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贾平凹短篇小说和散文集-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易搬上了汽车,那农民见我兴奋劲,就反悔了,一定要付款,结果几经讨价还价,
付了他二十五元。这狮子不大威风,但模样极俊,立脚高望,仰面朝天,是个高傲
的角色,像个君子。另一只是一个朋友送的,当时他有一个拴马桩和这只狮子,让
我选一个,我就带回了这狮子,我喜欢的是它的蛮劲,模样并不好看,如李逵、程
咬金一样,是被打破了头仍扑着去进攻的那种。我拍了拍它们,说:吵什么呀,都
是看门的有什么吵的?!但我还是把它们分开了,差别悬殊的是互不计较的,争斗
的只是两相差不多的同伙,于是一个守了大门,一个守了卧室门。第二日,我重新
调整了这些动物的位置,龙、虎、牛。马当然还是各占四面墙上墙下,这些位置似
乎就是它们的,而西墙下放了羊。鹿、石鱼和角虫石,东墙下是水晶猫、水晶狗。
龟和狐,南墙下安放了石麒麟,北墙的沙发靠背顶上一溜儿是海百合化石,三叶虫
化石,象牙化石,鸵鸟,马头石,猴头石。安置毕了,将一尊巨大的木雕佛祖奉在
厅中的一个石桌上,给佛上了一柱香,想佛法无边,它可以管住人性也可以管住兽
性的。又想,人为灵,兽为半灵,既有灵气,必有鬼气,遂画了一个钟馗挂在门后。
还觉得不够,书写了古书中的一段话贴在沙发后的空墙上,这段话是:
    碗大一片赤县神州,众生塞满,原是假合,若复件件认真,争竟何已。
    至今,再未做过它们争吵之梦,平日没事在家,看看这个瞧瞧那个,都觉顺眼,
也甚和谐,这恐怕是佛的作用,也恐怕是钟馗和那段古句的作用吧。
 

                                 贾平凹文集                   读书示小妹生日书
  

  七月十七日,是您十八生日,辞旧迎新,咱们家又有一个大人了。贾家在乡里是大户,父辈那代兄弟四人,传到咱们这代,兄弟十个,姊妹七个;我是男儿老八,你是女儿最小。分家后,众兄众姐都英英武武有用于社会,只是可怜了咱俩。我那时体单力孱,面又丑陋,十三岁看去老气犹如二十,村人笑为痴傻,你又三岁不能言语,哇哇只会啼哭,父母年纪尚老,恨无人接力,常怨咱这一门人丁不达。从那时起,我就羞于在人前走动,背着你在角落玩耍;有话无人可说,言于你你又不能回答,就喜欢起书来。书中的人对我最好,每每读到欢心处,我就在地上翻着跟头,你就乐得直叫,读到伤心处,我便哭了,你见我哭了,也便趴在我身上哭。但是,更多的是在沙地上,我筑好一个沙城让你玩,自个躺在一边读书,结果总是让你尿湿在裤子上,你又是哭,我不知如何哄你,就给你念书听,你竟不哭了,我感激得抱住你,说: 
  “我小妹也是爱书人啊!”东村的二旦家,其父是老先生,家有好多藏书,我背着你去借,人家不肯,说要帮着推磨子。我便将你放在磨盘顶上,教你拨着磨眼,我就抱着磨棍推起磨盘转,一个上午,给人家磨了三升包谷,借了三本书,我乐得去亲你,把你的脸蛋都咬出了一个红牙印儿。你还记得那本《红楼梦》吗?那是你到了四岁,刚刚学会说话,咱们到县城姨家去,我发现柜里有一本书,就蹲在那里看起来,虽然并不全懂,但觉得很有味道。天快黑了,书只看了五分之一,要回去,我就偷偷将书藏在怀里。三天后,姨家人来找,说我是贼,我不服,两厢骂起来,被娘打过一个耳光,我哭了,你也哭了,娘也抱住咱们哭,你那时说:“哥哥,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书!”小妹,你那一句话,给了兄多大安慰,如今我一坐在书房,看着满架书籍,我就记想那时的可怜了。 
  咱们不是书香门第,家里一直不曾富绰,即使现在,父母和你还在乡下,地分了,粮是不短缺了,钱却有出没入,兄虽每月寄点,也只能顾住油盐酱醋,比不得会做生意的人家。 
  但是,穷不是咱们的错,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这个社会,天下在振兴,民族在发奋,咱们不企图做官,以仕图之路做功于国家,但作为凡人百姓,咱们却只有读书习文才能有益于社会啊。你也立志写作,兄很高兴,你就要把书看重,什么都不要眼红,眼红读书,什么朋友都可抛弃,但书之友不能一日不交。贫困倒是当作家的准备条件,书是忌富,人富则思惰,你目下处境正好逼你静心地读书,深知书中的精义。这道理人往往以为不信,走过来了方才醒悟,小妹可将我的话记住,免得以后悔之不及。 
  兄在外已经十年,自不敢忘了读书,所作一、二篇文章,尽属肤浅习作,愈是读书不已。过了二月二十一日,已到了而立之年,才更知立身难,立德难,立文难。夜读《西游记》,悟出“取经唯诚,伏怪以力”,不觉怀多感激,临风而叹息。兄在你这般年纪,读书目过能记,每每是借来之书,读得也十分注重,而今桌上,几上,案上,床上,满是书籍,却常常读过十不能记下四五,这全是年龄所致也,我至今只有以抄写辅助强记,但你一定要珍惜现在年纪,多多读书啊。 
  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世上好书,浩如烟海,一生不可能读完,且又有的书虽好,但不能全为之喜爱,如我一生不喜食肉,但肉确实是世上好东西。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你真真正正爱上这本书了,就在一个时期多找些这位作家的书来读,读他的长篇,读他的中篇,读他的短篇,或者散文,或者诗歌,或者理论,再读外人对他的评论,所写的传记,也可再读读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这样,你知道他的文了,更知道他的人了,明白当时是什么社会,如何的文坛,他的经历,性格,人品,爱好等等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的形成?大凡世上,一个作家都有自己一套写法,都是有迹而可觅寻,当然有的天分太高了,便不是一时一阵便可理得清的。兄读中国的庄子,太白,东坡诗文,读外国的泰戈尔,川端康成,海明威之文,便至今于起灭转接之间不可测识。说来,还是兄读书太少,悟觉浅薄啊!如此这番读过,你就不要理他了,将他丢开,重新进攻另一个大家。文学是在突破中前进,你要时时注意,前人走到了什么地方,同辈人走到了什么地方?任何一个大家,你只能继承,不能重复,你要在读他的作品时,就将他拉到你的脚下来读。这不是狂妄,这正是知其长,晓其短,师精神而弃皮毛啊。虚无主义可笑,但全然跪倒来读,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能使你受损,永远在他的屁股后了。这你要好好记住。 
  在家时,逢小妹生日,兄总为你梳那一双细辫,亲手要为你剥娘煮熟的鸡蛋。一走十年,竟总是忘了你生日的具体时间,这你是该骂我的了。今年一入夏,我便时时提醒自己,要到时一定祝贺你成人。邻居妇人要我送你一笔大钱,说我写书,稿费易如就地俯拾,我反驳,又说我“肥猪也哼哼”,咳,邻人只知是钱!人活着不能没钱,但只要有一碗吃,钱又算个什么呢?如今稿费低贱,家岂是以稿费发得?!读书要读精品,写书要立之于身,功于天下,哪里是邻居妇人之见啊!这么多年,兄并不敢侈奢,只是简朴,唯恐忘了往昔困顿,也是不忘了往昔,方将所得数钱尽买了书籍。所以,小妹生日,兄什么也不送,仅买一套名著十册给你寄来,乞妹快活。 

                1983年7月初写于静虚村 
        (选自《抱散集》,作家出版社1994年第2版) 

                                 贾平凹文集                   对月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 

    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而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暂短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的完成啊! 

    试想,绕太阳而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圆就是运动,所以车轮能跑,浪涡能旋。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笋。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气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作于1981年11月29日静虚村 
 

                                 贾平凹文集                   风雨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
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
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
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
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
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 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 墙
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
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
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
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
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
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
了, 在院子里旋转, 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
去。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
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
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 也不嗡叫, 黑乎乎
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
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
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
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
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精湿的猫拼命地跑来,一跃
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 几片瓦落下来, 像树叶一样斜着
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
角,唰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的凝固成一个锥形;
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案上的
草窝里蹦跳。

    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
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
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贾平凹文集                   佛事
   

    五月二十九日天下大雨,有客从台湾来,自称姓陈,是三毛的朋友。一听说三
毛,陌生客顿做亲近人;先生却立在那里只是说,我送三毛的遗物到敦煌去,经过
西安一定要来看看你。

    看看我?我望着先生,眼睛便有些涩了。先生既然是三毛的朋友,带了三毛的
遗物去敦煌,冥冥之中,三毛的幽灵一定也是到了;我与先生素不相识,也无书信
联系,这么大的雨,他从我的单位打问到我住的医院,偏偏我又从医院回来,他又
冒雨寻来了。如此耐烦辛苦,活该是三毛的神使鬼差呢。

    三毛,三毛,我轻声地叫起来了:“快让我瞧瞧!”等不及先生把一包东西放
在桌上,我说,我要见三毛。

    先生从一个大塑料包里往外掏,掏出一顶太阳帽来,说这是三毛生前一直戴着
的;掏出一条发带,红色的,极有弹性,再是掏出一件水手裙了。先生的声调沉下
来,介绍这种裙子在台湾一般有些年纪的妇女是不大敢穿的,四十多岁的人了,敢
穿的恐怕只有三毛了。三毛性情坦真,最不愿约束。报上发表的一张照片,是她在
成都的街头,赤了脚坐在一家木板门面前,样子顽皮如小狗,三毛穿了这件水手裙
走着,走着的是个性,走着潇洒。先生还在掏着,是一件棉织衫,一条棉织裤,全
是白色的,上边似乎还残留着几点什么斑痕。“我没有带她的袜子。”先生说,三
毛是以长筒丝袜悬颈的,袜子对于我们都太刺激了。最后掏出来的是一包三毛十多
年来一直喜欢用的西班牙产的餐纸,一瓶在沙漠上护扶的香水,一包美国香烟,淡
味型的,硬纸盒里仅剩五支了,明显地已经霉了。

    从头到脚的穿戴,吃的用的小品,完整的一个三毛,出现在面前了。我久久地
目视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能说什么呢,物在人去,生命已不可复得。她的归
宿是她选择的。她的选择应该是对的,潇洒而美丽,虽然对于读者是一种遗憾和痛
惜。

    我走向了窗前,推开窗扇,檐前垂下的扯也扯不断那样的粗而白的雨,我喃喃
起来,我并不自觉我说了些什么,是一句三毛你好,是一句阿弥陀佛?在场的我的
妻子给我倒了一杯水,说我的脸色很是可怕了。

    元月十六的清晨,三毛将最后的一封信,于亡日后第十二天寄给了我,信上写
着五月份她是要来西安的。那时候,看过信的人都感到遗憾,三毛果然不失言,她
真的在五月的最后的日子来到了!我虽然见到的不是她的真人,但以她的性格,和
我的性格,这种心灵的交流,是最好的会见方式。

    先生说,他居住的地方与三毛家很近。他常常去她那儿聊天,三毛在生前曾对
他说过,死后她希望一半葬在台北,一半就留到浙江乡下的油菜田边,但至她去年
十月到过了西北,主意改变,希望能葬在敦煌前的鸣沙山上,她说她把地点方位都
选好了。

    鸣沙山,三毛真会为她选地方,那里我是去过的,多么神奇的山,全然净沙堆
成,千人万人旅游登临,白天山里是矮小了。夜里四面的风又将山吹高吹大,那沙
的流动呈一层薄雾,美丽如佛的灵光,且五音齐鸣,仙乐动听。更是那山的脚下,
有清澄幽静月牙湖,没源头,也没口,千万年来日不能晒干,风也吹不走,相传在
那里出过天马。鸣沙山,月牙湖,连同莫高窟构成了艺术最奇艳的风光,三毛要把
自已的一半永远安住在那里,她懂得美的,她懂得佛。

    一生跑遍了世界,最后觉得最依恋的还是祖国的西北,鸣沙山可以重温到撒哈
拉的故事,月牙湖可以浸润温柔的夜,喜欢音乐和绘画正好宜于在莫高窟。谁的一
生活得如此美丽,死后又能选中这般地方浪漫?她是中国的作家,她的作品激动过
海峡两岸无数的读者,她终于将自已的魂灵一半留在日月潭的台北,一半遗给有月
牙湖的西北。月亮从东到西,从西到东,清纯之光照着一个美丽的灵魂。美丽的灵
魂使从东到西从西到东的读者永远记着了一个叫三毛的作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