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女厨神-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几个孩子年龄差距不大,有男有女正好玩得开心。

小翠跟段欣雨见了云叶,自然也高兴得很,候着云叶坐下,便又问起那日竞赛的事儿。

金娥笑着道:“大姐,你看看这两个人!我都给她们说过多少遍了,还不过瘾,非得你亲口说说才罢!”

云叶逗着怀中的家兴,道:“能有什么,还没有那年在永安城跟第一楼比赛热闹。”

“也就是你们,这次又没有见到,才稀罕!”

金娥得意洋洋地道:“我看了!啊,人多得唻……总之人山人海就对了。”

见段欣雨跟小翠都面露遗憾,云叶道:“下回吧。等明年了,我们饭庄再举办一次这样的竞赛。”

“要不,就每一个季节都办一次,做出当季的最新菜谱来。这样,既有新鲜感,也为饭庄培养几个好大厨。”

“老是靠着那几个可不行。再说了,咱们打算以后在全国开加盟店的,也得给各店派大厨过去。”

“若是咱们总店的厨师,都没有开发新菜的能力,那就很难要求加盟店的厨师们,去做这些高难度的事儿了。”

小翠跟段欣雨都点头,道:“大姐说得对。咱们店里的人老是那些人,也是个问题,以后还得多招些新人才好。”

金娥也道:“就是。我看梁氏百货里也该招收些新人了,店里的人有时候忙不过来。”

“再说了,以后万一开分店什么的,也得有几个老人带着不是。”

小翠看了金娥一眼,“你那店就想着开分店了?”

金娥有些发愁,道:“是啊,店里早晚要开分店的。咱们搞得那个对牌,我看倒失去了不少客户。”

“有一次我去店里,便有一个官太太拉着我问,能不能再发几个对牌什么的。”

“说有些家户也不是没有钱,想来买东西,没有对牌也不好看。”

“听说他们竟然托别家的人给代买呢。大家都麻烦,要是再给他们发对牌就好了。”

云叶想了想,道:“梁氏走的是高价路线,若是对牌人人都有,可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再说了,梁氏货帮虽然大,有时候还是会断货的。”

“若是以后谁都可以进来买东西,你的后院可就得大量备货,占的本钱可不小。若是开了分店,倒还凑合。”

“目前就这么一个店的话,我看你还是先用对牌挡着客户吧。这样,东西贵点儿,利润也高。”

段欣雨也道:“要是都弄成了乡下的集市一般,梁氏百货可就真跟集市没什么两样儿了,好货也卖不上价钱!”

便如高档百货跟超市一般,若是大家都能进去买,那么等这些店在老百姓心目中成了低档的代名词,那也就没多少利润了。

那个时候就得靠量取胜,也就是商界所说的薄利多销。

梁氏百货在起步的时候,是以高档货站稳脚跟的,等以后再发展超市也不是不可,此时却不合适。

一来货量小、二来补货并不算及时,三来,也没有什么可以长时间保鲜的设施。

包装更没有什么真空技术,很多产品并不适合长途运输跟多日保存。

这就大大限制了超市的发展,就这么一个梁氏百货,还是靠着高价格、高利润撑起来的呢。

以后把百货的一部分分出来,再开成超市也好,现在却不行。

云叶这么一分析,大家都觉得有理。

金娥也点点头,道:“我也是想着既然有人愿意买,咱们何必不卖呢!”

“现在想想,也是。只有稀罕,才能卖上搞价钱,利润也高。先就这么着吧。”

其实,便如现代的许多银行一般,大客户跟小客户给银行带来的利润,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成本上几乎差不多。

所以,很多银行对小额存款的客户实行收费,也是无奈之举。

这里虽然人工不贵,但是尽量能节约成本的话,何必去多浪费呢?

☆、550 日常管理

瞅着空子,云叶问金娥,“怎么你们当家的不在?”

金娥一边给梁子涵喂奶,一边道:“上午有小厮过来说,有什么急事去西南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云叶暗暗挑眉。

这个业善,果真不敢对金娥说实话。

金娥问:“大姐,有什么事儿?”

云叶摇头,“也不急,只是想问问他那乌骨鸡的事儿,没有信儿就算了。也不是能强求来的,再等等吧。”

这话题便算过了。

中午,一家姐妹几个人,热热闹闹地吃了饭,各自睡了一会儿。

云叶醒了,见宁阳跟宁远还没有醒,便把两个儿子交给三人,自己带着春儿几个去了饭庄。

卫萍几个人忙又分出来大半,跟着云叶,唯恐再有什么闪失。

两个孩子在凌府倒还安全些。

天翼再丧心病狂,也不会在凌府动手。说到底,金娥跟梁子涵都在呢,这里可是业善的府上!

云叶到了老店,齐掌柜忙迎了过来。

这会子,厨师们还不到上工时间,整个店里都显得十分冷清。

店里只有掌柜跟几个跑堂,随时值班、处理杂务、接待订桌、收拾店面、打扫卫生……什么的。

厨师们要到大约下午五点左右过来,这时差不多就是三四点钟的样子。

大街上还是很热,路上的行人也不是太多,路边的小摊贩也恹恹的,没有了叫卖声。

跟前几日竞赛的这个时候,门前人山人海的情形简直不能比。

门外的告示栏里也早就换了内容,是写的今日特价菜、某日某府婚宴之类的信息。

云叶看了看大堂,倒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盆栽绿油油的,花盆里的各色鲜花也开得很好,点点头,带着齐掌柜去了后厨。

说不清是不是云叶怀孕后,对于味道特别敏感还是什么,进了厨房,突然便闻到一股子味道。

云叶微微皱眉,道:“泔水收集得再及时,后厨还有些菜叶子、炉渣,好像还有劈柴发霉的味道。”

“我看厨房要彻底打扫一次才好。夏季天热,虽然通风,却还是有些味道难以散发。”

齐掌柜点点头,“是。等过几天歇业了,咱们趁着上午不热,好好清扫一遍。”

说起来,天泉饭庄开业几年了,除了过年开业前彻底打扫一次,一般平日只是洒扫地面、清洗灶台和橱柜之类的。

云叶又到冰窖里看了看,见冰窖储存的冰还有相当数量,这才进了办公室。

对身后跟着的齐掌柜道:“我身子重,老店看完,就不去新店了。你等会儿过去新店看看,就说我的话,让他们把厨房彻底打扫一遍。多开窗透气、放些盆栽。”

齐掌柜点点头,“是,夫人。”

云叶想到那几道新菜,问:“这两日那八道新菜卖得如何?”

齐掌柜道:“很好,不少食客都是慕名而来。咱们第二日一大早,便把那告示栏上的菜谱揭了。”

云叶微微一笑,“做得好。该看的都看过了,老是张贴着倒没有意思。”

“大家的评价如何?味道、价钱什么的?还有什么其他要求没有?等改天我来,倒要问问王大梁。”

齐掌柜想了想,道:“大家都说味道不错。价钱嘛,好像说有两个素菜有些贵了,快赶上肉菜的价钱了。”

“夫人,您看,咱们要不要调低些价钱。说起来,也不差几文钱。”

云叶摇头,“只要是时令菜蔬,价钱想高也高不起来。但是,若是这个时令过了,咱们想再提价,大家就该不高兴了。”

“把菜单子贴到外面,其他馆子怎么学我们的菜谱,我们也不怕,为什么?咱们不是有大棚吗?”

“时令菜之所以叫时令菜,就是过了这个时令,他们到处也买不到这个菜了。他们没有大棚啊!”

“在咱们这里,却不一样,时令不时令的,差别不是太大。所以,此时是时令菜,看着定的高了些;等到时令过了,咱们的价钱就不显得高了。”

“这个时令没有多少天,但是这个高价钱咱们可以卖一年,利润是相当高的。”

“这会子谁若是嫌贵,只管点其他菜,或者去别家馆子吃去。咱们万不可降价,等咱们的这个菜成了稀罕菜,那个时候想涨价却不好涨。”

齐掌柜点点头,“是。”

见云叶不说什么了,齐掌柜便道:“夫人,昨日西南的那个董老板过来了。说起了加盟的事儿,他说同意咱们契约上的内容。”

“只是,想要跟您再详细说说。像酒啊、火腿啊这些,咱们是不是给他们也送?不是离得远吗,这些事情我也不敢擅自做主。”

“夫人,您看,您什么时候有空?他们说这十天半月,是不会离开京城的。”

云叶想了想,道:“就这会儿吧。我既然出来了,便多办些事儿再回去。你派人请董老板过来。”

齐掌柜忙道:“是。您先看账本吧,要不了大会儿,董老板就能过来。”

说完,转身要走,突然又想起一事,“夫人,要不要顺便把新店的账本拿来?”

云叶点头:“好,让账房带着本子过来吧。”

新店的掌柜跟账房一起过来了。

云叶好久没有去过新店了,管掌柜听说云叶来了,便忙跟着账房一起过来了。

云叶示意两人坐,问道:“新店生意如何?”

管掌柜便有些不好意思,“没有老店的生意好。不过,也还算不错。夫人,这是账本子,您看看吧。”

账房忙递上账本,云叶接过放到手边,对管掌柜道:“新店开业时间短,又不在青石大街上,你也没有齐掌柜人头熟……”

“新店没有老店生意好,情有可原。你们也不用着急,慢慢地就赶上来了。”

“若说每个月的利润,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你这里有早点,老店却没有,也算是个弥补。”

“回去跟大厨们说一下,虽然没有老店的大厨们挣得多,但是也不要心里不痛快。”

“咱们京城总店的大厨,只要干得好,都有去各地当总厨的机会。”

“到时候有了分红,比在京城当个大厨、二厨挣得多多了。且看谁有这本事吧!”

两人都忙点头,“那是、那是。夫人跟当家的都是宅心仁厚的人,对帮工们是最大度的。”

云叶问:“这几日新上的几个菜如何?”

管掌柜跟账房相互看了一眼,都点头,“很不错。客人点的也多,咱们伙计们给推的也勤。都说不错呢。”

云叶问:“没说哪个价钱高吗?”

两人又相互看了一样,都摇头,“没有啊!”

云叶点点头,道:“嗯,我知道了。刚才齐掌柜也跟你们说了吧?打扫厨房的事儿?”

管掌柜忙点头,“说了,我也想着等过几天歇业了再干。这几天先把手边的东西清扫一遍。”

云叶看着管掌柜,叮嘱道:“新店里的油腻还轻些,你们任务不那么重,但是也不可掉以轻心。”

“墙角旮旯里都要打扫干净。厨房嘛,最重要的是干净。你们店里招待的多是朝廷官员,难伺候得很。”

“若是被他们看见了什么不该看见的,汤、菜里,多了什么不该多的,你们可就难做了。”

手艺人身份低,这些官员自认为高高在上;虽然知道这是宁寒的店,不敢如何,但是对掌柜、跑堂和厨师们发顿脾气还是敢的!

管掌柜早就被自己儿子慎重得叮嘱过了,此时听云叶又提起,心中便很温暖,道:“多谢夫人关心。”

“咱们打开门做生意,和气生财的道理是懂的。若是不想让人挑出毛病来,就得自己先没有毛病才好。”

“夫人放心吧,我回去就交代他们,保证饭菜干干净净、万无一失!若真有什么不好的,是谁出的事儿,就让谁把钱赔出来,还要扣当天的工钱。”

作为一个企业,该有的处罚措施还是要有的。云叶只是叮嘱过,却没有细细地定过标准。

此时听管掌柜说起来这个事儿,便道:“嗯,给大家说到明处,真有事儿,大家也都心服口服。”

三人正说话,齐掌柜带着董孝祖几个人过来了,管掌柜跟账房便留下账本走了。

董孝祖坐下,掏出了那日带走的加盟合同,道:“宁夫人,我已经把契约的每一条细细看了,都同意。”

云叶写的这个加盟合同,放在现代就是个最简单不过的加盟合同,可是这里不是没有这种模式嘛?所以,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因为他们并不是十分精通这个。

就跟提问题似的,若是不熟悉内容,连问题都不会提。

董孝祖算是个行家了,但是,因为云叶写的这个合同对加盟商来说,算是十分优惠的了。

所以,都不好再提什么加大优惠的事儿,因此董孝祖一看便十分喜欢。

云叶还是个心胸宽广的人,也乐意跟她打交道。

所以,董孝祖干脆直接接受了这契约上的所有条款,不打算跟云叶搞什么价钱。

只是,有些东西需要问清楚,到底合同上不可能写得详细到每道菜、每种新品。

☆、551 商谈合约

云叶听了董孝祖的话,笑着道:“前辈果真是个爽快的人。我这个契约叫特许加盟契约。”

“首先就是,允许加盟店使用天泉饭庄的招牌;其次便是,允许加盟店上天泉饭庄的招牌菜;还有就是,总店负责配送天泉饭庄各种特色食材。”

“目前来看,我们附近的加盟店,都是配送的菜类、肉类、酒类和酱菜。”

“至于青菜、豆腐这些不好保存的东西,路远的话,也允许加盟店自主就近采买,不用跟总店结算。”

“既新鲜又方便,还能保证供应,也更适合当地的口味。”

董孝祖点点头,道:“是的,这个我已经看明白了。宁夫人,这么远,肉类不好送吧?”

云叶道:“你要看是什么肉了。若是鲜肉,自然不好送。”

“只是,若是活物、干货或者熏肉、腊肉、火腿这些,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说到熏肉这些,董孝祖自然是知道的。

说起来,西南之地潮湿,冬季阴冷,做熏肉跟腊肉倒还算是顺手。

只是,这火腿却不知道是什么。

那日在饭庄里倒是点了火腿菜,却不知道火腿是如何做出来的。

云叶道:“我这里即将建设一个养鹿场,不过明年,便可以大量供应鹿肉,鹿茸酒、鹿鞭酒什么的。”

“隔壁梁氏百货里卖的蛇胆酒、蛇酒,也是我们庄子上出的,这些可都是佐餐佳品,成国独一份的。”

“还有甲鱼,城外专门有个鱼塘养着,每年的出产不少。还有乌骨鸡,我正让梁氏货帮四处寻找,或许不日便有消息。”

“往东海边,梁氏去年便花大价钱买了几千亩水塘、海滩,雇了几百人,养着海参、螃蟹、大虾……”

“这么说吧,咱们饭庄,翅、鲍、肚、参四大海味一应俱全!没有这些,还能算得上高档饭庄?”

“前辈,你想想,若是我刚才说的这些东西都齐全了,你的饭庄想要什么高档菜没有?”

“金州本是元国都城,这么些年,也是繁华之地,跟平阳城不相上下的,可惜离海边远。”

“若是你加盟了天泉饭庄,有我们饭庄的名气,还有诸多招牌菜;再有梁氏货帮跟你送着或干或鲜的海货、齐庄的美酒,成为金州第一指日可待!”

云叶这番话既有美好前景描绘、又有煽动性,还有供应保障。

董孝祖本就是动了心的,此时听云叶一说,还有这么多好处,更是一点儿也不犹豫!

立即便拍着手道:“这个好!我们的饭庄在金州,那就是在大平原上,离山也远、离水也远。平日想吃些河鲜都难,更别提海鲜了!”

金州离平阳城有三千里,是因为山水阻隔不能直达。要先拐到南方再往西去,一绕路便远了。

若说金州离东边大海,直线距离不过一千里,梁氏货帮的马队要想给他们送海鲜,不是做不到!

所以,云叶才敢如此有把握说这些话。

当然了,海参、大虾、海鱼什么的,都做成干货,根本不用太担心送货的问题。

所以,云叶也是希望在西南发展些加盟店的。

再说了,云叶对西南的天泉城还是很有归属感的,那里算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呢!

董孝祖便十分高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酒呢?”

云叶笑道:“这个你就更不用担心了,我在西南的酒厂年前、年后就会开始出酒了。”

“这边酒厂的掌柜,带着他儿子跟几个酿酒师傅,过了伏天便会过去。”

“淇城我有三千亩地,酿酒、供应蔬菜都不算什么。天泉城我也有菜地,京郊庄子上有我们的大棚。”

“凡是淇城有的,都无须京城送过去。倒是蛇肉,我看恐怕送不成。”

董孝祖一听,果真便有些遗憾,道:“可惜,少了一味好食材。”

云叶笑着道:“说起来西南多山,找个人养出来就是了。”

董孝祖便是一惊,“养蛇?”

云叶一听便笑了,道“我这边有两个大蛇窟,少说也有上千条蛇。要不,那么多蛇胆酒哪来的?靠野生蛇胆可真供应不上。”

一席话说的董孝祖几个人群情激奋。

“哎呀,那可真是太好了。若是可以的话,宁夫人,给咱们送蛇肉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云叶道:“要送也只能送活蛇。这个事儿,我还得跟郭柱那孩子商量商量,若是给你们送,价钱就高了。”

“以前咱们饭庄只要蛇肉。人家那孩子主要卖蛇皮、蛇胆跟蛇鞭挣钱呢。”

“现在虽然上了蛇胆酒、蛇鞭酒,到底蛇皮对咱们来说是废物。”

“这样吧,我再考虑考虑。等明年养鹿场也可以出菜了;还有火腿,也能供应得上了。再说给你们送活蛇的事儿。”

“要不,酒跟海鲜都不从京城送,只送蛇过去,成本跟运费就太高了些,你们也赚不了多少钱。”

干什么都要讲究个规模效应不是?

等明年火腿多了、鹿肉什么的也有了,郭柱的蛇也多了,这么好几样东西一齐往西南送!

不仅送到金州,就连天泉城的饭庄还有淇城的几家饭庄,都可以一起配送。

而且从平阳城到金州,淇城因为在中间,还算顺路,运送的成本就会大大下降,到时候大家都有个好收益!

众人一听,都说好。

见几人恨不得此时便回去开业似的,云叶安慰道:“前辈,这事儿也急不来。”

“首先,便是店面改造的问题,要半年几个月的功夫。我这里也有盖这两个馆子的工匠,到时候可以带回去一个,照着图纸施工也简单。”

“还有厨师派遣跟学菜的问题,都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事儿。等这些都解决好了,那么,这些食材问题也都能解决了!”

“今日咱们签了契约,明日你便可以留下一人学菜,不过呢,天泉饭庄的招牌菜可不少。”

“他一个人只怕还不行,你那边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