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6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就解决!”

    孙伊美眸之中划过一抹坚韧,道:“我一会说服母妃的!”

    “走这条路,可不容易,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还有,小栋也快长大了,这孩子聪明,宫学之中成绩最好,在这一次的前线安抚民心,他带着元宝和平安。表现很好,也应该让他历练历练了!”

    孙权看着这妹妹,有些无奈,一些步伐既然跨出去了。很多事情就由不得他来控制,毕竟想要给地位卑微的女人打出一片天,总要有人牺牲,如果孙伊心甘情愿的做这个先锋军,他也无可奈何。他想了想,说道:“让他跟着你去吧,许都县令!”

    孙栋和孙伊一母同胞,关系很好,对这个弟弟,孙伊也是异常看重的。

    “许都县令?”

    孙伊闻言,顿时有些意外:“皇兄,许都城乃是豫州核心,地位这么重要,如今还是一个烂摊子。没有一定地方经历的人,很难收拾,我只在御书房做过文案,如今做一城之首,能做好吗?”

    “你没自信吗?”

    孙权眯眼:“你要是没有这个自信,那就算了,我可以先安排你去小县城历练!”

    “皇兄放心,我绝不会丢皇兄的脸,一定能做好!”

    孙伊咬着贝齿,目光变得坚毅。坚定了自己的自信,她想了想,然后问道:“那御书房的工作,谁来接手?”

    “内阁方面会有安排!”

    孙权看着孙伊的反应。眼眸之中有一抹满意,点点头:“你做好交接便可!”

    “诺!”

    孙伊点头领命,离开了御书房。

    下午。

    内阁首辅张昭和御书台张弘两人带着一份秘密文书,走进了御书房面见孙权。

    “臣张昭(张纮)参见陛下!”

    “坐!”

    “陛下,如今潘凤他们一直被晾在驿站,你不见。也不处置,军机处有些人心惶惶的!”张纮率先道。

    “子纲,你傻啊?”

    孙权闻言,目光看了一眼张纮,皱眉说道:“这事情当然是能拖便拖着,等到民情被压下去之后,大棒自然是高高举起,底底放下,难不成你还想要一棍子打死他们三个啊!”

    “我不是这个意思!”张纮说道:“就是怕时间拖得太长,会引起军心不稳,而且老百姓也不是傻子,总要有一个决断,才能让他们信服!”

    “军法司那边已经量刑了!”

    孙权想了想,张纮说的也没错,他们几个都是军方高层,拖着也不是办法:“朕的一件很简单,潘凤是退下来是肯定了,但是他的军衔和爵位不能动,最多给他一个闭门读书的刑罚,而赵云,让他从前线退回后方,去训练新兵吧,徐庶吗,一撸到底,在参谋部做一个小参谋吧!”

    “我会把陛下的旨意传达军法司!”

    张昭点点头,目光凝重起来:“陛下,目前陈宫虽然稳定的中央军团,但是此番大动干戈,军机处必定会引发百万将士的军心动乱,我们还是早日把军机处给稳住才行,你看看这是我和张纮商量的好几天,在你给出的参考名额之上,考核了各方资料,目前有几个人可以承担军机处重任!”

    “朕看看!”

    孙权翻开张昭给了卷宗,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军机首尊,按道理是鞠义接任,但是你们推荐了周瑜?”

    “我们认为他比鞠义合适,鞠义是降将,但是周瑜可是根苗正红的江东子弟,掌大权,我始终认为,还是老臣子比较稳重!”张昭道。

    “不行!”

    孙权却摇摇头:“周瑜在军机处的资历始终压不住鞠义,他参谋部尚书的位置才刚刚坐稳,在军方威信不足,而且军衔还是大将,压得住上将军吗?最重要鞠义是不会心服的,这会引发军机处的内争,对朝廷不利!”

    “可陛下,现在能承担军机处首尊位置了,没有几个人啊!”张纮道:“要不把吕布请回来!”

    “吕布是一定要压在前线的!”孙权摇头:“飞虎军团目前是前线,谁都能动,吕布不能动!”

    张昭和张纮闻言,顿时沉默了,军机处首尊的位置,不仅仅要有资历,在军衔和才能方面也要也得住军方悍将,不然很难让军方那些一个个桀骜不驯的大将心服口服。

    “还有一个人!”

    孙权也有些犹豫不决,不过他灵光一动,想到了一个人,沉声的说道:“当年朕在变法革新的时候,当朝太尉被朕赶下火线了,这时候朕认为可以用他!”

    “程普?”

    张昭和张纮对视一眼,神色大喜,这倒是一个人选。

    “论资历,无人能比得上他,论军中威望,他也足够了,而论能力,若是进取,他有些不足,但是这时候军机处要的是稳,他也够稳重了。”

    孙权平静的说道。

    “陛下,当年你狠心出手,把他们这些追随先帝征战多年的老臣子几乎赶尽杀绝,他对你可是意见很深!”张昭沉默了一下:“现在他在金陵讲武堂日子过得好好的,会出山相助吗?”

    “朕亲自去钟山负荆请罪还不成吗?”

    孙权苦笑的说道:“而且朕认为,程叔父其实还是明事理,懂大局的人,只要能让他消消气,估计能请他出山!”

    “谁来重组中央军团?”张纮突然问道:“现在中央军团可是一个烂摊子,不仅仅是元气大损,几乎要从头开始组建过!”

    “鞠义!”孙权对于这个人选倒是心中有了决断。

    “这倒是不错,他有能力在这时候重整旗鼓!”

    张纮张昭两人也点头认可。

    “马上给鞠义发令,让他赶回金陵!”

    “是!”

    “参谋长呢?”张纮问道。

    “一个被朕放逐的人!”孙权目光划过一抹精芒,低声的说道。

    在中央军方方面,这几天他已经清理了一遍,高层几个人人选他考虑的很清楚,想要重组中央军团就要下一计猛药,他得用一个人。

    “谁?”

    “你们猜猜!”孙权道。

    “算来算去,能被放逐,却依旧被你无比重视的,好像就一个人!”张昭灵光一动,说道:“诸葛孔明!”

    “你认为他合适吗?”孙权点头反问。

    “根据他在贵霜的表现,倒是能让朝廷很满意,只是时间太短,未必能考核一个人的真心!”

    张昭道:“他心思缜密,城府颇深,要是他依旧对大吴怨恨在心,让他来重组中央军团,日后可就危险了!”

    “朕自然知道这一点!”

    孙权点头:“但是现在中央军团这个烂摊子,你认为谁扛得起,鞠义任命中央军团司令,以他资历能力都过得去,但是他更加在行的是行军打仗,重建练兵之事,只有压在中央军团的参谋长身上。”(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冀州易帜 上() 
诸葛孔明乃是历史上被誉为三国第一谋士的猛人,他在政务处理之上有经天纬地之才,在军事谋略之上也是无人能及,文武全能,无人媲美。

    这一点无需质疑的。

    但是他如今对大吴朝的忠心始终有些被怀疑。

    越是能力强大的人,就越是难以掌控。

    君臣同道者,携手打天下,但是如果君臣之间的理念是不同,而强行把这人收为下属,一旦有一天他突然反噬起来,那这个君王就危险了。

    诸葛孔明当初选择的是刘备为君主。

    这可以证明一天,他和刘备之间是志同道合的。

    而刘备在坐镇蜀国,掌控蜀国大军,最为巅峰之时,被东吴大军给击败了,最后自刎而死,在迫于无奈之下,为了刘阿斗的性命,他选择了投诚东吴。

    但是他如今对吴朝到底是一个什么的心态,其实还是很是难说。

    身为君王,最要紧的是会用人。

    用人用的好,朝纲安稳,百姓安生。

    用人用的不好,内斗横生,百姓民不聊生。

    孙权自问自己也算是能掌控不少人的心态,有了历史作为借鉴,他那双招子一场明亮,在用人方面,所为一绝,才成就了如今天下霸主大吴朝。

    但是他心中始终很难揣摩这个诸葛孔明的心思,此子太过于深沉,摸不透。

    “刘禅如今的情况如何?”

    孙权想了想,沉声问道。

    诸葛孔明他掌控不了,但是也不是没哟办法牵制他,刘禅就是掌控诸葛孔明的一个法宝,如果说诸葛孔明是风筝,他就是线,握着这条线,就能诸葛孔明收放自如。

    “西川候如今安居金陵城,他无依无靠,而且年纪尚幼小。他母亲甘氏也是一个小家碧玉,并无大志,一心为儿,总体来说。他们还是安分守己。”

    张昭沉声说道。

    “这样,子布,你给我传令于宗府,给西川候上一个爵位,提为世袭西川公!”

    孙权心中想了想。既然下了决定要用诸葛孔明,那他就要把这线条给收紧一点,不然日后真出事情,那就麻烦大了。

    “西川公?”张纮和张昭对视一眼。

    这是三品爵位,公爵之位,再上去那就是国公,国公爵位全国独四,公爵之位也是寥寥无几,突然把他提上去,这于情于理都有些不合啊。

    “陛下。这样做会不会小题大做了?”张纮低声说道。

    “小题大做?”

    孙权闻言,却摇头,琥珀碧眸之中划过一抹精芒:“不会,对诸葛孔明这个人,我们怎么也要慎重一点,诸葛孔明对于大吴来说,如果用的好,这将会一柄所向披靡的宝剑,但是用不好,就会伤了我们自己。

    刘禅年纪幼小。就算给他一个公爵,也只是一个逍遥公爵,大吴朝养得起,但是拿捏着他。不仅仅能让诸葛孔明心中有了一个放不开了包袱,也能让巴蜀军团众将更加归心,好像陈到这样的悍将,其实对我们大吴依旧有些不情不愿,但是为了刘禅,他们会选择为大吴征战四方。生死无谓!”

    “陛下英明!”

    两人点头,便是认同。

    “刘玄德的确是一方枭雄,他死的时候不少人为他陪葬,他如今都已经死了这么久,依旧有不少人对他死心塌地的追随。”张昭突然有些苦笑:“我们煌煌大吴,如今还要利用这一份忠心才能用他留下的人,有些可悲!”

    “刘玄德乃是一方霸主之才,他若是没有这点本事,还配成为朕的对手吗!”

    孙权倒是没有意外这一点,他微笑的说道:“日久见人心,朕还相信一点,人心肉做,我们付出了,总有一天,他们会从心底里面认可大吴朝的存在!”

    “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张昭点头。

    “子布,这一份是什么啊?”

    孙权把卷宗翻到了最后,后面居然还有一份卷宗,这也是一份关于人事调动的卷宗,他摊开看看,眉头皱起。

    “陛下,关东之地,如今尽落我朝只之手,但是其实都是一片残局,我们想要收拾起来,恢复民生经济,这就要下大功夫了!”

    张昭拱手,沉声解析说道:“所以在内阁商议之后,我们打算在豫州,兖州,青州,冀州,建立四个总督府,管辖下面各郡的民生,这是总督府的一些临时编制要员,需要你亲自过目!”

    “内阁反应也不慢,看着名单,已经筹谋了一段时间了,冀州总督朱治,内阁次辅亲自上阵,倒是符合冀州如今情形,只要易帜成功,这是最好收拾了一个地方!”

    孙权细细的看了看,一边看,一遍说道:“青州方面,你们启用了蒯越为总督,他这倒是一个人才,朕没意见,但是豫州总督,你要用吕范?”

    “陛下,豫州是关东一战之中遭到最大破坏之地,算是一个烂摊子,汝南的一场洪水,灾民丛生,百姓的房舍全毁,无数民众流离失所,而颍川郡被郭嘉搬空,更是十室九空,想要恢复起来,困难重重,这种情况之下,一般人收拾不了,用吕范是他有这个能力!”

    张昭说道。

    “陛下,御史台审核过吕范,这些年他在澳洲大陆,做的很好,可用!”张纮补充一句。

    “这点不用你们告诉朕,你们可知道,他是朕从澳洲大陆召回来了,朕本来是打算另有重用了,结果你们半路给朕截了!”

    孙权有些不爽了:“还有没有把朕看在眼中啊!”

    “呵呵!”

    张昭闻言,讪讪一笑,然后大义凛然的说道:“陛下,吕范回来金陵城都已经一个多月了,你始终尚未安排,我们内阁直接征用,也很正常,你说是吗?”

    “滚!”

    孙权有些没好气,他嘴角抽搐了一下,懒得去看张昭的嘴脸。要不是这一场大仗,他至于连吕范这人才都仍在一边吗?倒是让你们内阁建立一个大便宜。

    “兖州总督苏门?”

    孙权在看下去,这一次是真的皱起眉头了:“你们会不会是太过于拔苗助长了!”

    苏门是不错,他也很看好。

    但是总要一步步来。

    你这一步突然把他提上来。未必对苏门就是一件好事,过早的独当一面,要是心态方面把握不住,很容易就废了。

    “不会!”

    张昭神色肃然,连忙说道:“他是我们内阁考虑再三。连续召开了三次会议讨论,最后才决定下来了,苏门这段时间在巴蜀总督府做的很好,这两年来,他所做的事情,处理事情的手法日益成熟,而且在大局观也变得广阔起来了,这时候让他独当一面,担任一州总督,就是为了历练他。他可是我们内阁培养的苗子!”

    “这么看得起苏门?”

    孙权微微眯眼,有些意外,他想了想:“年轻一辈,步子山也不错啊!”

    “步子山能力虽然不错,郡守可当,但是他性格之中行事过于保守,始终少了一份冲劲,不合适如今情况,让他去辅助吕范,是最好的选择。独挡一面,他还不够!”张昭中规中矩的说道。

    “行!”

    孙权在细细的看了看,然后把卷宗合起来,双手揉动太阳穴。说道:“只要你内阁会议上通过了这一份名单,朕没有意见!”

    “诺!”

    张昭松了一口气。

    “对了,子纲,在大战之后,就是大算之时,这一次伤亡如此惨烈。抚恤金又是一笔大钱,难保有人会铤而走险,向这一笔钱伸手,你们御史台给朕盯紧了,朕不想出事之后,再来秋后算账,预防之未然,才是最重要的。”

    孙权嘱咐的说道。

    为了这一步抚恤金,他孙仲谋几乎已经倾家荡产,不要说国库,连皇宫内库都被他掏空了一大半,他可不想出现任何意外。

    “微臣明白,此事微臣会亲自监督,任何人敢伸手,我决不轻饶!”

    张纮顿时面容凝重,点点头。

    虽说如今大吴法度严苛,政令通明,但是人心不古,贪这个字永远都存在,只要稍微的松弛一下,就会出现蛀虫,这也是御史台成立的原意,预防比秋后算账要难得多了。

    孙权站起来,双手背负于云台之前,目光看着夕阳西落,低沉的说道:“关东在手,基本上大势已定,但是如今的国内民心依旧有些燃烧之意,还是需要一盆水来剿灭这团火,冀州易帜就是最好的安慰,但是如今消息还没有传来,朕心中没底啊!”

    ——————————————————————

    邺城。

    这座冀州治所城池之中的气氛日益变得的紧张起来了。

    晋王宫里面的冀州刺史府邸,一面面曹魏黑龙战旗飞扬,异常的显眼,在一个大堂之上,如今的冀州刺史崔州平在翻阅一份份的冀州各郡的人事报表,细细的翻查每一个郡守的档案。

    “如果要是给我两三年时间,想要不动刀兵,和平易帜,这倒是好说,但是现在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想要做到这一点,恐怕会出幺蛾子!”

    半响之后,崔州平抬头,目光看着不远处坐着的李涅,低声的说道。

    “州平,困难是一定有了,但是为了大局,不行也要行!”

    李涅面无表情,坐在旁边,淡然说道:“国内的消息你也知道,如今中央军团的惨烈伤亡让国内的民心如火,已经震动朝纲,如今朝廷需要这一份功绩来稳定人心,我们就要给出这一份功绩!”

    “大都督所言甚是!”

    崔州平闻言,默然点头。

    他面容变得刚毅起来,开始分析情况:“大都督,如今邺城我们勉强能掌控,但是其他各郡,就算曹丕当初也无法掌控,我们短时间之内也难以号令,有些分崩瓦裂之势,各郡自治,不尊刺史府号令,我们如何是好?”

    “我问你,你能解决邺城里面的驻军吗?”李涅问道。

    “应该没有问题!”

    崔州平沉吟片刻,才说道:“邺城里面有黑山军张卫师长率领的一个师,唯一忌惮的莫过于曹丕留下的嫡系,曾经汉中王张鲁麾下的大将,杨任,他是一员悍将,手握一万精锐,驻守南城,对我是爱理不理,他应该是曹丕留下来监督我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冀州易帜 中() 
“大都督,魏朝统治冀州时间尚短,其实他们也尚未真正的统一冀州,这些年他们说到底只是明面统治冀州,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梳理晋国所留下的残部,如今曹丕虽然打着魏朝的旗号统治冀州,但是他本来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更是缺少信服力,我们就算举起大吴战旗,想要冀州各郡响应,同时易帜,这问题很大!”

    崔州平想了想,神色沉重的说道:“而且要是弄不好,会弄巧成拙,最后整个冀州分崩瓦裂,只能派兵一一攻打,得不偿失啊!”

    冀州,前朝规划出来的十三州之一,也是最富饶,人口最多的一个州郡,下管辖九个郡之多,在前朝时期,人口达到六百万以上,属于河北重地,中原核心。

    在酸枣会盟散去之后,冀州便是韩馥整个冀州牧当家,但是韩馥好景不长,很快被渤海郡的袁绍起兵造反,一举拿下之后,袁绍建立晋国之后,这里便是晋国腹地。

    官渡一战,晋国被曹魏所灭,冀州易主。

    但是短短数年之间,已经几经易主的冀州,环境也变得复杂起来。

    在明面上是魏朝在统辖,但是东吴发动的一场经济战,直接打破了魏朝顺利接管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