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七十五章 敬酒不喝喝罚酒,打!() 
江东的舰队有了一次海上航行的经验,以主帅周瑜本人的智慧,自然能比较清晰的把握航道,让舰队少走不少的冤枉的海路,加上这一次的运气不错,一路上无风无浪,返航很顺利。

    周瑜仅仅用的不到五天的时间,比出去的航程提前一半多的时间,他就率领着舰队安全的返回的东治港口。

    他返回东治之后,一上岸,就立刻准备粮食,招募人口,流民,还让人快马加鞭,把夷洲上的一切情况立刻向将军府详详细细通报。

    ……

    在吴县,心中一直有些忐忑不安的孙坚很快就接到了周瑜从东治八百里加急的来信,其中还有附带着一副详细的夷洲地图。

    “哈哈哈!”

    孙坚接到信之后,原来一颗十五十六担心不已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了,迫不及待的摊开的夷洲的地图,哈哈大笑,拍手道:“这两个小兔崽子还真有点本事,没想到茫茫的海上还真的有这么一个地方,还让他们给找到了,夷洲?哈哈哈,好地方。”

    将军府的大堂之上,平时常驻在此的高层,张昭,华歆,陆康,还十几个这些将军府的重臣都在,一个个伸长着脖子,凝视着孙坚手中的夷洲地图。

    “主公,这夷洲,地域不小啊,起码有我们江东两个郡的地域!”

    张昭的神色是有些震撼,他对于孙权出海,其实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只是拗不过而已,他看着地图,道:“按照这幅地图,夷洲距离我们江东其实也不远,就是不知道夷洲上面的气候,土地,到底如何?合不合适开荒?这里要是开荒种植,开垦出来,必然能成了我们江东一个的粮仓,江东以后就再无粮食之患也。”

    在这个战乱的年代,粮食才是硬通货币,也是每一个诸侯最担心的问题,有的粮食才能征兵,有粮食才能养民,有粮食才能打仗。

    江东向来是鱼米之乡,自从孙坚进驻以来,每次开战都事先准备,也不算缺乏粮食,但是若果江东军对外开战,情况就不同的,粮食肯定会成为一个缺口。

    “主公,听闻如今曹孟德在兖州,得到上百万青州黄巾,已经实行的屯田政策,可是我们江东地域,若是想要屯田,恐怕有些困难,如果能在夷洲大规模的屯田,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老迈的陆康目光之中绽放一抹精芒,看着孙坚,低声的道。

    他已经白发苍苍,自从卸下了庐江太守的位置,他松了一口气之余,精神也有些不佳了,如今在将军府没有担任要职,也就是孙坚的坚持要求之下,担任孙坚的掾属,也是就是协助孙坚处理政务的幕僚,出出主意,算是轻松的活。

    陆家有陆俊在江东军之中发展,势头正猛,虽然不如顾家的顾雍镇守一郡之地,但是陆俊深得江东军之中的二号人物潘凤看重,陆家自然也没有太多的忧虑了。

    “此言大善,公瑾的信上说的,那个地方的气候于江东很相似而且水源丰富,很合适开荒,他奏报我们,想要我们以夷洲南北分割,开辟两个郡,让我们从江东征募佃户,收集流民,有多少要多少,然后派遣屯田校尉,进驻夷洲。”

    孙坚看着夷洲的地图,目光凛然,微微一笑,轻声的道。

    屯田,向来是在边城,将领为的筹备粮食而实行的一个制度,能迅速的囤积粮食,支持战役。

    曹操在兖州屯田的事情,他自然也知道,虽然他很羡慕,但是江东不是兖州,兖州近年来连连战乱,特别是让黄巾军扫了一次又一次,本地的那些豪强都让扫的一空,曹操得上百万人口,屯田自然就没有多大的阻力。

    但是江东不同,黄巾之乱,江东并没有波及多少,江东的士族豪强一直都是根深蒂固,想要在屯田,就必然会惹起这些人的反抗,孙坚如今的实力自然不会怕,但是江东好不容易得来的平静肯定会打破,这对他不利。

    所以如果他真的想要屯田,起码在江东要有十年的根基,才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镇压这群士族豪强。

    “航道呢?”

    华歆走上来,目光凝视着夷洲和会稽之间的那一片海域,问道:“这一片海域不窄啊,航道如果没有绝对的安全,恐怕再好的计划,也难以实现。”

    华歆是前任豫章太守,在江东的地面上也算是一方诸侯,在历史上他也不是一个普通人,历史上在曹魏朝堂之上,官至三公。

    孙坚有不是有眼无珠的人,稳定的豫章之后,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大人才。

    不过自从华歆在豫章投降江东军,就随着孙坚一次来了吴县,但是一直没有出来担任要职,只是在侍奉已经病重的陈温,直到陈温去年十一月病逝之后,他才正式进入将军府,担任将军府的主簿,地位仅在长史张昭之下。

    “你们想到的,伯符公瑾他们几个自然也想到的,如今他们正在来回探索一条最安全的航道,既然第一趟他们能安全的来回,以后应该也没有问题,某家相信他们。”

    对于出海,江东的确人人忌惮,但是孙权出海成功,把他们的对这片大海的畏惧心打破了,倒是让他们有的信心,没有如同以前那么忌惮了。

    孙坚耸耸肩膀,对于周瑜孙策几人倒是很相信,道:“总之既然夷洲能让给我们提供屯田之地,为了江东没有粮食之忧,那么就必须要开荒,传令下去,从各郡招募佃户,还是用仲谋的办法,愿意去的,没人分的三十亩田地,耕种五年,这田地就属于他们的,然后再让各边地的县府,从徐州,豫州,荆州招募流民。”

    “主公,自古海上危险重重,风大浪大,如果我们直接招募,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啊?”张昭沉吟片刻,突然道。

    “哼,这个某家倒是不担心,有这么丰厚的利益,以将军府的信誉,再加上某家伯符仲谋两子皆然在海上,难道还不能让他们信任吗?”

    孙策和孙权乃是他孙坚最出色的两个儿子,就是江东的继承人,没有人认为孙坚会让他们去冒险,这两兄弟都在夷洲,自然能刺激不少人对去夷洲有了信心。

    “主公英明,属下明白的。”

    张昭闻言,目光暮然一亮。

    ……………………

    夷洲,在众人的努力之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东越城开始已经小有规模的,城墙的建设已经接近完工,接下来就是建设城中。

    “啪!”

    一间临时建立的木屋之中,孙权俊秀的脸庞绷紧,面色阴沉,重重的拍了一下崭新的木桌,一双琥珀晶莹的眸子闪着着怒火,看着面前的旻,冷声的道:“旻,你是说,条件都没有开,他们就连谈都不愿意谈?”

    对于夷洲西南部和东侧中部的高山族,孙策集中所有的车下虎士,分成几十个小队,充当斥候,用各种方法,全方位探索,算是他他们的底细摸清楚的。

    所有的高山族,一个八九个部落左右,全部加起来,人数不少,大概有八千户人左右,将近三万五千人口,以高山族的体质,长年在山地跑,要是狠狠心,最少能集中两万青壮。

    孙权想了很久,他并不想以武力征服,因为如果要是动兵,凭借着如今的七千海军,三千车下虎士,对付高山族,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必然是一场血战,而且胜利之后,除非灭杀所有的高山族,不然恐怕高山族的人还会反抗,手尾太长。

    不想打,就谈呗,他相信,只要好好谈,以利益之,忽悠这一群几百年窝在大山里面的人,应该没有问题。

    于是乎他派出了夷洲本地北部的首领旻和高山族好好的谈谈,结果……高山族的人却连谈都不愿意谈。

    “公子,高山族很排外,从我们的舰队登陆开始,他们根本就已经把我们当成的敌人。”

    旻的心态转变的很快,已经把自己当成的江东军的一份子,这正是孙权要看到的,所以孙权对他倒是很重视。

    旻有些愤然的道:“这一次我见到他们好几个部落的酋长,高山族最大的三大部落,泰雅部落,布农部落,派湾部落都已经发出的声音,要誓死抵抗我们。”

    “哼,想和我们作对,他们还不够格,既然他们敬酒不吃,那么就不要怪某不客气的,给他们一杯罚酒!”

    孙权眯起眼睛,双眸之中迸射出一抹冷然而萧杀的光芒,冷声的道:“某家给过他们机会,既然选择的战役,那就要承担结果。”

    “仲谋,你说,怎么打?这群混蛋,居然敢伤我们的人,胆大包天。”

    孙策如今正憋着一股气,一听到要开战,双眸之中精芒闪闪,立刻恶狠狠的大声道:“你来说,某来打,这一次,某要他们看看江东战士的能力,某要拧下他们的头颅,当成夜壶!”

    “打是一定要打的,不过要一步步来,全力打,我们的实力有些不足,到时候太大的伤亡就不合算了,这样,东部山区的高山人,先不要管,进入大山之中,我们的战士不够适应力,危险性很大,如今我们先全力拿下西南地带。”

    孙权俊朗的神色之中一抹冷然的战意,一掌拍在夷洲地图的西南角落,道:“这里应该是以高山第一部落,泰雅部落为主,我们就打他们,我们用战船登陆,大兄,某给你三千虎士,五千海军,你无比直接把这一片地区的泰雅部落扫平了。”

    “没问题!”

    孙策好战,有霸王之勇武,闻言,目光一闪,自信的道。

    “对了,最重要的是把他们的部落头领斩杀了,杀鸡儆猴,其他的降服为主,不仅仅我们的战士,就算是高山族的族人,也不要出现太大的伤亡,每一个人都是以后我们要用的人力。”

    孙权登陆夷洲,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几万的人力资源,在这个冷兵器的世道,人口就是资源,真是应了太祖爷的一句话,人多力量大。

    “明白了!”

    孙策咧嘴,微微一笑,心中有了主意,孙权把握好大方向,这一场战役该如何去打,他自己心中就有的腹案,手握着一柄闪亮的银色长枪,大步如流星的走了出去。

第一百七十六 夷洲定,开辟两郡!() 
孙权决定了,既然要打,就要来一下狠的,必须要以雷霆之势,一举征服高山族。

    高山族的来历孙权也有些了解了,这些人应该是会稽交州一带的古越族人,从先秦时代来就来到了夷洲发展,这些人虽然吃苦耐劳,体型也算壮硕,但是其发展几乎还在原始的时代。

    他们青壮不少,但是缺乏团队精神,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而且用的兵器都是石头木矛这些落后到不能在落后的武器,面对精锐的江东军,严谨的军阵和尖锐的铁矛利箭,区区血肉之躯,自然挡不住。

    一个夜晚,孙策率兵三千虎士,为先锋,趁着夜色登陆夷洲西南的一个港湾,然后迅速徒步二十里,夜袭泰雅部落,直接攻破的泰雅部落的驻地之中设置的简易防线,杀伤上千泰雅精壮,直接斩杀数百人,杀的基本都是泰雅部落的高层管理人。

    随后五千海军上岸,迅速进军泰雅部落,泰雅部落上层基本抚摸,群龙无首,有将近两千多户,八千多人,一夜之间,全部被俘虏。

    整个战役,江东军伤亡不过百人,雷霆的一击,直接拿下高山族的第一部落,让所有高山族的人心惊胆跳,震慑不已。

    高山族人性子有些野,部落不是封建的王朝,约束力也不强,有些自由自在的心,没有臣服的那种心,性格更有些无法无天,但是也是怕死的,仅此一战,他们自然知道和这些中原人之间的差距之大。

    如果依旧不死不休的抵抗,泰雅部落就是前车之鉴。

    杀鸡儆猴的效果很快就出来的,泰雅部落被覆灭,全部人成为的俘虏,仅次于泰雅和布农两大部落的排湾部落被吓破了胆,江东军还没有第二次用兵,排湾部落的酋长就投降了。

    两大部落都投降的,形成一个连锁反应,夷洲整个西南地带,包括泰雅,排湾,算得上部落的,有五个,五千户人左右,仅仅三天的时间,就让江东军给扫平了。

    一日之后,孙权在东越城接到的西南的消息,立刻把从东越城交给的徐盛看守,然后他坐船,通过海域,登陆西南。

    泰雅部落与海面有些距离,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平原地带,依山傍水,他们的风俗是巢居穴处,基本上是以板岩石屋,还有些木屋,竹屋,茅屋,活脱脱的原始部落。

    “大兄,战况如何?”一简普通而宽阔的石屋之中,孙权大步流星的走进来,看着正在研究作战地图,一身狮王铠甲的孙策,问道。

    “二弟,你来的。”

    孙策闻言,连忙抬头,目光一看,有些大喜,大声的道:“快来看,这里都是我们的了,这些人太不经打的,几下子就让我们收拾的,比当初我们从北部登陆的时候,面对的那些吴越人还落后不少,武器太白痴了,不要说铁器,就算是青铜器我都没有看到。”

    老实话,孙策自己都没有想到,战役居然完成的这么顺利。

    “呵呵呵,这里又不是中原,这些人还处在部落时代,少的上千年的发展,自然就是这样的。”孙权点头,顺着一个石头,做的下来。

    这里太原始了,石屋,石桌子,石凳……孙权都有些惨不忍睹。

    “二弟,之前我们实在是太高估他们的,我们觉得现在可以一举把山里面的高山族给打掉。”孙策以最少的伤亡,一战而胜,有些踌躇满志,朗声的道。

    “不行,山里山外是不一样的,山里面的情况我们本来就不清楚,而这些高山人熟悉地形,进入大山,不用说打仗了,山里面还有猛兽毒蛇,如果稍微不注意,就有性命之忧,我可不想麾下的将士有太大的伤亡。”

    孙权急忙摇摇头,道:“我们还是先巩固目前的成果。”

    “这倒是。”

    孙策闻言,叹的一口气,他亲身的体会到山里面的难以舒展自己实力的那种憋屈,也清楚,就算是精锐的车下虎士,不熟悉大山,还不如那些手拿着木棍石头的高山人。

    “那就下来,我们做什么?”孙策问道。

    “这一次伤亡不多,俘虏的两万多人,有了这几万人,我们倒是可以再建立一座城池,就这这个地方建立。”

    孙权从长袖之中把夷洲的地图拿出来,摊开在石桌子上,覆盖孙策的作战地图,指了指,道:“夷洲,我的计划是把它分为两郡之地,以中间为界限,这一边,是东越城为主,就叫东越郡,慢慢开辟,而这一边,就叫高山郡,算是给高山族一个安慰吧!”

    孙权指着地图,细细的道。

    拿下的大半个高山族,夷洲已经算是平定的,至于山里面的上万人已经不重要了,他们也不敢出来,等到孙权从中原移民的人口多的,夷洲发展起来,围都能围死他们。

    “不过想要建立高山郡,首先要这群高山人臣服,这段时间,他们才是主力,必须要那震慑他们,不能让他们乱。”

    “二弟放心,这群人已经被我打怕了,我在这里,绝对镇压的主,你实行你的计划,我来看着他们。”

    孙策双眸爆出一抹锐利的自信光芒,坚定的道。

    ……

    接下来,在夷洲的这片土地之上,孙权和孙策两兄弟能力互相弥补,可以说配合无间,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孙策杀伐果断,霸道狂妄,负责武力镇压,无人敢动,孙权面如冠玉,性格柔和自然,负责调配工作,安定民心,言语之间的承诺让这些人安定。

    一座高山城,在后世台湾的台南一带,嘉南平原之上,开始动工了。

    夷洲雨量充沛,气候与江东相似,有四分之一能作为耕地的,不过如今开发出来的耕地实在太少,畜牧业也没有怎么发展,无论是北部吴越人还是南部高山人,存储的粮食都不多,连自己的分量都不够,而孙权的储备粮食也快见底了。

    到了四月下旬,周瑜的舰队还没有回来,整个夷洲就面临着巨大的粮食缺口,凭借着本地人的储备,在省一点,粮食还算能支持,但是其中蔬菜,肉类最缺了。

    “二弟,天天吃鱼,我都快成鱼了,你又不让我们进山捕猎,好歹去山里面弄出野味来开开牙祭啊。”

    夷洲海峡,最不缺的就是鱼,充满各种各样的鱼,用海军来捕鱼,算是奢侈吧,但是一方面也算是解决了肉类的问题,毕竟就算是俘虏,面对高强度的建城劳作,还是要吃点肉的。

    不过顿顿吃鱼,孙策现在见到鱼就反胃。

    “大兄,进山的话,难免和山里面的高山人碰撞,目前我们的是建城为主,还是忍一忍吧!”孙权自己对鱼也有些反胃的,不过还是得忍一忍。

    虽然大半的高山族人投降了,但是以大山里面最大的高山族,布农部落为主,还聚集三四个部落,上万人,死守大山。

    孙权现在的人手都用在的两座城池之上,也没有功夫搭理他们,自然是以稳为主。

    “二弟,公瑾什么时候回来啊?”

    孙策无奈,有些叹声的道:“按道理,他应该已经回来的,难道海上的路出问题的?”

    “应该不会,公瑾大哥不是一来一回这么简单,其中要筹集粮食,征召人口,要点时间,在五月能回来已经算是不错的。”

    孙权摇摇头,道。

    “该死,那我不是还要吃十几天的鱼!”孙策脸都绿了。

    ……

    五月初,在孙家兄弟盼星星,盼月亮的期盼之下,周瑜终于带着第一批征召的人口,足足有一万五千多人,顺利的登陆了东越城。

    “公瑾,汝终于来的,你要是再不来,我们就要吃西北风了。”孙策一看到如沐春风的周瑜,有些不平衡的抱怨,道。

    “伯符,你这不是龙精虎猛的吗?”

    在海上风吹日晒,周瑜依旧俊朗非凡,气度偏偏,微微一笑,道,他本来还要筹备一段时间,才启航的,不过他自然也知道岛上缺粮食,就提早启航了。

    “公瑾,我决定的,以后再也不吃鱼了。”

    孙策一边磨牙,恨恨的道。

    “公瑾大哥,不要理他,他吃了大半个月的鱼了,现在见到鱼就反胃。”孙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