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7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到了最后他们也就仅存不足八万残兵仓皇逃入城中。

    这一股匈奴残兵连番大战之后还被打的如此凄惨,他们的斗志已经被打垮了,他们的士气跌落了冰点之下。

    “我们败了!”

    “草原之神为什么没有庇佑我们?”

    “大汗被射杀,如今是生死不知!”

    “外面都让中原人包围了!”

    “我们的这些部落勇士还能回到大草原吗?”

    “都死了,我南门部落的八千勇士就剩下不足三百!”

    “我呼延部的一万勇士出征,如今就剩下八百儿郎,我和中原人不共戴天!”

    “我们在草原之上向来战无不胜的勇士怎么会落到如此凄惨!”

    惨败而逃命回城的匈奴将士哀嚎遍野。

    他们这个时候慌张,忐忑,不安,耻辱……无数的情绪充斥着,在这种吴军的包围圈之中,他们仿佛是一群被逼迫上的绝路的孤狼,在孤绝的嚎叫之下,却一点都看不到生路。

    不过匈奴王庭的威严还是很重了,压住了各部落的心思,最少各部残活下来的首领如今还不至于造反,推翻呼厨泉。

    当然,最主要的是如今呼厨泉的兵力还是最强强大的。

    这八万残兵之中,除了匈奴王军保持下来四万精锐之外,其他二十几个部落加起来也就只剩下四万的兵马,不少部落已经全军覆没。

    这一战的消耗之下,几乎把匈奴部落近百年以来积累下来的底蕴都已经消耗一空。

    如果是往日,必然会有强劲的部落揭竿而起,取而代之成为匈奴首领,不过因为匈奴王军在这一战之中保持了不少实力,反而让呼厨泉这个匈奴大汗和匈奴王庭的名义还能镇压住局面。

    被吴军围困在九原城的第一天,匈奴大军正在舔着伤口,虽然惶惶不安,但是情绪还算是的稳得住,最少没有走到绝经之地,他们还有活下去了希望。

    夜幕悄悄的降临……

    王帐之中。

    呼厨泉魁梧的身躯穿着普通的服饰,安静的躺在虎皮木榻之上的,他的气息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吕布那一箭穿透了他的肩骨,坠马之后还挨了一个马蹄,伤上加伤,元气大伤,就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先生,如今外面的情况如何?”

    良久之后,他才缓缓的睁开眼睛,目光看着站在营帐之中唯一一个能让他相信的人。

    这还是一个中原人。

    匈奴部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以强为尊的民族,匈奴人信奉的是强着主义,谁强大,他们就信服谁。

    如今过这一战他呼厨泉胜利了,打垮了吴军,吃掉了河套平原,那么他将会是匈奴南北分裂之后最辉煌的一个匈奴单于,绝世无双的匈奴大汗。

    但是这一战,他呼厨泉战败了。

    匈奴不仅仅得不到河套之地,如今正面临这全军覆没的之危险,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举兵南下造成的。

    他将会在匈奴部将之中失去统帅整个匈奴大军的威严,他的心中很清楚,匈奴的无数部落之中即将要反抗他的人就会如同春后的竹笋,不断的跳出来了。

    这将会是他最艰难的时刻。

    “禀报大汗,我匈奴大军虽然在这一战之中的伤亡惨重,各部首领的情绪也是十分激动,但是我已经出面把他们的情绪给压下去了,以大汗的威名安抚了勇士的军心!”

    贾诩依旧穿着战甲,身躯笔直,站木榻的旁边,对着呼厨泉毕恭毕敬的禀报:“如今我们匈奴王庭的王军保持兵力最多,而且还有栾提部的勇士支持,各部的匈奴勇士虽然伤亡惨重,颇有埋怨,但是也不敢以下犯上,局势还在王庭的控制之下!”

    这一场战役的失败奠基了他的计划。

    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是他一个人的战斗。

    能不能让之吴朝一举拿下整个匈奴部落,同化匈奴的百姓,就看他贾诩的个人本事,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最为重要。

    “先生,我幸得你相助,我栾提呼厨泉就是匈奴的罪人!”

    呼厨泉闻言,眼睛幽幽的睁大了,目光有些润湿,看着王帐的帐顶,道:“是我的自以为是一手把匈奴部落带入了一个绝境!”

    “大汗,你不必自责,此战大汗已经是尽力,你尽心尽力为匈奴而战,匈奴的列祖列宗都能看得到,你一心想要带领匈奴走向富裕的中原,可成败乃是天数而已,就算败了,只要我们能冲出九原城,我们日后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大汗这个时候一定要振作起来!”

    贾诩的神色很平静,他看着的呼厨泉的目光栩栩而亮,声音有些冷沉,道:“如今我们匈奴数万儿郎被围困在的九原城之中,匈奴的勇士如今群龙无首,必须大汗精神振作起来了,亲自站出来,带着我们闯出去!”

    “杀出去?我们还能杀的出去吗?”

    呼厨泉却已经有了一丝心若死灰,自嘲的说道:“我就算不用看,也知道外面的情况,如今九原城已经让吴军包围的严严实实,我们一群毫无斗志的残兵,想要杀出去,谈和容易!”

    贾诩沉默了,他无法回答,最后说了一句:“我清数了一下,目前我们还有八万勇士,我们还有机会冲杀出去了!”

    “先生,你可知道吴军的援军到底从何而来?”呼厨泉在这个时候反而是想起来了一件事情,他的眸光变得凌厉,咬牙切齿的问道。

    “关于吴军援军,属下倒是有一个猜测!”贾诩想了想,道。

    “说!”

    “恐怕我们匈奴王庭的左王大人早在九原战役打响之前,就已经是被吴军杀的全军覆没了,只是消息一直让中原人死死地封锁住而已!”

    “不可能!”

    呼厨泉不敢相信,目光死死地看着贾诩的脸庞,看着他认真的神情,却不得不理智的相信这一点:“这这么可能,刘豹十万铁骑还是我匈奴积聚了所有的精锐,怎么会在这快就被歼灭呢,而且还是全军覆没?”

    “大汗,你细细的想象,若非如此,岂有这么多的吴军从南面援军杀至!”

    贾诩细细的分析:“吴军援军为首大将乃是吕布,之前我们所得得之的消息吕布主力从中原关中而上,直扑刘豹的十万铁骑,如果不是他已经剿灭了刘豹的十万铁骑,他的兵马岂敢北上增员,现在南面的战场只有连个可能,一个是刘豹已经全军覆没,一个是刘豹已经举军投降!”

    “没用的刘豹!”

    呼厨泉不得不相信贾诩的推测相,他有些怨恨也有些发泄一般大声的叫出来:“没想到他居然这么没用!”

    “大汗,我们已经顾不上刘豹了,不管刘豹是死是活,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顾自己吧,如今吴军集中主力来对付我们,我们是插翅难逃啊,最重要的是让剩下的勇士突围返回大草原!”

    贾诩提醒的道。

    “返回大草原?这又谈何容易啊,对了,先生,我之前在北面草原布置了一部骑兵,乃是我栾提部落最精锐的骑兵,你能不能想办法派人去通知他们接应我们撤退?”

    呼厨泉想起来的自己的布置,问道。

    他之前就怕出现败局的情况,所以很小心翼翼的在北面布置了五万精锐。

    但是戎部落的骑兵南下进入战场。

    也就是北面他还剩下三万骑兵左右。

    这一股骑兵在这个时候却很重要。

    “禀报大汗,如今九原的四个城门外面几十里都让吴军包围了,我之前想要派出斥候向受降城去求援,但是派出了十波强劲了的斥候全军覆没,斥候根本就冲不出去!”

    贾诩早就知道呼厨泉在北面草原布置了一部骑兵,但是他必须拖着,不能让这一股兵力动起来了。

    “什么,一个都冲不出去?”

    呼厨泉闻言,眼眸瞪大。

    他想不到吴军居然这么凶狠,把他们包围的如此密集。

    “大汗,整个九原城四周已经被吴军围困的水泄不通!”贾诩脸庞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叹声的道:“我们的小波斥候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无法冲出去!”

    “那如何是好?”

    呼厨泉顿时气急攻心,一口淤血吐出来,反而刺激的他有些精神起来了,她目光带着一股希冀,看着贾诩:“先生,你智谋过人,还请你出谋相助,助我匈奴勇士突围出去!”

    “大汗,如果想要我们的勇士都安全返回大草原,如今恐怕唯有一个办法了!”

    贾诩有些为难的苦笑。

    “说!”

    呼厨泉不顾伤势,挣扎的想要坐起来:“只要可以让我们的匈奴儿郎杀出去,本大汗什么也愿意做!”

    “和议!”

    贾诩沉默良久,才吐出了两个字。

    所谓和议,在这种环境其实就是向吴军投降而已。

    “和议?”

    呼厨泉目光顿时冷漠而萧杀,盯着贾诩,大喝:“先生,你的意思是想要本大汗对中原人投降?”

    “大汗,中原有一句话,大丈夫能屈能伸!”

    贾诩苦口婆心的道:“如今我们已经是绝境,就算剩下来的匈奴勇士都是伤残之兵居多,士气全无,而城外吴军,乃是增员的生力军,士气很强悍,战斗力强大,若是强行突围,必然会被杀的一个不存!”

    “那我……咳咳……我也不能坠落匈奴部落的尊严!”呼厨泉激动起来咳嗽了,牵动了体内的伤势:“我匈奴勇士宁可站着死去,绝不向吴人卑躬屈膝!”

    “大汗,我们的粮草已经不足三日,吴军不用攻城,只要守住三日时间,我们就会被活活饿死在城中!”

    贾诩平静的道:“如果我们强行突围,正好中了吴军的以逸待劳之策,全军覆没而已,一旦我们的兵马全部死在了九原战场,大汗可清楚匈奴未来的结果吗?”

    “我匈奴百万儿郎们百万兵,有何畏惧?”呼厨泉强硬的道:“他们杀的尽吗?”

    “他们可以!”

    贾诩回答:“杀戒一开,必然会让整个大草原血流成河,我们精锐的儿郎都挡不住吴军,草原上部落的老幼妇孺虽有战斗力,如何能挡之,到时候匈奴部落也会成为历史!”

    呼厨泉拳头试试的攥紧,苍白的脸庞一会青一会红,眸光闪烁之间却失去了所有的光芒。

    匈奴部落将会成为历史吗?

    他不甘心,却不得不清醒的面对现实。

    现实就是匈奴败了。

    他们即将有可能被吴军连根拔起。

    “如果议和,他们会接受吗,我们匈奴又会付出什么的条件!”呼厨泉松口了。

    贾诩闻言,也松了一口气,呼厨泉已经松口了,那么他们的计划的第一步还是进行的很顺利。

    他连忙说道:“大汗,城外的吴军将士也是伤亡很大,也许他们拼着伤亡能灭杀我们,但是我们还有数万勇士,还能和他们鱼死网破,所有我们还是有谈条件了机会,但是具体如何谈,还需要接触之后,方能有结果,大汗只要任命一个心腹出城相谈便可!”

    “先生,本大汗和匈奴王庭都很信任你,你熟悉中原,也应该了解吴军的心态,所以你代表本大汗出城去和吴军谈一谈!”

    呼厨泉平静了下来,他闭上眼睛,眼角有一滴滴耻辱的泪水流淌而出,沉声的道:“本大汗只要我们剩余的勇士都能返回大草原,其他的都可以谈!”

    成王败寇。

    败了就是败了,为了匈奴的未来,不服也得服。

    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剩余的匈奴勇士彻底的留在九原,那么整个匈奴部落就会失去军事力量,哪怕还有不少青壮,匈奴也会被中原的吴皇朝一口吞掉。

    “诺!”

    贾诩嘴角微微扬起一抹诡异的弧度,毕恭毕敬的领命。(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灭匈奴 十五() 
夜空之上,明月如水,繁星点点。

    九原城。

    城外,大战之后的战场废墟之上,一团团熊熊火焰在无情的焚烧之中,焰火的光芒冲天而起,映照方圆十里,吴军以吕布,赵云,徐盛三大军团司令为首,数百主将屹立焰火在前。

    在火堆之中,被焚烧的皆然是吴军在这一战役之中战死的将士尸体。

    如今的气候正是夏日炎炎之时,气温居高,这些尸体是不能逗留太久,所以必须尽快焚烧,而如今他们和匈奴大战尚在持续,也没有运回烈士墓陵的时间。

    所以赵云和吕布徐盛他们商议了之后,决议把大战之中战死的儿郎就地焚烧,然后就在埋葬在这个平原之上,在墓碑之上建立一个纪念碑。

    为了纪念这一战。

    也为了让这些将士的牺牲变得有价值,他们会随着这块纪念碑青史留名,他们的名字也因此能流芳百世。

    这是赵云唯一能给他们的安慰。

    “十余年的征战,这个天下,从前朝汉室到如今大吴皇朝,从诸侯乱战到一统中原,我赵云也算是久经战场,血战无数,曾经送走了身边无数儿郎的生命,我一心辅助陛下建立一个太平盛世,我本以为自己已经心硬如铁,可无论是当年的汝南之战,还是如今的九原血战,我都承受不住他们的离去!”

    赵云的伤悲是最明显的,他身躯站立,宛如重山,却给人一丝丝风中飘絮的感觉。

    他的眸子倒影这焚烧尸体的一缕一缕火焰,焰火烈烈之下却在焚烧他的心情:“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马放南山的那一天啊!”

    有些事情不是经历多了就能去适应。

    对于每一个将领来说,最难受的永远不是你在大战之时的凄惨,而是大战时候,自己活下来了却看着一具一具的尸体,看着一个个伤亡的数字,他们坚韧如铁的心就是最脆弱了。

    即使赵云也不例外。

    他从辽东襄平开始追随孙权,打过无数战役,胜仗连连,少吃败仗,但是在他的征战沙场生涯之中,除了当年汝南之败之后,恐怕就是这一战伤亡最惨烈的,让他不得不有些的哀伤。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士难免阵中亡!”

    吕布的面容却是很平静,很平静的有些阴沉,他默默的叹了一口气,轻声的道:“当我们骑上马背,举起兵戈的那一天开始,我们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在战场的厮杀之上,要么就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要么就是天下太平,再无战争,不然无论我们多少将士的战死,我们总要向前走,以前的朝廷腐败,各自为政,我们当兵吃粮,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战,为自己的野心,还是为主公的私心?不过只是在乱世之中漂流而已,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我们开始一点一滴的融入吴军,大吴军人仿佛成为了一个信念,为了这个信念,我们在前赴后继,战死不再是默默无闻,是无上的光荣!”

    他曾经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诸侯。

    但是自从败给了吴朝之后,他一点一滴的融入东吴的朝廷之中,从金陵讲武堂出来更是一飞冲天,开始成为吴军的其中一个巨头。

    吴军和其他诸侯的兵马是不一样的。

    孙权比任何人都在意军队之中的军魂和精神方面的建设,他深刻的知道,乱世之中利益能让将士卖命,但是当进入的太平盛世,只有信念才能保持最稳固的军心。

    从孙权登上王位,改革军制开始,吴军的风向就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这么多年下来,在主将旁边设立的副将之职,也就是参谋长,参谋长这个职务不仅仅是军略参谋,更多但是军中引导,在他们的慢慢的引导之下,很多将士都接受的精神教育,已经凝聚了一股信念。

    这就是军人的信念。

    哪怕是吕布这等老油条,在这个大染缸之中,也染上了一种带着信念而战的军人色彩。

    “是陛下给了我们大吴军人一个信念,为朝廷,为天下,为太平,为盛世……的一个战无不胜的信念,即使有一天,我成为了这些尸体之中的一员,我也心甘情愿!”

    徐盛身躯笔直,体魄如山,目光凝视前方焚烧尸身的一团团火焰,沉声的道。

    “哈哈哈,你们都听到了吗?如果听到了,为了大吴而牺牲的儿郎,你们就安息吧!”

    赵云忍不住对着熊熊火焰,怒声狂啸起来了。

    “安息吧!”

    “安息吧!”

    一个个吴军将领的气势冉冉而起。

    ……

    一场别开生面的葬礼之后,让无数的吴军将士发泄出了那一股压在心中的郁闷之气,军中被压抑的气氛倒是变得好了不少,三大主将这时候才心平气和的坐下来,继续商议的接下来的战事……

    “这是刚刚从金陵城传来的飞鸽传书!”

    赵云心情平复了不少,他看着两大司令,摊开一份盖有玉玺的文书,道:“陛下已经同意了贾文和的计划,命我们所有兵马全力配合这个计划,但是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必须在三个月之内,平息北疆战斗!”

    “既然陛下这么说,我们就权利配合!”

    徐盛看了看文书,看清楚了上面的玉玺图案之中,沉声的道:“计划顺利的话,三个月能平复战争!”

    “恐怕没有这么顺利啊,今天又有数千匈奴将士强行突围死在了我们的伏击之下!”

    吕布微微眯眼,开口道:“城中的动作还是有些的举棋不定的意思啊,这是不服输啊!”

    “这也很正常,匈奴部落的将士都是来自大草原之上的野狼,他们怎么可能会这么容易认输!”

    徐盛点点头,正色的道:“他们生活在贫瘠的草原之上,为了一头羊,为了一口饭,可以毫无底线的互相厮杀,如今他们被逼上了绝路,为了生存,他们就一定会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我估计他们还会组织一次突围,强行杀出一条血路来!”

    “无论如何,绝对不能让九原城之中一个匈奴人突围出去!”

    赵云目光冷厉,拳头攥紧,冷声道:“我们必须要让城中的匈奴投降,只有他们想我们臣服了,接下来的计划才能的顺利的进行下去!”

    “匈奴如今应该是没有多少粮草了,我认为这两天的时间应该是最关键!”

    吕布考虑了一番,沉声的道:“只要我们能挡住他们这两天的突围心思,就能把他们围死在九原,让他们彻底的走投无路!”

    “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