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把青云-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晓敏有刹那的激动。

他们没有立即通知顾晓敏,关心胡小平的人何止千千万万,不可能逐一汇报,要知道消息,请注意新闻报告。

胡小平正正式式成为名记者。

微时之友顾晓敏会懂得自动淡出。

傍晚郭氏夫妇录映带前来。

新闻片段中只见飞机场候机楼拉起横额欢迎胡小平,小平踏出禁区,群众实时鼓掌,上去拥抱。

小平神情一如平常,朴素的平顶头,额角皮外伤贴着白胶布,白衬衫,卡其裤,他轻轻摇摆双手,形象可爱。

有一名少女上前拉住他的手,晓敏不禁问:这就是他的未婚妻吗?接着,胡小平面对镜头,叙述他过去数日来的经历。

他答应在场人士,“我会详细写出来,刊登在我的杂志上。”

该段新间到此为止,接着报告各国驻港办事处内拥挤情况。

晓敏松一口气。

郭剑波关掉录像机。

晓敏问,“章存仁有没有消息?”

范里摇摇头,别转面孔。

那家川菜馆已经另有人出任主持,张灯结彩,一切如常。

“还有没有人骚扰范里?”

郭剑波代为回答“有,”他苦笑,“全世界记者都在发掘在西方国家生活的名人之后。”

晓敏点点头,为数还实在真的不少。

郭剑波看妻子一眼,“范里不肯接受访问。”

范里低声说:“我无话可讲。”

晓敏问:“没有人用过什幺手段吧。”

“没有。”

“那幺——晓敏问:“婚姻生活愉快吗?说来听听。”

范里忽然之间涨红面孔,转入厨房,半晌不肯出来。

晓敏笑着对郭剑波说:“很明显、她快乐。”

郭剑波也笑了。

“呵对,晓敏,我们收拾遗物,找到这个,指明送你。”

他郑重取出一只油纸包。

一看就知道是郭牛的东西。

“你如何知道是给我的?”

郭剑波答:“他生前嘱梁太太帮他写上赠晓敏吾友字样,他是文盲、不识字,此事已获梁太太证实。”

晓敏轻轻拆关,原来是两块银洋,正面图案是一只栩栩如生的飞鹰,晓敏小心翼翼地把古董银币翻过来,背后是胜利女神像。

银币上有若干牙齿痕,这是前人用来测试银币真假的一种方式,银币铮亮,可见经常把玩。

还也许是老伯唯一的财产。

“你看,”郭剑波笑,“连我都舍不得给。”

“你太象外国人,他不喜欢你。”这当然不是真的。

郭剑波微笑。

晓敏把两枚银币握在手中,好生感动。

“你不要辜负我太祖,好好把他的故事写出来。”

“我会的,我一定会,这是我今年的目标。”

范裹在厨房等得不耐烦,探出头来,看他们说完没有,谁知刚听到郭剑波道:“……有负担,要照顾太太,还敢造次?当然全力以赴,希望明年升职。”

范里见还在说她,只得继续躲着,心里彷徨中有点踏实,一无所有的她,总算嫁到一个好丈夫,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郭剑波对晓敏说:“无论将来发生什幺,我都会尽力保护范里。”

晓敏转过头来,“范里,范里,听到没有,快快养几个小国民,可以减税,至多拿到我这边来带。”

范里捧着咖啡出来,“顾晓敏的老作风不改。”

郭剑波赞美好友,“改了就不再是顾晓敏。”

晓敏说,“我都不晓得多喜欢孩子,无时无刻不想侵袭他们那粗粗短的肥腿。”

范里帮晓敏洗好杯子,与郭剑波一起告辞。

晓敏看看他俩的背影,真是标亮的一对。

才要关门,有人叫她,“这位小姐,是香港人吗。”

晓敏勇敢地承认,“是,香港人。”

她抬起头来,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少妇带着两个女儿,与她打招呼。

“我们住在O二,姓陈。”

晓敏客套地问:“陈太太刚搬进来?”

“有两个月月了,还以为没有香港邻居呢。”她很高兴,“现在好了,可以互相照顾。”

“是的,有什幺事,尽管吩咐。”

经过这一役,香港人真的长大起来,金劳力士与不知年白兰地固然重要,守望相助也不容忽视。

晓敏说,“我姓顾,多多指教。”

“幸会,顾小姐。”母女三人摆摆手。

晓敏关上门。

她靠在门背良久良久,才回到写字台前,握起那管放下许久的笔。

笔一直颤抖,几天不写字就这样,太不争气,真想掷笔而起,但是晓敏也知道,这样一起,就永远坐不下来,永远写不出来。

当然,即使是大作家从此封笔,社会也没有损失,但这是她的精神寄托,生活乐趣,趁能写的时候,不论写些什幺,都有一定的满足。

一旦放弃,晓敏不知该找什幺新嗜好来消磨时间才好。

她手颤颤开始写她的日讫:郭牛,一八七四年生……手抖得更加厉害。

她连忙斟杯咖啡,喝下去,继续写,一个钟头才写满一张五百字稿纸,不敢回头看,立刻写第二张,全神贯注得几乎金星乱冒。

晓敏努力地逐个字做,渐渐感情成为一气,笔调通顺流畅起来,越写越快,猛地抬起头来,已经太阳落山,她竟做好七张纸,晓敏吁出一口气,心情也略见畅快。

传真机上有短短讯急。

晓敏过去一看,喜出望外,那三行字迹潦草的中文是:别来无羔乎晓敏,念甚,请即电胡小平。

老样子,老脾气。

老吩咐别人向他汇报,唯我躅尊。

附着的号码是陌生的,晓敏对照过时间,拨过去。

他亲自接听,声线神采飞扬:“顾晓敏,”马上活泼地恶人先告状,“最近找你可真难。”

晓敏啼笑皆非,她这个老朋友一下子就移忘过去,努力将来,真不愧是港人本色。

“晓敏,无事不登三宝殿,两件事。”

“我也有件事。”

胡小平道:“我先说,其一,我们杂志销路暴升三倍,要充实内容,晓敏,我想你图文并茂替我介绍一下温市地产。”

晓敏马上答:“对不起,我对这方面亳无研究。”

“喂,令姐不是——”

晓敏老实不容气打断他,“第二件是什幺事?”

胡小平只得退而求其次,“请你访问赵万里,请她表态。”

晓敏勃然大怒,这位名记者只顾自己做事业,丝毫不理别人死活,一点不替别人的处境着想,算哪一国的真英雄。

“你弄错了,”晓敏把声音控制得很好,“范里便是范里,哪来的赵万里,没有这个人,我们认识的范里不过是名自费留学生,还有,人家最近结了婚,当起家庭主妇来。”

胡小平十分疑惑,“当真?”

“再真没有,人有相似,物有相同。”晓敏说得非常诚恳。

“可是长得那幺象。”

“所有美女都是白皮肤、大眼睛、高鼻梁。”

“不不,晓敏,这里边有跷蹊。”

“那我就不知道了,我与她都不来往了。”

“晓敏,你没有什幺瞒着我吧。”

“轮到我说话,胡小平,你压惊压得好快。”

胡小平语塞。

“替我问候你的未婚妻。”

“我哪来的未婚妻,你别误会,我有什幺资格成婚,女同事为着方便出面,故自称胡小平未婚妻,她已向外间解释清楚。”

太太太复杂了,晓敏简直应付不来。

“你无论如何要同香港之声写一篇特槁,你有没有拍摄华侨游行的照片?最好把名单列清楚给我。”

“我没有上街。”

“顾晓敏,你好象不是中国人,你一颗心冷冰冰,还有,你可知道我遭遇过什幺大事?”

“我全不知道。”

“你别想涎着脸,假装什幺都没有发生过。”胡小平斥责她。

晓敏仍然很平静,“我的脸,你最近见过我的脸吗,你怎幺知道我涎着脸还是板着脸还是哭丧着脸?”

“顾晓敏,我们的距离日益辽阔。”

晓敏完全承认,有人长大了,有人永远不会长大。

“这样吧,有一件事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

晓敏平静地说:“我知道,交心。”

胡小平怒道:“算了,我们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他在盛怒中挂断电话。

他自觉崇高的地位经出生入死博取回来,人人五体投地,偏偏不识趣的顾晓敏忤逆于他,这时他才知道,异己是多幺讨厌。他重重用枝黑笔把她名字自通讯录内剔除。

顾晓敏一点都不觉得是损失。

朋友有权作出要求,她有权拒绝她认为是不合理的要求;朋友有权生气,她也有权发怒;朋友与她可以绝交,她也可以当他是陌路。

晓敏不是不高兴的。

晚上,她们一家四个女人到一家新开的粤茶馆进膳。

晓阳宣布她的计划,“三个月后我同妈妈回香港看看情形,妹妹,你替我照显林小阳。”

她一切决定都有点出乎意表。

晓阳扬扬眉毛,“我一向是煲冷醋专家。”

顾母戚戚然,“晓敏,你姐姐要同你姐夫离婚。”

“妈妈,”晓敏把手按在母亲手上,“这只是很小很小的事情,极普通极普通,别让这种微不足道的事使你烦恼。离婚没有什幺了不起,离婚不是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

顾母一呆,怔怔地看看二女儿,“真的?时势不一样,你们真的不在乎?”

晓敏斩钉截铁般说,“绝不在乎。”

她姐姐晓阳投来感激的一眼,在桌底下握一握妹妹的手。

侍者用网网出新鲜龙虾,问客人,“白汁还是清蒸?”

晓敏毫不犹疑地答,“清蒸。”

隔壁一桌有人过来打招呼,那是晓阳的友人,大概也是刚刚吃完各式海鲜,信口同晓阳说:“我们今午开会,响应突破运动,把新闻用传真送上去,务求一人一信,你不是亲戚众多吗,快动手呀。”

晓敏霍地转过头来,一个个字咬清楚,“谁在吃完白汁龙虾之后没事做,胆敢把新闻传给我阿姨我舅舅我表姐我外甥,我此刻骂上同他拼命。”

那位友人一怔,脸色顿变。

晓阳看着他说,“你听见了,我妹妹的意思即是我的意思。”

那人讪讪地走开。

晓敏轻轻放下筷子。

晓阳对母亲说:“你看,我早说妹妹已经长大。”

顾母感喟,“可是,仍然没有朋友。”

姐妹俩相视而笑。可怜的母亲们水远只得在这些琐事迷宫里兜圈子,没有足够的智能与魄力走出来,也许亦根本不想走出来。

晓阳说,“要疼母亲多一点。”

母亲是永远吃苦的一个角色。

这个多事之夏终于过去,树叶转为金黄,纷纷落下,晓敏为准备入学忙碌,无暇悲秋。

一日返家,看见芳邻陈太太两手挽满杂物,她连忙一个箭步上前帮忙。

年经貌美的陈太太忙说劳驾劳驾。

“孩子们呢?”晓敏笑问。

“在补习班学中文。”

晓敏点点头,帮她把杂物拎出电梯。

“过来喝杯茶吗?”陈太太诚意邀请。

“我正忙,改天吧。”

谁知陈太大忽然有感触地说:“顾小姐,你是大学生,你倒说说看,我们是不是永远不会同以前一样了。”

晓敏呆半晌,清清喉咙,轻轻地答,“你说得对,We'llneverbethesameagain。”

她听后秀丽的脸上露出一丝凄惶神情,但很快遮掩掉,愉快地说,“那幺晚上过来吃炸鸡煺,我手艺不错。”

“我知道,却之不恭,七时见。”

回到公寓,推开窗户,看到烟雨蒙蒙的富利沙河,想象端纳的水彩画,一只机动船轻轻拖着一排木筏,划过河面,渐渐驶远。

过两天,范里与晓敏见了面,把晓敏的心情形容出来:“那幺美肴的城市,住得如此舒服,吃这样甜美的海鲜蔬果,为什幺心灵空虚?”

“会习惯的,”晓敏倒不是安慰范里,而是拍自己胸口劝导自己,“一年不行,三年也就安顿下来,不然的话,还有三年五年七年十年,我们也没有什幺其它的事情好做。”

范里忽然摸摸肚子,“也许要等到下一代,才会真正习惯。”

晓敏笑,“所以我们预先付出代价,还是值得。”

说完才想起范里刚才那个动作异乎寻常,她指着范里直笑,顾晓敏时顾晓敏,你太粗心。

这才发现范里胖了点,穿着松身衣裳。

“恭喜恭喜。”晓敏是由衷的。

“顾晓敏,对我来说,世上最好的事情之一是结识了你。”

“听到你这样说真是我的光荣。”

她们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郭剑波要调到魁北克大学去。”

“你可以趁机学几句法文。”

范里笑,“我这个人学术性不高,比不上你。”

“范里我真替你高兴,出发前我替你饯行。”

“你那份报告还在写吗?”

晓敏答,“再忙每天都要写三千字。”

“我也是。”

这时候,晓敏发觉她们背后有人,她一注意他,那人立即摊开报纸佯装闻读。

晓敏失笑,她都习惯了,何况是范里。

她很幽默地说:“一直有人密切注意你呢。”

范里颔首,“一点不错。”

“有没有家人消息?”

范里哀伤地低头,“只怕厄运难逃。”

郭剑波来接妻子,轿车缓缓驶至,晓敏替范里拉开车子,侍候她坐好,摆摆手,大孩子似跳着离去。

范里凝视晓敏背影,同丈夫说;“我爱顾晓敏,我爱她代表的自由公正潇洒磊落。”

晓敏没有听见,她约好外甥女在伊顿百货见面,小阳去年那件大衣大小,要买新的,她母亲每星期都拨电话罗罗嗦嗦吩咐晓敏做这个做那个,暂时好象不打算返来,在港大有作为的样子。

见面小阳就让阿姨看测验券上的甲级分数。

“第一名?”

“不,第二。”

“还有人分数更高?”

“有,甲加。”

“同胞还是老外?”

“我们班上现在只有几个白种人,且都包办尾几名。”小阳笑。

晓敏点点头。“茱莉亚林,下次请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那是什幺意思?”小阳扬起眉毛。

“那是众多成语之一。”

小女孩笑说:“呵是,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找得到一两句天衣无缝适用之至的成语。”

“你也已经学会不少。”

开学那天,顾晓敏相当紧张,一早到注册处报到,取过表格,小心翼翼填将起来,每逢这种时候,她的手脚总有点不灵光,又会得频频吞涎沫。

忽然有一把清脆的声音问:“这一行印漏英文,只有法文,请问这位小姐,是什幺意思?”

晓敏拾起头来,看到一个天真秀美的少女正向她陪笑,晓敏好不失望。

异性呢,所有的异性到哪里去了?麒晓敏不再需要同性知己。

晓敏意外地问:“你也念法科?”

“不,不是我,是我大哥,我们是初来报到的新移民,请多多指教。”

“你大哥在哪里,”晓敏抬头张望。

少女立刻活泼地招手,“大哥、大哥,过来这边。”

一位青年应声而至,白衬衫,卡其裤,晓敏马上觉得他那张英俊的长方脸和蔼可亲,并且,看样子,便知是香港同胞。

少女介绍自己,“我叫宗欣欣,我哥哥叫宗向荣。”

晓敏马上伸过手去,“你好,大家以后是同学了,同舟共济,切切。”

(全文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