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军嫂的那些事儿-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有今天大家一同去赶集的事情。

五里路也不远,更何况大家边说边走那样子就更近了,他们到了石头村的时候,正好看到一辆拖拉机。

大家觉得惊喜极了,大伙忙过去询问,这辆车能不能载他们一程,这辆拖拉机刚好是给部队采购东西的拖拉机,那师傅说是没问题,这下子军嫂们可高兴了,特别是几个小孩子。

崔老娘啧啧道:“哎哟,我那么大岁数了,还是第一回做这四个轮子的车,还是我家老大有出息,要不是我来这边,我还真一辈子都坐不上这个车子。”她嘴里说着手上动作也不停,连忙把他两个孙子抱上拖拉机后面。

其他人也乐呵呵的跟着上去了,车上正好有两排座位,一排四人的坐了上去,有五个小孩子就很稀奇地站在拖拉机车厢中间,也不用坐。

杨培敏还是第一次坐拖拉机,他被罗大花拉到她旁边坐了,在中间的位置,手上有扶手可以扶住。

大伙脸上泛着兴奋之情,一副很拉风的神色,因为有路上有村民看着她们一副很羡慕的样子。

第一百八十七章 买东西。

杨培明也觉得很新奇,情绪这个东西,是可以传染的,她脸上也由衷的笑起来,跟几个孩子一样。

拖拉机师傅喊了一声,“大伙都坐好了吗?”

军嫂们齐声响亮的道:“坐好了。”

跟着拖拉机就开动了,带着一路独特的声音,突突突…

到镇上有十多公里处,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到了,因为大伙买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大伙就分开行动,有些人去副粮食收购站,有些人去供销社,大家约好了一个时间,回去的时候在供销社门口等。

杨培敏因为还不太熟识这个地方,所以她就跟着罗大花一起行动。

沈宜光叫人买的是大米,所以罗培敏想买一些白面玉米粉,油盐酱醋更不用说了,她还找到了生姜蒜头,花椒辣椒八角,沈宜光喜欢的口味重一点的,所以这些调料品她希望买得足足的。

再有就是肉菜类,在这边羊肉比猪肉还常见,杨培敏也买了两斤羊肉,准备来个清炖羊肉,两根羊骨头炖淮山胡萝卜汤,然后看到猪瘦肉也买了四斤,她是准备做肉松的,因为现在这个天气没有冰箱肉类放不了太久,做点肉松来拌菜也不错。耐放的蔬菜也买了些,比如白菜土豆红萝卜这些,杨培敏本来还想做饺子的,这个沈宜光喜欢吃,可是她那个饺子皮不太会弄,所以也想要好好练熟了再做。

因为喜欢吃罗大花腌的鸭蛋,这回杨培明买了十来斤回去准备让罗大花帮忙做一下,也不想她白做,打算到时候再做多些肉松,也给她送一些。

罗大华看她眼也不眨地买了那么多东西,而且不是细粮就是肉,这是过年也吃不了那么丰盛的,她整个人都惊呆了,以为她是年轻不懂事,想了想,就委婉地劝她,“弟妹,日子还长着呢,一下子买那么多东西,吃不了也浪费,这个钱花出去了,就是别人的,当自己有事的时候想拿点来急用也没有,那就坏了。”

杨培敏知道了罗大花是一片好心,为她好,所以她也受着,笑着点头,“嫂子你说得没错,是这样子的,我过几天就要回去了,想着我过来那么多天了,都没有好好的给我家的做顿饭,心里面也是不得劲儿,趁着还有几天时间,就好好的给他补补,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

罗大花闻言松了口气,“你心里有数就好。”

杨培敏拉过她,要去买碗筷这些东西。

现在的餐具碗筷杯子都是搪瓷缸,这个供销社里面有的卖,罗大花就直接指给她看,杨培敏不太喜欢这个,问她有没有其瓷器类的碗碟杯子。

罗大花带他去了瓷器店,到了之后,杨培敏很是惊喜,因为她不但发现可以买到碗筷,化妆品的盒子也有着落了,她要做的就是问一下里面的师傅能不能帮她另外订做一批她想要的瓷器。

挑了她喜欢的那些碗碟杯子之后,杨培敏就问售货员能不能订做一些瓷器,售货员瞅着眼睛打量她,问她要干什么用。

杨佩敏就说做些小吃食一些酱之类的,到过年过节的时候送一下亲戚朋友。

售货员就说可以,可是要用介绍信,这个倒是没有问题,杨培明可以弄来。

因为正好这附近有窑厂,做起来也方便拿货,跟他约定好,两天后过来拿。

杨培敏要做的是直径五厘米的圆形盒子,这个可以将三十克的口红粉底,一个三毛钱定做了三十个。

从瓷器店出来后,罗大花终于忍不住了问,“弟妹,你是做啥东西呢?”

杨培敏就趁机跟她说,自己会做这个肉松,到时候给她送些过去。

罗大花就笑道,“听起来就是稀罕东西,弟妹真能干,这,送礼也要这么讲究吗?”

杨培敏笑着点头,也没有跟她解释。

罗大花咂舌,暗地里再看了杨培敏一眼,这位弟妹真不像农村姑娘,就算是农村生活,教育也肯定不一样,比如一些家长细务不怎么懂,但这些化妆穿着文化程度跟城里姑娘一样。

看到有糕点零嘴瓜子,茶叶之类的杨培敏也买了一些,就放着待客的。

他本来也想买两件的确良准备着做两件短袖衬衣,但这边没有缝纫机,想想也就算了。

买的时候不觉得,但是,拿的时候就察觉出来了,还好来的时候也拿了麻袋过来,不怕压的东西放在下面,瓷器碗筷鸡蛋之类的全放上面,再用稻草垫着,小心一点拿放,分了两个袋子,一个二三十斤左右,罗大花就建议她一个竹竿挑着,杨培民汗,他还真没有这样子干过,就跟普通赶集的妇女一样挑着回家,虽然没有镜子,但是自己想想这个形象就想笑了。

大伙到了约定的地方,早上送他们过来的拖拉机,因为有事情去了其他地方,这会儿也是没有车回去了,她们就想站在这里看看,看有没有牛车是跟他们一个方向的,看看能不能捎上一程。

等了大概有十来分钟的时候,终于有问到一辆牛车,他们正要回去,他们的目的地部正好是军区那附近村子的,大家都喜出望外,因为他们已经打算在等不来车,就走路回去了。

可是那辆牛车座位有限,只能再坐上四个人,这下子有人就打起小算盘了,嘴里也找着借口抢上车,特别是崔老娘,扯着两个孙子车子还没有停稳马上就挤了上去,然后还可以再坐两个大人,杨培民觉得有带孩子的是应该先上的,所以也没有往前去,罗大花她就带着她的小女儿,红军嫂子也带着他的小儿子,本来他们两个也应该是坐上去的,但是,那两个车位已经被另外两个军嫂抢了。

这下子只剩下杨培敏和大花红军嫂子,还有一个军嫂,他们四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上车的那几个人,也眼光躲闪着不敢看他们,两个孩子都还不到五岁,要是走路回去,十几里路怕是受不了,罗大花的小女孩小妞,看到自己坐不了车,难过的哭起来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 坐车

罗大花就是扯了一下小女儿,让她不要丢脸,因为车上的四个大人,已经把脸转过去了,装作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

平常大伙都是有来往的,一起在院里洗衣服啊,家长里短的,就是刚才来的路上,还说说笑笑的,亲的跟什么似的,可到了现在,利益当前了,对于带着两个孩子的同伴,变得视而不见。

杨培敏看了看默不作声的罗大花,还有欲言又止的红军嫂子,心里面也是叹了口气,因为他们带着孩子也不好意思说就是了,可是她们心里面也是希望孩子坐上车去,少受些累的。

本来这样的远路她们是不准备带小孩来的,可是小孩还小,放在家里面没有人看着,又不放心。

十几里路对于大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脚程快的话不到三个小时就到了,可是带着两个小孩,一个三岁,一个两岁,而他们的母亲还拿着重几十斤的东西,这样又要抱人又要拿东西,不知道天黑能不能走到,看了下表,现在是下午2点多。

杨培敏走到拉牛的大哥跟前,问他,能不能回头再拉她们一趟。

这位大哥看起来三十来岁,看样子也是拉着家里人来镇上办事情的,模样憨实,听杨培敏这样客气的恳求,他挠了挠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了,噗哧着道:“我、我叫李大树,这牛车是队里的,我小孩今天拉肚子拉得厉害,拉的整个人都虚脱了,一点儿精神气也没有,我们全家吓得不行,叫过村里的大夫也是毫无办法,然后我跟媳妇就急急忙忙地借了牛车来镇上卫生院看,这个就是我媳妇儿,医生已经看过了,孩子也止住了拉肚子,医生说是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让我们以后要注意了…我们现在也是赶着回家把牛车还给队里,这两位也是我们村上的大姐,她们今天来供销社买东西,顺便也捎她们一程,这个、这个大妹子,我、我那个队里不知道,还能不能借。”

这个憨实的大哥,把自己的情况全说了遍。

杨培敏顺着他指的一位妇女看过去,那人是他媳妇,那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两岁多点的小男孩,那小男孩脸色肌黄,瘦瘦弱弱的,还吃着手指,神神恹恹的,睁着双大眼睛有些呆呆地看着他们这行人,看起来精神气还没有恢复,让人心生可怜。

她从自己的麻布袋里面,掏了一包红枣糕出来,是用油纸包着的,一包里面有四块,把它递给抱小孩的那个妇人,说:“大姐,手指不干净,让孩子不要吃手指了,他是不是饿了?我这里有两块糕点,让他先吃着,小孩不能饿着了。”

妇人有些有些愣愣的,看了她一眼,又看了自己丈夫一眼,而后嘴里忙道:“大妹子不用不用,这个是稀罕物,咋能白要你的东西。”

孩子已经看到她手上的洁白光滑又散着甜香的糕点,眼睛已经挪不开了,口水顺着伸进嘴巴里面的手指流了下来,一只手已经伸过来要拿。

杨培敏的手还保持递着的姿势在妇人的跟前,柔声道:“大姐拿着吧,你看小孩也饿了,我给他不是为了坐车,不是让大哥再赶一遍车过来,你们真的有事不来那也没有关系的,糕点你拿着吧,我家里也有几个小侄子,像你儿子这般大,咱们是最怕小孩子生病了,自己看着也替他难受,他病过一场,也没有好好吃东西了吧?”

那位妇女还在犹豫,还在看看她丈夫的脸色,可是她的孩子已经一把跃起来抢过杨培敏手中的糕点,塞进嘴巴里,他母亲已经阻止不及了,抬起头来不好意思的看着杨培敏,“大妹子,对不住了,你看孩子这…”

杨培敏把手中剩下的三块糕点也塞到她手里,“没事,大姐你拿着吧,这个是红枣糕,他吃了也没事,剩下的也让他拿回家里吃,这个吃着很开胃。”

然后看过旁边眼巴巴看着她的其他几个孩子,特别是崔老娘的两个孙子,已经哭嚎着耍赖着扯着他们祖母在闹了,罗大花的小女儿小妞也不哭了,怯怯地看着她,杨培敏也拿了包出来,一天一块给其他几个孩子分了。

李大树搓着手,看着狼吞虎咽的儿子,脸上满是窘意,对杨培敏道,“大妹子谢谢你了,你看,我回去跟队里说说…”

杨培敏赶紧忙道:“没事没事,要是大哥有事情来不了,能不能帮我问一下其他人愿不愿意来,我这边可以出车费酬谢他,不能让你们白走一趟。”

李大树连连摇头,“这不行,这怎么能要大妹子的钱呢。”

“李大哥,你要是这样子,我们真的不好意思了,要不你看一下,哪一家比较艰难的,需要这一点点补贴的,让他过来一趟,我们钱也不多,或是粮食也行,只是够两顿饭的样子,大哥千万不要跟我们客气。”

罗大花也站出来帮腔,“我这位妹子最是实心眼,受不了人家的恩惠,总是想方设法的把人家报答了才觉得心安,你就当是帮帮忙了。”

她们俩也是太会说,老实的李大树,虽然觉得这样太不厚道了,想再辩两句,可是已经找不到词了,只能重重地点头,无奈地答应下来。

他车上两位村里的妇女,已经七嘴八舌地帮他自荐了她们的家里人出来,说是可以再过来一趟。

说好了,就让李大树赶紧回去。

等他们走了,红军嫂子就道:“我们边走边等吧!”

杨培敏却不好意思地跟大家说:“对不起,我没有跟大家商量,就擅自跟李大哥说了钱的事情,等会儿的钱就由我来出吧。”

罗大花忙道:“车子大伙都有份坐,咋能让你自己一个人来出呢?你们说是不是?”

红军嫂子点头说是。

另一个军嫂孔丫却是不愿意了,“这事儿本来是弟妹不对,怎么不问过我们都同意就自己自作主张地跟人家说呢?所以我说这钱弟妹一个人出也不是没有道理。”

第一百八十九章 碰巧

罗大花性子急,最是心直口快,知道杨培敏叫人家再过来一趟,多半是为了自己跟红军嫂子两个带着孩子的,这下子,她看着孔丫就冷道,“那行,既然嫂子不想掏,那就自个儿走路回去吧。”

孔丫没想到罗大花竟然向自己发难,平常大伙都挺说得来的,都是爽快的人,而杨培敏只是来了几天的新人而已,这么一点面子情怎能比得自己跟她的这么多年感情?难道是因为杨培敏男人职别高?心里顿时不满了,“咋啦?家都说了不用给,她逞能装阔气地怨得了谁?人家朴实厚道,你突然就塞钱给人家,这算啥?要是沈家弟妹觉得钱多,没处花的,那你就给你自己的那一份得了。”有这个闲钱她还不如买两颗糖吃了。

杨培敏本来就想就自个出钱的,对于孔丫这种爱占小便宜的人也是无语,看罗大花还要再跟她理论的样子,她就抢在前头道:“没事,这钱多钱少的,只是求个问心无愧而已,大伙家里都是一样,都有老人孩子要养,不容易大伙都懂,只是人家一片热心的特地的厚着脸皮向借车赶过来,可能耽误了上工的时间,可能担着家人埋怨的声音,只为这一片热心,那咱是不是应该也感念一下?好,咱们不给钱,不当他是做买卖的,那咱们能不能当他是老乡或是自家的亲戚呢?咱刚添置了油粮物什回来,正好手上有东西,那能不能当他是咱们客人一样?也拿些吃食出来招待他呢?给他抓一把玉米面,抓几个红薯,咱家里来客人了,客人回家也有这等给带东西回去的习俗是不是?”

“弟妹说得太对了!”罗大花看着杨培敏的目光由衷地感到敬佩与另眼相看,这弟妹真是口上有大才,待人又至诚。

红军嫂子嘴里连连说是,“弟妹说得没错,这是咱们的一片心意,也不能让人家好心人遭家人的埋怨,白跑这一趟,我也不管你们给多少,我今天正好买了些鸡蛋,打算给他两个。”

孔丫脸色有些红,默了会儿,有些不自在地道,“我给两颗红薯吧。”

罗大花也赶紧说了自己的,“我也给三个鸡蛋。”

看大伙都看自己,杨培敏就笑道:“这些吃用的都已经分好了量我就不给了,打算给他五毛钱。”

“那行,咱就把东西放一个网兜里,等会儿这就这样给他。”

“好,这样好看点。”

几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回去的路上走着。

只是杨培敏的东西加起来有五六十斤重,听罗大花的建议,分了两个麻装着,找了条长棍做扁担地挑在肩上走,刚开始倒还能坚持走上十来米,但是渐渐地就不行了,真是后继无力啊,本身她的体重也大概在90斤左右,这些加起来已经有她体重大半重了,没力气了。

大伙看她这个吃力落后的样子,也是停下来,“弟妹,可是太重了?”

孔丫噗哧一声笑了,看大伙看过来,她还转了身去,继续笑。

杨培敏脸色红了红,“是有些累。”

罗大花就道:“那弟妹你把一些东西放在我这边来吧,我给你挑些。”她是带了两个萝匡过来,一边挑着她的小女儿,一边挑着她刚才买的粮食跟生活用品,负担也是不轻的。

红军嫂子也一样,平常大伙都是攒着一定的时间,才出一趟镇,回来一趟总是会未雨绸缪囤上一个月的粮食回去。

杨培敏摇摇头,拒绝道:“不用了嫂子,我慢点走可以的。”说着咬牙再走了几步,早知道就不买这么多东西了,想哭的感觉。

罗大花跟红军嫂子看她逞强坚持也是无奈,只放慢了脚步就她。

孔丫就没有这般好耐心了,而且还是她看不顺眼的人,阴阳怪气地嘲笑了她两句,一个走在了前头。

杨培敏直想停下来等牛车,但这样大伙也会跟着停下来跟她一起,就算不是要好,一个军属大院出来的,回去的时候把她一个人剩在后面,也是说不过去。

但是杨培敏知道她们想走一趟路,一来不用干等那么无聊,二来那李大树虽然答应了会去向问,但不确定一定会过来,也是做两手准备,再有就是自己走一段路,等牛车来的时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毕竟牛车比不上过来时候的拖拉机,回大院里起码要一个小时,再算上牛车现在走第一趟的时间,也是要两个小时了。

那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了,至少麻袋里的肉也没有那么变质。

杨培敏正在跟天人作战的时候,来救星了。

开吉普车小徐,正从身后开来。

“嫂子们,这是赶集呢。”

“哎小徐碰上你太好了。”

“你这是回去吧?正好捎我们一起。”

“可不是,你不知道,我们准备走着回去了,你瞧瞧你沈家嫂子就要快坚持不住了。”孔丫指着杨培敏笑道。

小徐赶紧走到杨培敏跟前,接过她的担子,“嫂子让我来吧。”

杨培敏也没有跟他客气,递给他,让他放到了车后厢去。

大伙上车就问起他来。

小徐就道:“送了两位首长去市里,正好回来。”说完余光看了杨培敏一眼。

“原来这样,我们真是走大运了,碰上你,对了等会儿咱们留意着路上的牛车,小徐你也给我们留意些,看到牛车还麻烦你给我人停一下车。”

小徐问是什么事。

孔丫就抢着把事情说了,语气颇有些指责杨培敏自以为是。

小徐呵呵笑了两声,没有听出孔丫的言中之意的样子,“沈嫂子厚道。”

孔丫噎了噎,没再说话了。

差不多到军区的时候,就碰上了李大树的一行人,他们还没有到家,杨培敏特地下去跟李大树说了声,不用过来了。

而崔老娘看到她们竟然坐上了吉普车,顿时也眼热了,她两孙子跟她也不愧是两祖孙,心意相通一般,也要闹着要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