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心殿侍卫首领进殿,脸色苍白,打千回道:“禀娘娘,皇上路经月华门时,被剌客袭击。具体……情况不明!”
亦蕊冷汗“刷”地冒了出来,目眩感如潮水般涌上大脑,失去平衡歪倒在椅里。好一会,她喘着气说:“你还在这干嘛!快,快去帮忙!”
侍卫首领说:“可是,皇上让奴才在此保护娘娘!”
亦蕊用力地拍着椅背,喝道:“本宫一缓过劲,自也会以皇上为先。你,还不快去……”
侍卫首领揖手道:“奴才遵命!”
亦蕊偎在椅中,伸出手,哆哆嗦嗦地在椅边的柜里取来紫金丸。近年来,她陈疾心疝屡发,胤禛下令要求将紫金丸放在馆内任何一个地方,走几步路就触手可及。她闭上眼,调息片刻,心脏无规律的跳动才有所好转。待亦蕊睁开眼时,馆门不知何时闭上了,而她面前却多了一个人影。
“潇碧?是你?”亦蕊惊叫起来。
潇碧一袭玄色长袍,深遂的瞳孔似乎永远琢磨不透,两条修长的腿虽然拐了一只,但他慵懒地歪靠在柱上,居然看不出一点瑕疵。二人对视了半晌,虽然一言未发,却好似已说了千言万语。
这时,馆外响起了一片破金和吆喝之声,火把人影绰绰,只听一个男声高昂地说:“四处都搜过了,那贼人怕是躲进隆禧馆了。要小心,别杀着皇后娘娘!”
“是!怡亲王!”众侍卫齐声唱道,看来发号施令的是允祥。
亦蕊双眉倒竖,说:“是你?是你伤了皇上?”她哆嗦着嘴唇,多怕从潇碧口中听到胤禛已死的消息。
潇碧无所谓地从身后拔出银笛,说:“笛子透过他的心窝,想必不是伤了这么简单。”
泪,完全来不及掩饰,如同瀑布般倾泻在亦蕊的脸上,她软在地上,右手轻轻地捂着自己的胸口,哭道:“皇上……夫君……夫君……”
潇碧将笛附在唇边,呜咽地吹奏一阙《喜相逢》起来。曲调明快,欢乐,就像一对好友惜别后重逢时的心情。悠扬的笛声,与亦蕊在一边的声泪俱下,完全不相配。亦蕊喃喃着:“为什么?你杀了彩娟,杀了阿玛、额娘,又杀了我夫君……我倒底欠了你什么?你要这样害我……”
潇碧脸上露出一抹微笑,他吹着笛子,向门外走去,走过亦蕊身边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一把匕首“当啷”落地,正好丢在亦蕊右手边。亦蕊顺势捡起匕首,想也没想,瞪着被仇恨逼红的眼睛,大喊一声,将匕首狠狠地向潇碧后背捅去,直至没背。
此时,隆禧馆的门被撞开了,凶神恶煞的侍卫们亲自看到了这一幕。
她没想到潇碧毫不反抗,反而从容地拔掉后背上的匕首(作者按:这只会死得更快),亦蕊惊立在那,热血,飞溅出来,亦蕊的暗花细丝褶缎裙,全撒上了明艳的血花。仍热情洋溢地吹着笛子,并转过身冲她明朗一笑。他像一座坚韧的山,屹立在那,笑容如阳光般照耀着全身,丝毫不见面临死亡的恐惧,反而见到的是幸福。血,已染透了他的整个后背,而笛声也越来越微弱,终于,他的手缓缓垂下了,整个人像棵枯死的树般轰然倒下。亦蕊见他嘴角动了动,鼓起勇气附耳去听,这是潇碧在世上最后一缕声音:“对……不……起……”说罢,他又笑了笑,阖上了双眼。亦蕊惊恐地看着自己染满鲜血的双手,泪流满面。
“蕊儿,没事的!”一个温暖的怀抱缠住了她的身体,从那熟悉的气味和明黄的衣裳,亦蕊认出是胤禛,潇碧,你骗我!你就那么想死在我手下,以偿你的罪孽吗?你心里太平了,安定了,那我呢?
潇碧的身体,平静地躺在隆禧馆中,如同灯灭般再无热量,再无呼吸。
第208章 哀莫大于心死
深蓝色的海水,逐渐淹没她的头顶,水纹如一块巨大的水晶般,形成天空。水下,五彩斑斓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儿,摇曳生姿的水草,吸引着从未涉水的亦蕊。她睁大眼睛,好奇地盯着周围的一切,突然,她奇怪地自言自语:“我怎么能在水底自如呼吸呢?”一说完话,亦蕊便后悔了,难道是惊醒了海龙王。水从深蓝、土碧,变成墨黑的漩涡,散发着恶臭,那些可爱的珊瑚水草,活泼的小鱼小虾,早已影去无踪。美丽的世界怎会在霎息间变成这般丑恶,亦蕊脚底一松,整个人悬空般直坠,等待她的是无数饥饿的鳄鱼,咧开它们的长嘴,露出放着光芒的洁白牙齿。眼见她就要万劫不复,被啃噬得骨肉不剩,这时,幽幽的笛声扬起,亦蕊心中一喜,果然,潇碧如仙人般自东向西腾云驾雾而来,一搭她的肩臂,扶摇直上。潇碧将亦蕊轻轻放在崖边的松树干旁,若有所思地看着她,眼里的光芒像黑宝石般流转。
突然,胤禛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蕊儿,蕊儿……”
亦蕊兴奋地向胤禛挥挥手,喊道:“夫君,我在这……快来……”
“嘿嘿嘿……”一阵阴恻恻的笑声,响彻亦蕊四周,一双大手掐住了她的颈项,她挣脱地回过头一看,却发现潇碧变成了伯堃,她使劲地眨眨眼,伯堃又变回潇碧,人影晃动,天地都在动摇。再也分不清那恶魔究竟是谁,只知道有人在后背用力一推,亦蕊直向深渊跌下,水没入喉,气憋胸口,她挣扎着,向上抓着,希望能够捕到一丝生机。
“快!热黄酒!”“珍珠末……”太医隔着屏风,沉思片刻说,“按摩伏兔、掌根、解溪、曲泽、天泉直下二寸半……”边说,边在一个小太监身上示范,而霏月雯冰观察、学仔细后,由她们给亦蕊推拿。
紫禁城的天空,已翻起了鱼肚白,胤禛一夜未眠,伏在亦蕊榻前,看着霏月雯冰卖力地通宵推拿,亦蕊仍不见醒转,胤禛额蹙心痛,站起身徘徊了一阵,他急不可耐地推开霏月雯冰,坐在亦蕊身边,有模有样地帮她按摩起来。
苏培盛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带了大部分奴才退出隆禧殿,至少站到外室。
按了一会儿,胤禛额边已沁出细细的汗珠,他顾不得去擦拭,痛心疾首地说:“蕊儿,快醒来……成婚三十余年,朕欠你的太多了,现在,有机会可以补偿了,你别贪睡啊!蕊儿,你说过……”胤禛将被泪湿透的脸颊紧贴在亦蕊脸上,哀求道,“还要为朕生个孩子……不能食言……不能……”时间在亦蕊的肌肤样貌上留下痕迹,却将她的心灵镌刻得更加美好。无论是天意,又或人为,给胤禛和亦蕊间搭起多少荆棘满布的高墙,但他们总能笑着携手共渡,欣赏墙后美丽的风光。胤禛的眼里痛痒难当,记不清上次这般流泪是何年何月,连太后薨逝时也不曾如此悲痛欲绝。他伏在亦蕊身上,护着那缕仅存的余温,不停地亲吻着那苍白冰凉的脸颊。
“嘤咛……”身下的娇人儿似乎有了反应,扇子般的眼帘轻轻颤动,胤禛慌忙喝道:“御医!快来人……皇后醒了!”
苏培盛带着一群太医、宫女风风火火地冲进馆来,人虽多,却井然有序。胤禛始终牵着亦蕊的小手不放,感觉她的体温慢慢转暧,两行清泪不知不觉中又掉落下来。
话说亦蕊因连续剌激而晕倒,心脏供血不足,噩梦不断。好在太医院指导有方,雯冰霏月胤禛轮流给她推拿一晚,终于推活了血液循环。亦蕊抬起手,轻轻抹拭自己的唇边,含笑道:“这是什么药……好咸好苦?”
胤禛将她的手抚上自己的颊,温柔地吻着,说:“若你再不醒来,怕是这儿……”他拉着她的手触及自己的眼睛,“流出的不止是泪,还有血……”
胤禛扶起亦蕊,雯冰端了小灶上热的白粥,霏月则搛了几味盒子菜,布在亦蕊面前的榻几上。用了粥、服了药后,亦蕊的状况好了许多。她靠在胤禛身上,发现他左臂的衣袖被割破了长长的裂痕,露出了月白色的小衣,乍一看甚是吓人,细细看,却连寒毛都不曾伤掉一根。亦蕊虚弱地问:“皇上,您当真没受伤?究竟怎么回事?”
胤禛说:“不曾。朕途经月华门时,确有剌客来袭。朕身边的太监八个被剌死五个,侍卫也伤了大半。可是那剌客却甚奇怪,明明有机会剌杀朕,却只划破了朕的外袍,没有痛下杀手!”
“真是……他……”亦蕊尽力克制着自己的眼泪。
胤禛咬牙切齿地说:“朕和存活的侍卫、太监都看得很清楚,那剌客瘸了单腿,用的是一管银笛。剌伤弘历的人,多半也是他。”
“弘历?”亦蕊忙问,“他怎么样?”
胤禛温柔地说:“皮外伤,不碍事的,你的病情比弘历要重多了。”他扶亦蕊躺下,宠溺地摸着她的乌黑的长发,赞道:“蕊儿不愧是大清国母,不但有颗善良的心,还有颗勇敢的胆!”他吻了吻她的额头,“睡吧!朕陪着你……不要怕……”
馆外,纵然白光耀地,但紫禁城几百年枉死的冤魂,怎能不化为森森寒气,萦绕不散……
亦蕊睡熟后,苏培盛给胤禛斟来一杯浓茶和几许茶点,又将急需处置的奏折送到隆禧馆给胤禛批阅。不一会,允祥求见:“皇上,臣弟一一查问了昨日值班侍卫,确有神武门侍卫见过潇碧入宫。与他同时进宫的人……正是刘伯堃。”
“是他?”胤禛长眉一挑,语气中充斥着不满。
允祥揖手道:“臣弟知刘伯堃曾立大功,出于公平起见,也应对他开展调查和审问。不过,臣弟到造办处安排的住所找到刘伯堃和他另一个同伴时,他们都昏迷不醒,经检查,他们都中了迷香。”
“这么说,此事与他无关?”胤禛紧迫的口气,略有些松驰。
允祥说:“臣弟不敢下此断言。”
胤禛抿起唇,思忖许久,幽幽说:“除了你以外,真不知有何人能够相信!看来,有些人,要试一试……”
次日,太医院传出雍正重病一事,一连五日,胤禛均辍朝不上,这是他登基后从未有的事。
第209章 琴心三叠僻胎仙
奉先殿
领头的廉亲王允禩一脸肃穆,他身后,是怡亲王允祥、弘时、弘历、弘昼、福惠等人。
允禩请过十三炷香,点燃后,高举过头顶作揖,再将香插入神像前的香灰里,跪下叩头。允祥等人各个都学着他的模样,请香、揖拜、插香、叩头。只听允禩朗声道:“祖先在上,不孝子爱新觉罗。允禩在此发下弘愿,若皇上顺利渡过此劫,允禩愿减寿十年、二十年,以求皇上长寿平安。”
“八皇叔……”情真意切的话,离允禩最近的弘时自是听生清清楚楚楚,他慌忙说道:“祖先英明,父债子偿,天经地义,这减寿折福之愿,就由弘时来一力承担!”他抢着说完后,摆出一副气宇轩昂、痛心疾首的模样地看着壁上悬着历代帝后画像,以及一把把精雕描漆龙椅。现实,并不像弘时想像得那样众人夸耀,一唱一和,除了弘历口中轻轻逸出诵经声,殿内寂静一片。又跪了一个时辰,弘时忍耐不住,阴阳怪气地说:“平日里,皇阿玛最疼的人,现在除了念几句经,连一年寿命也舍不得献给皇阿玛呢!”
弘昼年轻气胜,这话如火苗般,在他悲痛而焦急的心房上“蹭”地燃起来。他低沉地说:“三哥,皇阿玛还躺在病榻上,你怎么说是大不敬!”
弘时恭敬地叩了个头,双手合十,恳切地望着墙上康熙的画像,说:“皇爷爷,不孝子孙弘时,真心诚意祈祷,若皇阿玛能恢复健康,弘时愿折寿十年。”
弘昼不服地学着他的模样,一字不漏地说了一遍,只是将“弘时”换成“弘昼”,将“十年”换成“二十年”!
弘时与弘昼似乎较上劲般,折寿的年数演变成“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在弘昼急冲冲地冒出“折寿一百……”,弘历喝止道:“五弟,你为皇阿玛祈福前,该先求皇爷爷保佑你长命百岁!这就是你的一片孝心……”
弘昼挠挠头皮,尴尬地苦笑:“四哥,我错了。”
弘历冷漠地瞪一眼弘昼,又看向弘时,说:“三哥,皇阿玛抱恙在身,更需要你我在旁侍疾。若病痛,可以用折福、减寿治愈,那要大夫做甚?要太医院做甚?”
弘时嘿嘿笑道:“四弟,轮不到你教训我。你有你的法子,我有我的法子,只要皇阿玛能康复……嘿嘿……”他唇角微微扬起得意的笑,若胤禛康复,他这片孝心谁敢抹煞?
廉亲王府
允禩身旁站着个头戴紫阳巾,身穿八卦衣的道士,他凤目疏眉,面色红润,大仙飘飘,一派仙风道骨之相。允禩热情地招呼道:“弘时,快来,这位是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张真人!”
弘时含糊地颔首道:“嗯,张真人……”
允禩宠溺地一拍弘时的后脑勺,笑斥道:“时儿,若要成大事,张真人功不可没!快……”
“亚父……”弘时无奈地抖擞精神,躬身下腰,揖手道:“张真人……”
那道士张伯端捻着颏下一撮胡须,笑着打量弘时,说:“日角龙颜;奇骨贯顶;雄姿杰貌;帝王之相。尤其是隆准,鼻梁挺直,准头肥大,印堂无凹陷,此仍伏羲鼻也。”
弘时又惊又喜,在张伯端与允禩脸上来回打转,允禩一派喜气洋洋地表情,不住点头。
张伯端掏出一个朱红的葫芦,说:“此乃贫道精心炼制的‘既济丹’,损者服补损,常者服添益。性不涉寒热温凉,征其效亦不在攻击疾病,惟补益元气,是乃专功。”
允禩见弘时仍懵懵懂懂的模样,有心点醒:“皇上日夜操劳,水火不济,虚败不禁,心有所感,腰脚无力,日渐赢弱。既济丹对症下药,定能为皇上调理好身子。”
弘时恍然大悟,如获至宝般夺过张伯端手中的葫芦,翻来覆去的抚摸,眼里冒出贪婪的火花,说:“可是,皇阿玛从不进食外来进贡的丹药补品……恐怕,要辜负亚父一片好心!”
允禩笑道:“在奉先殿,本王已被你一片孝心感动,你既拜本王为亚父,我又怎么能眼睁睁看你折寿。时儿,这既济丹就由你献给皇上吧!”
张伯端也说:“既济丹炼就,便遇到有缘人,显是天意。”
弘时拔起封口木塞,一股浓重的药香味扑鼻而来,他眼珠一转,倒出十余枚,皆是指头般大小的朱红色药丸:“你,把它吃了!”
“哈哈哈……”张伯端狂笑起来,他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三阿哥不信任贫道,又何必糟蹋这一丸一金的珍贵药丸呢!”他心疼地看着不慎掉落在地的药丸,眼中充满着对弘时的不屑。
弘时说:“亚父,虽然我很想立这个功,却要买个万一。若是药丸出了什么问题,你我都担当不起!”
允禩沉思片刻,便说:“张真人,为表真心,你不妨以身试药吧!本王依然付银子给你。”
张伯端看允禩的眼神似乎有些怪异,却也只是一瞬间的事,他立刻笑答:“乐意之致!请王爷让人送一碗枣汤来送药……”他爽快地服下药,神清气爽地站在殿中,笑道,“王爷,请允许贫道开坛讲道,以证药效。”
此时已是黄昏时分,在允禩的许可下,张伯端席地而坐,从《太霄琅书经》讲到《老子想尔注》。弘时对道教义理一无所知,可也能看出那张伯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精神奕奕。三更已过,允禩推了推差点睡着的弘时,指着毫无疲态的张伯端,说:“这下你放心了吗?对皇上来说,他最需要的是充沛精力,此举正中下怀,储君之位必是你囊中之物。”
弘时揉揉眼,抱起面前的红葫芦,似乎美好的未来唾手可得。
次日,养心殿后殿
立言扑在胤禛身上,小心翼翼地摸着他的额顶,触手处还是低低的烧热。她不敢哭,却又克制不住,鼻头一酸,泪溅在胤禛的手背上。
胤禛似乎被惊醒,睁开眼,低低地说:“朕昏睡几天了?”
亦蕊答道:“皇上,您低烧五天了……”
胤禛直勾勾地盯着床幔,说:“朕记得先帝殁前,似乎也是持续低烧着。”
“不……不会的……”立言一把捂住胤禛的嘴,泪如雨下,“皇上,别说这样的话,太医说了,您一定会复元的。”
胤禛咳嗽几声,说:“瑶夕……”
亦蕊说:“熹妹妹正在殿为亲自为您煎药,妾身这就将她唤进来……”
没一会,瑶夕提着裙裾匆匆进殿,她双眼通红,不知是熬夜熬的,还是哭肿的。胤禛拉起三个女人的手,说:“想先帝后宫,为夺宠爱,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朕实是有福,蕊儿坐镇大局,立言懂事,瑶夕细心,世人娶得一个便三生有幸,朕将世上最好的女子都娶到身边,真是修了大功德了。”
亦蕊噙着泪,说:“皇上,您削贱籍,治贪官,为百姓谋福祉,积下无数福荫,来生,妾身哪怕做猫做狗,也要陪伴在夫君身侧……”
立言、瑶夕也纷纷表态,三生不弃……
胤禛欣慰地点点头,却开始了一场连续地咳嗽,亦蕊忙从怀中掏出一块手帕,坐在胤禛身上,帮他拍背捂唇。
“血……”立言看到胤禛掌心的手帕,染上了鲜艳的红斑,顿时,她感到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自胤禛吐血后,太医院传出来的病况越来越差,甚至传出了“变天”的消息。
第210章 不爱戎装爱红装
翊坤宫
立言刚刚醒转,便挣扎着要下地,前往养心殿侍疾。
明玉劝道:“主子,您才刚刚有所好转,太医交待切莫着了风,再伤元气。”
“本宫有什么打紧,皇上……皇上他怎么样了……”立言小脸急得通红,紧紧地抓着明玉胳膊,胤禛吐血的场景在她脑海里不断打转。
明玉不断偷偷向左看,一边结结巴巴地回禀道:“主……主子,皇上有太医照顾……您安好,后上才放心啊!喏……天……天王补心丹……”她将左手边一个青花瓷盒抓起,递到立言眼前。
“这盒子……”年家有遗传性心脏病,而祖传天王补心丹能有效控制病情,在潜邸时,年羹尧常派人送药到府中。自胤禛登基,立言为妃,送药检药的手续繁复了许多,胤禛便让太医院研究天王补心丹的药方,加以改善,呈给立言服用。立言轻轻揭开瓷盖,熟悉的药香味唤醒童年的回忆,对家人的担忧又涌上心头,“爹……娘……哥哥……”立言的视线模糊了。
不知何时,翊坤宫的宫女太监都退到殿外,只剩下明玉、小路子、小何子和一个不知名的宫女。
立言并没有发现异状,在明玉的协助下,斜倚在榻上休息,手里反复抚摸着那个瓷盒。这时,那个不知名的宫女走到榻前,小路子和小何子向她打千行礼后,退到门边守着,明玉则福身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