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江东书院之中,一共就初平三年,和初平四年的两批学子,加起来八千多的青少年,这些学子最多的也就学习两年多一点,对于蔡邕来说,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出仕途的。

    蔡邕担任江东书院的祭酒,就曾经立下规矩,江东书院的学子,没有三年以上的学习,是不能举孝廉,进入仕途的。

    “仲谋!”

    蔡邕一听到孙权这么说,眉头不由得深深皱起,有些不满的道:“如今他们都仅仅只是学习道的基本的东西,还不足与举孝廉,孙坚这么做,的确能解决交州的问题,但是也是等于断了一些学子未来的前途,你认为拔苗助长,还不是坏事吗?”

    “伯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孙权沉吟的一下,轻声的解析,道:“正所谓学海无涯,知识是学不完的,活到老就学到老,但是读书大部分都是为了仕途,所以我们可以折冲一点,没有你的批注,是不能毕业的,他们既然没有在江东书院毕业,就不要举孝廉,只是提前进入各地的县衙,跟随着县令,县丞身边,历练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历练?”蔡邕一愣,很快就反应过来的,轻轻的眯眼,始终有些不解的凝视着孙权。

    “江东书院很好,无论各方面教育都很齐全,但是闭门造车,始终难成大事。”

    孙权心中斟酌的一下,他认为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前世的大学也有实习的这么一个说法,既然如此,这些学子,为什么不能提前实习一下。

    江东军打入交州,交州肯定乱,仅凭着军队镇压,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下一个安稳的交州,所以交州的确需要这批学子。

    只要这批学子能支持交州平安的过渡给江东,就可以重新返回书院,继续求学,深造,而且有了这一份从官的经验,对于每一个学子,都是一件好事。

    “伯父,你是过来人,不是会读书的人就会做官的,仕途有仕途的规则,江东书院想要成为天下第一的学府,不仅仅要教给他们他们知识,也要教他们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官。”

    “读书入仕,这倒是一句真话。”

    蔡邕闻言,沉吟的一下,才叹了一口气,道。

    他自然知道,这世界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那么的清高的,可以把钱财名利看成粪土,九成九的读书人都是为了有一天能做官,光宗耀祖。

    千里求学,万里为官。

    “伯父,其实我们可以在书院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叫做实习,你从书院的几千人之中,每年挑选出几百的精英学子,让他们提前进入官场,只一个实习的官吏,规定的一段时间之后,再到时候你再把这些学子召回来,继续深造一番,然后再毕业。”孙权沉吟的一下,提议的道。

    “实习官吏?这个提议不错。”

    蔡邕目光一动,一抹精芒划过,他被孙权给说服了,要是能在举孝廉之前,能够积累一些官场的经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伯父,现在是征东将军府求到的江东书院头上,书院八千多学子,想要找出两三百精英学子,有能力担任县令或者县丞的助手的精英学子,应该不难吧?”

    孙权微微一笑,道:“而我觉得,江东书院这些年耗费无数钱财,也是时候给一份成绩征东将军府看看,必然让他们知道,让整个江东都知道,书院耗费钱财不是白费了。”

    “成绩?”

    蔡邕不语,心中却有些想法了。

    “对,成绩!”

    孙权目光微微一动,道:“江东书院想要长久的营运下去,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人的支持,仲谋说一句市侩点话,江东书院想要一直得到征东将军府邸拨款,最起码的一点,就是要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话粗理不粗!”

    蔡邕点头,看着孙权,道:“你说的对,江东书院必须要依靠自己的,才能永远的屹立江东,这批人,我出。”

    孙权一听,松了一口气,终于说服了,他知道蔡邕本来对孙坚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印象,如果这事情要是再闹僵,估计两人的关系就崩了。

    “但是我事先声明一下,我可以送三百学子去交州,每一个都是江东书院最精英的学子,但是期限最多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到时候这批学子,我就要重新收回来,在书院之中再学一年的时间,才能举孝廉。”

    蔡邕道。

    “没问题,这个我会亲自和将军府交涉。”孙权点头,有两年的时候,交州就能平安的过渡江东,到时候一些交州人才也能用起来。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今日我再和你提一件事。”

    蔡邕面容有些严肃,目光之中一抹无奈的光芒闪烁着,道:“江东书院已经出现的寒门和士族的交锋,这种阶级观念,在书院之中泾渭分明,我都有些压不住了。”

    “士族和寒门的交锋?”孙权一听,面色也严肃起来,目光眯起。

    这事情一点都不出他的意料之外,当初建立江东书院,他就知道会有这么的一天,林子大自然什么鸟都有。

    江东书院的规模,概括整个江东,甚至江东之外的一些学子也来求学,而江东书院来者不拒,有资质着,皆可进,没有所以为的寒门和士族的分别,自然也会出现这些的争端。

    “说说具体情况。”孙权心中知道,这事情要是处理不好,能够直接蔓延道征东将军府,到时候肯定出祸端。

    孙策和周瑜的婚姻,算是把将军府和江东士族连在一起,如今将军府和江东世家算是在蜜月期之中,要是出现这么意外,不仅仅会形成将军府之中的内乱,更会弄成即将开战的交州之战的麻烦。

    “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士族的看不起寒门,寒门的看不惯士族,你自己看吧!”

    蔡邕把一本花名册放在的孙权的面前,孙权不解,但是还是直接摊开,他一看,心中有些不安,越看心中就越寒。

    “江东书院三杰?”

    孙权半个时辰才合上花名册,吐出了一口气浊气,眯琥珀眼睛。

    “所谓的三杰,不过是学子们对他们三人的尊敬,不过他们三人也算是能对得起这个封号,江东书院数千学子,他们的确三个算是最出色的,未来必然是江东顶梁柱,可惜,就是阶级的观念太深,互相容不得对方。”

    说起自己书院教出来的三个得意门生,蔡邕的面容有些欣慰,却又有些无奈。

    “苏门,字正擎,岁十有八,会稽人,出身寒门,自幼家贫,初平三年入江东书院,寒门学子代表。”

    “陆仪,字伯言,岁十有四,吴县人,出身陆家,士族学子代表。”

    “步骘,字子山,岁十有九,淮阴人,出身淮阴士族步氏,但是从小空有其能,而不受步氏所器重,自幼家贫,不喜士族,夹在士族和寒门的中间派代表学子。”

    孙权目光看着花名册,找出的蔡邕的三大得意门生,突然的面色一震,问道:“这个陆家的陆议,他的字叫伯言,陆伯言?”

    如果他没有记错,江东的历史之上,只有陆逊的字才是伯言吧。

    “嗯,陆伯言,南海太守陆俊的长子,现在他不叫陆议了,上个月,陆康给他改了一个名字,陆逊,陆逊在书院,虽然是最年轻的,但是无论天资还是学问,不下任何人之下,而且他能挑起士族在江东书院的大梁,不简单的少年。”蔡邕眯着眼,道。

    “靠,原来在这里。”孙权一听,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一直找不到陆逊的,原来一开始陆逊不叫陆逊,难怪自己翻遍的江东也找不到一个叫陆逊的人。

    陆逊,凭借着夷陵之战,扬名天下了,他可是历史上,凌驾东吴十二虎臣之上的,东吴四英杰之一。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合称为东吴四英杰,历史上,东吴能得到三分之一的天下,坐稳江东之地,这四人的功劳算是最大。

    这四人,每一个都曾经引领着东吴的一个时代发展。

    对这四人,孙权一直都有关注,周瑜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吕蒙在江东讲武堂,鲁肃因为鲁家的关系,依旧还在九江,不过他和周瑜联系密切,早已经有投靠江东之意,投靠江东是早晚的事情。

    就剩下一个陆逊,孙权一直以来,怎么也找不到,把陆家基本都翻遍的,都没有这个名字,可是他没想到,陆逊原来就在自己的眼前,就在江东书院之中。

    “我真是一个历史白痴,居然连陆逊这么有名的人曾经改过名字都不知道!”

    孙权叹了一声,他只能怪自己的上辈子的历史不合格。

    “伯父,这个苏门?”

    陆逊和步骘孙权都有些记忆,这两个未来都有大成就的人,但是苏门,这个寒门天才,他倒是没有什么记忆。

    “苏门,苏正擎,论天资,论毅力,论勤奋,这个学子都是最出色的,当初带着十个馒头,就从会稽一路走来吴县求学,难得。”

    蔡邕评价的道:“不过此子性格上有些偏执,联合寒门弟子,反抗士族子弟,就是他领头的,很聪明,有魄力,能承担责任的一个青年。”

    “哦,他居然能得到伯父如此的评价,看来的确不错。”

    历史上肯定有不少人怀才不遇,有天分而读不到书的人,恐怕这个苏门就是其中一个,能靠着江东书院出头,也应该是算是幸运而有能力的人。

    “唉,无论是寒门还是士族,都是能者不少,要不然也不会三天两头弄出点事情让老夫收拾。”蔡邕叹声的道。

    对于寒门和士族的关系,这个有些无解的问题,蔡邕就算德高望重也无法解决。

    “伯父,寒门和士族的关系,向来如此,在江东也不例外,最少几十年之内,这等阶级的关系都是紧张的,堵不如疏,要争就让他们争去。”

    孙权沉吟的很久,才给出的一个建议,道:“唯有竞争,才能进步,想要教出真正的人才,必须大浪淘沙,只要你这个江东书院的祭酒,心态放平稳,一视同仁,寒门也好,士族也好,掌控好一个度,谁也不能质疑你的做法,就算是世家也无法在这事情上指责你!”

    “大浪淘沙?”

    蔡邕闻言,眉头皱起,道:“听起来有些残忍。”

    “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金子。”

    孙权的目光之中迸射出一抹锐利的光芒。

    …………………………

    这一日,吴县的天气很好,春风和煦。

    这是江东军出征交州的前一日,主将孙策突然派人邀请的孙权过府一聚。孙策已经成家,搬出的孙家大宅,自开一府。

    这个时候,这么隆重,孙权心中有一丝的不安,不过还是赴宴了。

    讨逆将军府,院落之中,一小亭,竹席铺地,一个俊朗魁梧的青年,一袭锦衣,神色凛然,安静的跪坐的竹席之上。

    旁边坐着一个罗裙女子,秀发髻起,露出一张精致的面容,国色天香,一举一动之间充满着无限风情,双手抚琴,优悦的琴音回荡在小亭之中。

    左侧,还有几个美丽的小女婢正在煮酒。

    “大兄,嫂子,仲谋来了。”

    孙权走进来,目光看着孙策,还有孙策的新婚妻子,江东大乔,一个无论容貌,才学,气质,都不在蔡琰之下的女子。

    “仲谋,坐吧!”大乔朱唇轻启,清脆的声音叫道。

    “谢谢嫂子!”

    孙权躬身的行礼之后,中规中矩的坐在孙策的对面,两兄弟听着大乔的琴声,开始碰杯喝酒。

    “仲谋,为兄这些年还没有请你喝过酒呢,来!”

    孙策狭长的眸子微微眯起,他的目光看着孙权的,心中却有些百感交集,这是他弟弟,但是这些年孙权所做的一切,都像一个兄长。

    “大兄,你我乃是兄弟,兄弟是一辈子的,酒什么时候都能喝!”孙权露出了一张灿烂的笑容,举起酒杯,小小的抿了一口,道。

    “哈哈哈,说的好,一辈子的兄弟!”

    孙策大笑,一口而尽,爽朗的笑容之中却带有一抹无法落寞。

    孙家的兄弟能做一辈子吗?

    即使是他的自信,也无法给出一个答案,孙家主宰江东,他和孙权都在江东的朝堂之上,人在朝堂,有时候身不由己。

    “大兄,明日你将会出征交州,此乃你独当一面之战,今日这一杯,弟弟的为你得胜归来而提前恭贺!”

    孙权看着面前这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举起酒杯,恭贺的道。

    “承你贵言,此战必胜。”

    孙策闻言,心情大好,又是一口而尽,两人连续喝了好几杯,明显都有些醉意丝丝,半刻中之后,孙策挥挥手手让几个女婢退下去:“你们都下去吧!”

    “诺!”

    几个在热酒的女婢退下之中,大乔弹奏的优悦琴音之中,两兄弟有些寂寥起来的,目光对视,孙策的目光很复杂,孙权的目光很无奈。

    “仲谋,汝可有怨恨父亲的选择!”孙策死死的看着孙权,突然问道。

    “没有!”

    孙权摇头,他知道孙策这个问题的意思。

    交州的主将,就是江东的未来继承人,这是孙坚的选择,也是因为这个命令,江东高层之上,大半都已经倾向孙策。

    “这本来就对你不公平,你我兄弟,今日有何不能明说的,若是怨,可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孙策目光锐利,凝视着孙权面容上显示的神态。

    “长幼有序,你是长兄,我是弟弟,本来就当如此,有何可怨!”孙权的神情淡然,目光平静的古波不变。

    “可你比我孙策出色!”孙策的声音突然变的有些激昂起来的:“我不承认,我不说,不代表我从来不知道,你孙仲谋自从汜水关之战开始,平定江东,选贤用能,建书院,出大海,平辽东,每一次你都做的比我这个兄长做的要出色。”

    “没有谁比谁出色,你能做的,我做不了,我做的,你不削去做而已,你是江东小霸王,谁也不能比你出色。”孙权深呼吸的一口气,提醒的道。

    “仲谋,江东小霸王终究不是霸王,江东能者居之,我孙策愿意与你公平竞争,强者得江东,生死无怨。”孙策闻言,目光凛冽,冷声的道。

    “大兄,何必呢?”

    孙权面容之中一抹的苦涩。

    “仲谋,我孙策可以输,但是不能接受怜悯的退让,如果你能从某手中夺去江东继承人的位置,孙策甘心让位!”孙策的目光之中闪烁出一抹的光芒,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心中要超越的目标已经从孙坚变成了孙权。

    在江东高层,很多人都说,如果他孙策是人才,那么孙权就是妖孽,影响力遍布江东的每一个个角落。

    “大兄,仲谋再说一次,仲谋不会争的,今日就到此为止,仲谋告退。”

    孙权沉吟的一下,这话题不能再谈论下去的,要是再说下去,今日他们兄弟两个,恐怕就真的翻脸了。

    他直接长身而起,对着孙策,恭敬的行一个礼,然后转身而走,他不管孙策是试探也好,是真的对他有愧也好,反正,他没想过站出来。

    “夫君!”

    大乔看着孙权离开的背影,手中的芊芊玉指停下的抚琴,装过头来,美眸凝视着面色有些阴沉的孙策。

    “仲谋根本无心与你相争,你有何必咄咄逼人,伤了这份兄弟情。”大乔有些不解。

    “大乔,你不懂,某若是连孙仲谋也无法超越,那么某就没有做江东之主的资格。”孙策突然举起满满的一杯酒,直接一口而尽,双眸之后划过一抹战意。

    “这一战,我要告诉江东所有人,我孙策才是最出色的!”

第二百三十五章 心冷(在此拜年了!)() 
新的一年,新的奋斗,拾一在此祝福诸位书友,新年快乐,接下来的一年之中,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

    吴县,锦衣卫衙门。

    孙权的身躯安然坐在太师椅之中,眯着眼,假寐,俊朗的面容显得的有些阴霾清冷,他的心中有一抹散不去的寒意在不断的涌动。

    兄弟!

    他和孙策是血脉至亲的兄弟!

    一直以为他和孙策很亲近,他曾经以为,只要他不争,只要他愿意一辈子辅助孙策,他们就能做一辈子的兄弟。

    可是江东变的越来越庞大,很多事情就变了,周瑜曾经的提醒,左慈突然的出现,孙坚无奈的选择,李涅对他的坚持……在他的心中,已经有一丝畏惧,他没有了自信,能一辈子维持这份兄弟情。

    常言道,帝王之家无兄弟之情,在江东,孙家的就是帝王之家,他们这份兄弟之情还能维持多久呢?

    原本,无论其他人如何说,他孙权始终是坚持一点,只要他不去争,孙策就能一辈子相信他,可是昨日孙策的一番话让他心中发冷。

    今时今日的孙策明显的对他已经有隔阂。

    其实不能说的隔阂,孙策还是相信他的,只能说,现在的孙策已经长大的,开始把他当成江东唯一的对手,有了野心就有的敌人,有了开始,总会有结局的,孙权已经无法确定,这个结局会是他要的结局了。

    他们长大,都有的自己想要追求,人会变的,孙策会变,他也会变。

    “大都督!”这时候,李涅迈着轻盈的脚步,无声无息的走进寂静的大堂之中,目光看着在假寐中的孙权。

    “什么事?”

    孙权一听,收回的烦乱的心绪,睁开眼睛,琥珀晶莹的眸子迸射出一抹冷然的光芒。

    “讨逆将军今日出征,主公召集将军府上下,恭送城外十里之外,城中之人皆然观望,你不去吗?”李涅目光微微一动,双眸之中划过一抹意味深长的光芒。

    “我也想去,就是怕有人不想看到我。”孙权闻言,苦涩的一笑,淡淡的道:“算了,去不去,已经不重要了,事到如今,也没必要去捣乱。”

    如果孙策昨日不找他,他今日还真的欢天喜地的去送行的,可是……如今江东上下都知道,孙坚选了孙策,所有人都认为他心不舒服,他要是去,多半不是大度,而是就变成了有心捣乱而已。

    “大都督,属下有一事情汇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