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叔父,孤既然有了决定。就不会停下来!”

    孙权目光平静,他看着程普,淡淡的道:“军方改革,孤是绝对不会动摇的。任何人挡在吴国变法的道路上,孤都不会手下留情。”

    “即使叔父也不行?”程普瞳孔收缩。

    “叔父,如今汝有两个选择,要么你反我,要么你帮我!”这是孙权很直接的一个回答。

    “非要如此不可!”

    程普闻言。面色很难看。

    此都不是他所愿。

    “孤不是在逼叔父,叔父在孤的心中,永远都是亲人,只是,国之大事,孤如今才是大王,孤说一,就不容许有人说二!”

    孙权很霸道的道“孤说变法,谁也不能挡!”

    “仲谋,你越来越像你父亲了!”程普目光栩栩生辉。看着孙权的侧脸,叹了一口,道。

    “呵呵!”

    孙权闻言,只是笑了笑,孙坚的王者霸气,他正在学习揣摩的其中,君王要仁治天下,但是不能失去其威。

    说一不二,是一个合格的君王必须做到的一个条件。

    “你想某如何帮汝?”

    这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对程普来说。根本没有难度。

    想要反孙权,那就只能请太湖的那一位回来,但是如今孙权大势已成,根本没有这个可能。他只能选择帮助孙权,为孙权缓解一口压力,算是聊表心意。

    “军机处!”

    孙权松了一口气,面露笑容,连忙道:“潘凤如今在北疆,军方之中。能牵头的只有太尉,这方面,只能由太尉府来的筹谋了!”

    大将军和太尉,相当于总司令和总参谋长,一文一武,领导军方。

    “如何做?”程普微微眯眼,问道。

    “计划孤已经做好,你只要按着计划实施就可以了!”

    孙权让曹阳把一份秘密的卷宗交给程普,然后道:“叔父,汝记住了,最重要的,还是选人,军机大臣孤初步立为十数之人,他们将会主宰将来吴国兵马的调动权,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吴国的未来!”

    “某明白了!”

    程普看着卷宗,沉重的点点头。

    ————————————————————————

    把程普送去宫去之后,已经是夕阳下山了。

    这时候孙权的精神才松弛下来。

    搞定了程普,对他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

    这将会为军方改革破开一个大障碍,只要吕布和赵云在荆州的动作快一点,把荆州大营这个榜样迅速的竖起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孙权的心中,改革军方制度是必须。

    如今吴军是承接着汉朝留下的军队制度,太过于落后,而编制很臃肿,不说重号将军以上的高级将领,就是偏将军以下的军队制度,残差不齐。

    校尉,军候,是军方之中最主要的将领阶层,但是地方不同,领兵数量有很大的差距,有些军侯麾下兵马数千,有些的校尉却只有几百将士。

    下面的就更乱了。

    而且因为各方各面也不够健全,在战斗的时候,将士也发挥不出全部的战斗力。

    当然,孙权引用了现代化的军制,也未必合适于这个时代,毕竟,这是古代,是民智未开的封建时代。

    只不过,他认为,吴国的路既然已经走先了一小步,那么他就不介意迈开一大步,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孙权做个决定的时候,不否认是有些头脑发热的。

    也许在他心中,过于熟悉了这一种军方制度,所以在他考虑改革吴国军制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到了这一个制度。

    有了个念头,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是参照的时代性的话,这个历经现代史,比较完善军方制度出现在吴国,看起来多多少少有些不伦不类的。

    让各方将士接受起来,也是一个难度。

    “曹阳,派心腹给孤秘密送一份密函去荆州,交给赵云!”落日映照之下,孙权趴在御书房的书案之上,迅速写了一封信,然后火漆起来,递给曹阳。

    荆州的事情闹的太欢了,程普不过是第一个跑出来反对了,后面肯定有不少人持反对票。

    这事情必须要速战速决。

    “诺!”

    曹阳接过信封,匆匆的走下去。

    “如今一切都在顺利之中,就看北疆的战役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落幕。”

    孙权细细的斟酌了一番,喃喃的道。

    北疆战事,越早落下了帷幕,对于他如今实行的大吴变法,就越有利,而北疆战事拖得越久,反而会给他主导的大吴变法增加压力。(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一章 北疆血战之最后的对决() 
开始进入八月的北疆大地,烈阳火烤之下,炎热而暴烈。

    蓟城。

    一直持续不断的攻防大战已经让这一座北城门上上下下皆然铺上了一场妖艳的血迹,干的,湿的,一层叠着一层,看起来是如此的猩红,如此的明亮。

    不足十天时间的惨烈大战之中,吴军和乌丸人,加起来最少超过三万人,已经战死在这一道城门之下。

    血,仿佛已染红了这一片大地。

    “我们如今还有多少儿郎?”潘凤屹立在狼藉的城头,披风被撕成条形,迎风而动,头盔不知道时候被打落,发髻断裂,披头散发,手握血斧。

    这一战,打到这个份上,所有能动用的兵力都已经动用起来了,即使是没有经过战斗的青壮,他也毫不犹豫的调遣上来守城。

    他已经尽全力了,如今还能保住蓟城没有被攻破,已经是万幸。

    但是,如今蓟城看起来也有些保不住了。

    蹋顿已经疯了,这猛烈攻势,明显是不计伤亡了进攻,也许今日就是最后一战了。

    “大将军,如今城头上,所有的兵丁加起来,已经不足五千之数!”幽州刺史孙河也一样披甲上阵,站在潘凤身边,低声的回答。

    “五千?”

    潘凤闻言,一双狭长的眸子有些的阴鸷冰冷,这些天一个个倒在他面前的将士,仿佛在重现,这一战的惨烈,已经超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蹋顿,若是生在中原,汝恐怕也是一方诸侯!”

    蹋顿这个人的坚韧,也让他心中不得不感叹一番。

    吴军伤亡惨重,而蹋顿的伤亡绝对超出吴军之外,但是他们如今依旧维持着一个高强度的强攻,有一种不夺蓟城,不罢休的劲头。

    潘凤也是身经百战之辈。迅速的平复了心情,他轻轻抬头,目光看着偏斜向西的太阳,淡淡的:“太阳快下山了。传令下去,让儿郎们,做好最坏的准备,最多明日,张燕和祖茂的援军便到。无论如何,就算我们拼进了最后一人,这蓟城也不能放弃!”

    蓟城,不仅仅是一座城,对于吴国北疆来说,还是一个统治核心,一种不得放弃的精神。

    “诺!”

    一个个将领们集中在的他的身边,其中一人点头去传令。

    短暂的停战过后,蓟城的北城门再一次进入的血与火的大战之中,乌丸人再一次发动了进攻。在攻与守之间,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潘凤,此战汝已败,何须苦苦支撑,投降于某,某饶汝不死!”

    在城门下,乌丸单于蹋顿双手挥动着一双轰天锤,高高扬起,对碰之中。声音如雷,势如重山。

    当一个个坏消息传来,蹋顿的心中早已经充满着烦躁之气。

    这是他最后的活路。

    谁也挡不住他攻下蓟城的决心。

    “蹋顿,代表吾王的龙旗不倒。大吴当不败!”

    潘凤大斧举头直指苍天,一面金龙旗的飘扬之下。

    “龙旗不倒,大吴不败!”

    “龙旗不倒,大吴不败!”

    吴国将士目光都看着这一面飘扬之中的战旗,长声高啸,士气一点一滴的爆发出来。

    潘凤挥动大斧。指着城下的蹋顿,冷声长啸:“蹋顿,此战胜败其实汝心中早有数,汝不过是困兽犹斗而已,来吧,这已经是汝最后一个机会了,过了今日,汝便是某家的阶下囚而已!”

    短短的几日之间,形势早已经大变。

    他们双方都有斥候,这些斥候带回来的消息,让他们的心中都知晓了几件比较重要的事情。

    第一,在幽州西北,吴军已经和轲比能和谈成功,鲜卑军得到的吴国的粮食承诺之后,已经退出了代郡和上谷。

    盘踞在上谷的东军已经开拔会援蓟城,最多一日,便可抵挡蓟城,只要东军数万主力军一到,蹋顿就只有落荒而逃的份。

    第二,如今渔阳郡也被张燕突袭,仅仅用了几日便已经拿下,相对蹋顿的数万的乌丸将士,他们就算想要逃,后路都已经被断。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从大草原上传回来的一则则消息,在双方营寨发酵了起来,乌丸部落已经被黄忠出兵全数扫平,老弱妇幼皆然落在的黄忠的手上。

    乌丸这一战,其实败局已定。

    而相对蹋顿来说,他倒是还没有完全败,他还有最后一条活路,那就是拿下蓟城,不惜一起代价拿下蓟城。

    只要拿下蓟城,他就还能和吴国讨价还价。

    大不了退回大草原。

    “潘凤,既然汝找死,某便成全汝,乌丸部落的勇士们,攻城,不惜一切代价,破开城门,杀进去!”

    蹋顿此时此刻,顾不上太多了,他刚毅的面容露出了无边的萧杀之气。

    他已经没路了,要么不惜一切代价前进,碾平蓟城,求得一丝的活路,要么直接坠落万丈深渊之下,死无全尸。

    “汝等休想!”

    潘凤长啸,昂声高歌:“某乃是吴国大将军潘凤,汝等想要拿下属于吴国的蓟城,就必须要从某家的尸体上的踏过去,放箭,杀!”

    “杀!”

    数日血战下来,当初吴军守城的主力兵卒早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如今城头上的守军,七成是全新的青壮。

    但是经过了这一次次的血战之后的青壮们,还能活到现在的,都已经变成了一等一的精兵,一场场惨烈大战洗礼,让他们不得不蜕变起来,异常的坚韧。

    时间在这一场惨烈而无法停止的大战之中一点一滴的过去了,一个个乌丸人前赴后继的冲锋之中,北城的城门还是被冲破了。

    乌丸大军已经杀上了城头。

    “潘凤,纳命来!”

    蹋顿为了鼓舞士气,杀在最前方,第一个登上城头的人,他此时此刻,战意癫狂,手中大锤,无人能挡,一锤一个,仿佛在敲西瓜的敲开一个个脑袋,率先杀上了城头,直指潘凤。

    “蛮夷之辈,某何惧之,吃我一斧!”

    城头两军交错起来,进入了最惨烈的近身战,潘凤黑发飞扬,大斧如龙,从城头的一个垛口跳跃出来,对着蹋顿直接杀了上来。

    铛铛铛!

    他们两人都是当世之中,一等一的绝世猛将,而且都是走的都是力量的路线,重锤与巨斧的交锋之下,整个城头仿佛都飞沙走石了起来。

    “哈哈,果然够劲,再来!”潘凤这些年过的太安逸,稳坐高堂,已经好多年没有这样淋漓精致的爆发。

    “杀!”

    蹋顿也沉迷在自己的战意之中,浑身罡气如刃,手中重锤,每一次敲击在城墙之上,仿佛都能引动震响。

    “我们还是挡不住吗?”

    如今已经日落西山,晚霞的光芒折射在城头,孙河环视一眼,心中有些绝望了,如今城头已经被乌丸人完全给登陆了。

    吴军节节败退,一个个将士倒在血泊之中,抵抗他们入城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

    不足一个时辰,蓟城就会被打破。

    “某不甘心!”

    孙河挥动长枪,狂然的杀了起来。

    其实当黄忠扫平大草原的时候,北疆的这一战就已经是赢了。

    但是如果蓟城一旦就被蹋顿拿下了,那么北疆这一战,吴国最多只是赢了一半,因为蹋顿拿下蓟城,就有足够的资本和吴国谈判。

    北疆之战打到现在,吴军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到时候吴军就算为了蓟城,也不可能再打一次攻防战,想要拿回蓟城,只能退一步,放虎归山。

    “挡住,挡住!”

    “儿郎们,守住城头!”

    一个个吴军将领,在奋战之中,不断的嘶哑的呐喊,鼓舞着的将士的士气。

    可惜,不断登上城头的乌丸人加入战斗,形势还是一面倒。

    这一刻,无数吴军将士都有些绝望了。

    “黑甲精骑,箭出,覆盖,杀!”

    突然,一声长啸之声音,自落日的光芒之中的爆发出来,响彻九天之巅,震慑战场的所有人。

    “杀!”

    铁骑如龙,马蹄如雷,在城门北侧浮起的水平线的之外,有一支骑兵突如其来的杀出,速度很快,左黑右白,犹如两支利箭,闪电而来。

    咻咻咻咻!

    在骑兵的急速的行军之中,左边的黑色骑兵流之中,有一阵铺天盖地的箭矢发出,从后方直接把的蹋顿的乌丸将士给覆盖了起来。

    “啊!救我!”

    “敌袭?”

    “后面有敌人,是骑兵,快,快掉头,组建防御!”

    正在不断的登城的乌丸将士这一下子被打蒙了,其中还是不少人反应迅速的,连忙跳下来,结成防御的阵型,想要挡住这一股骑兵。

    “援兵?我们的援兵!”

    “那是黄忠将军的骑兵?”

    “没错,是黄将军的黑甲精骑?”

    “右边的白马骑兵是白马义从!”

    城头上的激战依旧,但是每一个吴军的将领都能清晰的看着这一面大大的‘黄’字大旗的时候,有些人忍不住喜泣起来。

    绝处逢生。

    黄忠突然杀了回来,一下子缓解了城头的战况,吴军开始奋起反击,不断的把乌丸人赶下城头去。

    “吴国黄汉升在此,谁人与某一战!”

    骑兵越来越接近,直接破开了乌丸的营寨,为首的大将黄忠策马飞扬,冲在最先锋,手中的长刀脱手而出,犹如一刀长虹,人未至,刀先至,先声夺人。(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二章 程昱的气节() 
蓟城下的一场惨烈血战,在黄忠不计其数的骑兵突然出现城门之外的一个时辰之后,终于落下了帷幕。

    此战,吴军大获全胜。

    乌丸单于蹋顿,即使被逼到的绝境,依旧奋力血战,最后被潘凤和黄忠两大吴国猛将前后夹击之下,力竭而战死。

    而他麾下的两大得力手下,乌延战死,苏仆延带着残兵逃了。

    这一场大战仅存的四万多乌丸将士,在这一战之中也战死将近一万三千左右,其中有一万骑兵,在苏仆延的带领之下,夺回自己的马匹,趁着月色的掩护,逃窜了出去。

    其他的全数被俘虏了起来。

    至于阎柔,鲜于辅和王门麾下的一万残兵,也骑兵的冲击被直接打散,死了死,俘虏的俘虏,逃的逃,主将阎柔逃窜,鲜于辅战死,王门也战死。

    战事落幕,太阳也落幕,入夜,银月倒挂,星空璀璨,闪亮的夜色之下,映照着这一片血色染红的大地。

    北城门。

    关靖正在组织着城中的一队队新招募的青壮,持着火把,开始打扫起了这一片狼藉的战场,八月的天气,很炎热,尸体不能久留。

    这么多尸体,晚处理一个时辰,都有可能引发瘟疫。

    潘凤高大的身躯昂然的站在城头,目光看着的城下狼藉不堪的战场,脸色却有一丝的欣慰,甚至连胸前包扎起来的那一道三寸长,深可见骨的伤口都感觉不到伤痛。

    胜利就是最好的安慰。

    为了斩杀蹋顿,即使他和黄忠双双联手,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才解决了这一个绝世猛将。

    他摸摸自己的身上包扎好的伤口,是被锐利的锤尖划伤的:“好多年都没有受伤了!”

    自从成为吴国大将军之中,居于高堂,主宰战场大局,鲜少亲上战场,连手中的战斧都少摸。这一战,算是有些的告慰自己的绝世武力。

    “大将军,俘虏已经关押好了!”黄忠走上城头。

    “汉升将军,此次还多亏你及时赶到。不然今日战死在城门的便是某家潘无双了!”潘凤看着黄忠刚毅的脸庞,有感概的道:“某欠汝一救命之恩!”

    他想过祖茂提前来支援,他也想过张燕率兵返回,但是却没有想到远在大草原的黄忠是最先挥兵返回了蓟城。

    这一点,很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但是也因为这一点。活下来的是他,而不是蹋顿。

    “大将军过奖了!”黄忠脸色有些疲惫,闻言,连忙打起精神,对着潘凤,淡淡的一笑,拱手的道:“此乃末将应该做的事情!”

    “汉升,汝本远在大草原,何意如此迅速返回,是草原之上。可有变数?”潘凤紧接着问道。

    “大将军放心,草原之上,部落已定,某已留下足够的兵马镇守他们,不会有任何变数,此事返回蓟城的都是来去如风的精锐骑兵!”

    黄忠连忙拱手,轻声的禀报的道:“其实大将军看到的远处若隐若现人影,只是稻草人,为了壮大我们支援的声势而已,真正返回蓟城的。就是只有投入战场白马义从和黑甲精骑。”

    他这么做,让乌丸人感觉吴军数万主力回防,直接瓦解了乌丸人的斗志,震慑力大过直接战斗力。

    效果还不错。为此投降的乌丸人不计其数。

    “原来如此!”

    潘凤闻言,松了一口气,目光看着的黄忠,有些感叹的道:“不过就算只有这六千精锐骑兵南下,你们的速度也够快,据你们透露的消息。两天前你们应该还在大草原,从大草原南下,居然只用两天的时间!”

    从大草原返回蓟城,近乎千里,千里奔袭,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抵挡,不得不说,黄忠让他有些刮目相看。

    “呵呵,大将军,无论白马义从和黑甲精骑,都是天下一等一的骑兵,擅于速度,若是论起行军,天下无人能媲美,自辽西北侧大草原南下,两天不眠不休,终让我们赶上了!”

    黄忠很骄傲的道。

    他在大草原的时候,就担心蓟城血战,会影响北疆之战的最后结果,才不管不顾,带着六千精锐骑兵,整整两天不眠不休的赶路。

    也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