京老子王天霖的得意弟子,算是王京的师兄的,他求上了门,王京自然不能拒绝。可是对于杜祺峰想要给王京当副导演这事儿,王天霖首先就不干,觉得自己的徒弟当副导演屈才了。
没办法,王京只好求到了乔峰这里,想看看乔峰能不能给个机会,提携一下。
好吧,还真是瞌睡的时候有人就送枕头过来了。
乔峰一副兄弟很给你面子的样儿答应帮王京的忙,感动的王京不要不要的,可实际上乔峰的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不过,杜祺峰这时候已经不是乔峰关注的重点了,送上门的导演随手就交给了钟楚玉去商谈合约的事情,之后电影的剧本,演员的选定什么的,都交给钟楚玉去谈,去管。
乔峰自己则把注意力放在了邵氏院线上边。
因为就在邵氏爆出要削减一半投入和电影产出后,另一个更加劲爆的消息也传开了。在邵氏大规模减产的情况下,邵氏院线亏损严重无以为继,邵谊夫即将出售邵氏院线。
消息来源据说是从邵氏高层传出的,但实际上这个消息并不准确。因为邵谊夫其实并不想出售邵氏院线,他心里的理想方式是租赁出去,邵谊夫的电影梦还没有熄灭,还想着有朝一日能重新杀回电影圈呢。
但消息准不准确不重要,重要的是原本邵氏,嘉禾,金公主三家主流院线三足鼎立的局面要被打破了,一家涉及到二十多家戏院的大院线可能要易主了。
为什么真正在电影圈算是三足鼎立的是嘉禾,邵氏和金公主加新艺城,而不是其他的什么电影公司呢,那是因为嘉禾,邵氏,金公主人家三家是渠道商,电影公司则是内容提供商。
人家三家把握的是电影投放的终端,要没有这三家院线的首肯放映,你就算电影拍出花了,也不过就是只能放在仓库里吃灰罢了。
无论放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渠道商永远都是最牛的,只有内容提供商求着渠道商的,没有渠道商求着内容提供商的。
内容提供商再牛也不过就是和渠道商平等对话罢了,就像乔峰一样。
就如同金公主当年初成立,没有片源,但人家只是取消了包底制度就能吸引来一大批独立制片公司上赶着把片子拿到金公主放映,而金公主没有片源都还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现在,竟然有一家大型院线,老牌院线可能要转手了,这个消息震惊了电影圈,也让有能力吃下院线的人如同闻到了腥味的鱼一样扑向了邵氏。
最有能力吃下邵氏院线的,无疑就是电影圈势力最大的几家,比如嘉禾,比如金公主,比如德宝公司。
嘉禾,金公主那是邵氏的死敌,和邵氏斗了多年,邵谊夫是绝不可能把院线转让给这两家的。
剩下的就是德宝,完了还有握有安乐院线的江家兄弟。
但安乐院线是主营西片的,就是买了西片的版权拿回香港放映,因为西片在这时候的香港并不是太强势,所以江家手里的那有着几家戏院的安乐院线就差不多足够用了,再多邵氏的这二十几家戏院,最后能凭借西片赚到手里的钱也不会多出太多,所以江家兄弟对拿下邵氏院线的意愿并不是太强烈。
基本属于能拿下最好,拿不下也无所谓的态度,所以江家兄弟也可以忽略掉。
剩下的就只有执掌德宝公司的潘迪生了。
前不久刚刚有一部德宝制作的电影在金公主院线下画。
电影叫智勇三宝,是由午马执导,吴耀汉,叶德娴等人主演的,这部片子是神勇双响炮的系列影片,因为前两部神勇双响炮和双龙出海的好口碑,这部片子从没上映前就被德宝,被潘迪生相当的看好。
然后,电影上映后也确实没有让观众失望,让德宝公司失望,三月九号上映,到三月二十七号下画,一共十八天拿到了一千七百万的票房,相当的不错了。
但是潘迪生却不满意,甚至很生气。
因为在他看来,这部智勇三宝应该能拿到更高,比如超过两千万票房的。
可是就是新艺城是金公主的子公司,是亲儿子,德宝院线却是合作伙伴,连干儿子都算不上,所以金公主把最好的春节档留给了新艺城的恭喜发财,而把不好的春节档后的三月份留给了德宝,留给了智勇三宝。
这才导致德宝出品的智勇三宝只拿下了一千七百多万票房,而不是更高的两千多万的票房。
通过这次的事情,潘迪生深刻认识到掌握渠道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当邵氏爆出要出售院线的消息后,潘迪生第一时间就找上了邵谊夫。
第两百二十五章 一亿三千万的大手笔()
“邵先生,二十六家戏院我出一个亿。“潘迪生目光灼灼的坐在邵谊夫的办公室里说。
“呵呵。“邵谊夫轻笑两声,然后脸色一正冷声到:“潘先生是来趁火打劫的吗?“
潘迪生做出不好意思的样子笑道:“六叔要是觉得价格不合适,我们可以再谈的。“
“谈吗?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了吧,潘先生出价这么没有诚意,谈下去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不谈。“邵谊夫淡淡的说道。
“六叔何出此言,如果没有诚意我哪儿敢冒昧来打扰六叔呢,布满六叔说,对于这院线小侄儿是非常迫切的。“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在邵谊夫这个老前辈面前潘迪生是有一说一,他真的是受够了被别人院线钳制的苦了。
“一亿三千万,六叔,这是小侄儿能出的最高价了。“在邵谊夫表达了对价格的不满后,潘迪生咬了咬牙报出了自己能报出的最高价。
一亿三千万,就算是名牌潘这时候事业扩展的很大,很有钱了,但也不是他能随便就拿出来的,当然这钱潘迪生肯定出的起,他的身家绝对不止这一个多亿,但他的身家再多,也只是身家,是固定资产多,像代理的各种名牌专卖店,专柜之类的,还有那些价格不菲的货物。
但要算他的流动资金的话,那可就没有多少了,。连之前他报价的一个亿他都拿不出来,还需要去抵押贷款,更别说骤然增加三千万了。
这也是他一开始出价一个亿的原因,因为再多对于他来说真的很有压力了。
可为了以后不再受制于人,不再感受都被人钳制的无奈,潘迪生还是狠了狠心咬了咬牙把价格提高到了自己能出的起的最高价。
而且潘迪生认为一亿三千万绝对能打动得了邵谊夫了。
因为邵氏院线虽然有二十六家戏院,但这二十六家戏院却也有大小,地段好坏的不同的。
那几家龙头戏院自然价格要高许多,每家没有一两千万是不好拿下来的,但剩余的那些中小型院线可就值不了太多钱了。
特别邵氏院线里边的设施都挺老旧了,有的甚至是二十多年前的东西了,一亿三千万绝对能买的下邵氏院线。
但面对信心满满的潘迪生,邵谊夫却笑着摇头了摇头。
竟然拒绝了。
潘迪生傻眼了,这什么情况,怎么和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什么鬼啊这是?
难道是自己打开的方式不对吗?
“六叔,一亿三千万难道还不够吗?“潘迪生脸色不好的问。
邵谊夫点点头却没说话。
一亿三千万都不够,这是狮子大开口啊,潘迪生心中狂骂。
可心中对院线的渴望却让他舍不得告辞离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还不定什么时候能遇上这样的好事情呢。
因为虽然有钱可以自己买设备,建院线,但等建起来肯定要不短的时间,而且新建院线想要达到邵氏院线这样的规模,那话费的钱肯定要超过这一亿三千万许多的。
要是在去年中英谈判没有结果之前建院线的话还能少花许多许多的钱,谁让那时候的地价,房价都是历史最低,是白菜价呢。
可话说回来了,那时候香港的前途不明,傻子才会那时候买地盖房建立院线呢。
虽然,听说乔峰因为买楼置地大赚了一笔,但潘迪生认为那样的赌博是做生意的大忌,是不可取的。
话说回来,既然错过了之前的大好机会,那面前的这个机会可就不能再错过了。
否则,自己的德宝还不定要被金公主给坑多少回,少赚多少钱呢。
想到这个,潘迪生心中就是一股火起,邹闻怀不是个好东西,雷觉昆也是一个王八蛋,当初说的好好的,联合起来一直应对嘉禾,邵氏,应对乔峰,结果乔峰没干下去,反倒一次次在最重要的档期把自己的德宝踢开,腾地儿给新艺城。
妈的,都是言而无信的混账王八蛋。
“六叔,这一亿三千万是小侄能出的最高价了,要还是不行的话,那您看是否可以以合适的价格以租赁的方式转让呢?“拿不出更多钱来的潘迪生心里骂的热火朝天,嘴上却已经衡量过后换了种方式。
“那要是我把院线租给你,我们邵氏有片子要在院线上映,你能保证给排好的档期吗?“邵谊夫没问潘迪生准备以多少钱的价格租院线,而是问了另一个问题。
“这。。。“潘迪生下意识的迟疑了下,然后见邵谊夫正盯着自己看,想到自己能不能拿下邵氏院线完全就是邵谊夫的一句话,这时候可万万不能让邵谊夫觉得自己会过河拆桥,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这么想着,潘迪生脸上的迟疑之色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知恩图报的感激神色,万分肯定的点头:“当然,只要有邵氏的电影要上映,小侄一定给排最好的档期。“
“哦,那就这样吧,容我在考虑考虑,稍后给潘先生答复。“
邵谊夫虽说自己要考虑下,但潘迪生却认为邵谊夫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