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眼线!”

    鬼卒盯梢的太近,导致粮食无法隐藏, 这是一个败笔。

    “糜司长,是我们太自信了。我们当初以为魏国才刚刚进驻冀州,而自己在冀州根深蒂固,所有小看的鬼卒,因为粮食的事情。我们张家商铺旗下,已经死了好几个掌柜了!”

    张立咬牙切齿的道:“而且粮食还不得不焚掉,完全没有隐藏的效果!”

    最初的计划,收购粮食是要隐藏起来的,只是等到他们调遣粮食补市的时候。在大额的抛售,把市场弄混乱,为下一步计划做准备。

    可是鬼卒追查的严,收起来的粮食,脱不了身,最后一咬牙之下,只能焚烧掉。

    这一把火,烧了可不仅仅是冀州的粮食,还是北地商会的几十亿钱。

    “某一想到商会辛辛苦苦这么多年,数十亿钱价值的粮食。居然要被自己焚烧一空,心中就有些刺痛!”

    张立双眸爆出一抹阴冷的光芒,咬牙切齿道。

    商人逐利,这是天性。

    看着自己的利益被自己一把火给焚掉,那种心痛,是撕心裂肺的。

    但是在冀州,毕竟魏国才是老大,既然被发现了,如果不焚烧,这批粮食肯定会被他们直接夺回去。

    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苏双转过头。目光看着糜竺,道:“糜司长,现在魏国既然他们已经从豫兖两州调来补救市场,在粮食方面的市场。我们恐怕有些难作为了!”

    “不,正因为他们调遣的粮食来救市场,反而给了我们一个可乘之机!”

    糜竺平静的道:“粮食还是可以做文章的,吃饭,永远才是最大的问题,吃不上饭。他们早晚还要乱!”

    “可乘之机?”

    两人闻言,对视了一眼,双方的面色微微一动。

    “其实你们不要用这么惊慌,虽然粮食狙击行动的确算是有些纰漏,但是其实粮食只是计划之中的一个开始!”

    糜竺淡然的道:“这一战,才刚刚开始,如果魏国没有点抵抗,那不就是太无趣了吗?”

    “糜司长,你可真淡定!”张立讪讪一笑,道:“这一次,我们损失可大了!”

    “前期肯定有些损失,不过某家估算过,如果这一次的计划能够顺利的完成,我们不但不会亏钱,最少能盈利百分之二十以上!”糜竺道。

    当年孙权在丹阳的粮食价格战,不也是先亏了不少,最后不仅仅回本,还大获丰收。

    他相信,这一战,他们也会是丰收的一战。

    苏双闻言,有些苦涩的笑了笑,道:“糜司长,我想,现在魏国肯定已经有了防备!”

    “我们想要再动手,就要小心了!”张立也接着苏双的话,连忙道:“如今下面不少的商户都有些怕了,有些还选择了退出!”

    “所以我们现在绝对不能拖,要给魏国来一次狠的。”

    糜竺斩钉截铁的道:“一战可定胜负!”

    “糜司长,你说,我们该如何做?”

    两人虽然掌控北地商会这个庞大的商会有一段时间,而且世代为商,也积累不少经验,可是始终在经济方面,不如糜竺看的仔细和长远。

    糜竺本来就是一个商道人才,在政治方面也是熟门熟路,跟在孙权身边这么久,耳染目濡之下,也了解了一些现代的经济手段。

    如果说,几年前,他还有些经验不足,这几年之间,他已经在商业这方面,彻底的成熟起来。

    在商业的这方面,他比超过一般人的能耐。

    如今的糜竺,恐怕即使是孙权,也未必能在商业方面压制着他。

    “现在我们集中起来的所有钱都已经调遣进入幽州,想要进入冀州不难,这一次,我们要多管齐下,百姓们在乎的,无非就是衣食住行,只要一一打垮,某看曹操如何收拾局面!”

    糜竺双眸透着一丝凶狠的光芒。

    要么不打,要么打一次狠的。

    “糜司长,这恐怕不简单吧!”苏双低声的道:“如今他们已经注意我们了,一旦我们有了动作,难免他们不会阻拦。”

    “没错,肯定会有阻拦,这一次狙击粮食之所以会失败,不是我们的计划不利,而是因为下面人执行不利!”糜竺站起来,淡淡的道:“所以。我们几个要亲自去冀州走一样,亲自的主持这一次狙击战!”

    “可是大王有吩咐,让我们不要进冀州!”苏双和张立闻言,眉头蹙起。道。

    当初孙权曾经嘱咐,让他们留在幽州远程操控,不让他们进入冀州。

    毕竟,事情一动起来,冀州就是一个危险之地。鬼卒也不是吃素了,要是找出来,恐怕性命不保啊。

    “大王是担心我们的安危!”

    糜竺平静的道:“可是这一次计划的结果,你们也看到了,虽然你们北地商会留下的不少骨干在冀州主持大局,但是始终不如我们亲自指挥来的效率。”

    这一次大行动,缺乏的,恐怕就是主梁骨。

    毕竟和一个强大的诸侯为敌,他们几个有魏国撑腰,可以无所顾忌。但是下的人,多多少少是有顾虑的。

    北地商会,其中半数是冀州商户,这些冀州商户,在冀州好些年,故土难离,既然魏国统治的冀州,他们如今也都有些归心于魏国。

    自然而然,也有不少人并不愿意狙击冀州的经济,甚至站在对立面。偷偷的阻碍大局。

    “的确!”

    两人点点头,表示赞同糜竺的话。

    第一步的计划之所以会功亏一篑,其实就是因为下面的人执行不力,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最后才会导致魏国有机会补救。

    “不过我们一旦亲自进入冀州,恐怕会有危险!”

    张立低声的道:“以前我们小看鬼卒了,这些人不简单,短短时间,能揪出我们这么多掌柜,相比对我们的情况也不会很陌生。万一被逮到了,可就有去无回了!”

    糜竺点点头,轻声的:“没错,我进入冀州,肯定有危险,但是这一战的至关重要,汝等都清楚,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大王,为了吴国,更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能让我们商贾站起来,为了我们商贾的尊严,我认为,可以一拼!”

    两人闻言,顿时有些沉默了。

    糜竺说的不错,这一战,原先的虽然目的只是为了让冀州乱起来,但是潜在的目的却不简单。

    士农工商。

    商贾,古来卑贱,地位不堪,即使这些年,吴国不断的在提高商贾的地位,但是依旧被人瞧不起,被人视为贪婪和见利忘义的象征。

    读书人的地位,是因为他们能治国,而商贾想要证明地位,就必须要证明,商业手段,能和一个诸侯国的生死存亡有关。

    “糜司长说的对,我们商贾,不能一直这样被人看不起,我们也需要出我们的能力!”苏双面容渐渐的变的坚毅起来,道:“这一战,我亲自去打!”

    “苏大兄既然有此决心,某也不能当缩头乌龟!”

    张立浑身一颤,虽然有些胆怯,但是那股勇气倒是被激励起来了,咬着牙,狠狠道:“冀州不仅仅是我们北地商会经营数年的老巢,也是苏家和张家百年行商的地盘。”

    “汝等也无需这么忧心!”糜竺微微眯眼,嘴角勾勒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进入冀州虽然有些危险,但是我们吴国也不是吃素了,他们有鬼卒,我们也有锦衣卫相助!”

    “锦衣卫?”

    两人闻言,顿时醒悟了,其中一人大叫的道:“对啊,我们怎么就忘记的锦衣卫了呢?”

    锦衣卫名扬天下,在冀州必然有一定的根基,当初锦衣卫在冀州站稳脚跟的时候,也曾经求助过北地商会,现在北地商会求助锦衣卫,向来也不会太困难。

    “两位,接下来,我们的计划要划分我们需要亲自坐镇的地区!”

    糜竺摊开一幅地图,道:“中山常山本来就是你们北地商会的大本营,还有黑山兵马相助,不成问题,无需要过多担心,河间渤海之间,需要有一人负责!”

    “某家去!”

    张立想了想,道。

    “好!”糜竺点点头,然后看了看苏双,道:“苏会长,那么巨鹿这一带的领域,归你统领!”

    “没问题!”

    苏双点点头,然后有些疑惑的看着糜竺,道:“既然如此,那么如今就只剩下魏郡一带了,魏郡可是邺城所在,必然凶险万分,糜司长,你要冒着大的危险吗?”

    “邺城!”

    糜竺双眸盯着了地图的邺城位置,眸子之中透出一抹森冷的寒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五章 划时代的战争 六() 
邺城。

    王宫的政务殿,曹操在批阅着一份份奏书,贾诩有些安静的站在他的书案之前。

    “文和,调查的结果如何?”半响之后,曹操才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着贾诩。

    “大王,调查的结果,都在卷宗之中,请过目!”

    贾诩上前一步,把手中的卷宗,恭恭敬敬的递给了贾诩。

    曹操接过卷宗,拆开来看,看的很仔细:“中山苏家?中山张家?北地商会?”

    商会这个体制,他听过。

    就是一群商贾集中起来,组成了一个非官方的组织,团结一致,抵抗世家门阀的力量。

    曹操其实对于商贾没有什么成见,但是魏国却做不到好像吴国那般重视商人。

    “北地商会建于初平五年,在江东商会成立之后,中山苏氏的当家人苏双和中山张家的当家人张立共同创建!”

    贾诩轻声的解析道:“北地商会和江东商会有很大的联系,某家怀疑,他们本来就是吴国放在冀州的一枚棋子!”

    “现在他们人在何处?”

    曹操面容铁青。

    自从袁绍的头颅在深宫之中不声不响的被吴国锦衣卫暗卫指挥使韩涛给砍掉,他就知道,吴国在冀州的确有一定的布局。

    但是他倒是没有想到,孙权居然在冀州布局如此之久,不仅仅是锦衣卫,在商贾也布局这么大,他感觉自己还是有些小看了这孙仲谋的手段。

    “回禀大王,前段时间,两族人共同迁出了中山,如今定居蓟城!”贾诩回答的道:“当然,他们虽然跑了,但是北地商会跑不了,北地商会还有不少的冀州商户,我们已经开始调查!”

    “查,该抓了。都给孤抓起来!”曹操狠辣的道。

    “诺!”贾诩点点头。

    “扰乱冀州粮食买卖,焚烧十万之数的粮食,就是他们的手段?”曹操目光之中,氤氲着一抹森冷的杀意:“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

    “大王。也许这只是一个开始!”

    贾诩道:“我们虽然从豫州兖州调遣了一大批粮食补充冀州的百姓需求,但是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最近几天,我们发现不仅仅是粮食买卖不正常,其他的。铁器,布匹,盐巴……就连房舍的买卖,都有很大的波动,在价格上,不断的拉高,再这样下去,问题可就大了!”

    “他们到底打了是什么主意?”

    曹操有些不解了,他没有经历过这种以经济开战的方式,自然有些模糊。

    在他看来。市场交易,就算拉高了,也不影响冀州大局才对。

    “文和,想办法把北地商会的人都查出来,孤想要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曹操冷声道,

    “诺!”贾诩连忙点点头。

    曹操站起来,背负双手,推开的窗门,一双虎眸看着窗外的景色。神情之中有一抹凝重起来,有些喃喃自语:“孙仲谋,孤还真的要时时刻刻都防着你,稍有轻懈。汝就要趁机捣乱,这一次既然汝想要和孤玩一玩新颖的手段,孤就奉陪到底!”

    他有一种感觉,孙权在和他开战,但是这一战,打了不是千军万马。而是……钱!

    ——————————————————————————————————

    邺城的临时丞相府。

    魏国丞相荀彧身躯笔直,坐在的堂位上,目光扫过一份份从冀州各城县呈报上来的卷宗,面容越来越难看。

    当豫州和兖州的粮食进入冀州之后,本来以为事情告一段落了,现在看来,这恐怕才敢敢的开始。

    “今天大米还为此在七百钱一石吗?”荀彧看着几个丞相府官吏,问道。

    “大人,其他地方依旧维持这个价格,虽然我们的粮食缓和了市面上的货源,但是还是处于一种很紧张的气氛,邺城倒是降落不少,已经落到了六百钱每一石左右!”一个官吏道。

    “不过大人,邺城之中普通的麻布和丝帛,价格在飙涨,就连最普通的麻布,也去到四百石头一匹!”

    另外一个官吏禀报道。

    “还有,大人,日常需要的盐巴,除了官盐之外,突然大量私盐销售!”左边一个官吏,递上文书,恭敬的回答:“价格拉的很低!”

    “把粮食拉高,却把官盐贬低!”荀彧很少碰到这么棘手的事情。

    “大人,这是巨鹿郡守府刚刚递上来了!”这时候,青年官吏陈群递上一份奏书。

    “布匹和铁器都在被人大量的收购?”荀彧看了看,不禁有些的蹙眉:“该死,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啊?”

    “大人,这恐怕是一场战争!”

    青年官吏陈群突然低声的道。

    “战争?”荀彧闻言,神情一惊,不由得的抬头,目光打量了这一个青年。

    陈群,陈文长,这是颍川书院的高材生。

    吴国的江东书院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书院,但是在根基上却比不上颍川书院,魏国如今名扬天下的人,有一半几乎都来自于颍川书院。

    隐隐约约被誉为天下第一谋士的神智戏志才,便是颍川书院的高徒,荀彧,荀攸,郭嘉……这些位高权重也是出身颍川书院。

    在江东书院爆发之前,颍川书院是属于天下儒道的一个圣地,人才的摇篮。

    不过江东书院爆发之后,一举夺冠天下读书人的最大圣地之位,如今江东书院彻底的扬名整个天下,颍川书院反而有些落幕。

    颍川书院的祭酒是钟繇,魏国太常,钟繇。

    钟繇虽然很努力,颍川书院也比之前上了好几个台阶,如今也算是魏国最大的人才贮备地,不过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地步,。

    相比于吴国的江东书院,甚至是荆州的鹿门山书院,都显得有些日落西山的感觉。

    陈郡算是颍川书院青年一辈之中扛大旗的人才。

    “文长,汝详细说说!”荀彧放下手中的卷宗。目光带着一丝鼓励看着这个青年,道。

    “丞相大人!”

    陈群拱手行礼,然后从旁边拿出一份卷宗来,道:“汝先看看这个。这是当年江东商会成立之初,吴王孙权,对抗世家豪门一战!”

    “粮食价格战?”荀彧摊开卷宗,目光的细细的看着,越看。心越是有些惶惶而乱的感觉。

    良久之后,他合起卷宗,目光严肃的看着陈群,道:“文长,汝的意思是,吴国想要在冀州,也打一场粮食战?”

    他是读圣贤书的世家子弟出身,商贾,在他眼中,低贱。好追逐利益,而且先入为主就有一些见利忘义的影响。

    他不相信,仅仅凭着这些低贱的商人,就能把冀州给拖垮。

    “丞相大人,事情恐怕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陈群面色正容,低声的道:“之前或许只是粮食,但是从三天前开始,粮食,盐巴,铁器。布匹,就连普通的竹席还有固定的房舍,都已经出现的不正常的交易情况,各地市集已经开始混乱了!”

    荀彧闻然。心中一颤,有些凝重起来了。

    乱?

    为什么要弄的混乱呢?

    目的在哪了?

    他不是一个笨人,能作为魏国的丞相,他在处理政务上有着高超的指挥,在于民生方面,也有些非同一般的熟悉。

    他突然想到了昔日的一件事情……

    “不会吧。他们有这样的胆子吗?”

    荀彧心中一颤,整个人倒吸了一口冷气,死死的咬着牙,低声的道:“某家不相信,这些商贾有这么大的能力!”

    “丞相大人,千万不可小看商贾!”

    陈群闻言,连忙上前一步,道:“吴国富裕,魏国在这方面略有不足,这些年,丞相府都在研究为什么吴国能如此富裕,最后得出的结果,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商贾。

    吴国不仅仅是国富裕,富裕的还是百姓,而商贾的存在,只有一个作用,流通,北地的马匹,在北地来说,很普通,南方的粮食,在南方来说,也很普通,但是交融起来,就不普通了!”

    他在书院,对吴国有很深的研究,一直一开,他都有些看不到吴国朝政,所以下了不少功夫。

    在商贾方面,他也研究的很久,得出的结论,士农工商,都是扯淡、

    “某家明白汝的意思!”

    荀彧冷冷的道:“这些商贾,能让商品流通,能促进市集的交易,自然就能提升各方的生活水平,同时,朝堂也能多纳税,这么看都是一件好事,可是这些商贾不劳而获,简直就是……”

    “丞相大人,言归正传!”

    陈群看着荀彧的神情,估计他也不太像在商人的话题上说太多,连忙打断他的话,转移话题,道:“这一次冀州出现的事情,不是单一的,而且我算计过,为了把我们的市场弄乱,吴国肯定出了不少本钱,后续计划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丞相大人,你想想,如果冀州的人买不到米,买不到盐巴,买不到布匹,那会死是什么情况啊?”

    “乱!”荀彧吐出一个字。

    “不仅仅是乱!”陈群双眸之中划过一抹冷冽的精芒,道:“而是有可能重复当年的黄巾起义的那一幕!”

    “不可能!”荀彧猛然站起来,大声喝道:“魏国已经全面接受的这些城池,有重兵把守,他们不可能会做出黄巾起义的效果!”

    “当年黄巾起义,所谓的黄巾贼,大部分都是良民,他们都是吃不饱的佃户,庄稼汉,他们为什么会有胆量来反抗煌煌大汉朝!”

    陈群仿佛自问自答,轻声的道:“那是因为他们吃不饱饭,人若是连饭都吃不上,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的!”

    “对!”

    荀彧一个激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