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嫁-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氏大喜。

她之前也有这个念头,而后又打消了。倒不是不敢这么想,但是她没有能力。

她没法子对老三夫妻威逼利诱。她的能力,不足以震慑他们,也不足以收买他们。

但是安肃可以。

假如安肃出面,可以给三叔一个官职,也可以给三奶奶娘家的兄弟封官,让他们一家荣升。

三叔跟长房关系亲密,三奶奶又是聪明谨慎的,他们夫妻倒是可信。

虽然人心难测,景氏觉得走到了这一步,不管怎么做都是冒险。

与其这样,还不是选择三叔。

“可是,念如都十三岁了,我那三叔才二十五岁,生不出那么大的闺女啊!”景氏又犯难了。

“孩子的年纪,谁又说得准?”安肃笑道,“像桐儿那么高的孩子,有的八九岁,有的十二三岁,有的十五六岁也才那样。”

也是,一个人的年纪,相差几岁很难说的。

倘若二十七八岁的人,说他只有十六,很难叫人信服;但是,十九岁的孩子,说只有十四五岁,旁人是很难真的分辨出来的。

哪怕有疑惑,也只能说这孩子发育得好,长得比较快而已。

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在发育,年纪更是难断了。

念如从小在庙里吃素,个子原本就比同龄的女孩子矮小些。所以,一眼看上去她就比凌青桐小些。

假如说念如只有九岁,旁人也只会觉得这还是发育得比较快,不会真的去质疑不放。

“谎称念如九岁的话,三叔二十五岁,十五六岁在外头不懂事,有了这孩子,说得通。”景氏在心里兴奋想着。

她心路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

***

☆、第104章感恩

安肃和小景氏连夜到凌家,把他们的想法,和景氏沟通了下。

景氏满心同意。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但是做出来很难。

人心是最善变的东西了。贿赂老三夫妻,等于把这件事,多告诉了两个人。

这并不是只添了两份风险。

很难保证他们不说出去,毕竟这件事不与他们生死攸关。

景氏又是辗转一夜,彻夜难眠。

几个法子里,风险最小的,就是把念如送走。但是念如呢,她的这一生怎么办?

“都是我的错。”景氏不知不觉,又淌了一脸的泪,“当年鬼迷心窍,说到底还不是为了自己?如今,让大家跟着担心,也对不起孩子们。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啊。。。。。。”

为了念如,让大家跟着万劫不复吗?

第二天,景氏早早就醒了。

凌青菀也过来。

见她母亲眼睛红肿,凌青菀就知道母亲的心思。她拉住了母亲的手,问她:“昨天姨父姨母来,说了些什么?”

姨父姨母来,凌青菀是知道的。

他们肯定是过来给景氏出谋划策的。

景氏把屋子里的人遣了,把姨父姨母的意思,告诉了凌青菀,然后又道:“我觉得这个主意甚好,就是拿不定。不管怎么说,你三叔能不能靠得住,我没有把握。”

凌青菀道:“娘,就这么办吧,这是最好的法子了。”

“可。。。。。。”景氏还想把风险说给女儿听听,凌青菀却打断了她的话。

凌青菀道:“姨父当朝正二品大员。又是帝师,倘若一个弹劾就能扳倒他,也是他气数将近。娘,您太小心翼翼了,也看低了姨父。姨父如今正受宠,这点小事还不能摆平吗?”

凌青菀之所以敢这么说,不是安慰她母亲。也不是特别信任她姨父。而是凌青桐说过安檐的将来。

再往后,安檐在朝中一手遮天。

现在有姨父保着,将来有安檐。这件事安全无虞。

况且,三叔、三婶都是聪明人,和祖母不太一样。他们可能不够忠诚,但是肯定惜命。

只要他们知道惜命。就会忌惮安家而不敢乱说什么。

“真的吗?”景氏心里又明亮起来,很开心。

可是开心是短暂的。她仍是患得患失。

“娘,十几年前您的决定并不有错,您是为了我。这次,咱们娘俩一定要留下念如。”凌青菀对她母亲道。“否则,您后半生都要再悔恨中度过了。让念如留下来吧,娘。您日夜难安的日子,还没有过够吗?”

前面的十几年。景氏哪一天安心过?

认真说起来,景氏的决定,是有些自私的。她想让长房留下爵位,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凌青菀,却独独没有为了念如。

那时候她的长子病危,人在一定的逆境里,挣扎出来的理性,是非常可怕的。

事后后悔,也是真诚的。

真正受益的,是凌青菀。所以,念如的不幸中,也有凌青菀的一半的责任,当年母亲是为了凌青菀以后打算。

那么,凌青菀也要守住念如。

“娘,别犹豫了,找三叔商量吧,三叔会答应的,这是凌家的骨肉,是父亲的血脉啊。”凌青菀道,“具体怎么办,再和姨父、姨母通通气。”

凌青菀的话,给了景氏极大的鼓舞。

以后的事,谁知道会怎么样?她已经错了一次,不能再错了,否则念如这孩子一辈子就要毁了。

景氏咬了咬牙,终于把心定下来,道:“好,我去趟你姨母家。。。。。。”

她正准备更衣,姨母就来了。

姨母也彻夜为这件事操心。

昨天只是初步商议了下,看看景氏同意与否。今天才要来实施接下来的步骤,每一步都要慢慢走,不能急躁。

“姨母。”凌青菀给姨母见礼,就准备退出去。

姨母却拦住了她,道:“菀儿也听听,出出主意。”家里这些事,没有必要瞒住孩子。

凌青菀知轻重,这点姨母了然。是他们姐弟俩把念如带回来的,以后怎么办,自然也要让凌青菀知情。

凌青菀道是,果然坐了下来。

姨母慢慢对景氏母女道:“侯爷在吏部,选官都是归吏部经手,让人给你们家三爷举荐一个朝奉大夫,从六品的官,并非难事;你们家三奶奶有两个兄弟,都在苦苦读书,家业凋零,最近又把一些祭田给卖了,生活也是艰难。

给她的大兄弟,选一个从八品的光禄寺丞,有些俸禄,暂时解了她娘家的窘迫。这是荫蒙选官,如今朝廷科举才是正途,荫蒙的官多少被同僚起瞧不起。

三奶奶的另一个兄弟,只要能考上进士,必然选在六部,从五品的出身,他们家从此就是通贵门第。”

从普通人家到通贵门第,等于从身份上一个大跳跃。

姨母歇了一歇,喝了了一口茶,又道:“这是侯爷和我商议的意思,你们拿去问三爷夫妻。若他们还要讨价还价,自然可以再商量。。。。。。”

“这,会不会令妹夫难做啊?”景氏担心道。

“姐姐,你真是太谨慎了!”姨母佯嗔道,“侯爷也怕添麻烦啊,他这算自保。再说了,以后菀儿都要给我们家。且不说咱们是亲姊妹,单说你养了这么大的闺女,给我们做媳妇,难道我们还不知恩图报吗?”

“娘,您别再说见外的话了。”凌青菀也道,“这事,除了姨母,咱们做不了。”

凌青菀倒是不客气。

景氏就微微笑了笑。

沉吟一二,景氏同意了。

念如还在凌家。她已经醒了,再后面问踏枝:“我姐姐呢?”一口一个姐姐,分外亲昵。

景氏听了,心里触动,眼角又有了些泪光。

姨母说完了要紧事,略微坐了坐,起身回家了。

景氏让凌青城进来。把姨母的意思。也和凌青城说了。然后,景氏让凌青城去请三叔。

三叔在家也没事,很快就过来了。

三叔小时候。科举虽然也有,但是尚未到了取士全部靠科举的地步。那时候当官的,多半都是贵胄,九品中正制仍在施用。

等他到了十五六岁。朝廷的风向全变了。

现在,贵胄子弟都要靠念书才能图个出身了。那时候。三叔都大了,再也念不进去。

凌家没有荫官的门路,三叔就文不成、武不就,和二叔一样。整日在家。

不过,这并不是凌家这对兄弟俩的状况,很多的贵胄子弟。多半是这样的。

三叔平素没事,也读读书。只是不已科举为己任。

景氏和凌青城请他进来,三叔也颇为惊讶,不知何意。

“三叔,您要帮帮我们!”凌青城先给三叔磕头。

三叔糊里糊涂的,扶起凌青城问,到底怎么回事。

凌青菀就把念如带了进来。

念如眉眼,和凌青城很像,也像他们去世的父亲。三叔瞧见这孩子,心里大恸,不觉悲从心头来。

“这。。。。。。”三叔惊讶看着念如,“这是大哥的女儿!”

他很笃定。

三叔小时候,几乎是凌青菀的父亲养大的。那时候,祖父就不管事了,把家业交给长子,孩子们一概不顾。

凌青菀的父亲,带着三叔长大,像父亲一样教导他。

而后,凌青菀的父亲去世。这些年,三叔不好往寡嫂跟前凑,怕闲话玷辱了他的大嫂,就慢慢生疏了很多。他心里对长房是非常亲的。

景氏和凌青菀的父亲,在三叔心里就像父母一样的地位。

“这是怎么回事?”三叔震惊之余,扭头问景氏和凌青城。他震惊的模样,有点吓到念如了。

念如往凌青菀身后躲了躲。

三叔说“这是大哥的女儿”,念如是不懂何意的。

凌青菀牵了她的手,又把她领回去。

景氏已经一眶热泪。

她从头开始,把念如和凌青桐的身份,一点一滴告诉了三叔,没有半分隐瞒。但是,知情者她没说,只说景家不要这孩子了,她才把凌青桐换过来。

景氏把所有的责任都背在自己身上。

三叔却听得明白。

“大嫂,如今您要怎么办?”三叔没有骂景氏糊涂。

只有在凌家的人,才知道祖母和二叔当年是如何刁难景氏,想夺了世子之位的。

三叔那时候年纪尚小,还没有成年,不能做什么。他为此还跟他二哥打过两次架,让他们别总是和大嫂作对。

大嫂那时候心里的害怕,三叔完全能理解。

往事已经无法更改了,三叔也不想追究,他只问今后怎么办。陡然见到那孩子,跟大哥犹在眼前,三叔也是百感交集。

他的态度,鼓舞了景氏。

“我想,让这孩子养在你的名下,就说是你外室的女儿。我也会告诉弟妹,看看她是否同意。”景氏道。

景氏还没有说条件,想先等等看三叔的反应。

不成想,三叔一口应下了:“好!大嫂,既然那孩子是我哥哥的血脉,不能让她流落在外。这些年,我没为家里做什么,是你苦苦支撑这个家。这孩子我应下了,别告诉我屋里的,少个人知道,少份危险。”

他的态度,让凌青城和景氏大为感动。

景氏想到,自己从前那么疼三叔,把他当儿子一样,他总算没有辜负景氏对他的信任。

“还是要告诉弟妹的。”景氏道,“我相信她的。你们房里不能因为我的错而起了争执,还是要说明白的好。。。。。。”

***

☆、第105章私会

三叔对景氏和凌青城说的话,凌青菀在梢间都听到了。

念如就在凌青菀身边,一派天真。凌青菀侧耳偷听,念如也在听,但是她根本没听懂,很茫然的样子。

凌青菀轻笑。

三叔说,他这些年没有为家里做过什么,都是景氏撑着这个家,令凌青菀动容。

她的三叔,是个有良心的好人。

至于三婶,凌青菀对她了解不深。平常略微的接触,也知道三婶颇有涵养,处事大度,应该可以信任。

三叔和三婶成亲七八年了,只生了两个闺女,没有儿子。所以,三婶在这个家里也不得祖母的喜欢。故而,三婶和祖母婆媳之间关系淡淡,她反而更偏向长房一些,和景氏关系不错。

凌青菀也松了口气。

“念如,你以后就要到咱们家里来了。”凌青菀低声对念如道。

念如露出一脸的欣喜,抱着凌青菀的胳膊:“那太好了,念如好喜欢!”紧紧搂着凌青菀的胳膊,非常开心的摆动身子。

她若是有尾巴,一定要摇尾的。

她神态娇憨,笑容可掬,凌青菀总觉得熟悉。而后,她突然想起来,念如对凌青菀,就像雪儿对凌青菀一样,依赖忠诚,又可爱娇萌。

念如高兴的时候,就贴在凌青菀身上,只差伸出舌头舔凌青菀了。

真的萌得让人心里全软了。

凌青菀笑着,搂住了她。

姊妹俩都非常开心。

曾经,卢珃也经常这样搂着卢玉。凌青菀倏然想到了这点,心里微微刺痛了下,又很快丢开。

三叔离开之后。回去把这件事,告诉了三婶。

三婶姓孙,她娘家的祖父曾经做过正六品的京官。他们并非江浙望族,而是攀附了杭州孙氏,连了宗,然后孙氏举荐三婶的祖父做了官。

五品以下的官,是不可能传给儿子继承的。

三婶的父亲纨绔。她祖父去世后。家业败得厉害,空有个宦官世家的名声。

听说三婶的陪嫁很少,祖母有时候会拿这件事刺她。

现如今。三婶孙氏娘家更是落魄,姨母早上还说,孙家需得卖祭田度日。三婶的两个兄弟,手无缚鸡之力。又不懂经商之道,和杭州孙氏那边也断了交情。只得靠科举出身。

偏偏科举又难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

中午的时候,三婶和三叔一起来了。

景氏和他们商量对策。

至于安肃许诺的官位,景氏也直接告诉了三婶孙氏。

孙氏听了。微微顿了下,眼底有难以掩饰的惊喜。这些惊喜,她觉得不合时宜。又急忙敛去。

“三婶来说愿意帮忙,根本不知道姨父许诺的事。但是看得出她是心甘情愿的。她知道娘您有关系,将来可以帮衬他们一把。然后您提到了给她弟弟荫官,她非常高兴。”三叔和三婶走后,凌青菀和母亲分析他们的行言举止,觉得三婶可信。

没有好处,三婶也是愿意帮忙的。如今有了好处,自然更乐意了。

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

接下来怎么办,才更加合理些,需得从长计议。

凌青菀也帮着出主意。

“三叔说,他十年前去过一趟郓州,在那里住了两个多月。”凌青菀道,“就说三叔在郓州风|流过,念如是从郓州来的,谁又说得清?”

景氏同意。

凌青城也觉得甚好。

三叔道:“这样最好不过了。乡下的老妈子,带着外室女儿来投奔,只差在门口闹起来,长房为了息事宁人,先将孩子藏起来,再过继到家里,这种事是有过的。”

景氏也点头,这种事的确有过,很说得通。

念如在晋国公府住了两天,景氏就决定先把她挪到姨母的某处宅子里,暂时安顿下来。

家里的事办妥了,二叔和祖母那边能应付过去,就把念如正式列入族谱。

姨母派了两个侍卫保护她;景氏派了甘妈妈、踏枝和挽纱去给念如作伴。

甘妈妈是心腹,踏枝和挽纱是从太原府一起来的,往后就让她们服侍念如,稍有差错,能拿住她们。

当天,念如搬过去,姨母和景氏、凌青菀、凌青城、凌青桐、安檐、安栋都来了。

大家热热闹闹的。

念如非常高兴,也不再粘着凌青菀,非常开心由凌青桐领着,在这屋子里跑进跑出。

安檐给凌青菀使了个眼色,让她出来说话。

凌青菀想到他上次说有话告诉她,故而犹豫了下,这才低声对她母亲道:“娘,我出去一下。”

安檐已经踏出去了。

景氏不禁笑起来,道:“去吧。”

姨母也笑了。

凌青菀忍着尴尬,急匆匆从屋子里出来,跟随安檐的脚步。

上午阳光正好,金光匝地,树下全是斑驳的疏影。

姨母的这处宅子,小巧精致。垂花门口的穿堂,有一架葡萄架,藤蔓茂密,绿浪摇曳。

青色的葡萄果实累累,饱满光泽,似一串串青色的宝石。暑意渐浓,知了在梢头,不知疲倦的嘶鸣着,添了几分炎热。

葡萄架下,立了石桌石椅,纤尘不染。

凌青菀和安檐立在葡萄架下说话。

安檐各自太高,头能撞到葡萄架顶。他要微微低头,才自在些,凌青菀瞧着想笑。

凌青菀爬上了葡萄架下的石椅。

她站在石椅上,这样差不多也撞到了架顶,终于能和安檐平视说话了。

凌青菀感觉还不错,终于不再被安檐的身高压制了。

安檐微讶,眉梢轻扬:“像个顽皮的猴儿,竟站在椅子上。。。。。。”

他觉得此刻的凌青菀,有些灵巧可爱。一改往常的贞淑端婉。他心里微甜,似盛夏的风一样火热起来。

“你太高了!”凌青菀道,“你低头看我的时候,跟看孩子似的,占了大便宜。”

“你这样站着,进退不得,我想抱你亲你更容易。岂不是更让我占便宜?”安檐笑了。眼睛微眯。

凌青菀错愕。

她突然才发现这点,想跳下去的时候,安檐已经拦腰抱住了她。让他紧紧贴着她。

夏衫轻薄,凌青菀能感觉他落在她后背的掌心炙热,也能感觉他紧贴自己前胸的温暖,心头大乱。

“抱住了吧?”安檐故意在她耳边轻喃。“真是个傻孩子!”

“快放手。”凌青菀大囧,用力推他。“姨母和我娘都在呢,你不要命了吗?”

“不妨事,大家都知道你是我的人。”安檐搂着她不放,任由她挣扎。就是不撒手,似抱了只猫咪。

这孩子从爬上石椅开始,就等于投怀送抱了。她还不自知,竟然洋洋得意。

安檐岂能不把握机会?

“你。。。。。。你这个人。。。。。。”凌青菀心里很急。这院子很小,今天来得人又多,万一被撞见,岂不尴尬?

她又想到了安檐曾经说过卢玉不端庄,放|荡轻|浮,心里陡然一凉,脸色就落了下来。

她没有再挣扎,撇过脸不看安檐。

安檐见她真的生气了,也叹自己鲁莽。他一个吻落在凌青菀的额头,终于松开了她。

他的唇瓣炙热干燥,凌青菀身子微动,心底发颤。

安檐松开了她,她就从石椅上跳下来,转身要走。

“等一下。”安檐喊住她,“气哄哄回去,姨母瞧见了,难道不担心你么?”

凌青菀就脚步微停。

她背对着安檐,好半晌才把自己的情绪整理好,脸色如常,回过身来问安檐:“有什么话跟我说?”

语气平淡的不起波澜。

安檐就知道她气大发了,比他预想得更生气,却不知道为何。不过是抱了一下,如此为难吗?

“。。。。。。不是说要开药铺吗?上次你那个主意,我想了想,觉得不错。既然不是你亲自出面,也不妨事的。”安檐只得先说正事,将一个大钱袋递到凌青菀跟前,“我这里有些钱,你拿去吧。开药铺需要钱,不够再跟我说。”

凌青菀心里一下子就静了。

那些不悦,也缓缓散去,那是属于卢玉的情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