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林半侠传-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顷刻之间,便成就宗师之位!

二十岁的宗师!

此时宋缺的成就,若放到江湖上,必然震惊一地,直追道家散人宁道奇。

“只不过……大唐双龙的元气还是比不上大乾,表现在外界,便是宗师级别的破坏力、精神力都有着限制么?”

纵然同为宗师,在鹿鼎记世界与大乾世界的武力值也是不可同日而语,这种现象,在大宗师和天人身上就更为明显。

噼啪!

这时候,天地间骤然一声炸响。

昏暗的四周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紫雷闪动,似撕破天幕,漫天的雷电光芒中,一道大浪忽然打来,小舟桅杆应声而断!

“哦?连老天都看不过眼了么?哈哈……”

方明畅快大笑。

毫无疑问,他现在的武功进境,却是要远远超越原著当中此时的宋缺。

而以他的智慧、心性、还有前知的恐怖优势,也必然将整个世界搅得一团乱麻。

此时,竟似天地都容纳不下,要降下九天雷火!施加惩罚!

哗啦!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又是一波恐怖的乱流席卷而来。

随波逐流的小舟顿时仿佛陷入了一个恐怖的漩涡,来自四面八方,横推、平冲、乃至下吸、左右而分的力量,竟似要将方明立身的小舟四分五裂!

任凭小舟如何波动,方明却似脚下生根,牢牢把握了舵柄。

他目露奇光,眼睛竟似通天彻地,驾驭着小舟险之又险地避过了江底的礁石与暗流。

砰!

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波风浪,他座舰终于承受不住,蓦然大响一声,四分五裂开来。

“哈哈……世间乃是苦海,人身才是渡世宝筏!外物易毁,但我之武道、我之身躯,又怎能轻易毁得了?”

轰!

他一掌拍出,真气如龙,原本至阳至刚的真气骤然化为极度的阴寒。

寒风呼啸,周围滴水凝冰,刹那间就形成了一片‘冰筏!’

冰筏无风自动,似下方有着无形之力托举,缓慢而坚定地向江边漂泊而去。

自然之力虽然伟大,浩瀚无穷,但修习了餐风饮露奇功的方明却是最不害怕这个。

甚至,即使这条‘冰筏’崩塌,他照样可以沉入水中,直接从水底走到岸上!

大唐当中的顶尖好手都可以转内呼吸,在水底支持良久,更不用说他的餐风饮露功夺天地之造化,本身修为更是宗师!

踏!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方明的脚步终于坚定地踏在了岸边的巨石之上。

说来也怪!

等到他双脚踏地之后,暴雨骤停,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道七色的彩虹,骤然从江面一边浮现,与夕阳相映成辉。

“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好一番盛景!”

方明感叹一声,也没有管船上的那些身外物,直接沿着长江,朔流而上。

第四百九十三章清惠

月落中天。rn  方明已经走了半夜。rn  长江周边险恶复杂的地形自然难不倒他,而以他的能力,纵使连着走上十日十夜,直达蜀地,也是没有丝毫问题。rn  但方明还是有些悲叹,因为自己的运气似乎有点差劲。rn  “走了大半天,居然都没有一艘船经过,我的运气是否这么差的?”rn  方明一向是个懒人。rn  除了练功之外,能坐车骑马,他就一定不会走路。rn  此时举目而望,忽然神情一动。rn  因为他看到了一艘民船,正自自己后方缓缓驶来,方向赫然也是入蜀。rn  “喂喂!!!船家!!等等……我要搭船,加三倍船资!”rn  方明凌波踏浪,虽然嘴上还是在求搭载,但人已经老实不客气地站到了甲板上面。rn  “这位……公子!”rn  船老大一脸踌躇地上前,明显地感觉到了方明的不好惹。rn  毕竟,刚才的轻功,一看便是江湖上的绝顶高手。rn  “嗯!给我准备一间房,还有干净的热水、菜肴……放心,银钱少不了你的……”rn  方明大大咧咧地将自己的钱袋尽数抛过去,里面的金色差点耀花了船老大的眼睛。rn  “可是……这个……我的船,已经被包……”rn  船老大脸上浮现挣扎,令方明颇为诧异。rn  “便请这位公子上来!”rn  下一刻,不含一丝杂质的甜美声线响起,令方明身上一震。rn  旋即,他就见到了一位作文士打扮的俏丽佳人,对方风姿之美,纵使以他坐忘不动,无垢无伤的心灵也不由在刹那剑波动了一下。rn  她是如此年轻。rn  一袭淡青长衫随风拂扬,说不尽的闲适飘逸,从容自若。背上挂着造型典雅的古剑,平添了她三分英凛之气,亦似在提醒别人她具有天下无双的剑术。rn  从方明的角度看,半阕明月刚好嵌在她脸庞所向的夜空中,把她沐浴在温柔的月色里。份外强调了她有若钟天地灵气而生,如川岳般起伏分明的秀丽轮廓。rn  无论她在哪里,她的“降临”都会把一切转化作空山灵雨的胜境,如真似幻,动人至极点。rn  但她的“美”却绝非“艳”,而是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么自然的、无与伦比的真淳朴素的天生丽质。rn  就好像天上月宫当中的仙子,忽然降临凡间。rn  只是她虽现身凡间,却似绝不该置身于这配不起她身份的尘俗之地。rn  她的美眸清丽如太阳在朝霞里升起,又能永远保持某种神秘不可测的平静。rn  这种令人呼吸屏止的美丽,确非尘世间的凡笔所能捕捉和掌握的。rn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这位姑娘可是慈航静斋之人?”rn  方明的眼中似乎带着一丝笑意,慨然问道。rn  这名绝色丽人却没有回答,灿若晨星的目光向方明望来,丹红的唇角飘出一丝淡淡的笑意,檀口微启轻轻的道:“公子的这几句诗,却是颇有禅意,发人深省,余味无穷,令清惠好生喜欢呢!”rn  她一开口,整个天地都似因她出现而被层层浓郁芳香的仙气氤氲包围,教人无法走出,更不愿离开。rn  在平静和冷然的外表底下,她的眼神却透露出彷若在暗处鲜花般盛放的感情,在倾诉出对生命的热恋和某种超乎世俗的追求。rn  方明看着这位就像破开空谷幽林洒射大地的一抹阳光般灿烂轻盈的丽人,忽然问道:“清惠?那姑娘可是姓梵?在下宋缺,见过梵姑娘!”rn  梵清惠绝美的面孔上浮现出一丝讶色:“清惠尚是首次行走江湖,不知宋公子从何得知?”rn  “在下家门与江湖颇有渊源,自然知道本代的慈航静斋传人已经出世!”rn  方明嘴角带起一丝微妙的弧度:“而梵这个姓,实在是很有趣,令人想不记住都不行呢!”rn  “道左相逢,便是有缘,宋公子可是也要去蜀地?清惠愿做个东,不知道宋公子可愿赏脸?”rn  梵清惠露出一个清丽无匹的微笑,让船老大等人几乎看呆了。rn  “佳人有约,宋缺又怎么敢不从命?”rn  方明哈哈一笑,飞腾而起,轻轻落到了梵清惠的身边:“清惠直接叫某家宋缺就是!”rn  “你这人!”rn  梵清惠的脸上似带薄怒,微微嗔道:“人家与你很熟么?为何一见面就要互相称名?”rn  “宋某人天生自来熟,清惠若不愿意的话,大可一笑置之呢!”rn  方明虎目中似放出精光。rn  梵清惠娇躯一震,目光忽然变得复杂难言:“为什么我总觉得,你一见面就似乎在尝试激怒清惠呢?”rn  方明微微一笑:“清惠仙子要听真话还是假话?”rn  “真话又如何?假话又如何?”rn  “其实都是一句,那便是宋某人见仙子高高在上的绝世风姿,便忍不住想看看仙子轻嗔薄怒的姿态哩!”rn  方明伸了个懒腰,在夜风之下,更加显得慵懒而闲适、悠悠然然:“还有……我今日走了半天,已经很累了,清惠若想请我吃饭的话,最好改在明天,因为我现在很想睡觉了!”rn  他说完,居然真的自顾自地摆了摆手,背负长刀进了客舱当中,留下一个面色微微复杂的梵清惠。rn  自古以来,进入巴蜀的道便以难行着称,因其被群山环绕,重峦叠嶂,山高谷深。其间大江如带,汇川联流,既是气势磅礡,更是险阻重重。rn  入川之途,陆须通过大娄山和大巴山上的盘山栈道,水则有三峡天险。所以无论川外的地方如何纷乱,只要能据川称王,凭其境内稠密的河道,且有都江堰自流灌溉的系统,农业发达,必可暂得偏安之局,致有‘天府之国’的美誉。rn  蜀郡虽以汉族為主,但却聚居了四十多个其他羌、彝等少数民族,极富地方风情。rn  方明这次入蜀,选的便是三峡水路。rn  可惜走到一般便真灵觉醒,大意之下,更是船毁人不亡,白白走了半天。rn  不过他运气不错,遇到了肯让他白吃白住的梵清惠。rn  他说第二日,便真的睡了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去见梵清惠。rn  梵清惠请他用膳,只是此女虽然没有出家,却也是清修之人,席面上当然只有素点。rn  方明眉头微微一皱,旋即大马金刀地坐下来,一个素包子就塞入口中。rn  只是他虽然吃得飞快,几近风卷残云,吃相却丝毫不难看,甚至一丝一毫都没有逾礼之感。rn  “清惠你实在应该准备些酒肉的,宋某人乃是无肉不欢!”rn  方明看着吃了两口便蹙眉不语的梵清惠,不由微微一笑道。rn  此时距离更近,他也越发能感受到对方身上的美丽,那简直不似来自人间,更带着大道虚无缥缈的味道,给他以无与伦比的吸引。rn  ‘慈航静斋追寻的乃是超脱普通生命的本质,而功力越高,这种‘仙化’的表象就越发明显,越是精神通透的高手,就越容易被这丝‘道之韵’所吸引……因为这本来便是他们毕生的追求……’rn  方明看着这个神态的梵清惠,眼眸中闪过思索之色。rn  他对美女一向的观点都是根骨得宜,体相长好,普通人当中当也可找到相貌不输梵清惠的女子。rn  只是女相到了绝顶,也最多九十分,剩下的就全看气质与身份加分了。rn  在这上面,除了阴葵派稍稍有点还手之力之外,还有谁能比得上慈航静斋的仙女?rn  俘获此等仙子的芳心,必然是所有自命不凡的江湖中人之目标。rn  ‘精神上的吸引只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则是纯粹的身体吸引,武功层级的问题啊!’rn  方明在心里一叹。rn  纵观大唐这种高武世界,都是越练到最后越‘非人’的。rn  武功到了一流高手往上,乃至宁道奇、毕玄这个等级,生命的本质都可谓发生了改变。rn  能够数日不饮不食,餐风饮露,辟谷的人,又怎么还会看得上凡俗女子?rn  因此,女性高手的行情一路走俏,其中就以阴葵派与慈航静斋为榜首。rn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rn  梵清惠极有涵养地等到方明吃完,才道:“光看宋缺你行云流水的动作,清惠便知道你的刀法已臻至出神入化的境界哩。”rn  “宋某人此次出江湖,刀法上还未遇一合之敌!”rn  方明将背上造型奇古、厚背连鞘的宝刀取下,自信道:“等到数年之后,江湖中人提到刀客,都必然只能承认宋某人乃是天下第一的刀手!”rn  “噗哧!”rn  梵清惠却是忽然一笑:“你这人……虽然自信满满地说着大言凿凿的话,但为什么我还是竟然有些相信了呢?”rn  顿了顿,她复又道:“那宋缺你可知,此时江湖上排名第一的用刀好手,乃是‘霸刀’岳山,此人乃是邪道中出名的高手,霸刀刀法凌厉狠辣,几乎无人能从他手上走过五十招哩!”rn  “我自然知道!他便是宋某人的下一个挑战目标!江湖上要想出名,一个个打过去太麻烦,不如直接挑战最强者!”rn  方明以手抚过刀鞘,宝刀顿时发出一声清鸣,一股刀气虽悬而未发,却足以令佳人玉容色变!

第四百九十四章入蜀(1500加)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客船依旧在缓缓前行,方明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不由感叹道。

“宋缺你是求道之人,有着一颗超脱凡俗的心!”

梵清惠肯定道。

方明轻扬眉头:“我曾经去过东海,见过海潮之后瑰丽无比的朝阳,也曾经攀登唐古拉山,就为了一见那千条小江汇成中原水脉的盛景,越是如此,却越发令宋某感觉到自身的渺小,越是渺小,却又越能激发我本身的武道之念!……夫人生者,天地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然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天地之逆旅,百代之过客?”

梵清惠低低叹息道:“既然你已经领悟人生的渺小,为何又要去蜀地?”

方明道:“自然是去好好考察一番!蜀郡天府之国,有都江之利,山水之险,物产丰饶,真正有志于天下者都不会错过!”

“有志天下?”梵清惠一震。

“当然……我不是那么不自量力的人,现在杨坚风头正盛,我此去蜀郡,不过想先找条保全家族之道罢了,这可是秘密,清惠能否不说出去?”

“既然是秘密,又何必与我说?”梵清惠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复杂之色。

“哈哈……清惠暴露了哩!”方明大笑:“我素闻慈航静斋传人入世之后,必将辅佐一位明君,为天下苍生谋得福祉,今次你选中的人可是杨坚?”

梵清惠点头道:“你觉得杨坚如何?”

“此人雄才大略!为一代英主!”提到这个中原风头最盛的人物,连方明的脸色都微微凝重起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杨坚以隋代周,乃是顺应天命大势,随后更是推动汉化,将百官胡姓改为汉姓,实在是推动北方民族融合的关键人物,而本次休养生息九年,再大军南下伐陈,陈后主昏庸,臣子尽皆沈客卿这等庸碌之辈,败亡或许就在明年……”

梵清惠的眸子似乎亮起了极点繁星:“既然如此,宋缺你何不……”

方明同样逼视回去:“宋某不过初出江湖的无名小卒,连宋家家主都不是,左右不了家族决策,仙子却何必如此优待?”

梵清惠掩唇道:“若你想听恭维的话,我这里有的是呢……因为在我看来,未来的江湖上,不仅将有你的一席之地,岭南的宋家,也必然在你手上更加辉煌……现今的江湖一辈,若论潜力,恐怕无人能出你之右。”

“哈哈……多谢仙子夸奖!”

方明大笑:“那本人也告诉你我不看好杨坚的原因好了!”

“虽然此人一统北部中原,甚至终结乱世,乃是自两晋以来最为恢宏瑰丽的壮举,必将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却有着两点致命缺陷!”

“第一,此人得国不正!历来不经历连场刀兵血战,浴血搏杀出来的皇朝,大多短命,你看王莽篡汉、司马代魏……这两者又支撑了多少年国祚?你再看杨坚从执政掌权到迫周朝静帝禅让,中间不过十个月,成事之速,无与伦比,隐患自然更多,将来必有大祸!”

梵清惠蹙着秀美,反驳道:“虽然如此,但杨坚即位后,当即打压宇文系势力,更蛰伏不动,养精蓄锐,九年方才南下,若能一举灭陈,大隋声威大震之下,横扫南方,以北统南,难道得国便不正么?”

“呵呵……”

方明摇头失笑:“还有第二点,杨坚自认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那便姑且算他是汉人,可惜皇后却是独孤氏,地地道道的胡人,大隋也与胡人势力牵连甚深,我不喜也!”

梵清惠的眉头蹙得更深:“我实在想不到,你的地域与民族观念居然如此狭隘……清惠认为汉族不但人数上占优势,且在经济和文化的水平上也有明显的优越性,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可把入侵的外族同化,当民族差别消失,民族间的混战自然结束,由分裂步向统一,此为历史的必然性。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始是我汉族的未来发展方向……”

方明摇了摇头:“我并不反对外来的文化,那是保持民族进步和活力的秘方,佛学便是从天竺传过来与我汉族源远流长、深博精微的文化结合后发扬光大的。可是对外族没有提防之心,稍有疏忽将变成引狼入室,就如五胡乱华。终将造成民族的灾难!”

他最后用一句话结尾:“正因为我宋缺是汉族正统,又是南方之人,所以我必然支持以南统北,重振汉统,因为武道虽然没有国界,武者却有其各自的祖国与民族!”

实际上,方明还有一句话没说。

那就是以汉文化为主体,汲取胡人文化,和北方汉人在胡人屠刀之下被迫胡化,完全是两个概念,就好比吃人与被吃!

这其中区别难道不大么?

若北方的民族大融合,是以胡人吃汉人的血肉而实现,那真是不要也罢。

当然。

此时的慈航静斋乃是北方佛道两家之代表,就连魔门都不太看得上南方偏僻瘴痢之地,因此方明干脆就不说了。

“我实在想不到,你竟然是如此目光狭隘之人!”

梵清惠似乎痛心疾首:“北方在杨坚登上宝座之际,乱我中土入侵的北方诸族早融和同化,合而成一个新的民族,既有北塞外族的强悍,又不离我汉统根源深厚、广博优美的文化。兼且北方汉族长期对抗塞外各族,养成刻苦悍勇的民风。这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写照,即使杨坚失败,南方终不敌北方,以北统南,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路向……”

“反观南方,治者无能、贫富不均、官豪勾结,封略山湖、妨民害治,令百姓流离、饿尸蔽野,民不聊生。反之杨坚则自强不息,高下之别,一目了然!”

方明道:“我承认现在的南方或许不如中原,北方关内那样发达富饶,但南方也有着北方无与伦比的地理与资源优势,伴随着不断的开发,人口与实力必然能渐渐赶超北方!”

同时,他在心里默默加了一句:‘当然,这或许是数百年,上千年之后的事情了!’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以北统南,得关中者得天下,在未来还是很长久的趋势。

甚至,要一直到元末,江南彻底开发出来,才有朱元璋以南统北的壮举,气运南移,中间虽有满清反复,但经济、人口却还是南方渐渐赶超北方,到了清末更是如此,就比如二次北伐,不论过程如何,反正总是用炮弹加银弹,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