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贤后要造反-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位有心了。”她稍有一顿,玩笑道,“你们送的哪一样都是千金也难得,本宫这里都快成宝库了。”

乔容媛最是爱说话,神采飞扬,笑言道:“娘娘有孕,臣妾等但凡能为娘娘做些什么,那必是义不容辞的。莫说几株草药,就是把臣妾乔家的药庄献给娘娘,臣妾也不会眨一下眼睛的。”

乔家乃百年医药世家,尤以培植灵药闻名,在举国也是闻名遐迩的。

姜樰摇头微笑:“乔家药庄大名鼎鼎,容媛就是给,本宫也不能轻要。知道你们个个嘴甜,什么话好听,拣什么说。”

何容仪与乔氏对视一笑,接话道:“臣妾等都是真心实意,哪里是挑好话说呀。”

“是呀,臣妾等可都是揣着一颗真心来的!”

说话间,白芍端了糕点来,各妃嫔面前都放上一小碟。

“好了好了,知道你们关心本宫。来这么早,早膳没好好用吧,不如快尝尝本宫亲手做的茶香小酥。”

乔容媛先放了一块到嘴里,顿时表情就变了,吃得眼睛眯成了月牙:“唔……好吃!太好吃了!”

几人听得,纷纷尝了一块,俱是称赞。

“臣妾还从来没吃过这等美味的糕点呢。”何容仪正夸赞,手里捏着一块,话毕正待入口,不想被乔容媛一只黑手抢了去,塞进自己的嘴。

“……唉!娘娘!您看她,这都给臣妾抢了。”

乔容媛鼓着腮帮子,用手捂住嘴吧,偏到一边去,躲何容仪远远的。何容仪哭笑不得:“躲什么躲,我还能从你嘴里抢回来不成!”

姜樰看两人为了一块酥争起来,只顾抿嘴笑。这酥确实很好吃,要不然,上辈子时怎么会风靡后宫,人人学做呢。

不过,这两人还真是会讨好人。

正说笑着,听得外间通报,说贺昭仪到了,众人面上皆是一滞,都未想到这位贺昭仪在泰宁宫住得好好的,今日竟会突然来晨醒。

乔容媛赶紧咽下嘴里的酥,慌忙起迎。大家都知道的,这位昭仪虽说未得陛下盛宠,却是太后跟前的红人儿,轻易得罪不得。此前她几人在和风殿闹了一场,叨扰到她,至今尚未寻得机会请罪呢。

贺子芝今日着的是桃色广袖,玉带裹身,禁步微荡,外披檀色暗花纹狐皮斗篷,衬得肤白红润。

她今天的打扮与往日的素雅颇有几分差别,往那儿一站,尤其使人眼前一亮。

“昭仪身子大好了?怎想着今日来,可叫本宫少准备了一碟酥。”姜樰放下茶碗,浅笑言兮,略一颔首,算是主动给她打过招呼了。

贺子芝福了福身,姿态笑容尽显得合度,侧身示意翠屏把东西送上:“娘娘今有孕,是大喜之事,臣妾替娘娘也替陛下高兴,理当相贺。这是臣妾入宫带来的一对羊脂玉福禄环,今献给娘娘,愿娘娘福禄常伴。”

翠屏把小小礼盒呈到姜樰面前,打开,盒中红绸衬托下,那一对羊脂玉环白腻精巧,让人一眼望见,便被之深深吸引,旁的玉石与之相比可就相形见绌了。

羊脂玉非大富大贵之家不能得,贺家乃簪缨世家,倒也用的起。不过,只是送个贺礼而已,贺子芝竟出手出入大方。

也不知是在给她展示贺家实力,还是给诸位妃嫔展示——她贺子芝养好了身子,现在要风光回来了。

“昭仪礼重了。”姜樰笑了笑,示意青霜收好,“赐坐,上茶。”

贺子芝在她下首落座,颇为友好地对在座嫔妃颔首示好,目光落在顾婉华身上时,倏尔想起来似的对姜樰说道:“臣妾年后便要搬回和风殿了,忽然想起此前婉华因臣妾之故不得不搬离翠竹轩,便着实过意不去。臣妾这里想向娘娘讨个恩典,年后就让她搬回来和臣妾一宫而居吧。”

搬回去?

姜樰瞥了眼顾婉华,见她低垂着头,像是吓怕了,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对于贺子芝说要把她弄回去,也只是抬了抬眼,没了别的反应。

“婉华在四芳阁住得可还好?”她没有直接答应,而是问顾氏的意思。

显然她住在那儿是不好的。四芳阁没有主位娘娘,没人替她撑腰,昔日她得罪的乔氏等人还不得将她欺负够本儿,方才肯罢休。

顾氏必是想回翠竹轩的,她却先小心瞥了乔容媛一眼,不敢说错话:“蒙娘娘抬爱,四芳阁清幽雅致,宜居宜情,臣妾住得很好。只是……臣妾位分低下,实在不配在此常住。今昭仪娘娘病愈归来,臣妾理当回去侍奉。还望皇后娘娘恩准。”

姜樰看着她,轻点两下头。她清楚,顾氏被乔氏几个欺负够了,必会依附于贺子芝,这理由无懈可击,自己还真不好驳回。

来日这两人又将沆瀣一气,针对自己了。

“既然婉华想回去,昭仪也要了你,你便搬回去吧。不过本宫丑话说在前头,昭仪有吉星之相,依本宫之见,适宜独居,谨慎旁人污了祥瑞。此前之所以生病,太医院皆找不出缘由,本宫倒是觉得恐与婉华有关。怕是得拥有太后那般深厚的福泽,才合得上昭仪的祥瑞吧。”

一言出,众人无一不惊叹,顾氏本人遭了雷劈似的,惊得脸色都变了。可不是么,昭仪一进宫就病了,在太后处才将养好。若当真是因她之故,她可就被置入死地了。

乔氏几个交头接耳起来。

姜樰看着贺氏嘴角的笑瞬时凝固,心中生起一股快意。这吉星的美名,反倒成了个累赘,贺氏一定想不到。

“皇后之言有理,朕倒是没想到。”忽听魏恒的声音响起,在一片惊讶中,他从里间信步而出。

☆、第37章 暗潮

魏恒对于女人家之间的相处不太感兴趣,故而一直在里间看书,并未露面。看罢了一本,忽而听到外头传来贺子芝的声音,不由心中一动,心道贺氏不好好呆在泰宁宫,来这里作甚,便站在门边大致听了一会儿。

听到贺氏想让顾氏回翠竹轩这里,他一时回忆起上辈子的事来。只记得那顾氏与贺氏的关系很是不错,后来因贺氏之故,还给封了贵嫔。

他依稀想起这顾氏性子温柔活泼,在潜邸时便多宠了她几分,其余倒没有多的印象。不过既然与贺氏关系不错,当年为难姜樰必也少不了她一份。

至于这一世,她受过欺压后得贺氏解救,想必会更加依附贺氏,唯贺氏之命是从。若当真放她回去,必让贺氏多了个帮手。

正不悦中,又听得姜樰说起贺氏的祥瑞恐与顾氏不合,不同意顾氏搬回去,便不由地暗自发笑,感叹她还挺聪明。

听到这里,知那先前争夺之事大抵已有了定夺,魏恒也没了听墙角的兴致,插了一句嘴后施施然走了出去。

姜樰想他在里间看书兴许看得正入迷,半点没想过他会有兴趣来插话。自己正在这儿与贺子芝抬杠呢,他没的突然出来,让她不免心颤了颤。

“陛下怎么来了,可是臣妾这里吵到陛下了?”

魏恒按下正要起身的姜樰,在她一旁坐下:“那到没有,朕只是翻腻了书,出来透透气。不想,赶巧听到你们在议论昭仪的事,心觉皇后之言有理,便多了句嘴。”

魏恒认为她言之有理,姜樰不免有几分不解。他难道不应该偏帮贺子芝才对的么,哪有跟她一起孤立贺子芝的道理。

顾婉华听得皇帝也如此说,一张小脸儿煞白。她回不了翠竹轩,得不到贺昭仪的庇护,往后的日子可就是风雨不住了。

皇帝晓不晓得她的现状说不准,但皇后一定知道,却没有解救她的意思。在这样的纵容下,乔氏几个还不暗地里弄死她。

这宫里头,死个把人从来算不得什么事。

顾氏这么一想,当下着了急,扑通跪在地上便是猛一阵磕头。

“臣妾该死,臣妾该死!没想到因臣妾之故,害得昭仪娘娘染疾,求陛下赐罪!”

贺子芝皱了眉头,赶紧出来说话:“陛下明鉴,婉华是否有罪,难有定论。臣妾觉得,既然臣妾已经痊愈,她搬回翠竹轩也是无碍的。况且,臣妾自小与家人相处,也并无不妥,染病这样的事,哪里能怪婉华呢。”

魏恒听罢,略一迟疑,点点头:“昭仪之言,也是有理。”

姜樰欲再多说两句,断不想轻易让贺子芝抢了人,可刚一张开嘴,似是沉思的魏恒却又说了下去。

“不过,此事万不可冒险。四芳阁适宜居住,以婉华的位分居住于此已是皇后赐下的恩典。昭仪要请婉华回去,无非心觉愧对罢了,既然婉华住得好,何故要费这番周折呢。”

姜樰在旁听着,心中不免再度腹诽——魏恒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顾氏跪在地上,满脸眼泪,声音哽咽着说:“蒙皇后娘娘抬爱,能够独居四芳阁。只是臣妾自知不配,心中惶恐,还望陛下和娘娘许臣妾回翠竹轩去。”

姜樰看了眼魏恒,见他不像是要开口的意思,便莞尔笑道:“左右宫中嫔妃不多,多有空落宫殿,长此以往,岂不荒废了。这四芳阁若无人居住,沾点人气也好。”

魏恒听得,虽未有言,却点头附和。

顾氏见回去无望,皇帝也顺着皇后的样子,贺昭仪一张嘴又说不过,那乔氏几个俱是看好戏的样子,便把心一横,又把头磕得砰然作响:“臣妾害昭仪娘娘染病,惭愧至极,求陛下恩准臣妾出宫皇恩寺,为娘娘,为天下祈福!”

几乎是吼出来的一句话,惊了在场的人。

贺子芝脸上微僵,她本想谋一两个左膀右臂,不想这才刚出手拉拢顾氏,就让顾氏迫不得已自请出家。

若是只有皇后一人,还好应付,皇帝在这里就……

她小心翼翼瞅了瞅皇帝,但见皇帝面上无甚异样,若无其事地和皇后对视一眼,嘴角含笑,压根儿没当顾氏一会事似的。便不由心中犯疑,开始质疑皇帝让她进宫的目的,继而又陷入了究竟是太后想要她进宫,还是皇帝让她进宫的谜题之中。

若真是皇帝本人想方设法将她弄进宫来,何故还会这般宠幸姜樰。时至今日,她想,她终于懂了——太后,才是她真正的靠山。

如此一想,今日结局已定,她是不好分辨的。

嫔妃轻易出不得宫,哪怕去皇恩寺祈福,顾氏主动去求也不一定求得到。魏恒浅饮了口茶,放下茶碗,在一片沉默中,只说了一个字。

“准。”

顾氏胸口憋的一口气霎时松了,整个人瘫坐下去,捡回一条命似的。至于乔容媛几人,瞧了瞧她,这心里头皆不知是何种滋味。

往日仇敌出家为尼,若问原因,大抵是没能讨好皇后吧……于是个个心中有了计较,看贺昭仪时,不免多了几分疏远之意。

顾氏的事告一段落,姜樰余光瞥见众妃神情各异,心中又对魏恒今日之举生出不解,到底没说什么。

那顾氏得了恩准,丝毫不敢耽误,恐又生出变故,当即请辞。她走时小心瞧了眼贺子芝,牙齿咬得下唇煞白,脚步飞快地退下去准备出宫之事了。

魏恒又看了看姜樰,清清嗓子,总归有些不自在。姜樰感觉到他的目光,回看了他一眼,见他眉间微皱,眸光略带迟疑,当即会了意,轻点了下头算作回应。

魏恒收回眼神,先是饮了口茶,然后才在一片静默中徐徐道:“既然都在这里,朕有事宣布,就不另择时间了。”说完稍有一顿,又清了两声嗓子,“这段时日,昭仪虽在泰宁宫养病,但期间却尽心侍奉太后。皇后素来厚待后妃,知道昭仪辛苦了,再三为昭仪向朕求恩典。后宫中事,朕素来尊重皇后得决断,此番就依皇后之言,加封昭仪为静妃。鉴于皇后有孕在身,有心使人分担宫中琐事,故加赐静妃协理后宫之权。至于册封,倒也不急,待年后择了吉日再说吧。”

话未毕,已听得乔容媛细小的抽气声。

“但静妃并无管理后宫之经验,朕恐其恐办事不周,故而不论大小决断,需落笔于纸,加盖凤印方可施行。日后是否归权于皇后,何时归还,由皇后决断,朕不再过问。”

贺子芝早知会有晋位,当下跪谢皇恩,再谢皇后,面上虽然大喜,心中却未掀起波浪,倒是忍不住腹诽起来。

她而今知道皇帝是帮着皇后的。因为,她晋位分明是太后的意思,到了皇帝嘴里却成了皇后的主张。

这宫里头的人眼尖着呢,皇帝这么一说,哪一个还不明白她姜樰的份量。自己虽是晋位了,风头却被姜樰抢了去。

此番道理乔氏几个自然也懂,免不了要掂量掂量。

姜樰却有那么一瞬间的迷茫,好生不明白魏恒这番话的用意,只一味摆上笑脸,跟着说些好话。

今日晨省不平静,两件大事下来,时候也不早了。往常这个时候,该都退下了才是。姜樰也不想生事,便打算命几人各自散去,岂料正待吩咐下去,贺子芝冷不丁说了句话。

“娘娘,臣妾有话要说。”

姜樰微有一愣,嘴角挂起笑:“静妃,有话直说。”

“那臣妾就说了。”贺子芝垂下眼,徐徐道来,“既然陛下和娘娘赐臣妾协理后宫之权,臣妾便有责操心后宫之事。有句话臣妾心知问了不妥,但为皇后娘娘着想,斗胆一问。”

姜樰本不想由她煽风点火,但知道贺子芝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人,今日若不让她说,来日她还会另寻机会的,也就轻点了个头,由着她说下去了。

她知道,从贺子芝嘴里出来的,一定不是好事。

“季春之际历来有亲蚕礼,虽然时隔亲蚕礼还有两月之久,但眼下已该着手操办了。臣妾知道,娘娘素来怕虫子,如今又身怀龙嗣,只恐那些个白胖胖的蚕惊着娘娘。二来,亲蚕礼用的蚕需时常检验,臣妾担心有疫病过给娘娘,那便不好了。三则,行亲蚕礼需斋戒一月,娘娘若这个时候斋戒,则不利于腹中龙子呀。此事应尽早有个安排才是,故而臣妾斗胆问娘娘,该如何是好呢。”

好个贺子芝,三条理由扣下来,实在厉害。那亲蚕礼乃是皇后躬亲蚕事之典礼,她列出这三条,实乃居心不良。

不错,她的确怕蠕动的虫子们,但那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上辈子她主持过多次亲蚕礼,看也看惯了,哪里还会怕。至于后两条,规避其中不利也就是了。历任十多位皇后,少有因为怀孕而放弃主持亲蚕礼的,她若特立独行,必会招人口舌。

况且,她若不主持,难道还让她贺子芝来?

“静妃多虑了,主持亲蚕礼是本宫本职。年后本宫就会着手准备,其中难处也将一一克服,静妃不必担忧。”

不想魏恒却横插一句话:“朕倒是觉得静妃之言有理。”

姜樰侧头看他,见他一脸无害地笑着看自己,心中随之涌起一股忐忑:“陛下,静妃之言固然有理,但臣妾身为一国之母,理当主持亲蚕礼。细数本朝亲蚕之礼,若非皇后即将临盆,抑或病重,没有哪一位皇后轻待亲蚕礼。今日臣妾因小事而退却,必将会成为众矢之的。”

魏恒饮茶,暂且不语。

道理他知道,也怕连累了姜樰的名声,但这一次他更偏向于贺氏,原因也有三。其一,让贺氏代劳,可进一步平息太后的怒意,使得太后少一些针对姜樰的举动,有利于她顺利生产。其二,他这里虽不答应,但贺氏理由充分且有心取而代之,若在太后面前吹吹风,届时太后施压可就更为头疼了。其三,那贺家在太常寺至少有两个远亲为官,又不知有多少党羽,若要在典礼中动些什么手脚,也是防不胜防的。

他承认自己有些防范过头,但综合这三个原因,他宁愿先退一步,先平姜家威胁,再断贺家那只无形中越深越远的手。

等他牢握大权,方能放心她自由行事。只是,他站了贺氏这头,姜樰必要多想,自己又还不到解释的时候,怕是又要生误会。

放下茶碗,魏恒才道:“朕知道。皇后不必担心,既然是朕安排的,朕来解释就是。皇后只管安心养胎,平安生下皇嗣才是大事。”他说着,略有一停顿,轻拍姜樰的手背,温言又道,“朕登基已有两年,早盼着子嗣承继大统。皇后说,是亲蚕礼重要,还是皇嗣重要?”

这话没有明说,但听者不免要深想一层。这话里的意思,莫不是皇后诞下皇子便要封为太子么?想这嫡长子,确也应当封为太子的。

魏恒的话真假难辨,姜樰原是不信的,可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许下半个承诺,又搬出皇嗣来压自己,也就不好再分辨。

魏恒啊魏恒,一手软刀子割得真是她遍体鳞伤。

☆、第38章 暗潮二

转眼间年节已过,上元节刚过,贺子芝便着手迁回和风殿。太后并德太妃这一日聚在一处,与她说些体己的话,算是“送别”。

贺子芝尚未册封,但宫中已都称她静妃,更是多有尊敬之意。

太后握着她的手,颇为不舍:“皇帝已经和哀家说过了,明日待你安顿好了,就下诏正式册封,亲蚕礼也交给你代皇后操持。好孩子,你如今已是妃位,该端着就端着,谁要敢给你什么委屈受,自己个儿平不了,找哀家就是。哀家给你撑着!”

德太妃在旁附和:“就是,可千万记得要立规矩。这有的人啊,就爱欺软怕硬。”

贺子芝不住点头,一一应下:“臣妾记住了,还请二位放心。”言罢,为太后和德太妃敬了茶,一如既往地乖巧,“臣妾会时常来请安的,就怕来得多了,太后会嫌臣妾烦呢。”

太后极喜欢贺子芝煮的茶,小饮了一口,顿觉神清气爽,和蔼笑道:“哀家就盼着你来,怎会烦你。”

三人说了会儿话,磨蹭许久之后,贺子芝终于上了步辇,往和风殿徐徐而去。一路引来侧目,也多有议论。

太后只目送她出了殿门,而后便叹了口气,也不知在叹些什么,只一味皱眉饮茶。德太妃善察言观色,不免要问上一问,然而太后再度轻声一叹,又默了一阵才与她说话。

语气颇有些无奈。

“后宫井井有条,宫中开销比哀家主事时还要节省三分,更有数个宫中败类遭杀鸡儆猴……唉,这皇后啊,若没有姜家,哀家也是钟意她的。”

德太妃闻言笑了,也是无奈地摇头:“可惜啊,姜家野心勃勃,但敢藐视天威。摊上这样的母家,可怪不得太后您要针对她。倒是那个静妃,太后如此关怀,却不知心里头又是怎么看的?”

“静妃那孩子,很好。”太后在躺椅上闭上眼,看似惬意,忽而悠悠然补出下半句,“太好了,反倒不真。”

有时候殷勤过了,就会暴露目的。

“但她有用,贺家这些年也都安分守己。”德太妃道。

“你说的不错,贺家倒是不曾让天家为难。静妃是真心待哀家好,还是借哀家往上爬,哀家却是不在乎的。”

这世上哪里来的无缘无故的疼爱,后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