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谢家皇后-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起来洗一把脸,头梳不梳的倒不要紧,反正也没有旁人,该是用晚膳的时候了。”

既然话说到这份上,皇上已经说不再提,那就真的不能再提了。

谢宁心里还是有些心虚。

皇上是不是真的不介意?也许还是有一些的,只是皇上没有表露出来。

可是谢宁一想到他有一丝半分的勉强和不快,都觉得心里难受。

她倒情愿他直接生气动怒发落她一顿,也比藏着掖着放在心里要强。

谢宁起身梳洗,青荷取了一条裙子来给她换过,梳头的时候悄声在她耳边说:“主子可不知道,皇上刚才把公主的乳母和宫女都发落了,那脸色吓得奴婢魂都要散了。可是一进屋看见主子,皇上那脸色就象冰雪遇着春阳似的,一下子就冰销雪融了。”

谢宁轻轻嗯了一声,手里掂着一根簪子。

青荷又问:“主子有没有跟皇上说今天在长春园的事?”

“还没说。”

青荷一边熟练的替谢宁把头发挽起来用发针扣好,一边小声劝着:“主子不要太难过,也不要太生气了,气坏了自己的身子白白让旁人得意。”她话里这个旁人是谁,主仆两人都心知肚明。

“这事儿你得跟皇上说,明寿公主这么嚣张,依奴婢看,除了皇上别人谁也奈何不了她,明微公主既是妹妹,地位又是大大的不如,就今天看着,两人根本一点儿姐妹之情也没有,明寿公主不会卖她的面子。至于其他人,落井下石还来不及呢,不会倒过来帮咱们的。您回来跟皇上说一说吧,这事儿早结早好,再拖下去,奴婢担心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呢。”

“我知道。”

就是有点不说不出口,觉得比刚才玉瑶公主的事情还难出口。

怪不得人们总说家丑不可外扬,这种丢人露丑的事情,自己要说出来真是加倍的艰难。

“二皇子呢?”

“才醒过,乳母喂过他了。”

晚膳十分丰盛,因为有皇上在的缘故,和昨晚用的又不一样。皇上坐在上首,谢宁和玉瑶公主坐在一边儿,大皇子自己坐在另一边儿。玉瑶公主真是一时也离不了谢宁,比前几天更黏人了,吃一口东西也要谢宁喂,汤也要她递到嘴边才肯喝。

二皇子还不能吃东西,被乳母抱着在一旁看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一刻也不停。

“他是难得见着这么多人一块儿用膳,觉得新鲜吧?”皇上让乳母把二皇子抱过来,用筷子沾了一点汤喂他,二皇子咂了咂嘴,朝皇上露出一个无齿的傻笑来。

玉瑶公主看看这个胖娃娃,安静的等着谢宁再给她喂下一口。

皇上见状摇摇头,轻声说:“她真是越来越娇纵了,你瞧瞧你把孩子惯成什么样儿了。”

谢宁替她擦了擦嘴角:“她心里不踏实,早知道我今天不该出门。”

大皇子轻声说:“今天的事情,也是我没有看好妹妹的缘故。”

皇上轻轻顿了一下镶银菱花的牙箸:“行啦,别一个两个的争着往自己身上揽错。朕只见过争功的,还没见过这争过失的。”

皇上这么一说,大皇子就不敢再出声了,低下头闷闷的用膳。皇上给他夹了一片藕,大皇子受宠若惊,先说:“谢父皇。”然后把那片藕吃了。

谢宁觉得有一道炒山珍味道很不错。在宫里也吃得着,但都是干货水发的,这种时鲜的东西御膳房一般不呈。这也是御膳房里头心知肚明的俗例了。鲜的总不如干的稳妥保险,至于口味上的细微差别,那自然有调味和炮制工序来弥补。

但山珍、海味,这些总归是要吃一个鲜字的。

皇上说她:“别光顾着玉瑶,你自己还没吃几口呢。”

谢宁说:“我也吃着呢。”

这可是没办法的事,皇上把玉瑶公主的乳母和宫女都发落了,新人今晚是肯定补不上来,她又不肯自己吃饭,谢宁不喂还能怎么样?

等玉瑶公主吃的差不多了,她盛了点汤在碗里,拌着饭就吃了,算是混了个水饱。

她惦记着怎么跟皇上说谢刘氏母女的事情,等膳桌撤下去了,皇上带同着他们几个,把二皇子也抱上了,在清璧堂竹林里散步消食。

皇上问大皇子的笛子学得如何了,大皇子有些不好意思:“气还不足,手也没力气,按孔不准。”

“慢慢来不用着急。”皇上想了想,笑着说:“等今年过万寿节的时候,你给朕吹首曲子。”

大皇子眼睛一亮,提气大声应道:“是,儿臣遵命。”

至于玉瑶公主,皇上说:“玉瑶到时候能给父皇说声平安长寿就行了。”

这也是祈愿这孩子早些病愈的意思。

谢宁捏了捏二皇子的小肉手,笑着说:“我们二皇子怎么办呢?连磕头都不会,也不会说句吉祥话。”

“那你这个做娘的,就连儿子的份一起送了了吧,你送朕个双份的寿礼。”

这寿礼二字被皇上说的十分暧昧,谢宁的脸腾的就红了。

这人怎么这样呢?这跟前都是孩子,就说这样的话。

虽然说他们年纪还小听不懂,但是谢宁自己会心虚啊。

回了屋里头,谢宁亲手给皇上端了一盏茶,挨着皇上坐在榻边,一脸“有事相求”的神情。

“有什么话想说?那就说吧。”

“臣妾今天去长春园,见着我婶子和堂姐她们了,上回进宫之后她们没有回乡,还滞留在京里头,这回也跟着出了京城往园子这边来了,被明寿公主收留在长春园住着。”谢宁顿了一下接着说:“臣妾想着不好麻烦明寿公主,想在皇上这儿讨个恩典,打发人接她们出来,趁着天晴路上好走,送她们回乡去。”

☆、一百二十七 探问

明微公主接了清璧堂的信儿说玉瑶公主找着了,总算松了一口气。

玉瑶公主真要找不着,别说清璧堂的人,这满园子的人别想有一个能过好的。皇上子嗣不多,个顶个看的跟个宝似的。虽然说淑妃作恶太多,可不耽误皇上他疼爱女儿。

刚才明微公主把事情最坏的结果都想了一遍,要是玉瑶公主真被人谋了害了这事情该怎么收场,越想越是心惊,不知道有多少颗脑袋要落地。

明微公主也是有孩子的人,她能体会到这种心情。

人在有了孩子以后,以前绝不会做的事,绝不会说的话,为了孩子那都可以破例,做什么都行。皇上自幼没得过先帝一点儿关爱,连一句暖心的话也没说过。至于太后,据明微公主看,对他也一直很冷漠,远不如对明寿公主那样体贴倍至,千依百顺的。皇上四五岁起就独居一宫,与太后只有例行请安时候见一面说两句话,天家的骨肉亲情不过如此。

但皇上对自己的孩子却是百般疼爱呵护,也许是不想让玉瑶公主他们再经历皇上自己经历过的一切。

明微公主看着儿子站在一旁,提着笔正在练字。汗珠顺着他的额角发际的地方往下淌,他也顾不上擦,写的十分专注。

明微公主看着儿子心里十分骄傲。这一辈的宗室、勋贵子弟,有一个算一个,哪一个能象她的儿子这样知道勤力发奋?

天底下没有哪家父母不盼着孩子好的,明微公主觉得自己的儿子指定是有出息的。这想要有出息,一是自己勤力,二来也得有人提携。

所以明微公主要想尽一切办法讨好那位皇兄。

她的心腹禾琴匆匆进来,见着小公子在写字,到了嘴边的话又停住了。

明微公主起身来走到廊下,禾琴跟着过来禀告:“打发去长春园的人回来了。”

明微公主问:“怎么样?”

禾琴有些无奈:“倒打听出点消息,那位晕过去的谢姑娘没有大碍,回去后灌了一碗凉茶就醒过来了。她们在长春园住的是下人房……”

“当真?”

“这种小事他们犯不着瞒着。”

明微公主扶着廊柱坐在围栏拐角处:“这也太过份了。”

长春园这么大,主子不过就那么两个,空着那么多地方,却非把人塞到下人房住着,有些欺人太甚了。

“常妈妈使了钱,和她们见了一面。没说咱们是谁,只是说,是谢婕妤托人来问的,有没有什么不便之处,是不是想早些回乡。”

“那她们又说什么?”

以明微公主看来,今天明寿公主耍猴儿似的把谢家母女折腾了一番,谢家母女就算之前糊涂,现在也该明白处境不妙了。长春园绝非久留之地,明寿公主更不是什么善人。要是她们捎什么话,或是想赶紧离开长春园,明微公主也好给谢婕妤那边回话。

没想到禾琴说:“谢家母女不想走,只是谢刘氏说手边缺银钱。她还说在长春园住着很妥当,让谢婕妤不要多操心呢。”

“什么?”

明微公主还疑心自己听错了。

都到这个地步了,谢家母女居然不想走?她们还能指望明寿公主赏她们什么富贵日子不成?难道今天在席上受的羞辱还不够?

“她们是不是被恐吓了?”

“这个奴婢也说不好。不过常妈妈说,那个谢刘氏看着是个糊涂人,看着今天明寿公主那样威风八面把众人都压服得不敢有二话,八成是吓住了。她这样的人,欺软怕硬,有奶就是娘,眼见着长春园这么显赫,怕是舍不得走。”

明微公主难以置信:“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蠢人?”

被富贵二字迷了眼,连这锦绣下面的陷阱都看不出来?要说富贵,富字明寿公主是占了,但贵字,照明微公主来看,水份可不少。她们不过是出了嫁的公主,一切体面尊贵其实都系在皇上身上。皇上肯给脸,那才有她们的尊贵。招了皇上的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跌落云端了。

“谢刘氏还说,明寿公主答应给她的两个女儿寻好亲事呢。”

明微公主连骂人的力气都省了。

指望明寿公主?还好亲事?做她的白日梦去吧。明微公主太了解这个姐姐了,她心黑手毒,根本不能以常理度之。当初她与张驸马成亲后,不但曾经打杀过张驸马的婢女,还看自己随嫁的宫女不顺眼,都给配了又老又丑不成材的下等奴才。听闻没过一个月就有被折腾的上吊的,这可是从小服侍她长大的身边人啊。

指望她给寻亲事?下场不能比那几个宫女强多少。

“赶紧给清璧堂送信去吧。”明微公主心说这事儿可不能耽误。明寿公主要是真把谢婕妤的堂姐妹强许给她的奴才,这事情就更不可收拾了。

“你这就跑一趟,去清璧堂看看情形,把这事儿赶紧告诉谢婕妤,让她早做打算,可不要等着木已成舟,到时候后悔就晚了。”

禾琴应了一声去了,明微公主进屋去看了儿子写的字,夸奖了他几句,又让人给他擦汗喂水换衣裳。

今天玉瑶公主多亏是找着了,不然只怕谢婕妤得吃不了兜着走。

不知道经了这事儿,她在皇上那里会不会落得怪责处置?

明微公主可不想在事态未明之时就押宝。

过了不多时,禾琴就从清璧堂回来了。从兰蕙轩到清璧堂距离并不远,来回一趟用不了多少时辰。

从这个住处安排也看得出来皇上现在看重的人是谁。

禾琴进来行礼回话:“奴婢没见着谢婕妤,刚到清璧堂门口就见着白洪齐白公公了。”

那皇上肯定也在清璧堂。

“奴婢见着了方尚宫,方尚宫看着一脸病容,走路还有人扶着。看来清璧堂请太医,多半不是因为大皇子,可能是给方尚宫请的。奴婢把话跟方尚宫说了,方尚宫说这事儿得空就禀告谢婕妤,还让奴婢回来向主子道谢,说多亏您费心,这消息确实十分要紧。”

“你看皇上知道不知道下午清璧堂闹的乱子?有没有要发怒?”

“奴婢看着不象。”禾琴轻声说:“看清璧堂里里外外的样子,皇上应该没有动怒。公主平安找着了,皇上又一向宠爱谢婕妤,这事儿多半就此揭过去了。”

那谢婕妤的圣宠当真是稳固的很。

这样明微公主也就放心了。

连险些丢了公主的事皇上都心无芥蒂,待谢婕妤一切如旧,可见谢婕妤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真是看不出来啊。

明微公主往后靠了靠,倚在贵妃榻上,端起茶来喝了一口。刚才只顾心焦,半晌没顾上吃茶,现在才觉得口中干渴。喝了口茶,她笑了一声:“真没看出来啊。”

她对这位皇兄不算太了解,也从来没见他这么宠过谁。以前那些根本都不算数。这谢婕妤要论长相不算最顶尖的,也没听说有什么出众的才情,心计手段呢,也看不出来。但是人家就是有这个运道,生下了二皇子,还这么稳稳的占圣宠。

人的命数真是说不定。淑妃那样的人才,那样的心计本事,那样的出身,一度还有人说她就要做皇后了,可现在呢?还有明寿公主,多大的气派,谁又知道她的明日如何呢?

“让我们在长春园里的人盯的紧点,要真是有什么事情赶紧传消息出来。”

这会儿方尚宫还没能把明微公主传来消息告诉谢宁。

皇上拿着谢宁妆台上没来及收起来的胭脂盒在手中把玩,似乎并没有把谢家母女这件事放在心上。

“她们从京里跟到园子来,是有什么事情求你?”

这让谢宁怎么说呢?谢刘氏当然是有所求才滞留不去。她想给丈夫求官,她自己要求财,还想给女儿寻门显贵的亲事,人的贪念一起,真是没有满足的时候。

这些事她在皇上面前真说不出口。要怎么说呢?说明寿公主扣着她婶娘百般羞辱,当着众人让她下不来台?

幸好皇上看起来只是顺口一问,并没有要寻根究底的意思。

“说的也是,在明寿那里住着确实不大妥当。明天朕打发人去一趟把人接来,园子里虽然不便安置,让她们在园子外头暂住下,你要是得空,可以叫她们进来见一见面,或者安排她们回乡的事情。”

谢宁没有提起今天明寿公主的恶意与羞辱,她有些疑惑,不知道皇上有没有听说这事。

即使现在没有听说,到明天说不定也就知道了。

这件事她说不出口,可是要是等皇上从别人口中听到,那还不知道会传成什么样。

说与不说都难。

不等她想好到底怎么措词,皇上说:“不早了,明儿带你们去划船。二皇子现在能坐船吗?”

谢宁也不懂得这些讲究,只好说:“明天早起臣妾问问方尚宫,这些事情有年纪的人才知道。”二皇子还没有满百日,要出门的话可能有诸多忌讳。

这么一岔,她的话就没能说出来。

☆、一百二十八 游湖

皇上说划船,谢宁还以为就是一条小船,两三个太监就能操舟,撑一顶小船篷那样的。

等真见着泊在湖边的那艘楼船时,她一时间都傻了。

这哪里是船,简直是一座浮在水面上的房子。这座楼船有三层高,雕梁画栋,飞檐回廊,谢宁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致华美的的楼船。

“这还是先帝时花了两年多功夫造的船。”皇上轻声说:“太后却不太喜欢这条船,因为先帝给这船取名叫做明珠,嵌的是当时一位受宠的妃子的名字。所以太后曾经吩咐人把这条船劈了烧了眼不见心不烦。”

那这条船为什么现在还在?没给烧成一堆木炭呢?

皇上扶着谢宁的手上了船,后面乳母领着大皇子、玉瑶公主,二皇子也被一起抱了上来。

皇上一说要游湖,天没亮园子里的人就全忙活开了,把楼船从头到尾细细的又抹拭了一遍,船头的雕花被擦拭的闪闪发亮。原来的帐帘垂纱屏风全部撤下换上了新的。大皇子显的格外紧张,又觉得处处都那么新奇。

因为他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京城,甚至没有离开过皇宫一步。连御花园都没逛过几次,金风园他还是头一次来,坐船也是头一回。

之前他只有在画上见过船,而画上的船绝没有这艘楼船如此精致华美,皇上登基将近十年,宫中已经一扫先帝时奢侈靡费的作派,但是在金风园,还可以从一些地方看到先帝刻印下的痕迹。

比如这艘华丽的楼船。

要知道皇上登基以来连长宁殿的翻修都是能省则省,元昌四年的时候因为殿瓦损坏厉害才不得不拨款修缮,但是当时揭下来的琉璃瓦都没有全部更替,而是从中挑出了还完好的部分又重新盖到了殿阁屋脊上。有人说,因为先帝的过份挥霍享受已经掏空了内库,甚至国库里头都没多少存银,所以当今皇上才如此俭省简素。别说嫔妃没有几位,就连奴婢的数量也比先帝时少了一大截。

先帝驾崩之后宫中放过一批宫人,太后薨逝之时又放出了一大批,先帝时据说整座宫城里足足有近两万的宫人和太监执役,现在只有几千名而已。

玉瑶公主紧紧挨着谢宁坐着,因为怕船头有风,他们这会儿都待在二层的舱中,船缓缓离岸,动静平稳从容,没有丝毫的晃动。

谢宁问大皇子:“有没有头晕?会不会觉得胸口发闷?”毕竟这些孩子都是头回坐船,大皇子身子又一直十分虚弱,谢宁生怕他会不适应。

大皇子摇摇头,笑着扬起脸:“谢娘娘,我没有不舒坦。这船可真大,比我在画上看到的大多了。可是怎么没有看见划的桨在哪里?”

皇上招了一下手,大皇子迈步的时候还有些谨慎,发现自己在船上也可以走的很稳当之后,才走到皇上身前。

“桨在底下,回头朕带你下去看一看。”

大皇子眼睛亮晶晶的,用力点了下头:“谢父皇。”

皇上现在只有四个孩子,玉玢公主随着韩充容住,早上皇上还曾经打发人去问过,韩充容说玉玢公主来了园子里又有些着凉,所以不能跟着一同前来游湖。

皇上一点都没觉得意外,就算玉玢公主没有着凉,韩充容也绝对不敢让孩子登船游湖。她警惕的盯着身边的所有人,把玉玢公主护的密不透风,任何可能的风险她都不会让女儿尝试。皇上都不怀疑,如果她能做出一个足够大的罩子,她会把玉玢公主安放在罩子底下,连外面的气都不让她呼吸一口。

对比之下,正抱着二皇子,跟玉瑶公主小声说话的谢宁简直象个傻大胆。

皇上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样子露出了浅浅的笑意。

大皇子契而不舍的努力,终于拉着玉瑶公主的手到舷窗边去了。船行并不快,湖面上还着淡淡的雾气,湖心小岛上林木葱郁,长长的垂柳一直垂到水面上。

大皇子指着船身一侧兴冲冲的跟玉瑶公主说:“妹妹,你看,那是野鸭子。”

玉瑶公主很给面子的转头看了一眼,不知道她看见什么了没有。但是对大皇子来说,玉瑶公主有所反应就已经是最大的好事了。他现在也明白每天王先生给妹妹吹笛子是为了替妹妹“治病”了。而且李署令也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