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追求的清穿-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表态唐烨勉强能接受,点点头,“今后不许将旁人看得比我重,你只能给我挡风遮雨…”

李真点点头,“嗯,俺晓得了,俺日后也绝对不会将风雨朝家里引了…”

总算开窍了,唐烨捂了捂脑袋,累啊…

第二百六十三章李真的新工作

李真回京后,工作似乎有了些微的变动。

李真接到口头通知,到皇家慈善会新筹建的作坊部门报道。

李真先前可是在管慈善会的粮食呢,要知道在农耕社会,粮食才是国家之根本,那是无人能撼动的国家第一支柱产业;在慈善会,粮食更是当仁不让的居于最最重要的地位,而作坊,只是慈善会在摸索授人以渔的过程中的一个试验性的部门,发展得好,会存活下去,如果碰壁,就寿终正寝,届时是否会裁员那就不知道了。

李真心头还是有些郁闷的,回家很是沮丧了两天,虽然绍兴之行让李真承认,自己不适合混那一眨眼就得想两主意的官场,但是,这不代表李真在工作上就没追求,哪怕原地踏步也行啊,怎么能退步呢?

李真觉得有些丢脸,心情很是不好。

唐烨看在眼里,不由有些着急,要知道,李真一回京受到的打击可不止这一项呢,当听到八福晋变相宣布自己和八爷府无关时,李真显得挺萧瑟的,半响才低声说,“贵人们怎么说就怎么听吧…”看得唐烨都琼瑶般的觉得自己的心都碎了…

私事让人堵心,公事又不顺,李真今年还真是流年不利。

唐烨琢磨着是不是去走点后门呢?

不想郁闷中的李真却抢先堵死了这条路,“叶子,别去烦四爷。”

唐烨也挺为难的,因为李真的调动肯定是高层知道的,好歹李真也算皇亲国戚啊,慈善会的人事部应该没那胆子动李真,所以,去找四阿哥的确是在为难自己这个身份贵重的妹夫。听李真如此说,唐烨便顺势道,“我晓得了。我有分寸的,李真,要是干得不开心。干脆请辞吧,你不喜欢做生意。就弄庄稼,若不喜欢庄稼,就,就先休息一段日子,你去趟绍兴也够累的了,先歇歇,再想想喜欢干嘛。你说呢?”

“倒不是说有多不开心,可去了衙门不知道做啥,挺闹心的。”李真叹气道,新部门刚成立,目前部门头头还没到位,只拨划了三个喽啰过去,什么章程全没有,李真他们上班打卡后就只有坐在办公室眼红的看着其他部门的同僚忙得脚不沾地…

“那就等上官到位了再看看?”唐烨道,“真不知道上头怎么想的,怎么这么行事啊。”简直是一点效率都没有。

唐高林也特意过来安慰了李真一番。不过内容却是叫李真少安毋躁,这没准是好事,“你在先前那部,资历浅。不好熬出头,可如今成立新部门,你算元老呢,好好干,过个两三年,没准你就成作坊部的头了。”

看着乐观的唐高林,李真实在没好意思说绍兴之行自己表现不好,升官怕是没什么指望的,只能红着脸点头。

憋闷了差不多十多天后,李真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部门头终于到位了,竟然还是康熙爷的孙子,敦庆帝五哥、五王爷府的四阿哥镇国将军弘昂,看来朝廷还是很重视这个部门的呢,“说是这部门是太子亲自督促成立的呢…”李真显得有些激动,“说是从洋人那弄了份资料,英格兰宫廷的匠人,叫什么莫兰的给他们的皇上写的折子,皇上看了,说不懂,搞不懂洋人要说什么,扔给太子了,太子看来后就决定在慈善会成立个作坊部了,专门弄洋人折子里说的东西…”

“洋人的东西?”唐烨好奇了,“什么东西?”

“不大清楚,好像提到了,什么火,水,蒸汽之类的…”李真道,“俺负责在官办手艺作坊里招人呢,呵呵…”看来李真当人事部的招聘专员了,对部门的专业业务不太感冒,反而开始给唐烨唠叨他要招什么人…

唐烨却对李真的工作不感兴趣,“蒸汽?”唐烨惊讶了,难道是蒸汽机,可如果是这东西,敦庆帝就算不懂,也应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研发吧,“是皇上让太子办的吧?”唐烨确认着某些信息。

李真被打断了话,浑然不在意笑道,“好像不是,要不怎么不是户部或内务府出钱?工匠的钱不多,但听说还要请太学里懂杂学的大家来呢,还要选些在大清的洋人工匠,俺先将人…”

“你能弄到洋人那折子不?”唐烨再度打断了李真对自己工作的描述,“要弄到了,回来给我说说,我好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啊,竟然皇上都不懂…”

“呵呵,皇上说他又不是太上皇,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还能知洋人拉屎拉尿,呵呵…”李真抿嘴偷笑着,“这是慈善会的人偷偷传的,说是敦庆爷在太和殿说的呢…不知是真是假…”

这么厚脸皮,啊,不是,这么坦然的面对自己的不足怎么瞧都不是一个封建帝王有的胸襟,……历代帝王可都是恨不得将自己夸成只有天上有地上无的,可是,若是穿来的,敦庆帝怎么会对蒸汽机视而不见?再是文科生,也会听过蒸汽机啊…

因此,唐烨越发坚定的唆使李真将洋人的折子给打探到。

李真也不负所托,过了三天,给唐烨带回了一手抄纸,“洋人的折子,是不知所云,俺按俺的意思抄写的。”也就是李真在原来的翻译基础上又自己加工了一番。

唐烨急忙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如果用火来使水蒸发,那么产生的蒸汽就需要更多的空间,大约是水以前体积的2000倍,这时水蒸汽就会把热容器的盖子顶起来,此时如果把加热容器密封起来,产生的压力就会更大,可以用来推动机器。这对人类非常有用。”

这明明就是和蒸汽机有关嘛,敦庆帝怎么会不重视?唐烨想不明白,难道穿越的是太子?

“是太子觉得这有用?”唐烨问道。

“嗯,好像是二阿哥从西洋带回来过一台类似的机器,可这几年也没倒腾出什么来,大家也忘了这东西。”李真道,“看了洋人这折子,太子想起来了。重新重视起来了…”

那谁是穿来的,难道是康熙?也是哈,要是本尊怎么会禅位?可康熙也应该一早就重视蒸汽机啊。唐烨糊涂了…

“对了,叶子。你想没想过咱们开个布店啊?”李真没注意到唐烨已经要系统崩溃了,还在那拍着脑袋。

咿,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喔,从来都是唐烨提出大政方针,李真只是审核呢,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李真开始当舵手了?难道成功的男人都是老婆给捧出来的?

“啊,喔,你怎么想起开布店了?”这是个好兆头,不能打击,因此,虽然唐烨对布店完全不感冒,虽然唐烨差点就被谁是穿越者这个猜谜游戏给弄疯了,但还是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

“俺听人说内务府从洋人那弄来一织布的梭子,可好使了,”李真道。“咱们可以将那梭子买了,送回老家去,让老家的妇人闲暇时就多织点布,咱们专门开个布店卖。老家的人能赚点零花钱,咱们也能多个进项…”李真笑眯眯道,“叶子,你说这法子好不?这样,舅舅们也能多个门路,就不用想着开榨汁铺了…”

亲戚的事唐烨在李真回京的第二天就一五一十的说了,当听到舅舅的要求时,李真则小心的看着唐烨的脸色,榨汁铺毕竟是蜜儿的产业,舅舅的要求貌似有些唐突。

“梭子?”看来去作坊部好处多多啊,唐烨认真想了想,难道这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东西?唉,自己怎么不是高三的时候穿过来呢,要是那时穿的,绝对记得应该工业革命的时间和标志物,没准还会搞出一两个发明呢,唉,这辈子能力最强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但知识面最广时绝对的是高三…

“叶子,你觉得不好?”李真有些小失望。

“啊?”唐烨回过神来,“不是,我是在想该怎么做才能事半功倍。老家织的布要运到京里来,成本太大了…而且,那布织出来的质量如何也不知道,没准在京李卖不动…”

“不是要出海嘛?”李真道,“卖给蛮夷去,蛮夷肯定稀罕。”唉,夜郎自大啊,怎么得了。

“你先问问那梭子好弄不,”唐烨想了想,“我再认真琢磨一下怎么个弄法。”

“哎。”李真很开心的应了,“俺明天就去问。”

李真卯足了劲要弄点先进设备来搞家庭作坊,唐烨则是想了半天想不明白谁是穿越同仁后放弃了思考,让脑子歇歇吧。

不想,唐烨的脑子却是很难歇下来的,这不,竟然接到了一陌生人的拜帖,这拜帖还是送到马车行的。

“方家六少奶奶?”唐烨看着手中的拜帖,有些发懵。

方家在绍兴出现,唐烨是知道的,不仅知道,而且还知道方六少想阴李真未果被逼多了个干妹妹,说来两家应该是有心结存在的,怎么方家的少奶奶竟然登门拜访了?方家不是在安徽嘛,这年头出远门不容易好不好,方家怎么还如影随形了…

七娘的娘家自然不好得罪,但是在这种形势下,也不能亲近啊,关键是,两家底蕴差得太大,想亲近也亲近不了…

唐烨思忖了片刻,吩咐小厮,“你去给告诉来人,等我空闲了,一定请他们家奶奶到家里一聚…”还是回家问问李真再定章程吧,这个李真,怎么对方家就没吱一声呢。

“他在绍兴是说日后会进京游学,届时会来找俺,可俺哪知道他这么快就到了啊,而且还带了他媳妇,”李真也叫屈,“一般游学好像不带媳妇的吧?”

“方六少就没找你?”唐烨觉得奇了怪了,怎么也该是男士先接触,然后再轮到女眷出马吧。

“是啊,他怎么没来找俺呢?”李真也纳闷了,然后下一秒就结巴了,“该不会是他收了个义妹,他媳妇找俺算账来了吧?”

“又不是给他当妾,他媳妇找你干嘛?天下哪有这样的悍妇,”唐烨白了李真一眼,“再说了,方家可是读书人家,娶的媳妇想来也凶悍不到哪儿去。”

“这凶不凶和读不读书没关系,”李真晃着脑袋道,“河东狮吼不也是发生在读书人家?”

“你也真会想,”唐烨冲李真直摇头,“你不做生意还真是咱们家的一大损失啊…”谁说中国人没想象力的?就是貌似没用对地方。

第二百六十四章正事

“冒昧上门,叨扰了。”方六少奶奶说的是夹生官话,却让人听着软软的。

“你客气了,”在大门迎客的唐烨笑吟吟道,“说来大家也是有缘。”

方六少奶奶打量的眼光一闪而过,心想,这李家娘子的气质怎么瞧也不像是穷苦农家养出来的,也是了,唐家养的闺女若上不得台面,又怎么会飞上枝头变凤凰,看来唐家老两口不简单,不简单的唐家老两口又怎么会寻个老实巴交笨头笨脑的女婿呢,相公眼拙了…

方六少奶奶一瞬间脑子里转过诸多念头,脸上依旧挂着和煦的笑容,“是呢,说来真是缘分,天南地北的两家人竟然在绍兴一见如故…”

唐烨心想,还一见如故?这些人家撒谎真是完全不打草稿啊,那就你哄我哄,一起哄了,“是啊,相公对方六公子很是仰慕呢…”才怪…

唐家院子不大,因此,说话间两人便到了后院客厅,早有钟点工给奉上茶,还端上了一盘干果。

“这干果可不好买呢,”方六少奶奶继续释放着善意。

“马车行捎带的,”唐烨笑道。

“早就听闻李家娘子巾帼不让须眉,”方六少奶奶笑道,“今日一见果然传言不虚,在桐城的时候,我就听人夸赞马车行呢…”

“缪赞了,”方六少奶奶可是出门只坐私家车的人,公共交通对她没任何意义,想来更是不会去巴巴的体验一回生活了,因此,唐烨也不为难人,没继续就马车行这个话题说下去,那不是让方六少奶奶词穷嘛。因此,唐烨很善解人意的转移了话题:“六少奶奶到京几日了,可还习惯这个气候?”

人家方六少奶奶可是做足了功课才来拜访呢。打算好好夸夸唐烨,没想到唐烨却将这话题给绕了过去,好不遗憾。“我前日到的京,我三表姐跟着三表姐夫在京。过几日我那侄儿大婚,我特意上京祝贺的,京里的气候还好,只是稍微干了些。”也就是说一到京就给唐烨送帖子了。

“真是恭喜了,”唐烨心中却在担忧不已,这些人家亲戚太多了,天啊。这能藏住话嘛?

方六少奶奶道了谢后,又道,“相公一时走不开,只能到时接我回家,本来该等他进京后我跟着他一起来拜访的,可我给带了些芜湖的芝麻香菜,这东西只能放一月,我紧赶慢赶的,路上耽搁了不少日子,这麻香菜也只能再放个几天了。所以只好冒昧前来了,失礼失礼。”

唐烨急忙再次感谢…还表示方六少奶奶的到来简直是蓬荜生辉啊…

接下来的谈话也挺融洽的,就是没什么内容,不过。当方六少奶奶告辞时,唐烨也上道的问了她三表姐的府邸,说是改日过去拜访。

“她表姐夫竟然是翰林院的翰林,”当晚唐烨就冲李真啧啧道,“这些人家,根基是深啊…”

“所以人家才说是诗书传家呢,”李真倒不怎么震撼。

“那你说孔家不是更厉害?”唐烨小声道。

李真点点头,也压低声音,“所以有些事不得瞒着嘛…”

“二阿哥是什么章程?”唐烨道,“方六公子这次没来,大概也是想避嫌,可是,方家六少奶奶既然来了,怕是不会空手而归的,二阿哥知道嘛?我们该怎么做?”

“方六公子应该是征得了二阿哥的同意的吧?”李真歪着脑袋,“二阿哥没给俺交代,要不,咱们问问四爷?”

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弘历很快就给出了指示,不咸不淡的接触着就是了…

“那就去拜访一回就行了,”李真想了想,道,“然后再看她怎么说吧。”

“给宫里带信不?”唐烨努了努嘴。

“四爷已经知道了,咱们不用管了吧?”李真琢磨着。

好像是这个理,唐烨冲李真竖了个大拇指,害得李真羞涩了。

“对了,今儿收到了大舅的信,”唐烨在桌上找了一阵,找出一信封,递给李真。

李真回来后就给舅舅们写了信请安,这是回信了。

“你咋没打开呢?”李真见信封没拆,嘀咕了一句。

“今儿忙,没来得及,”唐烨不在意道。

“喔,”李真释然了,拆开细细读了起来,然后将信递给唐烨,“大舅夸你呢,呵呵。”

唐烨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本来也当得起表扬,当下也不谦虚,接过信随意看了一眼,又放下,笑道,“除了夸我还说啥?”

“说家里已经安顿好了,叫俺沐休的时候去认认门,”李真搓着手道,“叶子,等俺将梭子买到了,咱们就去舅舅家串门吧,要是合适,就先让舅舅们找人织布…”

“行,就依你,”唐烨道,“不过,这梭子好弄嘛?按说有了这玩意,朝廷应该大力推广的啊,怎么没啥动静呢?”

“咱大清那么大,朝廷的事可不少,这等小事,肯定不急塞,”李真挺会找理由的。

见唐烨瘪嘴,李真又道:“叶子,你说会有人用咱们的梭子嘛?咱们是不是要先交定钱啊,咱们手上还有现钱嘛?”看来李真对这事是真的上了心。

如今大清的手工业作坊并不多,规模也都不大,就算有织布作坊,也都是小规模的,因此,布店的收购从来都不是在一家作坊完成的,就是江南的丝绸庄也不能一一满足客商的要求,因此,一般会有个中介比如绸领头从中牵线,因此,李真的思维依旧是分散性的生产。

但唐烨却知道,梭子都有了,效率较高的织布机还会远嘛?有了设备,不说大型的,至少中等的工厂那是完全可以建立的了啊。

因此,唐烨经过几天的仔细考虑后,并不想在老家搞手工作坊合作社。而是想在城镇附近的乡村试点搞棉纺厂,老家离省城太远了,交通是个大问题。

而李真舅舅们的地理位置则比较合适。在直隶保定,离京也近,销售的运输费可是省了不少。因此,唐烨想在保定先开个织布作坊。但是,却又不想和李真舅舅发生银钱上的牵扯,亲戚间做合伙生意一个不好,没准亲戚就成仇人了,何苦呢…

不想给自己惹事的唐烨不打算让李真舅舅们入股,但李真舅舅们又不可能给作坊当管事,人家好歹也算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一般都是习惯聘请掌柜的出面打理呢,所以吧,作坊肯定是不能开在保定的,得另外选址。

犹豫了片刻,唐烨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李真,我只是觉得如今你调了部门,咱们比旁人这方面的信息要灵通得多,所以得好好用起来,不开作坊真的有些对不住你费心费力的弄那梭子回来。这回是梭子,没准下次就是其他更厉害的东西呢,你说对吧?咱们届时在开作坊怕有些晚…”

“那咱们就在庄子上开个作坊,庄户们也可多个营生…”李真很高兴。自己也算给佃户们谋福利了呢。

“在京郊开,太惹眼了,”唐烨道,“我不想被人盯着,保定离贵人们好歹远些,但有什么事,我们也能第一时间知道,这距离不远不近的,刚刚好…”

李真想了想,道:“你是担心贵人们学了去,咱们作坊卖不过人家?也是哈,如果布多了,肯定卖不出去啊,那咱们可得亏钱呢…”

这年头生产力过剩还早着呢,唐烨才不担心这个呢,就是单纯的不想惹是非,“我是担心有人会去告状,说你将内务府的东西倒腾出来谋私利…”要知道,唐烨盯的可不是梭子呢,而是日后可能会出炉的新设备…

“你想在保定开?”李真想了想,迟疑的问道。

唐烨忙摇头,“地方还没想好,不过,舅舅们在保定,要开也是舅舅们自己开,我只是不知道这作坊到底会否赚钱,不知道该不该给舅舅们提,你知道,做生意,没谁能打保票稳赚不赔的。”

这倒是,保铺不就在亏钱嘛,李真心有戚戚的点点头,“咱们先试试吧,要是赚钱,舅舅们再跟着学也不迟,免得一亏大家都亏了。”

“要是赚了钱,舅舅们会不会埋怨我们藏私啊?”唐烨先将后患给消灭在摇篮里,婚姻,可是两家的事呢,以前李真的亲戚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可如今舅舅们回来了,行事可得多思量几回。

“咱们一赚钱就给他们说,”李真道,“舅舅们懂道理着呢。”

舅舅们懂道理,得,那日后有矛盾,肯定是自己的错,唐烨暗暗摇头,幸好大家没在一个城市啊,万幸万幸啊…

隔了两天,织布作坊的构想初步成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