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想要打哪里?”李涅问道。

    “北面刚刚停战,不好打!”

    孙权想了想:“荆州要筹备入川计划,也不好打,要是损兵则将,孤可就亏大了,现在,恐怕我们就只有一个地方能打了!”

    “青州!”

    李涅灵光一动,吐出了两个字。(未完待续。)

    PS:  两更合一!

第七百八十九章 敲打锦衣卫() 
御书房。

    孙权冷静下来,走上御案,坐下来,摊开一份金帛,提笔,点墨,然后刷刷刷的写下的一份圣旨,盖上大印。

    “李涅,把这一份圣旨,用锦衣卫的渠道,最快的时间,东去东海郁洲山,烈焰大营!”孙权把圣旨递给了李涅。

    “诺!”

    李涅把圣旨小心翼翼的收好。

    然后他思索了一下,才低声的道:“大王,打青州只能挫其气势,无论青州能不能打下来,或者就算我们打下了青州,魏王也会封禅加冕,到时候,大魏朝就要压着我们大吴国一筹了!”

    孙权冷冷的道:“烈焰大营的实力不错,但是魏军也不是吃素了,想要打青州,很难,而且,你说的没错,就算我们打下的青州,也不会让魏王放弃加冕的机会,所以,吴国也不能坐以待毙!”

    “大王想要加冕?”李涅目光一亮。

    “既然魏国要封禅,吴国也不能在日后两国争锋之中矮人一等!”孙权沉声的道:“吴国封禅,孤加冕为帝,势在必行!”

    魏国一旦封禅,奉天承运,那就是帝皇大朝,吴国如今不过只是一个诸侯国,要是以诸侯国之势对抗大魏朝,就是自认老二的意思。

    日后上的战场,士气也会比他们弱一筹,这可不行。

    “大王,微臣需要准备什么?”李涅连忙问道。

    如今吴国,虽然人心所向,但是想要加冕为帝也,也没有这么容易,开坛封禅的事情,必然有一些老家伙跳出来反对。

    天下未统一,封禅加冕多多少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此事孤会处理,时间上没有这么急,魏国先我们一步,已经是事实,我们也没有必要被魏国赶鸭子上轿!”

    孙权沉声的道:“如今吴国已经上了轨道,做事情,最重要是稳,孤可不想因此动摇民心!”

    “微臣明白了!”李涅神色微微有此颤动,孙权年少气盛,在这种意气之争,还能保持如此稳定的心态,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老李,你们锦衣卫要对付的是魏国鬼卒,最近你一直把重心放在北地,放在魏国,而贾诩也趁着这一个机会,摸到了我们江东的空隙,鬼卒探子大力发展江东,最近的趋势都有些的猖狂,不少大臣的家里面都发现的鬼卒探子,你整肃一下,这里毕竟是我们吴国的老巢!”孙权提醒的道。

    李涅天生是做这一行的,但是贾诩也不是吃素的,当李涅一心一意给他添堵了的时候,他也把目光瞄准的吴国的内部。

    “是!”

    李涅闻言,连忙点点头,他的眼眸闪烁着一抹森冷的杀意:“大王请放心,微臣一定会让这些躲藏在江东的鬼一一露出原形!”

    贾诩这个家伙居然敢在他家里面插旗,真把他当成的摆着了吗?

    “老李,这年头,鬼不一定是别人,有可能是自己人!”孙权看了一眼李涅那有些阴森森的侧脸,想了想,才下定的决心,把压在御案之下的一份卷宗递给李涅:“你的锦衣卫,该整顿的一下了!”

    锦衣卫,他一手建立的,在对敌战役之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力量,然而当吴国的日子越来越好,这种阴暗组织,终究有些弊端要浮现。

    孙权一直压着,因为他不想寒了那些如今正卧底在敌人核心之中的锦衣暗子寒心,可现在,明显越来越猖狂了。

    随着御史台成立了一个针对锦衣卫的监督小组,呈报上来的信息让孙权的忍无可忍。

    锦衣卫已经到了不能不整顿的地步。

    “大王这是何意?”

    李涅闻言,整个人顿时有些惶恐,连忙双手接过孙权递过来的卷宗。

    锦衣卫一直都是的孙权的嫡系亲军,即使在外界人人喊打,只要孙权依旧信任,锦衣卫就会永存。

    但是现在,他明显感觉孙权对锦衣卫有了一丝的隔阂。

    “老李,你自己先看看这卷宗再说!”孙权的声音很冷。

    “是!”

    李涅闻言,连忙打开卷宗,抽出一份份文案,骤然一看,瞳孔猛的一下收缩了起来,他波涛不变的面色有些的骇然而惊。

    这一份卷宗,上面所列出之事,皆然是锦衣卫的千户百户之事情,触目惊心。

    “孤虽为吴国大王,然而却居于深宫,想要了解百姓所想,想要了解吴国现状,只能靠锦衣卫,锦衣卫是孤的眼睛,孤所看到了,都是锦衣卫汇报的!”

    孙权低沉的声音有一抹森冷:“可你看看,这才几年的时间,孤一手建立起来的锦衣卫,都成什么样子,不过其他人,就说江东六个千户所,六个千户都有问题,包娼庇赌不说,盯着查探子的名头,破家灭门,他们可真的是孤的好亲军!”

    锦衣卫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是吴国的一个庞然大物,在朝堂和民间上下都扎下了根。

    “微臣这些年重心放在吴国之外,反而忽略了的内部的管理,此乃微臣之失职!”

    李涅上前一步,对着孙权俯首跪下,头颅压的低低的,神色有些羞愧的道。

    “老李,江东已经太平很多年,对外战役,从来没有牵涉本土,苦日子过去了,我们的日子过好了,饥寒起盗心,饱暖便思淫欲,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披着锦衣卫的这身皮,贪的,争的,什么都有,这不仅仅是你的错,也是孤的错!”

    孙权叹了一口气。

    李涅一边听着,一边安静的跪着,面对孙权的叹息,他不敢出声,只是看着卷宗上的一个个名字,眼神越发的阴冷起来。

    他一心对外,筹谋蜀国,借助凉国,算计魏国,去忘记了要整顿吴国内部。

    “李涅,孤今天就给你交一个底,锦衣卫是孤一手建立的,它是孤的眼睛,有它在,孤能看到阳光折射到的地方,但是如果锦衣卫不能让孤信任了,孤宁可挖掉了这双能看到吴国上下的‘眼睛’,因为孤宁可变成一个瞎子,也不愿意被这双‘眼睛’所蒙骗!”

    孙权决绝的道。

    “大王,锦衣卫之事,乃是微臣该死,微臣愿意认罪!”

    李涅咬着牙,低声的道:“但是请大王相信,微臣绝对不敢对大王有一丝的蒙骗,微臣对大王的忠心,天地可鉴!”

    “老李,孤从不要怀疑过你的忠心,但是这卷宗上说的是否真实,你自己的心中有数,孤告诉你,这是御史台给你们锦衣卫独开的档案!”

    孙权冷冷的道:“孤以法治天下,若是锦衣卫触动了这个底线,孤也不会姑息,况且,锦衣卫的事情,你和我都清楚,这上面只是摆在明面上那些卫所犯下的错,暗地里,锦衣卫的龌龊,恐怕数都数不清!”

    他自然相信李涅,但是锦衣卫终究不能靠着相信一个人官吏,必须要纳入一个监督章程。

    “大王,微臣会整顿好锦衣卫的!”

    李涅深呼吸了一口气,斩钉截铁的道。

    “孤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该清理的清理,该送刑部的送刑部!”

    孙权淡淡的道:“你把影响力降到最小,但是你要是敢包庇手下的人,那孤就亲自来杀,孤倒是想要看看,孤已经封存了好几年的屠刀,是不是钝了?”

    “此事不敢劳烦大王亲自动手,微臣绝对不会有一丝的徇私!”

    李涅额头上有一丝丝的冷汗。

    虽然说孙权昔日斩杀上百贪污百官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有几年,但是如今的金陵城,恐怕没有一个人会忘记昔日孙权举起的屠刀吧!

    “老李,孤给你一个建议!”孙权看着李涅,突然道。

    “大王请说!”

    “锦衣卫乃是孤的直属亲军,在军方的地位,堪比守护王宫的禁卫军,而且在权利上,肃查敌国探子,监督朝廷百官,连内阁和军机处都可以查!”

    孙权沉声的道:“这个权利太大,所以锦衣卫之中把持住的比比皆是,犯错只是一瞬间的时间,很多人走出一步,就回不了头,而有的时候,多一个人监督自己,会让自己多一份忌惮,而少走错一步!”

    锦衣卫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些走向昔日明朝的道路,他现在理解,当年朱元璋得天下之后,为什么要撤了锦衣卫。

    争天下,这倒是一柄好刀。

    但是这柄刀,用不好,却成了双刃,伤人还伤己。

    “大王的意思……找一个能监督锦衣卫的部门!”

    李涅明白孙权的意思了。

    “不用找,现如今就有,御史台!”

    孙权淡淡的道。

    锦衣卫一直不属朝廷范围,远离御史台执法之外,只有把它列入御史台的监察范围之内,才能让锦衣卫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御史台?”李涅想了想,目光一亮。

    锦衣卫监督天下,御史台监督锦衣卫,这么一循环,即使锦衣卫想要犯错,恐怕都要忌惮三分。

    “如果孤是你,孤会和亲自张纮好好商量一下,锦衣卫不想走向灭亡,需要一个敌人,有时候,你和你的敌人合作会让你们彼此都好!”

    孙权提醒的道。

    “微臣明白了!”李涅目光一亮,点点头:“回头微臣和张御史亲自商量一个章程了,锦衣卫的确需要一个监督的人!”

    “你下去吧!”孙权摆摆手。

    “诺!”

    李涅行礼之后,走出了御书房。(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章 读书人的功名!() 
李涅走出了王宫之后,迎面而来的徐徐微风让他有些的寒意涌动,他手握着的孙权给他的卷宗,神色越发的森冷起来。

    宫外候着的马车迎上来,一个高高瘦瘦的锦衣卫力士走上来,低声的的问道:“大都督,是返回衙门吗?”

    “不!”

    李涅看了一眼手中卷宗,想了想,道:“我们去御史台衙门!”

    孙权说的对,即使御史台的监督会让锦衣卫束手束脚,他也必须要给锦衣卫一个压制,不然锦衣卫日后的发展,只会走向灭亡。

    “是!”

    赶车了锦衣卫力士是锦衣卫之中数一数二的武道高手,李涅亲自招收的游侠,善使一柄长剑,不合群,外号独狼。

    他是李涅贴身心腹,坐在前面,赶着车,向着御史台衙门而去。

    “独狼,你派人去做一件事情!”

    “请都督吩咐!”

    “通知莫从,让他立刻派人,把江东六个千户所的千户召来金陵城,然后全部给我软禁起来!”李涅冷冷的声音从马车里面传出来。

    “诺!”

    独狼神色不变,点点头。

    ————————————————————————————

    吴国第一届的科举已经落下帷幕了,但是如今金陵城的气氛依旧的喧嚣,一个个读书人和学子皆然没有离去。

    所有人都在等着科举的出榜。

    参加考试的不少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却没有等到举孝廉的机会,如今的能否入仕,便再次一举,自然有些的紧张。

    教育司更是加班加点,为了这一次评卷,蔡邕把荆州大儒司马微,交州的儒者士燮,还有辽东幽州一些比较出名的儒者都请来了。连同蒯良,十几个大儒,组建来一个评卷小组。

    九月十八,所有的考卷。初步的评测已经完成,上榜的名单和考卷皆然送到了孙权的御案之上来,进行第二次的确认。

    “上榜之人,两百一十二?”

    孙权看着这一份名单,微微眯眼。

    不算初考。就说这一次科举,三千多人考试,却只有两百一十二人能上榜,进入翰林院,无疑是走独木桥啊!

    “你们也太狠了吧!”孙权抬头,目光看着的御案之前的蔡邕和蒯良,还有蔡邕身后,刚刚从江东日报辞职,进入教育司当副司长的程道。

    他看着三人,心中微微苦笑。道:“这一下,金陵城里面得要多少读书人撞墙啊!”

    “大王,微臣是宁缺毋滥!”

    蔡邕一步站出,冷冷的道,站在御书房,他终究要给孙权三分薄面,语气冷了一点,但是表现的毕恭毕敬。

    “子柔。”

    孙权闻言,抬头看了看左边的蒯良。

    “大王!”

    蒯良站出,道:“这是经过我们的评卷小组一致的认定。上榜者,日后需出仕途,此事比小心谨慎,蔡司长所言不错。宁缺毋滥!”

    “宁缺毋滥?做的不错,就是太狠了一点,数千学子伸着脖子在等待,孤就怕有些人承受不住!”

    “大王,今年只是第一届科举,他们还有机会的!”程道轻声的道。

    “这样吧!”

    孙权想了想。道:“此乃吴国第一届科举,落榜的学子,也要给一个安慰奖,给他们上举人功名,允许他们来年越过童子试,乡试和县试,直接参加郡试!”

    孙权最近和内阁商议了好几次,已经参照明清的科举制度,已经把吴国的科举制度给彻底的落实了。

    一年一次童试,得功名者,为童生。

    两年一次乡试,得功名者,为秀才。

    乡考之后,是县试,得功名者,为举人。

    县考之后,是郡试,得功名者,为进士。

    三年举行一次全国科举大考,有进士的功名,方能参加全国科举大考,得功名者,可入翰林院,为大学士。

    读书人的功名,在这个时代,刚刚起步,但是读书人终究是这个世界的主流,有功名,就等于拿着读书人的牌照,这一点,很多读书人都认同了。

    而且孙权还制定了一些,功名存在的便利,读书人,毕竟高人一筹。

    “大王,这样好吗?”蒯良有些犹豫了。

    “吴国的科举,总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孙权微笑的道:“我们不能让这多读书人空手而回,不是吗?”

    第一批能来金陵城参加考试的,基本上都是佼佼者,给一个举人功名,一点都不会浪费。

    “诺!”

    蒯良点点头。

    “三甲可定?”孙权把名单从上到下,彻底的看了一个很仔细,然后他才抬起头,看着三人,问道。

    “关于三甲之名,探花已定下来,为金陵书院学子,马良,马季常!”蒯良从卷子之中拿出一份卷子,递给孙权:“这是他的考卷,请大王过目!”

    “马良?”

    孙权看着的卷子,目光湛然一亮。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这又是一个大好人才,不错不错。

    “至于状元和榜眼之间,我们评卷小组有争论,如今尚未确定!”

    蔡邕沉声的道:“此事需要大王决议。

    “说来听听!”孙权目光微微眯起。

    “我们今年出题目,乃是轮大汉之成败!”蔡邕道:“一天一考,第一天,考的是论大汉之开朝,第二天考的是论大汉之盛世,第三天考试的是论大汉是败亡,老夫认为,这三份试卷,综合的评价,最好的是这个,荆州学子,蒋琬!”

    “蒋琬?”

    孙权心中微微一突: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对了,我想起来了,历史上蜀国后来的丞相,一代名相,承继诸葛亮之后,撑起了蜀国的大牛人。

    “这个学子的卷子呢?”孙权问道。

    “大王,在这里!”程道迅速的从一碟卷子里面抽出一份,恭敬的递给孙权。

    “写的不错,有据有理,算是剖析了汉高祖到汉献帝,四百年的刘氏宗室的荣辱,最后大汉败落他也评价的很真实,后面这一句应题之说也在理,失其民心,失其之江山!”

    孙权开始审视卷子,这三份卷子,字体段落都很清晰,而且笔锋凌厉,一字一句,都透着一股锋芒,倒是写的很贴近的后世对汉朝的评价。

    “这份卷子,应该让在朝的不少人拜读一下!”孙权道问:“状元之才,他有资格了,你们之间的争论在哪里?”

    “大王,此人是评卷小组之中,司马先生提出的状元之才!”程道又抽出了一份卷宗:“江东书院,严畯!”

    “严畯?”孙权把卷子接过来:“这个人孤有记忆,当年孤在的江东书院见过他,步骘好像很看好他!”

    “此人乃是某比较看好的弟子,沉稳有度,磨砺数年,方一朝出剑,论起学问和见识,都是最好的,不过从这两方考卷的风格来说,微臣认为,如果在官场,蒋琬比他要好一点!”

    蔡邕中规中矩的道。

    “这就有些奇了,你老人家捧起了鹿门山书院的学子,司马先生为鹿门山书院祭酒,却看上了江东书院的学子!”

    孙权有些意外的看着老家伙。

    “大王,评卷之下,没有地理之说,谁的才能出众,吾等就选谁!”蔡邕冷冷的道。

    “好,你们都正直,可为什么最后把皮球踢给了孤啊!”

    孙权拍拍额头,道:“孤的水平还能比得上你们几个读书读了一辈子的大儒不成,在孤的眼中,这两份卷子,半斤八两!”

    “因为你是大王!”蔡邕绷着脸,一本正经的道。

    “好吧,孤是大王!”

    孙权无奈,蔡邕说到了点上,他终究是大王,躲不掉,他:“蒯良,三天后朝会,榜上前十,皆然上朝,孤要在朝堂之上,点科举状元!”

    “诺!”蒯良点头领命。(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一章 青州之战的前奏() 
徐州,郁洲山。

    一片蓝天白云之下,海浪惊涛拍岸,荡起重重的浪花,煞是壮观,在海浪的声音之中,一面面烈焰战旗高高扬起,迎风飞扬,宛如一团团的火焰般璀璨。

    这是吴国当今七大主力军营之一的烈焰大营的老巢。

    这里在早年是的海贼薛州的巢穴,不过自从昔日孙权和孙策突袭东海开始,薛州投诚,这里就已经成为了吴国的一个重要军镇。

    孙权继位,吴国的东海大营成立,这里便成为了吴国前将军,东海大营主将贺齐的老巢,平时最少有数万兵马镇守。

    如今东海大营已经改名为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