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华权臣-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培青直视高座上面容慈祥苍老的楚王,默默垂下睫毛。

    诸国之中,最和善的君王,其实是楚王。

    试想能在自己尚未退位之时,便把所有权力事务统交给年轻的太子处理,这般有魄力的人能有几个?

    所以楚国才能这么强大,即使诸国虎视眈眈、即使动荡也不能奈的了何。

    所以才会培养出楚荆这样最合格的继承人。

    话说,这次出使回来楚王还送了她一份超级贴心的礼物呢,是个绝佳的厨子,做的菜饭那叫一个棒。

    张培青觉得现在自己每天都活在食色幸福中,连工作都更有动力了↖(^w^)↗

    “陛下,臣有一计,大可解开此结。”

    她将笏板举起,弯下腰行了个礼。

    “哦?”楚王诧异,“寡人还以为爱卿同寡人见解一致呢,爱卿且讲。”

    在众人注视下,张培青大大方方挺直了腰板。

    “臣以为可以采犬分流’法。流民虽多,但他们基本都是朝着楚国边境地方涌去,所以才会造成那些地区人口过多,纷争频繁。

    然而纵观我大楚国土而言,楚地辽阔,区区流民入内不过石落大海,如果能将这些流民分散开来,就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况且,楚国位于天下以北,有许多蛮荒野地人口稀少,未曾被开发,假如能把这些人分流过去,于我大楚而言,利大于弊。世代安定之后,他们将会成为我大楚的臣民,为大楚的繁荣贡献力量。”

    这么一听,坏事似乎变成了好事。

    楚王来了兴趣,“爱卿打算用什么方法分散他们?”

    不愧是名动天下的张黑子,就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似乎什么困难到这里都能轻易解决。

第80章  价值() 
“臣的办法是,‘鼓励和引导’。”

    朝堂上的大臣都将目光汇聚在她身上。

    的确有很多人嫉妒她,张培青的经历没有办法不让人羡慕嫉妒恨。

    但是,她有才华这一点是实实在在的,就算再妒忌这个人,也必须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我们可以根据楚国的实际国情来分流。比如说偏远蛮荒地区,例如丰州、甘州,大开门户,支持并且欢迎流民进入,并且给流民发放一定的补助。

    而中等城市例如庆州、会阴州等,允许一部分流民进入,分发少量补助。一旦流民入内数量饱和,则禁止入内。

    至于繁华丰盈的城市,拒绝任何流民入内。以上,若有流民反抗者,格杀勿论。

    把这样的消息昭告传播到整个楚国,传播到整个天下,这样以来,流民们自然会朝着有利处的地方去。”

    鞭子和糖果之下的宠物才更听话,楚国只是仁慈,可不是软弱。

    听完她的话,楚王露出喜悦的笑容,“善!”

    他俯视群臣,“众爱卿对此有何见解?”

    大臣们面面相觑,最后一个个摇摇头。

    “臣等并无异议。”

    照目前状况来看,这确实是最好的主意,不但化解了流民危机,还顺道壮大了楚国的实力。

    正当楚王要开口允诺的时候,侧下方的楚荆忽然开了口。

    “流民数量众多,张大谏所言的补助只怕难以办到。”

    张培青转过头,正对上他的眼睛。

    玻璃色的,有点冰冷,又透着凉薄,锐利而霸道。

    连同浓密的睫毛也好似两排钢刀子。

    “丰州甘州本为荒野独僻之地,有富饶的地方吸引,流民可能并不会前去。这样一来就要加大补助力道,然而加大补助一方面会对楚国经济造成负担,二来恐怕引起当地原住百姓的不满。”

    他一字一句的说完,一些方才没注意到这点细节的大臣们才反应过来,纷纷点头称是。

    没有钱,一切都是空谈。

    补助流民所需要的钱财,可不是区区千金就可以填充下来的。

    张培青含笑道:“太子果然明睿,不错,补助流民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只不过……这些钱,有人会给我们出的。”

    “哦?”

    楚王赶紧询问,“何人?”

    谁会这么好心给他们出钱,让他们楚国发展内部?听上去太不可思议了。

    手中笏板遮住半个下巴,象牙白的光泽更衬得她那张嘴猩红欲滴。

    众目睽睽之下,但听见她缓慢认真道:“秦国。”

    人们一下子就明了了。

    秦国。

    秦国!

    秦陈交战给楚国带来这么大危机,为了化解这个危机需要的钱财,自然应当由秦国出力。

    天经地义,理所应当。

    至于秦国的态度,根本不在考虑之内。

    这个节骨眼,秦国如果不答应,就不一定是秦灭陈了。

    “而太子殿下所言原住百姓一事无需担忧。只要昭告出来,他们就会明白,流民去是帮助他们减少苦难,帮助他们生活和繁荣。纵然为此引发一些小打小闹,也持续不了多久。”

    每一场变革都有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

    过程不重要,关键是结局。

    流民的注入,只会让楚国更加生机盎然。至于中间这些可能爆发的小小反抗,在这个人命不值钱的乱世,是最容易解决的事情。

    “善也!善也!”

    楚王哈哈大笑,“既然问题都解决了,就按照张爱卿的话去办吧。”

    用秦国的钱,用秦国的人,壮大楚国的实力。

    没想到,秦陈交战最后的胜利者居然是他们,真是意外之喜。

    解决了最棘手的事情,接下来就顺利多了。

    散朝后,张培青委婉地推脱了一些人的寒暄,独自顺着大殿正中大道往外走。

    “大谏且留步!”

    走了十几分钟,身后遥遥传来呼唤声,仔细一听似乎是大司马卫扶邱。

    回头一瞅,后面正快步走过来的,气宇轩昂的中年男人,无疑就是他。

    “我说张先生,你走的也太快了。”

    大司马气喘吁吁,笑着抱怨。

    两人关系好群臣皆知,张培青露出一排白牙:“大司马这般急匆匆,可是要请我到府上喝酒?”

    “哈哈哈,然也!”

    大司马从袖中掏出一块玉牌,“七日后犬子成婚,还望大谏赏脸。”

    偷偷看了看他的脸色,不像是假装。

    以前大司马可是超级不看好黄若朴,怎么忽然间态度转变这么大?

    张培青笑眯眯试探了两句:“我观大司马喜气洋洋,想必对公子丹新妇极为满意吧。”

    大司马习惯性皱起眉头,又舒展开,叹了口气。

    “那女子……是个灵慧的,丹儿喜欢就好。”

    看来真是对黄若朴态度改观了。

    这么说,黄若朴一定是做了什么事情。

    能叫倔成驴的大司马改观,此人还算有点用处。

    悄然勾起唇角,张培青笑眯眯贺喜后收下玉牌请柬。

    ——

    卫家在郢都城是正儿八经的名门大家。

    嫡系大公子的婚礼自然全城轰动,热热闹闹。

    张培青拖家带口的混饭吃,顺便让韩小郎君准备了一份礼物送上。听说是个很值钱的玩意儿,差点没把傻大个心疼死。

    她作为和大司马同等级的高官贵族,也享受了一把最高待遇的酸爽。

    这个时代婚礼比较简约,后世的“六礼”都还没有出现。

    因为民风宽松的缘故,没收到请柬前来参礼观看的人也不少。

    让张培青郁闷的是,这些姑娘们是不是太爱往她这儿凑活了?

    抛媚眼可以,请不要动手动脚的好吗?

    这是人家的婚礼,不是她的相亲会好吗?

    但是吧,认真思索一下,她好歹也是白手起家,从草根奋斗到贵族。

    活脱脱的励志人生!

    高富帅啊有木有!

    小鲜肉啊有木有!

    这么一想,张培青瞬间自我感觉良好的释然了。

    “你可真受欢迎。”

    季久申嘿嘿笑着,不怀好意。

    他们几个是张培青的贴身护卫,就跪坐在她侧后方。

    张培青回他一个笑,扭头对着王衡道:“告诉他为什么。”

    “因为你帅先生!”

    肌肉发达的帅哥大汉立即严肃地回答。

    “没错因为我帅。”

    “……”季久申(﹁﹁)~→

    ——

    楚人办事果然雷厉风行。

    短短十几天时间,整个楚国上下都知道了新出的政策。

    大致意思是,我们楚王仁慈,不愿意看到生灵涂炭,于是允许流民入境,并且发放补偿。

    再往下就是一排排清楚写明哪个哪个地方,允许入内流民多少多少人,补助多少多少粮被。这可让以前只会被驱逐的流民感动的不得了。

    又五日,天下皆知。

    一时间,诸国尽称楚之仁义厚德。

    “狡诈小儿!”

    秦相国捏紧手中侍卫刚呈上来的帛书,回想起上面一句句话,气的肾疼。

    怪不得当初那张培青不阻止秦陈战事,原来是为了这个打算!

    他就说,张培青那人怎么会好心放过秦国,任凭秦国做大。只怕她早在看穿秦国密谋的时候,就有这个打算了。

    利用秦国的战事发展楚国——这、这种听上去就不可思议的事情,真的可能提前那么早算计到吗?

    亦或者说,是他多想了?

    他端起案桌上的青铜杯,慢慢喝了口茶,直到放下的时候才猛然惊觉,自己的手居然一直在颤抖。

    秦相国脊背发冷。

    有种不好的预感悄然攀上心头。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还远远没有完……

    秦国还有很多利用价值。

    张培青不会放过它的。

    可是,她看中的,难道仅仅是秦国吗?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会不会想,张黑黑这次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第81章 同归() 
正是春意盎然。

    暖洋洋的太阳照在身上,叫人骨头都酥了。

    躺椅上横着一道修长的身影,手中执着一卷竹简,旁边案桌上还摆着清茶,冒着袅袅烟雾。

    跪坐在铺垫上的谋士心中暗暗赞叹,这等卓越的风姿,天下间少有人能并肩。

    也不知相国这等才俊,将来什么女子有福气嫁与。

    他将双手拢在袖中,回想起探子最新传来的消息,不由得感慨。

    “怪不得秦陈战事楚国没有插手,原来目的在这里。利用秦陈两国的流民来发展楚国,楚人真是狡诈。”

    百里仲华抬起眼眸,静静凝望不远处树枝上的鸟儿。

    “自古以来流民非驱逐便是杀戮,收留者无几。楚国却能把握利用这一点……此事来的突然,若非有人背后推动,断然不会在天下引起如此大的波动。”

    “哼,还能是谁,不正是那张黑子张培青了!”

    谋士气的火冒三丈,能动不动闹腾的天下皆知的,除了张培青就没别人!

    他继续道:“这张黑子果真是才华斐然,只可惜却为楚国做事,这一回楚国又要强大几分了。”

    百里仲华摇摇头放下书卷。

    玉石般白皙骨节分明的手指,宛若精美的雕刻,那只手轻轻端起茶杯,悠然而惬意。

    “非也。”

    他微微一笑,抿了一口茶,优雅的如同猎豹。

    “短时间内,楚国不但强大不了,还要费力管辖流民。”

    “但是这种状况持续不了多久,况且楚国国力强盛,这种小问题轻松便能解决。”谋士急忙道。

    百里仲华依旧微笑着:“你认为其他诸国会怎么看?”

    “诸国因为流民之事纷纷蠢蠢欲动,听说好多国家已经准备出手。”谋士略微想了想,“这种好事,怎么能让楚国一个人占全了。既然流民有这么大作用,当然也要尽力分调过来。”

    “资金怎么办?”

    “这个……距离秦陈最近的是楚齐,两国都是大国,不差钱。另外其他小国距离远,去的流民应该不多,那么需要的钱也就少了。”

    “然也。”百里仲华颔首:“流民去的少,所需钱财就少。可那么少的流民又能干什么呢?”

    “这……总归有点用处的吧,从长久来看,也算是一笔力量。”

    “没错。”

    百里仲华赞同:“正因为这种思想,正因为诸国都被楚国刻意宣扬的利益妒红了眼,所以才会争先恐后分调流民。”

    他鲜红的唇透着诡异和神秘,“所以才会争先恐后帮助楚国度过这次危机。”

    谋士眼皮子重重跳动!

    “大人,您、您说什么?帮助楚国化解危机?化解楚国的什么危机?”

    他头脑发懵,有种不祥的预感。

    “当然是楚国现在最困扰的问题,流民危机。”

    “可是——可是流民危机不是已经解决了吗?把流民变成百姓,用鼓励政策,便害为宝,怎么可能——”

    “你以为庞大的流民是那么简简单单就能化解的吗?自古以来流民问题就是个严重的危机,你以为是因为没有出现贤才解决的缘故吗?”

    百里仲华冷笑。

    “错!大错特错!张培青的鼓励政策确实有效,但那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然而秦陈战事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流民入境,他们杂乱无章,你怎么敢保证这些人会听你的话,乖乖到贫苦地方汇集?你又怎么敢保证,这些人到了那些地方不会因为无人管辖聚众闹事?

    张培青打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楚国解决流民。她是扯着分调的皮,利用诸国来帮助楚国解决问题呢!”

    谋士头晕脑胀,有种恐怖的失重感,仿佛踩在云端似的不真实。

    他听见自己颤抖的声音,“也就是说,这才是张培青真正的解决办法。天下诸国都被她耍了?”

    百里仲华微微眯起眼睛,望着头顶上的太阳,暖洋洋的叫他十分舒服。

    捻起一颗杏仁放进嘴巴,牙齿嚼动,满口生香。

    “你能想得到,张培青都能想到;你想不到的,她也能想到。张培青此人行事诡秘且不按常理,评论她时,如果用平常眼光看待,会被她算计到死。”

    他似乎想到好笑的事情,低低笑了起来。

    “诸国都以为自己得了好处,竞相纷争,殊不知当了别人的棋子,还沾沾自喜。”

    他感慨一声,“不费吹灰之力,张培青这一计,用的高明。”

    当一个谎言披上了正当的皮囊,它就不容易被拆穿。

    当一个谎言的参与者是全天下的时候,就算有人发现不对劲,也会认为不对劲的或许只是自己。

    谋士心惊肉跳,感觉血液都快爆炸了。这种爆炸性的消息太刺激,他的心脏几乎承受不住。

    张培青也太胆大包天了吧!

    连全天下人都敢欺瞒,她就不怕有朝一日被揭穿会有什么后果?一人一口唾沫都足以淹死她!

    “大人,我们要不要把此事告知诸国?”

    “你觉得他们会相信吗?”百里仲华好笑道。

    谋士瞪大了眼睛,“您是说,即便告知他们他们也只会怀疑我们想独占?”

    “这就是人心。”

    谋士张了张嘴,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最后紧紧闭上嘴巴。

    这,就是人心。

    ——

    楚荆王宫里,宫正弯下腰,对着高出案桌后正批阅书卷的男人低声道。

    “殿下,张大谏求见。”

    “传。”

    “诺。”

    宫正一步步小心退下,跨过高高的门槛退到门外,细白的老脸上挂上笑意。

    “大谏大人,殿下唤您入内。”

    “多谢宫正传报。”

    “大谏客气了,这是老奴的本分。请。”

    楚荆的王宫她两三天来一回,熟的跟自个儿家似的,就差没住过。

    弯腰,行礼。

    一套动作下来,高处的楚荆已经放下笔,一如既往仰着下巴,用他那特有的、高贵冷艳的目光睥睨。

    “何事?”

    “回禀太子殿下,臣有本要奏。”

    张培青从袖中掏出一卷帛书,举到头顶。

    “白日朝堂为何不奏?”

    “有些话,只能放在背地里说。”

    “哦?”楚荆锋利的眉刀上挑,“呈上来。”

    张培青双手将帛书恭恭敬敬奉上,然后退回自己的位置。

    楚荆打开帛书,上面的字透着淡淡墨香,看来是新写没多久的。

    “希望殿下看完后当着臣的面将其烧毁。”

    他正观看之时,下座那人忽然来了一句,还是她漫不经心的语气,这次却带了点严肃。

    楚荆没有吭声,一字一句将帛书看完。

    越看面色越肃穆,腰背挺的越直,直到身体紧绷,如同满拉的弓透着凛冽杀气。

    他深吸一口气,深深看了一眼下座淡定的年轻人,拿起一旁的油灯,将帛书点燃。

    “不知殿下可同意臣所奏本?”

    “善也。”

    楚荆点头,嘴角止不住的笑意,连常年冰冷的眼角也荡漾起笑纹,“大善!”

    “孤真是小看你了,孤还以为你昭告天下流民一事,只是为了让更多流民知道消息,继而投奔。没想到,没想到,张培青,将你带到楚国,果然是孤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

    “殿下谬赞。”

    她谦虚道:“殿下之意愿,便是臣的期望。天下四分五裂战争不断,臣意欲同殿下一道涤荡诸国,万众归一。

    宣扬流民只是个幌子,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将我楚国暗线混进流民中从而抵达各国。

    他们会被诸国善待,只要隐藏的好,流民混杂绝对不会被发现。好好加以培养,这些人将会成为未来的一大助力。”

    这才是她张培青的最终目的。

    期间顺带解决的事情,都只是用来迷惑别人的幌子。

    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只有这一个!

    天下诸国,无论好或者坏,无论动或者静,百姓们从来没有过过一天安宁日子。他们永远挣扎在生死边界,挣扎在饥寒交迫中,挣扎在颠沛流离家破人亡中。

    凭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战乱,流民何必要逃亡?如果不是因为走投无路,流民何必要背井离乡四处奔波?

    同样是人,有的人高高在上锦衣玉食,有的人卑贱如泥餐风露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