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亮亮……”小龙忽闪忽闪着大眼睛来寻求我的帮助,我能说我跟葛明和我跟你的关系不一样,这种情况下你不能指望我吗?
最终我还是扯着葛明上山去捉蝗虫了,留下一龙一狗你一只我一只在家里吃得开心。
我们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去了自家的田地,就算要捉蝗虫,那也得到自家地里抓,一方面满足口腹之欲,一方面保卫庄稼。可惜这两天山上的蝗虫已经被捕捉地差不多了,我们这一路走来,并没有看到密度高的蝗虫群,只能偶尔在草丛种见到一两只。葛明是个眼明手快的,一只也不放过,即使这样,从我们走出家门来到稻田的这一路上,袋子里也只有小十几只而已,从这个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饥饿的人们比虫灾强悍千百倍。
我的那些水稻,虽然长得并不十分好,但是也没有出现被被蝗虫大面积啃食的情况,只偶尔的,能在稻叶上看到一两个缺口。这些蝗虫还没来得及肆虐,就已经被人们捕捉殆尽,成了在这个饥饿的季节里,上天赐给众人果腹的食物。
我们在稻田四周寻找了小半天,随着范围不断扩大,我们袋子里的蝗虫也渐渐多了起来,估摸着应该够炒一盘了,我俩这才打道回府。回家后葛明说要加花椒香油爆炒,我没啥意见,炒出来之后确实香,我也跟着吃了几只,小时候没少吃竹牛之类的昆虫,蝗虫也不算啥。
后面的几天,小龙和小黑还是经常会到山上去捉蝗虫,可惜收获是一天比一天少,到了后来,出去大半天,也捉不到一盘的料了。也不知道小黑怎么跟小龙说的,这孩子追着我说要在家里养蝗虫,我跟他说蝗虫是害虫,咱不养,他却问我为什么小鸡可以养,蝗虫就不可以养?
最后我只好忽悠他说小鸡会把蝗虫吃掉,家里不能两样都养,小龙捉着一只蝗虫去后院试了一下,结果那蝗虫还抓在他手里没来得及放下呢,几只被惯坏了的母鸡就冲上来一顿啄,小龙甩着手哇哇大叫。我在一边看得很无力,好歹是条龙好吧,怎么连几只母鸡都怕,这种事传出去还不得被人笑死。
幸好小龙这娃还不怎么开窍,这么忽悠着就过去了,我暗示地拍了拍小黑的脖子,如果他敢跟小龙说什么箱笼养殖之类的,我就敢给他断肉。小黑了解地呜呜两声,然后赌气地背过身去,屁股对着我。
镇上那个部队大院里的孩子们,出去捉蝗虫的,有一个没能回来,是个六岁大的小女孩。大院里的人并没有在这件事上多做文章,也没有不让那些孩子出门,只是让他们小心一些,用空的时候,也教他们几下拳脚。
弱肉强食就是现在最强悍的规则,没有人能逃得过,这些孩子必须要适应,如果他们没办法适应现在这个社会,那么等待他们的,除了死亡没有其他。但是这并不代表为了生存就可以不折手段,这些军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们,即使他们当中有一些人现在看起来并不十分仁义,但是只要在骨子里流着善良的血液,懂得分辨是非,那就足够了。
眼看着秋收就要到了,大家都觉得接下来的日子应该会是平静的,秋天这个季节,蝗灾过后,还能有什么呢?
事实证明,人类的想象力在多变的大自然面前,还是显得太过匮乏了,是下雨还是晴天,是起雾还是大风,是冷还是热,这些看起来十分简单的事,到了大自然手里,它就是能变出各种花样。人类社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蝗灾之后,秋收之前,镇上迎来了一群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客人,饥民。小镇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存在,镇上的人不走出去,并不代表外面的人也不会走进来。
第一批到达我们镇的是一群北方大汉,这才是真正的大汉,我们镇上的那些南方男人们在这些人面前,一般都要矮半个头。像所有逃难的人一样,这些人也一样拖家带口,可是他们的家人明显不多,也许是因为这几年人口政策的关系,一般家庭的孩子本来就不多,单身人群的比例也在一直增加。
他们一来到我们镇上,就表示自己并没有敌意,报上自己的家乡,说明自己南下就是为了寻口饭吃,并无它意。即便如此,这些人的到来还是给镇上带来了安全隐患,但是我们并没有理由驱逐他们,或者说,驱逐的代价太大,现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愿意给自己制造麻烦。
这些人也并不捣乱,他们到达我们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山上的田地去看了一圈,很快就来到了我们的村子,村民们很好奇,也担心这些外来人会破坏了自己的庄稼地,所以一直跟着。这些北方人在看过我们的田地之后,无奈地摇了摇头,从土地上来说,我们这样的丘陵地带肯定不像他们家乡的土地那样肥沃,从庄稼上来看,今年长时间的大旱,使得我们这一年的庄稼长势很不好。
但是他们摇头,我们的村民倒是一点都不介意,巴不得这些人看不上我们的土地,然后赶紧离开,可惜没能如愿。
“老乡,你们这边情况也不好啊。”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率先跟我们村的村民搭话,看起来在这一群人里,他是头儿。
“不好,这都快没了活路了。”我们村其他人都选择了沉默,而是让在场的一个在村里相对有地位的人出来说话。
“是不好,但是也比我们那边好多了,我这一路走来,你们这里也不算太差的了。”那男人在田埂上蹲了下来,从裤腰带里抽出一根烟杆子,没烟丝了,就这么咬着。
“别的地方都咋样啦?”在没有电的情况下,村里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如果还有什么地方好活人的,他们也不介意拖家带口背井离乡。
“嘿嘿,你们也别胡思乱想了,这外头要是好,我们这班人还能到这里来吗?”只这一句话,就打破了村里人心中所有的幻想。
“那你们咋就离了家呢?”在外头什么情况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咋就出来流浪了呢?
“但凡还有一点活路,谁愿意这么出来瞎走。”那男人习惯性地从嘴里拿下烟杆子在田埂上敲了敲,可惜里面是空的,什么也没能敲出来。
“我们这一时也不走了,就在山上搭个棚子住着,你们秋收要人手的话就找来吧,一个人一天五斤粮,不计好坏。”这些人非但不走,还在山上住了下来,有人提醒过他们说冬天很冷,他们却说,这一路下来只有更冷,能活到现在的,都抗冻。
69
69、第 69 章 。。。
就我们村现在的情况,大多数人家都不需要找人帮着收粮食,可是也有特殊的,今年村里新添了两个寡妇,那两个女人的丈夫一个被太阳晒死了,一个在打水的时候跟人起了争执,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没有回来。
村里大多户人家在今年春天的时候都种了很多地,夏天死了男人的这两个女人,一个没有孩子没有父母,一个父母年迈孩子才五岁,要独自完成收割肯定是不可能的。其实也可以请村里人帮忙,但是从村里请的人,一天要给的粮食绝对不止五斤,我去年请陶十五的时候给了二十斤,今年情况差一些,但是起码也得要个十斤左右。镇上那些人倒是便宜,但是他们肯定做不来农活,跟那一群汉子一比,一眼就能看出谁才是真正的优质劳动力。
就为了这一天只需要五斤粮的优质劳动力,这两个女人冒险了,秋收前一个天未亮的早晨,她俩结伴去了山里,偷偷地把帮忙收割的事情给定了下来。等到大家开始忙起来的时候,才突然发现村里来了四个北方汉子,在那两个寡妇的地头上,一边两个,正猫着腰翻地挖红薯。
当时村里不少男人都气坏了,但是那会儿不是闹腾的时候,大家都有活要干呢,只要暂时咽下这口气等找到合适的机会再爆发。
别说,这些北方汉子干活也是很麻溜的,一天下来,半点不比村上那些年轻力壮的男人们在自家田地上干的活少。因为这一天收的是红薯,所以这俩寡妇都多给了一些,红薯不比谷子,水分太多,如果也按照五斤的标准给,那就太欺负人了。
当天晚上,大家不辞辛苦,在村里又开了一次会议,主要就是为了村里那两个寡妇请流民干活的事。我也被请了过去,去就去吧,我把葛明小黑小龙,全部都带去了,这几个都喜欢凑热闹。
“张月啊,事情没你想得那么简单,这些流民不可能是什么良善之辈,你今天请他们来村里干活,他明天就敢端了咱们老窝你知不知道?”我们到的时候,他们已经讨论开了,正给其中一个叫张月的寡妇做思想工作,貌似不是很顺利。
“咋就不能请啦?咱村子外头又没个围墙,人家要摸我们这边的情况还得这么曲折才能打入敌人内部啊?”那个叫张月的是个利嘴的女人,这会儿一张口,就是连讽带刺的。
“你这女人怎么这么说话呢,啊?怎么就跟你说不通了呢?你赶紧让那些人打哪儿来滚哪儿去,别在村子附近转悠,不然没他们好果子吃。”村里有人开始说了重话,如果这个叫张月的寡妇的男人还在的话,他们断是不敢这么说话的。
“嘿,要说你说去啊,我一个妇道人家的,可不敢跟那些汉子耍横。”张月明显不是个好欺负的主,在口头上,这些人明显讨不到什么好。
“你个憨婆娘,就一张嘴巴厉害,有你哭的时候。”那人终于决定转移作战目标。“兰小云,你也说说自己怎么想的,怎么就范糊涂跟着张月去了呢,张月在村里什么人你不知道啊?”
“去就去了呗。”兰小云的嘴上功夫实在是跟张月差远了。
“诶陶七叔,咱说话就说话,不带你怎么损人的啊,我张月在村子里行的端做得正,你说我张月是什么样的人啊?”
“你这女人怎么胡搅蛮缠呢,这不是没跟你说话呢么?扯着脖子瞎吵吵什么呢,一边儿去。”这个陶七叔一把年纪了,却没什么德行,这会儿明显欺负寡妇呢,可惜这个寡妇不怎么好欺负。
“哎呦,三爷六爷,你们可得给我说说理,七叔他说的都是些啥话啊?都是一个村的,怎么能欺负我一个刚死了男人的寡妇呢?哎呦我这命苦哦,男人就这么没了,连个儿子都没给我留下来,我一个孤苦伶仃的婆娘哦,这么被人欺负……”说着张月就坐到地上拍着大腿哭了起来。
“张月,别哭了,咱都不容易。”兰小云抹着眼泪过去安慰。
“小云啊,我这心里苦啊,你说我十三岁就没了爹娘,好不容易才把弟弟妹妹拉扯大了,嫁了个憨实的男人,怎么就摊上这么回事啊,他们都说我命硬,我命硬我活该啊我……我心里苦啊……”这张月确实是个苦命的女人,那些艰难的生活养成了她不肯认输不肯低头的倔强性格,在村里谁也别想从她那里占到便宜,时间久了,人缘自然也不好。
“听那些道士瞎咧咧,咱不哭了啊,给人家笑话。”兰小云看得也清楚,张月坐在地上这么哭着,身边站着一群的人,同情的少,不耐烦的多,更有甚者,脸上已经显出了毫不掩饰的厌恶。
“都别吵了,张月兰小云,当初你们请人的时候,就没有跟村里人商量过,这年头世道这么乱你们也不是不知道,俩妇道人家倒是挺有主意。今天你们要是不肯把人辞了,那就自己从村子搬出去吧,村里不要招祸的女人。”几位长辈一直不吭声,这会儿陶三爷一开口,就说了狠话。
“那三爷,那我地里的庄稼怎么办?”张月在陶三爷面前也不敢闹,闷声闷气地问了这么一句。
“村里的汉子难道都死光了吗,要你去外头找?”陶三爷爆喝一声,周围的人一愣,然后有发出一阵轻轻的嗤笑。我在旁边看得有些气愤,这陶三爷平时也是个人模狗样的,怎么面对一个寡妇的时候,就变得这么刻薄,因为她的绝对弱势吗?这世上可从来都没有绝对的事。
接下来的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村里人无论说什么,张月和兰小云都不敢反驳,随他们去指责说教,贬低她俩的人品,贬低她俩的智商。我听得有些沉闷,就带着小龙和小黑他们先回去了,葛明说我们村里的人真坏,我也不反驳。
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就结束,有些人天生不善于妥协,就像张月这样的,命运给了这个女人太多挫折,如果她习惯妥协,那今天我们村里就不会有一个叫张月的泼妇,或许死了,或许没了自我。
第二天,张月非但没有把那两个北方男人辞退了,还带着那群人进了村子,这个流民集体,所有人都到了,一起涌进了我们村,村民们一个个都提心吊胆的,以为那个叫张月的骚/货,终于还是给村子带来了灾难。
带头的那个四五十岁的汉子,说要找我们村的陶三爷谈一下,村里几个小辈赶忙去请了。
“你们想干嘛?”这种时候,陶三爷倒也稳得住,丝毫不像村里的年轻人一样慌慌张张的。
“陶三爷是吧,我叫鲁德,晚辈叫我一声德叔,今天咱是过来提亲的。”德叔还是在嘴里咬着一根烟杆子,也就是个习惯性的动作,不过看在村民们眼里,大概是有些流氓。
“提亲?怕我们这磨盘村是攀不上你们这门亲事。”都不问给谁提亲,陶三爷就一口回绝了。
“陶三啊,这男欢女爱的事,咱长辈说了不算,得由着年轻人去。”前面他还跟着我们村里人叫一句陶三爷,这会儿就变成陶三了,估计陶三爷已经很多年没被人这么叫过了,又见此人说话粗鄙露骨,一时间气得胡子都抖起来。
“你们这是要给谁提亲?”陶三爷倒是想硬气,可惜情况不由人,眼前这一群汉子,个个身强体壮,不是我们村的男人们能比得上的。
“我就是想给你们村的张月,送个上门女婿。”鲁德也不绕圈,直接就把来意给说了。
“是哪个年轻人?”陶三爷忍着怒气问道。
“林成武,你出来。”鲁德拍了拍从人群里走出来的一个黝黑青年,看起来三十多岁,皮肤很黑,身材魁梧,眼神坚定,一看就知道又是个不好欺负的。
“林成武是吧,张月那婆娘命硬,怕你消受不起。”陶三爷不动声色地抽了一口水烟,这年头,也不知道他们家怎么还有烟丝,平时也不见他抽,这会儿倒是舍得拿出来炫耀了,看得一旁几个男人吸着鼻子过干瘾。鲁德看在眼里也有些羡慕,虽然水烟和旱烟有些差别,但是殊途同宗,那都是烟啊。
“嘿嘿,咱北方的汉子,也硬得很。”鲁德笑嘻嘻地开了个半黄不黄的玩笑,逗得村里的大小媳妇们一阵轻笑。当天晚上我们村格外热闹,家家户户都在玩妖精打架,搞得我这个五感太过发达的人很是郁闷,都是这一句北方硬汉给闹的,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我们村人多地少,这会儿不会让张月招赘的。”陶三爷并不想这么简单就给人住到村里,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挑战权威,他这位老人的形象要如何保持?
“陶三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张月好歹是嫁到你们村来的,怎么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现在已经是你们村的人了,就算是死了男人,做长辈的咱也得体恤小辈对不对?咱这个林成武啊,不说种田是一把好手,如果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到村里来闹事,他一只胳膊就能把人拎起来丢出去,来,小林,给大家展现一下。”鲁德这个人挺好玩的,这会儿他又开始推销起那个叫林成武的男人来了。
那个林成武也听话,走到大院里的磨盘边上,马步一蹲,就把整个家伙抱了起来,其中包括磨盘的上层下层还有一个石墩。他抬眼看了看鲁德,鲁德满意了,他再把东西又慢慢放回原地,一丝不差,那个石墩长期放在院子里,久了就形成一个印子,他就放在引子里面,一点都没偏。这一手看得村里的男人们打心底里羡慕和嫉妒,这丫该不会是个练家子吧?陶三爷的脸更僵了。
“怎么样不错吧?看家护院一把好手,哈哈哈哈!”鲁德又拍了拍林成武的肩膀,然后开始给他做工作。“小林啊,咱到处漂泊不容易,张月那个女人你也看到了,也就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苦命人,你跟他好好过,以后多生几个娃娃,长子还得姓陶,后面的咱也给他安一两个林姓的,也不能让林家断了香火不是?”
“你要进我们磨盘村可以,不过进了这个村就是村里的人了,村里的长辈就是你的长辈,该管的时候我们还得管,你要是想称王称霸,那就休怪我们这一村的人对你不客气。”你力气再大,能抵得过人多吗?陶三爷现在答应下来,也是无奈之举,这个鲁德一看就知道不是好对付的,今天他要是不答应,还不晓得这个人能整出些什么热闹呢。
“那是那是,小林啊,咱这一路飘着,你一时间怕是不太适应有婆娘有土地的日子了,这边的风气跟咱那边也不太一样,咱就低调一点,啥事能忍也就忍了,好好过日子,你说是吧?”鲁德先是附和陶三爷的话,但是接着口气一转,又说了一些村里人不太爱听的话。“不过咱虽然是入赘,那好歹也是有娘家的啊,哈哈哈,受了委屈就过来跟德叔说,德叔给你做主。”
村民们气得牙痒痒,但是没办法,实力悬殊太大,这时候不适合硬拼,只好忍了。
“陶亮,你说这件事怎么样?”陶三爷突然就把我的名字给点了出来,这有我什么事啊?
“好好过日子,自然什么都好。”我不痛不痒地给了这么一句。
“这话说得不错,刚刚林成武那一手露地不错,趁着今天人多,你也耍一手让大家开开眼吧。”陶三爷用长辈对晚辈的吩咐口气跟我说话,但是看过来的眼神里分明写着拜托劳驾帮忙。我也不好在这么多人面前拂了他的面子,只好硬着头皮上。
还是刚刚那个磨盘套装,我想了想到底怎么才能给我们村争口气,虽然陶三爷没说,但是他明显是希望我把林成武给压下去。
我在磨盘边站了一会儿,然后伸手把磨盘的上层拿下来,顶到脑袋上,然后又把磨盘的下层拿下来,扛在肩膀上,接着又一手把磨盘底下的石墩提了起来,做完这些之后,我才后知后觉地想到,自己现在这形象会不会有点傻?
最终,林成武入赘我们村的这件事还是以皆大欢喜收尾了,虽然不想承认,但是我最后那个表演好像是取到了一定的娱乐效果,陶三爷面子也足了,大家心情也好了,于是这桩婚事顺利了,张月那个女人,她必须要感激我。
作者有话要说:报纸下午要干活,明天早上有点事,可能会有点不准时,先跟大家打声招呼。
70
70、大融合 。。。
张月的婚礼办得很热闹,虽然没有很多好吃的,但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