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常一听有道理,心里害怕了,便向子贡问计,说先生我目前该怎么办呢?子贡说您应该去攻打吴国,打胜打败对您都有好处。如果打了胜仗,齐吴两国必将两败俱伤,齐国国内空虚,您就可以乘机实现您的愿望;假如打了败仗,齐国的精锐损兵折将于外,齐国朝廷内也就不会再有能够与您抗衡的大臣,您一样可以实现您的梦想。
“田常一听有道理,可是转头一想又犯了惆怅,对子贡说我的军队已经开到了鲁国,再往吴国进兵势必会引起朝庭内大臣们的猜疑,这可怎么办?子贡一听,冲他一笑,说这个不难,您只要把您的军队驻扎在这儿,我去说服吴王他带兵来攻打您。”
“田常同意了?”史主任问。
“同意了。”肖书记说:“子贡随后到了吴国,他对吴王说,齐国正准备攻打鲁国,一旦齐国的阴谋得逞,齐国的势力就会超过吴国,吴国的霸主地位就会受到挑战,我私下里很为大王您感到担忧。不过在没有成为既成的事实之前,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现在就有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能个成就吴王您霸王的美名。您不如带领义兵去拯救鲁国,这样整个天下都会的义举所震撼的。况且您是以正义之师去攻打不义之齐,胜负可不待战而定,届时您再引兵向西,威加晋国,诸侯必将相率而朝吴,试问当今天下谁的功绩还能比得上您呢?吴王一听心也动了,转念一想,不妥!他对子贡说,吴越两国有深仇,越国虽然暂时被我打败了,但它的报复之心从未泯灭。我若发兵救鲁,它必乘我后方空虚而袭击我,我看还是待我打下越国再说。子贡说,机会是不可失去的,等您攻占了越国,鲁国也早已灭亡了,您想要伸张正义又怎么可能呢?这样吧,您的霸业,我可以辛苦一趟,出使去越国越王出动其精锐士卒助您攻打齐国,越王没有了可用的军队,您也就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了。吴王说,如此最好,那就烦劳先生跑一趟吧。”
“子贡去越国了吗?”
“去了!这个子贡到了越国之后,他对越王说,我劝吴王讨伐齐国,帮助您削弱吴国的势力,可是吴王害怕越国会乘机报复,对我说‘待我伐越乃可’,这样看来越国的处境就很危险了。为越国考虑,您不如少出一些兵去助吴吴国和齐国开战。吴国如果打败了,实力必将削弱,这将是您越国的福气;吴国如果打胜了,吴王必将以兵临晋,称霸天下。届时我将北见晋君天下诸侯都来攻打吴国,到那个时候,吴国是劳师远征,首尾难顾,精兵强将定然折损于外,国内就剩些疲弱老残了。那时您可乘机进兵,会稽之仇,尝胆之耻,雪不旋踵。越王很高兴,对子贡的计谋是慨然应允。就这样,子贡辞别越王,再次回报吴王,说越国已经同意出兵了。不一会儿,越国大夫文种果然带来了三千越国士兵来向吴王请命,说是越王愿意亲自持矛执戟充当吴王的开路先锋吴王定夺。吴王看了看子贡,意思是问先生您看这样可以吗?子贡说,空人之国,磬人之众,还要带上别人的国君去打仗,这样做太不仗义,不如接受他的军队,辞去他的君王,也就是说,越国国君就不要跟着您去打仗了。吴王想想也对,于是发倾国之兵亲自挂帅救鲁国。”
“后来呢?”
“后来这个子贡又只身来到了晋国,说服晋王加强战备。子贡对晋君说,事情如果不预先谋划,那么突然来临时必将难以应付。晋君问他什么意思?子贡说,现在吴齐正在开战,吴国胜,吴王必以兵临晋,和您争夺谁是天下的霸主,希望大王能够早日谋划这件事情。晋王一听,心生惊惧,忙部署大军严兵以待。一切谋划妥当,子贡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在鲁国静观其变。”
“后来的事情发展如何?”
“事态的发展完全如子贡所筹划的那样,吴国打败了齐国,齐将田常专擅齐国之政;吴王带兵到了晋国炫耀武力,结果被晋君领着诸侯的军队杀得大败,晋国是声名远播;吴王领着的残兵败卒尚未回到国内,越王乘机起兵攻占了吴国,吴王想效会稽之谋,提出保留王位,孤处一隅。越王不同意,吴王无奈,唯有自裁,吴国从此灭亡;越王成了新一个霸主,兵临泗水,扬威诸侯。”
“人皆说嘴巴可以杀人,没想到嘴巴还能灭国。”史主任听了肖书记的长篇大论,不由得由衷发出了感慨。
“可不是么!”肖书记说:“子贡这一出访不要紧,在十年时间内,五个国家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保全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破灭了吴国,强大了晋国,称霸了越国。以他这样的雄辩的口才,按照道理是不能和那个要不回来一匹马的端木子贡相提并论的,也更不应该不如一个车夫的,可是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他没有讨回来的那匹马,被那个车夫给讨回来了。由此可见,人才有三、六、九等,大才有着大才的长处,小才有着小才的妙用。”
“别说了小肖,我总算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绕来绕去不就是想要提拔杨广志嘛!我同意!”史主任一下子会意过来了。
“那我替杨胖子谢谢史主任。”肖书记笑了,他接着刚才的那个话茬往下说:“在用人的这个问题上,我是这样理解的: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人才,你把他用到合适的位置上,他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他就是个人才;反之,用之不得其所,那他就是一个蠢才,学历再高那也是白搭。您说以后这工厂要是建起来了,就算生产了,也难免要与当地的村民们打交道,我看杨光志同志还是很有这方面的能力的。”
“小肖啊,你真不愧是搞政工的,能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人才的问题。行!就依你说的,待厂子建成了,提杨胖子做晶宝盐化厂办公室的副主任,你看咋样?”史主任问。
“我看行。”肖书记点了点头,同意史主任的意见。
于是,杨胖子在晶宝盐化厂的命运,在两位领导的闲谈之中被决定了。
杨胖子是一醉成名,荣誉、地位也就跟着接踵而至了。在晶宝盐化厂筹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他被市领导授予“建设标兵”的殊荣;在晶宝盐化厂联动试车祝捷庆功大会上,他被厂领导颁予“先进工”的称。晶宝盐化厂的高层他的事情还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会后向全厂员工发出倡导,召大家学习杨广志同志的这种“勇挑重担、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
在全厂员工掀起了学习杨广志同志先进事迹的当口,宣传科的同志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肩上所挑担子的责任的重大。他们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报道小组,不辞辛苦地深入到乡间田头去挖材料。他们召集了当天与杨胖子一起参与喝酒的村民,同他们促膝谈心,在全方位地获取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组织了一支精干的写作团队,撰写了洋洋洒洒数万字的报道材料。这份报道材料经厂领导的高层认真批阅后,被打印了若干份下发到各个分厂,要求各个分厂以班组为单位,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学习和讨论,并且让每个员工都要对照材料,深挖思想根源,学习结束还要写出一份《我为企业作贡献》的心得体会。
客观地说,这份报道材料确实写得颇具文采。读完全文,你的内心立马会产生两个大的感受。第一个感受便是回肠荡气。全篇行文流畅,语言洗炼,从不同的角度浓墨重彩地讴歌了杨广志同志的感人事迹。从喝酒这件普普通通的小事着手,高屋建瓴,纵横捭阖,大胆想象,肆意渲染,愣是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用黑白相间的文字,堆砌成一位顶天立地的传奇英雄。读完文章的第二个感受,便是觉着文字的力量是真******巨大。平日里看上去貌不惊人的杨胖子,等你读完文章再次回首时,你就得另换一副眼光去看他,要对他刮目相看,因为此杨广志已经不是彼杨广志了,他已经一跃而成为挽狂澜于既倒、化腐朽为神奇的超级人物。
后来这份报道材料经刻意放大后,被公示在厂区的墙报栏上,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是让许多人读了以后至今都难以忘怀的:“面对可能导致的死亡,是挺身而出,勇敢地冲上去;还是饮气吞声,像懦夫一样地悄然退缩?杨广志同志选择了前者。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泰然自若地端起了桌子上面的一杯又一杯烈酒,他用坚定的目光凝视着他的对手,那一刻,他的心目中只有工厂,企业能够早日建成投产是他最大的愿望。他的脸上始终带着笑意,辛辣的酒浆在他的眼里仿佛成了久旱的甘霖。他赢了!用他手中的颤抖着的酒杯赢了!没有豪言,却有着易水辞行的悲凉;没有壮语,却有着鬼泣神惊的气魄!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酒魔作殊死搏斗,三天三夜,他醒来了!事实再一次雄辩地证明,杨广志同志不愧是能够经受得住酒精考验的新型的现代企业员工的典范。”
有人在学习了这则报道后,对于写心得体会颇感头疼,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下笔。想着解铃还须系铃人,于是就跑到办公室里去找杨胖子,向他讨教当天在喝酒时,他的心里倒底是怎么想的。杨胖子起先是躲躲闪闪,吱唔其词,被人问得是一边挠着头,一边光嘿嘿。后来实在让不过去了,才涨红着脸说了实话,说自己当时还真没想到那么多,只是一心想着要喝倒对方,因为只有这样,才好回单位找史主任报销那二百元的酒席钱。
就这样,杨胖子喝了一顿酒,住了一次院,自己也稀里糊涂的由一名普通的办事员升迁到了厂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让杨胖子更没有想到的事情还在后头。如果说杨光志的第一次升迁是与医院有关的话,那么他的第二次升迁也是与医院有着紧密联系的,不同的只是第二次住院的时间相比第一次要长了一些。
第七章 招聘启事()
别人升迁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并且是把火烧得越旺越好,以示新人新气象;杨胖子升迁就不一样了,他不仅烧不了火,还要到处忙着去灭火。
晶宝盐化厂自打筹建的第一天起,似乎就跟纠纷攀上了交情,不过这也正是应了那句古话,创业艰难嘛!就在工厂建成后三个月的样子,晶宝盐化厂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这次不是发生在采卤分厂,而是发生在主厂区。
事情的发端是缘于一则招聘启事。
工厂初建成,联动试车工作获得巨大成功,因为晶宝盐化厂的主打产品——盐——已经是实在在的被产出来了,接下来就该要的投入生产,一切都在忙乱而有序中进行着。不知是人事科的同志在生搬硬套别的盐厂的编制时磕巴了些,还是自己的员工都是新手,在操作设备时技术不太娴熟,各个分厂都喊人手不够,纷纷跑到人事科来要人。人事科长把两手一摊,说我哪里来的人给你们?只得打报告请示总厂领导。总厂领导经过认真研究,一致认为:国有企业嘛,再苦不能苦工人的,既然生产一线差人,那就招工呗!于是在报纸上、电台上、电视上都发出了招工信息,时间和地点也都广而告之了,可是招工的日期还没有来到,却把闹事的村民给招来了。
也就是在招聘启事发出的第二天,一大早便有几十村民聚集在工厂的办公楼前,口中都嚷嚷着要见厂领导。当时工厂的办公大楼只有五层高,厂领导都集中在三楼办公,史厂长听着楼下面闹哄哄的,就打电话给隔壁的杨胖子他到楼下面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胖子此刻虽然已经是办公室的副主任,但他干的却是正主任的活。因为工厂是刚刚建成投产,领导在用人方面比较慎重。其实不光是他一个人,别的科室也是一样,基本上都是以副代正,具体任命要待日后看个人的能力再行决定。目前大家是少拿钱,多干事,表现得要积极一些当然是很的,指不定哪天领导一高兴,就把上面的“副”字给去掉了。
杨胖子接到史厂长的命令后,一分钟也不敢懈怠,赶忙就从三楼上冲了下来,他刚下到一楼的楼梯口,就下不去了。走道里满眼都是人,传达室的大老刘正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伸开双臂横在楼梯口阻止着村民们往上涌,在他的身后站着两个保卫科的同志。
“怎么一回事?”因为人声嘈杂,杨胖子附在保卫科的一个人的耳边低声地问。
“为招工的事,他们要上楼去找厂领导。”保卫科的那个人也凑近他的耳边回答。
杨胖子一看来人太多,估摸着办公楼里的会议室太小,椅子也不够坐,便走上前去招呼大伙儿说:“大家静一静!我是厂办公室的杨副主任,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到工厂的食堂里坐下来谈,那儿宽敞,方便说话。大家都涌在这儿吵吵嚷嚷的,影响厂领导办公不是?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把大伙儿的意思如实带给厂领导的。”
众人听他说得有理,且大小也是个官,也就同意了。大家伙儿陆陆续续地转过身去前往职工食堂。待大家全部坐定,杨胖子方才开口问大家:“请问诸位来找厂领导有什么事情?”
“你们工厂最近不是要对外招工吗?”坐在前排的一个村民问。
“是啊!招工启事昨天刚刚发布。”杨胖子回答。
“那您把我们招进来得了。”这个人说着话,又冲后面的人看上一眼:“我们都想着能够进工厂为企业做贡献。”
杨胖子朝众村民扫视了一眼,见大家的眼神里都布满了渴望。他沉默了一会儿,咂吧了一下嘴,谨慎的说:“这恐怕不行!招工是针对全市人民的,不能说工厂建在哪里,就全部用那里的人。”
“怎么就不行了!”一个黑塔似的壮汉听了杨胖子的解释是拍案而起,他理直气壮的抛出了自己的理由:“你们工厂征用了我们的土地,招工时就应该优先考虑我们。”
杨胖子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想着这帮家伙看来是来者不善呢!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说道:“晶宝盐化厂征用了你们的土地这个不假,可是工厂当初在招工时,也是按照所征田亩给你们各个村子分配了土地用工指标的,你们谁敢说自己的家里凡是被征用了土地的,没有人安排在企业里面上班?这个是不能无理取闹的。”
“这怎么能说是无理取闹呢?”又有一个村民插上话来说道:“既然你们工厂里缺人,到市里面招工也是招,招我们当地的村民也是招,用哪儿的人不是一个样?况且我们是近水楼台,离厂子上班还近一些呢!”
“话不能这样说。”杨胖子解释:“一个工厂要想长远发展,就需要一些高学历的人才,不是光要那些只会做碍事的!”
“你的意思是我们在座的这些人都很蠢了?干不了你们工厂里的高科技?”起先的那个壮汉看来是个火爆性子,又被杨胖子的话给激怒了,他用话揶揄杨胖子。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杨胖子慌忙摆手,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有些伤人自尊,忙用话来掩饰:“招工是工厂里的一件大事,要公开、公平、公正,给每个人一次应聘的机会。要想做好这件事,就要按照一定的规矩办事,我想各位如果有意进工厂工作的话,届时可以到招工现场去报名嘛!”
“我们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如果按照你们工厂发出的招工简章上的用工要求,有大部分人根本就进不了招工现场,去了还不也是白去?”众村民听了杨胖子的话后,知道他在玩文字游戏,便一起跟着乱嚷嚷。
杨胖子把手一分,肩一耸,脖子一歪说:“这个我就无能为力了。”
“你无能为力,我们还去找你的领导他们来给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那个黑塔似的壮汉看来对于杨胖子的回答是无比失望,他站起身来冲众村民作了个手势,意思还是要大家跟他一起上楼。
杨胖子一看势头不对,想着大家再这样的乱哄哄的跑上楼去,不就显得自己处理事情太低能么?况且跟他们在这里缠下去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看这样子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再说了能不能答应他们进厂上班,也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事情,目前的情形还是要先把他们稳住才对,然后再向两位高层请示看他们是什么意见。想到这里,他冲那个壮汉一招手,不软不硬的说道:“嗨!兄弟,兄弟,别激动!我看这样吧,我这就把大家伙儿的意愿给带上去,向厂领导汇报一下,这件事情由厂领导来定夺,你们看怎么样?三天以后你们派代表来听答复。”
“三天是不是太长了一些?”一个村民问。
“三天就三天!”那个壮汉气呼呼的说道:“三天以后你们领导要是不同意,我们还会来闹的,到时候别怪我们不讲道理。”
众村民听了壮汉的话,觉得也应该给厂领导一定的考虑时间,于是在听完那位壮汉撂下一句狠话后,大家跟着一起散了。
三天后,村民们并没有派什么代表来,依旧是先前的那一拨子人,队伍浩浩荡荡的就开到了厂门口。这次门卫学乖了,一看势头不对,连忙关紧了大门,并落了锁,打电话向保卫科报告。保卫科的头头一听村民们又来了,哪敢懈怠,就给厂办打电话请求指示,杨胖子接的电话,他让门卫把大门打开,将村民让到食堂,等他一会儿过来处理,说完后他撂下电话就奔食堂去了。
没进食堂的大门,就听见里面像鸭吵塘似的喧闹,等杨胖子一脚跨到里面,大家立刻就安静了下来,一双双期待的眼神在着他的回复。看着这些双眼睛,杨胖子只觉着自己的答案一旦出口,是否有些个残忍?但是时间没有容他想得太多,于是干咳了两声后,又清了清嗓子,才开口说很是对不住大家,厂领导为这件事情专门开会研究过了,觉得大家的要求太过分,因此不能答应大家的要求,恳请大家谅解。
杨胖子的话音刚落,食堂里又像炸开了锅似的闹腾开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质问杨胖子,说你们凭什么呀?用我们的土地,还要到外面去招工,我们村民是不会答应的。那架势就差把杨胖子给吃了。为首的看样子就是那个黑塔似的壮汉,人群中数他的嗓门最大,嚷嚷得最凶。他三步两步冲到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