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顾金枭这种阴狠的手段还是管用,至少在他的手下的虎贲卫抓了几十个传话的平民,以及整了几个传这话的官员之后,京城里面关于狄正东和顾嘉琴和离的真正原因的流言慢慢也就消失了。至少再也没有人敢名目张胆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这话了。基本上到来年嘉珍出嫁之时,京城里面几乎不再有人传嘉琴给狄正东戴绿帽子是两人真正和离的原因了。
却说在嘉宜回娘家得知了嘉琴真正和离的原因回来之后不几日,慎刑司和东厂负责审问宫女谋害皇帝一案的口供出来了,几个宫女一致咬定是皇后指使她们谋害的皇帝。
她们遭遇了酷刑,不这样招认也是不行。
皇帝得了口供,隔天就找了薛首辅等几个内阁重臣还有顾金枭等几个皇帝比较倚重的公侯进宫,跟他们提前打招呼说自己要废后,希望这些士大夫能够支持自己。
不料除了夏次辅之外的所有人都一致反对皇帝废后,夏次辅呢,也没说支持皇帝,他只是不吭声而已。
就算他不吭声对于薛首辅等人都是支持了,这还是看在他的女婿任明学上府里恳求他帮忙的份儿上。本来夏次辅是礼部尚书,在废后一事上头最有发言权,而且历来他都挺讨厌薛首辅结党营私,搞一言堂的。
他决定在初次皇帝提出此事之时不吭声算是支持薛首辅一次,要是皇帝因为薛首辅等人的反对就放弃了废后,那么他也就顺水推舟卖了一次人情给薛首辅。可要是皇帝一意孤行,极力要在朝堂上执行废后,而且也找到他寻求支持的话,那么他绝对会支持皇帝。毕竟这一次宫中的宫女谋害皇帝的事情太大,皇后牵连其中,慎刑司和东厂都审问出了确切的供状,要废掉皇后也是理所当然。薛首辅等人再想保住皇后可是也得拿证据说话吧,光是嘴上一通大道理,毕竟不如确凿的证据管用。
不得不说,夏次辅可真是一只成了精的老狐狸,比起薛首辅丝毫不弱。
他这些年来一直不结党营私,给所有人公正廉明的印象,不过是看清楚了他仕途上最大的倚靠是皇帝而已。只有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他才可以青云直上。薛首辅的位置,可是他一直盼望得到的。
这一次皇帝要废后,甚至牵连到废立太子,让夏次辅敏锐地感觉到了这可是一个扳倒薛首辅的好机会。
一直以来,薛首辅都是讨好皇帝,顺从皇帝的,非常少跟皇帝唱对台戏。
可这一回,他却是联络其他内阁大臣还有一些公侯一致反对皇帝废后,难道真得是为了所谓的社稷稳定吗?
夏次辅心中冷笑,对于薛首辅这么做的目的门儿清,不过是为了保住太子而已,这些年来,薛首辅可没少巴结太子,在太子身上花钱。皇后要是被废了,太子是否最后会坐上皇帝位,那可是悬得很呀。当今皇帝多疑冷酷,而且乾纲独断,他能否容忍一个废后的儿子继承帝位这还是两说呢,全看皇帝心情而已。
皇帝提出要废后之后,遭遇了薛首辅等人的一致反对,这让他心中憋了一口气,让他们全都退下,说他会考虑他们的意见,仔细斟酌一番,再做出决定。
只不过等到诸位大臣出了宫之后,他又派了太监出宫宣旨,让夏次辅进宫到御书房议事。
一切都在夏次辅的预料之中,果然皇帝寻求他这个礼部尚书的帮助了,说他不能容忍一个如此狠毒的皇后在自己身边,要是不废了她,他就寝食难安。他要夏次辅调动手下的人手,找出能够克制薛首辅等人那一通大道理的礼记中的理由,写成折子,隔日在早朝时支持自己废后。
这是一个绝佳的打击薛首辅,并且取得皇帝信任的机会,夏次辅没有可能拒绝。
于是他立即答应了皇帝的所求,皇帝说等到废后之后,会给夏次辅赏赐,让他好好干。
夏次辅却说他不需要皇帝的任何赏赐,他认为作为臣子能给皇帝分忧是他分内之事。
他这么说,果然让皇帝对他刮目相看,赞赏有加。
夏次辅回去后,立即调动礼部的官员来针对薛首辅说的那些阻止废后的大道理写出了相反的理由,逐条反驳薛首辅,最后再写成了折子,一份儿上呈给皇帝,另一份儿让手下的礼部侍郎背得滚瓜烂熟。他已经想好了,次日皇帝早朝,再次提出废后之后,他就让自己手下的礼部侍郎出面陈述意见,站在支持皇帝的那一边,最后他再来附议就行了。
第二日皇帝早朝时,果然再次向满朝文武大臣提出了废后,薛首辅等人当然是再次陈述自己的理由,反对废后。
不想礼部侍郎陈峥却出列,针对薛首辅反对废后的理由说出了支持废后的原因,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们一时之间分成了两派,同样在朝堂的顾金枭见状心里咯噔一声,想这下糟糕了,夏次辅改变了意见支持皇帝废后了。朝臣们分成了两派,他要是不识时务还是跟着反对皇帝,那么好不容易得来的这忠诚侯的爵位说不定就会失去。他跟随皇帝这么多年,当然明白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昨日皇帝还说他要斟酌一下,今日却在朝堂上言辞肯定的要废后,而夏首辅也改变了立场,他手下的礼部侍郎站出来支持皇帝,反对薛首辅了。这一切非常明白地告诉了顾金枭,皇帝废后之心坚决,并且准备充分,他要是不知好歹,可是会遭殃。
尽管废掉了皇后,皇后所生的太子储君之位堪忧,可要是太子老老实实地不犯错,皇帝要废掉他也是不容易的。只要太子在,皇帝也不大可能封贤妃为皇后,顶多封她一个贵妃就到头了,如此一来,顾家也不会遭遇什么损失。一开始,薛首辅找到自己不过是害怕贤妃成为皇后,太子被废,潭王成为太子,从而对薛家和顾家造成威胁。
到底是先明哲保身,再图谋保住太子好,还是现在就在朝堂上支持薛首辅坚决反对皇后好呢,顾金枭选择了前者。
所以就在薛首辅带头的几位内阁大臣和礼部侍郎陈峥展开了辩论之后,他识相地眼观鼻,鼻观心不发一言了。
朝堂上的风头一转,一开始支持薛首辅的许多公侯大臣们也慢慢地闭住了嘴,最后只剩下薛首辅一个人在跟礼部侍郎陈峥争辩。
薛首辅比起年富力强的礼部侍郎自然是精力不济,经过半个多时辰的唇枪舌剑的争辩之后,他声嘶力竭败下阵来。
皇帝在上头喝着茶闲闲地看着薛首辅跟礼部侍郎辩论最后落败了,便也开口了,先表扬了一番薛首辅所为是忠君爱国,朝廷需要不同的意见,接着也对礼部侍郎陈峥表示赞赏,说就采用礼部呈上的废后条文,择日宣旨废后,接着他让太监宣布退朝。
薛首辅从朝堂上下来,即刻觉得老了十岁,他让自己的长子薛云沛扶着自己慢慢走出了金殿。
一出来,不由得打了个冷噤,望一望宫城上空铅灰色的天空,发现飘下了细细的雨丝。
出了宫,上了薛家的马车,父子两个挨着坐在一起。
“云沛,咱们薛家是不是要败了?”沉默了好一会儿,薛首辅低声喃喃地问身边的长子。
薛云沛赶忙答话:“怎么会,父亲自从陛下登基开始便尽力辅佐他,这一次出于社稷稳定的考虑才反对废后的,陛下方才在金殿上不是也说了吗,父亲这是忠君爱国之举。父亲不要往心里去,既然皇后已经保不住了,那么咱们接下来索性不管太子了。太子即便被废,贤妃上位,潭王成为储君,咱们也跟别的大臣一样去巴结潭王就行了。更何况,潭王那里有四弟搭线,咱们应该很容易搭上潭王的。儿觉得父亲大可不必太担心太子的废立。”
“哎……”薛首辅长叹一口气,他这会儿真是头疼。
薛家现在就只有他才知道老四跟潭王早已经因为老四媳妇结怨,要不是这样,他哪可能要跟一众阁臣公卿建立保后联盟反对皇帝呢?按照他以往的做风,本该是支持皇帝才对的呀。
可恨那夏次辅却做了叛徒,一开始他也是支持自己这边保住皇后的,临了却站到了皇帝那边去,做了本该自己这首辅该做的事情。
这下子夏次辅得了皇帝的信任和赞赏,怕是会对自己的首辅之位产生威胁了。
按照这个情况发展下去,他要是再做下让皇帝不满的事情,定然会让皇帝心生嫌隙,厌弃自己。
所有被皇帝讨厌的大臣是个什么结果,他比谁都明白。
他心中升起了警惕之心,同时考虑要是潭王真成了太子,薛家何去何从,老四夫妻又该何去何从?
☆、第108章
锦墨居东次间。
薛云霖坐在南窗下的炕上,接过嘉宜递过去的热茶慢慢喝着,回想着刚才在父亲的书房里面,父亲对他说的那些话。
父亲说,今日在朝堂上他为了自己冒险反对皇帝废后,却让夏次辅钻了空子,支持皇帝废后,于是皇帝最后取得了胜利。
皇帝说,择日就会颁布废后诏书,正式废后。
至于将来太子是否会遭殃,被皇帝废掉,他已经不想再管了,他不能够拿全家人的荣华安危去冒险,再反对皇帝一次。
如此一来,要是真有太子被废,贤妃上位,潭王成为太子那一日,那么薛家如何才能安稳呢?
当时,父亲是捋着下颌胡须看向他问的。
他一思索就说出了四个字:“弃卒保车。”
再看向父亲时,他神色复杂,似乎眼里又赞许,可眼底深处也有痛。
良久他开口:“既然你知道怎样做才是对薛家,对你的亲族好,那么我就按照你说的给你两个选择。其一,那就是跟你媳妇和离,再跟潭王道歉,争取得到他的谅解,这样你就不用离开薛家,薛家也会安稳了。其二,那就是跟我断绝父子关系,带着你媳妇离开薛家,从此以后跟薛家没有任何关系,潭王将来即便成为了太子,也不会给薛家找麻烦。那么,你怎么选?”
他没有片刻犹豫,说:“我情愿选第二,并不是我不念及父子亲情,而是这样对薛家好,我也不会负了我娘子。”
“可你想过,你不负她,却是负了我这个父亲,负了薛家的其他人吗?甚至负了你自己?”
“父亲……请恕儿子不孝。”
“哎……你去吧,就知道你会这么选。我想,你跟我断绝父子关系之后,最好再辞了官,远离京城这是非之地好些。未雨绸缪,总比事到临头,无路可退好。”
“父亲,其实我也想说,不如父亲也早作打算,急流勇退?”
“你知道什么?凡是到了我这个高位的人,只有握住手中权力才能自保,放弃权力,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更何况,薛家的族人们,也不愿意我急流勇退的。哎,你别管我了,还是好自为之吧。”
嘉宜见丈夫去见了公公之后,回来一直锁着眉头,接了自己的茶慢慢喝着,似乎满腹心事一样,不由担心地问他:“霖郎,是不是父亲又说什么不好的事情了?”
薛云霖闻言回过神来,放下手中茶盅,望向嘉宜,搓了搓鼻子道:“是啊,有点儿事情,我也没考虑你的意思就选了,我有点儿怕你会怪我。因为那样一来,你就要跟我一起吃苦了。”
嘉宜忙问:“是什么事?”
薛云霖默了默,就把刚才在父亲的书房中对嘉宜说的那些话对她说了。
嘉宜听完直接哭了,她扑进丈夫的怀中,哭道:“霖郎,你为了我才真是吃苦了。本来,你可以前程远大的,本来,你可以跟你的父亲和亲人共享天伦荣华……可如今,却要跟公公断绝父子关系,还要远走他乡……早知如此,我,我真不会选择嫁你……”
薛云霖将下巴搁到她头上,慢慢扶着她的背说:“你瞧你又说这样的废话了,难不成你后悔嫁给我了吗?或者说,你后悔没有选择潭王?”
“不,我从来没有后悔当初作出的选择,我只是心疼你,你为了娶我,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我欠你的太多了。”
“你瞧你,又说糊涂话了。夫妻本一体,自该祸福与共。当初就在潭王说出那些威胁的话之时,我已经把最坏的后果想清楚了。若是因为跟你一起,要我放弃荣华与功名,我也坦然接受。我就怕,你以后跟我远走他乡,也会思念父母亲人,会难受,还有就是再也不能过这样呼奴使婢,风光无限的日子,你能够受得住吗?”
嘉宜的泪水染湿了薛云霖月白色锦袍的前襟,她从他怀中抬起头来看向他,说:“你我初初相识的时候,我是做什么的你不知道吗?别以为我做了几年大家的小姐,就身娇肉贵起来,再也吃不得一点儿苦了。我倒是担心你呢,一介书生,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这十几年都生长在锦绣之中,一旦离了家,离了京,又如何谋生呢?再有,既然是要避开潭王,那么你也不能透露出来你是新科状元,满腹经纶,去做书院的先生,又或者是去做谁的幕僚。还有,你也没做过买卖,也无法去做商人呀。”
薛云霖笑:“我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也有一肚子的学问,难道还不能谋生了?当然大富大贵的日子可能给不了,但让你过得富足安稳还是能的。你也别忘了,咱们手上也还有些银子呢,带着去扬州那边买些田地买所宅院,过些小民百姓的日子还是能够的。难得空闲,还正好做一些学问,研究下心学呢。”
嘉宜一开始听了薛云霖说的话之后难过落泪,此时却被他描述的那恬淡的日子给吸引住了。
她想,要是真能够像丈夫说得那样,两夫妻平淡相对,恩爱相守,自己不用整日注意这注意那,讲究一大推规矩,应付一大堆的人,丈夫也不用每日去点卯,案牍劳形,这样的日子可真是神仙日子。
或者这就是祸兮福所倚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嘉宜拿帕子自己给自己擦了眼泪,随后说:“霖郎说得是,咱们手上还有不少产业田地呢,换成银子带着走,去到江南买上几百亩地,再买上一所小小宅院,过些平淡日子总是能的。”
“那就劳烦娘子开始着手把咱们手上的田地变成银子,收拾收拾,等着过完年,来年春暖花开,咱们就去江南吧。这几个月我把手上的事情都办了,还有一些事情给安排妥当,就可以走了。”
“好,就依照霖郎说的办。”
接下来,嘉宜就按照跟丈夫商定的开始着手处置他们两个人手中的田地铺子变成银钱。
在明面上的财产她都收拢来,至于她祖母顾老太太给她的添妆,那一间香料铺子,还有田庄和店铺她都没动,这部分她想要留着,继续让自己信任的人管着,以备不时之需。她将它们交给她舅舅一家人跟她指派的管事继续管着,她打算把这些田庄和铺子的收益的三分之二都交给老太太替她保管,三分之一给一些给姨娘和弟弟,另外一些给舅舅一家人。
薛云霖的田庄和铺子,还有顾家陪嫁给她的铺子和田庄她倒是暗自安排人去卖找买家了,她想,要是不卖干净,也不能哄过潭王以及京城里其他人的眼睛了。
既然丈夫要跟公公断绝父子关系,当然是不能留着薛家给的田庄和铺子了,这么做以示决绝。
就在她处理自己跟丈夫手上的田庄和铺子之时,宫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皇帝又被刺了,刺客武艺高强,皇帝重伤昏迷,群臣经过一番商议,只能让太子监国。
这可是大梁历史上少有的严重的事件,皇帝在三个月之中,连续遭遇了两次谋杀。
第一次没有死成,第二次重伤昏迷,看起来十分凶险。
皇太后震惊之下,直接出面一方面严令虎贲卫指挥使亲自带领人保护皇帝,任何人没有她的手令,都不许进乾清宫见皇帝。另外,她垂帘亲政,让东厂彻查此事。
出了这样的变故,薛首辅就又叫了四儿子去,让他暂缓处理手上的田产和铺子,说,若是皇帝挺不过这一关,太子顺利登位,那么他们薛家就安稳了,薛云霖和嘉宜也安稳了。所以,等一等再说。
一等就等了五六天,皇帝命大,从鬼门关回来了,他被救活了。
睁开眼,意识清楚之后,他头一句开口说的话就是:“太子谋逆,派刺客刺杀朕,立即将他抓起来,废掉其太子位……”
这话是对身边的顾金枭还有东厂提督陈奇说的。
两人听后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顾金枭胆大,问皇帝:“陛下何出此言,这个……太子正监国呢……”
皇帝声音嘶哑,双眼赤红,握着拳说:“阖宫里面,唯有他才是最想让朕死的人,不是他又会是谁?”
顾金枭为难了,要是仅仅凭皇帝的臆断,什么证据都没有,就去把太子抓起来,还要废掉其太子位,这也是太说不通了。只不过皇帝是一国之君,他要认定太子有罪就有罪,根本不需要什么证据的。只不过皇帝这么一下旨,恐怕又会遭遇朝臣的反对吧,甚至比上一次废掉皇后还要激烈。
毕竟太子是一国储君,重要性比起皇后来只多不少,这些年,更有不少朝廷官员投到太子门下,成为坚定的□□。
“陛下,此事是否要禀告给皇太后听,皇太后现如今垂帘听政,她能够做主。”一边的司礼监太监兼东厂提督小心翼翼地躬身建议道。
“是呀,自从陛下遇刺之后,是皇太后出面封锁乾清宫,并派微臣带领虎贲卫精锐全力保护陛下。”顾金枭也在一边道,他认为陈奇非常聪明,将此事推给皇太后是最妥当的。
皇太后经历过多少风浪,很多事情都比一般人看得深,看得远,也唯有她才能够说服皇帝不废太子,又或者是她才能动手废掉太子。
而且皇帝才醒过来,他们两个要是劝说皇帝不要轻易下废掉太子的决定,若是惹得皇帝不快,那可是要倒大霉。
果然,在陈奇和顾金枭说了这样的话之后,皇帝便说他要见皇太后。
陈奇立即答应了,麻溜儿地派人去找皇太后去了。
皇太后这些天在慈宁宫里可是天天吃斋念佛,祈求菩萨保佑她的皇儿能够顺利度过眼前的劫难。
陈奇派去的太监到达乾清宫,说皇帝醒过来了,并且要见皇太后。
皇太后听了,立即由身边的女官和宫女以及太监簇拥着去了乾清宫跟皇帝相见。
一见到皇帝,她的眼泪都下来了,抖着唇说:“到底是菩萨听到了哀家的祈祷,皇帝总算是度过眼前这一劫了。”
皇帝躺在枕上也红了眼圈说:“儿臣让母后担心了,儿臣想让母后帮着做一件事,以使儿臣能够安心养伤。”
皇太后问:“何事,皇帝尽管说,哀家一定帮你去做。”
☆、第109章
皇帝就把自己要求废太子的话对皇太后说了,皇太后听完,沉吟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