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否会透露自己灵魂转换的秘密,这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啊!
细听声音,原来是钟全师尊和母亲青辙王妃,王妃坐在床边,钟全立在她身旁。
只听钟全神秘地说道:“王妃,青铭王子这个症状,正是青铜王灵魂亟待合并的征兆啊!王子刚满十八岁,我听渡生将军讲,他这头痛昏厥的症状已经赫然出现多次!在人间道已经就开始显现!众所周知,历任青铜王,都是在继承者年满十八岁的当天进行灵魂合并,否则将有损青铜王灵魂的法力,有害无益啊!”
王妃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可丞相和朝中重臣尚未认可,他们并不认为铭儿一定是青铜王灵魂的继承者,还说,铭儿十八年来从未修习过青铜族神功,怕是难担大任!他们已经向青辕王兄和青辙王言明,要待铭儿在聚才堂练成一套青铜族独传神功,才会认可铭儿的正统性。”
说着,她转头看了一眼貌似昏迷的青铭,摇了摇头,轻声道:“只是铭儿总是这样头痛昏厥,也不知能不能尽快炼成神功,唉,我儿真是受苦啦!”
正说话间,卧室门被人用力推开,进来的正是青辕、青辙兄弟二人。
青辙王不由分说,径直走到床前,意欲抱起青铭,王妃按着他的手臂,轻声问道:“王爷意欲何为?铭儿尚需修养!不可随意挪动!”
青辙王停住手,看着青辕王,青辕王用极低,但却清晰的声音说道:“遥想数千年前,远古时代的贵族石族没落,荒淫无道,导致天地混沌,民不聊生。我青铜族祖先挺身而出,历尽千辛万苦,带领铁族、铝族众人,打败石族贵族建立大属国至今。”
“想当初,青天王乃是众望所归,天授王权,他成为了大属国首位青铜王。青铜王通过灵魂转世,至今已有二十余代。为保社稷稳固、国泰民安,远古炼魂师合力,从青天王的灵魂中取出一小部分,经顶级炼魂术九九八十一天,冶炼成越生宝剑。”
“按天命所授,历代青铜王离世之时,会选择合适的继承人,定向转世。按照天命,灵魂必将转世到青铜族嫡系婴孩中,继承人年满十八岁可拔出越生宝剑。这越生宝剑,若非青铜王灵魂继承者,是无论如何也拔不出的!这也是祖先设立聚才堂的意义所在,所有嫡系孩童统一管理,自小修炼,便是为了确保青铜王继承人的功力能够得到足够的培养。”
青辕王言及此,青辙王和王妃,在场的钟全,都是点头赞同。
他脸上凛然,续道:“可自父王仙逝至今,已是十八年出头,聚才堂中所有年龄适当的青年,无一能够拔出越生宝剑!如今,只剩下这沉睡了十八年的铭儿,青铜王灵魂继承者,不是他,便更是何人?”
钟全连连点头,青辙王夫妇却面露难色。
青辕语音稍高,愠怒道:“事实摆在眼前,应当即刻让铭儿灵魂合并,拖延下去,只怕青铜王灵魂功力受损!铭儿年满十八岁已逾数月,头痛之症便是灵魂不全导致,芸生老匹夫百般阻挠,实在不知其意欲何为?这十八年来,他把持朝政,怕是上瘾了吧!”
青辙王叹了一口气,说道:“但是,未得丞相率百官见证,只怕铭儿将来施政不便呐!”
青辕王啐了一口,愤然道:“情势紧迫,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倘若铭儿果真拔剑自如,灵魂合并,青铜王灵魂自带功力,法力天生高强,也不怕将来百官不服!你我兄弟该担此责,我们即刻携铭儿至越生洞,让他与越生宝剑灵魂合并!外间的事,将来再议吧!”
听到这里,青铭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头痛之症大有来头,若不按照青辕伯父所言,进行什么灵魂合并,自己还要常常经受那天崩地裂的头痛!何况,自己极有可能是这大属国的青铜王继承者,他隐隐地感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胸中当即涌起一股莫名的英雄情怀,他翻身坐起,斩钉截铁地喊道:“我愿意拔剑一试!”
王妃喜上眉梢,一边伸手摸摸他的额头,一边柔声说道:“铭儿,你醒啦!”
片刻之后,她欣喜地说道:“温度已经恢复正常!看来铭儿元气未伤,底子还不错!”
青辕王和青辙王听到青铭的表态,感受到他灵魂中自然携带的勇气,当下大喜,带着青铭便要出发,钟全紧紧跟随。
各人跨上骏马,青铭不会骑马,仍是渡生将军牵马而行。
心中焦急,队伍行进快速,过了大半日,快至日落时分,方才止步,青铭方知路途遥远。只见所到之处又是一座大山,但这座大山与先前那些郁郁葱葱的山脉迥然不同,是一座巨大的褐色石头山,山后传来一片哗啦啦的流水声,情知大山背后定有湍急的流水。
一行人中,除了青铭毫无功力,其余各人都是大属国高手,纷纷飞身下马,纵身而跃,青铭则被青辙王所携,父子并肩而跃。他感到父王竟然身负异能,自己仿若在空中飘行,这种感觉,和当时被钟全携上聚才堂的时候颇为相似。只是父王身上的力道更为实在,钟全的力道有些飘忽,可见二人修炼的法门有所不同,父王统领军队,所练功力自然更尚武道,钟全师尊身为高级炼魂师,功力则偏向那些气功类的神功。
正思忖间,青辙王等人已停下脚步,青铭费力稳住脚跟,抬头一看,正是山后传来流水声的地方,位于山腰的一处平地。他向外望去,对面是另一座褐色大山,一道飞流急下的瀑布挂在两山之间,落到下方山谷巨石之上,溅起好几米高的水花来,离得近了,直听得水声震耳,气势磅礴。
转身一看,一个宽大的山洞洞口,两边齐刷刷立着两排卫兵,个个昂首挺胸,头戴亮铖铖的青铜头盔,身披铠甲,腰佩宝剑,全副武装,仿佛随时准备投入激烈的战斗。见到来人,卫兵们同时单膝下跪,齐声喊道:“恭迎辕王!”
青辕王摆摆手,头也不回,急忙引领大家进入洞口。青铭进洞后又是吃惊不小,只见偌大的洞身,洞底还有一个洞口,里面是一条甬道,通向远方,一眼望不到底。靠洞壁每隔两米便有一名卫兵,身强体壮,双目炯炯,俨然都是青铜族嫡系卫兵。威严的架势,足见此处乃青铜族机要重地,地位非同寻常。
洞身内部燃着星星火把,甬道中也被沿路布置的火把照得通亮。
两名等级稍高的卫兵在前引路,青辕王带领诸人列队进入了甬道,甬道仅有一米来宽,刚好够两个人并肩而行。行了片刻之后,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是一处建造精良的石室,室壁绘着多幅图画,画中主角是一个身穿轻铠的男子,每幅图上的画中人都做着奇怪的动作,好像在修炼什么功法,从左往右看过去,俨然形成一套连环画。石室地面的中央,用彩色石块砌成一圈圈图案,仿佛在人间道见过的八卦图一般,但图形结构更加复杂。
只见青辕王走到彩色石块图案的中心点,微合双目,双手合什,然后,他缓缓分开手掌,向着石室的穹顶轻轻一推,咻的一下,一道黄光直击穹顶中央,石室背后的墙壁竟应声而裂,朝着左右分别滑动开去。
一个稍小的石室展现在众人眼前,那里面没有火把,却透着满屋的蓝色光芒,那光芒既明亮,又温和,沐浴在这片蓝色光芒中的人,都感到平静安详,舒畅无比。
青铭定睛一看,石室中央立着一根石柱,石柱上雕刻着浮雕,展示的内容,是头戴青铜头盔的骑士,赶走了身穿石质笨重外套的军队,应该就是青辕王所讲的,远古时代青铜族祖先战胜石族贵族的场景。石柱顶端,平放着一把精巧的宝剑,剑鞘和剑柄都是铮亮的青铜色,剑柄上星星点点闪烁着蓝光,最初看到的蓝色光芒便是由这里发出。
见到这把宝剑,除了青铭之外,众人尽皆单膝跪地,低头敬礼。没人招呼青铭,他便学着青辕王等人的模样,也行了礼。
大家起身后,青辕王径直走到石柱边,恭恭敬敬地用双手捧出宝剑,双眼盯着剑柄上发光的宝石,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本王奉命驻守天元山越生洞以来,一晃十八载,今日复请出越生宝剑,本王万分激动!幼时见父王佩戴越生宝剑,三颗蓝宝石熠熠生辉,父王去世后,越生宝剑一直安放此处,自本王受命看护以来,宝剑上便莫名少了一颗蓝宝石,实在遗憾!”
说着,他深吸一口气,提高声音说道:“不过,也只能如此了!”
他抬头看着众人,凛然道:“为保青铜王灵魂尽快合一,本王已派锟儿前往定元宫,邀请青铜族三大长老前来,不过不知为何,长老们迟迟未到。但是,铭儿头痛症愈烈,青铜王灵魂受损迹象明显,情势紧迫!为保万一,今日,唯一可能成为青铜王灵魂继承者的青铭前来圣地,请各位见证,看铭儿是否能拔出越生宝剑,以明真身。”
此时,众人全都凛然正色,单膝跪地,齐齐高呼:“请青铭王子试剑!”
青辕王双手捧着越生宝剑,递到青铭手中,青铭接过宝剑,双手不住地颤抖。此时此刻,他成为了众人目光的焦点,众目睽睽之下,一举一动都无处可藏。在这样的氛围中,他感到一股强大的责任压在自己双肩,胸中犹如大石紧压,呼吸紧促,咬咬牙,一狠心,左手握着剑鞘,右手抓着剑柄,便去拔剑。
随着他的右手用力,剑柄竟然动了,似乎非常顺利,剑鞘口缓缓露出的剑身射出万丈光芒,晃得在场的众人都睁不开眼。大家又惊又喜。若不是青铜王的灵魂传递者,怎么可能使得剑柄与剑鞘分离呢?是的,青铭!他果然是身负青铜王灵魂的真身啊!
正在这时,只听哐啷一声巨响,万丈光芒陡然消失,拉开的剑身像被强大的磁石吸引,自动缩回了剑鞘,青铭再用力去拔,却是无论如何也没了动静。
青辕王一跺脚,急道:“唉!长老未到,这剑不肯灵魂合一啊!”
010。 合庭议事()
青铭拔剑不出的消息不胫而走,芸生丞相立马召集朝廷重臣,迅速赶往合议庭。
越生洞中的众人,无奈只得先回到王城再行计较。
回城的路上,远远看见一名穿着藏青色袍子的男子,带着两名从人,相向而来,在较远处便下了马,站在路边等候。
行至跟前,站在路边的男子捋了捋他那两片抢眼的小胡子,抱拳行礼,对马上的王爷们说道:“拜见青辕王、青辙王!父亲让我传话,芸生丞相集合了朝廷众臣,已在合议庭等候诸位多时了,还请王爷们尽快前往,说是有要事相商。”
青辕和青辙互相看了看,两个人的表情仿佛在说,该来的总是要来!于是,众人转换方向继续行驰,向合议庭而来。
渡生将军轻声告诉青铭:“王子殿下,刚才路边那位报信的男子,便是户部尚书芸惠的长子,名叫芸什,也是你聚才堂同学芸传的兄长。他可是铁族年轻一辈中少有的精英,年纪轻轻,已成为正式的炼魂师!我只比他小一岁,可我参加了多次炼魂师遴选,都没有成功,他却在多年以前,轻而易举就得到了长老们的认可!据说在整个大属国历史上,他也称得上是最年轻的炼魂师!”
言语之中,渡生将军颇为推崇那位小胡子仁兄。
合议庭,建在大属国王城青铜王王宫的正门外侧,庭外一排巨型的大柱,向人们传达着这处建筑的威严和权力。青铜王王宫已虚位十八年,这些年来,大家公认的朝廷决策中心,就是合议庭了。在庭内中央高台上,安置着三把青铜制成的大座椅,高台下方安放着稍小的座椅,都由光亮的青铜制成,座椅围合着中央高台,一圈圈地,好像水中激起的涟漪。
渡生将军告诉青铭:“中央高台,是三大长老的位置,呆会王子殿下可别坐错了位置!”
青铭连忙点头。
仔细看时,只见合议庭内已经坐满了人,但却鸦雀无声,空气中回荡着紧张而严肃的气氛。青辕王和青辙王坐到高台下首的两把座椅上,钟全坐到了芸生丞相下首,其余众人都按照自己的位分坐好了,卫兵搬来一把椅子安在青辙王身后,青辙王示意青铭坐下。
青铭看到青辐公主、青轮王也来了,还有究生、渡生二将在稍下首的位置,丞相下首除了钟全,也是座无虚席,全都是文官打扮,不过青铭都不太认识。
芸生站起身,向刚落座的青辕王和青辙王拱了拱手,缓缓地说道:“老身听闻,二位王爷带着青铭王子,前往天元山越生洞试剑。此事关乎国运社稷,我等未能亲临见证,实在有负天命所托,惭愧啊,惭愧!”
青辕王也拱了拱手,以作回礼,然后,他站起身,大手向合议庭后方一挥,凛然道:“我大属国青铜王王宫封闭整整十八载,可谓虚位久矣!按远古传下的规律,青铜王的灵魂必定会传至青铜族某位后裔身上。如今,年满十八岁的后生都未能试剑成功,只剩下了铭儿。为防青铜王灵魂受损,故由本王主导,尽管三位长老和诸位臣僚都未到场,但我们到越生洞中,只是试了一试宝剑,也未必不妥。”
芸生丞相不再说话,坐回座位后便巍然不动,脸上神色坦然。
座中一位老者站起身,振振有辞地说道:“青辕王受命驻守越生洞,保卫越生剑,又是前任青铜王的长子,德高望重,有王爷主持试剑,当然合情。不过嘛,想大属国建国之初,奉天命立国建制,每位青铜王灵魂的潜在继承者参与试剑,都是在青铜族长老齐集、文武百官见证之下举行的。本次仪式,既无长老在场,也无百官见证,怕是于理不合,有违天命!”
他尽情发挥着意见,芸生丞相一直微微笑着,既无表态,也不发言。
青辐公主闻言,站起身来,用温和却自带几分威严的声音缓缓说道:“芸惠尚书此言未免太过了罢。越生宝剑乃是融入青铜王灵魂的上古灵剑,要不是王的灵魂继承者,拔也拔不出来的,试一试嘛,拔不出来也就算了,何犯天命?”
说着,她转向芸惠下首的钟全和另一位文官,说道:“钟全尚书、茗苏尚书,你们说呢?”
钟全是试剑的直接参与者,他的立场已经摆在了明处,已无需特意声明,当下便不抢着出声,只听茗苏支支吾吾地说道:“这个嘛,这个嘛,我们礼部虽然负责国家礼仪事项,不过青铜王王位这样的大事,我们,我们不敢僭越!”
原来他是礼部尚书,说完之后,他斜眼看了看芸生,便低下头去,眼神闪烁,不再言语。
钟全咳嗽了两声,站起身来,对天拱了拱手,大声说道:“我大属国青铜王王位缺失已久,按天命规律,如今,已到了年轻一代青铜王现世的节点,微臣认为,应当找出青铜王真身所在,还政于王!”
芸惠嘴角向一侧翘起,阴恻恻地说道:“钟老尚书这意思,倒是我们丞相把持了朝政,不肯还政于王咯?”
钟全把手一摆:“老朽并非此意,只是就事论事!青铜王灵魂继承者,目前而论,只有可能是青铭王子,青铭王子灵魂遗失外域世界多年,如今青铜王灵魂不能合一,于功力大大有损,于国于民均是有害无益!”
芸生丞相不紧不慢地站起来,轻轻拍拍芸惠的肩头,微微一笑,说道:“芸惠尚书言过了。老青铜王去世之时,交待臣下务必要主持好家国大事,这些年来,军中事务都是青辕王跟青辙王二位费心,老身只是按照先王的吩咐,略为处理了一下内务小事,何来把持之说呢?”
言毕,他在合议庭内扫视一周,对着青辕王说道:“民间传言,我们大属国朝廷不团结,实在是一派胡言!两位王爷与臣下,十几年来都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否则,哪里会有我大属国如今举国繁荣的景象?”
他略一停顿,转而问道:“谣言妄言,暂且不论。且问两位王爷,青铭王子试剑结果如何呀?”
青辕王看了看青铭,向芸生相国一拱手,语气中略带恳求,说道:“越生剑拔而复归,未能尽然。如今已放回越生洞原位,本王已命人妥善保管。不过,虽未全部拔出,但能够将剑柄拔离剑鞘,已经证明,铭儿正是青铜王灵魂的继承者。还望相国主持大局,尽早让青铜王正位。”
芸生抚了抚他颌下雪白的长须,笑道:“拔而复归,便是未能拔出,天命祖制,岂是老夫能够主持得了的!”
青辕王面露难色,只得勉强克制,问道:“但如今铭儿头痛阵发,眼见青铜王灵魂受损,依丞相之言,应当如何处置?”
见青辕王已然放下姿态,芸生心中颇为满意,但他面上却显出为难之色,说道:“百官见证倒还好说,老夫虽说不能一呼百应,召集一下倒是可以的。不过,一来,这长老们都未到场,二来,青铭王子苏醒不久,我玄天道中的武艺神功无一进行过操练修养,这次拔剑不出,恐怕意味着时辰未到吧!如若因为功力不够,那便难办了。恐怕大属国上下,也只能等待了。”
青辕王心知对方有意拖延,拖延一日,大权便在对方手中一日,但为今的首要大事,乃是青铜王灵魂不全,消磨下去,怕是受损严重,后果不堪设想,青铭要因此遭受头痛的折磨,越想越着急,青辕王脸色铁青,气得说不出话来。
青辙王因为是青铭的生父,不便在合议庭上为儿子多言,此刻,他只得轻声提醒青辕王道:“王兄,你派锟儿前往定元山请三位长老出山,进展如何?”
青辕王一怔,摇摇头道:“锟儿已去数日,尚未返回,目前情况毫不知晓!”
芸生见大局已在自己意料和掌控之中,决定不再掩藏,往前一步,朗声说道:“事已至此,老夫有一建言,我不妨道出,请在座诸位合议参详。”
大厅中顿时鸦雀无声,连众人的呼吸都压抑着,生怕听漏了一个字,这时若是有绣花针掉落地上,恐怕也能听得见。
芸生顿了顿,见四下寂静,知道火候到了,便不急不慢地续道:“三位长老一边,既然已由青锟王子前去相请,不妨静待消息,消息传回便可明了。青铭王子一边,当继续在聚才堂修习,如若果真是我大属国青铜王灵魂载体,想必王子殿下要学习武艺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