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师真是高人啊。”靖王一拍茶几,一脸兴奋,如此说来,这件事虽然不能按预计的计划走,但也未必就是坏事情,倒是让靖王松了一口气。
“王爷,咱们捐些香油钱就回去了,闭门家中,静看朝堂风云。”高老爷冲着靖王道。
“岳父请。”靖王也是一派轻松。
…………
恭王府,傍晚,春风微凉。
阿黛好不容易劝了自家二姐平静下来,然后送了二姐回去,回到府里,赵昱还没有回来,可她这心也总是有些不定,不晓得经过二姐夫等人这么一闹,事情会有个怎么样的走向?
这时,赵昱带着长春匆匆的回来了。
“怎么样?”阿黛迎了上去问道。
“皇帝下令了,参加科考的士子现在还一律关在贡院,暂时不得离开。”赵昱道。
阿黛点头,这在预料之中。
“不过,三郎抓住齐三了。”说到这里,赵昱脸色有些怪异:“你猜齐三招出给他试题,给他银子的人是谁?”
“是谁?”阿黛好奇的问。
“刀疤!!!”赵昱一字一顿的道。
“刀疤?”阿黛两眼也不由的一瞪:“他不是已经斩首了吗?”
“是啊,我也奇怪,可跟据齐三的描述,那人就是刀疤,我还把刀疤的画像给他看过,齐三认出就是一个人。”
听着赵昱这话,阿黛也是沉默了,心神一动之间,阿黛道:“那会不会是刀疤没死?”
“没死?那被杀头的是谁?那可是验明正身才押上法场。”赵昱道。
阿黛也沉默了,这些都是朝廷有记录在案的,没有直接的证据,不是随便一个推测就能推翻的。
事情似乎走进了死胡同。
没有证据还不能乱查,毕竟科举大案牵涉到的都是朝中重臣。
而对于这次会试之事,整个朝堂也一片静默,于事件有关的人,比如聂大人等人身陷事件本事,自不好有什么举动。而无关之人却不想无端的同这种事牵连。
本以为会在京城掀起一翻腥风血雨的事件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两天后,皇帝宣布这次科举之事是厉鬼做祟,整个事件似乎就这么暂时揭过了,朝堂上下以及参加科举的士子也都松了一口气。
五日后,重新拟题,重开会试。
“厉鬼之事是据说是国师做法得知的,再加上齐三招认出的刀疤确实已死,这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恭王府后院的小屋,桃花已经开了,井台边也长着青青的碧草。
赵昱没事的时候喜欢带着阿黛在这里小坐。
阿黛轻抿着茶,长长一叹。
这样处理,不能说皇帝糊涂,也不能说康王不做为,只能说对手高明。整个事件的线索在刀疤这里进入了死胡同里,没有新的证据,这事情就没法查。没有证据硬查的话,整个朝堂,以及参加会试士子都将一团乱,到那时,人人不得安宁,事情会更乱的不可收拾,反而会引火烧身。
………………
看到这里,大家别急啊,下一章又会是异峰突起。微笑。
☆、第二百二十九章 林小虎
泄题事件虽然皇帝已经下了结论,是厉鬼作祟。大家表面上也接受了这个理由。但暗地里,各方还是会有调查的。
这之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自不多言。
二月初八,草长茑飞,重开会试。
京城所有人的目光又聚集到会试上了,一些相关的人那人的心也免不得又揪了起来,生怕会试再出个什么纰漏。
好在,三天会试,平安结束。
这次恩科总算顺利完成,只等最后开榜。相关人等都不免长松了一口气。
十日后,开榜。
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夫人,大喜,安爷高中了头名。”
一大早的,王家那边的下人就一脸喜笑颜开的报喜。
开榜之时的头名还不是状元,得等到金殿之上由皇帝亲点。
虽然早有预料,但阿黛还是挺高兴的,折腾来折腾去的,总算没有把安修之这个状元给折腾掉,于是让人赏了红包,报喜的人喜滋滋的回去了。
当然,赵珽的落榜也在意料之中,虽有些遗憾,但也没什么太多的在意。
章氏也把家里一干事物交给了赵珽,然后带着人马去了钱塘。
三日后,安修之在金殿上被点了状元,宁采臣和颜生也在二甲里面,这一次会试,钱塘县可谓出足的风头。
而随着安修之被点状元,宁采臣和颜生等一干钱塘士子上榜,渐渐的朝中便有了风声,为于老先生谋复起。
今日是王成为安修之贺状元之喜,阿黛同赵昱自也要到场相贺,只是席间。阿黛不止一次的听自家二姐问起于老先生起复之事。
阿黛不免的皱了眉头,总觉得时机未到。
“在想什么?”吃过酒后,阿黛同赵昱并肩走在京城古朴的大街上。赵昱看着阿黛有些失神,便好奇的问道
“真的要为于老先生谋复起吗?”天机飞扬之间,阿黛总觉得这背后有些问题。
听着阿黛问起这个,赵昱的神色便有些说不出的味道,有怀念有不屑。
“老先生半生谋计。一手造就了永兴盛世。但也把他自己推上了风头浪尖,虽然在外人看来,老先生当年辞官是因为月华夫人的事情。但也未尝不是急流勇退。”赵昱道。
阿黛第一次知道,原来于老先生当年辞官背后还有这样一些隐情。
这时赵昱看着远处的天边,轻笑一声继续道:“一个个都是好谋算,如今明摆着是靖王和康王在打擂台了。只是靖王身边有着高家和国师撑腰,而康王这边却没什么力量。朝中一些人显然不想明的跟高家和国师做对,便想借此抬出于老先生,这打的是坐山观虎,最后渔翁得利的主意。”
听得赵昱这般说。阿黛自也明白了其中的纠葛,想了一下笑咪咪的道:“老先生如今在家里,含饴弄孙的。我爹没事也常去陪老先生下棋,这日子轻松惬意。可未必会在意这朝堂的权利了。再说了,老先生半生弄计,朝中一些人的想法在老先生面前大概也就是班门弄斧了吧?”
“可不正是。”赵昱同阿黛相视一笑。
随后赵昱却又道:“不过,于老先生复起的消息也是有人故意顺水推舟弄的这么纷纷扬扬的。”
阿黛正要问谁,突然的脑中念头一闪,便一脸惊讶问道:“皇帝?”
厉鬼作祟这个理由实在是有些荒诞,而且在三天之内就定了下来,实在是太快了。
阿黛总觉得皇帝应该是察觉出了什么,而今再结合于老先生复起的传言。突然,阿黛有些明白,皇帝大概有些怀疑到靖王等人的头上了,是要借于老先生复起的消息敲打靖王这边的人。
听得阿黛说出皇帝两字,赵昱朗声的笑了,重重点头。
两人一直很享受这种默契。
阿黛也笑了,微风声拂,道不尽的春意。
不过,说到泄题事件,阿黛又问道:“对了,刀疤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刀疤的事情虽然明面上不好查,但赵昱身在大理寺,暗里还是要查一查的。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忙着这个。
“牵涉的人员太多,事情又太敏感,再加上前段时间又大赦了一批死囚,这查起来头绪太多,一时还没查到什么。”赵昱沉着脸道。
如此,万事胶着,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午后,赵昱去了大理寺上差。
阿黛在府里看着账册。恭王府算是简单的,但方方面面的花消也不少。
“夫人,锦衣坊的东家莫娘子带着裁缝来了。”这时,胡二嫂进来通报王黛道。
“请她们进来吧。”听到二嫂通报,阿黛才想起前段时间,她跟自家大嫂聊起过要做四季衣裳之事。那锦衣坊的莫娘子是个精道人,不晓得从哪里听到这个消息,便找上了王成,今天一早,王成把锦衣坊的事情跟阿黛说过。自家大哥介绍的,阿黛也信得过,便让大哥跟那莫娘子传了话,让莫娘子带着样品上门来让她看看。
没想到上午才说的,这才过午后,莫娘子带着人就来了,倒是好快的手脚。
胡二嫂应声出去,没一会儿就带着莫娘子和一个妇人进来。
“见过夫人。”一进门,莫娘子同那妇人便连忙行礼。
“不须多礼,把样式和花色等等都给我看看。”阿黛冲着那莫娘子道。
莫娘子便立刻打开锦盒,拿出样式和花色样策,随后那莫娘子又冲着那妇人道:“林娘子,快把我们先前做的几套衣裳也拿出来给夫人看看。”
这林娘子正是锦衣坊的裁缝。
此时,那林娘子似乎很紧张,紧紧的抱着一个大包裹。
一般的民间妇人见到世子夫人,多少有些紧张,阿黛倒没太在意。只是冲着杏儿道:“给莫东家和林娘子上茶,先喝杯茶润润喉。”
“不……不用。”那林娘子连连挥手,只是那神情却越发的紧张了,甚至脸色也更苍白了。
这等神色已经不仅仅是紧张了,这时不仅是阿黛,便是那莫娘子也有些狐疑了起来。
“林娘子,怎么了?”莫娘子问道。
林娘子听到莫娘子的话。慌张的抬头看了看莫娘子。然后又看了看阿黛,随后却是一咬牙,卟嗵一声就跪了下来:“求世子夫人为民妇做主啊……”
边上的莫娘子听林娘子的话。也吓坏了,她平日里常行走于大户人家之间,自晓得大户人家最忌讳的就是这等莫名其妙上门喊冤的,这林娘子手艺极好。平日里也是个老实人,怎么今日竟是干出这等事情。真是被她给害死了。
“夫人莫怪,林娘子怕是有些失心疯,我这立刻就带她走。”莫娘子当机立断,生意也顾不着了。先处理好这事再来请罪。
阿黛不动声色,京中之事,往往一件小事都牵连甚广。她这里又不是衙门,自不会无端的去为他人做主。
“夫人。夫人,我家夫君是边城军中的将士,我家公公当年也是恭王手下的侍卫,如今我夫君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还求夫人怜悯。”林娘子被拉扯之即,又是大声的哭喊道。
“等等。”阿黛开口了,边城军曾经又叫赵家军,跟恭王府的关系非同一般,既然是牵涉到边城军,这林娘子又找上门来,那她就不能不闻不问了。
“唉。”听得阿黛开口了,那莫娘子悻悻的放了手。
林娘子又卟嗵一声跪在阿黛面前。
“杏儿,扶她起来,坐下回话。”阿黛冲着一边的杏儿道,然后淡淡的看着林娘子。
杏儿上前扶了林娘子起来坐下。
林娘子坐下,这才战战兢兢的把事情说了说。
却原来林娘子的夫君林小虎是边城军中的一名百户,因受阮家牵连被抓入了天牢,判的是死刑,定的是第二年的秋后,也就是今年的秋后处斩。
年前,皇帝大赦天下,林娘子一直在打听夫君在不在大赦之例,结果各衙门没有一丝毫的消息,再加上阮家并不在大赦之例,林娘子以为夫君不能赦免,也只能悲伤却无可奈何。
只未曾想,前不久有人突然跟她说,林小虎在年前已经大赦了。
这一下子林娘子急了,夫君若是大赦了,那人呢,并未回家呀。
最终林娘子一咬牙,借了银钱,终于找通的路子想要去天牢探监。
可未曾想,天牢那边同样也传出消息,天牢里没有林小虎此人,林小虎已经大赦回家了。而等她再打听,天牢那边的消息又变了,说是她夫君林小虎已经在年前病死在牢中,丢到乱葬岗了。
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信息,是个死人也觉得里面有问题啊,只是凭林娘子这边再打听,却是再也打听不出任何东西了。
无计可施之下,林娘子才想到公公在世时说过,边城军归恭王府管,于是林娘子便借着这次做衣服之便上门来喊冤了。
阿黛一听林娘子说这些,她几乎立刻就想到了刀疤。
“说说你夫君的样貌。”阿黛冲着那林娘子道。
林娘子一一描述了林小虎的样貌,从身高和体形来看跟刀疤极为相似,当然了,林小虎脸上是没有刀疤的。
但这时代想把脸上的刀疤去掉不容易,但要往脸上添个刀疤就不要太轻松。
“好,这事我会查,会给你一个交待,但你回去后只当没有这回事,明白吗?”阿黛冲着林娘子道。
“明白,一切听夫人的。”林娘子已经求告无门了,此时听阿黛说会过问,会给自己一个交待,对于阿黛的吩咐自是满口答应。
阿黛这时又看了看那莫娘子。
莫娘子是成了精的人,这会儿自然也是满口的道:“夫人放心,今日我们只是来为王府做夏衫的,其他的一概不知。”
阿黛点点头。
☆、第二百三十章 脉相
傍晚,赵昱下差回府,阿黛便连忙把林娘子喊冤,林小虎之事跟赵昱说了。
“林小虎?我知道,他的特赦还是我批的,他居然没有特赦回家?”一听阿黛说的这些,赵昱便皱了眉头。
因为林小虎之事是牵涉到阮家的,当时关于林小虎在不在特赦之例的事情,在大理寺里面还颇引起了一番争议。
但当年赵拓在军中之时,林小虎就是他手下探子营里的一员,虽然后来林小虎投了阮家,但这些也怨不得林小虎,毕竟当时在恭王妃的主持之下,边军就是掌握在阮家手里,林小虎不投到阮家难不成还能抗命?
所以,赵昱拿出他的纨绔派头一意孤行的把林小虎划进了特赦之例。
“好啊,这刀疤之事我正无处下手呢,倒要看看这些人在林小虎身上动了什么手脚?”赵昱沉着脸道,怒意之下,气势迫人。
赵昱现在已经可以肯定了,林小虎早就死了,是替刀疤去死的,难怪当初审查林小虎案卷时,有好几个人都坚决不同意特赦。
而他最后虽然批下了特赦令,但他只是执掌令喻,移交和放人的事情终不可能由他亲自去办。
再加上林小虎终是投了阮家的,他对林小虎之后的事情也并没有太过关注,倒是让人钻了空子了。
一个个的,真是好胆,赵昱一脸煞气。
阿黛不由的握了握赵昱的手,赵昱气息一松。
“呀,南城不晓得哪处起火了?”就在这时,突然的外间杏儿一声惊呼。
南城起火了?阿黛和赵昱相视一眼,两人连忙走到窗边。
此时正是傍晚。天将黑而未黑之时,南城大火,直映得半边天通红通红的,同火光交织在一起的是滚滚浓烟直冲天际。
“世子爷,长春求见。”这时,杏儿进门道。
“哦,我出去看看。”赵昱同阿黛打了一声招呼。便出了内屋到得外厅。
阿黛仍看着南城的大火。心神一动之间,总觉得这大火跟刀疤的事情似乎有着某种关联。
气机飞扬之间,屋外。长春同赵昱的对话传进了她的耳里。
“世子爷,杨三爷传信了,起火的是孙娘子家里。”长春禀报道。
“该死,三郎怎么回事?我不是让他派人盯紧了孙家吗?”赵昱声音有些恼怒。
阿黛此时听着长春的话。也先是一愣,起火的居然是孙娘子家。而思绪翻转之间,突然也有了一些明悟。
齐三当日招出刀疤,阿黛和赵昱两个便分析过刀疤此人。
高家利用刀疤布局坑了阮家,按理救出刀疤之后。高家就应该杀了刀疤灭口,这样的话才能永绝后患,可显然高家没有这么做。那么必然是有不能这么做的理由。
显然刀疤手上应该是握有高家的把柄,而且这个把柄还不在刀疤身上。万一刀疤一出事,自会有人揭穿这把柄。也正是因为此,使得高家对刀疤不感轻举妄动,反而想方设法的救刀疤。
那么,再继续推测,这个把柄刀疤会交给谁呢?
方槐一家去了江西,孙娘子拒绝了进方家的门,留在了京城,日子过的也是平平顺顺的,这一点颇有些不太合理。按说,她让那方姚氏丢了大脸,而姚家那在京城也是大家,如今方槐不在京城,姚家要对付孙娘子的话,那真是抬抬手的事情。
也就是说孙娘子的背后有人在护着她。
再想着那刀疤自边城逃到京城,这等要命关头,他却曾藏身在孙家,就算两人早就和离,但显然的两人之间还是有些默契的,而且也是互相信得过的。
如此,孙娘子所扮演的角色就呼之欲出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猜测,但今日这场火就把这个猜测证实了。
显然的,午时林娘子找上恭王府的事情被高家的人知道了,到得此时高家在刀疤这事件上已经被逼到死角了,这火大约就是高家人放的,这是孤注一掷了。
只是,杨三郎都做了防备的,怎么还叫高家做成了这事情?阿黛细细琢磨着这些。
想着,就听得长春继续回赵昱的话。
“杨三爷说了,具体的事情,他等处理好事情再来跟世子爷细说。”长春说道。
“好。”赵昱点点头,长春便退了下去。
而长春下去没多久,赵炳就带着杨三郎进门了。
“跟我说说,孙家是怎么回事?是高家放的火?”赵昱盯着杨三郎问。
“应该不是高家,起火之前,我看到了陆超出现过。”杨三郎面色慎重的道。
陆超?那是锦卫军的统领,他的出现,往往代表着背后是皇帝。
“好,这件事你按着你的职责,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其他的不要再多管了。”赵昱冲着杨三郎道。
“我晓得。”杨三郎点点头,便又匆匆告辞了,起火之事还有的忙,实在是因为陆超的出现太重要的,他不便让别人传话,这才亲自走一趟跟赵昱说。
赵昱送了杨三郎出门,才背负着手回到了屋里,阿黛迎了上前:“怎么样?是高家动的手吗?”
“不好说,只是起火时,陆超在现场出现过。”赵昱神色莫名的道。
陆超,顶顶有名的锦卫军统领,京城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出现就意味着皇帝的出现:“这么说,皇帝插手了?”
“也许。”赵昱道,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
而因着皇帝有可能插手了,那孙家这边赵昱就放下了,专门查着林小虎之案。
只可惜找不到刀疤,就算明知道林小虎是顶替了刀疤去死,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天牢的牢头顶了罪,说他逼死了林小虎,怕担责就悄悄的处理了林小虎的尸体。
整个事件的关键点还是必须找出刀疤。
上午。赵昱上差,阿黛坐在屋里还在想着刀疤的事情,阿黛倒突然想起林娘子来喊冤的那天说的一句话:她是听别人说林小虎在大赦之例。这个别人是谁?
“二嫂,你去问一下林娘子,是谁跟她说的林小虎在大赦之例?”阿黛吩咐着胡二嫂道。
胡二嫂应声,便匆匆出门了,去了锦绣坊。半个时辰后。胡二嫂回来了。
“夫人。林娘子说了,是桑红。”胡二嫂冲着阿黛道。
“是桑红,阮秀身边的丫头。”阿黛明白了。想着。倒是摇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