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大清朝-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有好处到手……”

    “好处?子端兄,难道我们是那种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便不顾百姓疾苦的官员吗?你这话我可不爱听……”老于成龙不悦道。

    “哈哈,你们这两个于成龙的脾气谁不知道?我可没说这好处是给你们的……”陈廷敬拉着老于成龙走到一个桌子旁边坐下,拍着桌子笑道:“我可是刚下早朝回家换了衣服就跑过来给你报信儿了,连新任上书房大臣也没有来得及去奉承两句,你于成龙是不是该意思意思一下啊?”

    “新任上书房大臣?这么快?熊东园不是才刚下来吗?……”陈廷敬的话一下子引起了于成龙的兴趣,“这个新任上书房大臣是哪个?难道是李光地?”

    “索老三倒是推荐李光地来着,可惜啊,皇上没同意!”陈廷敬用手指点了点桌子,“快上酒菜,我可还没吃饭呢。”

    “好好好,……”看到陈廷敬执意要“宰”自己一顿,于成龙笑了笑,便朝着手下吩咐道:“叫两碟小菜,一壶老白干……”

    “就知道跟着你吃不了什么好的……”听着于成龙点菜,陈廷敬苦笑,虽然他也算是清官,却还没到于成龙这个地步,不过,他跟这老于成龙是老相识,知道对方是不会为他专门儿弄一桌好菜的,所以也没怎么在意。

    “新宰相到底是谁啊?李光地如果都不行,论功绩,论能力还会有谁合适?姚启圣?这老家伙不是已经告老了吗?……”点完菜,于成龙又朝着陈廷敬问道。

    “嘿嘿,这回的上书房大臣比那张廷玉更让人稀奇,是当今的国舅……佟国维!”

    “佟半朝!?”

     ;。;;;

第二卷 风生水起 第四十五章 插曲

    “嘿嘿,佟半朝?想不到你于成龙远居山东也知道佟家的这个名声啊,不过,如果这个佟国维能在上书房多呆上几年,那他们一家可就真的说不定能撑起个‘半朝’了。”陈廷敬说道。

    “佟国维之父佟图赖做过兵部尚书,其族中人,佟养正做过征南大将军,两个人都是一等公,而且六部之中有一半儿的尚书他们佟家人都做过,这个‘半朝’的名声倒也不算过份,只是,这都已经是昨日黄花,皇上如今选他佟国维出来,想必是看不惯那索老三了,可那索额图又岂是好对付的?再说了,这佟国维也没听说过有什么本事,若只是一个绣花枕头,想再振他们‘佟半朝’的名头,那就只能是妄想!”于成龙笑道。

    “这话倒是不错,只可惜了那李晋卿,空有一身才学本领,眼巴巴的望了这么多年,却总也进不了上书房。”这时小二已经把酒菜端了上来,陈廷敬端起酒盅喝了一口老白干,叹道。

    “哼,为了一个上书房大臣的名头,那李光地连伦常都可以不顾,这等人,哪有资格入上书房?”于成龙嗤笑道。

    “你可别乱说话,那些事情可还没有定论呢!”陈廷敬说道:“而且李晋卿年富力强,确实是入上书房的最佳人选,只是他的运道不佳罢了。”

    “运道不佳?嘿嘿,李晋卿年不过四十便已经是直隶总督,位居天下督抚之首,这是运道不佳?他只不过是比不上那高士奇,还有那新进的张廷玉的运道罢了!……哼,这山望着那山高,没想到‘运中还有运中手’,哈哈哈……”于成龙对李光地看样子是很有成见,听到陈廷敬推祟此人,忍不住出言讥讽道。

    “你这于成龙,真是客气不得,整日里就是这个看不惯,那个不顺眼,难道你非得让人人都像你那样才行?……水至清则无鱼,若天下人人都是君子,则天下再无君子啊!”陈廷敬有些生气地说道。

    “若真能如此,那我倒宁愿人间无君子!”于成龙闷了一口酒,站起来朝陈廷敬拱手道:“于某还要去问一下三日后何时面圣,子端兄,我先告辞啦。”

    说完,也不等陈廷敬说话,便自顾自带着手下向外走去,看着陈廷敬直摇头,良外才醒悟过来似的追上去叫道:“于成龙,你这个老狐狸,把帐先结了再走啊……喂,你怎么还越叫越走啊?……给我回来!……”

    ……

    “这位公子,我家主人想请您过去一见!……”看着陈廷敬跑步的样子一颠一颠儿的,活像一只大青娃,莫睛瞧得有趣,忍不住笑了出来,不过,由于怕让陈廷敬看到而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她还是赶紧站起来去关上单间儿的门,不过,却没有想到又有人堵在了她的门口,而且还出口相邀。

    “你家主人?”莫睛顺着这个人的眼光望去,对面酒楼上,也是一个单间儿,一伙年轻人正在喝酒,其中一个举起酒杯遥遥向她示了一下意,还咧嘴笑了一下,看来就是面前这家伙嘴里的主人了,不过,莫睛却对这种人没什么兴趣,所以,对面前这人说了一句“不好意思,我没兴趣见外人”后就想关上门,可是,这个随从样子的家伙竟一脚踏了进来,让她的意图落空。

    “这位公子,我家主人为人严厉,说出来的话从来不会收回去,您还是不要让小的为难了吧?”随从已经没有了邀请人的态度,语气很明显的已经开始进行威胁,而伴着他一米八高,三尺宽的身材,这种威胁显得很有实质性。

    “你家主人为人严厉?”莫睛很想拔出火枪指着这家伙的鼻子看他还会不会这么说,可是,看到陈廷敬又一步三摇的走了回来,她反倒把这种心思放了回去,一个当朝重臣就在旁边儿,只要她机灵点儿,难道还会怕有人在这里意图不轨不成?哪怕就是那些想造反的,恐怕也没这个胆儿吧?想到这里,莫睛倒是很想看一看这个敢强邀她过去见面的家伙到底是何方神圣了,何况,自己如果在这边跟这个随从争执起来,惹起了陈廷敬的注意,也未必是好事。所以,她便对这个随从说道:“既然如此,你前面带路吧。”

    “公子真是好人,您请。”这随从听到莫睛同意了,立即让出了一条道,做了个“请”的姿势。

    ……

    “在下蓝叙,看兄台丰姿不凡,绝不是平凡之人,便忍不住想与兄台一会,如有得罪之处,还请海涵啊。”莫睛跟着那个随从进了对面的单间儿,那举杯向她致过意的年轻人看到她来了之后,立即就站起身来说道。

    “蓝叙?……”莫睛冷笑,一听就是假名,看来这帮家伙果然是想捣鬼。不过,既然对方已经先说话了,莫睛也不好失礼,当下一抱拳,从嘴里冷冷的崩出了两个字:“于青!”

    “原来是于兄!我等真是有幸啊,竟能见到兄台这等人物,大家说是不是啊?”蓝叙又对跟他一桌子的那些年轻人说道。

    “对对对,揆……,噢,蓝兄说的不错,于兄这等人物,定然是世间难得的啊。哈哈哈……”一个拿着折扇的家伙大笑道,那样子,绝没有半点儿尊敬的意思,反倒更像是调笑,对此,莫睛反倒没有什么反应,只是静静的坐了下来,微笑着看着这些家伙。

    “快快快,既然请来了客人,就快点儿给人斟酒啊。”另外一个长得有些胖的家伙叫道,说着,就抓起一个酒壶伸到莫睛面前,满满的斟了一杯。

    “于兄,初次见面,在下敬你一杯。”胖子斟完酒,旁边一个微微带些胡子的家伙就朝莫睛举起了酒杯,样子倒是满庄重的,可是,他闪烁不定的眼神已经给了莫睛足够的信息。

    “你真是蓝叙?”没管那个小胡子,莫睛端起酒杯,看了那个请他来的年轻人一眼,问道。

    “于兄真会开玩笑,在下当然是蓝叙,难道于兄以前还见过另外一个蓝叙?”这个年轻人笑道。

    “蓝叙倒是没见过,倒是听说过另外一个,……纳兰揆叙!是吗?”揆?揆什么?揆叙?全北京城恐怕就只有一个揆叙,这就是明珠的二儿子,纳兰揆叙!这一点儿可不光是莫睛知道的十分清楚,全北京都知道!所以,那个拿折扇的家伙一漏嘴,莫睛就想到了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人!现在,她嘲讽的看着面前众人的脸色由桃红变成猪肝红,然后,举起酒杯,把里面的酒全都倒在这个自称为“蓝叙”的小子的酒杯里,这才站起身来,拍拍对方的面皮,说道:“小子,你老子当权的时候也要对我有礼有貌的,现在你老子下台了,你居然还敢如此不知收敛,在我面前玩心眼儿?……你知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你,你是谁?”蓝叙,也就是明珠的二儿子纳兰揆叙和几个同伴一脸惊恐的看着莫睛掏出的火枪,颤声问道。

    “我是谁不重要,现在,告诉我为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请我过来?”抚摸着手里的火枪,莫睛问道。

    “我,我们……”火器在清朝,尤其是清初虽然不罕见,可是,它的威力仍然被传得神乎其神,毕竟努尔哈赤就是死在袁祟焕的大炮手上,而那些没经历过火器阵仗的人往往更是深信其威力无穷,纳兰揆叙等人就是这种人,所以,看着莫睛手里的那不住颤动的火枪,他们的心都揪得紧紧的,生怕莫睛一个不小心走了火,连话都说不连贯了。

    原来,因为家庭的关系,纳兰揆叙一向嚣张惯了,而且还是花场老手,刚才远远的看到莫睛,虽然莫睛也化了一点儿妆,把什么喉结、肤色之类的破绽都稍稍掩盖了一下,可他仍然一眼就认出了莫睛的性别,便想在一干狐朋狗友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眼光有多好,有多妙,就说了出来!可他一说莫睛是女扮男装,反倒把他的这些狐朋狗友的兴趣引出来了,纷纷撺掇着他干上一票!而纳兰揆叙自己,虽然明珠下台了,可毕竟从小就仗着父亲的权势胡作非为,前些日子风声紧,没敢出来闹腾,现在风声过去了,好不容易被放出府,正想好生放纵一番,又受到了狐朋狗友的支持,终于忍不住起了邪心,想想虽然明珠权势不再,可玩弄几个民女也算不了什么,所以,就让手下过去把莫睛请了过来,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请来的不是柔美人儿,却是一个姑奶奶!

    “哼,明珠还真是够‘教子有方’的,我就帮他正正家教好了。……你们,”莫睛拿火枪指了指刚才那胖子用来给她斟酒的酒壶,“把这壶里的酒都给我喝了!”

    “我……”

    “我什么我?要不你带我回去见明珠,不过那样一来,可就不会这么便宜你了。……你们到底喝不喝?”莫睛拿火枪敲了敲桌面,笑咪咪地问道,不过,她的这种笑容,却只能让纳兰揆叙一伙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我……”

    喝!不喝也得喝!

    这酒本来是纳兰揆叙一伙想用来迷倒莫睛的,却不想被他们自己全部消受了,这也是没办法,谁叫莫睛手里有火枪呢?他们连动手都不敢,要不然,对着一个女人,他们还不至于如此熊包,连反抗一下都不敢。……

    不过,说这些都晚了,酒一下肚,很快的,这帮家伙就倒了一地。

    莫睛立即就动起手来。

    掏银子,撸珠宝,扒衣服!……注:给这帮小子留了底裤。

    然后,银子珠宝自己揣着,衣服全扔到了楼外的大街上。

    做完这些,莫睛拍拍手,把单间的门儿打开了一道缝,挤了出去。而她刚一出来,就看到旁边几个守门的大汉,包括请她过来的那个随从都朝她围了过来,不过,她并没有惊慌,只是伸出一根手指做了个“嘘”的手势,然后,把那个请她过来的随从招过来,小声吩咐道:“你们公子在想事情,叫你们在外面守着,没招呼不许进去。听到没有?呶,这是你们公子赏你们吃酒的。”

    就这么简单,抛下十两银子,莫睛扬长而去,只留下了几个纳兰揆叙的随从呆在单间的外面摸着脑袋不明所以。

    “二公子怎么变小气了?他什么时候赏过这么少的钱呐?……”一个随从向同伴问道。

    “你不明白了吧?今时不同往日,咱们主子已经不是宰相了,家财也被抄了不少,以后的日子当然得过得紧巴一点儿了!赏赐少了也很正常嘛。”另外一个随从自以为聪明的说道。

    “管他多还是少,反正有的好处拿就拿,这钱不是给咱们吃酒的吗?那就叫酒菜呗。”第三个随从叫道。

    “对对对,叫酒菜,对了,那酒可得要正宗的杏花村。……”

    几个随从叫嚷嚷朝着柜台走去,完全没有看到酒楼外面,大街上正有一群乞丐在抢着几件绸缎衣裳,也没有看到,白砖为墙的单间里面,他们的二公子只穿着一个大裤衩子趴在地上,哈喇子流了一地。

    而同样的,已经走到大街上的莫睛也并不知道,她这一次对纳兰揆叙的小惩大戒造成了怎样的一个结果。

     ;。;;;

第二卷 风生水起 第四十六章 没跑儿

    纳兰揆叙事件之后三天,莫睛来到了德胜门外的黄寺。

    黄寺又分东黄寺和西黄寺,东黄寺建的早,西黄寺则是当年清世祖顺治时所建,是用来作为接待当时的达赖五世喇嘛来京朝觐时的“驻锡”之所,因此西黄寺也被称作“达赖庙”。

    根据莫睛与高士奇的约定,高士奇会托人知会一声宝日龙梅,让宝日龙梅便装进黄寺上香拜佛,而莫睛到时候就由宝日龙梅带入皇宫,那时候,凭着宝日龙梅的面子,康熙就算知道了莫睛的到来,想处置她,也应当不会太过分。

    满人在入关之前多信萨满教,但是,嗽嘛教后来居上,到后来,几乎取得了国教的地位,对清朝皇室贵胄的影响力尤其不小,不过,这一教派对中原,尤其是汉人的影响则十分有限,所以,比起北京数量众多的佛寺,道观,黄寺几乎成了喇嘛教在北京唯一的据点,来这里拜佛上香的人也很少。

    莫睛直到真正进入黄寺之后,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虽然猜想着蒙古人信的是喇嘛教,可是宝日龙梅身为贵妃,就算是微服出宫,也一定有的是大内高手在暗中保护,本来是想趁着人多的时候混到她身边,然后一切都由这个干妹妹出面,可现在这黄寺人都没有几个,怎么混啊?

    “唉,这可怎么办?”黄寺内某个偏僻的角落里,已经换回女装的莫睛懊恼的蹲在地上,一手抚着头,暗暗叫苦。“怎么偏偏就忘了这里现在还不是旅游观光景点呢?寺院和道观可没以后那么好生意,光香火钱都赚的手软!……唉,这可怎么办呀?”

    ……

    莫睛持续地后悔。

    ……

    “不对!……高士奇!?”懊恼良久,莫睛脑中灵光一闪,“蹭”地一下就从地上蹦了起来,“被骗了?!”

    高士奇在北京呆了这么久,又是机智百出的人物,他怎么能想不到黄寺来的人少这一点?……“好个高士奇,居然耍我!”

    莫睛怒了!然而,她更加惶恐!被一个宰相级的人物给骗了,而自己身上偏偏有可能还背着一项大罪……这后果会是什么样子?

    跑?

    刚一动这个念头,莫睛就放弃了,高士奇既然能被人冠以“才智”之名,如果真的是有心骗她,那她现在就一定已经没有可以逃跑的路了。

    等死?

    好像也不行,束手待毙可不是她莫睛的性格。

    那怎么办?

    怎么办?

    ……还是,还是束手就擒吧!

    听到从别处传来的整齐的脚步声,莫睛只好无奈的接受这个结局。

    整理了一下衣衫,她以最稳重的姿态朝着大殿方向走去。

    ……

    “什么人?”当先遇到的一队士兵把她包围了起来,可是,喝问了一句之后,这些士兵立即转身就跑,临走,还不忘多望她几眼……

    “……?”莫睛怔住!为什么不抓自己?这些人认错人了?嫌疑犯好像也应该先抓起来的呀?

    一队士兵过后,又是一队,看着这一队队的士兵从自己身边跑过去,莫睛也明白这个黄寺应该差不多被兵包围了,而且处处是岗哨,以她的“经验”,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只有一个——皇室有人这里来了!而且如果不是康熙的话,差不多就应该是宫中的女性了。

    “宝日龙梅!”想到这最大的一个可能性,莫情心头一喜,忍不住加快了脚步朝大殿而去。

    在路上,莫睛又碰到了很多士兵,同样,这些人还是没有一个人出来拦她。……这很明显的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些人都知道她是谁。

    “可恶,这么明显的一个陷阱,我事先居然一点儿也没有查觉出来。哪怕是提前两天来这黄寺看一看也好呀。……真是,真是……难道真的‘胸大无脑’?”莫睛实在是找不到说服自己的理由,只好从身材上的优势去考量。

    就这么懊恼着,莫睛一路朝大殿走去,畅通无阻!

    莫睛本以为这些士兵会容许自己一个人走到大殿,可是,快到大殿的时候,她还是被拦住了,而此时出现在她面前的,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身穿黄马褂的大内侍卫!这更加坚定了她的猜想,来的是宫里的人。

    “贵妃娘娘鸾驾在此,来者何人?报上名来!”大殿之前,一名身材高大,满脸煞气,同样身穿黄马褂的大内侍卫对着莫睛大声喝问道。这人的装束与其他的大内侍卫差不多,只是他头上戴的是插着三眼花翎的红宝石顶戴,腰上胯着的是三爪金龙纹宝刀,不过,就这两点,已经是太出众了。

    清代极重花翎,尤其是清初,勋臣武将之中,非功绩卓著根本就不可蒙赐花翎。福建提督施琅收复台湾,诏封靖海侯,子孙世袭,而施琅却上疏辞侯,恳请皇上赐花翎,康熙没敢擅自决定,跟诸大臣商议之后,才特旨赐施琅戴花翎,可见在当时文武臣僚的心目中,赏赐花翎简直比封侯还要荣耀。而花翎又分为三阶,单眼花翎代表的荣耀最低,其后是双眼花翎,最高才是三眼花翎,而莫睛面前的这个大内侍卫,不仅戴着一品大员才能戴的红宝石顶戴,帽子后面居然还插着三根孔雀翎……这可比拉一个亲王过来有派多了。

    很显然,这个大内侍卫来历不凡!

    “不会吧,康熙居然派出了这么一个牛人!他也真看得起人!”莫睛当然知道这些情况,所以,她看着面前这个家伙,已经感到有些说不出话来了,本来,一品大员在她面前算不得什么,就是位列超品的一等公见了她这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