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恒的斯芬克斯之谜 作者:吴灿新-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毅〃变革〃完校委班子后,又紧锣密鼓地调整党校的中层领导班子。在这次调整中,古毅不顾少数派的强烈反对,以五比二的票数〃民主决定〃,做出大胆的动作,起用了一批〃亲贤者〃(即古毅认为的贤者,而这些贤者往往与古毅关系密切)。古薇作为古毅的〃干女儿〃自然也沾上了光,当上了人事处副处长。
  说到古薇成为古毅的〃干女儿〃,大致情形是这样的:有一次,古毅召集古薇和丁官明等几个人开会,由于会议开的时间太长,已经过了吃饭时间,因此古毅就请古薇他们吃饭。在吃饭过程中,不知怎地扯到了儿女问题。古毅说,他有两个儿子,却很遗憾没有个女儿。古薇立即抓住〃机遇〃,当场拜古毅为干爹,从此成为了古毅的干女儿。
  〃民主〃这玩意,是现代最时髦的东西,也是最具欺骗性的东西。人们以为一讲〃民主〃,就肯定是好东西,其实不然。〃民主〃也有各种各样的,真的假的,好的坏的,善的恶的,美的丑的都有。
  人类越文明,就越丑恶。
  古毅在校委会上关于起用他的〃亲贤者〃的论证〃演说〃,不久就传遍党校。古毅这样说道,用人的根本,就在于用〃贤〃;而贤者并非天生与我无缘,如果我熟悉的人之中大有贤者,岂不是因我之故而委屈埋没,这对他们公平公正公道吗?!因此,举贤不避亲,举能不忌友。无私者无畏,一切都是为了搞好党校的工作,被人非议又有什么所谓。就拿西方民主制度来说吧。哪个总统或总理在竞选时,没有亲朋好友帮忙?哪个总统或总理在当选后,不是安排他的亲朋好友和死党到国家政府的各个重要岗位?工作是靠人干的,没有自己的人来帮忙你能干什么?毛泽东同志当年都说过:〃一个好汉三个帮〃嘛!
  古毅这番振振有词的话,说得其他几个反对者一声不出了。
  古薇接到任命书的那一天,一高兴起来,请了翟祥武、柳萍和边春红等五六个人到酒店喝酒庆贺。
  大概古薇一高兴多喝了两杯吧,冷不丁地说出了她当副处长的秘密:她不仅是古毅的〃干女儿〃,而且很快就要与余副省长的二公子结婚了。根据古毅的许诺,只要她一旦与余副省长的二公子结婚,她很快就会当上人事处长。这秘密一说出,大伙儿惊讶不已。翟祥武、柳萍和边春红除了惊讶之外,也愤慨不已,中途找了个借口,离席而去。
  事情发展正如古薇吐露的那样,不久,古薇与余副省长的二公子(我后来才知道,这位余副省长的二公子,就是当年追求凌真不成而给凌真穿小鞋的余科长,当然,现在这位余科长早已升任为余处长了)结婚了。结婚那天,婚礼排场极了,光是参加婚礼的小汽车就有一百多辆,出席婚宴的宾客超过千人。据说,余副省长的二公子虽然相貌平庸,但他不仅是个处长,还开了家大公司,真是有权有势又有钱。古薇从此成了党校最有名的有钱有势的阔太太,坐的是小汽车,住的是小洋楼,真是〃高人一等〃了。
  而就在古薇和余副省长的二公子结婚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古薇一下子又从人事处副处长这个位子上,一跃跳上了人事处处长的位子。
  古薇当上人事处长后,正赶上我室〃老革命〃劳副主任退休。根据党校改革的新规定,在党校确定聘任教研室正副主任之前,必须由本教研室全体教师投票推荐。一般情况下,得票率最高者当选的机率也最高。因此,按照规定,人事处来了两个人。一位是刚从科长升为副处长的王川,还有一位是科员小琴。他们先给我们马克思主义教研室的全体教师说明了填写选票的要求,接着发了选票。在这次推荐中,主要是在边春红与柳萍俩人之间进行。当大家都填写好选票后,人事处的王川和小琴收起选票,然后打道回府。
  几天后的一天下午,我接到人事处王川的电话,让我立即到人事处来一趟,说有要事商量定夺。
  我一边走,一边猜测,估计是商量定夺副主任人选问题。果然不出所料,正是为此事来征求我的意见。本来,聘任一个副主任,是完全用不着征求一个副主任的意见,校方之所以要这样做,当然有他们的缘故。
  我到了人事处,一看,人事处里坐满了人,除了人事处的三位正副处长之外,还有主管人事工作的晋副校长。古薇见我来了,就对我说,根据你们教研室全体教师投票的结果,柳萍和边春红双方的票数都差不多,因此,我们为了慎重起见,特请你来想听听你的意见。在你来之前,我们已经交换了一下意见。我们一致认为,柳萍要比边春红当副主任更合适。不信,你问问晋副校长。
  看到我依然有些不信的神态,主管人事工作的晋副校长不紧不慢地说,我们得出这个看法,除了以上的理由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天上午边春红来找过我,明确表态她不愿意当副主任。由于你对柳萍和边春红都比较熟悉,并且作为副主任,以后还要和她们在一道工作,所以想听听你的意见。
  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还要听听我的意见,这不是见了鬼?让我说什么好呢?我又能说什么呢?虽然我直觉出这事有问题,但是问题在哪里我却不知道。我必须要表态,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既然如此,那就柳萍吧。〃我没有任何选择地说。
  后来我才知道,事实上,并非柳萍和边春红双方的票数都差不多,而是边春红的票数高于柳萍。但是,蒋主任不同意边春红当选副主任,就到人事处古薇和古毅校长那里去〃运动〃。刚好,古薇和古毅校长都不喜欢边春红,因而,在古校长的首肯下,蒋主任就与古薇联手导演了上述的一幕。
  从此可见,聘任制固然是个好东西,但是,如果没有〃好人〃相配合,好东西不也是同样可以办〃坏事〃吗?
  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托马斯.莫尔语。
  《乌托邦》

  春红下海
  自从古毅升任南方党校常务副校长之后,丁官明就以其办公室副主任之便,经常向古毅靠近,鞍前马后地忙个不停。但是不知为什么,丁官明却官运不佳,在党校中层领导班子调整时却依然没有长进,一直在原地踏步。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主要是古薇从中作梗,大概也是为了报当年〃被抛弃〃这一箭之仇吧。
  丁官明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虽说自己跟古校长跟得还比较紧,但终究在古校长的眼里,还没有把他作为〃自己人〃。加上古薇这种背景和态度,看看在党校这样发展下去也恐怕无望。如今提拔干部讲〃四化〃,这其中的〃年轻化〃可是先天优势,讲的是生得逢时,适得机遇;并不像其它的什么〃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那样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实现的。与其这样在党校这狭隘的天地里磋砣岁月,浪费青春,还不如到下面市县的广阔天地中去闯一闯,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赌博,博一博好过在那里等死;俗语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嘛。
  丁官明的主意已定,就立即开始付诸行动。凭借着他在党校的优势,不久就和前来党校学习的厅级干部中的几位混得滚瓜烂熟。在这几位厅级干部中,有一位是南山市的市委副书记,主管党群口的工作。他不仅是丁官明的老乡,而且对丁官明也很赏识。听说丁官明有下去工作之意,非常高兴。因为像丁官明这样又是硕士又是副处长的年轻干部在基层还是非常少的,特别是南山市并非是个发达的地级市,像丁官明这样的人才愿意到那里工作的确也不容易。
  经过南山市市委副书记与南山市其他领导协商的结果,丁官明调任到南山市委办公室当副主任。
  就在丁官明到南山市走马上任的时候,刚刚当上副主任没多久的柳萍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柳萍是个比较开朗和善良的姑娘,但是也是个比较敏感的姑娘。她最大的优点就是常常为别人考虑,而最大的缺点就是顾虑太多。当她得知副主任最后是在她与边春红的选择中决定时,她多次向蒋英主任和校领导提出辞让,但多次被劝止。
  这一点在她的婚姻问题上也表现出来。
  柳萍的丈夫竹南生,也是出身于一个高干家庭,竹南生的父亲和柳萍的父亲都是部队干部,俩人不仅是战友,而且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竹南生的父亲还救过柳萍父亲的命,后来俩人都当过市委副书记和市长。因此,他们俩家的关系真是非同一般的好。当然,柳萍和她丈夫竹南生还不至于指腹为婚,但是从小就被两家看成是天生的一对了。在这种情况下,她和丈夫竹南生也算是〃青梅竹马〃了,然而柳萍对她的丈夫竹南生却没有更多的感觉。按柳萍的说法就是〃画唔上豪中意,也画唔上唔中意,麻麻地。〃(粤语,意即说不上很满意,也说不上不满意,马马虎虎吧。)竹南生对柳萍倒比较热情,柳萍大学毕业留校工作后,竹南生多次要求结婚,但柳萍却一拖再拖。最后,在两家老人的反复催促下,咬咬牙就结婚了。
  柳萍和竹南生结婚那一天,边春红打扮得十分时髦,那条长辫子剪短了,一头乌黑的头发散披在背后,感觉年轻了许多,也〃洋气〃了许多。尤其是她穿着一身牛仔装,显得非常潇洒。但不知为什么,边春红始终一声不吭,好像换了一副脾性似的;草草吃了点东西早早就离开宴席走了。我和马克思主义教研室里的几位同事,闹洞房闹到很晚才回家,再加上喝多了一点酒,因此一回到家,就倒头睡着了。第二天好在是星期天,一觉醒来已经是上午10点多钟了。妻子凌真告诉我,昨晚快11点钟的时候,边春红曾来过我家,留下一封信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我怀着疑惑的心情拿起了信,心想,彼此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什么话不好当面说,还要神神秘秘地写封信,这有点不像边春红的风格嘛。反正不管那么多,拆开信就知道写些什么了。我急忙打开信,只见信中写道:
  伍星:
  你好!
  你一定奇怪我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你吧。其实,我也奇怪我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你。本来,我想悄悄地走了,谁也不想告诉。晚上从柳萍的婚宴上回来,我就早早地上床休息了。因为明天一早我就要早早地启程到深海市去。但是,我上床后总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头总好像有件什么事未了。想来想去,我想还是给你打一声招呼的好,于是就给你写了这封信。
  自从我到党校以来,有过欢乐,也有过忧愁。但是我表面上却是个乐天派,好像忧愁永远与我无缘。近年来,我发觉我在党校越来越难呆下去了。刚好,我在香港和美国的哥哥们联手要在深海市办实业,筹建一家生产保健品的企业。而我,也曾是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哥哥们又非常希望我去帮忙。既然如此,我只好向我心爱的科技哲学拜拜了,向我曾经工作过的南方党校拜拜了,向我一起共事多年的老朋友们拜拜了!
  本来,写到这里,我就打算收笔了。但想一想,还有几句话,要说说。人生一世,全系于一个〃缘〃字。有缘才有人生,有缘才有爱情。你和凌真是有缘人,我非常羡慕你们,也诚心地希望你们珍惜这种缘份,并衷心祝福你们永远幸福!
  最后,我要提醒你的是,一定要对蒋英十分小心。
  此致
  敬礼!
  边春红草
  1992年6月8日
  我匆匆看完信,顺手把信塞到凌真的手中,转身急急忙忙地走出了家门。我的脚无意识地迈向边春红的宿舍,心中存着一点〃她可能还没走〃的企望。来到边春红的宿舍,我正想敲门,隔壁一位新来的女教师刚好从房间里出来,看见我,就说:〃你是找边春红的吧?她一大早就走了,据说是到深海市下海去了。〃我一听,非常失望,心中憋得慌,很想找个人说说话。于是我跑到翟祥武家,只见翟祥武家大门敞开,翟祥武正在家中悠哉悠哉地看着一本佛教经典《金刚经》。
  只见他一边看还在一边念: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我大步走进翟祥武家,他这时才发现我来了。连忙放下经书,招呼我坐下。
  我屁股还没坐稳,就问翟祥武:〃边春红走了,你知不知道?〃
  〃什么?边春红走了?!谁说的?走去哪了?〃 翟祥武一听我这样问他,非常惊讶和非常着急地连珠炮似的追问。
  我告诉他,边春红昨晚送了一封信到我家,今早我才看到。边春红在信中说,她今天一早就走了,到深海市去了,到她哥哥开办的企业去了。
  〃唉呀!都是我的错!我真该死!〃 翟祥武还没听完我的话,就猛地一拍大腿,蹬的一声站起来,强烈地谴责起自己来。
  〃喟,边春红走了,怎么又是你的错啊?〃我有点奇怪地问。
  〃当然是我的错了,想来都是我把她给逼走的,真该死!事到如今,我也不能不说了。〃 翟祥武端起茶杯,狠狠地喝了一口茶后,一五一十地数说起原委来。
  在翟祥武看来,边春红离开党校,是跟他有着直接关系的。
  最直接的原因是下面这样两件事情:
  一件是翟祥武出面劝说边春红出来表态放弃竞争副主任。在学校准备到马克思主义教研室投票前的一个星期,蒋英就已经知道了。她知道后,立即找翟祥武商量。平时翟祥武对蒋英并不是太接近,但是翟祥武这个人重感情,讲义气,老乡师生观念都很强,因此人缘很好,大有〃民众领袖〃之风。蒋英正好利用翟祥武这些特点。蒋英对翟祥武说,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可能是边春红和柳萍平分秋色。她认为,柳萍比边春红当副主任更合适。但是要想让柳萍能够当上副主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边春红自己出来表态放弃竞争。她认为,翟祥武就是去劝说边春红最好的人选,一是因为翟祥武一直和边春红的关系很好;二是因为翟祥武既不是领导又有威信,去做这种工作既没嫌疑效果又好;三是因为她和翟祥武都曾是柳萍的老师,柳萍的父亲曾经请他们多帮助一些柳萍,她和翟祥武都曾当面应承过,现在正是实践承诺的时候了。
  翟祥武听蒋英这么一说,不得不答应出面去做边春红的工作了。果然,在翟祥武的劝说下,边春红主动跑到校领导那里表态放弃竞争副主任。当然,翟祥武之所以这样做,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翟祥武还有点私心,就是他自己本身也不太愿意边春红当副主任。这一点与第二件事有关。
  这第二件就是翟祥武向边春红求爱。自从翟祥武与他远在加拿大的妻子离了婚后,他对边春红特别关注起来。虽然也曾经有些好心人先后为他介绍过对象,但他一直连和对方见面都没有答应过。而翟祥武也知道曾经有过不少人为边春红介绍过朋友,边春红也始终没有和对方见过面。翟祥武渐渐地发现自己对边春红的感情越来越强烈,而边春红对他也颇有好感,俩人谈话也十分投机。看看周围的人都纷纷结婚了,自己和边春红还都是孤家寡人,于是前几天终于鼓起了十二分勇气给边春红写了一封求爱信,结果接到边春红的电话说,非常感谢他的关爱,但是恐怕他们只能做同事了。没有想到边春红这么快就走了,而且走之前连一点迹象也没露出来。估计是由于他自己的这封求爱信,促使了边春红离开党校的决心。
  听完翟祥武这番话,我才明白边春红为什么走了。但是,仅仅是这些原因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别的什么原因呢?
  当我走出翟祥武家门,房里又传来翟祥武的念经声: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翟祥武啊翟祥武,你真的能做到不动心么?你真的能找到大福德么?你真的不拘泥不执着么?
  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的
  卢梭语。
  《爱弥尔》

  华山遇险
  七月的南方,晴空万里,烈日炎炎。
  列车缓缓开出广州站,向大西北的中心城市和历史文化古都西安奔去。我和范志仁、柳萍三人乘座着广州西安的特快列车,前往西安和延安两地参加全国党校系统的学术研讨会。
  就在列车快要驶出广州火车站站台时,一个十二三岁左右流浪儿模样的少年,突然从窗外闪电般地一把将坐在卧铺车窗前的柳萍脖子上的一条金项链扯了下来,柳萍被他一扯,吓得本能性的大叫了起来。等到我们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时,火车已经把那位〃小强盗〃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变成了个小黑点。
  柳萍的脖子上被金项链强勒出了一条红色的血印,她一边用手抚摸着自己脖子上的那条红色的血印,一边心痛地大骂那位〃小强盗〃。我和范志仁想要找一句安慰她的话,都不知说什么好。过了好一阵子,大概柳萍心中的一口恶气也出完了,终于停止了咒骂。
  还是范志仁先开了口,他文绉绉地说:〃呜呼唉哉!太平盛世,竟然小贼猖獗,可叹啊可叹。〃
  〃老范呀老范,你还真有点辩证法,既然是太平盛世,却又是小贼猖獗,怎么说?〃我想转移柳萍的思路,逗着范志仁说。
  〃不是我有辩证法,而是实际生活就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是'两个上去了,两个下来了'。〃
  〃老范,这是新观点,你快说说。〃 柳萍听范志仁说的有趣,忍不往插话说。
  〃所谓'两个上去了,两个下来了'就是说,一个物质文明上去了,一个精神文明下来了;一个法制建设上去了,一个社会治安下来了。〃
  〃有道理,前面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是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后面的问题应该如何理解好?〃 柳萍又问。
  〃从现象上看,一方面是法制建设大踏步地前进,无论是从政法战线人数的激增,还是从法律法规的出台,都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无论是从违法犯罪的人数来说,还是从违法犯罪的种类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