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妃风华-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那侍卫离开,公孙政则是一步步朝着武青颜走了过来:“你可知道,如今就连皇子也要求着我办事,你却身在福中不知福。”

武青颜慢慢捏紧自己的衣摆,嗤声的笑了:“吹牛人人都会,我还说我祖宗是天王老子呢。”

公孙政笑了:“不信?那我就让你见识见识去。”他说着,对着侍卫摆了摆手,“将她绑起来,点了哑穴送进正厅的屏风后面。”

武青颜一愣,刚刚跟那些女人之间的纠缠,已经浪费了她全部的力气,如今虽然她不想被其他人摆布,却虚弱的用不出丁点的力气。

只是,趁着那些侍卫七手八脚的将她抬起来时,她将刚刚一块东西,放在了花坛里。

侍卫们抬着她进了正厅,按照公孙政的交代,先是给她点了哑穴,随后又用绳子将她捆在了一侧的柱子上,等一切都弄妥当了之后,又在她的面前拉起了一道屏风。

寝宫,正门口。

公孙政安排完了院子里的事情后,匆匆往正门口走去,可没想到还没等他迈步上台阶,之间长孙明月和长孙子儒已经双双走了进来。

“二皇子,三皇子。”虽然先帝准许他不用跪安,但该打的招呼还是要打的。

长孙子儒笑着点了点头:“公孙亲王客气了。”

公孙政颔首,抬眼见长孙明月目色平静,倒是有些诧异:“没想到三皇子也会光临本王的临时寝宫,本王一直听闻三皇子为人疏淡,如今却主动前来本王这里,还真是让本王受宠若惊。”

老皇帝驾崩,长孙子儒来找他,他倒是并不觉得稀奇,毕竟在老皇帝病危的时候,长孙子儒就已经派人和他私自联系过,想让他帮忙出一份力。

而他,虽然和长孙益阳的关系不错,却还是答应了长孙子儒,一来是他虽不沾手皇权,但却也明白,若是长孙益阳登基称帝,百姓民不聊生,他就算再有钱,日子也不会太过安生。

他必须要为了自己的以后,或者说是家族的以后考虑,要想让公孙家继续在大齐称得一方富甲,最起码的条件就是大齐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不然暴君治国,百姓动乱,定是会牵连他也不得安生。

他可不想带着自己所有的家当,离开大齐重新找一处国家安居。

只是相对于长孙明月,他并不是很了解,接触的也不多,只是知道这位皇子在大臣的口中为人办事很是淡漠疏远。

长孙明月并不曾说话,而是随着长孙子儒和公孙政朝着院子里走去,一路上他目扫四周,虽然是极其快速的,但却没有落掉任何一个角落。

待几个人进了主院,长孙明月上扬着的长眉不禁微微蹙起,只见原本被白雪覆盖的院子里,密密麻麻的全是脚印,凌乱不堪,深浅不一。

这样的脚印,不是嬉笑打闹,就是发生过群架口角。

公孙政瞧见了长孙明月的目光,微微一笑:“刚刚几个妾室不懂事,被调教了一番,女人多了就是麻烦。”

长孙子儒跟着笑:“没想到公孙王爷也有为了女人头疼的一天。”

他一直知道公孙政总是喜欢流连在女人之间,身边的女人也重来都不会重复,换女人的速度堪比换衣服,所以对公孙政的解释并没有任何的怀疑。

长孙明月也并不曾说什么,而是一直安静的走着,只是在路过花坛的时候,他忽而迈步靠了过去,围着花坛转了一个圈。

公孙政诧异挑眉:“三皇子这是……”

长孙明月笑了笑,目色淡淡:“只是觉得这寝宫的花坛很是别致,与以往寝宫院子里的花坛不太相同。”

公孙政一愣,笑了:“三皇子还真是有眼光,这花坛可是花了本王不少钱,特意在这院子里修建的。”

这临时的寝宫虽然不属于公孙政,但每次公孙政进宫,先帝总是会派人将他安置在这里,久而久之,这寝宫似乎就打上了公孙政的名字,饶是公孙政在这里大肆修建,老皇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长孙明月笑了笑,转身朝着正厅走了去。

公孙政与长孙子儒继续闲聊了起来,谁也不曾看见长孙明月偷偷塞进袖子里的那一块东西。

正厅里,武青颜听闻着“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心脏直接提到了嗓子眼,透过屏风,模模糊糊的看见进来的三抹身影,不自觉的捏紧了双手。

她从来都不曾想到,原来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一步之遥……

公孙政扫了一眼屏风,忽而勾唇笑了笑:“二皇子,三皇子请坐。”

长孙子儒直接坐在了公孙政的正对面,而长孙明月则是扫了扫四周的椅子之后,挑选了一处最为偏僻的地方坐下了身子。

武青颜透过屏风,看着那一抹坐在屏风另一侧的身影,已经说不出是欣喜,是激动还是无奈了……

婢女们进来奉茶,这些婢女都是公孙政从外面带进来的人,她们并没有见过长孙明月和长孙子儒,如今一件这传闻之中两名最为英俊的皇子,无不是瞧瞧红了半边的面颊。

一名婢女眉眼一转,迈步走到了长孙明月的面前,伸手端出托盘里的茶杯:“三皇子,请用茶。”

长孙明月微微垂眸,刚要伸手去接,忽然见那婢女竟身子一晃的朝着自己靠了过来,迅速起身的他,反手握住了那婢女的手腕。

“稀里哗啦……”茶杯掉落在了地上,滚烫的茶水打湿了婢女的鞋尖。

婢女疼的眼泪当时就流了下来:“三皇子息怒,女婢不是有意的。”

公孙政似乎并不想插手这件事情,只是淡笑看着不曾开口说话。

长孙明月慢慢捏紧了那婢女的手腕,在那婢女疼到撕心裂肺的时候,忽然一耸,将她扔到了地上。

“滚。”他轻轻地开了口,却只有一个字。

婢女吓得屁滚尿流,连地上的破碎的杯子都不敢收拾,直接匆匆的走出了正厅。

一直到正厅里安静了下来,公孙政才对着长孙明月笑了:“三皇子的魅力果然不一般,才刚来,就主动有人投怀送抱了。”

长孙明月皱了皱眉,不曾说话。

他看得出来,这公孙政是真的风流,在他的府邸,没有哪个奴才敢如此光明正大的勾引主子,但公孙政却见怪不怪,看来他似乎是很喜欢被奴才们勾搭。

武青颜在屏风后面,想着刚刚的事情难免好笑,真不知道是天意还是巧合,给长孙明月送茶得那个女子,就是和她示弱,想依靠她的那个婢女。

虽然看不见人,但她光是听声音也能听得出来。

她想,今日长孙明月还真是给足了公孙政的面子,若是以往的话,那宫女此时早就被人横着抬出去了。

曾经的清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百六十六章 那耳环怎么了?

正厅里,几个男人慢慢切入了正题,也正是听着他们的聊天,武青颜才知道,原来现在外面已经动荡了起来。

今儿晚上三大元老就会商议最终的结果,而长孙子儒的佣兵此刻就驻扎在城外,只要三大元老有意让长孙益阳登基的话,他便会立马下令让佣兵进城。

既然长孙子儒已经做到了如此地步,想来长孙益阳也绝对不会无动于衷的才是。

一瞬间,她似乎想到了血流成河,城里那些即将遭殃的百姓。

战争,受益的是胜利方,但最悲惨的却不是失败方,而是那些无辜的百姓,她一直在祈祷千万别在城里发动战争,但是现在,她最不希望的事情马上就要发生了。

她不知道长孙明月和长孙子儒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本来的体力不支,加上对百姓的担忧,使得她的眼前一点点的黑了下去,然后彻底陷入了黑暗之中。

迷迷糊糊之中,她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她梦见自己再一次走近了熹贵妃寝宫的那个密道之中,密道里同样是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不知道是谁递给了她一个烛台,她看见那只手很白,但她却看不见递给她烛台那人的长相。

不过在梦里的她,似乎还有着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她并没有太过在意究竟是谁递给了她烛台,而是拿着烛台继续往前走。

可是走着走着,她忽然听见了一些零散的声音,这声音冰冷而空洞,像是机械又或者是某种利器发出的声音。

不知道为何,她对这种声音特别的熟悉,而且很是轻车熟路。

随着她一点点的靠近过去,只见本应该放着棺材的石室内,此刻却摆放着一张石床,在那附近围着许多的人。

那些人不知道是太过全神贯注的看着那石床了,还是根本就看不见她,总之对她的到来没有任何的反应。

武青颜一步步走过去,将手中的蜡台微微举起,照在这些人的脸上。

有一个年迈的男人,还有一个年轻的女人,都是很脸生,唯一一个让她熟悉的,只有那个站在最左面,满脸不耐烦的熹贵妃。

武青颜一看见熹贵妃的这张脸,便是郁闷的不要不要的,真不知道这女人是阴魂不散,还是她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抹不掉的阴影,好不容易在现实里看不见她了吧,如今在梦里却又总是能够相撞。

“熹贵妃麻烦后退几步,老夫要动手了。”年迈的男人开了口,声音沙哑的像是被谁掐住了一样。

熹贵妃听闻,在那个年轻女子的搀扶下,后退了几步。

也正是因为她的后退,才将石床露了出来,武青颜垂眸看去,不禁震的一惊,只见那石床上躺着的竟是她自己!

不,不对!

武青颜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躺在石床上的这个应该是和武家二小姐有着一样脸的女人,而不是她自己。

和武家二小姐有着一样脸?难道她是救了长孙明月的那个女人?

惊讶之余,她再次朝着那石床上像是睡着了得女子看了去,微微倾过了几分身子,打量的很是仔细。

刨除去那个冒牌货白七七,她还是第一次有机会瞧见长孙明月的救命恩人,虽然是在梦里,但她却觉得比现实还要清晰。

不得不说,这个女人长得和真正的武青颜还真像,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就连双胞胎都自叹不如。

因为双胞胎你若是仔细看,还能分辨出来细微不一样的地方,可眼前这个女人与真正的武家二小姐,没有一丝一毫的区别。

就连武青颜这个在顶着武家二小姐脸面活了那么多年的她,都觉得躺在石床上的那个人就是武家的二小姐。

世界上,难道真的有如此相像的人?

站在他身边的那个老者,慢慢伸手抚摸上了那似熟睡女子的面颊,他指缝之中的寒光,刺痛了武青颜的眼睛。

武青颜本身是学医的,一眼就能看出那老者手中是最为古老的手术刀,这种刀以前她只是在书本上看见过,据说样式虽然古老,但刀刃很是锋利,可能就连现在的手术刀都比不过它的快准狠。

纯钢打就,久炼成之,斩人无血,削铁如泥。

只是,他拿着刀是要做什么?

在武青颜的诧异之中,只见这老者先是摸清了那女子的骨骼,然后快速落刀在女子的面颊附近,手法纯熟而老练。

武青颜在一边看着惊心动魄,因为她已经知道这老者是在做什么了……

剥皮……

眼看着那女子脸上的皮被一点点的剥落下来,武青颜的心尖忽然颤抖的疼了起来,这种疼无法抑制,像是一根有着生命的图腾,一点点顺着她的心尖,蔓延到了她的全身。

似乎现在被剥皮的根本不是那躺在石床的女子,而是她自己一样。

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直搀扶在熹贵妃身边的女子,复而又躺在了石床上,当那老者再次将锋利的刀刃对准她时,武青颜也算是明白了这女子的身份。

她就是白七七。

看着白七七强忍着疼痛,死不喊不出来的样子,武青颜想不明白,为何自己会梦见如此诡异的场景,更无法理解那已蔓延至全身的疼痛。

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她要经历这一切的事情?

眼前,蓦地所有景象都消失了下去,一只手猛地握住了她的手腕,武青颜惊的垂眸,只见石床再次变成了棺材,一直枯瘦如柴的手,死命的握紧她的手腕。

棺材盖子,一点点的掉落在了地面上,棺材里女子的脸上,同样蒙着一块白纱,只是如今那白纱忽然轻轻拂动了起来,一个清冷的声音,顺着那白纱下缓缓响彻整个密室。

“你终于来么?我等了你很久了,不要再离开我了,我要和你同生共死,再也不分开……”

武青颜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但她能够肯定的是,这话是棺材里的那个女人说出来的,因为就在她垂眸的同时,棺材里原本躺着的女人,竟一点点的坐了起来。

对于时常面对生死的武青颜来说,她确实是惊讶了,但并不曾惊恐,诈尸的她都见过,如今只不过是在梦里,她没啥可害怕的。

那女子坐起了身子,用另一只枯瘦慢慢抚摸向了自己的面颊,一点点掀开脸上的白纱,嘴里不断发出“嗤嗤……”的声音,不知道是在哭还是在笑。

然,就在她全神贯注看着那面纱一点点剥落下来的时候,一个男子慵懒的声音,蓦然炸响在了耳边。

“你到底还要睡到什么时候?”

眼前的景象忽然扭曲了起来,那沉重的棺材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所有的一切都卷进了无限的黑暗之中。

武青颜愕然一愣,猛地一悚,下意识的从床榻上弹坐了起来。

眼前,是她熟悉的光明,淡淡的烛火照亮着屋子,橘黄色的光异常温暖。

面前,是公孙政诧异而又有些惊讶的眼,武青颜摸了摸自己的满头大汗,嘘了口气,终于是从梦境醒了过来。

公孙政看着她大汗淋漓的样子好一会,倒是轻轻地笑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你,究竟是梦见了什么?才会吓成这样?”

武青颜皱了皱眉,刚要开口说话,却忽然感觉腹间一阵温热,伸手摸了摸向着全身传达着温暖的肚子,这才发现自己好像并不感觉到饥饿了。

公孙政见此,嗤笑的一哼:“在你昏迷的时候,我让婢女给你喂了一些粥,怎么样?暖饱的滋味是不是很美妙?”

武青颜听闻,不但没有松一了口气,反倒是提起了一口气:“你会这么好心的给我吃饭?怎么,折磨我够了,如今想要下毒毒死我?”

“没想到你竟还是个不知道知恩图报的女人。”

“你别忘了,是谁将我弄成这般模样,谢你?放心,我已经谢过你八辈祖宗了。”

屋子里的两个人正在唇枪舌战,忽然虚掩着的房门被人打开,一名侍卫走了进来,将一个东西交给了公孙政。

“王爷,这是刚刚太子殿下派人送来的。”

公孙政看了一眼手里的东西,点了点头:“知道了,下去吧。”

对于这件东西,他倒是唏嘘平常,可是武青颜见了却惊讶的忘记了呼吸,因为那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她曾经在皇宫寝宫看见的孔雀翎耳环。

为何长孙益阳要将这东西给公孙政?难道是想毁灭证据?可如今皇后已死,就算是毁灭了证据又能如何?还能给皇后平反不成?

公孙政似乎瞧见了武青颜的震惊,拿起手里的孔雀翎耳环,笑看向了她:“看你的表情,你似乎是见过这个东西啊!”

武青颜紧紧盯着那耳环:“确实是见过,在曾经的皇后那里。”

公孙政难得点了点头:“皇后确实是戴过它,不过看样子现在倒是要物归原主了,今儿个这孔雀翎的主人还问过我要过一模一样的东西,眼下太子殿下既然在皇后的寝宫找到了曾经的,倒是省去了我一番的周折,不用再去找人做一样的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相竟然是如此吗?

武青颜眼中的诧异慢慢变成了震惊,不敢置信的摇了摇头。

面前的这个变态男人在说什么?什么物归原主?这孔雀翎的耳坠不是皇后的么?还要去还给谁?

“这个东西不是皇后的?”

公孙政一愣,随后轻轻笑了:“你只见皇后戴过,但这东西可不是皇后的,是曾经有一次皇后去熹贵妃那里喝茶,熹贵妃送给皇后娘娘的,因为我当时也是在场的,所以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不过不知道这几天熹贵妃抽什么疯,一直让我去找一个一模一样的孔雀翎耳坠给她,还好太子殿下和我的关系也算是不错,求一求太子殿下,他便是派人将和耳坠给我送了来,只要将这原本的东西归还原主,也算是省了我不少的麻烦。”

“这东西竟然是熹贵妃的?”

武青颜摸着自己狂跳的心脏,感觉随时有可能跳出嗓子眼。

“没错,就是熹贵妃的。”公孙政笑着点了点头,很是肯定,“这耳环最开始是宫里一位满绣贵妃的珍品,后来满绣贵妃死了之后,熹贵妃便以想念满绣贵妃为由,将这对孔雀翎戴在了自己的耳朵上。”

“年轻的时候,熹贵妃是极爱这对耳环的,无论什么场合永远都不会摘掉这副耳环,只是近几年戴的少了一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转赠给了皇后,只是不知道为何又突然想寻一副一模一样的了,女人的心思果然是让人琢磨不透的。”

后面的话,武青颜几乎是听不下去了,因为此时她的大脑已经明显感觉凌乱成一锅粥了。

年轻的时候熹贵妃一直戴着那孔雀翎,那岂不是说,她在梦里看见那个想要追杀长孙明月,后又杀了长孙明月救命恩人的那个人,正是熹贵妃吗?

可是她为何要这么做?不是说虎毒还不食子呢么?她怎能如此狠心,对付一个当时只是孩童大小的长孙明月?

那么长孙明月又是威胁到了她的什么,让她不惜下此毒手?

“有刺客!”

“在那边!你们几个保护王爷的安全,剩下的人跟着我去追!”

平静的院子里,忽然响起了嘈杂的声音,公孙政微微一愣,起身走到门口,打开房门,满院子的火把和侍卫。

“出了什么事情?”

“启禀王爷,刚刚在院子里看见了一个黑衣人,已经朝着西侧跑了去,属下们正打算去追查。”

公孙政一愣,连交代侍卫们一句都来不及,直接匆匆朝着主寝宫走了去。

眼看着他离开,其他的侍卫关上了武青颜屋子的房门,然后七嘴八舌的朝着寝宫外追了去。

可能是刚刚那些侍卫关门的力道大了些,寒风顺着关门的力道吹熄了桌子上的蜡烛,屋子里陷入了一片漆黑。

坐在床榻上的武青颜,明显感觉着眼前的屋子暗了下来,却没有起身去点燃。

不是她不想,而是此刻她的四肢僵硬的已经连弯曲都费劲了,哪里还能站起来?

她怎么都没想到,隐藏在最后的这个凶手竟然是熹贵妃。

熹贵妃想要杀她这事她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她想要杀长孙明月这事,她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那么这件事情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