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战之前,他必须要提升自己的实力,不然夹在刘表和孙坚之间,等待他的将会是粉身碎骨。(未完待续。)

第五百章 楚国备战,刘表雄起!() 
楚国,襄阳。

    王宫,一个偏殿之中,楚国朝堂的文武大臣齐聚一堂,气氛有些压抑。

    这不是正式的上朝,但是比正式的上朝气氛要来的严肃,刘表一袭锦袍,头戴玉冠,在殿堂之中来回踱步,双眸阴霾,面容低沉如水,全身散发着幽冷般的气息。

    楚国和江东猛虎毗邻,他心中就一直有一个准备,孙坚这一头猛虎早晚有一天会打过来的。

    如今,这已经是一个事实了。

    去年的一战,他就心中有感,孙坚已经蠢蠢欲动了,可是他还是没有想到,这一战来的太快了。

    黄射率领数万兵力杀入的江夏,这就是吴国的给出的战贴。

    “诸位,如今吴国的先锋军已经杀入江夏了,我们和吴国的盟约已经到期了,想来不日孙坚便会亲征楚,汝等有何良策?”刘表深呼吸了一口,双眸清冷,扫过众人,冷冷的问道。

    三年之约,已经到了,孙坚西征楚国,也不算是破坏盟友。

    “大王,事已至此,吾等已经无路可走!”

    刘表的第一谋士,蒯良神情平静,站了出来,面容刚毅,拱手,恭敬的道:“唯一战而已!”

    楚国已经被逼入的绝境,黄射的大军不过是先锋军而已,接下来的才是的真正的大军,孙坚有些要开战,躲也躲不了。

    事到如今,打还有一线生机,不打,就投降吧。

    “战?”

    刘表闻言,眯着眼,双眸之中猛然一抹精芒迸射而出。

    差不多是十年前,他曾经单骑入襄阳,胯下一批骏马,手中一柄青锋,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一举拿下了荆州。成为定鼎天下的一方诸侯。

    如今,他已经须发已白,病痛缠身,失去的昔日的锐气。自立楚国,登基为王之后,唯一想做的就是顺利的把江山交到儿孙手中。

    可惜,野心勃勃的孙坚并没有给他这一个机会。

    既然如此,恐怕就只能如同蒯良所言。为一战而已。

    “大王,吴国绝对不会放弃此次大好机会。”

    作为楚国军方第一人,蔡瑁此时此刻面容也坚定了下来,道:“楚国如今唯有一战而已,臣愿意身先士卒!”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楚国若灭,他也一无所有,吴国对待江东世家尚且如此苛刻,向来对待荆襄世家,也不会手下留情。

    “吾等愿战!”

    众人此时此刻。俯首跪下,众志成城,战意勃然。

    荆州乃是福地,向来出才俊,楚国不是没有人才,不是没有忠臣,只不过昔日刘表过于软弱,所以麾下大臣自然挺不起腰杆子。

    如今都被打到了家门口,大家自然不愿意束手就擒,血性一下子冲动了起来。

    “好!”

    刘表目光扫过众人。浑身散发出来一抹已经消失良久的战意,仿佛昔日那一个单骑入襄阳的刘景升已经回来的了。

    “孙文台欲战,孤便奉陪到底!”

    刘表昂然而立的身躯显得有些挺拔不凡,背负双手。目光远眺,双眸锐利了起来,冷然的道:“荆襄儿郎,岂非贪生怕死之徒,当战!”

    “大王圣明!”

    众人看到这一幕,心中多多少少有了一份安稳。

    “蒯越!”

    “在!”楚国太常蒯越站出。

    刘表也算是一代枭雄。赤手空拳打下的楚国的基业,自然而然非泛泛之辈,既然要打,就要做最好的准备:“孤命令汝,出使魏国,务必让魏国撤兵北上,稳定南阳边界,魏国如今和晋国交战在即,想来也不会对吾楚国有什么为难。”

    “诺!”蒯越点点头。

    “伊籍!”

    “臣在!”

    一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一袭太常丞的官袍,站出来,拱手行礼。

    伊籍,伊伯机,算是楚国的后起之秀,自荐为臣,三寸不烂之舌,曾经辩论楚国数个大臣,被刘表钦赐为太常丞。

    “孤命令汝,出使蜀国,说服刘璋,出兵相助,刘璋和吾等乃是一脉相传,同为汉室遗孤,若是能让刘璋出兵相助,更是一件好事!”

    刘表眯着眼睛,虽然他从来没有把这一层关系放在眼中,但是如今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他不得不用了。

    “臣必定竭尽全力!”

    伊籍闻言,点点头,拱手的道。

    他心中也很清楚,仅凭楚国的实力,恐怕挡住近来南征北战的吴国雄兵。

    蜀国,是楚国的一个希望。

    他顿时感觉自己的肩膀上的任务十分的沉重而艰巨。

    “蒯良!”

    “臣在!”

    “楚国如今的赋税钱粮可能支持大军作战否?”刘表深呼吸了一口,问道。

    楚国土地肥沃,地处荆襄阳,人口众多,而且向来富裕,经济并不在吴国之下,而且楚国兵马不多,没有吴国那般的地大辽阔。

    但是他并不确定,楚国的国库能否支持这一次倾国作战的后勤。

    “禀报大王!”

    蒯良倒是很淡定,轻轻的站出来,拱手,轻声的道:“楚国已经休养生息多年,如今国库饱满,粮仓富裕,臣保证,楚国大军,后勤不缺!”

    “好!”

    刘表松了一口气,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只要后勤保证,这一战,他就还有机会,而且在本土作战,就是他的一个优势。

    这些年,他也算是保境安民,一手平定战乱,让荆州恢复平静的生活,民心还是有些的。

    这一战,还是有些希望的。

    “蔡瑁!”

    “末将在!”

    刘表看了一眼楚国之中坐拥兵力最多的蔡瑁,道:“江夏已经开始交战了,刘玄德的未必能挡得住楚国的先锋军,而且孤并不相信刘玄德会为了孤而死战,他若是力量不继,必然会退去洞庭湖,然后北上襄阳。”

    “他敢?”

    蔡瑁闻言,双眸一瞪,冷冷的道:“没有大王的命令,他若是敢退,便是违抗军令,某比斩杀他!”

    “非也!”

    刘表摇摇头,双眸之中智珠在握,淡淡的道:“楚国实力不济,想要抗衡吴国,还需要借助刘玄德之力,他之麾下,关云长和张翼德,皆然是天下无双猛将,若能为楚国所用,乃是一大利器!”

    “可是这两个乃是他的结拜兄弟!”文聘站出来,轻声的提醒道:“他们只会听刘玄德一人,不会听从大王之命令!”

    “所以孤只要用刘玄德一人便可!”

    刘表眯着眼,眸子之中有一抹精芒,道:“蔡瑁,孤现在命令汝,汝立刻率麾下水军,全数南下,抵达赤壁,然后驻守在赤壁之上,安寨立营,等待孤亲临,还有若是刘备不济,接应刘备,刘备若败,必然退往赤壁,孤还需要他来为孤打前锋,汝不可怠慢!”

    “末将明白!”

    蔡瑁闻言,心中微微一动,顿时明白的刘表的心思。

    刘备是一柄剑,而且锋利无双,若是用得好,也许能给的楚国带来一个有利的效果。

    这一柄剑还不能断。

    “文聘!”

    “末将在!”

    “孤命令人汝,驻守蛮族的兵马,汝立刻全数撤回,想办法调遣前往赤壁大营,孤要集合全国兵马和孙文台决一死战。”刘表坚定的道。

    “大王,如若这样,恐怕五溪蛮族会作乱!”

    “蛮族未开化,莫不过于贪得无厌之辈而已!”

    刘表冷冷一笑,道:“孤昔日不愿意造就他们的嚣张,所以才派兵防着他们,如今孤兵力的吃紧,怎可把兵力浪费在他们这一群蛮人的身上,大不了孤施舍他们一些粮食,让他们安分一下,待此战过后,在回头收拾他们!”

    “诺!”

    文聘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楚国成败在此一战,诸君共勉!”此时此刻,刘表也不得不阔出去打一场倾国之战,他是没有野心,他是成不了大业。

    但是作为一个守家之犬,任何想要入侵的敌人,他都会让他们付出血的教训。

    “大王万岁!”

    众将俯首,恭敬的行礼,表示自己的决心。(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一章 七月江东,梅雨成灾!() 
江东,七月。

    整个月都没有看到晴日,依旧是一片茫茫的滂沱大雨,沥沥而下,让整个江东都笼罩在一片的阴霾的天色之下。

    钱塘江。

    这一条江河乃是会稽和吴郡的交接江河,连接着的东海的海湾,潮起潮落,有着一种十分壮阔的景观。

    但是如今的天降大雨,已经半月有余,雨水始终不停,涨潮不消,堤坝不堪承受,已经发生了连续数次决堤,淹没的两岸的田地房屋,死伤无数。

    “步骘,吴柳坡段的堤坝可已经补好?”

    雨水之中,孙权整个人湿哒哒的站在的河岸旁边,面容阴霾,目光死死的看着不断涨起的河水,冷声的问道。

    他替父巡逻水灾之区,钱塘第一站。

    但是情况比他想象之中还要严峻的多了,并不是安抚人心那么简单,如今的决堤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后续的问题,根本无从入手。

    在他身后,钱塘江两岸的七八个县的县令如今都站立着,孙权没有撑油伞,他们也不敢的撑伞,一个个淋得好像一个落汤鸡。

    “君侯,钱塘人力不足,如今堤坝依旧没有补好!”步骘是昔日的江东书院的佼佼者,也是第一批毕业的学子,位列钱塘县令。

    在江东书院的一系学子之中,他算是一个人物。

    昔日的江东书院三杰,准确来说,都是不错的人才,陆逊凭借着世家的帮助,攀爬的最快,如今已经贵为的金陵县丞,再进一步,就是县令。

    而苏门,寒门士子,毕业之后,远赴边陲。在辽东可干的有声有色,也是镇守一方的县令,一步之遥,已经有人提名为辽东都尉。

    步骘。他也算是才华横溢,脚踏实地,在江东书院的三杰之中,算是唯一一个专注内政的人才,一步步走到的会稽大县钱塘的县令。

    “在钱塘江的附近可有兵营?”

    孙权咬着牙。双眸有些赤红,天灾人祸,人祸可挡,天灾难料,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水患也是江南的一大无解之难题。

    如今决堤却迟迟未能补上,在这么下去,后面恐怕受灾的人更多。

    如今因为决堤,死伤已经接近的三位数。

    “禀报君侯,会稽的萧山。有一处兵营,驻扎会稽的一千郡兵!”步骘站出来,想了想,才拱手的道。

    自古以来,并没有用兵马来干这些的补堤坝的事情,大材小用。

    但是孙权问了,他就回答。

    “韩刚!”

    孙权可管不了这么多,如今只有补堤坝才是第一位。

    “在!”

    “汝立刻持吾之令牌,立刻去一趟萧山兵营,把三千郡兵调遣来。协助钱塘将士,务必在今天之内,堵住决堤口!”

    孙权的东侯令和孙策的江侯令都有调遣在万人之数一下的各方兵马的权利。

    “诺!”

    韩刚点点头,拿着领兵。策马在狂风暴雨之中,迅速的离开的河岸。

    “步骘县令,在这下面,吴柳坡的决堤,受灾的有多少村庄和百姓?”孙权深呼吸了一口,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目光有些阴鸷起来,问道。

    “禀报君侯,如今钱塘江周围,四五个县城,下游一带,基本上都已经被淹没了,田地的农作物被摧毁,房屋也被摧毁,受灾百姓好几万!”

    步骘紧跟在孙权的后面吗,也是雨中承受着,浑身湿哒哒的,回答孙权的问题:“死亡的人数,统计出来的,已经将近一百多人。”

    “这些百姓,汝无论如何,一定要想办法安定好!”

    孙权眯着眼,冷冷的道:“你要钱,我给你钱,你要粮食,我给你粮食,但是如果有一个人安顿不好,我就把你直接丢会书院去!”

    “诺!”

    步骘闻言,浑然一颤,面容一下子刚毅了起来。

    “走,往下面去看一看!”孙权顺着河岸,往着下游走去。

    “君侯,如今风大雨水,汝已经浑身湿透,还是返回县衙驿站,先休息一下吧!”一个县令走出来,有些恭敬的道。

    “某受命于大王,替大王迅速百姓灾祸,岂能在此时此刻去休息,继续走!”孙权一脚泥巴,一脚污水,走在河岸之上。

    “对了,附近可有谁是水利方面的专家?”孙权突然回过头,目光扫过,问道。

    他们都是搞政治了,说起来对堵上堤坝,控制堤坝的承受水量都是外行,这时候钱塘江的决口如斯眼中,没有一个专业的人,还真的不好弄。

    “有一人!”

    步骘想了想,道:“钱塘江在最开始的涨堤的时候,在萧山县有一人曾经预测,今年堤坝会决堤,他当时还在萧山的县衙的击鼓而鸣,请求萧山县,让他们出人出力,加固堤坝,撤散下游人群,可惜当时没有人理会。”

    “现在人在哪里?”

    “属下多方打听,并不知晓!”步骘摇摇头,有些遗憾,当是决堤的时候,他也一直想要找出这一个人来,但是萧山县令咬口不交人。

    “萧山县令,站出来!”

    “君侯!”一个中年目光怨毒看了一眼步骘,战战栗栗的走出来。

    “人现在在哪里?”孙权很直接的问道。

    “在……在……”中年县令牙齿抖动,半天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说!”

    孙权久居上位,长年行军,一言一行之中,充斥着莫大威严和煞气,一下子把中年县令的给的吓了面色发青。

    “在大牢!”

    “很好,这就是我吴国的官吏!”孙权冷冷一笑,有些讽刺。

    “属下知错,请君侯恕罪!”中年县令是会稽的虞家的族子,连忙匍匐在泥泞的地面之上,磕头而喊。

    “你亲自去一趟,把这一个人给请出来,你听清楚了,是请,不是提,恭恭敬敬的去请,他若是不满意,我就让你人头落地,明白吗?”

    孙权目光有一抹冷芒划过,平静的语气十分的锋利。

    “诺!”

    中年县令闻言,立刻连滚带爬的走了下去。

    “你们都给我听好了,作为一县之父母官,若是不能的为民做主,都给我滚回去养猪耕田!”孙权拂袖,冷冷而道。

    “谨遵郡侯教诲!”

    众人闻言,浑身一颤,连忙恭敬的鞠躬而行礼。

    一整个上午,孙权带着一众县令,沿着钱塘河岸,走了一圈,鼓励民夫补堤,还探望的受灾的百姓,在官府搭建的草棚之中,对他们好声好气的安抚的一番。

    下午,韩刚带着一千多郡兵加入的堵回堤坝缺口的行动之中,几个县城,几千民夫,加上上千郡兵,吴柳坡的决口仅仅一天的时间,被堵了回去。

    钱塘县驿站,孙权换了一身衣服,接近了一个老者,这一个老者就是的步骘口中的水利专家,因为预测决堤,而被萧山县令困囚的老者。

    “老朽莫丘,拜见的君侯!”

    “先生莫要多礼!”

    孙权抬头,目光看了一眼,这个老汉年约五十来岁,坐牢一段时间,也没有显得颓废,很精神:“让你受苦了!”

    “老朽不苦,只是老朽没有用,让这百姓受水灾之难!”老汉叹了一口。

    “放心,此事某会给汝一个交代!”

    不过如今孙权也没有过多的去打量他,直接的问道:“莫先生,汝看,这钱塘江上下,吴柳坡的缺口已经堵上了,还会决堤吗?”

    “君侯,今年的雨水,起码要到八月份才会停下来,老朽估计,在下游,还有几个决堤口!”说起水利,莫丘精神抖擞起来了。

    “还会有缺口?”孙权心中微微一冷。

    “嗯!”

    莫丘看了看在孙权案桌上的钱塘江地图,指了指,道:“君侯,这一副堤坝的图纸是很多年以前的,其实这里,这里,年久未曾修筑,都很脆弱!”

    “步骘,韩刚!”

    “在!”

    “汝等二人,立刻带着能动用的所有人,前去抢修这个渡口的堤坝,加固他们!”孙权的目光从图纸之上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莫丘,道:“莫先生,此事还麻烦你亲自去指点一下!”

    “此乃某应该做的!”

    莫丘点点头。(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二章 朝堂博弈() 
阴霾的七月,江东大地时时刻刻都在一片茫茫雨水的笼罩之中,四处的水患决堤,灾情一片,让整个吴国都陷入一片低沉的气氛之中。

    但是吴国的都城金陵城如今却火热无比,朝堂之上,如火如荼的争论正在激烈的进行之中。

    吴国大军西征楚国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且大王孙坚要亲征也是的已经定局的决议,但是出兵的数量,和左右两路大军的主帅,都是需要讨论的事情。

    吴国海军,骑兵,步卒,这些主力兵力加上数十万,近乎百万,如果加上各方的郡兵,起码超过了上百万的兵力。

    要是论兵力,也许整个天下,没有一个诸侯能比得上吴国,但是吴国疆域辽阔,南北开纵,这些兵力只要一摊开,其实就没有多少了。

    想要调遣主力兵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各方要防守的敌人也不在少数。

    奉天大殿。

    这是的吴国的庄严的上朝大殿,中间是小型的高台,高台之上,龙椅屹立,大殿的视线很开阔,朱红大梁,雕饰着花鸟鱼虫,十分壮阔。

    此时此刻,三公九卿,众臣齐聚一堂,而孙坚魁梧的身躯盘坐在的龙椅之上,目光犹如猛虎般锐利,扫过众人,颇具威严。

    “诸位大臣,此次征战的楚国,周泰已经出兵五万为先锋,杀了江夏,正在交战之中,但是逍遥大营的兵力不能动,而且徐州太史慈已经挥兵五万返回金陵待命,御林军有三万兵力可随孤亲征,甘宁驻守东海的十万海军也已经返航,但是这点兵力想要攻取楚国,是远远不足的,诸位可有什么提议?”

    面对满堂的文武朝臣,孙坚低沉的声音淡淡的响起。

    江东毗邻荆州,荆州有多少实力。他心知肚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