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谢家皇后-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莲知道实情以后自然不依,可是她爹谢福保已经收了大笔银子做定礼,而且这钱已经被他挥霍了大半,退亲就得退彩礼,他上哪里退得出来?没有亲娘做主,谢莲的反抗是微弱的,只是白费力气,除了亲妹妹,没人站在她这边,亲爹根本就不把女儿当回事,还说她拖着条残腿能有人要就不错了,错过这一个,再守完孝,她都已经多大了?到时候只好剪了头发去庙里做姑子。

想退亲也退不成,谢莲只好往后拖延,说这孝怎么也得守满三年,不能让人挑理。一条男方倒是没什么异议。谢家出了贵妃这消息在当地已经无人不知,能娶贵妃的堂姐,这不等于和皇上做了连襟吗?那一家愿意求娶谢莲冲的本来也不是她这个人,而是冲着谢这个姓氏来的。

尽管谢宁对谢家人都没有好感,可是听到谢莲的遭遇,还是忍不住气闷。

她始终不明白,明明是血脉相连的至亲,为什么林家就能和睦亲厚,而谢家却简直象个虎狼窝?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都恨不得把对方生吃活剥。谢宁被谢家人算计,还可以解释成为她没有亲生父母,其他人毕竟隔了一层。可谢莲恰恰是被亲生父亲出卖的。

谢宁真说不上来她和谢莲谁更可悲。

至于谢家人,还有那些拐弯抹角和谢家扯上关系的人会不会打着贵妃的幌子横行乡里为非作歹,这个大舅舅也已经想到了,托在家乡的亲厚好友和亲戚死死盯着谢家呢。有贵妃这顶保护伞在,谢家已经不怕有人欺压他们了,只要他们不借势去欺压别人,林家也不去多管他们。

因为有这么不省心的亲戚,谢宁多半天心情都不好。

虎毒还不食子,可谢家人的作为简直禽兽不如。

如果有可能,谢宁真宁愿自己不姓谢。

用过晚膳后方尚宫和周禀辰坐一起说话。周禀辰一看方尚宫打算起身给他斟茶,连忙说:“您老坐着,我来,我自己来。”

他给方尚宫倒了一杯,也给自己斟上。周禀辰一向喝水少,太监们喝水都少,一是怕喝水多了当差伺候的时候内急。二来呢,太监们总是比常人不同,哪怕喝水不多,身上也经常带着一股别人不爱接近的气味。

所以他倒了水之后,就只端起来润了润嘴皮,根本就没有一滴水喝下肚。

“云和宫的那位,身子怕是彻底废了。”周禀辰觉得陈婕妤也是霉运当头。对周禀辰来说,陈婕妤本来是他应该仰望的人物,有名份,有圣宠。可是她冒起来的速度有多快,跌下来的速度只比那时还快。现在周禀辰看陈婕妤时,反而隐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宽容和怜悯了。

但是怜悯归怜悯,对于贵妃来说,宫中所有的女人都只是对手,周禀辰对她们务必全都严防死守,绝不会给旁人留下可乘之机。

“她的药单子我看了,连人参都没有用。”

方尚宫点点头。

人参都不能用,可见陈婕妤的身子已经到了虚难受补的地步。

云和宫早已经失宠,光景大不如前。以前陈婕妤那儿的份例都是最好的,现在呢,别说足额,能给个六七成就不错了。还好太医署那边李署令是个厚道人,在药材上头并没苛扣过,也按时让太医过去诊脉,不然云和宫现在的境况只会更惨。

纵然陈婕妤落得现在的处境,周禀辰也没对她掉以轻心。

在宫里多年,他也栽过跟头。好在他能吃一堑长一智,摸爬滚打到今天,周禀辰学会的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不能小看任何一个人。不管这人现在看上去如何落魄,只要人活着,就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就象方尚宫,当年她境况如何凄凉周禀辰比谁都清楚。那会儿她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来,想大声一些说话就只能发出嘶嘶的气声。天冷时根本起不来身,疼的死去活来的。她在针工局挂个名,压根儿没有事情管,要不是那会儿周禀辰就明里暗里多照顾一些,说不定世上早没有方尚宫这么个人了。

只看那个时候,谁能想到今天方尚宫还有今日的风光?

另一回没有把人看低的,就是对贵妃。

当时贵妃还只是个小才人,一拨进宫的人里头数她最穷,连多一身儿换洗衣裳都没有。带进宫的那个小包袱,还是采选使上京路上给诸人一起置办的。她又不会钻营巴结,和另外两人一起分到萦香阁那么个偏僻的院子里挤着住。

周禀辰不是夸自己的眼光,可他从一开始就觉得这姑娘不俗。举止落落大方,虽然处境窘迫却并不在人前露出小气畏缩的神态。说过几句话,感觉也是谈吐有物。周禀辰掌管后苑,同新晋的小才人们打交道不少回了,但谢宁这样的姑娘他是头一回见。

周禀辰琢磨了一下,这姑娘要么就是一辈子冷宫坐穿,要么就准有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事实证明他没押错宝。

“慎妃前些日子往东六宫走动的不少,去了几趟康太妃处,张太妃处也去了一次。她身边的宫女上回有三个说要放出去……”周禀辰顿了一下:“其中一个在出宫之前就暴病而死。”

方尚宫捏着茶碗盖的手微微一顿,碗盖碰着杯沿,发出轻微的一声脆响。

“真是滴水不漏啊。”

慎妃当真是不简单。

☆、二百六十九 揽事

“另外两个呢?”方尚宫问。

“一个下落不明,另一个嘴里没掏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方尚宫将茶盏放下,坐在那儿有半晌没有言语。

宫里头这些大大小小的主子,说厉害也厉害。但是再厉害,她们终究只能困居深宫,里里外外大大小小,没有一件事情能亲力亲为,全得靠身边的人。

如果想办成象前一次过年时手炉那样的事,还有近的一次毒酒的事,都得靠手底下的人来办。传话,串连,拉拢,把宫外的东西传递到宫里来,再查清楚膳房和酒库的安排,下毒,再给陈婕妤那里栽赃,中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关卡。这些事情的知情人肯定不是一个两个,即使无法拿到真凭实据,也不能从他们的嘴里挖出东西来,可是皇上削减宫中人手的事情,着实是一着妙棋,釜底抽薪远胜过扬汤止沸。

“说实在的,人再狠再要强,也强不过命。”周禀辰这是有感而发。

之前手炉的事,和这回毒酒的事,都是精心谋划的圈套。可即使这些事情全都安排周密了,手底下的人也没有一个出岔子反咬叛变的,也敌不过贵妃的运道好。手炉的事贵妃和二皇子最终母子平安,毒酒的事情误中副车,被陈婕妤顶了。

“慎妃近来深居简出,很少出来走动,独独往东六宫去……”

周禀辰也觉得这事儿不寻常。

“东六宫我是不太熟悉。”周禀辰老老实实承认。先帝遗妃和她们手下的那帮人风光的时候,周禀辰还没混出头来呢。但方尚宫就不一样了,方尚宫在宫里的年头更长,以前还曾经伺候过太妃,东六宫的那些人她多半都认识。

方尚宫只点了下头说:“我知道了。”

周禀辰就没再多说什么。方尚宫处事练达,精明细密,不必他多提醒。

从入夏之后,连着一个多月都阴雨连绵,处处都潮乎乎湿答答的,青荷有一块帕子,用过之后忘了洗,有一天翻出来看时,居然都要长毛了。

她想了又想,也没想起这块帕子到底擦过什么东西,居然能长出毛来。但是话又说回来,往年也没有这样久的阴雨天气,东西不至于反潮发霉的这么严重。

谢宁这阵子总觉得自己身上也要闷的长毛了。因为下雨,她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在永安宫里前前后后的转一转,大多数时候只能在回廊上来回走动。

皇上这阵子也不轻松。

太史局的人在冬天的时候就从种种迹象推断出今年夏天雨水必多,洪涝极易成灾,所以才有皇上次特意出巡的事。

谢宁盼着太史局的人最好失手一回,这回测算不准。

可惜她的期望落空了。

京城有的地方都淹了,南边更是一封一封的急报飞来,皇上连日都没睡个好觉,从前天起就一直待在长宁殿没有到后宫来。

谢宁打发人去送了两次汤,怕皇上这样熬着会上火,也怕他一忙起来饭都顾不得吃,熬坏了身子。

汤送去了之后,皇上特意打发白洪齐来了一回,说让谢宁不要忧心,好好保养身子,让皇上放心。

后宫里头得了这消息的人反应各不相同。慎妃就关起门来念经抄经,据说也是为了祈求天下太平安泰。还说她已经连着数日没沾荤腥了,好象还要刺血抄血经。

这些消息听的人一愣一愣的。

至于谨妃,这段时间也不安分。她三天两头往永安宫来,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要替谢宁分忧。

贵妃有身孕,自然不能操劳,宫务大权几乎就操握于永安宫的两个奴才身上。一个就是周禀辰,另一个自然就是方尚宫。方尚宫毕竟是女流之辈,更多的是掌管着永安宫的内务和一些妃嫔命妇们往来应酬的事。

周禀辰就不一样了。

他以前只在后苑那一亩三分地上威风八面,眼下却是水涨船高,大半个后宫的人都赶向他献殷勤,讨好巴结。谁不知道周公公现在大权在握?只要他老人家抬抬小手指头,指缝里漏出来那么一星半点的好处,就够底下那些人为此打破头了。

这让谨妃格外的不服气。

比不上贵妃也就罢了,人家生了儿子!眼下又要为皇上再添子嗣了,不管是男是女,贵妃的地位已经稳固不可撼动。

但是永安宫那帮奴才狗仗人势的抖起来,连她的寿康宫想添置修缮一二,还有她想给玉玢公主请个道士来祈福这样的事情,居然都得打发人去他们那里讨个准话。

“贵妃您说是不是?”谨妃滔滔不绝的一大番话之后,又问谢宁。

谢宁根本就在走神,谨妃说话既多又琐碎,还夹杂着诉苦和抱怨,实在让人听着听着就忍不住开了小差。

“这件事以前宫中也有办过的。”谨妃拿从前的事情举例子:“以前太后在时,都是太后安排的。皇后娘娘也曾经领着人跪经祈福,到淑妃掌理宫务的那时候,外头赶上大灾,宫中也就削减用度,每个宫里都会出一份分子,凑了整数往慈恩寺等地方去添灯油祈福……”

说来说去,谨妃的意思谢宁算是明白了。

她举出种种前例,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不过就是想出头揽事,也比照从前那些例子来办理。

谢宁直觉皇上并不喜欢这种事。

再说谨妃并不具备那个手腕和能力,她连自己寿康宫里的那些个人都管的一团糟,三五不时的骂这个撵那个的,让她去办这样一件事,她非把宫中上下全折腾一个遍不可,而且最后这事很可能还得办砸。

方尚宫看谢宁已经烦厌,笑着打圆场说:“谨妃娘娘说的也是。只是这样的大事,总得讨皇上的示下,后宫中人说了也不算数啊。”

谨妃脸一沉,神情变得十分难看。

她就算不够机灵,也能听出方尚宫话里的推托之意。什么叫说了不算数?谁不知道贵妃在皇上面前说话有多顶用?只要贵妃跟皇上张口,这事儿十成十皇上会准的。

方尚宫这不过是拒绝搪塞她而已。

被贵妃拒绝的话,谨妃大概还能咽下这口气。可现在却不是贵妃开的口,而是方尚宫这个狗奴才而已。

她怎么说也是妃子,方尚宫一介奴婢,凭什么在她面前耀武扬威的?

谨妃冷哼了一声,正要开口,一旁夏月恰到好处前来禀事:“回娘娘,郭尚宫来了,有事禀报娘娘。”

谢宁问:“回来的这么快?传她进来吧。”

借这个由头,谢宁就赶紧让谨妃回去了。

她也看出来谨妃没了耐性想对方尚宫发作,这人实在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还是赶紧把这位恶客送走吧。

郭尚宫是从云光楼回来的。云光楼东边的院子里已经修缮一新了,院落雅致精美,殿阁疏阔宽敞,玉瑶公主也去看了,对那里也十分满意。

“院子里还立了一架秋千呢。”玉瑶公主说起秋千来眼睛闪闪发亮:“就是郭尚宫不让我过去玩。”

郭尚宫赶紧解释:“奴婢是怕漆还没有干,也怕上头的隼钉毛刺没磨平。”

她可不敢让公主就这么上去,一面是不放心这秋千是不是牢靠,一面是今天带的人不多,万一公主要玩起来了,从上面滑下来跌下来,这责任她可担不起。

谢宁这回也站在郭尚宫那一边:“来日方长呢,以后有的是玩的日子,不必急于一时。你都看过了吧?觉得还要添些什么吗?”

“挺好的,不用添什么了。”

玉瑶公主去云光楼是坐着步辇去的,步辇上还有盖伞,饶是如此,也热得她小脸儿通红,头上身上都是汗。谢宁赶紧让郭尚宫带她去更衣。过不多时,玉瑶公主洗罢脸换了一身儿轻便的雾影纱衣裙回来了,谢宁已经让人给她端了酸梅汤来。

“娘娘,我们也要学音律吧?”

谢宁点头说:“要学的。”

念书之外,琴棋书画这些也都要学。南苑书房那些少年,他们除了念书,也要演练骑射刀枪。

“那能让王供奉教我们吗?”

谢宁微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应该不是他来教。”

玉瑶公主有些失望:“王供奉才是有真本事的,一定教得好。”玉瑶公主过去差不多快一整年的时间里,都听王默言吹奏笛曲,温言宽慰,心里就对这个人觉得亲近。

“你可别光想着玩闹,书也要认真的念。”谢宁说:“除了甘姑娘和你姑姑家的书棠表姐陪你念书,还会再添几个宗室中的姐妹同你一起。李璋也要来呢。”

玉瑶公主的注意力果然被岔开了:“她也来吗?那更热闹了。”

虽然小姑娘之间闹过脾气,但是李璋已经真心诚意道过歉了,玉瑶公主还“不小心”的毁了她一件儿新衣裳出了气,曾经的小恩怨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那玉玢妹妹呢?她也来吗?”

刚才谨妃出去玉瑶公主看见她了,但是谨妃不招人喜欢,玉瑶公主也不想和她碰面说话,就等谨妃出去了她才进来的。

☆、二百七十 打探

“玉玢还小,起码还得再等个两年。”

方尚宫在一旁听着,心说,就照谨妃这么个抚养法,两年以后也是够呛。

玉瑶公主和玉玢公主只有个姐妹的名分,其实两人从来没有在一起玩耍相处过,谨妃把女儿看得密不透风,恨不得拿一口罐子将玉玢公主装起来,连一点外面的风都吹不着她才好。

玉瑶公主对这个妹妹并没有什么姐妹之情,只是顺口一问。

云光楼后面另有宫室,内宫监的人已经一并都给收拾出来了。即便玉瑶公主现在不迁出去住,她也总会长大的,再与贵妃同住不合宜。与其到时候再费一回功夫,不如现在一齐都收拾好。

现在玉瑶公主不住,但是甘熙云住的正合适。玉瑶公主也可以在那里放些东西,歇个中觉。等到对那地方更熟悉了,再搬进去更合适。

方尚宫与谢宁商量过,才做此安排。

永安宫着实是要住不下了。谢宁再生下一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大皇子和玉瑶公主都得要迁出去的。

谨妃在谢宁这儿碰了壁,又去了一趟慎妃那里。她想着,贵妃这儿的路子走不通,但是如果她和慎妃抱团,再拉上高婕妤曹顺容等人相帮,这事儿没有贵妃也必定能成。

结果谨妃到慎妃那里碰了壁,慎妃压根儿没让她进去,只说自己身子不适,没有精力见人说话。谨妃一听就有些沉不住气了。

昨天还没听说她病,今天就怎么就病了呢?

这分明就是托辞嘛。

贵妃那儿碰了个软钉子,那碰就碰了,谁让贵妃比她强呢?可是慎妃处处不如她,居然也摆起架子来了。

“慎妃姐姐身子不好?那我更得进去瞧瞧她了。病的可重吗?请太医瞧了没有?用了什么药?”

谨妃一边说一边直接就往里走,而出来回话的这个宫女并非慎妃身边的旧人,是新近才被分了来的,既没有那么机敏灵变,也没有那个底气敢拦住同样是妃子的慎妃。

她这么一退,谨妃更是抓住机会长驱直入,穿过前殿后径直往右拐。

一进屋谨妃就没看见人。且因为外头天阴沉沉的又开始下雨,殿内更显昏暗。

那个年轻的宫女急匆匆朝谨妃行礼,还试着拦阻她:“谨妃娘娘,我们主子真是身子不适,正在休息呢,借奴婢一个胆子奴婢也不敢当面骗您。”

谨妃瞥了她一眼,跟在她身后的两个宫人一左一右过来把那个宫女给拦到一边去了。

谨妃自己抬手掀了帘子进了内殿。

她都进来了,慎妃居然还没露面。她如果不是真的怠慢人,那就有可能是真病了。

都到了这一步,门都进了,难道还能转身出去?那才难圆场呢。

内殿更暗了,帐子垂着半幅,屋里有一点淡淡的药气。谨妃天天照顾体弱多病的女儿,鼻子对药味儿特别敏感,几乎用闻的都能分辨出一些常用药材。

这味儿闻着清苦中透着点酸涩,应该是治风寒的药。

难道是真病了?

躺下装病容易,但是这么短的功夫不可能连药都备上了。

谨妃顿了下。

要是慎妃真生病,她才不想近前呢。

人常说面和心不和,她们两连面和都算不上,慎妃病不病她一点儿都不关心,病死了才好呢。自己倘若上前染了病气,回头再将风寒传给了女儿可如何是好?

她这么一犹豫的功夫,躺在那儿的人动了一下,慢慢把转身床里的脸扭了过来。

“谨妃来了?”

听她的声音好象也有点沙哑。

谨妃这会儿进退两难,上前她不愿意,抽身就走又说不过去,干笑着应了一句:“路过了进来瞧瞧,没想到慎妃姐姐病了。可服药了吗?”

“喝了药就总是瞌睡,提不起精神。”慎妃让宫女挂起帐子,扶她坐起身来。

看她无精打采,说话也有气无力的样子,就算是装病,这病装的也着实下本钱。

谨妃一面说话,一面仔细的打量她。

慎妃脸色很难看,黄里居然还透着点灰气。

这风寒可够重的啊。

谨妃心里一咯噔,更加不想多待了。

她草草应付了几句就告辞出来了,出来时脚步又快又急,连屋里的气都不愿意多吸一口,似乎那屋里充满了慎妃呼出来的病气,再多待一刻她就要被染上了一样。

出了这么件事儿,谨妃也没心思再去找高婕妤了。再说她是妃子,地位仅在贵妃之下,去慎妃那里也就罢了,高婕妤的身份可不够格让她屈尊上门去。

谨妃回去后先换了衣裳洗了手洗了脸,还让人预备了姜汤来喝了一碗,唯恐自己被慎妃传上病了。

最近时气不好,宫中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