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本色-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所做下的事情,统统都是你们逼的,你们所有人才是真正的凶手。老天爷看着又如何,今天我就告诉你,皇兄还有母后都……”

情绪激动,又被内心的恐惧彻底将理智侵蚀的瞬间,襄平只想嘶喊的将所有事情一吐为快。

但就在她冲动下,就要亲口承认弑母杀兄的时候。

却不想季凌风不但突然出现,更是一把将襄平的嘴紧紧的捂住了,没让对方将至关重要的最后几个字说出来。

轻声在襄平耳边安抚数句,眼见对方情绪稳定下来,不会胡言乱语失去理智了。

季凌风这才将捂住对方的手松开,然后满眼阴寒的望向了萧瑾萱。

“长德公主你这是何意,襄平公主丧母之痛未过,你就拿言语刺激她失态。纵使你偏帮着自己的夫君摄政王,但也不该在这个时候在对襄平公主加以刁难,如此行径当真叫人不耻。”

襄平和陈太后争执之下,将这位生母溺毙在汤羹之中,季凌风为了自己的势力不受影响,竭力相帮隐瞒此事。

并且他还想借机,将陈后的死栽赃到周显御的身上,因此为了营造出更大的朝野舆论,所以季凌风在将一众宫人灭口之后。

马上就联络群臣,将衍庆宫走水的事情禀告去各府。

而因为陈太后垂帘听政,她的死对于朝局将发生动荡难明的影响。

所以这会满朝文武,还有皇亲国戚几乎全都进了皇宫。

本来对于能号召来这么多官员皇室,季凌风是极为满意的,因为这将方便他一会栽赃周显御,而这些人都将是人证。

可等到真领着满朝文武,来到衍庆宫正殿一片废墟面前。

季凌风根本就没看见周显御的半点踪影,反倒听见襄平激动之下,要当着众人的面,不打自招说出实情。

也亏得季凌风赶到的及时,并出言为襄平圆场解了围。

否则这会周显御还没被冤枉到,襄平这个罪魁祸首,就真的要被打进天牢了。

而一看见季凌风来了,已经在心里确定无疑,陈太后的死就是襄平所为的萧瑾萱,她却在未逼问一句,就连衣扣都递给紫英,叫对方小心保管好。

不是萧瑾萱忌惮季凌风,只是她很清楚,和这个老谋深算的劲敌较量在一起,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她已经难以扳倒襄平,指证对方为真凶了。

毕竟一颗衣扣什么都说明不了,而且在这之前她和襄平在废墟正殿内,只在紫英的陪同下待了好一会时间。

就算她将衣扣拿出来,按季凌风的巧舌如簧,也可以说是紫英强行动武,从襄平衣襟上夺下来的。

而刚刚那几个搬运陈太后尸身的,全都是皇宫后院的禁军,这些人本就效力季凌风。

所以他们就算也看见衣扣是从陈太后手中掉落在地,但若真询问时,恐怕没一人会将真相说出来。

因此明知道继续追问下去的结果,很可能是被倒打一耙,反倒让自己有理说不清,那萧瑾萱怎么会做出如此冲动的事情。

所以将衣扣收起,暗中搜罗更多有利的证据,等到万无一失在迅猛出击,这才是上上之策。

而就在萧瑾萱和季凌风,对视无语,全都小心筹谋,唯恐被对方算计的时候。

两人却谁也没有想到,周显御这个关键性的人物,却在这时也赶到了衍庆宫。

一看对方来了,僵局马上被打破了,萧瑾萱是心里一沉,立刻就向周显御走了过去,很诧异对方为何不听劝阻,还是执意过来了。

而季凌风却是暗喜不已,扶着襄平走出废墟,就在脑中快速想着,怎么将衍庆宫的这一把火,全都推到周显御的身上,营造出对方才是幕后真凶的假象。

至于萧瑾萱,她这会也看破季凌风和襄平,打的什么鬼主意了,所以她一来到周显御身边,就忙诧异的说道:

“陈太后仙逝我知道显御你心里多少必会难受,但现在此乃是非之地,季凌风可能要将矛头对准你。所以显御你先立刻,赶紧将显辰接近宫来,绝不能叫对方在群臣面前制衡过你,到时咱们就相当被动了。”

萧瑾萱的话周显御听得清楚明白,但他却根本没有动,反倒脸上闪过一丝凝重的说道:

“瑾萱,显辰恐怕进不了宫了,适才皇弟便衣去了法场,结果遇上刺客,身中数刀,刀刀带毒。虽然现在还一息尚存,丁师叔也在府内尽力施救,但能否熬得过来就不得而知了。”

正焦急的甚至动手去推周显御离开的萧瑾萱,闻听这话动作就是一僵,因为消息过于突然,她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怎么会呢,显辰今天是说过要去刑场,可已经被我劝回去批阅奏折了。对方不是一直待在王府内,他怎么就跑去刑场了。而且既然是便衣,就算有人要劫法场救陈书航,为何会将显辰伤的这么重。如今陈太后身死,显辰若有个意外,这大周的朝局恐怕真要混乱难以控制了。”

因为这些话事关重要,周显御和萧瑾萱说话的声音都很小,旁人畏惧他摄政王的身份也不敢靠前,因此在场官员无数,暂时却无人知道这一消息。

但旁人不清楚,暗中下令发动这场刺杀的季凌风,却是心里有数的。

虽然周显辰没在法场当街毙命,他觉得颇为遗憾。

但对方伤势极为严重,这会陈太后身死都无法前来,就此季凌风也推测的出来,这位文帝陛下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如今季凌风对周显辰出手,就是为了除掉这个碍眼的皇帝,然后推举周逸登基称帝,把控这个孩子达到他权倾朝野的目的。

因此周显御想将此事压下来,偏偏季凌风巴不得趁着满朝文武都在场的机会,赶紧将周显辰命不久矣的事情抖搂出来。

可是他这种心情虽然很急切,但刺杀一事他也不想和自己扯上关系,若直接说出周显辰遇刺,必然会将矛头指向自己。

所以思来想去之后,季凌风不禁几步来到周显御面前,然后意味深长的说道:

“摄政王当真是孝子,闻听陈太后出事,立刻就赶了过来。只不过为何这会只见王爷,却没看见陛下。太后娘娘乃是陛下生母,为人子者怎可不到场呢,这可有违孝道。陛下乃一国之君,应当为万民做个好表率才是。”

不能直接一语点破周显辰遇刺,季凌风就逼着对方现身,到时摄政王府交不出人,事情自然就瞒不住了。

虽然萧瑾萱一向善谋,可是陈太后仙逝,周显辰的确应该在场。

纵使她心里想出无数个理由,但都没有任何搪塞住此事的合理借口。

和周显御对视一眼,他们彼此都从挚爱的眼中,看出了担忧和凝重之色。

纵使萧瑾萱和周显御都十分清楚,陈太后才焚死宫中,周显辰命悬一线的消息若的公开,朝野必然大乱。

但即便在如何担忧,周显御在安慰的紧握了下萧瑾萱的手后,还是顶着肩上千斤之重的压力,望向满朝文武说道:

“皇弟如今没有到场,并非他不重孝道,而是在半个时辰前,显辰遭到不明来历之人的刺杀。这会身受重伤,正在接受全力救治。因此衍庆宫走水一事,还有朝政大局从现在起本王会一手监政,直到显辰苏醒过来为止。”

第767章:倒戈相向

以显御如今摄政王的身份,垂帘听政的陈太后仙逝,周显辰又生死难料,昏迷不醒的情况下,的确没有人比他更适合监国掌政。

可是他这番话才一说完,站在一旁的季凌风,就发出一声极为刺耳的冷笑,然后满脸讥讽的说道:

“摄政王您这话恐怕不妥吧,毕竟陈太后和您党政不和多年,这是朝野人尽皆知的事情。如今衍庆宫走水,宫人尽皆被斩杀在地,这都说明太后娘娘的死并不简单。恐怕不是意外,而是有人蓄意谋杀。”

话说到这里,季凌风不禁向在场文武百官看去,接着更是意有所指的继续说道:

“如今宫内才一出事,身处摄政王府内的文帝陛下,竟然莫名其妙遭到了刺杀。我大周长平何人不知,轮守卫森严,皇宫若算第一,那有周显御你坐镇的摄政王府就当属第二了。这也是为何陛下移驾前往你那居住,虽然不和规矩,但朝野上下也没太大反对之声的缘故。可如今陛下竟然在你那出事了,而且时间还这么的巧合,无论此事和你周显御有无关系,护驾不利的罪名你是怎么也跑不掉的。”

如今所有不利的一面,随着季凌风的话,都在渐渐向着周显御这边倾斜而来。

而这会独自站在一旁,也将心神缓和下来的襄平。

纵使她才害死陈太后这位生母,接着又明知周显辰这个亲弟有危险,也没做任何阻拦。

可这会眼瞧着周显御身处被动,她再一次不顾亲情,马上相帮着季凌风说道:

“季督公这话说的不错,七哥你现在是摄政王,若是母后和皇弟都不在了,那大周的江山就自然被你一人掌控在手。而你刚刚那番要监国的话,更是充分的暴露了野心。当年父皇驾崩时,对方将象征九五之尊的御龙扳指给了你,恐怕当时你心里就不服我皇兄周显睿登基称帝吧。所以你隐忍了这么多年,就等着一个时机除掉所有碍眼的人,然后坐上龙椅对不对。七哥你的心真是歹毒,襄平真没想到你竟然会做出这么可怕的事情。“

季凌风因为是臣子的缘故,所以说话还要有所顾忌,不敢过分将矛头指向周显御。

可是襄平身为长公主,位同亲王之尊,加上陈太后和周显辰,又都是她的至亲,因此说话自然无需顾忌。

纵使在如何言辞激烈,旁人也只会当她痛失亲人之下,才会如此失态罢了。

除了更加同情,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指责襄平一句的。

而听完襄平的这番话,朝政上的大臣哪一个不是精明的很,原本没人说时,他们就已经觉得周显御嫌疑最大。

毕竟陈太后和周显辰一死,确实就眼现的局势来看,就是周显御最为得利。

如今在被襄平这番倒打一耙的话听完后,无论是太后一党的人,甚至原本和周显御一党拥护周显辰的大臣。

这会竟然极为默契的瞬间达成共识,眼神中都隐隐投出审视的望向了周显御。

一看这个局面,周显御虽然想到,周显辰遇刺的事情说出来,文武百官反应会很激烈。

但他到真没预料到,如今竟然所有的人,都在针对质疑他。

当即倍感受蒙冤屈辱的周显御,双拳一握脾气就有些上来了,幸好萧瑾萱当先将他拉住,并悄然的小声说道:

“显御你绝对不能莽撞动怒,否则季凌风和襄平的诋毁,你就真的更难洗脱嫌疑了。现在情况确实对我们很不利,你在这里只会叫对方有更多攻击你的机会。所以我来负责周旋这些人,你赶紧离开赶赴京军营,然后把你手里的军队还有镇国军团统统集结好。若是显辰有个意外,为防宫变发生,需要绝对的兵权镇压。朝权相争我来办,带兵打仗才是你的强项,这块就要显御你来掌控了。咱们分头行事,必然可以力挽狂澜。”

周显御说到底虽然是皇子,但更倾向于是一名武将。

叫他站在这里,和季凌风以及满朝文武尔虞我诈,耍尽心机,这的确有些太难为他了。

因此萧瑾萱的这番安排,很好的相帮周显御扬长避短,将对方的优势彻底发挥了出来。

而同样知道事态刻不容缓的周显御,马上点点头就向衍庆宫外走去,至于萧瑾萱这边他到不是很担心。

毕竟有北戎公主这个身份在,大周现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

还真没谁敢乱动萧瑾萱分毫,毕竟北戎铁骑威名远播,还是极具震慑力的。

而周显御这会本就可疑,所以他要离开,马上就有大臣出言阻拦。

大有一副已经认定对方,就是纵火衍庆宫,暗杀周显辰的幕后黑手似的。

对此萧瑾萱可不是个摆设,眼瞧着几名禁军在季凌风的授意下,竟然要去追赶相拦周显御。

当即她就对身边的紫英,柳叶剑眉一立,威严厉呵的吩咐道:

“我夫君的路谁若敢去阻拦,紫英马上将人斩杀,无论是禁军也好,还是在场的诸位大臣,即便相拦之人是襄平公主,你也给我照杀不误。”

紫英本就一向不将皇室贵胄放在眼中,只听萧瑾萱一人的命令。

因此恭敬的应了一声后,她就马上抽出短刀,将那几名要追出衍庆宫正院的禁军,干净利落的解决掉了。

眼瞧着萧瑾萱的话,可并非说说恐吓旁人,而是真的见血取人性命。

一时间原本还满脸正义凛然,要往外冲拦住周显御的几名大臣,马上瞳孔一阵剧烈收缩,全都畏惧的退了回去。

但唯独只有一人,丝毫不惧也就罢了,更是向着紫英的短刀就迎了过去。

而将局势都尽数看在眼里的萧瑾萱,望着这一幕,不禁马上向意欲闯过紫英的那人质问道:

“孟冕你这是何意,旁人偏听偏信也就罢了,你和王爷同朝共事数年,他的为人难道你还不清楚吗。你身为丞相,位极首辅,眼下更该以稳定人心,相帮摄政王不使朝局动荡为己任。而你看看自己如今究竟都做了什么,你还嫌今天发生的事情不够乱是不是。”

若是别人,萧瑾萱为了震慑住局面,都会叫紫英斩杀绝不留情。

可偏偏孟冕却很不同,对方和她都来自扬州。

哪怕萧瑾萱已经知道自己是北戎人,但潜意识里她仍旧将孟冕视为同乡,情分还是很深厚的。

加上孟冕是孟良君的大哥,更是这个好姐妹心仪之人。

而且对方进入仕途,可以说是萧瑾萱一手促成的,而当年她逃出皇宫时,对方不但隐瞒未报给朝廷,更是仗义出手相帮。

萧瑾萱是个滴水之恩,都铭记在心的人,这才出言劝阻孟冕,因为她实在做不出斩杀对方的事情。

可一向和周显御这些年,在朝局上配合默契,一心辅佐周显辰的孟冕。

这一回却很明显,立场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就见他听完萧瑾萱的话,还未认出对方真实身份他,满脸严肃认真的说道:

“长德公主,你虽贵为王妃,但毕竟是后宅妇人,更非我大周人士。因此今日的事情于情于理,你都没有插手干预的权利。摄政王何种为人,本官确实知道一二。但今日的事情,正如襄平公主所言,对方确实存在很大的嫌疑。因此本官也是为了摄政王着想,叫对方最好现在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话说清楚,否则恕孟冕无法苟同,王爷监国掌政。”

孟冕为人耿直,不屈服权贵政党,这些年艰辛的辅佐在周显辰身边,的确劳苦功高,值得人敬佩。

但同样他这种性格的人,也最是执拗的很。

如今他既然认准周显御身有嫌疑,旁的官员是嘴上尽尽忠罢了,可孟冕却是真敢往紫英刀口上撞。

眼瞧着季凌风和襄平这会还没继续发难,孟冕到先做起了出头鸟。

心里暗恼对方糊涂的同时,萧瑾萱也顾不得交情,立刻讥讽一笑的说道:

“亏得孟丞相还记得我夫君,乃是大周堂堂的摄政王。你们说显御与今日太后身死,文帝遇刺有关,除了几句推测之言,又可有真凭实据呢。这里就属季督公你话说的最多,证据在哪你到是拿出来给本王妃一观如何。”

陈后死的突然,周显辰的刺杀,也是季凌风随机应变下仓促安排的。

所以往周显御身上泼脏水到是不难,可所谓的真凭实据,短短一个时辰左右的功夫,季凌风哪里有时间安排的这么面面俱到。

所以萧瑾萱这会要他拿出证据,季凌风自然接不上话了。

而一看对方这个反应,萧瑾萱又望向满朝文武,并将目光落在孟冕的身上,接着浅笑再次问道:

“季督公刚刚一番揣摩言谈,说的倒像真事一般,仿佛他和襄平公主,亲眼看着我夫君显御焚烧衍庆宫似的。可如今本妃追问之下,对方又拿不出任何的证据。那我也想问问,孟丞相您这会无端怀疑摄政王,可有对方十恶不赦的证据。”

孟冕是个向来就事论事,务实本分的人。

所以一见萧瑾萱要他拿出证据,当即他脸上就是一片愕然,据理力争的话就说不出口了。

而一见季凌风还有襄平,以及满朝文武总算从激动难平中,渐渐没了议论之声。

可萧瑾萱含笑的面容却当即一寒,并且气势瞬间极为冷冽的说道:

“太后,文帝身份尊贵不假,但显御也是大周摄政王,更是我北戎的公主驸马。你们无凭无据,凭空就想将罪名定在我夫君身上,真是好大的胆子。别以为我摄政王府是好欺负的,要么拿出证据,要么你们这些人就统统给本王妃闭嘴。谁再敢胡言乱语诋毁显御一句,我就灭了谁的九族!”

第768章:母子对立

萧瑾萱这番扬言灭族的话一说出口,文武百官立刻哗然一片。

马上就有人大声提出抗议,并扬言萧瑾萱无权这般做,毕竟灭人九族,此乃皇帝才能下的决策。

但是闻听这话,萧瑾萱却立刻冷笑一声,接着气度万千的说道:

“本公主身后代表了整个北戎,更是手握二十万镇国军团。别说区区灭人九族,纵使和你们大周即刻一战,我长德都有一较高下的本事。所以诸位大人还是谨言慎行些好,否则惹恼了我,本公主可不是大周人,对你们我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其实往往看似朝堂上的大臣,因为政党意见分歧,而吵得不可开交。

但是说到底,文臣在怎么折腾,在绝对兵权镇压下,都会变得比一张纸还要薄弱,根本就不堪一击。

尤其是在动荡混乱的局势下,安邦定国的文臣,就会更加弱势,对全局的影响也并不深远。

所以萧瑾萱将二十万镇国军团,只是随随便便一提。

当即吵得最欢的那些文臣,就马上消停下来,在也没有人敢无凭无据,胡乱将脏水泼到周显御的身上了。

不过萧瑾萱也知道,打个巴掌以后,要给个甜枣的道理。

毕竟她只是想将局势控制住,而并非一味镇压,否则满朝文武彻底被激怒时,大周朝局也算彻底崩溃了。

所以就见萧瑾萱随即又是轻笑一下,接着语气也舒缓不少的说道:

“诸位大人,刚刚说起来也是本公主语气不好,不过也希望你们能理解,毕竟平白无故夫君被说成意欲染指皇权之人。这可是灭顶之罪,半句玩笑都开不得的。不过既然你们不放心显御,那依本公主来看,不如就以孟丞相为首,六部尚书郭大人为辅,协同摄政王一同处理朝政。如此三方互相监督之下,诸位大人总该放心了吧。”

萧瑾萱的这个提议,包括孟冕在内,马上太后一党,辅佐文帝一党的双方大臣,都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可是对于这个提议,站在一旁的季凌风却是心里一百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