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种性格我喜欢!”宁向前点头赞道。转而又问:“老伍啊,这件事情虽然不是你干的,但你能不能帮我和阚书记分析分析,你认为组织者的动机会是什么?”
“我不知道!”伍至清又想起了三缄其口的箴言,直接关上了对话的闸门。
“唉,你再好好想想,不要急着回答!”阚书记看出伍至清有抵触情绪,但是他还是希望能查出些什么,随意问道:“老伍,你回忆回忆,最近有没有人跟你电话联系,希望你参加集会什么的?”
“没有!”伍至清摇头回答。
“短信呢?有没有人给你的发短信?”阚书记又问。
“我没有,收不到什么短信!”伍至清摇头回答。
“老伍,这都什么年代了?你会没有?”一直埋头记录的人力部长“讨人嫌”开口问道。
“工资低,买不起,不行吗?”对于陶仁贤,伍至清向来没有好印象,他没好气地回答。
“老伍,你这话说的可是欠妥啊!”宁向前笑着接过话茬说道:“嘉信盐化公司的工人们个个都喊工资低,我们的工资果真低吗?人均五万五,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不算是个小数字呢!”
人均!又是人均!伍至清参加了多次职代会,每次职代会上,总经理的工作报告都会用“人均”一词来概括员工的收入,员工的收入每年都会有百分之十乃至二十的上涨。可是,当这些百分之十乃至几十的上涨反映到自己的工资本上时,却依然是今年拿的去年的钱,去年拿的前年的钱,伍至清永远搞不明白自己的工资被“人均”了多少,但是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应该不会撒谎,公司的工资总额的的确确每年都是在递增的,那么,是谁人均了自己的钞票?
只要是一个稍有头脑的人,只要是一个留意观察的人,伍至清的这种疑问就不愁没有答案:能够“人均”你的钞票的人,正是那些整日夸夸其谈处处为员工利益着想的人,正是那些自称领导且掌管着员工工资收入的人。
从高层到中层,从衣食到住行,领导与工人的差距在一天一天的拉大。当你在为首套住房而负债累累甘做房奴的时候,人家已经有了两套、三套房;当你还在骑着自行车、电瓶车屁儿颠赶着上班的时候,人家玩的已经是摩托车、轿车;人家的身上穿的是上千元以上的品牌衣服,你是上班时穿工作服,下班时还是穿的工作服。当然,这些只是表象,是每个人的眼睛无法回避的表象。时势造就的暴富使大部分的小领导们无法收敛张扬攀比的个性,身为二等公民的员工只能沦为麻木的看客。
事实上,即便没有表象,也不难从现实生活中找到蛛丝马迹。自从实行模糊工资制度,工资表就成了稀罕之物,偶尔发下来签字走走形式,细心的人也就可以从中发现一丝端倪。你会发现中层以上的人员工资每年都在递增,几百几百的速度递增。有时一年之中,就会涨上两到三次。看到这种情况,大多数的工人都会有些感概,为什么领导每年都在提工人涨工资的事情,而每年工人的工资总是涨不上去?为什么领导从不提给自己涨工资,而领导的工资每年都在增长?
提到给工人涨工资,员工们的气就会不打一处来。大概是自己的工资涨得太高,总是拿人均搪塞下属在良心上有些过意不去,高层们每年年初在职代会上也会放出风来说要给员工涨工资,提到涨工资,他们总会前瞻性地考虑到员工体量庞大以及工资总额的限制,定下的基调是人均只能涨个三二十块。涨幅多少,只要能涨就是好事,员工们听到这个消息总是欢欣鼓舞,尽管每年都在收获着失望,但是总比不提不问强多了。就好比糖抹在鼻尖上,暂时舔不着,可毕竟是抹在那儿了,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只要公司没有倒闭,员工们相信涨工资的事情总有一天会落到实处的。
剩下的日子就是盼啊!盼啊!从年初,一直盼到岁末,过程是热热闹闹:首先是劳资部门拿方案,然后是各分公司开会研究讨论,接着是工会组织职工代表听取员工心声,再然后是公司层面向广大员工发放意见表征求工资改革意见,最后是高层拍板签字实施,一路走来,是雷声儿大,雨点儿小,就是等不到落实的那一天。工资没有涨起来,员工的激情也被被折腾得是一地鸡毛,倘若遇到食盐滞销这类的小插曲,涨工资这类的事情就会被无限期的搁置,如果有员工问及领导此事,领导的理由也是冠冕堂皇:公司没有效益,拿什么涨工资?!
员工涨工资年年提上议事日程,期盼的结果年年都是不了了之;领导的工资从来不提涨,却能够悄无声息的一年比一年蹿得高。这是什么原因?工人之中也不全是呆子,有那个把精明的看出了员工工资涨不起来的症结所在:就是因为工人不齐心,太软弱,这些所谓的领导才敢年复一年的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想就是冤啊!每天早出晚归辛辛苦苦干工作,工资收入却不及领导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是自己的贡献不如人吗?那些靠耍嘴皮子起家,不干一件正事的人却拿着高薪;是自己的能力不如人吗?那些无才无德只靠溜须拍马的家伙却占据高位。其中滋味,怎一个伤心了得?
心中有不平,必须得有排泄的渠道,排泄的方法当然不能是回家去打老婆孩子,因为老婆孩子没欺负你。在哪里受气,还得到哪里发泄,揍领导肯定是不行的,这样做犯法;找领导讲理似乎是个办法,但是别人都不跳,就你一个人跳,也是孤掌难鸣,难成气候。怎么办?只有在背地里骂骂领导的十八代祖宗,骂他们忤逆不孝,骂他们吃屎都会比别人多吃一口,骂他们克扣员工的工钱买药吃。骂完之后所能做的,就是在工作上消极怠工,肆意浪费,去发泄心中的怨愤。
这种行为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也有那少数不安分守纪的,背地里怂恿大家起来“闹事”,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
像这次这样的闹事,嘉信公司也曾发生过几次,但是规模都太小,没有一次成功过。
通过几次闹事,也让伍至清长了不少见识,看清了不少嘴脸。同样是身处弱势群体,当有人站出来召大家一起去找领导,以争取自己应得收益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了退缩,这部分人的心思是害怕领导看见自己随波逐流,将来会给自己小鞋穿;有的人选择了旁观,他们希望有人去找领导麻烦,但这个人绝不会是自己,他们只想安心的坐在大树下面等着,枣子落地了,会有自己的份,枣子不落地,自己的前途也不会有影响;有的人选择了告密,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跟领导套近乎,证明自己是领导的贴心人。
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在嘉信盐化股份公司这种心态繁杂的环境中,伍至清心如死灰地相信,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后者。
“既然宁总经理说工人的工资不低,那就不低吧!”伍至清不想和领导争执,自从那次在职代会上让宁向前出了洋相,他在分公司领导的眼中也就成了臭狗屎,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决定管住自己的嘴。
“老伍,你再仔细回忆回忆,上次在会议室闹事和车站广场聚会,有没有看见你们车间班组的人参加?”讨人嫌并没有为刚才的没趣感到在领导面前丢人,他把笔夹在本子上问道。
“两次我都场,回忆什么?”伍至清可不想落入讨人嫌话语中设下的陷阱,抵触情绪越发难以克制,所以回答得很冲。
“老伍啊,我和宁总经理相信你是个好同志!”阚书记看出从伍至清的身上已经问不出什么,他和宁向前对了一下眼神,决定终止今天的问话,于是总结说道:“假如我们嘉信盐化公司的员工都能像你一样立场坚定,不跟风,不传谣,一心扑在工作上,那么我和宁总经理的工作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干得这么累了!今天晚上接你过来问话,你也不要多想,我和宁总经理纯粹是例行公事,没有怀疑你的意思。”
“是啊是啊!”宁向前深有感慨似的附和道:“嘉信盐化公司就需要你这样的踏踏实实的好同志,但是平时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公司的事情还是要关心一下的。老伍,你回去之后呢,如果有什么消息,要及时跟我和阚书记沟通,只要能够有价值的线索,我和阚书记是不会亏待你的!还有,今晚也不是让你白来,我会让陶部长吩咐下面给你考上两个夜班,算是一点经济补偿!”
从工段主管的诱饵,变成了两个夜班费的补偿,有价值的线索和没线索的落差就是大啊!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伍至清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凌晨五点,想着今天要上早班,回家之后就得赶回来,没有多大意义,便直接往班上去了。想要车间,必先路过制盐分公司的办公楼,伍至清正低着头行走的时候,就听见楼上有人小声叫自己的名字,他抬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制盐分公司最高领导胡经理。(。)
第八十章不了了之()
胡经理有一个绰,叫“胡知道”。
“胡知道”的绰并非浪得虚名,其由来跟胡经理的行事有关。
无论是做大领导,还是做小领导,总会有一些事情等着去处理解决,否则领导的存在便会失去意义。众所周知,领导不是万能的神仙,事事先知先觉,但是胡经理能够做到这一点,从班长到技术员,从车间主任到副经理,直到坐上分公司经理的位置,胡经理就是一路“知道”过来的。
每次遇到事情,胡经理总会把下属叫到跟前解决问题,事情不是样样都懂,有的涉及到专业技术方面的东西,就更不能不懂装懂,假如要是说出一些外行的话,难免会遭到下属背后耻笑。但是不问又不行,事情等着你去解决,决策失误引来的后果可能不仅仅是耻笑,还有头上的乌纱帽。如何在下属面前保持尊严,又能保住官位节节高升,确实需要一些智慧。胡经理的智慧很简单,一是摆姿态,官架不能丢,在下属面前一定要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下属知道你与我是有着上下级关系的;二是提话头,关于提话头有个技巧,既不能使自己的问话显得太弱智,又不能让下属瞧不起,只要下属回答了自己的问题,那么自己的答复一定是“你说的这个我都知道,我想问的是。。。。。。”,于是下属接着回答下一个问题。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解决了问题为止。
由于每一个问题所得到的结语都是“我知道”,久而久之,下属在背后称呼胡经理也就成了“胡知道”。
胡经理是靠裙带关系发迹的。当初没有发迹时,他跟伍至清的关系应该还算不错,时常称兄道弟的在一起打扑克,玩游戏,有时甚至通宵的玩。相亲讲究门当户对,交朋友亦然,同一阶层,很难再有共同的语言。后来,胡经理的位置越爬越高,两个人每次遇见只能聊聊今天的天气如何如何,都觉得没啥意思,再后来,胡经理同伍至清讲话时的口气就慢慢有了变化,耍起了官腔不说,言语里还时常夹杂着脏字,伍至清是个识趣的人,话不投机,也就选择了敬而远之,自觉地将朋友关系转化为上下级关系。
时间长了,当初的挚友几成陌路,两个人的关系变得越发疏远。胡经理做着胡经理的官,伍至清做着伍至清的工人,偶尔遇见,大家是貌合神离,嘻哈了事。去年的职代会上,伍至清的直言快语引发了嘉信盐化公司的一场地震,如果不是裙带关系比较硬,如果不是胡经理的小腿跑得比较勤快,及时花了钱消了灾,那次差点儿让胡经理丢了官,胡经理对伍至清的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一直以为自己对伍至清很了解,满心希望他能在领导面前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没想到自己种下的尽然是一个祸根,想起这件事情,胡经理甭提多后悔了,后悔当初真不该坚持提名让伍至清做什么职工代表。
职工代表的任职资格是五年一届,伍至清既是分公司的职工代表,又是股份公司的职工代表,至少还有三年的职代会要开,按照胡经理的意愿,直接把伍至清的职工代表罢免方能心安,但是工会法规定,只要职工代表本人没犯大的错误,制盐分公司就没有理由也不能够罢免他。为此,今年年初股份公司召开职代会前,胡经理多了一个心眼,特意为伍至清草拟了一份发言稿,嘱咐他如果公司领导再点名让他发言,命令他只能照发言稿上的去读。
原本以为去年的那档子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没想到因为这次的闹事事件又被王八石重新提起,并且伍至清还被当着重点嫌疑对象盘查,胡经理的心里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如果伍至清真的是这次事件的组织者,那么,他的这个分公司经理也就算干到头了,为此,他一直站在制盐分公司的小楼上往股份公司办公大楼的方向张望,看总经理办公楼的灯光何时熄灭,看伍至清什么时候从办公大楼里出来,他要在第一时间了解伍至清跟两位高层说了什么。
“胡经理,找我有事?”关系疏远之前,伍至清一直喊胡经理兄弟,疏远之后,才改口喊胡经理。
“也没有什么事!”胡经理递了一杯水给伍至清,示意他坐下问道:“宁总和阚书记方才找你,聊了些什么?”
“能聊什么!还不是怀疑我是这次闹事事件的组织者!”伍至清没好气地回答。他倒不是冲着胡经理,而是想起总经理办公室的审查就气恼。
“你是怎么说的?”胡经理问道。
“我能怎么说?这件事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总不能自己赶着把屎盆子往自己的脑袋上扣吧?”伍至清回答。
“这就对了!你要是承认是你干的,那你可就把我也给坑了!”胡经理使劲地拍了拍伍至清的肩膀,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胡经理,你说这回公司的高层怎么会怀疑到我这样的一个小工人的头上?”伍至清想着自己不能无端的被人冤枉,既然被冤枉了,就要搞明白是谁冤枉了自己。
“这个。。。。。。这个。。。。。。”胡经理一时语塞,不知是说好,还是不说好。
嘀铃铃!嘀铃铃!胡经理的铃声响了起来,他掏出一看码,朝伍至清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这才摁开接听:“喂,陶部长,一大清早有什么事情?”
“不好意思啊!胡经理,把你的美梦给打搅了!”陶部长的声音挺大,也传到了伍至清的耳朵里:“受两位高层委托,有一件事情想要跟你证实一下!”
“什么事情?你说!”胡经理回答。
“你知道伍至清的码吗?知道的话告诉我一下,两位领导要找他有事!”讨人嫌的声音。
“伍至清的码?”胡经理两眼看着伍至清,在想着是不是该把里存储的码告诉陶仁贤,见伍至清拼命朝他摆手,于是回答道:“我没有他的码,据我了解,他好像还没有。”
“哦!是这样!没有码就算了,其他没事,你休息吧!”讨人嫌挂掉了电话。
“为什么不让我告诉你的码?”胡经理关掉问伍至清。
“刚才在总经理办公室时,他们问我有没有人给我的发信息,我说我没有,没想到讨人嫌还打电话给你证实这件事情,幸亏此刻我在你的身边,要不我的嫌疑更大了!”伍至清吸了一口冷气。
“那我上的码不是你的?”胡经理问。
“是我老婆的,我是确实没有!”伍至清回答。
“难怪每次打给你,都是女人接的电话!”胡经理一边说,一边上的电话码:“我现在就把你的码删掉,免得被他们发觉,说我在包庇你!”
“那我就谢谢胡经理了!”伍至清苦笑,分明是明哲保身,话却说得冠冕堂皇。
“对了!你刚才是问我两位高层为什么会怀疑你么?”短暂的沉默之后,胡经理重拾伍至清的话题。
“是啊,我想知道是哪个王八蛋在背后陷害我?”伍至清回答。
“你都知道了,干嘛还要来问我?”胡经理朝伍至清狡黠一笑。
“我知道?”伍至清被胡经理的笑弄懵了:“是谁?”
“还能有谁?嘉信盐化公司还会有第二个王八石蛋么?”胡经理回答。
“王八石?我跟他无冤无仇,他干嘛要陷害我?”听说是配送中心主任王八石举报的自己,伍至清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跟他有过什么纠葛。
“哼!他跟你倒未必有过节,这个杂种是冲着老子来的!”胡经理一副咬牙切齿的表情。
“冲着你来的?为什么?”伍至清一下子会意不过来,忍不住问胡经理。
“这事说把你知道也无妨,不过不要对外人说起。”胡经理说道:“你还记得年初的竞聘团委书记的事情么?当时我的表弟跟王八蛋的女儿是最有希望问鼎这一职位的,为这事,王八蛋之前曾经找过我,希望我劝我的表弟放弃这个职位,你想此事事关表弟在嘉信盐化公司的前程,我不帮表弟的忙也就算了,怎么能够帮倒忙呢?让我张嘴劝他放弃,我也张不开那嘴呀!所以我也就没搭理这个王八蛋。”
“后来呢?”伍至清很想知道这件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难道说王八蛋这点儿小事,就跟你结下冤仇?”
“后来?老东西一直怀疑我表弟是利用我家的这方面的背景在跟他女儿竞争,见我不肯帮忙,于是他也下了血本,动用自己跟宁总经理是老乡的特殊关系,在宁总经理和主管竞聘的庄副总经理身上下足了功夫,估计为此他是花了不少的钱。”胡经理娓娓道来:“最后的结果你是知道的,王八蛋的女儿如意当选,不过听说她的当选也不仅仅是老王八蛋花了钱的缘故,也有她自己跟公司的某位高层劈腿有关。总之,为表弟竞聘这件事情,王八蛋跟我一直不对劲,在工作上,这杂种最近没少在宁总面前跟我指手画脚。”
胡经理的后台背景伍至清是知道的,胡经理有一个堂哥在省盐业公司计划处上班,据说是个什么科长,胡经理的位置就是他请宁向前的在省盐业公司上班的老婆吹枕边风的结果。可是伍至清想不明白,在这件事情里,自己完全是一个局外人,为什么会被人肆无忌惮地拿来当炮灰使呢?难道说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么?真是天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