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谢家皇后-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宁点头。

周禀辰能力是有的,办事十分周到细致。从他来到永安宫后,凡事不争先不抢功,但是份内差事做的妥当周密,让人一点儿错处也挑不出来。

这一回谢宁出门,就将周禀辰留了下来。周禀辰知道这一回担子不轻,可是他盼的就是这样的机会。差事不难,人人都能办好的,哪里显得出他的本事?要想稳当安逸,当初他在后苑管事岂不更稳当更安逸得多?既然来了永安宫,那就是为得求上进。

大皇子虽然早就知道自己去不了,可事到临头还是难免心中不舍。尤其是这一回其他人都去了,只有他一个人留下。

父皇、谢娘娘,妹妹和弟弟,全都走了。

大皇子来请安的时候眼圈都有些红了。

谢宁看他神情不比往日,就知道他八成没有睡好。

毕竟还是孩子,再怎么沉稳,这时候要是心中还能把持得住,那反而奇怪了。

“我们只一二十天就回来。你自己要多留意身子,可千万别一看起书来就忘了时辰。你平日的汤药食膳我会让柳尚宫好好看着你,每天都要按顿按时的吃。等我们回来了,想必你的功课也又进益了。你可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回头给你捎回来。”

大皇子心里酸楚难舍,却十分懂事的说:“宫里什么东西也不缺,父皇和谢娘娘能早日平安回来就好。”

皇上也将他叫过去嘱咐了几句,又勉励他:“朕已经吩咐过书房的人,往后你每日午后也可以过去,随侯师傅练一练吐纳呼吸之法,在围场走一走散一散,想骑马也可以。”

大皇子果然露出了惊喜的神色:“多谢父皇。”

书房其他人也有骑射弓马的课程,大皇子因为年纪和身体的缘故却只能一直远远看着旁人习练。现在父皇发了话,他午后也可以过去了。

“但你也要记得,凡事要记得量力而为,过犹不及的道理你懂。世上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你才上手,学这些都要慢慢来,可不要因为性急求好,反而损伤了自己的身体。”

大皇子连连点头:“父皇放心,儿子都明白。必定不会让父皇和谢娘娘在外头还替儿子操心忧虑的。”

皇上轻轻拍了拍长子的肩膀,对他的聪慧沉稳还是放心的。只是感觉到手裳下长子肩胛的瘦削单薄,还是一阵忧心。

大皇子的身体底子太差了,纵然有这一年来的细心调养,也依然没有太大的起色。劳累忧心寒暑变化对旁人来说没什么,对他来说却都是难以承担的重负。

世上的事情似乎总是难以十全十美。

倘若大皇子身体康健……

皇上把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开,又同他说了几句话,早膳摆了上来,用过早膳,大皇子还是象平时一样去书房念书。

他出门时看着灯火通明的永安宫,转身低下头上了步辇。

天渐渐亮起,大皇子失落了一会儿,又振作起精神。

他是长子,要给后面的弟弟妹妹做出表率,自然不能一直沉浸于失落寂寥当中。

皇上要出行的事情他的两位伴读自然也知道的很清楚。乔书英就得了明微公主的嘱咐,进了书房各人坐下来自己读书,温习前些日子学的功课,也有人在朗声诵读今天要讲的课业。

乔书英凑到跟前来说:“皇上与贵妃今儿就动身了吧?殿下留在宫中要是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尽管同我说。虽然说未必能替殿下分忧解难,但是好歹两个商量总比一个人烦恼要强。”

乔书英既是伴读又是表兄,两个人的关系自然亲近一些,大皇子点头说:“要是有什么事,一定和你说的。对了,这次姑母没有跟着一同去吗?”

“我母亲没有去。”乔书英说:“原来是想去的,可是殿下也知道,前日我父亲踏青时跌伤了腿,现在身边离不得人。”

明微公主与驸马夫妻恩爱这在京里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大皇子自然也知道。

“驸马的腿伤如何了?有起色没有?若是需要太医或是短了什么药材,你尽管同我说。”

乔书英笑着回答:“皇上与贵妃已经赏了不少药材了,太医也已经看过,说是伤势不碍事,只是不方便走动,怎么也得再过一个月才能下地呢。”

如果说以前乔书英对母亲一意要他成为皇子伴读的事情还有些抵触,可是这么半年相处下来,他已经不这样想了。

进了宫学,进了南苑书房,他才一天比一天更了解自己的身份,更了解权势的力量。他现在的尊荣日子是因为他是公主之子,可是公主之子的身份只能保证他这辈子能做个富贵闲人,想要更进一步,他更得靠着自己上进才行。

这位皇子表弟比他年纪小,比他进学晚,比他身体弱。可他是皇子,生来就坐拥了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就象刚才那番关心问候乔驸马的话,他虽然只是个半大孩子,却说的这样大方和坦然,带着一种他自己都没发现的上位者的气度。

有人生来就拥有一切。

乔书英曾经听过一个谣言。或者不能叫谣言,那话应该不假。

说是贵妃娘家有个侄子,也十分聪明,且与大皇子和玉瑶公主关系都十分要好。

还有人说,皇上有想把他和程锦荣二人换掉的想法,让林家那个孩子做大皇子伴读。

明微公主也听说过这话,还专门同乔书英说起过这事。

“林家将来必定得势,看贵妃的势头,皇上重视林家,想栽培林家子孙是一定的。不过皇上的性子我了解,他是个最讲究规矩礼数的人,你只要不犯错,皇上绝不会做出无故换人的事情来。”

还有一句话明微公主没说。

纵然真要换,那被换的应该也是程锦荣,凭她与贵妃的交情,就算贵妃想让侄子做伴读,也不会把乔书英给顶掉的。

虽然明微公主这样说,乔书英心里还是有好一阵不得劲。

纵然他是公主之子,皇子伴读,但是他的位置却也并不稳当,随时会有人将他取而代之。

以前他觉得自己就是念书来的,对明微公主吩咐他交好同窗,尤其要与大皇子培养情分的话有些不以为然。

可是现在他不这样想了。

这会儿师傅进来了,乔书英就赶紧回归座位,收束心神认真听讲。

大皇子十分勤奋,认真专注,人又不笨,书房的师傅也好,侍读也好,哪怕不因为他身份,也会喜欢这样的学生。皇上出行之前又召了人去嘱咐过,书房这些人更是上心,唯恐大皇子过于用功反而影响了他的身子。平时都是午时才下学,今日还提前了一刻钟。

乔书英和程锦荣二人跟着收拾了书本出来。他们也得了吩咐,午膳他们不必出宫了,就陪大皇子一同用膳,中午歇息之后,下午就可以去书房前头的练武场,陪大皇子一起习练。

这对二人来说当然是个好机会。

大皇子平时回永安宫时走的也是这条路,但今天心情却不一样。

因为平日永安宫有人在等着他回去,还会有精心准备下的热腾腾的午膳等着他。

可是今天……

他离开永安宫里还是欢声笑语,现在下学回来,永安宫已经人去楼空了,只有周禀辰和柳尚宫二人在门口迎候他。

“主子临走时吩咐的,午膳给您预备好了,殿下看要再添个什么菜?”

大皇子摇头说:“不用了,娘娘安排的必定很周到。”

谢宁确实很细心,不但照顾到大皇子的喜好脾胃,还为二位伴读添了菜。乔书英爱吃鸭子肉,程锦荣喜欢吃鱼,这两样膳桌上都有。大皇子额外有一盅莲藕排骨汤。汤汁熬的颜色稠白,一点油星不见,喝下去温润适口,还带着一点莲藕的清甜。

大皇子喝着这盅汤,心情慢慢平复下来。

父皇和谢娘娘并不是将他一个人抛下就不管了。他是长子,理应更稳重懂事。将来父皇出行的日子必定还有,自己应该让父皇出门在外能够放心才是。

外头有人来回话,说是谨妃和慎妃分别打发人来,一个送了点心,还问候了大皇子的身子。另一个送了道汤羹来,说是慎妃亲自炖煮的。

大皇子起身谢过两位娘娘关心。

但是送来的东西只打开盖子让大皇子看了看,周禀辰就利索的让人拎下去了。

开什么玩笑,外头的东西焉能让殿下入口?

不说周禀辰如何小心,大皇子自己也不会真想去吃这二位娘娘送来的东西。

他自有父皇和谢娘娘关心,何需要旁人来多此一举呢?要是他吃了别人送来的东西,谢娘娘回来说不定要伤心呢。

☆、二百三十四 路途

永安宫现在只有大皇子这么一位主人了,但是因为有周禀辰打点内外,柳尚宫妥善安排,所以一点也没有显出有局促疏漏。大皇子也象个主人一样,招待两位伴读用膳歇息,下午又去了南苑书房。

今天天气还好,若是遇着雨雪大风天气,侯师傅也不会允许他们到演武场来。大皇子按着侯师傅说的办法调整呼气、吸气的频率,习练了一会儿,又绕着演武场走了几圈。

既没有骑马,也没象旁人似的练拳、练剑。

可即使如此,几圈走下来,大皇子也是额头见汗,气喘吁吁了。守在一旁的两个小太监抓住时机冲了上来,一个给大皇子擦汗,一个把一直抱在怀里的裹的严严实实的汤罐打开,倒出一碗温热的汤水来递给大皇子。

一旁侯师傅看着这一幕,难免在心里叹口气。

旁人羡慕他祖坟冒青烟,得了这么个教导皇子的差事。其实谁又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他宁可不要这份儿荣宠。

他从小打熬身体学得一身儿本事,难道就是为了现在来伺候个病秧子?虽然说学得文武艺货得帝王家,那也得看怎么货吧?

内兄拍着他的肩膀恭喜他,说皇上听说他们一家都是难得的长寿之人,他曾祖、祖父,叔祖,个个都活过了七十,且年过七十还能健步如飞,一顿能吃三大碗饭,可见他们家的家传功夫在养生健体方面很有长处。

所以他才会被皇上钦点来替大皇子调理身子。

这伺候主子的差事不好当,轻不得重不得,一点儿不能掉以轻心,还怕万一主子有个什么不妥自己会动辄得咎。

就困在这么个小小的校场里,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可过去的一干同僚还羡慕他,不用出生入死,还能轻轻松松就讨好皇子,升迁简直指日可待。

就算不看大皇子,那两个伴读也看不出有什么练武的天赋来。明微公主与乔驸马之子,那小子一看就是读书读的脑袋有些傻过头,对怎么打熬身体,学弓马骑射没一点儿兴趣。

至于卫国公的那个孙子,看着倒还行。但是卫国公家传承了数代,早没有之前的悍勇了,也不可能再有统兵征战机会。

大皇子在练武场待了约摸一个时辰就回去了。

回去之后大皇子如过去一样,先练了一会儿字,跟王默言学了一会儿音律,又看了一会儿书。等柳尚宫进来问他晚膳摆在什么地方的时候,大皇子想了想:“就摆在外间吧。”

记不得有多长时间没有一个人用过膳了。不大的膳桌摆的满满当当的。

大皇子端起碗,先喝了一口汤。

柳尚宫见大皇子吃的不多,轻声问:“殿下,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

大皇子摇了摇头:“柳尚宫,你说父皇和娘娘他们,现在也在用晚膳吧?”

柳尚宫笑着说:“想必是。奴婢想着,皇上该登船了吧?这会儿想必在船上用晚膳呢。”

大皇子的思绪仿佛也跟着她的话一起扩散出去,越过宫墙,飞出京城。

御舟这会儿静静的泊在岸边,皇上和谢宁也确实正在用晚膳。

不象在宫里时那样考究,桌上不过简单的几个菜肴,玉瑶公主端着碗,有一口没一口的往嘴里扒饭。

今天一早就出门,玉瑶公主一路上兴致勃勃的左顾右盼,看什么都新鲜。

白天乐过了头,现在自然没有精神,也没有胃口吃饭了。

谢宁摸了一下她的头:“吃不下就别吃了,把汤喝了,让郭尚宫服侍你早点儿睡吧。”

明天还要赶路,一整天呢,不养好精神可不行。

玉瑶公主点了点头,端起碗来把里面的汤喝了下去,乖乖起身向皇上和谢宁行礼告退,跟着郭尚宫出去了。

皇上问她:“你今天也累了吧?”

谢宁本来想说不算累,可是话到嘴边,看着皇上的面容,她还是实话实说了:“是有些累……大概是很久不出门了,坐车有点不惯。”

皇上把刚才她说玉瑶公主的话原样送回给她:“没胃口也别强撑着了,喝些汤,早点儿歇息吧。”

谢宁忍不住问:“皇上呢?”

皇上同她们起的一样早,也一样赶了一天的路,可是她们能歇下了,皇上只怕还不能歇。

果然皇上说:“朕还要见个人,你先去睡。”

当皇上也不是件轻松差事啊,起的比旁人早,睡的也比一般人要晚,整天还要处置那么多的大小政务。

“不用担心朕,今天朕在御辇上偷闲眯了一会儿。”

谢宁把汤倒在饭里拌了拌,就着凉拌菜心儿把半碗饭扒完,皇上吃的也不算多。

谢宁回了舱房。

乍一看还以为她并没有离了永安宫呢,舱房里的陈设一应俱全,屏风,帐幔,香炉,书案,床榻。

谢宁不知道青荷她们是几时把舱房收拾好的。一样是早早起身上路,谢宁一路是被人伺候着,她们一路是伺候人,上了船还得抢着赶着把活儿干完。

青梅端了热水进来,服侍谢宁卸妆洗漱。

谢宁坐在铜镜前把头发拆散,青梅打开盛梳篦的盒子,先拿粗齿梳子将她的头发梳顺,又用细齿的梳子过一遍。梳齿刮过头皮,那种感觉十分舒服惬意,梳的谢宁险些在镜子前就睡着。

她才躺下,就听见外头有人说话。

“公主,公主……”

玉瑶公主趿着鞋,抱着她的枕头从外头跑了进来。

谢宁一看她身上只穿了件小袄,披头散发的就冲进来了,倒是给吓了一跳。

“玉瑶?你怎么过来了?”

玉瑶公主撒腿跑到床前,把枕头往床上一丢,手脚并用的爬上榻钻进了谢宁的被窝。

郭尚宫跟在后头追过来,可在门口就停下了,她可不敢擅闯这间舱房。

皇上出巡只带了贵妃娘娘一位主子随驾,万一皇上在舱房里,郭尚宫岂不要闯大祸。

“郭尚宫?”谢宁出声问了一句:“公主这是怎么了?”

郭尚宫隔着屏风回话说:“奴婢想,公主八成是换了陌生地方不敢一个人睡……”

谢宁猜着多半也是这样。

玉瑶公主才来永安宫时跟她睡了一段时日,后来病症渐渐好转,有好久不曾在晚上缠着她了。

现在出门在外,别说玉瑶公主有些怕生,就是谢宁也有些不习惯。

郭尚宫有些惶恐的说:“奴婢这就带公主回去睡……”

玉瑶公主整个人都钻进被窝里了,就留个小脑袋在外面,闻言对着谢宁就是一通猛摇。

“就让她留这儿吧。”谢宁伸手在她额头上轻轻戳了一下:“天还冷,再让她迁来移去的别着了凉。”

贵妃娘娘这么说,郭尚宫也只好应下了。

谢宁掀开被子一角,轻声问她:“怎么闹脾气了?真是怕生?”

玉瑶公主撅着嘴不说话。

“你要在这儿睡也成,可不许再尿床啊。对了,刚才忘了问郭尚宫你上床前喝没喝水……”

玉瑶公主恼羞成怒:“我没有。”

谢宁没什么诚意的安慰她:“是是是,没有。不早了,快闭上眼睡吧,明儿还得赶路呢。”

玉瑶公主两条胳膊一起伸过来搂着谢宁,简直快勒的谢宁喘不过气来了。

“轻点儿,你这是想压死我啊?”

玉瑶公主嗯了一声,可就是不松手。

谢宁只好给自己找了个舒服点的姿势,顺便告诫玉瑶公主一声:“把眼闭上,睁着眼可是睡不着觉的。”

玉瑶公主的大眼睛又眨巴两下,长长的睫毛象两把小扇子一样忽闪忽闪的。

她闭上眼,谢宁放心的把眼睛闭上了。

皇上再回来时,帐子已经放下了,可是床前头明明是两双鞋。一双鞋尖向外,放的规规矩矩的。一双却被踢的很乱,一只在脚踏上,一只被踢到了床尾的位置。

皇上撩开帐子,就看见谢宁和玉瑶公主头凑在一起,脸挨着脸,都睡的正香。

两张脸都睡的红扑扑的,在烛光下看起来无比安详。

本来这张床就没有宫里的床那么宽,这会儿玉瑶公主四仰八叉的一横,怎么也没有地方让皇上躺下了。

再说,他也怕自己睡下的动静会把谢宁和玉瑶扰醒。

屋里还有一张短榻,谢宁在上面小憩应该正合适,要是皇上来躺,就又短又窄了。

可这会儿皇上一点儿也不想到别的舱房去睡,他示意青梅将被褥铺陈好,就在那张短榻上卧了下来。

玉瑶公主不知道是不是梦中梦见吃食,小嘴咂巴咂巴的响。

第二天御驾继续上路前行,玉瑶公主对坐船的新鲜感只维持了不到半天就已经厌烦了。坐船其实是件十分气闷的事情,能活动的地方就么一点点大,船上又没有什么消遣。窗外的风景虽然不是一成不变,却是大同小异的,许多的树,有时能看到房子。

即使这样,谢宁也不敢让她总趴在窗边往外看,春寒料峭,谢宁生怕两个孩子吹了风着凉。

百无聊赖的玉瑶公主也只能拿弟弟取乐了。

☆、二百三十五 行宫

玉瑶公主无聊的只能教二皇子说话了。

起先教的还靠谱些,父皇是一定要教的,娘娘也是要学的。可是二皇子不知道是嘴笨呢,还是在学话这上头还没开窍,玉瑶公主教着教着就没耐心了。开始随手乱指。

“桌。”

“花瓶。”

“船。”

“糕。”

最后这个字是因为点心送上来了,玉瑶公主掰了一块糕在二皇子面前晃晃,不怎么有诚意的教了他一遍,然后就把手里的那一小块糕塞到了他嘴里。

这糕已经不烫了,甜丝丝的,二皇子就象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鸟一样,食髓知味,吃完了嘴里那块又张着嘴讨要。

玉瑶公主自己嘴里那块还没咽下去呢,当然没顾上再喂二皇子。

二皇子张着小嘴等了又等也没等到第二回投喂,可对面姐姐却吃的欢快开心。他一急,嘴里居然憋出一个字来。

不是没意义的啊啊呀呀,是一句堪称清晰响亮的:“糕。”

玉瑶公主愣了一下,往嘴里递糕的手也愣住了。

二皇子又重复了一次:“糕。”

玉瑶公主这回确认自己没有听错,弟弟确实会说糕字了。

她乐滋滋的把手里的糕喂给二皇子,跳下地跑去找谢宁。

谢宁见她眼睛亮亮的,脸儿红红的,一张口就是个大消息:“弟弟会说话了。”

谢宁怔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