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不是颁发公告,说大火没有烧毁任何东西吗?”
“朝廷的公告还能相信吗?”
“他们就只懂得安抚民心,什么会把真实的情况公告出来!”
“昨夜的大火,烧的多旺盛,而且位置刚刚好是城中粮仓的位置,熊熊燃烧的烈火映红天际,那可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粮仓恐怕凶多吉少!”
“现在的雒阳城,恐怕一颗粮食都拿不出来了!”
“那我们的将士吃什么?”
“连吃饭都吃不饱,还怎么打仗,雒阳城是守不住了,我看好事早日投降吧!”
“看来是没希望了!”
“哼,这样的朝廷早就没希望了!”
一轮红日伴随这已经开始发酵的流言,冉冉升起,耀眼的阳光照亮这雒阳城的每一个角落,动人心魄的流言也覆盖这雒阳城的每一寸土地。
当然,如今仅仅只是一些流言,自然是不足瓦解雒阳城的民心,毕竟雒阳城已经经过一拨又一波的骚乱,百姓多少有了承受的心态。
但是这件事情的发展很快就超越的所有人的控制之外。
翌日的一个中午,城中一处普通院落,一家几口人正在哀叹这雒阳的乱局,突然之间大门被如狼似虎的县兵撞开。
“朝廷征粮!”
五六个县兵将士披着战甲,手持长矛,一个个凶神恶煞,对着院落的主人大喊起来。
“军爷!”
这个普通院落住着简简单单的一家七口人,当家之主的中年男人站出来,战战兢兢,有些卑微的道:“我们家里面已经没有粮食了!”
“搜!”
几个县兵不管三七二一,把院落搜了一遍,硬生生的从一个地窖里面掏出两麻包袋的粮食,然后为首的县兵毫不留情的大喝:“带走!”
“军爷,你可不能这样做啊,这是我们过冬的粮食,如果你把我们的粮食丢带走了,我们一家人吃什么啊?”一家人慌乱起来了。
“滚,如今朝廷将士缺粮,征粮乃是朝廷第一要务,上令传达,违抗者杀无赦,尔等想要违命斩头吗?”
为首的县兵直接拔出缳首刀,锋芒的刀刃指着这一家人,冷冷的喝到。
“作孽啊!”
这一家人只能哭哭啼啼的看着他们把自己的粮食给拿走。
这种情况在雒阳城之中连连的发生,不少人家的粮食被人给硬生生的征收走了,留下的都是绝望,在无路可走之下,很多百姓的心开始变得阴狠起来,这一把大火留下的后遗症给爆发了,百姓一直积累下来的民愤也到了一个燃烧点。
“这些杀千刀的,他们抢走了我们的粮食,我们怎么活下去啊!”
其实抢粮食的动作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被抢走的粮食其实并不多,但是这个现象造成的轰动却是进入了雒阳城千家万户的心中,直接点燃了不少百姓的反魏之心。
而且这更加证实了一点,雒阳城的粮仓被焚烧了,大军一颗粮食都没有了,如今全城百姓皆然是惶惶不安起来了。
“他们守不住粮仓,就那我们的粮食,可恶!”
“朝廷的人都疯了!”
“粮食都没有了,我们如何活,既然我们活不了,他们也别想活!”
“大不了反了!”
三天的时间不到,对着官民对持动作越来越激烈,城里面的一场反魏风暴开始渐渐的刮起。
……
城中一处庭院。
李涅一袭青色长袍,双手背负,站在最高的阁楼之上,迎着微微秋风,目光看着远处的宫城,一双冷眸越发阴冷。
“禀报大都督,城中开始沸腾了!”
司马朗走上来,低声汇报。
这件事情是他做的最漂亮的一件事情,从那一场大火开始,到利用手中的关中官吏,然后调动县兵去强征粮食,一系列的动作简直是如同行云流水。
这让他更加敬佩李涅。
想到李涅的老谋深算,他不禁了心中有些发寒。
“雒阳令已罢免,如今雒阳城归于丞相府管理,丞相府可有什么应对措施?”李涅闻言,没有回头,目光依旧俯视这繁华雒阳,淡淡的问道。
这事情他一丝也不敢放松,必须要最的缜密。
“大都督,丞相府还算是有些作为,我们闹的很,他们也压的快,本以为荀彧病倒,丞相府群龙无首,根本无法和我等交锋,可是我们都小看满宠了!”
司马朗道:“满宠的手段不再荀彧之下,他更加狠辣,这几天他一怒之下连续斩了七个关中世家的重要官吏,以鲜血镇压雒阳,而且我手上的筹码都被他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能做成这件事情,必须暴露手中的一些底牌,这一点司马朗已经想到了,但是他想不到了确实满宠的冷厉和狠辣。
为了这一次的任务,他手中的关中力量要元气大损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大吴从来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功臣!”
李涅斜睨了一眼司马朗,然后淡淡的道:“此事若成,我定当上奏朝廷,为你表功,而且我会亲自去请求陛下,让你脱离我们锦衣系统,进入内阁系统,还可以保你一方总督!”
总督,那可是大吴朝的新官吏头衔,堪比前朝的一州刺史。
以司马朗的能力,在加上他在关中的影响力,无论是关中,凉州还是并州,一方封疆大吏是跑不了,所以李涅很自信的承诺了。
“谢谢大都督提拔,属下必然铭记于心!”
司马朗闻言,目光一亮,松了一口气,有了李涅这句话,最少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不怕付出,就怕付出之后给人过河拆桥。
“你先不要谢我,把这事情先搞定了再说,没有大功劳,我李涅说话也不响亮,朝廷只认功劳,不认人!”李涅声音幽幽,嘱咐的道:“所以你必须让雒阳城更加乱,越乱越好,乱到以民反兵,才是我们的目的!”
“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司马朗自信的道。
随着司马朗的一记一记重拳的出击,关中世家的力量算是彻底的爆发,在朝廷有同僚在动摇军心,在民间有人要散播流言,连番的动作之下,整个雒阳城和曹魏朝廷变得越来越乱了。
……
这一日的中午,天空之上,湛蓝一片,万里无云,却突如其来出现了一朵朵看起来有些诡异的‘白云’,这些‘白云’是从天空上漂浮下来,距离是越来越近,很快就惊动了守城将士。
“兄弟快看,这天上那是什么东西?”
“这是……”
“东吴的飞行器?”
“我知道了,这是吴军空军,吴军能飞天的兵马,他们能从天而降!”
“敌袭,快敲响擂鼓!”
城墙上观哨的一个个魏军将士的迅速的反应过来了,开始去敲响战鼓,示警全城。
“弓箭准备!”
“弩箭营,立刻对准天空!”
“瞄准他们,一旦降落到适中的位置,给我全程射杀,一个不留!”
看着越来越近的白云魏军的将士开始变得紧张起来了,于禁和徐晃都上了城头,死死的盯着一朵朵的‘白云’。
然而这些‘白云’并没有降落城中,反而在天上倾洒出一张张纸张,漫天飞纸,坠入雒阳,仿如六月飞霜,这景象异常的亮眼。
“这是怎么一回事?”
蓄势以待的魏军将士有些奇怪了,这些飞行器没有下来,反而抛下了一张张纸张,他们都糊涂了。
“这是什么东西啊?我去捡过来看看。”
“白先生,读书多,你来念念上面写着什么?”
“这是一份吴军的通告?”
“通告雒阳百姓,吴军乃是义师,绝不滥杀无辜,今起大军攻雒阳,乃是为天下一统野望,太平之念想,然而百姓乃是纯良,不可拖入战争,若愿意投诚者,大吴既往不咎,若愿反魏者,大吴一律诚心接纳,斩一魏军头颅,可得五十石粮食!”
一张张标示这的大吴金龙标志的传单从天上飞舞下来了,瞬间传遍了全城。
这仿佛是压到了雒阳城的最后一根稻草。
雒阳的百姓开始沸腾起来了。
“我反了!”
“迎接吴军入城,可得雒阳太平,我愿身先士卒!”
“吴军皆愿接纳我等,我等何必在城中等死!”
一声声的高涨的声音从大街小巷之中汇流起来了,迅速的形成了一道洪流,开始冲击魏军兵马的守卫疆域。
“该死,该死,怎么会就变成这样了呢?”丞相府,曹昂坐不住了,他面容铁青的看着手中的大吴传单,还真没想到东吴会用这种诡异的招数,这倒是让他始料未及。
“太子殿下,如今城中彻底的乱了,我们还要早作打算!”
满宠苦笑的道。
“既然乱了,就让他乱吧!”
半个时辰之后,曹昂才冷静了下来了,心中有决定,他一双冷眸杀意凛然:“如今我们也顾不上了,正好趁此机会,给他们狠狠一击!”
雒阳乱了,百姓都开始拿着锅碗瓢盆来和魏军将士拼命,那么城外吴军一定认为已经大局在握,这正是最薄弱的的时间,给他们狠狠一击,必可击溃他们。(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灭魏之战 二十一()
城中大乱,如今稳住整个曹魏朝廷的丞相府也是一片乱局,一个个丞相府官吏惶惶不安起来了。
府邸一个院落。
“伯宁,如今外面的情况如何了,吴军攻城了吗?”荀彧气息游弱,面容发白,静静的躺在的床榻上,但是他一双眼眸却睁大,散发冷厉的目光。
自从洛水河一战,夏侯惇和曹纯全军覆没,他就一病不起了,只能躺在床榻上,身体虚弱了连下床都不行。
“丞相大人,对不起,是微臣无能,吴军并没有宫城,但是雒阳已经大乱了!”满宠羞愧的站在旁边,低声的道:“我们已经失去了对雒阳城的掌控!”
“你把事情好好说一遍!”荀彧闻言,面容越发的煞白,有气无力的说道。
“诺!”
满宠点头,然后迅速的把雒阳城这几日发生的事情都详细的一一和荀彧说了一遍。
“焚粮,造谣,天降旨意,好手段,这是要激民愤,乱民心……这是有计划的蛊惑民心,以民造反,比当年的张角有过之无不及。”
荀彧听了之后,目光不禁的有些阴霾起来了:“对了,你是说城中粮仓并没有被焚烧?”
“是!”
“为什么不打开粮仓,稳定民心!”
满宠摇摇头,苦笑的道:“不是我不想,是有人先下手为强,有人暗中收买了丞相府的官吏,以这些官吏之名,动用了我们县兵,然后挨家挨户的强征豪夺,不到三天时间,已经造成的城中粮食欠缺的假象,等到我们反应过来时候,鞭长莫及,就算我们把粮仓暴露出去,城中百姓也不会相信我们了,城中已大乱,所有百姓纷纷闹着出城,哪怕太子殿下亲自出面,还用五千精锐将士来镇压,都快压不住了,这些天已经死伤过百,军民冲突之间,更是受伤无数。”
“高人布局!”
荀彧愣了一愣,叹了一口气:“雒阳城看来是保不住了,陛下现在如何?”
“陛下自从在洛水河之上面见了孙仲谋一次之后,返回宫城,至此闭门不出,甚至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都不见,他也不理会朝中任何事情了,还把一切事务都交给了太子殿下。”
满宠道:“我现在也不知道陛下在想什么了!”
“陛下是……心如死灰!”
荀彧沉默良久,倒是明白曹操的心态,淡淡的吐出了四个字:“我们在挣扎,是我们执着,陛下放弃,是因为陛下看不到希望了!”
“丞相大人,陛下反手不管,城中将士军心溃散,城外吴军虎视眈眈,如今尚有百姓为乱,我们如今如何是好?”满宠看着躺在病床上的荀彧,问道。
“既然已经压不住,就由他们去吧!”
荀彧目光有写滞呆,良久之后,才淡淡的道:“如今天下归吴,大局一定,成败已经是由不得我们,我们能做的,只是对雒阳的那些无辜百姓负责,让他们尽可能少伤亡,所以伯宁,你现在最应该做的是不要去管战争如何,而是倾尽我们丞相府的力量,安抚城中百姓!”
“属下明白了!”
满宠闻言,连忙点头,表示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他还说的一句:“丞相大人,太子殿下和于禁徐晃将军意图反击城外吴军,他们打算夜袭吴营,你认为可能成功吗?”
“无论结果如何,有些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了!”
荀彧平静的道。
败局已定,无力回天。
任何的挣扎,最后只是伤亡而已。
满宠闻言,久久不语,最后只是黯然的叹了一口气,他也看不到和任何的出路,哪怕是突围而出,恐怕都已经没有希望了。
……
城外,吴军大营,第五军驻地,一架架热气球降落,补充燃料。
“陛下,我们用珍贵的飞行器如此大张旗鼓的对雒阳城里面散发通告,这到底有何作用啊?”周瑜实在有些不解,在他看来这种行为是有些浪费了。
“公瑾,你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传单,它们的作用堪比十万大军!”
孙权虎眸碧眸之中闪烁着精芒,自信的道。
他如今所用可是民国时期才有的一些攻心战略。
如今雒阳城之中的百姓对曹魏朝廷已经怨言四起,民心本不稳,这个时候还有人在城中挑拨离间,更是关系紧张,在突然之间,漫天的传单从天上飞落,普通的老百姓不会理解飞行器这东西,在这个封建迷信的年代,他们会尊称这个为天意。
当这些该有大吴印玺的通告让每一个雒阳城了百姓都知道,那么十个人之中,起码有三个会对投降东吴动心。
如此一来,那城中被魏军狠狠的压制起来的民意会迅速的膨胀起来,然后直接会汹涌澎湃的爆发出来,把整个雒阳城炸了一个天翻地覆。
“公瑾,这一战本就不想强大,唯有不战而屈人之兵,而如今乃是一个关键时候,城中百姓的民心不稳,他们对魏朝已经开始失望,大军微臣,百万民众更是惶惶不安,而他们之所以还能一直安稳下来,没有投降,莫过于心底对我们吴军是有些抵触的,而我们利用天意,传达这一份通告,应该会安抚很多百姓的心态,只要他们能从心中接受大吴,排斥曹魏朝廷,哪怕真是动起来五分之一的百姓,也就足够击垮这雒阳城了!”
孙权看着远处的雒阳城,淡淡的道:“届时,雒阳城便可不费一兵一卒,不攻可自破!”
“陛下英明,又是一策攻心策!”
周瑜闻言,目光一亮,他也是一个聪明人,听孙权解析一两句,就很快就明白的孙权的意图:“只要配合城中之乱,的确可以民反官,以民破军!”
当年黄巾起义差点毁掉了整个大汉朝,那些黄巾军基本上都是小老百姓。
一个百姓不足为患,但是千万民心,任何人都不敢忽视。
“公瑾,你继续让人复印这些大吴通告,然后让沙野的第五军一天飞两次,连续三天时间,让整个雒阳城洒满我们大吴的通告!”
孙权道:“朕要雒阳城的每一个百姓人人手中都能有一份我们大吴的心意!”
三人可成虎,可想而知流言之厉害。
雒阳城这一座百万人的城池,这些百姓手中都有大吴通告,有些心中属意大吴的人聚在一起,消息真真假假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相信。
现在看来,已经有很多人相信了。
“微臣明白了!”
周瑜点头。
连续三天时间,城外的吴军虽然不攻城,但是却每天都有热气球造就的飞行器在天空之上的飞过去,漫天的落纸覆盖了雒阳城的每一个百姓的心。
“大吴既愿接纳我们,我们还等什么,反了!”
“反正我们如今也是活不下去了,魏军将士把城门封闭,不让我们进出,城中又无粮,那我们只能反了!”
“砸!砸!砸死他们!”
“这里是县衙的粮仓,快,快去抢粮食!”
“抢粮食!”
“这些狗官当杀,给我杀了这些狗官!”
“冲,撞开城门,迎接吴军义师进城!”
城中到处都是百姓和将士之间剧烈的冲突,大街小巷的一个个店铺纷纷被砸,就连县衙守卫的粮仓也被一些强悍的暴民给强行击开。
混乱的雒阳城,内忧外患,就仿佛如同滔天海浪之中起伏不定的一页小舟,摇摇欲坠,即将覆灭,所有人都清楚,再乱下去,哪怕吴军不攻城,城中也支持不了几日。
这一夜,夜色很明亮。
城中最精锐的十万雄狮突然集中起来了,定鼎城门打开了,曹昂一马当先,拔出腰间长剑:“儿郎们,废话本宫就不多说了,雒阳城之成败,便在今夜一战,随我出击!”
“出击!”
“出击!”
魏军将士追随着曹昂的身影,如同一头已经红眼的困兽,一口气杀出了雒阳城,向着城外的吴军大营狠狠的扑杀而去。
……
雒阳南郊,吴军大营。
这一座大营占地广阔,气息森严,一座座辕门高立,前后左右中五营交错,一顶一顶的营帐,在一个个架起来的火盆光芒映照之下,异常的平静。
巡逻的将士虽然依旧在有规律的巡逻四周,戒严方圆,但是他们明显脚步轻盈的很多。
因为这几日城中的混乱让他们看到了不费吹灰之力就即将到手的胜利,他们的心态自然而然的放松了很多,没有之前大战在即的绷紧。
王帐之中,中间的一个铜鼎点燃火炬,光芒映照,仿如白昼。
孙权盘膝而坐,拿着手中的奏书在仔细的看,位于他的左侧位置坐着周瑜,右侧位置坐着的是郭嘉,三人连夜要商议的并不是军情,而是战后的收俘。
“魏朝之中,也是人才济济!”孙权看着奏书上面列出了一个个名单,嘴角不经意之间扬起了一抹笑容:“若能为大吴所用,必然让我大吴更上一层楼!”
曹操十年积累下来的人才,不仅仅是顶尖的那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