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7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禀报陛下,雒阳城基本上已经被我军将士完全掌控!”

    很快,黄忠吕布等大将就出现在了孙权面前,纷纷的禀报说道。

    “速度很快,你们都做的很好!”

    孙权满意的点点头,他目光环视了一眼周围的百姓,这些战战兢兢的百姓终究终究臣服在了东吴的战旗之下,他心中有一丝满足感:“曹孟德呢?”

    “陛下,魏军三千御林军死守宫城不出,曹操和他的后宫嫔妃子嗣,皆然在宫城之中!”黄忠低声的道:“曹操毕竟是一国之君,如此处理,还请陛下明示!”

    魏军早已经被击溃,雒阳城都被黄忠吕布祖茂等人全面占领,御林军区区几千兵马守着宫城,自然没什么用,黄忠不攻打宫城,就是等待孙权的指示。

    曹操是杀还是留,谁也做不了主,唯独孙权能做主。

    “传来各部,先包围宫城,没有朕命令,不许攻打!”孙权考虑了一下,道:“然后大军在宫城正面扎营!”

    “是!”

    黄忠点头。

    孙权率领的大军在曹魏皇宫前方,洛水对岸,安营扎寨了下来,遥遥对着宫城正门。

    “城中情况如何?”王帐之中,孙权看着贺齐等人问道。

    “陛下,如今城中有些乱,大军破城之时,曹魏朝廷彻底的崩溃,主持丞相府的满宠在家中自刎殉魏,九卿之中,也不少官吏自刎殉魏,引发了不少混乱,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平乱,粘贴安民告示!”贺齐道。

    “荀彧呢?”孙权微微眯眼,他更在乎这一员王佐之才。

    “病情加重,卧病在床!”

    “征召曹魏太医,必须保住他活着!”

    “是!”贺齐点头。

    “现在的雒阳城乱糟糟的,这样下去可不行,不过安抚民心,我们作用不大,还需要魏人来安抚!”

    孙权想了想,想到了一个人:“司马朗何在?

    “末将马上去传司马朗!”

    一个禁卫军团长毕恭毕敬的说道。

    半个时辰之后,司马朗在禁卫军的领导之下进入孙权王帐。

    “司马朗!”

    “臣在!”

    “你曾经是雒阳令,熟悉雒阳,也熟悉曹魏体系,现在雒阳混乱不堪,朕任命你为雒阳临时县令,立刻上任,安抚雒阳民心,必须在最短时间之内,安抚民心,收复魏朝官吏!”

    孙权看着司马朗,声音不容反驳:“朕不想大开杀戒,但是前提是,他们需要臣服!”

    “诺!”

    司马朗吞咽了一口唾沫,立刻领命而去。

    ……

    日落西山,夜幕渐渐地降临下来,幽幽的黑夜之中,定吴宫城仿佛孤零零的一座小山包,被吴军重重包围。

    “好一面东吴金龙旗!”

    孙权卸去战甲,一袭锦袍,站在大营之前,目光看着依旧树立在定吴宫城之前的东吴战旗,嘴角扬起了一抹笑容。

    这是当初他第一次北伐,失败了,被迫撤退,心有不甘,所以在雒阳城留下的标志,意图羞辱曹操,本以为曹操会怒火如雷的斩掉,没想到他们一直留在这里。

    “曹操说,只要他看到这面旗帜,他就想起东吴加在大魏身上的耻辱,所以他一直不用这面旗帜来提醒他自己,奋发图强,卧薪尝胆,希望有一人能把大魏的战旗,插到金陵城之上!”

    这时候郭嘉的身影从后面走上来,目光顺着孙权的眼眸,看着那一面旗帜,解析的说道。

    “现在金陵城插上曹魏的战旗?他是有心,但是无力!”

    孙权闻言,冷笑。

    “陛下,他已彻底的败,再无东山再起之日,天下归吴,已是定局,你的仁爱之心可否愿给他一条活路?”郭嘉虽然知道这句话不该问,但是他还是问出来了,最后还补充了一句:“哪怕是囚禁他一生也好!”

    “不行!”孙权声音很坚定。

    “为什么?”

    “因为他是曹操!”

    孙权自认为自己能防得住很多人,所以他愿意把招降的人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但是绝对防不住曹操,如果不杀了他,他终究会东山再起,虽然不说撼动大吴江山,但是起码也成为大吴朝的毒瘤。

    他不能冒这个危险。

    “哎!”

    郭嘉闻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这个结果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是他还是很绝望。

    “郭嘉,曹****已经顾不上,你还是顾你自己吧!”

    “我!”

    “郭嘉,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孙权把一个千古流传的寓言故事三言两语之间,迅速改变了情节,然后成了自己编造了一个故事:“在新莽年间,各地义军纷纷起义,要推翻新朝,恢复汉室江山,有一个很能打仗的新朝将军意欲投奔绿林军,绿林军的几个首领并不相信此人,怀疑此人之心,但是又不愿意放弃这个能力不凡的将军,其中一个首领就和这个将军说:你想要入绿林,可以,但是需要纳一份投名状。这个将军听了之后二话不说,提笔写了一份投诚书,绿林军的首领却摇摇头,解析说道,此投名状,非书信,而是一个人头,你乃新朝出身,需斩以新朝之官吏,方可让你入伙,这个将军考虑了一下,他直接下山,连夜取了当地县城一个县令的人头,献与绿林……”

    “陛下让我也投一份投名状!”

    郭嘉聪慧,听到这里,就全然明白了,直接打断了孙权的话。

    “没错,你奉先如果想要在大吴立足,就需要一份让大吴满意的投名状!”

    孙权点头。

    “我明白了!”

    郭嘉挣扎的很久很久,才下了决定,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大营,然后向着宫城走去。

    ……

    夜半子时,夜深人静,宫城正门,郭嘉一手提着一个酒坛子,向着宫门走过去。

    “城上何人?”郭嘉大喝。

    “你又是何人?”城上的校尉夏侯恩探头出来。

    “我乃郭奉孝!”郭嘉道。

    “太尉大人?”

    “开城门,我要进城面见陛下!”

    “就你一人!”

    “没错,就我一人!”

    城上的将士细细的看了看,并没有吴军在周围,才放心了下来,然后打开了一条门缝,把郭嘉放进了皇城。

    在洛水河的远处,孙权和庞统两人并肩而立,看着这一幕,庞统想了想,有些猜不透,低声的问道:“陛下,他会怎么做?”

    “他很聪明!”

    孙权的回答有些缥缈,但是这个答案庞统却听得懂。

    ……

    宫城之中,朝殿之上。

    幽暗之中,一支支蜡烛点亮了殿堂,曹操身披龙袍,盘坐在龙椅之上,到处都是静悄悄的一片,寂静之中,他在安心的等待,等待这破城了那一刻。

    “陛下,微臣来了!”

    大门打开了,而从大门走进来的是郭嘉。

    “奉孝,朕想过无数人从这个门口走进来,可是就是想不到最后来了居然是你啊!”曹操抬头,目光微眯,看了一眼郭嘉,脸上浮现了一抹嘲笑。

    “我来送送陛下!”

    郭嘉面无表情。

    “孙仲谋可真狠!”曹操闻言,浑身发颤,不禁冷笑:“他既然收你归降,为何要天下都容不下你郭奉孝!”

    他不怪郭嘉的投降,他只恨孙权的狠辣。

    郭嘉回不了头了。

    “陛下上路吧!”

    郭嘉走上一步,打开酒坛子的封泥,双手把酒坛子呈上。

    “奉先,有时候死比活着着更容易,你此时此刻若是随朕而去,也许没有这么辛苦,你若是活下来,面临的就是最难的一条路走下去吗?”

    曹操目光如火,盯着郭嘉的眼眸,沉声的道。

    “陛下,请上路吧!”郭嘉面容苍白,神色冷漠,重复了一句。

    “既然是你的决定,朕成全你!”

    曹操站起来,走到郭嘉面前,直接提起酒坛子,然后张开大嘴,一口气把酒坛子里面的烈酒喝了一个干干净净。

    “我用一命,换你一诺!”

    曹操放下酒坛子,若有所指的道。

    “一诺如命,曹氏活着,我活着,曹氏灭门,我陪葬!”

    郭嘉很坚定的回答。

    “谢谢!”

    曹操嘴角裂开了一抹笑容,走上了皇位之上,坐下来,安静的闭上眼睛,仿佛就这么安安静静是睡了过去。

    “臣郭嘉,恭送陛下归天!”

    郭嘉跪膝叩拜,声音梗咽,一字一言,肺腑之音。

    ……

    翌日,清晨。

    阳光升起来的那一刻,宫城大门打开了,从宫城大门走出来的是一个年幼少年,双手捧着曹魏印玺和一面黑龙战旗:“魏,曹冲,请求率领魏朝文武群臣,归降大吴天朝,吴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等愿归降,吴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朝存活下来的文和,还有三千禁卫军紧跟在在曹冲身后,俯首归降。

    “准!”

    吴军阵前,孙权看着这一幕,策马上来,亲自把曹魏印玺和曹魏战旗收起来了,吐出了一个字。

    曹魏朝廷彻底的落幕。

    中原一统!

    天下归吴!(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分关中二州() 
十月金秋。

    雒阳城。

    吴魏之间的决战已经结束了,雒阳攻防战也平息了有一段时间了,在吴军兵马滔滔威势和司马朗这个关中世家代言人的安抚之下,城中百姓开始放下戒备,熟悉那一面飞扬在城头的金龙战旗。

    这一座千年古城也开始的渐渐了恢复平静。

    宫城之中。

    一座大殿之上,孙权放下手中批阅奏书的金笔,双手使劲的揉揉太阳穴,松弛了一下自己的筋骨,让自己疲惫的神态得以放松下来。

    这几天时间他太累了。

    虽然如今战争已经结束,天下彻底一统归吴,但是大战之后的收拾,还有刚刚拿下的疆域的处理,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军队之中,他们要统计大战之后伤亡烈士,从凉州一路打下来,今年之内一场场的大战,根本来不及收拾,虽然此战胜了,但是伤亡可是惨烈。

    初步的估计,伤亡数字绝对是十万之数目,要是一个处理不好,绝对能引发军中将士的情绪反抗。

    还有,大战之后,他还要去去关注收缴的魏军的降兵,魏朝灭亡,魏军败亡之后,吴军所收缴的降兵可不在少数,就算去除一些青壮,剩下来的精锐也都还能建立一个全新的军团。

    一个不慎,让他们乱起来,恐怕再起战端,不得不谨慎处理啊。

    除此之外,孙权还要去安抚各个军团的将领的情绪,要稳住在大战之后这些将领显露出来那种放松的心态。

    还有将士的情绪,天下一统,不少人都认为可以马放南山了,但是在孙权心中,可还没有到那放南山的地步,甚至他还要继续增兵。

    这些都是需要他处理的问题,让他分身乏力。

    当然,孙权作为大吴君主,要处理的不仅仅是军中的事物,最重要的可是地方政务,这一口气吞了大吴朝,中原西北之地,都要重新划分,重新分配官吏上任治理。

    这些事物多如牛毛,都是让他连气都喘息不过来的事情。

    半响之后,孙权端起案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平复了心中一口郁闷的气息,然后他才缓缓的抬起头,目光斜睨了身边的主簿郭嘉:“奉孝,曹魏旧臣处理的如何了?”

    郭嘉是一头狼,凶狠的狼,把他放在自己身边,才能压得住他,不然放下去的话恐怕没有人能压住郭嘉的反噬吧。

    “陛下,对于曹魏朝廷留下的那些文成武将,内阁派来的蒯良次辅,已经全数甄选了一番,他收了一批为内阁所用,而我辅助蒯良次辅收复他们的时候,亲自监斩杀了一批,把这些性格顽固始终不愿意归降的旧臣斩杀,以正大吴之威,如今这些曹魏文武旧臣,已经被瓜分了,不会形成颠覆的影响力,如今算是稳住了局势!”

    郭嘉翻开手中的一些卷宗,看了看,然后毕恭毕敬回答。

    他亲自把曹操送上黄泉路的事情在孙权的刻意之下,被传的沸沸扬扬,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了很多曹魏旧臣的眼中钉肉中刺,一不做二不休,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收降曹魏旧臣的时候有不少顽强抵抗者,毕竟官吏大部分都是出身读书人,读书人之中读的是儒门奥义,有些硬骨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反抗东吴者,自然也有不少。

    郭嘉亲自处理的这些旧臣,该杀了杀,绝不留情,反而让那些魏朝旧臣对东吴新朝降低了不少抵触情绪,很多情绪都发泄在了郭嘉身上。

    这是孙权刻意的去主导的,但是郭嘉却乖乖的承受,这倒是让他有些吃惊。

    对郭嘉,孙权的心中不经意之间又看重了几分。

    “荀彧呢?”孙权问道。

    这个曹魏第一丞相,他很眼红,很想收于麾下,但是他的顽固也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谁人劝降,他都不听。

    “不愿归降!”郭嘉道。

    “算了,强扭的瓜不甜,放了他吧!”

    孙权细细的考虑了一番,最终才决定下来,道:“杀了他,朕会得罪很多书院的大儒,荀文若此人终究在士林有很大的威望,既然收不了他,就让他走,但是朕也得给他一点压制,奉孝,你派人去送他回颍川养病,让他病好之后重建颍川书院,告诉他,没有朕的旨意,他不能走出颍川半步,不然朕灭了颍川荀氏一族!”

    “是!”

    郭嘉松了一口气,他还挺怕孙权一怒之下,把荀彧给斩杀了。

    如今这个处理,绝对算上宽大为怀了。

    “陛下,司马朗奉命前来求见!”

    “让他进来!”

    孙权正了正自己的衣袍,淡淡的道。

    “诺!”

    禁卫军将士很快就把司马朗带进来了。

    “司马朗拜见陛下!”司马朗毕恭毕敬的行礼。

    “伯达!”

    孙权的目光有些锋锐,看着一直有些拘谨的司马朗,温和的道:“朕邀你前来,有一事详询,你认为这关中,朕该如何治理?”

    “这个……”

    司马朗闻言,心中有些为难。

    “大胆说,无论你说什么,朕恕你无罪!”孙权露出了一抹善意的笑容。

    “是!”

    司马朗闻言,咬咬牙,点了点头,面容变得坚毅起来,这么好的机会,死就死了,他总该为关中世家争取一些利益:“陛下,关中大地,如今已经是民不聊生,大多青壮在关东大战之后,被曹操强行征辟为兵将,战死沙场无数,如今男丁凋零,很多家庭都是老弱妇孺,耕田荒废,八百里肥沃的关中平原,自给自足尚不够……”

    司马朗说道这里,顿了一顿,目光打量了一下孙权的神态。

    “继续!”

    孙权面无表情的说道。

    “微臣认为,在大乱之后,需一个稳中的发展!”

    司马朗得到了鼓励,放下了一些顾忌,继续说道:“关中世家毕竟已经立足关中数百年,在关中根基深厚,在百姓之中威望也很深,只要陛下愿意启用关中人才,我相信定能为陛下在最短的时间,恢复关中之肥沃!”

    “你的意思就是让朕把关中交给你们这些关中世家,对吗?”

    孙权一双琥珀碧绿的瞳孔眨过一抹冷芒。

    坐在旁侧的郭嘉闻言,脸庞上也扬起了一抹冷笑,关中世家,倒是死而不僵,没有了曹魏,还有东吴,这本事可不小啊。

    他在看了看司马朗。

    人才!

    当初如果不是司马朗引导关中世家反水,恐怕如今吴军也没有这么容易攻入关中,他一直以为司马懿才是司马家的麒麟子,如今看来,这个司马朗才是司马家的笑面虎啊。

    “陛下,臣,绝无此意!”

    司马朗闻言,心中微微一慌,连忙俯首而下,毕恭毕敬的请罪。

    “朕说了,今日无论你在朕面前说什么,朕都不会治罪,起来说话!”孙权淡淡的道。

    “诺!”

    司马朗站起来,擦擦冷汗,如今的孙权身上的王道威严越来越重了,一言一行之间,携带的无穷气势,稍微一怒,他都有些承受不了:“陛下,其实臣的意思是,以陛下点将为主,以关中世家人才为辅,方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抚平关中之乱,恢复关中昔日繁盛。”

    他要求不大,只是希望关中世家的人才能进入吴朝。

    这时候的关中世家几经打压,已经凋零了不少家族,但是司马家卫家杨家这些大型世家依旧储备这不少人才,这正是关中最虚弱的时候,机会难得,他需要让关中世家在关中的地位更加稳一点。

    “这倒是有点道理!”

    孙权闻言,点点头:“奉孝,你如何看?”

    “陛下,关中世家,要用,毕竟陛下要一个安稳的关中,离不开他们,但是也要压着,终究是一头白眼狼,能负了曹魏,未必不能负了东吴!”郭嘉声音平淡,却让司马朗心中升起了一抹凉意。

    司马朗抬头,目光阴冷的看了一眼郭嘉。

    郭嘉丝毫不理会他,继续说道:“关中世家,以家为尊,莫要朝廷为主,需要加上一枷锁!”

    “奉孝,这话就过了,朕要治理这关中,不是打下来便可,需要安抚民心,需要提升经济,需要加深大吴影响力,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了,朕如若强行把您们关中世家打掉,终究影响是关中繁荣,说到底,如今的关中世家也只是大吴朝之下的世家,是朕的子民,不能因为你们是世家就区别对待,这也不好!”

    孙权微微一笑,郭嘉主动唱了黑脸,他自然也得唱一唱白脸,

    “陛下英明!”

    司马朗微微一喜。

    “话虽如此,但是伯达,你也不要太高兴了!”

    孙权知道司马朗的心态终究是家在国之上,他并没有生气,一个世家子出身的读书人,有些执着很正常,只要做到双赢的局面,关中世家的存在未必就是坏事。

    一棵大树,想要繁荣,就需要无数的枝叶衬托。

    大吴朝如今就是一颗擎天大树,而关中世家不过也就是依附在这一颗擎天大树之下的一个枝叶而已。

    这些枝叶能让大吴这一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