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打入北京,这些都是西方人给东方人留下的耻辱,来自现代的他,灵魂之中还是那个现代人,熟读历史的他,很清楚一件事情。

    今天他不打罗马,日后西方一样会打进亚洲,一百年,一千年,还是两千年之后,地球东西因为地域的问题会被解决,总会接洽起来,谁强,谁就是老大。

    他得给这个民族留下一点威名,哪怕大吴皇朝日分裂了,最少历史会给他们记一笔,他们曾经是整个世界的唯一霸主。

    “陛下如此看重罗马帝国,末将也不敢掉以轻心!”

    赵云听着孙权的每一个字,心中都有些颤动,他的目光崭然而亮:“末将请调西陲!”

    孙权一直以来,在他心中是无上自信的。

    能让孙权连底气都没有,他对罗马帝国的警惕已经提到的最高处,如果征服罗马帝国是孙权的最终目的,他愿意成为孙权一往无前的一把枪。

    “现在不急,只要中原一天不定,我们吴军的主将主力,朕一个都不会向西域方向调遣,如今西域有西征军团和海鹰军团,对付安息帝国,周旋罗马军,已经足够了!”

    孙权摇摇头,他明白反咬一口一口吃,他不能走隋炀帝的老路,隋炀帝征伐高句丽的出发点是好了,他就是太急了,最后把自己也赔进去了。

    他不能急。

    如今在西面,他已经留下的足够的先锋开路军,稳住了时局,等到他一统中原,积聚了足够了国力,他会毫不犹豫亲自去打这一仗。

    不过现在必须先拿下中原再说。

    曹魏始终是一头恶龙,只要一天不能彻底拿下,曹操就有会有机会翻身,他好不容易一步步的把曹魏压到了这个地步,他决不允许曹操有一丝一毫翻身的机会。

    “对了,诸葛亮请示的五丈原决战,子龙,你认为如何?”孙权扬扬手中的奏书,问道。

    五丈原?

    看到诸葛亮上奏的奏书之中这三个字的时候,孙权心中一突,莫名之中突然有一种感觉:这一切都是命运啊。

    历史上一场五丈原之战,龙争虎斗。

    但是最后诸葛亮是输了,他输给了老天爷,输给了运气。

    他率领的蜀军连番算计,连消带打之下,把司马懿逼迫绝境,明明一把火已经把司马懿主力给歼灭了,可最后突然天降大雨,又把司马懿救活了,最后自己却陨灭在五丈原。

    这不就是运气吗?

    如今历史要再一次重演了,五丈原上再一次龙争虎斗,哪怕如今胜券很大,其实输赢孙权心中都没底。

    “陛下,诸葛亮这哪里是请示啊,奏书这一来一回,别说陛下,就算是军机处也根本就反应不过来,这时候五丈原之战他早已经打响了,他已经是决心要拼一场,谁也挡不住!”

    赵云撇撇嘴,沉声说道。

    “将在外,需自择!”

    孙权并不是很在意这一点:“战机稍纵即逝,他作为主将,需要有这个把握战机的魄力,如果他要是在这个关头瞻前顾后,朕还不会用他为主将,朕问你,如果换了是你,你会不会打?”

    “打!”

    赵云毫不犹豫的道。

    “那不就得了!”

    孙权问道:“你认为他的胜败如何?”

    “七成!”

    “七成?”

    孙权眯眼:“如此大好之势,你却只认为他只有七成胜算,为何?”

    “陛下,战场上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虽然我们兵力士气都占据优势,但是魏军至少还有十万主力,这一战不好打!”

    赵云细细的分析:“打仗无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不说人和,天时地利都把握不准,战场是诸葛亮选了,但是何尝不是司马懿选择的,五丈原,八百里关中平原,此地最阔!”

    “此战朕交给了诸葛亮,是他自己决议要打,他胜了,自然一飞冲天,他败了,则人头落地!”

    孙权沉吟半响,想想赵云的分析也对,他微微一笑,把奏书放下,淡淡的道:“这一点他心中也很清楚,所以他比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会上心,由他自己发挥吧!”

    “陛下,如今局势如此,我们是不是对曹魏朝廷乘胜追击!”

    赵云从长袖之中还摸出了一份奏书:“黄忠司令送来的捷报,他率领的大军已经从并州进驻河东,逼迫河南河内之地,只要击溃张白骑部,随时可以南下!”

    “你想要如何乘胜追击?”

    “一鼓作气势如虎!”

    赵云眼眸之中爆出一抹锐利无匹的光芒。

    “一鼓作气势如虎?”

    孙权重复了一遍,顿时明白赵云的打算:“你认为我们如今已经可以打响了全面灭魏的大战,对吗?”

    “此时不打,更待何时?”赵云点头。

    “朕却认为,我们还需要等等!”

    孙权摇摇头,军方可以激昂前进,但是他作为一国之主必须需要沉住气,对于军方来说,一统中原的时机到了,但是对于整个大吴朝来说,没有必要太急。

    “等什么?”赵云不解。

    “等他们自耗,困兽而斗,有时候困的久了,就没有的斗,关中自乱,我们才能一口气拿下曹魏朝廷!”

    孙权微微一笑,拍拍他的肩膀,语气深长的说道:“子龙,这就是你要学的,永远不要把你的眼光只是拘谨在军队之中,动兵就是生死,能用手段解决了,朕绝不想要动兵,你如果想要成为军机首尊,必须学会从大吴朝出发,想站得高,首先要看得远!”

    在他心中,没有任何一个大将能比得上赵云。

    站在皇帝的角度,谁做军机首尊,这是朝廷的情况来定,诸葛亮有本事,他愿意给诸葛亮一个机会,但是他更加器重和培养的还是赵云。

    他和赵云那可是共患难君臣,天下谁都会背叛他,唯独赵云不会。

    “陛下栽培,子龙铭记在心,子龙绝不负陛下期望!”

    赵云面容默然,心中却涌动一抹感激,哪怕现在他被贬了,孙权对他的培养都是不遗余力的,他突然之间充满了自信,有主如斯,他怕什么,他还爬不起来吗。

    “子龙,我们在青州逗留已经够久了!”

    孙权站起来,目光看着窗外夜色:“是时候北上冀州了,我们离开金陵城太久,朕还是怕有些不妥,一国不能无主,虽然朕很相信张昭他们,但是终究有些事情需要朕去处理!”

    “可顾雍他们还需要时间,考核一州官吏,可没有这么快!”

    “我们先北上吧!”

    孙权道:“子龙,你去和雷定安排一下,明日我们继续北上!”

    “诺!”赵云点头。

    “对了,锦衣卫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啊!”孙权有些疑惑:“李涅这个老阴人朕怎么感觉他最近好像要销声匿迹了,这老家伙,总是这么神出鬼没的!”

    “李大都督在朝廷向来是神秘,之前的消息是他主持西凉情报,但是西凉方面主持军情禀报的暗卫指挥使廖豪,没有他的消息,他不在西凉,我怀疑他是不是进入了雒阳!”

    “不会吧!”

    孙权目光一亮,阴阴嘴一笑:“这老家伙,难道又在憋什么坏主意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决战五丈原 二() 
雒阳城,凉州之战突然曝光,传遍全城百姓,闹得整座城都人心惶惶起来了。

    “听说我们的大军集合几十万主力在西凉,被吴军打了丢盔弃甲!”

    “此战一败,我大魏朝还有希望吗?”

    “陛下无能,将士无能,我等节衣缩食,就换来这么一个结果吗?”

    “曾几何时,煌煌大魏,雄踞北境,为何落至如斯之境!”

    “吴军压境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还是出城躲一躲吧!”

    “雒阳估计很快就会成为战场了!”

    雒阳城的人心开始动乱起来了,在有心人的挑拨之下,他们渐渐的失去了对大魏朝的信心。

    宫城之中。

    曹操锦袍玉冠,走过了一座宫苑,目光看着百花绽放,却有一丝无奈的绝望:“今我大魏,希望何在?”

    他不惜以盗墓筹措而来的军费,不惜背上恶名征召而来的将士,都已经投入了西凉一战,他寄予厚望的西凉一战,如今却以惨败收场。

    主力大军生死未卜。

    西凉并州已落入吴军之后,羽翼已断,关中就是瓮中之鳖。

    就算马超司马懿的主力能从西凉逃出来了,如今大魏朝仅凭关中数郡,还有希望吗?他曹孟德终究已经是一个输家,哪怕吴军不攻,也能把他们耗死关中。

    得关中者得天下,此言不错,但是如果仅凭关中一地,不足与天下抗衡。

    这一局,他败了,败的彻彻底底。

    “陛下,丞相求见!”

    “请他进来!”

    “诺!”

    老太监曹冷踏着快步离开,很快就把丞相荀彧带进来。

    “陛下,这是西面奏报,司马懿联合主将庞德,马超,张鲁,沮授共同上奏!”

    “直接说内容,朕懒得看!”

    曹操闻言,面容不变,他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

    “马超司马懿庞德得兵马已经率领主力,会师于陈仓,主力尚存,司马懿提议,不愿苟延残喘而逃,意欲与穷追不舍之吴军,决战五丈原,不成功,便成仁!”

    荀彧一字一言的道:“此战若胜,他当以胜势南下,此战若败,他当以身殉大魏!”

    “不成功,便成仁?”

    曹操双眸微微发亮,划过一抹希冀的光芒:“他们能成功吗?”

    “陛下,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荀彧一板一眼的回答:“如若司马懿他们能打赢了这一战,我们对东吴尚有反扑之机,如若战败,必然十万主力荡然无存,三辅落入吴军之手,长安也是岌岌可危!”

    “长安可有兵力增援?”曹操咬咬牙,眼眸之中有一抹期望。

    “武功县城被吴军占领,隔开了长安和西面的联系,就算长安方面愿意出兵,恐怕也过不了武功县城,如今只能看他们自己的了!”荀彧摇摇头。

    “朕对不起他们!”

    曹操闻言,当下有些无奈苦笑:“如此决战,他们明明兵力薄弱,朕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朕给不了他们一兵一卒,朕甚至连粮食都运不过去!”

    “陛下,这不是你的错!”荀彧劝告。

    “何之为错,莫过于成王败寇!”

    曹操笔直的脊梁骨在这一刻显得有些萧瑟起来,再也没有了当年不畏生死对董卓穷追猛打的那一股气了,老了,乏了,连番战败,心力憔悴,他已经失去了自信:“这一把,朕输了!”

    “陛下,我们还没有彻底的输!”

    荀彧面容有些难看,咬咬牙,道:“希望在这一战!”

    “文若,我们何须自己骗自己!”

    曹操淡然的道:“你我皆明白,自从关东一战之后,大魏朝的局势已经是岌岌可危,拿下巴蜀就是我们唯一翻身的机会,可是当这个机会失去了,我们大魏朝就已经距离灭亡不远了,吴军对我关中,已经是十面围攻,朕早已经筋疲力尽,耗费全力,如今朝中,无兵无粮,关中百姓,饿殍遍野,青壮十不存一,朕面对咄咄逼人的孙吴,已有心无力,哈哈哈,命也!”

    “哎!”

    荀彧沉默了,最后千言万语只能化为一声叹息。

    “不过朕终究是曹操,死也不能窝囊的死去,他孙权要想吃下大魏,朕就让他崩一只大牙!”曹操眼眸之中充斥着森冷,嘴角的笑容异常的渗人。

    ……

    洛水河畔,锦瑟雅阁。

    李涅站在阁楼亭宇之上,一袭青色锦袍,头戴纶巾,双手背负,目光看着洛水美景,嘴角扬起了一抹笑容:“雒阳美景,当数洛水,洛水滔滔,水光粼粼!”

    “大都督!”

    郭锦瑟毕恭毕敬的站在身后:“司马朗来了!”

    “让他进来!”

    “诺!”

    郭锦瑟把司马朗带进来之后,转身走了出去,轻轻的系上大门,有些话连她这个雒阳负责人都不能听。

    “伯达,听说你这段时间把贾诩玩的团团转,让他自斩了好几根得力胳膊!”

    李涅的笑容如沐春风。

    然而在司马朗的眼中,却显得有些寒意丛生,他深呼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在这个名誉天下的锦衣都督之前,他丝毫不敢放肆,态度谦卑:“大都督过誉了,属下只是适逢其会,借力打力,这都是方石和骆同联手布下的连环局,我只是为他们完善了后面的工作而已,属下之能,岂会是贾文和之对手!”

    后面一句话倒不是谦虚,和贾诩交手之后,他才感觉一股凭空的压力感,差点就露陷了。

    “呵呵,能把贾诩玩弄鼓掌之中,连某家都做不到,你做到了,不管是借东风,还是凭运气,这就是能力!”

    李涅不容置疑的道:“此为一功,某家已经上禀朝廷!”

    “谢谢大都督!”

    “知道某家前来为何?”李涅问道。

    “大都督难道是为了西面的大战?”司马朗想了想。

    “此局已定,不需要某家之力,某家入雒阳,为了两个字!”李涅双眸绽放一抹锐利无匹的精芒:“民乱!”

    “民乱?”

    司马朗重复了这两个字,脑袋嗡嗡一响,瞳孔猛然收缩:“大都督想要策应关中民愤,以民乱冲击飘飘欲坠的魏朝?”

    “呵呵!”李涅笑了:“反应不错啊!”

    “大都督可有把握?”

    “我有没有把握,这要看你啊!”

    “看我?”司马朗心中沉甸甸的。

    “如今的关中之状,你有目共睹,曹操倒行逆施,先后掘开前朝皇陵盗取财物为军费,而后不惜百姓艰苦,征召青壮入伍,导致如今大好关中肥沃之地,空旷无数,百姓饿殍遍野,怨言四起!”

    李涅拍拍他肩膀,道:“这时候如果关中世家豪族愿意站出来,就会成为压垮魏朝最后一根稻草,你可愿意?”

    “可我并不掌控关中世家,他们早已经把心血投入魏朝之中,不容许魏朝失败,无论是我父还是几个世家当家,都已经有些魔怔了!”

    司马朗道。

    “事在人为!”李涅微微眯眼:“只是你想不想的问题!”

    ——————————————————

    五丈原上,方圆数十里,马蹄轰鸣,有吴军精骑的扬威,也有魏军铁骑的飞扬,两军主力已经到位,各自列阵,拉开了方圆之内足足五十里范围的一个战场对持。

    渭水岸边,五丈原北部,三刀岭,魏军营帐,连绵十里,背水而立,坐北朝南,东西双翼如刃,前营辕门高高竖立。

    “吴军主力分布在五丈原东麓方向的落星湾,靠西向北的高店镇,还有一部分主力在石头河,对我们形成了一个诡异的三角交错!”

    营帐之中,司马懿对着诸将分析吴军在五丈原的布置:“我们赢得这一仗,只有一个机会,那就是擒贼擒王!”

    “擒贼擒王?”

    众将闻言,目光爆发出一抹璀璨而明亮。(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决战五丈原 三() 
司马懿提出来的所为擒贼擒王,其实就是一个斩首计划。

    如今双方兵力都已经摆上了台面,但是魏军势弱,吴军强势,这是一个改变不了的事实,五丈原之上,吴军兵力最少是魏军三倍以上。

    一旦打起来,魏军会很吃亏的。

    不过到了这一步,决战是一定要决战的,所以战术战略很重要,其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司马懿定下来的核心就是斩首。

    只要把诸葛亮为首的吴军指挥系统崩溃,让吴军各部自乱,击溃吴军的机会就达到八成以上。

    当然,在斩首之前,司马懿必须消去诸葛亮的疑惑,主动出手,还要引诱吴军主动暴露他们的指挥大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以少数兵力打赢这一仗,反败为胜。

    “第一步,我们必须引诱吴军出手!”

    司马懿站在大营中间,看着诸主将,目光猎猎,精神振奋,他从斥候汇报过来的情况,在行军图上划过几个方向,然后连成一线:“你们看,吴军如今摆出的战阵,看起来杂乱,但是其实里面包含了一些周易的排布,周易之法,主要善变,其中还有些鬼谷纵横之法,纵横交错,让他们的兵力看起来乱糟糟的,而且他们不主动出手,我们始终找不到他们中军指挥台,这是对我们不利!”

    吴军南渡之后,进入五丈原,兵力纵横交错,分布各异,诸葛亮在五丈原方圆之内布下的每一部分兵力看上去零零落落,不成战阵,但是如果连起来仔细一看,其中隐隐让他有些不安。

    司马懿学富五车,博览群书,虽然这兵力布阵在普通兵书上是看不出什么战阵布置之法,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让他看出很多东西。

    “周易?”

    众人闻言,有些愕然。

    沮授的目光也微微一亮,他对周易这书也算是颇有研究,是很少听说有人用周易之法:“司马将军,现在还有人懂的用周易来布阵?”

    周易是先秦周朝的流传下来的经文,如今儒门之中,读懂周易的人并不多,基本上都是大儒,懂的用周易之法布军阵的,更是寥寥无几。

    就连沮授,也算是儒门之中的大儒,他平时不过只是读懂周易而已,他也无法用周易布置军阵。

    “有!”

    司马懿想了想,淡淡道:“鬼谷一脉最为擅长这个,他们用周易演变出不少军阵,秦朝之前的战国时期还有一个无人能破的八门金锁战阵,就是从周易的先天八卦演变而来!”

    “鬼谷?”

    马超脸容漠然,眉头皱起:“某家倒是听闻过,但是早已经泯灭,如果说孙膑庞涓这些兵家大贤在世,倒是有可能,但是那都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秦灭之后,还有人会懂的鬼谷战阵吗?”

    “鬼谷传人未必有,但是鬼谷传承下来的书籍未必没有!”

    司马懿想了想,大胆假设了一番:“我怀疑诸葛亮传承了部分鬼谷兵书,所以之前我一直摸不透他的布阵之法,连连吃瘪!”

    “那我们如何布什么战阵去应对他们?”庞德抬头,目光如虹,战意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